家庭有教:善用感官學習 更快更深

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幫助孩子學習,但部分家長付出時間與孩子一起溫習、付出金錢讓孩子補習進修後,成績仍未見進步,心裏不禁焦急。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未能使用多感官方法去學習。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按照孩子喜好 用不同方法吸收知識 正如不同人喜歡吃不同食物,不同孩子亦喜歡用不同方法去吸收知識。外國學者就發現,吸收知識的方法可以粗略分類為視覺法﹙visual﹚、聽覺法﹙auditory﹚、讀寫法﹙reading and writing﹚和動作法﹙kinaesthetic﹚4種,簡稱為VARK。按照孩子喜好,家長可以為孩子度身訂做溫習方法: 視覺法: 如果孩子喜歡通過視像去認識概念和理解概念之間的關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將知識轉化為腦圖、組織圖、流程表、溫氏圖,甚至簡單漫畫,利用圖像、圖表和故事去幫助孩子明白和記得新概念。 聽覺法: 如果孩子喜歡通過聆聽別人的說話,了解內容重點,家長就可以通過對話重新將概念解釋給孩子聽。值得留意的是,聽覺型孩子亦喜歡通過講話來重整記憶,所以家長亦可以邀請孩子朗讀文字或回答問題,或將事情解釋一次給家長聽,好讓孩子可以重新聆聽一次內容重點。 讀寫法: 如果孩子喜歡透過閱讀和書寫去建構知識,家長除了可以安排機會讓孩子再三閱讀書本內文外,亦可以和孩子一起將知識轉化成筆記,亦可以自創題目讓孩子做測驗。 動作法: 如果孩子喜歡一邊動手一邊學習,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去幫助孩子親身體會抽象概念或歷史事件。家長亦可以將抽象概念寫在卡紙上,在講解這些概念時,邀請孩子親手將這些卡紙移來移去,幫助孩子明白及記得概念之間的關係。 有研究顯示,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特別喜歡用視覺法和動作法去學習。所以,家長可以按孩子的需要和喜好,調節教導孩子的方法,幫助孩子利用不同的感官去學習。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紛爭中穩定家庭(三)

早前提及,即使對社會事件感到乏力,家長仍然可以透過正面親子相處,配合溫暖而包容的溝通氣氛,有助孩子擺脫「無力感」,增強情緒的「掌控感」(controllability)。能夠在情緒調節上找到一點可以控制的地方,有助孩子紓緩迷茫不安。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要讓孩子找到掌控感,家長宜從「想、說、做」(想法、說法、做法)3個角度出發,引導孩子調節情緒: ˙想˙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負面感覺轉化為對自己的鍛煉和提升,進化成一個「更厲害的自己」: ◆「我感到緊張,因為我重視呢件事,這種感覺在提醒我要集中精神,想清楚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並把它做好。」 ◆「那份討厭的感覺其實也是一種鼓勵,使自己更堅定,也給予我們力量,在自己能力範圍當中,做多一點點。」 ◆「過程中投入過的努力,令我更明白自己的想法,亦了解到自己原來可以好努力、好投入,這樣就已經值得去欣賞自己。」 ˙說˙ 合宜的鼓勵說話,讓孩子知道家長了解和明白自己: ◆「我留意到你感到好失落,覺得自己嘅做法未必得到其他人認同。」 ◆「即使情况如此,跟別人分享心中想法和感覺,讓其他人與你分擔,也是一件好事。」 ◆「我感謝你與我分享,雖然我未必完全理解你嘅想法,仍然感謝你對我的信任。」 ◆「當你感到有需要的時候,不妨再來跟我分享。」 ˙做˙ 有些時候,孩子需要認真而集中精神做一點事情,好讓自己從當下的困擾中稍歇一下,例如: ◆花1至3分鐘專心、慢而深的呼吸,有助平復心情 ◆飲杯水,坐下來,讓自己平靜一下 ◆暫停接收有關議題的資訊,給予自己思緒休息的空間 ◆找自己信任的人傾訴感受,開放接納別人的幫助 ◆做其他個人興趣活動,例如運動、散步、聽音樂、唱歌等 即使家長的見解與孩子不盡相同,親子之情始終是最重要,好好運用「想、說、做」調節情緒,更好好藉溝通來促進親子之間的理解和認識。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3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紛爭中穩定家庭(二)

  上回提到家長宜引導孩子「停一停、想一想」,「發揮負面情緒的正面功能」,「時刻讓孩子感到愛與安穩」等,協助孩子擺脫社會紛爭所帶來的無力感。社會局勢雖然在區議會選舉後稍見平靜,惟正如有前往理大「執仔」的中學校長所說,單純指摘青少年根本就無法讓孩子好好思考,更遑論要把整件事件解決。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一如以往我們不說政事,只談親子。在意見紛陳的社會事件中,家長可預計到跟孩子意見未必一致,甚至可能大相逕庭,因此家長必須緊記「關係」和「愛」乃最重要,不論什麼立場也不能將之破壞,因此切忌有以下表現: ˙態度顯得過分強硬,進而否定或批評孩子的想法 ˙「有你講、無佢講」的說教,急於表達個人見解,甚至藉權威(「我是你父親,你要聽我講」)或威嚇(「停你的零用錢」)向孩子施壓 ˙壓抑孩子的情緒(「有什麼好哭,堅強點!」、「不需要可憐他們,有人會幫他們的」) ˙以譏笑或「看不起」的態度回應(「你夠膽量就學他們吧!」、「等着瞧,看他們一事無成!」) 另一方面,家長宜保持以下的態度: ˙互相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同時明白「理解」不等於「認同」或「贊成」 ˙盡量保持冷靜,描述事情時保持客觀(要明白「描述」和「評論」的分別),暫時抑制自己的意見表達(「有不少人支持,亦有不同的人反對」vs.「我就反對他們!」) ˙不用急於表達個人情緒和態度,以開放態度聆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持續留意及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作出紓緩(「我留意到你一提起就會表現得很憤怒和激動,我們飲杯水,再慢慢談。」) 無放棄孩子的權力 有循循善誘的責任 養育孩子任重而道遠,我們沒有「放棄孩子」的權利或空間,相反有循循善誘的責任,因此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你」是公道的,這才是他們所重視,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孩子才會願意聆聽,也才會給你「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的機會。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紛爭中穩定家庭(一)

反修例風波持續5個多月,執筆之時再有嚴重人命事故,大學生身亡、示威者中槍、中年人被燒傷等,均令不少香港人痛心。筆者不是政治或警務專家,對於社會如何回復平靜,重新上路,與不少香港人一樣實感無能為力。然而我們可不能肆意地讓這份無力感不斷擴散,否則長遠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和精神發展。因此嘗試以家庭為單位,探討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擺脫「無力感」: 停一停想一想 免理智受情緒奴役 (一)激烈事件生起激烈情緒,產生激烈的「負能量」,無論是衝突的各方,皆有可能在盛怒之下,「心」受到「奴役」(見「怒」:即「心」被壓倒在「奴」之下),成為憤怒情緒的「奴隸」。家長和孩子之間,在面對各式各樣的衝突場面時,有可能受到負面情緒影響,產生不符日常行為規範的激烈表現。因此家長需予以警惕,自身示範及引導孩子在激動時「停一停、想一想」,以免個人理智受到情緒奴役。 (二)我們不是情緒的奴隸,卻可以是情緒的「朋友」,因為不同情緒着實在我們身上發揮不同用途。在社會衝突中,不同的負面情緒發揮各自的功能: ˙「憤怒」反映我們追求公平公義的堅持,同時提醒我們不要讓潔淨心靈成為情緒的奴隸,失去自我控制 ˙「哀傷」出現於當我們珍惜的人、物和價值受到損壞和傷害,反映我們對人的愛和對社會的關懷 ˙「恐懼」是讓我們思考自己行動的一道明鏡,在價值追求表現得勇往直前的時候,想一想自身安全和他人感受,遠離危險,終究體現「免於恐懼的自由」 家長和孩子明白情緒「好朋友」的功能,能夠減低雙方在風波中的「無力感」,心靈也較安穩。 (三)聖經說:「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 4:18),這句話不論宗教信仰,家長皆當謹記在心,無論社會上有任何風雨,家長可沒有放棄孩子的理由或空間,家庭也定當是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感到安全安穩。 至於在持續的社會紛爭中,家長如何建造安全安穩的家庭,增強對自我的「可控制感」,我們下一節再談。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4招拆除婚姻「炸彈」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上期談到4種負面的婚姻互動方式,家長若發現自己在夫妻互動中有批評、蔑視、自衛和漠視配偶的傾向,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去處理,是美國家庭治療師經常推介。 處理批評: 家長可以運用「XYZ」句子,對配偶的個別行為表達不滿。其中X代表一個特定時間地點;Y代表你配偶做的一件特定的事;Z則代表你的感受。例如: 「上星期你在你的朋友面前(X)說我在減肥(Y),我覺得很尷尬(Z)。」 「昨晚(X)你沒有和我商量就直接決定轉工(Y),我覺得自己好像局外人一樣(Z)。」 「當我叫你幫忙時(X),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做錯了(Y),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人罵(Z)。」 處理蔑視: 家長可以留心配偶做得好的地方,並用言語表達出來: 「你今天穿的黃色外套很適合你。」 「多謝你去接仔仔放學,讓我可以完成公司工作才回家。」 「剛才有人插隊你出聲阻止;真的很有正義感!」 主動傾聽表達理解 減少投訴人不滿 處理自衛: 在夫妻關係,幾乎所有互動都是雙向,所以雙方在衝突裏都有部分責任。家長可以道歉、承認自己責任,或主動傾聽去表達理解;這些回應通常都可以令投訴人感到舒服些。 「對不起,令你感到尷尬了﹗」 「你說得對,我有時沒有和你商量就做決定,下次會多點留意。」 「你叫我幫忙我立即說你做錯了,一定令你覺得很難受。」 想冷靜 可提議約時間遲點討論 處理漠視: 如果當下覺得自己情緒高漲,想冷靜一下,可以直接向配偶說:「現在我有點情緒,怕會說錯話。我覺得遲一點討論可能會好一點。不如我們一小時後再討論?」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4個「炸彈」 摧毁婚姻關係

  外國和本地研究都發現,父母的婚姻關係愈差,孩子的情緒和社交問題愈多。所以,如果家長想孩子發展得好,可以從夫妻關係做起。美國婚姻關係研究權威John Gottman就提醒家長要留心4種特別負面的互動方式,包括批評(criticism)、蔑視(contempt)、辯護(defensiveness)和漠視(stonewalling)。這些負面的互動方式,對婚姻關係百害而無一利。 父母關係差 影響孩子情緒 批評: 攻擊配偶的性格特點,把配偶的負面行為歸咎於他們的內在性格(如:「你總是逃避問題!」、「你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法!」、「你就是那種不負責任的人!」)。 蔑視: 故意用說話或身體語言令配偶感到難堪,當中可能包括謾罵(如:「白癡」、「無腦」)、嘲弄(如:「我懷疑你有老人癡呆?」、「你今日沒有吃藥嗎?」)和蔑視的肢體語言(如:冷笑、反白眼)。 辯護: 把責任完全推到外在環境上(如:「我要忙着掙錢,沒有時間處理這些無謂問題!」)、先說「是」後說「不過」(如:「是,不過我也不想這樣……」)、用其他的投訴去回應配偶的投訴(如:「你先管好自己的情緒再跟我說這些吧!」)。 漠視: 突然改變話題,完全忽視配偶的投訴(如:「你交了電話費沒有?」);沉默不語,恍如冷戰一樣;從配偶身邊走開,或自己走入房關上門。 面對困難 叫停負面互動方式 面對困難是解決困難的第一步!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在夫妻互動中出現批評、蔑視、辯護和漠視等情况,可以先在腦袋叫自己停止,再嘗試用下一期「家庭有教」介紹的方法去處理。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愛所有孩子 免躪於欺凌(下)

上期提及家長可以透過「信念」和「行動」兩方面,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欺凌。在「信念」上,主要透過3個「Stay」使孩子感到有能力保護自己,將受欺凌的風險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減至最低。3個「Stay」分別為Stay at busier areas(逗留在繁忙的地方)、Stay away from risky regions (遠離有風險的地方)及Stay calm(時刻保持冷靜)。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3「S」法則 向欺凌者說不 至於行動方面,家長可用3個「S」引導孩子預早計劃,當遇上欺凌時應當如何應對,即以「當我被人欺負(遇上欺凌)時,我會……」的方式來作出「思想預備」: ˙Say no to bully(向欺凌者說不): 教導孩子直接向欺凌者說不,明確地指出自己不喜歡對方的行為,例如:「我覺得這樣做不好,請你停止。」 ˙Seek companion from peers(找好朋友作伴): 向欺凌者表達說不後,盡快尋找可信賴的朋友作伙伴。欺凌者看見受害者與一班同伴在一起時,多數會卻步,從而減低進一步受到欺凌的風險。 ˙Speak to teachers & parents(告訴老師及家長): 長遠要得到合理而可行的保護,孩子需要將事情告訴家長、老師或其他可信賴的成人,好讓他們思考及制訂較完善的方案,以免欺凌持續甚至惡化。 另一方面,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成為受害者之餘,亦不會當欺凌者。孩子如何待人接物,深受家長的價值觀、說話及行為影響。近日連串的社會運動中,不少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甚至帶有強烈情緒;惟與家人談論時,要明白孩子年紀尚輕,對家長的說話和事態發展可能是一知半解,未必全面了解大局,卻又在耳濡目染中吸收了家長的片語,並在其他地方(如學校)覆述。因此家長要保持審慎,避免高談闊論時滲入粗言穢語,亦要注意一些「去人化」的言論(如昆蟲、動物、死物等),這只會進一步帶動及深化人與人(包括孩子)之間的仇恨,令事件火上加油。 愛香港的你和我請緊記:要守護孩子,就由自己做起,擁抱正義、關心、聆聽、憐憫、復和等正面價值,才會有能力將孩子從憤怒、仇恨、恐懼和欺凌中拯救出來。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愛所有孩子 免躪於欺凌(上)

  開學不經不覺已有一整月,社會爭議仍未見有止息迹象,同時有聲音表示擔心有部分孩子會在學校受到欺凌。社會人士曾經作出不同建議,例如邀請學校加強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狀况、家校緊密聯繫、向孩子派發警報器等。本質上這些措施旨在讓孩子本身更感覺到身邊成人的支持,心理上或許會舒服一點。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猶幸到目前為止,未見有實質報道指個別群組的學生因為身分而受到系統性的欺凌。除了是師長們的專業表現和努力外,相信大部分人均理解「禍不及家人」的道理。 香港欺凌比例全球最高 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均應受保護,免受傷害。因此本文不是建議個別群組如何避免受欺凌;相反,根據「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結果,在有參與研究的72個國家及地區當中,香港的欺凌比例位列最高,近三分之一(32.3%)香港學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數次受到欺凌,情况相當驚人! 家長除了依靠學校「關愛校園」等相關的訓輔政策,以及師長的關懷與保護,家長也可以在孩子的「信念」和「行動」兩方面,裝備自己免受欺凌。 首先在「信念」方面,建議家長向孩子灌輸3個「Stay」,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盡力將受欺凌的風險在可控制範圍內減至最低: 1. Stay at busier areas (逗留在繁忙的地方) 要減低受到欺凌的風險,就需要盡量逗留在人流較多的地方,例如操場較中央位置、圖書館、社工室等,使欺凌者較難下手。 2. Stay away from risky regions (遠離有風險的地方) 建議孩子推測欺凌者可能會出現的地方,自己就要減少「單槍匹馬」到有關區域。例如估計胖虎今天會在公園旁空地「開演唱會」,大雄當天就當然要遠離空地。 3. Stay calm(保持冷靜) 練習無論當別人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或說話來挑釁自己時,心中難受之餘,也能夠在內心提醒自己要保持一副「我無感覺」的冷靜模樣,令對方感到沒趣。 下回我們將看看在「行動」方面,在受到欺凌時如何回應。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3個錦囊適應升小

孩子由幼稚園升到小學,很多家長都會感到擔心——擔心孩子適應不了新環境、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現在跟家長分享3個有科學為證的錦囊「傍身」: 調節自己情緒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意思是指孩子遇到新事物時會觀察家長的反應。如果家長戰戰兢兢、如臨大敵,孩子就會把新事物定性為「可怕」;相反,如果家長輕鬆自在、談笑自若,孩子就會定性為「無害」。所以,幫助孩子適應小一的第一步,就是家長自己調節情緒。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面對功課、測驗、考試和其他新挑戰,面帶笑容,放鬆肌肉地與孩子同行,孩子看在眼裏自然會更安心地面對。 安排遊戲時間 國際兒童基金會認為「遊戲是兒童的權利」、「兒童每天需要1小時的遊戲時間」。另外,愈來愈多研究亦發現兒童可以從遊戲中學習,發展認知和社交能力。可惜部分孩子每天所有時間都塞滿做功課、溫習、補習、學樂器等活動,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家長可以每天為孩子安排至少半小時的自由時間,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玩玩具、看圖書、唱歌跳舞、蹦蹦跳跳、談天說地。若然家長與孩子一起玩耍,更可以支持孩子發展,促進雙方感情!和孩子遊戲的竅門,可重溫「家庭有教」的〈和孩子「驕傲」地遊戲〉(https://bit.ly/2BaRnfi)。 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在新環境可能會感到各種情緒:被同學取笑感到生氣、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感到害怕、測驗結果不似預期感到失望。 當孩子向家長表達這些情緒時,家長很容易作出「懲罰性」或「貶低性」的回應,如:「你這樣小器以後沒有朋友跟你玩!」、「新老師新同學有什麼好怕?」孩子聽在耳裏,可能會覺得家長不了解自己,慢慢選擇不和家長分享心事!所以,家長可以至少用一兩分鐘,聆聽孩子的經驗和感受。一邊聆聽,一邊綜合孩子的經驗,說出孩子的感受,如:「同學笑你的新髮型,你覺得很生氣」、「你以為會有90分,結果只有80分,覺得很失望」,孩子的情緒得到發泄,亦覺得有人明白自己,心情自然會舒暢一點。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愈關心社會 讀書成績愈好?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社會事件延續多月,此時此刻探討如何培養對社會將來懷有希望的文明孩子,尤為重要。不論各方的政見如何,持續爭議聲音已經讓社會各階層感到震耳欲聾;即使家長擔心孩子會過分擔心或投入,然而孩子欲關注事件發展,自然是避無可避。 根據2011年一項超過5000名初中生參與的歐洲研究,孩子與家長多討論有關社會、政治和民主的議題,在學校各主要科目表現較好;原來是因為當自己關心社會,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夠明白社會不同觀點的人(亦即是同理心),因而引發更大動機去為升讀大學而學習,裝備自己,將來成為一個能為社會發展出一分力的人。 因此家長倒不如讓孩子在品性發展上反客為主,主動地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公民意識、關懷社會,同時品學兼優的文明人。以下「3D三部曲」可為家長在日常教養上提供方向: D1. Discussions: 日常討論的習慣 家長對各種孩子、家庭甚至社會事務,均可持開放而包容的態度,凡事大家有商有量,習慣在心平氣和的情况下思考與討論,總比事事獨行獨斷來得好。 大事如社會事件(例如:對罷工罷課的看法),小至開學事務(例如: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功課袋來整理功課、通告等),家長都可以自小培養孩子思考分析當中的因果、利弊、重點和影響。 D2. Decision-making: 參與家事的決定 家長事事自己作主肯定容易,但要培養孩子如何作「好決定」,就需要有讓孩子一同參與作決定的過程。如果家長讓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決策,小至晚餐吃什麼,大至家庭旅行、搬家裝修等,能夠共同討論及作決定,均能讓孩子感到自主和尊重。 遇上意見不同,孩子在解決困難過程中能夠同時學習如何聆聽、分析和接納其他人的角度,以及採取不同方法來解決歧見(如投票、輪流作主、互相遷就等),實是培養孩子日後參與公民社會的重要過程。 D3. Development (of intimacy): 建立親密的關係 作為成人,家長想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無可厚非。家長能否成功影響孩子,取決於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否足夠親密溫暖——親子關係好,孩子傾向將家長的意見演繹為「關心」;親子關係不好,孩子傾向將之演繹為「管束」。 親子關係中,想孩子真心「聽大人講」(相對於「受威迫聽」或「敷衍聽」),自小必先走過以上的討論(D1)和作決定(D2)兩階段,就可能建立親密關係(D3),將來再進一步成為「愛社會、品學優」、對社會仍抱有希望的好公民!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