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教大GPS:疫下新常規:幼稚園網絡教學變革

  5歲幼兒和家長共同創作的立體故事(作者提供)   轉眼幼稚園採用網上授課已經一年了。教師們從開始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逐步找出適合的方法,其間經歷了很多摸索、跌倒、升級和創新的教法。最近的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幼稚園教師們對於未來網絡教學的看法有了質的變化。教師們從最初提供教學內容為主的影片,到現在可在影片中加入互動遊戲,以及在即時視像會議(例如Zoom教學)中添加互動的機會。 數碼科技可以讓久久未能親身與朋輩相聚的小朋友,圍坐在屏幕前社交和互動。初期實施視像教學時,也曾擔心學生的住處會有嘈雜聲,於是教師們會替小朋友設置「靜音」。但後來逐步調整課堂人數和方式,師生也掌握了課堂的節奏,學生不用再全程「靜音」,反之增加了許多互動交流的機會,甚至協作的遊戲。事實上,教學者和學習者相互影響,當部分年幼的小朋友也懂得操作基本的設備時,課堂氛圍便發生轉變。 不少學校也因應幼兒學習的情况,發展校本混合教學模式,即結合線上課堂和線下在家中延展的活動。例如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策劃的集體「早操舞」,與幼兒即時互動做早晨運動,幫助小朋友在群體中建立作息規律。對於年幼的學習者而言,保持規律的健康生活也是疫情期間一個重要的學習經歷。另外,學校也結合有趣味的繪本,展開「喜悅繪本」故事之旅,透過影片聆聽教師講述故事,之後再配合家長小錦囊、家庭延展材料包、五感遊戲等,把真實的學習經驗帶入家中,並使用視像會議分享幼兒的學習經驗。教學中,也逐步培養出家庭積極參與和配合。教師分享說到,兒童的探索和創作成果超乎他們的預設,許多家長也願意在家中運用小錦囊的策略與孩子互動,並回饋反映,親子話題更見豐富;家長也表達,由繪本延伸的學習體驗、遊戲元素,有助建立親子共讀的好習慣。 可建立社群 分享經驗資源 要年幼的學習者投入網絡教學實屬不易。幼稚園教師們在缺乏培訓和準備下,付出大量時間研習拍影片、實施網絡教學,這個過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擴展了在疫情下的學習形式。除了常規的面授,或許混合教學法將在未來「疫」境下不斷發展。不過,單一的網絡教學不能完全滿足教學,而多元化的混合教學法又需要家庭、教師和幼兒的相互配合。研究建議可以建立混合教學法的社群,彼此共享經驗和資源,例如積累影片資源庫和繪本列表,教學群體可共享教材、教具的製作資源,同儕配合拍攝和剪輯影片。同時,學校可以嘗試改善在家庭中的活動,提高活動趣味以減低學術壓力(例如單一的抄寫練習),增加親子學習的成效和樂趣。 文: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黃雪媛(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校長)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為教師營造更好環境?

香港教師需要面對很多挑戰,例如龐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間的人際衝突,令他們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影響身心健康。筆者及研究團隊在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間,訪問了444名在職中小學教師,對他們的福祉作更深入的了解。 兩成教師工作日日超負荷 在工作負荷方面,接近九成的受訪教師每月經歷至少一次超負荷工作,其中兩成教師更表明每天都經歷超負荷工作,情况頗為嚴重。另一方面,超過六成教師表示他們每月遇到1至2次或更多的工作限制,如設備或供應不佳、工作規則和程序限制、缺乏重要資訊等。 有見及此,學校應採取有助於減輕教師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政策,例如在質量上增加用於支持教師的教學、行政職責和日常工作的人力資源,也應密切關注教師工作的限制,例如定期收集教師對學校的意見,完善工作規則及程序,並提高重要資訊的透明度,協助教師解決他們的擔憂和困難,以及確保學校各級的有效溝通。 調查結果亦顯示,所有受訪學校均有逾半受訪教師經歷過排擠和工作場所的網絡欺凌,例如在學校不被其他人理會,打招呼時得不到回應,在對話中被排斥在外,工作上的電子郵件、電話或信息曾被忽略等。 建立互助環境防欺凌 情况雖尚算輕微,但如果以上問題不獲改善甚至惡化,不但會影響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也對他們的福祉和健康狀况帶來長遠及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校方應多聆聽教師在工作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困難,定期收集教師意見以監察學校的排擠情况,亦可舉辦工作坊供教師參與,透過團隊合作的活動增加教師們對彼此的了解,消除隔膜,以進一步促進教師之間互相關懷的文化及減低互相排擠的情况。 學校也可考慮明確指出所有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電話或短訊,都應在一定時間內得到答覆,並且通過制定相關政策,表明學校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 正向的工作環境,長遠而言對員工有極大的幫助,從而顯著提升績效。學校需鼓勵教師彼此讚賞和感謝,以增加教師的互相尊重。另外,學校可以通過培訓為教師建立出積極的思考模式和態度,營造更正面的工作環境,加強對同事的支持,並進一步通過學校管理層的參與,以建立同事之間融洽的人際關係。 研究團隊亦建議學校安排有關精神健康的研討會、員工培訓及教師分享會,並邀請臨牀心理學家、輔導員和心理學家到校,講解在面對精神壓力時的應對技巧。此外,學校亦可考慮推行伙伴指導和督導計劃,分享他們對工作和個人問題的感受,加強彼此支援。 文:何振業(教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及社群心理健康及福祉研究小組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網上體育課如何改良?

新冠疫情導致世界各地大部分學校停課。為了減少對學生學術發展的影響,並確保學習連貫,香港很多學校都採用了網上教學模式,體育科亦不例外。但體育科網上教學是否真的有效,成了很多教師及家長的疑問。筆者在今年1月學校停課期間,就體育科網上教學的效用,以網上問卷調查形式收集了298名前線體育教師的意見。結果超過七成六的受訪教師認為,網上體育課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動技能及提升體力活動量的水平;另外,接近九成教師在網上教學遇到不少困難,並感到有壓力。 近九成體育教師有教學壓力 大部分受訪教師認為,網上體育課只能提供簡單的體適能訓練,亦只能教授運動的理論及規則,很多時候教師難以在網上實踐技巧訓練,例如球類運動的控球、運球、傳球、發球技巧等,學生在缺乏實踐機會下,都不能全面掌握運動的技術,因而阻礙技能上的進步。亦因為缺乏運動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體力活動量亦未能提升。 另外,大部分教師認為網上體育課難以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儘管教師已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吸引學生的專注力,例如生動的PowerPoint、短片及具創意的居家活動,但始終難以代替面授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多教師直言,人際間的互動、面對面的溝通、眼神的接觸,是保持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元素。長時間利用網上模式授課,會削弱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最後教師們亦留意到,並非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環境都容許他們安全地做居家運動。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編製網上體育課的首要考慮。因此,居家活動的選擇亦受到限制。 盼提供具體教學活動指南 隨着疫情緩和,學校亦陸續恢復面授體育堂。但由於上學時間縮短,加上抗疫措拖,不少教師表示體育課的時數較疫情前減少。因此,學生仍需要於網上上體育課。教師們均表示,未來網上學習會成為新常態,教師也需要與時並進,考慮怎樣編排教程及編製教材。相對於面授體育課,編製網上教材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大部分受訪教師均希望教育局及學校提供更全面的教學資源及更具體的教學活動指南,例如提供居家運動短片、手機應用程式等教材,令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學校課程需要,更容易及有效地在網上教學。 儘管網上體育課可能會成為新常態,大家亦需留意,網上體育課不應完全取代傳統的面授體育課。筆者認為學校必須在其中取得平衡,例如運動技巧需盡量以面授課堂形式進行,理論規則以網上課堂傳授。隨着健康產品的普及,筆者相信,或許屆時體育科都會像一些國家一樣,安排習作讓學生回家完成(如簡單的體適能活動、運動理論等)。因此除教師外,家長們亦需要有配合的心理準備。 文:謝采揚(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財爺勿忘承擔教師培訓

本次財政預算案對教育界的承擔實在少得可憐,只有代繳考試費及推動「奇趣IT識多啲」計劃惠及中小學生,明顯未有回應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針對教師學位化、入職及晉升新標準而增加相關的培訓撥款。 教育局要求教師晉升須進修 在教育局新要求下,教師晉升時,須在過去5年修畢晉升培訓課程,包括30小時核心部分及60/100小時選修部分(時間視乎晉升職級而定)。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的專業操守及價值觀、國家及國際發展、教育議題探討,以及領導能力和反思等,還有晉升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都要教師投放大量精力與時間。 但是,現時只有「在職教師專業進修課程」及各大學的碩士課程提供相關培訓。除了前者有部分課程獲教育局資助,學校可獲5星期的代課津貼聘請代課教師外,其餘都要教師自費。教師既要自掏腰包,更要撥出僅餘的休息時間進修,效能可想而知。 培訓增資源 教師學校雙贏 大學課堂一般在晚上6:30開始,筆者以前任教中學時曾修讀碩士課程,所以我很理解教師要在下課後完成所有工作、解答學生疑難,並準時到大學上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在筆者現時任教的在職教師培訓課程中,很多教師都要在課堂開始後半小時才能趕來,大學教師普遍亦很體諒。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財政司長須回應特首,就教師培訓增撥資源。對教育界而言,教師專心進修,對學校未來的教學及行政都有正面作用。學校亦不用為培訓教師而四處張羅資源,減省財務與行政負擔。 創造行政、教職空缺 短期而言,因為提供相關課程的大學機構,需要聘請大量行政人手處理事務,對吸納失業人士有一定幫助。而校方需聘請代課教師,可為未能入職的新任教師提供臨時的安身之所。長遠而言,筆者亦寄望教育局善用撥款,建構有系統的大學、中小學及局方協作策略,方便學校及教師就專業發展規劃更清晰的路向。若能行之有效,當中所創造的恆常就業,對吸納人才及刺激經濟都有長遠的幫助。 文:何振聲(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在課堂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筆者早前在本欄的〈激發「理想自我」 增學習動機〉一文,以個人及家庭兩方面,分析影響孩子學習動機的因素。本文進一步以STEM和英語教學作例子,討論教師如何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探究式教學」提升趣味自主 教師的教學,應發展學生學習上的目標。教師可設計一些引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其中一個方法是善用學生的好奇心,運用探究式教學(inquiry-based approach),協助學生探索。教師可先提出學生感興趣或和他們生活有關的問題,例如在STEM課堂中探究遙控車的運作原理,然後讓不同才能的學生分組去合作、分析,甚至鼓勵他們發揮創意,製作自己的遙控車。這樣能讓學生透過合作去學習互相協調,並令學習更有趣和自主,增強內在動機。 互相鼓勵 營造愉快學習環境 教師亦可鼓勵學生檢討表現,更了解自己的學習情况,並提倡學習是要自我提升而並非求分數。在活動中,教師應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如朋輩之間互相鼓勵和嘉許,以認同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或以遊戲或比賽引發良性競爭,除了獎勵做得最好的組別外,還嘉許不同能力的學生,如領導能力、創意、溝通能力,甚至是最佳進步獎。教師應鼓勵學生享受學習和製作遙控車的過程,而非獲取獎勵,以免學生的外在動機蓋過內在動機。 另外,教師應表現出自己對課題的興趣和教學熱忱,以作為學生的楷模。例如英文教師可分享自己運用英文的生活趣事,甚至是和外國人溝通出現問題時的尷尬經歷。此舉也能令學生了解生活上用英語的場面,加強學習的真實(authenticity),而非限於書本上學習。有香港的研究指出,英文中學的學生比中文中學,有較高的英語學習動機,其中原因是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有即時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正面的語言學習經歷。由於香港學生接觸外國文化的機會不多,教師可多介紹西方文化及其使用英文的情况,或鼓勵學生幻想將來用流利英語和別人溝通的情景,以建立理想自我,激發內在動機。 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受學習者自己和環境的改變影響,而教師的角色是要了解學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狀態,以不同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文:容煒灝(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多元文化教學實踐

以往香港的非華語學生,主要就讀幾所「指定學校」。一般主流學校的教師,很少接觸他們的機會。直到2004年小一派位機制改變,非華語學生才逐漸進入主流學校。究竟教師應該怎樣理解這非華語議題?如何找到立足方向,以促進教學的長遠發展? 逾半幼園有非華語學生 部分教師可能認為任教學校沒有非華語學生,就不用關注這議題。然而,根據教育局資料,本地幼稚園錄取非華語學生的百分比,在2014/15至2018/19學年期間由53.4%上升至54.5%,即超過一半的本地幼稚園有非華語學生就讀。即使現在沒有錄取非華語學生的學校,也不代表將來沒有教授他們的機會。 社會討論非華語學生,主要集中於他們學習中文的困難。他們缺乏運用中文的語境,學習中文確實不容易。然而,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部分非華語學生,如印度裔,英語說話能力較華語學生流暢。有幼稚園教師反映,這些學生在英語活動中能帶動華語學生,使得全班投入學習。那麼,英文科教師不妨善用非華語學生給予華語學生說英語的練習機會,又或邀請非華語家長擔任故事爸媽,向全班學生講英語故事。 有待發掘的「資源」 此外,認識香港居民的多元文化背景也是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的學習重點。如果班中有非華語學生就讀,教學可變得生動活潑,如訪問校內的非華語學生,或邀請非華語家長到校分享家鄉食物、服飾、文化。因此非華語學生不止是中文科,也是英文科、常識科教師有待發掘的「資源」。 剛接觸非華語學生的教師,都會與校外機構交流協作。然而,學習多元文化不是舉辦一兩天多元文化日活動,像在旅遊中走馬看花那樣就足夠。教師了解非華語文化,是要在日常相處中,明白他們的文化習俗,才可相互溝通和欣賞,最終予以學生適切的教導。 沒有非華語教學天書 不少報讀非華語專業進修課程的教師,皆期望學到一套專門教導非華語學生的方法。然而,能否建立一套統一的教學方法?實在值得商榷。非華語學生本來就是多元,父親是巴基斯坦裔、母親是華裔的幼兒,以及父母都不懂中文的尼泊爾幼兒,教導他們中文的方法全然不同。教師現時慣用的課程與教學法,是依據華語學生而設計,當中有些假設對於非華語學生來說並不成立。如剛剛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聽懂粵語,父母能用中文協助學生學習等。重要的是,教師能否覺察到這些假設。例如對非華語學生來說,「母語教學」應否是使用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教學?當我們用「母語教學」來表示中文教學時,有否意識到我們的假設? 香港本來就有不同族裔人士居住,如何在華語與非華語學生的課堂中施教?是教師必須探索的問題。期望各教育持份者共同協作,逐步為學生打造多元文化的教學實踐。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疫情下的自由遊戲

自從2017年課程發展議會更新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公布後,「自由遊戲」一詞,在幼兒教育界隨即冒起。該指引提議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應每天分別安排不少於30及50分鐘,讓幼兒自由遊戲,亦可在活動區域自由走動。學校不但紛紛為教師提供自由遊戲的相關培訓,也讓家長認識及了解自由遊戲對孩子的正面影響。從筆者的網絡可見,大部分幼稚園以大肌肉室或空置課室等空間較大的場地,並多配以大型及低結構物資(例如石頭、紙箱等),讓孩子自由遊戲。然而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幼稚園多次要暫停面授課堂,於是,提倡自由遊戲的使命,便落在家庭上。 筆者近期跟不同的家長朋友閒談,鼓勵他們在家抗疫期間多給予孩子自由遊戲,卻發現不少家長對自由遊戲都有所誤解,包括是定義、遊戲空間和物資。 由幼兒自行主導遊戲 有家長表示給5歲半的孩子很多自由遊戲的時間,利用不同物料,跟孩子製作了很多勞作,「她(孩子)近日學懂利用水果網製作不同形狀的花朵了」。收到對方的照片,的確很別致;但再多問一句幼兒如何「學懂」,家長便沾沾自喜的表示跟孩子一同觀看YouTube影片並跟着步驟製作。然而,自由遊戲的要素是必須由幼兒自行決定、主導及自由發揮遊戲的玩法,成人不應有既定的學習目標,只需着重遊戲的過程及樂趣。這個做勞作的例子,有既定的步驟過程,並未讓幼兒自由發揮,因此未完全符合自由遊戲的要素。 亦有家長問及:「我家沒有學校這麼大的空間,如何儲存物資及自由遊戲?」可能家居空間未必能進行如學校般的大型遊戲,但自由遊戲也有屬靜態,毋須佔用大量空間。亦有4歲半幼兒的家長表示,「未有疫情前,我都會給孩子大大小小的紙箱,讓他自由設計不同的玩意。但疫情後,恐防速遞的紙箱沾染病菌,所以沒有給他自由遊戲了」。紙箱的確是一種可塑度高的物品,能有效地發揮自由遊戲的要素,然而它並非唯一選擇。紙箱的確難以消毒,但在日常生活,仍有很多可消毒的低結構物品,可讓幼兒自由創作感興趣的遊戲,展現遊戲的自主。例如:水果種子、水果網、粟米皮、魚鱗、衣夾、牙籤、舊衣服、飲管、橡筋、鈕扣等。幼兒是玩的專家,只要成人提供數量愈多,種類愈多元化的物資,不論空間與物資的大小,幼兒的創造力也會很大,自發的遊戲點子就會愈多。 從上述分享可見,自由遊戲產生的首要條件,並不在於物料的選取或空間的大小,而是成人的心態。若然有很大的空間,有多元化和多數量的低結構物料,但成人規範着幼兒的玩樂過程,就未能讓幼兒做到各師各法,這遊戲就不自由了。 文:馮詩韻(教大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少數族裔選書有法

根據立法會於2018年《少數族裔兒童的教育》的文件顯示,港府雖每年投放2億港元支援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但他們不少仍未能閱讀中文(36%)或英文(14%);85%教師亦表示難以教導他們。探究原因,部分是由於語文教師未充分善用學生的既有知識。數學教師會用學生的加法知識,讓他們明白乘法是重複的加法(例如:3×2=2+2+2),其實語文教師亦同樣可善用少數族裔學生既有的文化知識,助他們提升閱讀理解的能力。若書中人物、地點和事件,脗合學生自身的文化知識、信念、價值或行動,他們就更容易理解;相反,閱讀不符合自身文化的書,尤其是中學的文言散文、古詩詞等,連本地學生也感到語文及文化隔閡,少數族裔學生就更難以掌握。 拉近文化差距 少數族裔更易代入 筆者最新的研究顯示,少數族裔學生及其教師,在評定書本與學生的文化相關度時往往有差距。學生會看書中人物的經歷、地點是否似曾相識;教師則以單維度衡量整本書(相關或不相關),故不時高估其文化相關度。 另外,書本的文化相關度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關。少數族裔學生閱讀他們認為有較多文化相關經歷的書,會多16%機會將個人生活代入書本;閱讀有較多文化相關地點的書,則多4%機會答對閱讀理解的批判思考題。教師就書本的文化相關度評分同樣重要。當少數族裔學生閱讀由教師評為文化相關的書,會多13%機會答對閱讀理解的推論題。 因應水平 選文化相近/相異書籍 教師了解文化相關書籍的影響後,可安排學生同時閱讀文化相近與相異的書,再作相應評估。只要知道學生閱讀文化相近的書,閱讀能力會增強多少,相反的話閱讀能力又會減弱多少,教師就能調整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 我們建議: 1. 家長和教師於圖書館搜尋少數族裔兒童/學生文化相關的書 2. 學生及其教師一起評估書本的文化相關度 3. 從多個維度:地點、時期,還有角色年齡、性別、說話和經歷,評估書本的文化相關度 4. 家長和教師鼓勵子女/學生參與挑選,看一些有助提升閱讀的文化相關書籍,同時亦閱讀一些文化關連較少的書,增加閱讀理解的難度 現時已有很多文化相關的中英雙語讀本,結合閱讀和語言學習,有效促進少數族裔孩童學習母語和中文,適合各年級小學生閱讀,例如: .Matt Lamothe《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來自7個國家 的7個孩子,食衣住行都不同的一天》 .Maxine Trottier《候鳥:季節性移工家庭的故事》 .Louise Spilsbury & Ceri Roberts《世界中的孩子》系列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或致電趙明明教授([email protected]/ 2948 8602)或Prof. Tanya Christ([email protected]) 文:趙明明(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數據分析及多元教育)及評估研究中心總監) Tanya Christ(奧克蘭大學教育及人文服務學院教授(閱讀及語言藝術)) 崔晶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講師) 翻譯:林思明(香港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同心童行 有止有息

這一兩年,疫情及世情常變,原已辛勞的父母及教師,在忙中更忙、更折騰。在教養及教導這份「天職」和「職業」當中,如何從勞心勞力轉化為盡心盡職,又能滋養身心呢? 觀其初心,能為人父母或師長此「職」者欣上加「恩」,「心」中盛載着很多「因」緣!但在社會及世界不斷變遷的價值觀中,與孩子及學生同行,面對着多種和始料不及的挑戰,時下不少人日積月累成頻病,如︰焦慮擔憂、煩躁不安,甚或慘受失眠、痛症之苦。 2020年12月5日,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與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合辦「童SEN同氣‧家校社研協作:從系統及多學科觀點看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的支援」研討會,「細說正語,靜聽心言」是我在當中分享的課題。《說文解字》:「凡言職者,謂其善聽也。故從耳。」盡職的父母及師長,盡心傳授管用的學術與技術時,首要是培養一份精微的善心聆聽。靜心細聽的,不單是孩子及莘莘學子生活的言與行,更重要是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學習「適時適地 不做什麼」 我們從小就學習努力地做什麼以求取得什麼(doing-mode),現在也可學習放下這種習慣,適時適地不做什麼,停下來靜觀當下(being-mode)。在止靜空間中,覺察此時此刻,哪怕只是幾分鐘或幾秒也無妨。重要的,是一份願意停下來關懷自己的心,聆聽內心這一刻的真實,如實地了解自己。專職教養在乎以「專業」(PRO)來善待自己︰ P(Pause): 停一停,專注呼吸及身心。這一刻我身心實在是怎樣的呢?現在需要什麼呢? R(Rest): 休息中,善巧溫柔地回應自己,可以隨着一呼一吸柔和地跟內心說︰「知道了,知道實在辛苦了!」內觀身體及思想的回應,再隨着輕輕吸氣為身體送上空氣的養分,關懷地說︰「你並不孤單,我與你同在一直陪伴着你。」 O(Open): 可以在呼吸波動與自然的韻律當中,以開放的心送上祝福︰「願我/你平安、快樂、詳和、健康。願我/你懂得照顧自己,活得安樂自在。」 生命是由一刻一刻、滴答滴答的串連而成。生活中是有「止與息」的選擇。止中見息,息中有靜,靜中有定,靜定中聆聽內在生命的聲音及需要,從而好好自我關懷。當人感受被愛的自己,便有更多空間去覺察身邊的孩子、學生及芸芸眾生不同生命的面向,更可順應生命多變的流向,容讓生命開展不同的面貌,平衡於護己護人。愛是永不止息,但過程中卻需要有止有息,這使愛更能自然自在地細水長流。 文:郭懿德(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價值教育需家校合作

近期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致函,公布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作為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引起一些價值教育相關的輿論。本港價值教育發展多年,經歷不同階段,籠統而言,價值教育可說是為了促進學童追求令社會更美好的價值。不少學者也會將他與品格教育、道德教育一起討論及比較,認為價值教育也該培養學童美德,讓他們成為會做「好事」的人。 價值教育從家庭開始 學校是影響學童個人品格發展、建立自我形象、培養利他傾向、社交技巧、傳授道德價值觀念等地方。不過,我們在推動價值教育時,也不能忽略家庭在當中所擔當的重要角色。價值教育往往從家庭開始,甚至比學校對幼童有更早的影響。在正式上學之前,孩子們會發展出許多跟自己身分相關、是非對錯等觀念,孩子的性格亦慢慢從此建立起來。 如果價值教育只在學校裏實行,而家庭(尤其是家長)卻沒有一起參與、實踐,學童有時便難免在日常生活上,在好壞對錯問題上感到困惑。相反,當價值教育在家中亦能同步、一致地實行,學童所學的價值觀便會在他們生活中變得更有實踐意義。所以為了讓孩子獲得一致而且富實踐的價值教育,學校和家庭需要緊密合作,讓家庭成為價值培養的合作伙伴。 事實上,有不少研究指出,當學校能夠積極聯繫家庭並讓他們參與價值教育,其教育成效將會大大提高。不論透過家長通訊、電郵、家長日及家長會,學校可以在不同教育階段也主動聯繫家長,讓他們充分理解學校價值教育的目標及活動內容。當然,單方面向家長提供資訊,會有助提高家長參與度,但此方式較為被動。 家校成伙伴 建理想薰陶環境 不少學校會更進一步成為家長的資源庫、資源指南,例如為家長提供有關教育子女的工作坊,講解正面管教,有關子女反叛、欺凌、高危行為等問題的處理方法,也有以加強親子互動、改善親子關係為主的工作坊,亦有學校會舉行以教導家長如何促進孩子正面價值觀的工作坊,但此類工作坊往往比較少。 過去有些價值教育課程流於單向傳授模式,或只讓家長擔當輔助角色,如協助相關家課及課外活動等,家長因此未有太多參與和合作的機會。假如學校想讓家長在價值教育上有更正面的影響力,較為理想的做法,是與家庭建立長遠的伙伴關係,為學童提供實踐體驗和營造更理想的薰陶環境。 當然知易行難,家校之間如何建立伙伴關係、如何合作推動價值教育、如何共同構思學習內容等,挑戰處處。也許合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是家校雙方均能認真對待價值教育,並能通過充分溝通,以加深認識,把彼此理念和期望達至一致,那往後的工作便能更順暢地開展。 ■文:李子樂(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