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日日都賣廣告的學校

學校賣唔賣得廣告?當然賣得喇。乜嘢叫做廣告?係將商品的好處話畀人知,讓人人知道。因為廣告要成本,所以要有回報,最直接係件商品只有60%好處,你要講到佢有100%,甚至更多,若能取信於人,增加銷路,這是成功的廣告。 學校賣廣告的方式不同往日。以前學校不敢、也不屑賣廣告。學校不同商品,如果以商業手法宣傳,家長會將之歸類為「學店」,「學店」的老闆們又知道宣傳重要,只好趁學校招生期間在報章附帶宣傳。一方面列出報名和考試日期,順帶說校風如何嚴謹,讓內容看似招生通知,而非讚花香的洗腦。一句講晒,「學店」老闆們認為打鑼打鼓賣廣告,讚花香會令家長反感,倒自己的米。 昔日宣傳學校要迂迴曲折 曾有兩間昔日頗具規模、財雄勢大,現在已結束了的「學店」,別有宣傳方法:刻意收錄一些有體育專長的學生,如游泳、籃球、足球、田徑,以獎學金名義給予津貼,學業成績優劣不在考慮之列;務求他們在學界運動時獲得冠軍,報章大字標題「XX學校陳大文100米自由式冠軍,榮膺今屆飛魚」。學校名字見報,雞乸咁大隻字,坊間稱這些為「職業學生」。「學店」老闆如此迂迴曲折宣傳,避免以廣告形式出現,無非唔想直接將學校當商品看待。以「盜亦有道」去形容略嫌誇張,間接顯示即使為了牟利辦學,出手仍有分寸,不若今時今日有些學校赤裸裸擺明車馬日日賣廣告。 不將學校視為商品 不將學生視為顧客 有人話家長不是懵人,會分得出哪些是真辦學,哪些是刮龍學店,有麝自然香,唔使搵人扮訪問,唔使日日在facebook賣廣告。唉!太平山望下來,真係好多老襯!你幾時見過男女拔萃、聖保羅男女、喇沙、聖瑪利、華仁在facebook自吹自擂?你要行到學校門口才見一塊2呎×3呎寫着校名的銅匾。這叫格調、自重、自信。要借廣告將60%吹大為200%是失格、失儀、失信。香港學校大致分四類:官立、資助、直資、私立(包括國際學校)。辦得好的官立和資助學校不少,直資辦得有特色的也很多,私校雖然生存不易,大都仍能保持格調,不將學校視為商品,不將學生視為顧客,王師奶對它們心存尊敬。 賣廣告的一定不是好學校?一定是學店?王師奶不作如是觀,可能他們也努力辦好學校。時勢對辦學不利,很多家庭移民,教育局宣布學生人數減少,連收生不足的官立學校也會停辦,資助學校會縮班殺校,直資也面臨困境;私立掙扎求存的壓力更大,因為沒有公帑資助,一分一毫的支出都靠學生的學費,小婦人了解和同情。王師奶耿耿於懷的是,認為辦學是崇高事業,具文化傳承的使命,不能將之視為商業行為,吹噓、催谷不單是降格、欺騙,更是對教育的侮辱。 文:王師奶 (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縮班殺校殺人

本文題目有點煽情,縮班殺校已經充滿蕭瑟之氣,再加上殺人一詞,更添暴戾。先此聲明,殺人一詞之殺字,僅是借用,會意而已,並非真正手起刀落。王師奶執筆為文,專殺教育界的牛鬼蛇神,但一鬼死,一鬼生,灰心之餘,不能不學已去世多年的梁醒波唱番句霸腔「牛鬼蛇神何殺之不盡」! 中小學面臨縮班與殺校危機,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預計未來學齡人口將繼續下跌,而且比原先估計大。教育局將以身作則,審慎考慮停辦(殺校的美化詞)長期收生不足的官校。教育局公布自2016至2019年出生嬰兒數目一直下滑,2020年創新低,預計2026至2032年有可能再大幅下跌。教育局有數據在手,相信預測準確,而且走的走,留下的無膽生,生咗驚無本事養,香港步日本後塵,每年死的人多過出生嬰兒。 最近忽然出現一些八卦如王師奶都未聽過、自命教育專業的團體,建議當局研究本地出生率及內地學童來港就讀數字,慎重決定縮班殺校與否,倘局方掌握學童人口變化後決定縮班殺校是「無可厚非」。你以為教育局啲官員食飽飯等放工乎,呢啲嘢仲使你提醒?《小學概覽》印得清清楚楚,又向立法會交代過。自己懵閉閉仲以為係先知先覺,著住套西裝就泥鯭扮東星,突個頭出來扮專家。你想鼓吹縮班、殺校就直說,何必轉彎抹角「無可厚非」! 因學生不足推小班教學 是本末倒置? 學生人數減少是不爭的事實,縮班無可避免,縮吓縮吓就會縮無可縮,最後難免刀光劍影,名之為殺校又好,停辦又好,效果就係摺埋、執笠、收檔。落到如此田地,教育有心人固然心傷,教育局又何嘗樂見這現象!香港中、小、幼校舍過千,保守的估計學生人數減20%,即係起碼有200間校舍要關閉。現實無情,寺多和尚少,不摺埋難道養老鼠乎?試想一間原本開24班的學校只開得6個課室,情何以堪?由縮班、殺校引起的邊際效應就是「殺人」,或者溫和些說「裁員」。本來諗住作育英才為終生事業,培育社會棟樑,怎料壯志未酬,先被炒魷,真令英雄氣短。 照趨勢看,縮班、殺校、殺人是一條龍,直落無走雞。這演變會逐步逐步,不會一夜變天,先縮班,後殺校,再殺人。王師奶冷眼旁觀,今次最溫情理性的是局長楊潤雄,他說無可避免要「減班」(連縮班這詞都不用),希望過程穩定,而學校結束營運(避用殺校一詞)都有幾年過渡。幫教師轉行、提早退休等措施,局方都會考慮。楊潤雄做了幾年局長,王師奶對他一直有期望,認為耶穌會教出來的弟子總有溫情在,雖然也曾令小婦人失望過,但今次表現溫柔敦厚,令人動容。但願局長不要紙紮下巴,口輕輕,講咗唔認帳。有議會及教育界人士希望藉學生人數減少之際推行小班教學,他的回答雖令部分人失望,卻也鏗鏘有聲。他回應說:小班人數由25人降至20人,需與學界有更多討論。小班措施是以學與教為依歸。有需要降低時,無資源都要去爭取,但不是因為教師多就推出小班,這是本末倒置。明眼人都睇得出局長是在耍太極,但耍得漂亮。 最後,王師奶向局長進一言:耍太極的同時無礙研究實踐小班教學的步驟。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乜嘢叫校譽?

報載藍田的聖公會基孝中學一名女生在校內遭遇欺凌,搞到「食唔落飯,瞓唔到覺,係咁喊係咁喊」。她批評校方包庇涉事男生,家長已報警。 校內欺凌可大可小,要視情况而定,一般來說分清是非就可搞掂,學校若大事當無事反造成問題。報章報道頗為詳盡,引述女學生說及男生扔書桌、抓胸部,教師阻止報案;報道中最離譜的是訓導主任勸喻不要報警,話即使報警亦不會提供相關紀錄,又向警方表示該受欺凌女生「有精神分裂及幻想症」;另一社工暗示要保住校譽,勸家長不要報警。報道更指,涉事男生得悉女事主已報警,以言語恐嚇話其父母會「搵人打你」。最荒謬是家長要求見班主任,據稱獲安排在一房間等候,從下午1時等到晚上6、7時,原來該班主任已放學。校長已和事主家長會面,據悉承諾跟進事件,稱如教師做得不好會徹查及改善,並會安排事主參與「香薰班」。 校園欺凌 隱瞞百害無一利 嘩!乜𠵱家啲學校管理文化演變成咁。扔書桌怎可容忍?你估黑社會講唔掂數飛枱飛凳咩!抓胸是性侵,報道指不單不懲罰,班主任仲公開叫其他學生不要誣衊及孤立涉事男生。「誣衊」已經定性該涉事男生無辜,未調查先判無罪;報道提及的訓導主任勸止報警,仲話就算報警都不會提供相關紀錄;你又唔係醫生,竟指該被欺凌女生有精神分裂及幻想症(咁即係話該女生安白造喇)。勸事主家長不要報警可以理解,但以不提供資料為要脅則茲事體大,𠵱家啲家長唔係懵得咁淒涼。何况自己的女兒給人扔書桌、抓胸,仲話要「搵人打你」,唔報警點有安全保障啊!約見班主任,叫人由下午1時等到晚上6、7時,自己就放學鬆人,這是什麼尊重什麼禮貌?恕小婦人不客氣講一句:如此行為不足以為人師,留在教育界會教壞下一代。 正本清源 才能保校譽 基孝中學校長大人、校監和校董會,辦學團體聖公會,千萬不可側側膊,全港幾百萬對眼𥄫實㗎。報道中提及的訓導主任、班主任,甚至社工,軟硬兼施,又嚇又𧨾,無非想撲熄火頭,以免影響校譽。現在正是挽回校譽的好時機,正本清源,是其是,非其非,替被欺凌者取回公道。有乖師道的應公開道歉,將校政扭曲的應受紀律處分。 學校是教育場所,也是社會的縮影,公義、真理、謙遜、融洽、友愛、正直等都應發揚光大。校譽是建立在這些正面的元素上,遮遮掩掩將黑暗事物收藏在地氈底,總有一天發霉發臭,校譽也隨之江河日下。好奇怪,香港好多學校鍾意將家醜密封,有救護車或警車來學校就認為是羞家的事。意外要預防,但一間學校成千人,有意外是尋常事,何必忌諱!忽然想起2013年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10歲女生墮樓身亡事件,教職員寧願通知7倍路程的聖約翰救傷隊,也不願致電999政府救護車,可能學校有些僵化的規定,教職員非遵守不可,也許是怕救護車聲驚動鄰里,影響觀感,甚至影響校譽。 校長們,知否良好校譽如何建立,如何維持?與此同時,王師奶好想知創意十足的「香薰班」係乜?係要用柔和的香薰薰陶「幻想症」乎?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此心安處是吾鄉

有讀者來函說為考慮移民而心緒不寧,主要是生活方式改變,又怕人離鄉賤,如報章所說的淪為二等公民,但為了兩個兒子的教育前途,似乎要賭一鋪了。 移民係大事,王師奶區區一匹婦點敢畀意見吖,下筆只談教育事,舉刀只斬教育界的牛鬼蛇神,不談政治(與老爹約法三章)。移民係人生大事,本來唔敢答,但呢名讀者移民全因兩個兒子教育前途,因此扮專家做紅綠燈。先此聲明,僅屬一管之見,半支盲公竹,參考而已。 世事無絕對 一切執生 呢名讀者只說移民,無講邊個國家。王師奶就以近期移民熱門地點討論,依次是英國、加拿大、美國。英國移民條件最寬鬆,又因為是前宗主國,好多嘢熟口熟面,如紅色郵筒、雙層巴士,由細見到大。公立學校讀書唔使錢,水準都唔差;私立學校當然要錢,口碑平均好啲。如果早早在當地由低班讀起,語文基礎穩固,入著名大學機會大好多。美國公立學校多,種族多元,程度較參差,私校遠勝公立。好的大學不少,科技、化學、醫療世界一哥,諾貝爾級教授為數不少。加拿大學校環境好,民風淳樸,學風端正,生活費用較低,大學水平亦好。 坦白講句,學校條件是外在硬件,其他成功因素好多,諸如家庭教育的配合,學生本身的勤奮、堅毅,領悟能力都重要。家庭條件人人不同,上述意見只是大概而言,名校也有失敗的學生,家長心目中band 5的學校也會跑出狀元。世事無絕對,一切因環境而定,改變環境,適應環境,一切執生喇! 是否留鄉一定矜貴? 至於會否淪為二等公民,如果唔夠韌力,唔夠刻苦,半途而廢,不止淪為二等,三等四等都有可能。至於是否人離鄉賤,情况更加複雜。逆向思維,是否留鄉一定矜貴?新聞所見,好多剛果、埃塞俄比亞、敘利亞、委內瑞拉的人民攜幼扶老逃離家園,為什麽要冒人離鄉賤的風險?故鄉或任何本土,都有貧賤富貴的分野,有人住深水埗劏房,有人住淺水灣海景豪宅。毅然離鄉到陌生的異地,總會經歷一段陌生甚至痛苦的適應。你為什麼要離鄉?為兒女教育前途?為較好的生活?甚至只為一啖清新空氣? 也許會比未離鄉前更差、更貧賤,一啲唔奇,例子也不少,但你總抱有一個希望、一個目的才會離鄉。遠的不說,就以香港為例,香港老一輩居民,很多都從內地移民來的,也許因為戰亂,也許因為當年鄉間生活太艱苦。來到香港,打打拼拼,開創一個新的局面,有些能夠安居,有些能夠溫飽,有些成了實業家,有些成了世界級富豪,證明人離鄉不一定賤,不要給那些負面的成語或俗語誤導。生下一個肥肥白白的嬰孩前都要經過多番的陣痛喇!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名句,至於移唔移民,或應唔應該移民,學吓東坡先生喇,你覺得那處「心安」就停在那處。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師教講粗口?

好嘢無你份,衰嘢一定入你數,這是今時今日教師的寫照。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在學校推動價值觀教育問題,主席梁美芬話好多穿著校服的名校女生在港鐵講粗口,原因是教師問題,應處罰有關學校。葛珮帆議員要求政府強制初中學生必須加入一個制服團隊。王師奶與梁美芬議員英「雌」所見略同,好憎人講粗口,何况仲係女仔人家!小婦人幼承庭訓,家教好嚴,不單嚴禁粗言穢語,市井俚語都唔准講,所以家庭之內,氣象和諧。梁議員聽到粗口出自名校學生之口,心痛之餘,追本溯源,順藤摸瓜,一諗就諗到教師身上去。俗語有謂「名師出高徒」,一間學校幾十個教師,好難斷定粗口源自哪位名師,本有殺錯無放過原則,最徹底係罰成間學校。依古代誅九族連坐法,於是修女校長、神父校監、校工阿嬸、花王阿叔,無一倖免,公道喇啩!今日做教師,有抄家,無封誥,好嘢如奧數獲獎、IB狀元數目全球第一等等,又唔見有人歸功教師,讚賞學校? 學生講粗口 梁美芬倡罰學校 新鮮熱辣的新聞:有大律師及事務律師涉嫌行騙,照梁美芬議員的邏輯,豈非要追究大學教法律的教授!要非教授傳授旁門左道,犯案的律師怎會如此天衣無縫。教法律的教授有好多人,為免有人漏網,大學都要受罰。如果畢業於港大,港大校長、教授統統扣薪3個月;倘畢業於城大,則梁美芬亦與有罰焉。 王師奶不贊成學生犯罪或行為不檢,要拉埋教師甚至成間學校落水,這近乎一粒老鼠屎累死全鍋粥,三兩個學生講粗口而累到全校教師要孭起教講粗口的惡名,你話公唔公道?梁美芬議員雖然大公無私,不惜以大學教師身分,口誅筆伐埋自己一份,小婦人對梁議員尊敬之餘,仍認為這樣的「殉道」無理。 葛珮帆議員建議強制初中生最少要加入一個制服團隊,培養守法意識,王師奶認為此議用心良苦。增強學生守法觀念,無人反對,但強制加入制服團體是否唯一方法?唉,穿起制服都未必可提升德育和守法精神。就以警隊為例,好的警察好多,但嚴重犯規的枯枝也不少,間接證明一套制服並非守法的保證。葛議員並非教育中人,不明強制執行牽涉多少人力?課程緊迫,學生能抽出多少時間?補充一句,小婦人無意與尊貴的葛議員唱反調。 粗口滿天飛 都是教師教的? 王師奶相信梁葛兩位議員的出發點都好,但意見流於表面,不假思索衝口而出,屬隨口噏。就以名校學生講粗口為例,點會諗到有粗口教師才會有粗口學生咁卡通?整個社會淪於低俗,大把衣冠楚楚的人粗口爛舌,社會不以為怪,仲曲線讚譽為率情真性。大學教授滿口市井俚語,立法局議員滿嘴粗口,這都是青少年的壞榜樣。有些名人以不文自豪,仲卓然成家,這都是低俗社會的擁躉和催生者,何以尊貴的議員們不加以斥責,只向無權無勇的教師埋手?王師奶相信就算一個極端無品的教師,都不會教學生講粗口,也不會鼓勵學生講粗口,唔怕畀學生臥底篤灰,除牌炒魷乎?除了滿街滿巷的穢語滿天飛外,一些滿嘴粗口的家長也是影響學生的因素。小婦人樓上的賣魚勝從早到晚都xyz,他3個兒女的粗口是教師教的? 王師奶為教師平反之外,仲希望社會大眾合力在語言方面噴一噴清新劑。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壞人的成語

王師奶給一句成語困擾了30多年,那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般成語都是導人向善,講人生道理,不似這句教人自私,甚至招致天誅地滅這麼嚴重。這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好流行,好多人講,而且仲講得理直氣壯。王師奶第一次聽這句話是小學三年級,一位教算術的女教師,她在什麼情况說這句話不記得了,印象中她整天苦口苦面,好似成個世界得罪咗佢咁。直到中學,鼓起勇氣問教中文的林sir,點解有個教人自私的成語。阿sir的解釋令16歲的女孩好失望,他說:「人係自私嘅,保護自己係本能,你自己都唔保護自己,不為自己打算,鬼可憐你呀!」嘩!佢係阿sir我唔係,連阿sir都咁講,只有點頭稱是,但內裏卻滿腹疑團。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教人自私? 昨天晚飯後,忽然聽到B仔和C女兩兄妹講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成語,B仔的意思和時下的解釋一樣,認為自私是天經地義,否則會給天地誅殺。我係阿媽你唔係,王師奶忍耐不住,加入戰團,就「人不為己」4個字作闡釋。王師奶唔係乜嘢學者,牛頭角一匹婦耳,唔曉引經據典,只認為一般人跟大隊,不求甚解,將一句成語誤解、曲解,戕害基本道德觀念。古人點會教人自私,甚至害人亦在所不惜㗎!最慘係唔止一般低下階層、草根男女琅琅上口,好些知識分子亦衝口而出,連部分教師亦隨俗誤解,將自私的觀念禍延下一代,做父母的也可能不知不覺中以言教或身教影響兒女。 「為」解作「修為」 提升自己 小婦人把「人不為己」中的「為」字解釋是「修為」,有修養、質素、涵養、謙遜、造詣的意思,這是立身應有的境界,人人都應該朝這方向提升自己的品德、修為自己。如果這解釋成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去修為自己,應該受到責備。至於用到「天誅地滅」這4字,未免重了一些。一提到「為己」這詞就連想到「為人」,孔子《論語》中說過「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今學者眾說紛紜,朱熹說過,錢穆說過,滿肚草的王師奶本來唔敢插嘴,但忍唔住都要駁一駁李澤厚先生的見解:「 孔子說,古時的學者是為了改進自己,今天的學者是為了教訓別人。」改進自己,小婦人同意;教訓別人?未免太遠了。 當使用一些十分流行而帶有負面意思的成語、諺語或俗語的時候要格外小心,因為你的無心之失或無意的曲解,的確會引起不良意識而為禍人間。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停學去做運動員

香港運動員在東奧穿金戴銀,連銅牌都有3面,香港人拍爛手掌,選手們拚搏精神令人感動。王師奶睇電視播映,睇到熱淚盈眶,情况不下第一次在奧運會看見五星旗飄揚時的感動。 張家朗為香港20多年後再獲金牌,不單家朗本人開心,全港人都開心;他的父母也成教子有方的榜樣,傳媒訪問,讚揚家朗父母決斷英明,同意兒子中四輟學,轉任全職運動員。皇天不負有心人,家朗一舉成名天下知,名利雙收意料中事。張家朗的成功引起全港家長一個話題:中學未畢業就轉做全職運動員是否正確的選擇? 王師奶收到兩封家長電郵,一封來自多倫多,一封來自本港。有關別人兒女前途,茲事體大,小婦人唔識答,亦唔敢答。芸芸眾生,總有些不世出的奇才,例如微軟的Bill Gates、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Tesla的Elon Musk都是現代科技的尖端人物,也是名校的輟學者。Bill Gates和Mark Zuckerberg都沒有在哈佛讀完大學,Elon Musk則在史丹福修讀博士時只上了兩天課就輟學了。這幾名傑出的科技界人物是不是因為棄學所以成功?棄學會否是成功的因素?王師奶真係唔識答。張家朗中四輟學轉為全職運動員,全身投入,成為世界劍術第一高手,肯定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香港的父母們會否也鼓勵兒子走同一路徑? 運動學業難兼顧?按品性天賦給指引 是不是運動與學業一定不能兼顧?因人而異,有人魚與熊掌兼而得之,有人只能二者擇其一。今次獲獎運動員中除何詩蓓學業了得,中學文憑試35分,入讀美國名校密歇根大學外,其他學業成績好的大不乏人;就算未獲獎的運動員中,也有很多讀書成績都十分優良。能者無所不能這句話也許有點武斷,能運動好一定要有高智慧,擁有高智慧的人一般讀書都不會太差,問題是投入的深度和時間的安排。體育學院的項目有20項,較熱門的大致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劍擊、單車、網球、壁球。全職運動員人數約500人,入選全職運動員有嚴格要求,依比賽成績而分等級:精英甲+、精英甲、精英乙+、精英乙、精英丙、成年隊。王師奶好佩服運動員的刻苦、堅毅,忍受傷痛的磨難,不論男女運動員,他們都是追夢者,未必人人都能登上頂峰,也許有部分人中途退出,但都無悔初衷。 王師奶做了少少資料搜查,發覺好多全職運動員學業成績好犀利,小婦人的街坊、別號「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教大一級榮譽畢業;「黑妹」葉姵延、欖球代表鄭芷婷、武術代表關寧慧都在教大獲得榮譽畢業。跨欄選手陳仲泓在浸大修體育及康樂管理;游泳代表黃筠陶和鄭莉梅分別就讀理大及中大,其他還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小婦人不能一一列舉了。王師奶這樣雞啄唔斷,是想向各位家長說,教仔教女無定法,依他們的品性和天賦給他們「指引」而不是「牽引」。 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好似答咗兩名讀者的問題,又好似未答。唉,咁抽象嘅問題點答吖!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生涯真可規劃?

有一個時期,「生涯規劃」這詞很流行。吳克儉任教育局長時,甚至撥款開設「生涯規劃」主任職位,協助指導學生為生涯計劃。有人生經驗豐富的成年人為白紙一張似的年輕人指引,當然是好事,但王師奶好懷疑:人生真是可以規劃? 王師奶讀中學時,對「生涯規劃」這詞聞所未聞,聽所未聽,只是將畢業時,會有一個老師和我們傾下偈,開場白多是問:「點呀?畢業後有乜打算呀?」講真話,17、18歲,話大唔大,話細唔細,由小學到中學,從選校到選鞋襪,都係老爹和老媽話事,忽然聽到有人問畢業後點打算,真係一頭霧水,唔知點答。當然不會幼稚到回答:「唔知噃,等我問問媽咪先。」讀完中學,最正路是讀大學,但兩頭唔到岸的就可能出社會工作。小婦人知道教師中有負責類似職業輔導工作的,也許就是「生涯規劃」的前身,或只是把名字美化。 「我的志願」隨口噏 作文課時人人都會寫過「我的志願」,相信這是「生涯規劃」的第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許是豆芽夢,更也許是隨口噏。好多人話要做科學家、醫生、護士、教師,這些願望多數泡湯,年紀愈小寫的「我的志願」愈渺茫。王師奶胸無大志,第一個「我的志願」是電車司機,坐電車時看到司機將車駕駛得快慢由他作主,腳踏叮叮噹噹的鐘聲,羨慕不已,於是作為人生第一志願。摩登啲講,這算是「生涯規劃」否?中學四年級時,有第二個志願,希望做白衣天使南丁格爾,這宏願給老媽一句擊碎:「做護士?好難嘞。妳見到血都驚到暈,病人會畀妳嚇死啊!」唉,壯志未酬,糊里糊塗,未老嫁作商人婦。看官們,生涯如何規劃? 半由人力半由天 牛頭角一師奶當然不能作準,前財爺曾俊華接受訪問時被問到生涯規劃,他斷言說:人生怎可以規劃?他先是唐人街的小混混,大學讀的是建築,興趣在教育,最後當了公務員,結果做了香港的財政司,最後還競選特首;另一個是劉夢熊,他說自己從內地游水偷渡來港,上岸時只穿一條泳褲,憑着努力打打拼拼,做了上市公司主席。梁振英競選特首時,他衝鋒陷陣,滿以為榮華在望,怎料身陷囹圄,人生怎可規劃?這都是當事人的自述,勵志之餘,顯示人生起伏跌宕,半由人力半由天,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香港像曾俊華、劉夢熊這類傳奇人物不勝其數,歷史上亦俯拾即是:劉邦、朱元璋,一個區區亭長,一個小沙彌,他們何嘗在人生規劃中諗到做皇帝! 王師奶不敢武斷人生規劃是虛幻,也不會肯定生涯不可規劃。有些規劃可以實現,例如一些高考狀元,他們希望入醫科,將來做一個出色醫生,幫助社會。小婦人覺得他們的規劃成功率很高,也很實際,至於他們能否一生都做醫生,也視時勢而定。也許他因緣際會,不做良醫醫人,去做良相醫國。小婦人認為可以為自己人生規劃,但不可太執著或墨守規劃。人生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順勢而為,順勢而變,唯一要堅持的是仁與義。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母語教學的悲哀

母語教學在本港回歸祖國初期曾喧嚷過一段時期,教育界和一些學者曾聲勢浩大地支持過一陣子,列舉母語教學優點,當時教育署也積極地提出初中以母語(粤語)授課,中四開始由學校自行決定。英治時代,英語是官方語言,通曉英語,升學或求職佔盡優勢。百多年來,這觀念根深柢固,好多讀中文中學的學生,有機會就轉讀英文中學。回歸後,提升中文地位是應有之義,遂有母語教學之議。 提升中文地位,是不是就一定會貶低英文?以母語教學,英語水準就一定會降低?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當時一般家長全面反對,一些傳統英文學校也加入反對行列。辦學團體冷眼旁觀,靜看事態發展,當時除了報章報道外,每天都有為數眾多的家長到教育署請願。正式表態支持母語教學的只有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有人向他痛陳利害,說如果推行母語教學,將收不到成績優良的學生。他說:「成績好的學生不愁無人教,就讓我們教成績較差的學生。」胡樞機雖然這樣義無反顧地支持母語教學,母語教學仍在三不像中「唔湯唔水」地實行。母語教學的原意已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可以說徹底失敗。 3年母語教學「唔湯唔水」 在家長反對聲中,政府批准100間中學以英語授課,其後有學校上訴,最終有114間學校獲准以英語為教學語言,風波暫告一段落。王師奶雖然懵懵哋,早就知母語教學必然失敗,失敗的原因在於政府無完整計劃,因為回歸了,要立刻提升母語地位,不讓英語獨大。因為學制頭唔改得,尾唔改得,於是在肚腩中間開個窿塞入3年「母語」。媽媽咪呀!呢啲係乜嘢教育制度嚟㗎?由於群情洶湧,政府讓步,114間保持英語授課,其餘的300多間中學在家長心中自動降「呢」,天下從此大亂。百幾年英語至上心態未變,即使被迫降「呢」的學校,3年「母語」之後,幾乎全數返回英語大隊,因為英文唔掂,大學唔受你玩㗎。讀者諸君想想,中一至中三這3年黃金歲月,用的是中文課本,授課的是粤語,除英文科外與英語無關。到中四由中文台轉英文台,課本粒粒都係生字,個個terms都素未謀面,唔止學生讀到七彩,學校為應付這甩頭甩骨的教學語言制度也扭盡六壬。 本來母語教學的「初心」是好的,不單不會降低英語水準,而且在提升中文的同時提升英文水準,可惜社會人士一聽見母語教學就以為好似坐蹺蹺板,一端高另一端就一定會降,於是反對反對反對。家長固然在未徹底了解前就一窩蜂反對,政府在推行時亦未有盡力詳細說明中英並進的道理,而一些傳統的英文中學亦為本身利益而反對。 平心靜氣地想想,我們用母語學新事物,一定比用外語學習更容易理解,因為易理解所以可節省時間。舉例學地理或歷史,外語本來要3個小時,用母語可能只需2個小時,慳回來的1小時就安排去加強英文。以一個星期來計算,無論如何都可以慳到2、3個小時,我們就可以用來教英文或舉行英語活動,這絕對是中、英雙贏的辦法。王師奶支持母語教學的「初心」,也遺憾這計劃的失敗。這是母語教學的悲哀。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薪高糧準的「筍工」

王師奶正慶幸自己說服C女不以教師為大學選科,忽然看見曹啟樂先生在「灼見名家」一篇文章,說教師是一份薪高糧準、十分穩定的工作。心緒忽然不寧,是不是指錯咗條黑路畀個女行?薪高糧準是打工仔夢寐以求的事,再加上穩定,呢啲係正到痹的筍工喇,去邊度搵呀!曹先生心細如塵,並列出教師入職點是31,750元,相比於一般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15,000元,確實蚊髀同牛髀。曹先生更扮演職業明燈,說培僑教育機構在深圳辦了一間港人子弟學校,收到應徵教師信2000多封,短時間已請夠人;另一在廣州的港人子弟學校正在招聘教師,估計反應踴躍。 直資節流炒資深教師 曹先生在文中同時指出直資學校困境,因學生流失,學校要節流,因此管理層勸退資深薪高教師,曹先生說要認真研究學校和資深教師如何走出這困局。曹先生文章亦指出教師在教育市場根本就是供過於求,不愁沒有新教師入職,所以他暗諷某教師組織的教師流失調查是杞人憂天。 王師奶看完這篇文章後,放下心頭大石,原來勸告C女不做教師是對的。除了恐怕女兒大情大性,因失言惹禍外,原來教師一向是「供過於求」,僧多粥少梗會搶崩頭。曹先生說的香港教師薪高糧準是事實,十分穩定卻是謊言。工作無安全感,分分鐘驚被人叫執包袱,人工高都無用,唔夠買驚風散。 小婦人點解話曹先生講大話?因為他說話前後矛盾,他一方面說教師高薪,新仔入職都有31,750元,但原來好多教師畢咗業可能搵唔到工,要做合約教師甚至教學助理。據小婦人所知,有些具備教師資格的,7、8年來都只能做合約教師,何以至此?正如曹先生所言,供過於求,學校從來唔擔心請唔到人,加上有些校長hold住啲常額位,寧願年年請合約。何以至此?僧多粥少,吊起嚟賣囉。曹先生講深圳港人子弟學校有2000多人應徵教師職位,相信是事實,就因為應徵的踴躍,反證教師一職難求。一職難求,何來穩定? 教職難求 何來「穩定」? 曹先生說的直資情况嚇了小婦人一跳,原來直資節流的方法是炒資深高薪的教師,找年輕薪水較低的代替。今日資淺,他日資深,待宰指日可待,能不心寒!他說有一任教直資的中層教師向他訴苦,說學校管理層開始勸退資深的同事讓出教席,好讓學校以較少薪金請新進教師。好一個虛偽的「勸退」,炒就炒喇,直資學校教師是每年續約的,學生人數減少,教師一定會被lay-off,曹先生,你說的「穩定」何來?你話要認真研究這問題,請出良策。其實不止直資教師勢危,私校的教師更勢危,私校老闆在商言商,錙銖必較。教育局已公布2020/2021少了19,379個學生,看趨勢,學生人數會繼續少。 薪又高、糧又準、又穩定,有無咁筍嘅工呀?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