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動態活動加強視覺功能
跳彈牀是「頭動‧眼不動」的活動。(作者提供) 上期〈眼外肌運動改善眼協調〉(https://bit.ly/3fAWHKV),介紹了眼外肌帶動眼球運動。今期透過更多生活例子,解說如何增強孩子的視覺功能。 「頭不動‧眼動」活動 1. 閱讀書本 頭部固定,雙眼需近點聚合、掃視整行文字、看完一行文字後轉移往下一行。要做到這點,雙眼須具有調節焦點及聚合的能力,同時又能固定頭部不動才行。其他類似活動如繪畫、做勞作、看電子屏幕資訊等,都需要運用此視覺功能。 2. 體育課時看教師示範打籃球 頭部固定,而眼睛要運用追視移動目標的視覺功能。隨教師移動調節焦點,同時運用立體視覺,判斷活動的距離和方向。處於靜態而又同步觀察環境時,多運用此視覺功能。 各式球類運動都是「頭動‧眼亦動」的活動。(作者提供) 以上活動,孩子頭部固定,運用基本視覺功能,用眼睛注視目標,比較容易掌握。 「頭動‧眼不動」、「頭動‧眼亦動」活動 A. 射12碼 這個動作特徵,是眼睛要隨着快速移動着的身體而同時注視固定的足球。有攝影經驗的人都知道,若按下快門時鏡頭擺動,拍出來的影像會模糊不清。前庭覺就如防震器般協調眼外肌,令眼睛可穩定凝視足球,再配合立體視覺所產生的空間感和距離感,來個精準起射。其他活動如跳彈牀、盪鞦韆、騎旋轉木馬等,都會用上此視覺功能。 B. 打網球 打網球時,人在動,球也在動,因此前庭覺穩定眼睛去凝視網球的能力需要更強,視覺空間感要更精準去判斷及預計球的距離、位置及走向,才能準繩地擊球。各式球類運動、集體遊戲如兵捉賊等都屬這類別。 若孩子前庭覺功能不佳,會大大減低這類邊走邊看活動時的速度,顯得較為笨拙。有些孩子因立體視覺弱,因而影響到空間和距離的判斷,球類活動時,未能準確判斷球的位置和走向,直接影響到接球的反應。由於經常表現欠佳,令孩子自信心受挫,往往會避開這些活動,除了減少了運動,也削弱了他們的社交能力。 給予孩子更多活動空間和機會 隨時代轉變,孩子的活動空間愈見狹窄,加上繁忙的功課,日常生活被手機、電腦、電子遊戲佔據,令奔跑玩樂的機會減少了,大大削弱了視覺功能、手眼協調、空間感、平衡力等的基本發展。給予孩子適量的跑、跳、爬、盪等活動,有助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 文:陳梅筠、區美娟、郭二鳳(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