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育兒記:我的考車日記

寫稿之時,正正是我考筆試的前一天,埋頭苦幹了一整個早上,過了明天,如果順利及格的話,我便可以考取日本車牌了! 有不少人給我說,其實只要我回香港逗留1個月,便可以用香港車牌,報考轉換日本駕駛執照的試,那麼我便不需要花30多萬日圓上駕駛學校(日本稱為教習所),由零開始學車。坦白說,在香港考到車牌,除了懂得駕駛自己考車的培正道外,我真的不懂駕駛其他道路,遑論駕駛高速公路、切線掉頭等,就連停車場泊車也不太懂;相反,經過在日本駕駛學校全面特訓後,我的駕駛信心大增。 上回講到我已經考取了「仮免許」(類似半個駕駛執照),然後進入第2階段,可以正式在街上駕駛。在第2階段,我總共要上19小時的駕駛課及12小時的「學科」。學科堂主要學習交通規則、標誌等,而當中也包括3小時的急救課,以及學習怎樣換車胎及上雪鏈等。另外更有一節課堂是用來分析學生的「駕駛性格」,從適應考試中了解自己的性格,從而認識自己性格上對交通安全有沒有影響等。 學神互相討論找盲點 而駕駛堂(日本稱為技能)除了會學習在街道上駕駛要注意的事宜,學習駕駛不同交匯處等之外,還有上高速公路的堂、自己看地圖找路的堂、跟不相識學員互相評論大家駕駛技術的堂。在整個學車過程中,其實會有好幾次跟不認識的學員一起坐在同一輛車,互相交換駕駛。第1次是考仮免許的時候,然後就是3小時的高速公路堂,每人在高速公路上輪流駕駛1小時,習慣以時速80至100公里駕駛,並學習如何在高速公路上切線、進入休息站等。此外就是互相評論大家駕駛技術的堂,這是一節2小時的課堂,駕駛導師帶領我跟兩個大學男生,互相輪流駕駛,其間要不斷寫筆記,記錄駕駛者駕駛時的好與壞,然後3人會一起討論(有點像會考中文口試)。大家逐一表達自己的意見,導師從旁指引,好讓駕駛者看到自己的盲點。此外,除了學習駕駛私家車外,更有機會學習怎樣駕駛50cc以下的「綿羊仔」(日本稱為原付),學習駕駛兩輪車能讓駕駛者了解電單車駕駛者的心理,能進一步留意駕駛時的盲點。駕駛過「綿羊仔」後,才知道原來電單車是如此多fun,雖然從來沒有打算學習電單車,但學過綿羊仔後我也有點心動! 經過這2個多月的駕駛特訓,我真的覺得自己的駕駛技術提升了不少,起碼在切線、上高速公路時,也克服了恐懼,衝過自己心理關口。雖然整個過程真的不容易,但總算「關關難、關關過」,最後成功完成路試,只差一步便能真正取得車牌,但毫無疑問是我人生中一個不錯的經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椰菜媽--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4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港日學車大不同

其實我在香港已經考到自動波車牌,為什麼又要在日本考多一次車牌呢? 香港車牌不可直接轉換日本車牌 根據日本自動車連盟的規定,香港車牌不可以直接轉換成日本車牌,需要通過路試及筆試,及格後才能轉換車牌;而好像我的例子一般,取得香港車牌後在香港逗留不足夠90日,更不可以用以上的方法來轉換車牌,要從頭開始在日本學車。 我在2019年考到香港車牌,過了一個月後來了日本。本來我一心打算可以不斷來回香港,逗留足夠日子後,便可以在日本申請轉換車牌的考試;誰不知我離開後,從此便回不了香港。等了兩年,我終於決定不再等了,上月把心一橫報讀日本的駕駛學校,從頭開始學車,發現原來香港與日本學車真的大不同。 如果你有朋友考過日本車牌轉換的路試,或者看過一些YouTuber的介紹片段,也知道不少人要考取多次才能夠過關,原因是日本的駕駛考試真的很嚴謹,錯了一個細節也需要重考。我報讀的這間駕駛學校大概需要35萬日圓(約2.17萬港元),首先第一階段需要上10小時的道路安全課程,和於駕駛學院內接受12小時的駕駛訓練,才能報考第一階段的「仮免許」(類似半個駕駛執照)。在12小時的駕駛訓練裏面,除了教基本的駕駛技巧,還會教怎樣駕駛「S字路」、「T字路」、通過鐵路道口等,很多是我之前沒有學過的東西。學員需於路試及格,並在50條筆試中答對至少45條,才能取得這個仮免許,之後才可跟導師正式在道路上接受駕駛訓練。 不少刁鑽泊車位小路 考試難度高 擁有仮免許的學員,需要再上17小時的道路安全筆試課堂及19小時的路面駕駛訓練,才可以報考正式的駕駛考試。在這次的路面駕駛訓練中,包括教授不同的泊車技巧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要點等,十分全面。考試難度當然會level up,當中有不少刁鑽泊車位及小路;筆試更要在100條題目中答對90條,非常不簡單,所以考牌1-take pass在日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事情。及格後再要在指定時間內上3小時的急救課程,才可獲得日本認可的駕駛執照。 整個考車過程,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勤力的學生,快則可以在2星期完成(日本叫合宿,顧名思義在兩星期內集中學車考車),慢則都要在9個月之內完成,不然要從頭再來。我現在剛考取了仮免許,目標希望在一個月內考取車牌,自由自在四處遊玩。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東京尋找香港味道

手指一算,已經有超過兩年沒有回香港,朋友常常問,你最掛念香港什麼食物,我必定回答是我媽媽所熬製的老火湯,縱使自己也會在家熬湯,但媽媽熬製的湯總是特別美味,可能想家的味道已遠遠超越食物的美味。 吃一口米線 百般回味 最近,譚仔三哥米線進駐東京,開幕前更請了不少居日港人品嘗味道,測試「實少辣(10小辣)」是不是如香港般正宗,我也收到朋友的邀請,但我卻婉拒了,做了飲食版記者多年,經驗告知一般剛開業或「試營運」的餐廳,最初也總會有不少尚未準備好的地方,尤其是過江龍餐廳,味道更要調校一段時間。由於這一次正正是我自己熟悉的味道,我不希望在店舖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情况下我便妄下判斷,當友人試食完說味道有點淡,跟香港不一樣時,我約定她1個月後再試。3星期後,我們選了平日時間來,幸好只排了15分鐘便可以入店,姐姐們用廣東話說「譚仔三哥」,雖然她們沒有帶「譚仔話」,但聽到廣東話已經教人感動。我坐下來即刻點了凍檸茶、土匪雞翼及三哥酸辣麵,身邊也聽到不少廣東話的客人,霎時間忘記了自己身處新宿,呷一口凍檸茶,茶底跟香港相同,味道令人感動,嘗一口酸辣麵,我覺得味道的確比香港淡了一點,但人在海外,能品嘗一口香港滋味,已教人百般回味。加上日本店會提供一條紙圍裙,讓湯底不會濺到衣服上,這一份貼心已經加分,友人也認同比之前試食時改良了不少,感恩我們想家時又多了一個好地方。 歎久違私房菜 醫思鄉之肚 此外,年頭時得悉10年前曾採訪過的元朗私房菜蔡菜館老闆Grace也來了日本定居,在目黑區開了私房菜餐廳,早前更與東京灣喜來登酒店合作,在自助餐餐廳推廣香港家常味道,10年前曾試過Grace的菜膽老火湯及秘製豉油雞,令人一試難忘,得知在東京能試到她的廣東小菜,我也立即預訂,幸好能在推廣期最後一個周末訂位品嘗。自助餐大概有一半也是Grace的拿手家常菜式——豉油雞、肉絲蒸魚、XO醬炒飯等,我跟大兒子分別喝了三大碗老火湯,我先生吃了三分之一條蒸魚,令人大快朵頤。吃飽後跟Grace閒談,十年人事幾番新,我已經由一名小記者變了一個師奶,大家也驚訝能在他鄉遇故知,Grace給了我一些做廣東菜的小心得,能再一次品嘗她的巧手小菜,實在令人回味。 雖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香港, 興幸有香港的味道陪伴,思鄉的時候也可以醫醫肚,已十分感恩。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日式育兒記:孩子彈奏自己喜歡的歌

剛剛的星期天,是哥哥人生第一次的鋼琴表演(日文叫鋼琴發布會),首次在眾多觀眾前彈奏,看見自己的兒子在台上表演,有種無名的感動。 嚴厲老師令童年留陰影 我自己也是從6歲開始學琴,仍記得每個星期一下午,姨媽也會帶我到琴室,在一間牆上佈滿小洞的白色小房間內學琴,彈奏的曲譜跟大部分香港學生一樣,也是由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大綱內揀選。我的鋼琴老師是個身形比較圓潤的女士,仍記得跟她一起坐在鋼琴椅上的擠迫感,而她是個非常嚴格的老師,每當我彈錯一個音節或音階,她便會罵我,讓我充滿極大壓力。我也有叫媽媽換老師,但那個年代的鋼琴老師普遍也是這樣嚴厲,我媽媽說問過很多朋友的鋼琴老師也如是,於是便要我繼續學。到最後這個鋼琴老師出動一支黑色的小棍打我手指,我哭着哀求媽媽讓我暫停學鋼琴,所以考到第四級便沒有再學了。我媽媽覺得反正考到第四級了,不繼續的話很浪費,便不斷替我找鋼琴老師,但我已經十分討厭鋼琴了,我極力反對,最後媽媽怕糾纏會破壞母女關係,也只好由得我放棄。 兒子學琴遇上溫柔老師 有過這個恐怖經歷,我從來也不會強迫兒子學鋼琴,甚至學一些他沒有興趣的東西。機緣巧合下,大兒子5歲半的時候想要學鋼琴,我的腦袋即時亮起警報紅燈,朋友知道我的童年經歷,介紹了一個鋼琴老師給我,並再三保證這個鋼琴老師不會體罰,性格特別溫柔,我便跟哥哥一起到她家裏試堂。甫入屋,我們在玄關等,已看到很多小朋友給鋼琴老師的信,老師慢慢地走出來迎接我們,再很慢很溫柔地問哥哥平常喜歡聽什麼歌。第一次見面,哥哥還是很害羞,老師便不斷彈奏當時很多小朋友喜歡的歌,讓氣氛慢慢緩和,哥哥也告訴老師可不可以教他彈《鬼滅之刃》的主題曲,半個小時便在快樂的鋼琴聲中過去,走前我問老師,一般日本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讓小朋友練皇家音樂學院的歌呢?老師笑笑地說:「如果不是家長要求或者是一心要想做鋼琴家,我們也不會要求小朋友彈奏那些歌曲,我們一般也是彈小朋友自己喜歡的歌曲,讓小朋友有興趣繼續學習。」聽罷,我點點頭回應老師,但心想「興趣」是多麼奢侈的一個詞語,撫心自問,我讓哥哥學鋼琴,也會有一點希望他可以,延續我自己沒能完成的鋼琴歷程,但是這個是不是他的興趣呢? 為興趣而努力 流露堅定表情 一般鋼琴老師每年也會安排一個鋼琴表演,讓學生的父母觀賞子女努力的成果。兩年過去,這一天他可以上台表演了,他彈的並不是什麼莫扎特交響樂或經典名曲,他選了一首迪士尼的樂章表演,經過半年的練習,在台下的我們真的相當感動,其他父母們也讚賞他,看到他開心而堅定的表情,我比自己考取到鋼琴試更加喜悅,希望他能繼續為自己的興趣而努力!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疫情下的日本生活

香港提早放暑假,大部分家長都不知所措,躊躇如何在「嚴寒」中放一個充實的暑假呢? 大家有緊貼日本新聞應該都知道日本疫情也十分嚴峻,每日確診數字更是5位數上升,不過感覺日本人早已沒有留意確診數字,所有食肆、體育館、戲院等跟疫情前一樣全部開放,繼續在平行空間生活。 安排彈性 怕染疫可網課或提早放學 學校方面,2月初哥哥小學有3個六年班學生確診,然後六年班全級停一星期,最初我們區規定停課或停級學生的家人也全部需要隔離一星期,但最近條例已經修改至只要學生沒有病徵、家人沒有確診徵狀,停課或停級的兄弟姊妹也可以照常上課。學校早已在剛開學的時候每個學生派發一部平板電腦,若家長擔心子女染疫,或子女本身有慢性疾病,也可以一直使用平板電腦上課;如果家長只是擔心子女脫下口罩進食時受感染,但又想子女上午到學校上課的話,也可以自行中午時間來接走孩子,或讓他們自行回家,處理非常有彈性。然後到2月中,有五年級的學生跟六年級學生染疫,學校因保障學生安全,要求停止面授課一星期,停了一星期之後再繼續,家長們也有心理準備學校隨時停課或停級。 大部分公司安排員工在家工作 工作方面,現在大部分公司仍然響應在家工作,例如我先生的公司最近大裝修,將原有公司租用的地方縮減一半,並宣布就算疫情後也只容許員工一星期返公司1天,另外4天全天候在家工作;而我公司也宣布一直在家工作至另行通知,至少在全國接種第三劑疫苗後才會再作討論。提起疫苗,現時第三劑主要提供給65歲以上長者或醫院工作人士,所有65歲以下的市民也在等消息,我居住的區域說最快也要3月起才可接種第三劑疫苗。可能日本人國民意識比較強,市民也很自動自覺預約接種疫苗,我們區內的接種率高達八成八,又或者大部分人也接種了疫苗,大家也不太擔心繼續自由活動。 雖然回港遲遲無期,隔離時期縮短無望,但仍然盼望能與家人見面,畢竟已經兩年了,希望日本能盡快開關予旅客,讓我能盡快與家人團聚。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6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日本年末 忙碌度過

2021年即將完結。還有不到幾天就到2022年,今年真的能感受日本人準備過年的忙! 趕過年 工作排山倒海 打工仔的忙:新曆新年是日本人過的年,今年12月31日至明年1月3日是日本法定公眾假期,因應不同公司,大家年尾放假的長短也不一,例如我的公司將提早一天讓員工放假,然後到5號才上班,所以這兩個星期工作像排山倒海而來,完全有趕過年的感覺;而我老公的公司早於28號便開始放假,一直放到1月6號,他這兩星期更是要晚晚工作到凌晨,為的就是要全人類能開開心心放長假。而正當全世界廢寢忘餐之際,年尾也撞正是全身檢查高峰期,由於身體檢查是由公司所包,一般打工仔的驗身報告會直接發到公司,所以與其說是全身檢查,也可說是公司其中一個工作。 故鄉納稅 獲回贈退稅禮品 報稅的忙:香港的報稅一般在5或6月,日本一般卻在11或12月,因為日本的稅制超級複雜,我在這裏也不便多談(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要張羅的文件非常多,公司幫忙報稅其實已經減省了不少時間,所以所有人也會盡趕公司報稅deadline,聽日本同事說自己報稅手續繁複,分分鐘要搞到明年;此外,12月31日更是「故鄉納稅」申請的死線,什麼是故鄉納稅呢?在日本,你要為你居住的地方繳交稅項,但因為大部分日本人也湧到大城市找工作,他們所繳交的稅項也落入了大城市,以致鄉村地方的稅收不足,故衍生了「故鄉納稅」這個東西。故鄉納稅顧名思義就是繳給故鄉或是其他鄉鎮的稅金,而當你選擇了想支援的地方,該地方就會餽贈相對應的禮品(例如和牛、帝王蟹、米等),所以不少日本人也會申請故鄉納稅,交稅之餘也可以有一些實用的東西。按我年薪為例,我每年應繳大概7萬日圓住民稅,那麼我可以在故鄉納稅的網頁上選擇想捐款的地方,選取7萬元以內的東西來退稅,但一般我也只會選3萬至4萬日圓的東西。 到幼園排練話劇 忙上加忙 媽媽的忙:剛剛才忙着幫弟弟的幼稚園籌備聖誕節party,為孩子的表演準備服飾,然後一眾幼稚園媽媽需在小朋友面前做個小話劇,打從10月開始便要每個星期去幼稚園綵排,還要幫忙PTA(家校合作)的工作,包括打理學校、為新學年作準備、為小朋友們張羅聖誕禮物等,幸好哥哥才是小學一年級,PTA的工作不用新丁做,不然處理兩間學校的東西也挺花時間。 朋友的忙:日本人每逢年尾也會舉辦忘年會,同學、公司、朋友們也會紛紛舉辦,由於上年新冠病毒肆虐,今年難得可以聚會,大家也想敘敘舊。 當然,有得忙總比沒得忙好,手停口停,感恩今年繼續有工作,一家人也健健康康,希望來年也一樣順順利利,在這裏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釣魚樂

自從上次去了千葉縣市原的釣魚場釣魚後,我們全家也開始愛上這個活動,更購入釣魚裝備,遇上放晴的周末,也會總動員出動。 最先想要去釣魚的人其實是哥哥,自從他在NHK教育電視上看過小朋友到魚排釣魚,便一直嚷着要去,我們卻一直沒有付諸實行,認為性急的哥哥怎會喜歡這類沉悶的活動。自那天說起釣魚的話題後,電話好像有偷聽功能似的,我的面書便不斷彈出有關親子釣魚的廣告,最終決定不如全家人也試一試,就算不喜歡,畢竟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釣魚場一條龍服務 配套完備 我們這些新手,又完全沒有釣魚裝備,應該如何入手呢?大家也知道日本人喜歡吃魚,所以釣魚活動也相當普及,我們找找資料,找到千葉縣市原釣魚場,那裏是千葉縣唯一釣魚場,魚量豐富,所以新手也很容易釣到魚,此外也有租借魚竿、購買魚餌及魚鈎等一條龍服務,更有兒童救生衣供應,非常方便。 出發當天,我們只帶了之前摸蜆用的發泡膠箱,然後兩手空空排隊入場,不過眼見其他家庭的裝備非常專業,有齊私家魚竿,還有摺櫈、乾冰等。由於我們從沒在日本釣過魚,釣魚場的職員非常有耐心地逐一講解,細心教導我們怎樣掛上魚鈎,怎樣放魚餌,有魚上釣有何感覺等,有了他的悉心教導,我們真的不到15分鐘便釣到小魚,在場的氣氛也挺不錯,因為每當有人釣到大魚,在場的釣魚人士也會紛紛走去看看,大家討論是什麼魚,應該用什麼烹調手法等,完全感受到釣魚發燒友的熱愛。 職員熱心教導烹調手法 由於釣魚場沒有高的扶手欄杆,對於小朋友釣魚有一定的危險度,所以我們每時每刻要捉緊弟弟,幸好他也知道危險,不會跑來跑去,而哥哥也相當投入,釣完一條又一條,非常有成功感。我們一家新手最後以4條鯖魚、10多條小魚加1條雞泡魚作結,因為真的不知如何處理雞泡魚,我們隨即把牠贈與其他釣魚人士,之後職員看到我們的魚獲,逐一告訴我們該魚的名稱及烹調手法,並教我們可在場把魚清洗乾淨,然後再買冰塊,回家加餸,之前一直以為釣魚是何其沉悶的活動,原來是我一般見識!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緊急宣言下的日子

自東京奧運開始,日本疫情便愈趨嚴重,再加上其後的盂蘭盆節假期,疫情可謂不能控制,所以多個縣也陸續頒布緊急宣言,雖然不少日本人也不再當這個緊急宣言是什麼一回事,但政府仍然出「辣招」,要求餐廳只可以營業至晚上8時,日本公司也要盡量配合政府政策允許員工在家工作,政府如發現有違規的餐廳或公司,便會對外公布其名字,對的,引述日本電視新聞,公開名字是一種懲罰。 日本人現在也爭相預約打疫苗。(作者提供) 疫情嚴重 學生禁身體接觸 疫苗方面,自從7月中感染人數破頂,日本市民也紛紛申請接種疫苗,但當時日本並沒有足夠疫苗,大家也開始焦急起來,情况跟香港完全相反。日本最初只安排老人及高危人士接種,其後有不少公司也相繼安排員工接種。大概到8月初,日本疫苗數量供應慢慢平穩,各縣各區的政府也慢慢安排居民接種,由於東京屬高危地區,我也早於8月完成接種2劑疫苗,我住在廣島及四國的朋友說他們才剛剛收到疫苗接種的信件。 疫情雖然嚴重,但也無阻一眾學生哥上學,不過不同區的政府也向學校作出特別安排。以MJ的小學為例,他第一日上學那天便每個學生派發一部筆記電腦,倘若有學生生病或家人要求在家上學,也可以利用筆記電腦直播觀看老師的課堂;同學之間也嚴禁有身體接觸或互相借還物件,如有學生忘記了帶文具,也不可以向鄰座的同學借取,需要直接問老師;吃飯的時候也嚴禁談話,頭只可以向前望;之前每星期會有5個「當番」同學幫手派飯及收拾,疫情下大家也要自取及收拾等。如校方發現有任何感染案例,感染學生所就讀的學級即時停課一星期,直至校方通知可以再上學為止。 市民患病不能入院 靠自律隔離 其實我身邊已經有幾個朋友或他們的子女中招,由於日本醫療崩壞的關係,大部分沒有重症的患者也只可以留在家中,跟政府的保健所每天聯絡(也有朋友說他證實感染後也遲遲沒有收到保健所的電話),等情况惡化才可以去醫院,患者只需由病發當天在家隔離10天,便可以重過正常生活。而接觸過病者的「濃厚接觸者」也需自我隔離10天,然後向保健所匯報,當保健所計好日子,宣布可以解除隔離,患者便自由了。日本政府控制病情,感覺一切也在於市民的自律,所以難怪市民得知綾瀨遙能住院,會如斯激動,升斗市民如患病也不能入院,大家只好自求多福。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4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日本小學生「放學club」

上次提及過,很多日本媽媽如我一樣,待小朋友一升上小學便開始返全職。為何大家都放心在沒有工人、沒有四大長老的情况下,全職上班去呢? 學費昂貴 不少媽媽重返職場 在日本有不少雙職父母,由小朋友幾個月大開始便會送他們到保育園。不過也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心疼子女要長時間留在學校,所以生了小孩之後便辭職自己湊,一般就會讓子女去幼稚園上學。有些媽媽會谷子女考私立學校,一條龍升大學;也有不少選擇先讓子女讀公立小學,再考私立中學。然而,私立中學或小學的學費並不便宜,一闊三大,再加上課外學習,日本媽媽聚在一起便會問你:「お子さんの習い事、考えていますか?」 (你有沒有給你兒子學些什麼啊?)學費、課外活動費加起上來,令不少媽媽也要重出江湖;而我認識幾個小學的媽媽也跟我一樣,其實很熱愛工作,但為了孩子短暫停職,當子女長大了便可以開始再打拼。 暑假時到附近的海邊看海。(作者提供) 放學後幫忙看管小孩的設施 有朋友得悉我重返職場,便提議我去區役所申請一個叫「放學club」的服務。要申請入這個club,一定要有父母的公司在職證明書,獲政府批核後才可以利用。放學club,顧名思義就是放學後的活動設施,這個club每區每市的名字雖然不同,其實也是放學後幫忙看管小孩的設施。由於每區的學童人數、教育管理不一,所以不同區會有不同安排,有些club位於區役所內,有些在學校體育館;而我住的地方,所有公立小學的「放學club」都在學校旁邊一間小屋內。放學club要求家長每個月預先填寫該月的使用日期及時間,club的開放時間由早上7時開始,服務到晚上7時,視乎家長工作需要而定。平日放學後會先給學童提供小食,然後讓他們做功課,做好便可以自由活動。而為了吸引學童參與,club每星期也有不同活動,例如塗鴉、木工、做實驗、做運動、做手工,活動真的包羅萬有,好動好靜的學童也保證找到喜歡的活動。 這個暑假,幸好有這個club提供無限活動,釣魚、捉蟲、鬼屋、歌唱比賽等,哥哥每天也嚷着由上午8點起牀去club,玩到下午5點也不願回家。有一天突然有感,原來6歲過後已經是朋友的世界,現在他會自己跟朋友一起上學放學,會放開我手叫我不用擔心,要適應的其實是我。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在宅勤務下的「菠菜法則」

相信之前也有談論過日本媽媽的工作狀况,很多媽媽在生育後便會辭職,專心湊小朋友,然後等小朋友上幼稚園,便開始找一些兼職;到小朋友上小學後,一部分媽媽更會開始找長工,增加家庭收入。 坦白說,我跟很多香港女士一樣,也是熱愛工作的一族,工作除了可以給我穩定的收入外,工作上所帶來的成功感,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這個我深信是香港女士跟日本女士最大的分別。我在日本當幼兒教師幾年,校長也叫了我好幾次轉長工,但畢竟我兩個兒子還小,他們偶爾有病請假,要麻煩同事頂替,我又覺得不好意思,加上疫情未見有變,終於幾個月前向校長請辭。辭職之後,校長挽留,最後轉一個月返兩日工。隨後找了一份可以全天候在家工作的「寫字樓工」,可以全職工作之餘,也可以兼顧家庭,然後每個月定期回幼稚園教書,磨練自己的經驗。 每個月也要寫「反省」報告 其實今次是我首次真真正正在日本公司工作,我一向在國際學校教書,同事九成也是外國人,所以日本職場文化我也頗為陌生。新公司是一間國際公司,所有同事也用英文email往來,但我team清一色日本人,只有我一個外國人和一名澳洲籍的日本同事A,入職後我們有6個月的入職培訓,我們每天打卡後也需要先後跟上司報到,然後午餐後也要報到一次,她要求我們將整天的工作安排寫得清清楚楚,然後跟全team分享,稍有延誤或發生什麼突發事情,便要寫下原因及「如何令自己減少犯錯的方法」,而每個月也要「反省」,寫上一個月的工作感想,亦要尋找方法讓自己進步,反正整天也要「三省吾身」。 最初的一個月也相安無事,但A開始按捺不住跟我吐槽,她以為國際公司可以免卻日本這些傳統的「菠菜職場文化」,誰知道只要有日本人做上司,「菠菜」也揮之不去。何謂菠菜文化?日本人常常自嘲日本職場有套獨有文化叫菠菜文化,日本菠菜叫「horenso」,將3組字詞拆開便是ho-ren-so,ho是「houkoku-報告」,ren是「renraku-連絡」,so是「soudan-相談」,照字面解就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也要馬上向公司報告,跟上司聯絡及商討,反正就是什麼也要向上司匯報,上司才會覺得你在努力工作,才會感到放心,而我上司正正就是這樣,所以同事A雖然是日本人,但在澳洲長大的她,完全不能接受這些文化,已經想着要辭職,她常常問我香港的職場環境如何,我說以前做記者也真的很自由,反正能在死線前交稿,上司也不會管我,那為什麼我現在能熬得到這樣的職場環境,我輕輕答一句,「中國有句說話叫為母則強」,能讓我兼顧家庭又湊到仔的工,我已經心滿意足,試問塵世間有哪一份工作不辛苦?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