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講你知:「4D語言」的反思

為了直接支援部分已經在校內建立善意溝通良好基礎之伙伴學校,JUST FEEL今年開始嘗試為學校安排學生活動,並招募了16名大專學生訓練成為「感講吾義做FEELcilitator」活動帶領員。FEELcilitator的名字是由Feel(感受)與Facilitator(促導員)拼湊而成,訓練內容包含帶領活動的技巧訓練與實習,當然也少不了「4D語言」等善意溝通的基礎知識。 善意溝通令相處和諧 「4D語言」包括Diagnosis(診斷)、Denial(否認)、Demand(命令)、Deserve(應得),是4種隨着我們的家庭、社會、文化、宗教,甚至是同儕間的相處而建立,我們習以為常對他人說話與回應的表達方式。以下是「4D語言」的慣常例子: ‧Diagnosis(診斷): 你生性啲啦!(在判斷對方唔生性,而且生性的形容既主觀也不夠具體) ‧Denial(否認): 你唔好嬲啦,嬲嚟都無意思㗎。(在否定對方憤怒的感受) ‧Demand(命令): 你再唔做埋啲功課,就無得玩手機!(在命令對方一定要跟自己的意思而行) ‧Deserve(應得): 你做得教師就預咗係咁㗎啦!呻嚟都無意思。(隱含了「做教師就『應該』預期要接受……」的意思,而未有讓對方表達感受) 原是為了裝備FEELcilitator帶領學生參與活動而安排的善意溝通培訓環節,卻得到意外的收穫。在其中一次訓練中,一名學員分享,學習過「4D語言」後,反思原來自己都經常以「4D語言」對待自己(意即將上述「4D語言」的例子,由「你」改為「我」,變為自己內在跟自己說話),這讓我發現,這是很好的機會把情緒教育推展至大專學生。 學習接納及表達感受 也難怪,在香港的成長環境,不少學生從小到大都未有太多機會接觸情緒教育,當不同感受出現時,也沒有機會分享,自己的需要無法被理解,更多的是「唔開心都無用㗎啦」、「做哥哥應該要讓細妹㗎」、「咁就唔開心,成熟啲啦你」等回應,情緒受壓抑而未能妥善處理。 要讓下一代好好接納和表達自己的感受,還需要成年人為下一代建立良好的溝通文化,讓他們從小受到接納、體諒、欣賞和鼓勵,在習慣分享感受的環境中成長。誠邀家長、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攜手為學童的身心靈健康出力,也誠邀大家在繁重而忙碌的生活中,也得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避免以「4D語言」對待自己,一起建立同理別人和自我同理的善意溝通文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鄺治中(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先處理心情的開學日

校服、皮鞋、書包;書本、功課、手冊、回條、文具;書簿費、冷氣費、補習費——統統準備好了!有漏掉什麼嗎?應該沒有,檢查過了,都準備好了。那麼,學生準備好心情上學了嗎?一起聽聽他們的感受吧! 「興奮!返學了!」 「壓力。準時起牀、交功課、考試……」 「精神!我的YouTube到了87訂閱,總觀看30,000次。」 「孤單。I like my friend but I have only one friend. 」 「感激。希望家人平平安安。」 「孤單。姊姊生日會,家人只愛她,不愛我了。」 「孤單。媽咪幾時回家?」 「失望。My grandma died last year.」 (上述為真實言論) 平日,你聽過(hear)他們的感受嗎?你聽見(listen)嗎?你理解(understand)嗎? 與學生面對復課感受 4月19日,JUST FEEL與感講伙伴學校——佛教慈敬學校聯合舉行「感聽感講復課日」。雖說是復課日,但我們不談功課,而是讓學生在「感講『心』林」裏分享近日的感受。在處理學業前,如同學未處理好心情,又怎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課堂?那些澎湃的正面感受,或成為他們「坐唔定」的源頭;那些沉鬱的負面感受,或將日復日地累積、隱藏、壓抑,終究一發不可收拾。JUST FEEL希望支援教師處理學生的感受和需要,一起學習好好表達。 「『心』林」裏設有不同展品及圖片,希望引起學生對人際關係、日常生活、社會時事的反思。他們年紀雖小,卻已擁有洞察世事的能力。閱讀他人的分享時,他們都真確地感受到文字背後的溫度,以加深同輩間的連結,預防個別的情緒及行為問題。 記得有個同學盯着「家人」樹,苦笑着說:「媽咪總是工作到很晚。」然後貼上「孤單」的貼紙。我告訴她:「我猜你一定很想念她,很想她陪伴你,對嗎?」我看見她眼內的一滴淚珠,悄悄地流了下來。她點點頭,我接着說:「雖然媽媽很忙,但你也可以向她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她更明白你呢!」我不知道女孩後來的選擇,但我希望當刻的傾聽和陪伴接納了她的負面感受,可防止其孤獨感上升至無法挽回的局面。 提供空間回應學生需要 設計「『心』林」時,我想像學生會安靜入神地觀賞展覽。但實際上,有些同學卻在聊天和玩耍,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活動,場面完全不如我預期般安靜。我驟然驚覺:作為成年人,我們強行賦予了學生多少期望?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教師還能教育學生什麼?對學生而言,學校是個怎樣的地方? 根據善意溝通(compassionate communication)理論,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滿足需要。因此,學校要提供空間回應學生的需要,例如讓久別重逢的同學連結,重新建立信任;讓學生表達自己,分享最近壓抑了的感受。往後,學校也將變回成長與學習的地方。這時,學生或已滿足了歸屬感及安全感的需要,同儕間互相勉勵,才有空間照顧學業、興趣及夢想。正如我們的理念——「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文:盧卓欣(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6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令人「失聯」的比較

「點解人哋咁醒,你就教極都唔識呢?」 「嘩,人哋細細個就已經識幫手煮飯做家務啦…… 」 「點解你成日打機?你好似人哋咁勤力就好啦!」 筆者家裏有三姊弟,從小就在「比較」的氣氛下長大。最怕是親戚朋友聚首一堂時,拿孩子們作「話題」,互相比較一番。有時我會尷尬地笑,很想他們快點終結這個話題;有時姊姊會生氣,整場聚會板着臉;有時弟弟會不耐煩地反駁。有一次,我承受不了種種的比較,衝口而出說了一句:「你咁鍾意人哋,咁你去做人哋阿媽囉!」 「比較」總是以彼此受傷的心、斷裂的關係作完結。「比較」是一種構成「失聯」(disconnected)的語言,並帶有「診斷」(diagnosis)的意味。所謂「失聯」,意思是明明想關心對方,和對方建立連結,卻因為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需要,破壞了連結。比較時,我們猶如醫生診症般下「診斷」,指出別人有什麼「病痛」,給他們貼上標籤,例如「不聽話」、「懶」、「蠢」等,卻沒有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需要。例如,子女「沒有幫手做家務」背後的需要可能是「休息」和想有「自己的空間」,而非單純的「懶」。過度簡化的「診斷」會使我們忽略了子女的需要,失去連結。當子女們聽到比較時,他們收到的診斷報告是「別人好,我不好」,聽到的,是批評和指摘,而不是父母的關心。「比較」不能幫助我們清晰、真誠地表達自己,反而會令溝通失效。 善意溝通鼓勵我們有意識地改變表達和聆聽的方式,根據自己的觀察、感受、需要作出請求,真誠地表達自己。「感受」和「需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共通語言,能促使連結,令彼此聽到對方的愛。 善意溝通4部曲 化比較為關心 筆者想嘗試改變與家人的溝通方式,於是晚飯時提議和家人一起學習善意溝通4部曲(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我介紹善意溝通後,媽媽收到一則來自朋友的信息,然後向弟弟說:「細佬你睇吓,人哋個仔幾叻,買股票賺咗1萬蚊!」我原本很泄氣,因為剛才教了他們不要評論,要說出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怎知道媽媽立刻來了一個「診斷」的示範。我以為弟弟會一如既往地為自己爭辯,怎知道弟弟停了一停,說:「聽到你講話人哋個仔好叻,買股票賺咗1萬蚊(觀察),我覺得好鬱悶(感受),因為我都想你欣賞吓我(需要),如果可以,我想請你讚吓我(請求)。」媽媽聽見後,只說了一句:「好呀。」看到這一幕,我真的很震驚,因為換作是以前的溝通模式,他們很有可能會一直爭執下去。 事後與媽媽傾談,她表示只是想道出事實,並沒有想比較,但我們聽着總覺得有比較的意味。這是因為「叻」是一種「診斷」,原來要「買股票賺1萬元」才算「叻」,當中也隱藏着比較,因為我做不到,所以我「唔叻」。小時候最常聽見「幫忙做家務」才算「乖」、「溫書幾小時不打機」才算「勤力」、「成為頭三名」才算「聰明」……當我們聽到這些「診斷」而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比下去的感覺,聽到的是父母的指摘,而不是關心。 我猜想,不少家長在比較時,背後的需要其實是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健康和成長。我鼓勵各位家長可以嘗試把「比較」演繹成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例如:「媽咪覺得好擔心(感受),因為媽咪想關心你嘅健康/成長(需要),可唔可以請你同媽咪分享一下……」 如果我們想和子女保持連結,就需要留意說話中令彼此失聯的部分,有意識地練習善意溝通。每次說話前先停一停,想一想,當中有沒有「診斷」?有沒有「比較」?自己的感受、需要又是什麼呢? 文:張雪怡(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引導父母學習善意溝通(下)

上篇(https://bit.ly/3pReXHp)我們回顧了成年人「溝通轉化」的4個階段,包括「無意識」、「覺察」、「掌握」及「內化」。這篇,我們會透過實例,看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父母「覺察」自己的溝通習慣。我認為當中有兩個關鍵技巧,包括「評價轉化觀察」及「詢問感受」。現在,我邀請你代入成年子女的角色,閱讀以下情景。 今天,母親找父親幫忙買餸,父親勉為其難地答應。從街市買完回來後,父親雙手各拿着數個膠袋,有些狼狽。由於他有便意,於是把餸菜連膠袋都先放到客廳桌上,然後去洗手間。恰巧母親從房間出來,看到桌子上「污糟」的膠袋,甚至有水從其中一兩個袋中流出來,便指着父親大聲說:「你啲餸買完返嚟就唔理?平時翹埋對手咩都唔做,叫你做嘢就求求其其!」父親激動回應:「你成日都淨係識得發脾氣話我,你啲嘢周圍放我都未出聲啦!」 情景發展到這裏,如果你是旁觀的子女,第一句會說什麼?請雙方息事寧人?還是支持其中一方? 根據「溝通轉化4階段」,父母親現正處於「無意識」階段。因此,我會建議你嘗試透過「評價轉化觀察」和「詢問感受」,引導父母親「覺察」自己。例如,當母親說完後,我們可以嘗試立即「轉化」:「媽咪,你剛剛嘅意思,係咪指當你見到餐枱有未妥善放好嘅餸菜時,你覺得好嬲、好困擾?」又或者當父親說完後,我們可以嘗試這樣「轉化」:「老竇,你剛剛嘅意思,係咪指當你見到媽咪用手指指着你,又聽到佢用比平時大聲嘅語氣同你講說話時,你覺得委屈、泄氣?」 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不妨試試比較兩個版本(父母親原本的說話,和子女轉化後的說話),你會發現當聽到第2個版本時,我們會比較平靜,有空間思考事情的緣由,並嘗試理解對方。作為子女,在轉化過程中,我們要盡量以客觀的角度準確描述狀况,讓雙方在共同的事實基礎上討論,並邀請大家說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再舉一些生活中的日常例子。近日疫情嚴重,大家都減少出門,家人相處的時間多了,摩擦也可能隨之增加,每一次的吵架,其實也很可能來自一兩句衝口而說的氣話,例如「你唔好咁煩啦」、「咁小事你唔使大驚小怪吧」、「你唔識就唔好亂講」等。我建議你繼續嘗試運用「評價轉化觀察」和「詢問感受」這兩個技巧,例如:「媽咪,你剛剛嘅意思係唔係指,當你專心煮飯嘅時候,唔想分心,所以想請老竇唔好打擾你?你有啲唔耐煩?」又例如:「老竇,你剛剛嘅意思係唔係指,當媽咪指張枱有污漬時,你認為抹乾淨就可以,因為大家都會有唔小心嘅時候?你剛剛係咪有啲唔自在?」 當我們慢慢習慣使用「評價轉化觀察」和「詢問感受」後,家人也會漸漸從「無意識」進入「覺察」,再透過學習進入「掌握」,最後「內化」。語言上的小小改變,長遠能帶來關係的大大改善。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8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引導父母學習善意溝通(上)

早前在教師培訓中,有參加者問:「善意溝通,可促進我與子女的關係,引導他們成長;但對着我60多歲的父母也能應用嗎?我覺得要他們改變很困難。」 的確,成人的溝通學習模式與小孩子大不同。小孩子像一張白紙,每次跟他人互動時,總在紙上留下一點痕迹,只要這些互動正面、正向,點點痕迹交織起來,就會變成線條豐富又富意義的圖案;成人則不然,各有歷練,本身已經是一張畫滿圖案的紙張,當中固然有美麗的,但亦包含瑕疵(不適當的溝通習慣)。假如不先把瑕疵擦走,即使之後掌握到畫靚畫的秘訣,紙張也不夠空間。當然,「擦」的過程或伴隨痛苦,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把紙張弄爛就得不償失。 (作者提供) 付出耐性、真心 成人溝通轉化4階段 以上比喻是說,只要大家願意付出耐性和真心,即使是60多歲的父母,也可以教導他們掌握善意溝通,但方式跟小孩子不太一樣。接下來,我想先說明成年人溝通轉化的4個階段和要點。 第一個溝通轉化階段是「無意識」。成年人自幼無意識地模仿父母、同學或媒體,透過「耳濡目染」建構個人獨特的溝通系統。從功能來說,這套系統是有用的,讓我們順利長大成人;但同時,這套系統或滲有「沙石」,妨礙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舉例,父親自小常對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長大後我才知道還有下一句「只因未到傷心處」),讓我傷心時也忍住不哭。長大後,我才明白哭是身體一個重要機制,幫助抒發悲傷,而情緒本身也沒有對錯之分。 如今頭腦上雖已明白情緒這回事,但每當我看到小孩子哭的時候,一些否定語句如「唔好喊啦」、「堅強啲啦」等,依然會偶爾浮上心頭。我知道,因為這是我經歷過的溝通習慣。當我覺察到這些溝通上的小毛病,也意味着已進入第二個溝通轉化階段——「覺察」。 從「覺察」走向第三階段「掌握」,是一個學習過程,即放下慣性想法、行為和語句,嘗試有意識地運用準確的言語,把心意更精準地傳達給對方。在此階段,「善意溝通」幫助很大,它透過4個步驟,「觀察:建立雙方都同意的事實基礎」、「感受:先處理心情,同理彼此感受」、「需要:找出感受背後滿足/未滿足的需要」及「請求:找出能滿足雙方需要的共同策略」,讓我既有意識,也有技巧與他人好好溝通,建立關係。 第四個溝通轉化階段是「內化」。我們大部分行為都是下意識,話語往往不加思索便說出口。因此,單單「掌握」溝通方法並不夠,因為當我們情緒激動時,根本無足夠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言語,很多傷害彼此關係的說話都是衝口而出,因此「內化」很重要。它是一個把善意溝通變成下意識習慣的過程,雖然需要累積很長時間,但只要持之以恆,定能看到改變。 下一篇是實戰例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父母「覺察」自己的溝通習慣。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慎防「非黑即白」思維(下)

上篇提到,「非黑即白」思維屬於「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一種。若我們不加以察覺,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妨礙彼此真誠交流。這一點,與善意溝通的第一步所提出的,要區分「觀察」和「評論」兩者之分別,並察覺我們在溝通時有沒有「無意識地」說了評論而妨礙溝通的原則,不謀而合。以下,我將嘗試解釋更多,並提供一些常見例子方便讀者理解。 以偏概全引發抗拒 惡性循環 心理學家David Burns指出,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以『非黑即白』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這一點與善意溝通相似,因為若我們習慣以「評論」方式去思考和說話,我們可能會如善意溝通創辦人Marshall Rosenberg所言,「有以偏概全、以管窺豹之虞」,甚至為一些人、事下了過分簡化的標籤,然後蓋棺定論,令我們無法客觀、如實地認識和理解這些人與事,同時也會影響溝通和關係。 筆者於數年前在某小學任教,為了於開學前提早認識我那班別的學生,遂向曾經任教我那班學生的教師們請教,講到 Ronald(化名) 時,某教師直接說:「佢無得救㗎喇!」我第一下聽到時感到很錯愕和困惑,然後追問:「點解你會話佢無得救?」另一名教師插嘴直接補充:「佢講極都唔聽,你都係諗其他學生算啦。」當時我作為新教師,聽到這樣的回覆只是敢怒不敢言。開學後,我特意留意Ronald,並和他聊天,發現他並非如其他教師所言般「講極都唔聽」,而是他某些重要的需要(例如玩耍、運動、關懷)未被滿足,所以才會在課室有行為或情緒問題(例如突然「出位」)。 我嘗試以「善意溝通」去反思,估計那幾個認為Ronald「無得救」、「講極都唔聽」的教師,似乎沒有察覺到自己在「評論」他,即是「一成不變、概括性的陳述,是靜態語言」,甚至已經對Ronald這個人蓋棺定論。這個時候,他們可能一想起Ronald,就已經感到煩厭、不滿,然後一看到 Ronald,就會自動駕駛(autopilot)般無意識地向他說「你講極都唔聽」之類的說話。Ronald一聽到這種「評論」,認為教師是在批評,產生抗拒的心理,令雙方難以有效溝通,長遠形成惡性循環,破壞關係。 連續3次無聽指示vs.講極唔聽 讀者可能會問,若Ronald真的「無聽」教師的說話或指示,難道就不能「評論」他嗎?Marshall Rosenberg在他的著作中有所回應:「善意溝通並不要求我們完全保持客觀,不做任何評論,只是不能把『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觀察是一種『動態語言』……根據當下脈絡中所觀察到的事實評論。」舉例,若Ronald在20分鐘內連續3次沒有聽從教師指示,教師的「觀察」以動態語言演繹應是:「我留意到你喺剛剛20分鐘,你有3次無聽到我嘅指示。」而非「你講極都唔聽」這種一成不變、概括性的靜態語言。那麼, Ronald聽到也不會一下就產生抗拒的心理,更願意繼續與教師溝通。 在此邀請各位讀者,先察覺一下,自己和學生或孩子有沒有習慣以「評論」來思考和溝通呢?今天就嘗試以「觀察」的方式,配合動態語言表達,相信這樣可更全面、真實地認識學生和孩子!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慎防「非黑即白」思維(上)

我曾經和一名女朋友就溝通模式爭執。那次我倆站在海旁,我鼓起勇氣向她說:「我希望可以更加了解你嘅感受、需要,但你唔同我講嘅話,我都唔知可以點?」她看着我10秒後,臉帶委屈和不滿地說:「請你明白,我唔能夠每一刻都同你講晒我心中嘅所有嘢,呢個係我安全嘅邊界,唔該你唔好逼我。」我一聽到,盡是無奈,看着海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深呼吸對她說:「嗯,所以你重視嘅係,你可以揀幾時同我分享、分享得幾深入嗎?」她回應:「係。」我再回應:「好,咁我都想強調,我希望我哋嘅溝通可以交流更多彼此嘅感受同需要。」「係你永遠都要喺度講對錯。」她語速加快地說。 溝通勿兩極 保持開放及洞察細節 我聽到這一句之後,再也沉不着氣,憤怒地說:「我聽到你剛剛嘅回應,我好嬲亦都好委屈。喺我記憶中,如果你真係要講對錯,我𠵱家可以即刻同你分析。你剛剛同我講嘅說話,已經出現咗3個思考陷阱,將我哋嘅討論推向極端:『每一刻』同『永遠』係時間嘅維度上,而『講晒心中所有嘢』係分享嘅深度同廣度上。呢種思考模式,可以統稱為『非黑即白』。我剛剛同你講嘅說話當中,我並無講過,亦都唔想『每一刻都知晒你心中嘅所有嘢』,我尊重每人都有安全邊界,想有選擇唔分享嘅權利,我都只係想更加了解你,所以想邀請你同我衝突時分享你嘅感受、需要。」她聽到之後,沉默看海,一會兒後,我倆就此完結該次對話。 以上對話中的模式(即只有「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分享」和「每一刻要分享所有心底話」兩個極端的選項,沒有其他可能,例如:每星期互相分享一個關於家庭關係的感受),即「非黑即白」的思維在日常溝通頗為常見,而且屬於「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一種。若我們不加以察覺,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妨礙彼此真誠交流。心理學家 David Burns在他的《好心情手冊》闡述認知扭曲時,就提及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以『非黑即白』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 善意溝通第一步 觀察取代評論 舉例而言,若我們與孩子溝通時,看到孩子沒有聽從自己的指示行事,就立刻浮現一個「非黑即白」的想法:「你唔聽我講嘢,你正衰仔,唔聽話。」我們很快會感到憤怒,然後反應 (react):可能是責備自己或孩子,令關係變差。然而,這樣就會忽略了孩子當刻「不聽指示」可能有眾多原因:可能是純粹聽不清楚,或者自己的內在身心狀態不穩,又或者是我們自己的指示本身超越孩子的認知能力或違反其意願——但他不是「衰仔」。 以「善意溝通」的第一步:「觀察」而非「評論」來與「非黑即白」思維來比對,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此邀請各位家長,先察覺一下,自己和孩子有沒有習慣以「非黑即白」的思維來思考和溝通呢?我將於下一篇文章進一步闡述此思維出現的原因,以及與善意溝通的關係。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怎樣才能養成好習慣?

為什麼重拾壞習慣如此容易,但想擺脫它卻如此困難?即使跟孩子一起辛苦地維持了一個好習慣有一個星期,卻仍然覺得很難堅持下去?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習慣」仍然有許多誤解,我們不妨從「社交情緒教育」中的「自我管理」概念更仔細地了解「習慣」的運作機制,從而事半功倍地養成好習慣! 信念是建立習慣關鍵 1. 把習慣的焦點放在成為「怎樣的人」 想像兩個在溫習的孩子,第一個說:「我想在數學考試得到高分。」第二個說:「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擅長數學的人。」你認為哪個更有機會能自發地養成溫習數學的習慣呢?答案是第二個。因為第二個孩子有着更遠大的信念,而信念往往是建立習慣的最重要關鍵。當我們想幫助自己或孩子改變某個習慣時,經常都會把重點放在達成什麼結果,例如減肥或成績進步,卻忽略了背後更重要的「自我認知」,這樣促成的,往往只是行為,很容易過一段時間便消失,無法持久。因此,如果想建立一個習慣,我們首先可持續地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成為怎樣的人?」舉例來說,對一個寫作的人來說,焦點並不在於「寫一本書」,而是在於「成為一個分享生活和經驗的作家」; 對一個做運動的人來說,焦點並不在於「每星期做兩小時運動」,而是在於「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有了信念,習慣才能依附在其之上,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實現信念的過程。 2. 習慣由「容易重複」開始 人的動機是做容易的事,當在兩個類似選項中選擇時,我們都傾向花費較小氣力的那個。換句話說,我們的每個行動,都需要動用我們的「能量」,所需要的能量愈多,我們做那件事的阻力也會愈大。當我們一開始把習慣的要求調得太高,例如每天花5小時溫習,我們和孩子都會容易感到畏懼和無力,習慣也因此難以養成。我們愈能減少一開始所需的能量,養成習慣的機會便愈高。 運用「2分鐘法則」 毋須費力 當然,這裏的意思並非讓我們只做容易的事,而是要盡可能地讓那些「長期下來對我們有益」的行動在開始階段時毫不費力。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嘗試運用「2分鐘法則」,把每個想孩子養成的習慣都縮減成2分鐘版本,例如「每天看一本英文故事書」變成「看一頁」,「每天畫一幅畫」變成「畫一個圖案」,「把衣服摺好」變成「摺一件上衣」等。一旦我們開始做良好的行為,要繼續下去就會變得容易,我們可以在過程中慢慢增加難度,但當中的關鍵依然是「見好就收」,讓孩子感覺持續地做這件事「不太費力」,這樣他們才不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並漸漸養成習慣。 當然,習慣的改變也取決於周圍的環境,例如如果想培養孩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可以把鉛筆、白紙、書本放在書桌附近顯眼且隨手可以取得的地方,並把iPad、遊戲機等「誘惑」放到孩子平時不容易看到的地方,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一個習慣的小改善在一開始可能意義不大,但當多個小改變持續疊加時,我們突然發現,堅持好習慣好像遠比想像中容易,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也不再遙不可及,這也正是「社交情緒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當中的要訣在於把習慣的焦點放在成為「怎樣的人」,同時起動時要毫不費力。希望我們都能養成好習慣,在生命中不斷尋求進步!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7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讓孩子憑感覺作決定

我不時會和Edwin一家行山,過程中觀察到他們的相處。最深刻的是某個冬天,當時Edwin仍就讀中一,我們一起行龍脊,想分享兩個畫面︰ 1.穿外套戴帽:我們在欣賞風景時有點大風,Edwin媽媽立刻硬塞外套給兒子,並幫他戴帽,卻不小心撞到Edwin的眼鏡。Edwin𤷪𤺧地問媽媽:「你做咩啊?」媽媽答道:「大風啊!」Edwin語帶煩躁回應:「差啲整跌眼鏡喇!」 2.落斜時:Edwin媽媽多次叫我扶着Edwin,我在旁輕輕說了一句:「等佢自己嚟啦,佢大個喇。」落完斜後,Edwin對住媽媽大叫:「扶你個頭!唔使扶我啊!」 當孩子遇上父母的不安 媽媽要Edwin穿外套、戴帽、找人扶着落斜等,都反映着她很愛也很緊張兒子。然而這種關心背後,同時反映着父母強烈的不安,究竟這樣對於子女的成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從善意溝通的角度理解,若某些「關心」會導致孩子的「信任」、「成長」、「自己決定」等需要未被滿足時,那父母就要想一想,是否需要抽時間和空間來察覺、接納自己內在的不安,並探究背後的需要,繼而思考,是否要對孩子適度放手? 就Edwin面對媽媽不安的行為或語言,懂得大叫反抗時,我感到矛盾:一方面我慶幸Edwin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另一方面我又擔心如此的表達長遠會破壞關係。所以,我決定和Edwin媽媽坦誠分享,並說出了以下的話:「當你叫我扶佢落斜時,有無試過停一停、諗一諗:Edwin想唔想自己試吓?佢可能想成長、想嘗試,即使佢仆倒、整親,都係佢自己揀嘅,而唔係人哋幫佢揀。如果佢無話要人扶佢,不如畀佢試一試?」 陪伴孩子面對內心的脆弱 說到要讓孩子「自己決定」,家長難免會擔心。所以,我決定作個示範。Edwin和我小時候一樣,有點畏高,而為了讓Edwin有安全感和勇氣去探索他內心的脆弱,我陪着Edwin一步一步走近一塊山邊的石頭。在過程中,我要求他的父母別說:「你唔得㗎,唔好行前,好危險,仆死你啊!」等說話。 當我們走到一個位他不想再行,我問他:「你𠵱家有乜感覺?」他答道:「驚。」我再說:「我聽到你話𠵱刻覺得驚。不過,我相信你可以再行前一步。但如果你唔想,你都可以唔行。」他想一想後對我說:「唔行。」於是,我倆便停在那個位置,一起深呼吸,再眺望山下的石澳景色。這個過程,我陪伴他探索內心的感覺,並憑自己的感覺,決定是否想踏前一步。 最後,我再次坦誠地跟Edwin媽媽分享:「就算你內心有不安,都希望你可以對Edwin講一句『我相信你』,放心畀佢踏步向前、成長,闖出自己既一片天空。他跌親時,有你在旁陪伴,就已經足夠。」 在此邀請各位家長,當你感到不安時,請你嘗試以「善意溝通」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時學習適度放手,讓孩子憑自己的感覺自己做決定。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成長! 筆者陪着Edwin站在山邊的石頭,讓他憑內心感覺做決定。(筆者提供)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2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溝通都需要「準備」?

根據非正式統計,一個人平均一天說2萬至3萬個字。我們在書店買到的書通常是6萬至10萬字左右,換句話說,我們每天都說了三分之一本書那麼多的話。說了這麼多,聽了這麼多,經年累月下來,我們應該十分擅長溝通才對,那為什麼人與人之間還會發生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溝通的「準備」,這對於溝通的效果,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在短跑中,當發令員說「各就位」時,運動員會屈膝將兩手平放於起跑線之前,只有完美的準備動作,才能帶來最高的速度。我們觀看短跑比賽時,常常只留意誰先衝過終點,但事實是,「準備」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溝通也是如此,當有其中一方未準備好時,溝通便很容易向「指摘」、「埋怨」或「否定」的方向變質。有一次,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連續數天遲了回家,家人有些生氣,問我:「為什麼你又遲到?又要其他人等你?」聽到這句話,加上原本的工作壓力,我立刻變得很煩躁,我深知,如果我任由自己以這樣暴躁的心情對話,最後只會吵架收場。我知道,我未準備好溝通,所以,我盡量平靜地說:「我呢一刻狀態唔係幾好啊!不如我去洗個面先,我哋一陣再講?」我在洗手間內深呼吸了數下,讓自己平復下來,也嘗試代入家人的角度感受他們的擔心和失望,「準備好」後,我才回到飯廳,與家人開始「真正」的溝通。 即使細節不一樣,相信許多人對以上例子的前半段也會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每個人也會煩躁或失落,也即是「未準備好」的時候。我們無辦法也不需要讓自己每一刻都「準備好」,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去幫助對方和自己「各就位」,確保雙方都「準備好」時才開始溝通。 「連結請求」 確保雙方準備好 善意溝通中的「連結請求」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什麼是「連結請求」呢?它指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前,我們先透過簡單問句、開場白或動作釋放善意,並了解對方的狀態。舉個例子,如果家長想與子女溝通,但不肯定子女的狀態時,可以先倒杯水或拿一些零食,走到子女身旁問一句:「你口渴嗎?想吃零食嗎?」然後觀察對方的反應,若子女作出肯定的回應,便代表較大機會「準備好」,家長就可以放心繼續說;相反,若家長聽到對方的語氣有些急躁,那可能就不是合適的時機了。 「早晨!你今天過得好嗎?」、「你有時間聽我說兩句話嗎?」、「你願意和我一起散個步嗎?」等都是「連結請求」的好例子,只要願意,我們總能想出適合當下的「連結請求」。「連結請求」有幾個好處︰容易執行、平等對話和促進關係。第一,「連結請求」不需要跟隨特定規範,只要能讓對方感受到關心,也幫助你了解對方的感覺,那就是一個很好的「連結請求」;第二,人聽到「連結請求」時,往往會更積極地回應,因為他們的感受和需要得到重視,並視此為一個平等對話的象徵;第三,在「連結請求」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更了解彼此,更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愛,更容易找到愛彼此的方法。因此,我非常建議看到這裏的每一個朋友,從今天開始,學習以「連結請求」開啟「真正」的溝通。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