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網上學習的大實驗
關於「停課不停學」,我的感想是頗複雜的。我本身崇尚自主探索學習,不喜歡追逐短線的課業成績。停課令許多小朋友得以從「功課奴隸」的生活暫時釋放出來,有餘裕時間自由遊戲和發展興趣,甚至只是單純地享受放空的感覺,我覺得未必不是好事。當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太賦閒而主動搜索自學資源,我卻覺得未必需要急於填補這片空白。清空後的瓶子,也許更能盛載色彩。 同時,我也知道這想法是相對浪漫的。隨着復課一再推後、「疫情何時了」未許樂觀,如何在曠日持久的疫情下維持學業,成為切切實實要面對的問題。大仔就讀的官津小學屬中庸一類,在3月開始推行全體網上教學。大勢所趨,我也就轉而引導孩子適應新的學習模式。 器材不足 父母科技知識有限 當前的大規模網上學習,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教學實驗,碰碰磕磕在所難免。作為一個兼職文字工作的全職母親,我慶幸有較多的在家時間和個人資源,輔助阿仔跨過屏障。然而,我也為缺乏這方面資源的家庭慨嘆。 有報道曾指出,一些劏房家庭的子女因缺乏電子器材而無緣上網學習。我所見的卻是,無法跨越網上教學隔閡的家庭,遠遠不止社會上最貧窮的一群,可以相當普及。以我仔學校為例,學生大多來自區內公屋家庭,他們可以為子女提供上網的手機或電腦,但父母或是忙於工作,或是對流動科技應用所知有限,能給予的輔助有限。 阿仔學校推行網上教學的頭一天,網絡塞車非常嚴重,學生們呆等幾小時都無法打開預錄的教學短片。校方第二天改用微軟串流軟件開短片,卻沒同時發通知講解相關轉變,學生只能瞎摸。更甚的是,即使家長能按上網常識索驥,依然不得而入,原因是校方提供的學生帳戶,權限原來並不覆蓋相關軟件,校方對此卻沒在意,到家長最終聯絡上IT人員並指出漏洞,已差不多又折騰了一天,可說不斷磨蝕學習動機。 要求自我管理 小學生難達到 技術困難還可克服得到,更大的問題卻在於網上學習所需的自我管理,對小學生實在是門檻過高。學生們要觀看教學短片,也要做堂課、家課,為此每科都會有教學大綱兼課業一覽等檔案,以便自我管理流程。這安排本意甚佳,問題是要閱讀一個佔兩三頁的pdf檔,並在字海般的大表中,找尋相應的說明,再「照單執藥」,其實需要相當的閱讀應用能力和學習動機。用手機查閱的話更是費力。 少數家課可以在網上平台做和遞交,但更多的是工作紙和作業的pdf檔。由於過年前學校因行政緣故收起了所有作業本,所以學生都無作業可用,唯有靠教師把作業掃描進pdf。學校說,如沒法打印出來做,可以把答案另寫紙上或簿中,復課後釘回作業本上。於是我那不修邊幅的阿仔,就隨便在形狀不規則的廢紙片上寫答案,渾沒想到日後如何尋回紙片,又或認出是哪個功課的答案。既然作業已買了,那麼回校領回可以嗎?學校卻說不,原因是學生眾多,家長代領作業可能製造接觸感染風險…… 家長當然可以選擇把所有pdf檔都打印下來。問題是那些家中不會打印、跟我大仔一樣「哩啡」的孩子,恐怕不在少數,而他們不會懂得告知父母有這些結構障礙。我深深覺得,網上教學所見的隔閡在影響學習效益甚至基本的學習權利,可謂跨代貧窮的另類深化。唯盼一切只是起點,會逐漸改善和變好。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