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一個快樂的選擇

這陣子,我常想起1997年意大利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又譯《美麗人生》)。電影講述一對被送到二戰納粹集中營的猶太裔父子,天生幽默的爸爸為了保存5歲兒子的性命和純真心靈,哄騙兒子眼前的殘酷只是一場「遊戲」,誰能接受種種磨難就能換取獎分。

眼前殘酷 只是「遊戲」

「爸爸說,只要最先得到1000分,就能贏得真正的坦克車一部……士兵扮演惡人,會在遊戲中呼呼喝喝,我不能害怕,不然就會失分。 」結果,稚兒天真快樂地適應營中生活、逃過被送到毒氣室的命運。德軍投降後,他帶笑離開集中營,沒留下一點創傷。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在艱難的情况下,若能懷着純真豁達的心,就可以安然度過。

一場武漢肺炎病疫,為我們帶來與去年社會運動時截然不同、卻同樣深入骨髓的巨大衝擊,處處是恐慌的印記。然而,社會儘管紛亂,這陣子我內心卻十分平靜,甚至比起之前更真切地感受到幸福。

我沒像電影中猶太爸爸一樣哄騙孩子。我會跟兩個兒子簡述疫情的嚴峻,教導他們確保衛生的重要。我也讓他們知道市面一罩難求,甚至有搶購廁紙米糧的情况。同時,我只是讓他們「認知」而已。我們知道外面有恐懼,但這恐懼沒有進入我家。我沒有為口罩憂愁,不是因為我有豐厚存貨,而是因為我深信我們總能活下去。也許跟那猶太爸爸共通的是,我決心要守護孩子的純真心靈。為此,我首先守護自己的心靈。

相爭不足 相分有餘

許多人都會渴望眼前艱難日子快快過去,我所想的卻是,疫情既會曠日彌久,我可不願以「放棄」這段日子的心態過活。生命寶貴,無論是好的日子、不好的日子,我都要好好珍惜,好好活着。

政府宣布停課後的第一星期,我帶孩子們行了兩次山,又讓弟弟跟「柴灣單車叔叔」學踩兩輪單車,之後帶他到不同的單車公園練習。沒有上山或騎單車的日子,我帶小鬼們到樓下掟波、跳繩,又自製尋寶遊戲,讓他們在花草旁找「寶石」。晚上和陰雨天,我們在家裏玩不同的桌遊,我也讓他們盡情投入於自由遊戲。

我教哥哥在爭勝以外也可着眼其他的目標,例如培育弟弟成為能令自己玩得更過癮的對手。隨着弟弟能力慢慢提升,我們全家一起更深刻地享受各種棋的樂趣。看着哥哥和弟弟在不同層面的進步,我內心萬分安慰。每一天,都是精彩歡樂地度過,兩小子依舊會狗咬狗骨,但也常常爆發傻笑狂笑。每個晚上,我都為這一切而感恩。

有一天我在超市買菜,見到一個爸爸發現廁紙回貨,低呼一聲「有廁紙呀」,拉着約5歲大的兒子衝往排隊。不久孩子突然高叫「有口罩呀」,天真地從人龍彈出,撲到附近貨架執起「至寶」,然後爸爸告訴他那只是小號尿片。我知道,我家兩小不會有這樣的「撲出」反應,同時也十分明白那小朋友何以如此。儘管認錯了目標,那孩子是在為大人分憂啊。

瘋狂的日子,我選擇知道荒謬,但着眼美善。好幾次,不同朋友主動提出分些口罩給我,我邊說留給更需要的人就好,邊為那可貴的人情味而感動。互相爭就不足,互相分就有餘。我們不能拯救世界,但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守住淡定的心。我每刻都有自由,選擇諒解、感恩和珍惜。快樂不是傳說,而是一個選擇。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