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7步擺脫青少年網絡成癮
在生活中使用互聯網愈來愈普及,因疫情關係,青少年在家學習時間長,使用網絡次數亦隨之增加。青少年花費大量時間使用社交媒體、電玩遊戲、串流平台,精神長時間處於緊繃和亢奮狀態,缺乏休息,甚至犧牲睡眠時間上網,對個人心理、生理、社交學習和家庭關係均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青少年較欠缺自制能力,容易選擇逃避面對問題,形成沉溺及成癮。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於5月訪問了約1200名小五至中三學生,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每日在學習用途外的上網時間超過2小時,且逾三成受訪學生出現嚴重至中度情緒困擾。而上網時間較長的學生,其精神健康亦較差。有約九成受訪學生表示願意放棄上網時間,以換取與家人和朋輩相處。因此,我們建議父母關心子女學業成績之餘,應同時關心子女身心靈健康發展,多抽時間陪伴子女參與興趣活動,了解他們的需要及成長面對的挑戰,成為子女背後最強的後盾。 關注行為背後原因 我們曾接觸一個案例,青少年A現時中三,正值青春期,近兩年長期上網打機及使用串流平台,每天使用電腦超過6小時。他對參與社交活動失去興趣,加上面對功課和學業上的挫敗,令他覺得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朋輩支持及認同,長期處於壓力及憂慮中,未能正確紓緩情緒。為了逃避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他愈加投入精神和時間在電玩遊戲中,依靠從虛擬世界中獲得的滿足感,填滿他內心的憂悶。作為家長或同行者,應如何協助青少年面對網絡成癮呢? 家長應避免單單聚焦青少年的行為,而更要關注行為背後的原因。以青少年A為例,如用心理解,他的生命正承受超乎他可承受的經歷。除了學業、朋輩壓力,更令青少年A感無力與挫敗的是,即使他曾以不同方式表達這些困擾,卻沒人能夠理解。因為一般大人往往只是聚焦於他的行為,而非背後的原因,最終他沉溺於互聯網,選擇逃離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中尋找自己所欠缺的。 父母理解陪伴最重要 要協助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首先,父母的理解與陪伴尤其重要,且關注點不單是學業,還有兒女的日常生活、興趣、特質和潛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基礎。 其次,根據他們的興趣,提供更適切的休閒娛樂安排,讓他們的心思投放於有益身心的活動上。 第三,父母需與子女共同討論網絡使用時間,建立健康上網習慣,引導子女明白任何東西過度使用都會帶來壞處,就連專業電競選手亦會重視自己的飲食作息與心理健康。有需要可設定「屏幕使用時間」、「停機時間」,用實際行動限制電玩與上網時間。 第四,當子女能夠一步一步約束自己,亦應給予適當的獎勵與肯定。 第五,父母要以身作則,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 第六,父母需要協助子女提升溝通技巧與有效緩解學習壓力的方法,尋求生活目標與規劃學習時間。 第七,要擺脫任何成癮,單靠自己很難成功,因此擴大子女的支援網絡,聯同教師、社工等一同協助,更見成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葉慧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康怡會所程序幹事)、馬慶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