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社交媒體普及 青少年更焦慮

現今世代,資訊科技發達,人人機不離手,手機的功能,漸漸由即時通訊,變為社交媒體及滿足娛樂需要的工具。疫情期間,我們大大減少了面對面的接觸,但信息交流及傳遞沒有因此而減少及停止,大家變得更依賴社交媒體去維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接觸。

發帖反應不似預期成負擔

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努力尋索自我,常問「我是誰」?他們會透過社交媒體瀏覽喜愛的內容,尋找可模仿的對象,與此同時,他們亦會在自己的帳戶發放有關個人的生活點滴,從而建立個人形象及維繫與朋輩的接觸。

但這些簡單的舉動,亦可能成了年輕人沉重的負擔,何解?相信大家亦有在社交媒體發放信息的經驗,我們對自己發放的帖子,很多時都會有一份期待,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讚好及正面回應。但現實不一定跟我們預期般發生,當回應不似預期,我們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懷疑身邊的朋友,嚴重者更可能出現焦慮的情况。在成人世界也如此,更何况是正處於暴風期的青少年。

年輕人帶着衝勁及活力,但同時做事也較衝動,較少思考其行為會帶來的後果。在筆者服務的中學,學生會在不同媒體發放個人的看法及批評朋輩,他們往往因一時之快,而低估了其舉動的傷害及爆炸度,甚至惹來負評、攻擊、公審及起底,最終產生沉重的精神壓力,更影響人際社交及日常生活,部分學生更因此逃避上學。

研究:1/4學生曾捲網絡欺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近日發布「數碼公民素養的學習與評估」研究計劃的結果,報告指約有四分之一受訪學生曾是網絡欺凌中的欺凌者和/或受害者。此外,報告又指出,受訪學生的精神健康狀况在過去兩年間有明顯的惡化趨勢,情况不容忽視。

作為家長及關顧年輕人的一群,我們究竟如何協助他們減輕及面對這份焦慮?

1. 當年輕人的同路人:我們不能事事替他們解決問題,更不能讓他們免於困難。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與他們一起經歷及面對他們的困境。

2. 細心的聆聽:當他們面對困擾的時候,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及解決方法,但需要有人聆聽、給空間、不予批評、無條件地接納,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及支持。

3. 智慧的分辨:青少年尋索自我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使用社交媒體不是唯一的途徑。我們要教導年輕人有智慧地使用社交媒體,而不是被社交媒體所控制。毋庸置疑,社交媒體帶給我們方便,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訊,但有時候,資訊氾濫卻叫人難以分辨對錯,所以需要培養他們「fact check(事實查核)」的習慣,提醒他們謹慎地轉發及發放個人信息。

文:吳健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