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職爸爸:假如世上 有我最想做的功課……

如果有一樣功課,我不僅不討厭,反而十分想做的,那只有一樣,就是讀書報告。當所有功課都設有許多框架、步驟和標準答案時,讀書報告是唯一最自由的功課。本來我想說,作文應該也是屬於「自由派」的,可是,太多學校的作文有太多規定,用倒敘用順敘,規定了,用說明用記敘,規定了,還有太狹窄的作文題目,以及太容不下佻脫的評卷老師。 讀書報告的「四個自定」 我認為,讀書報告大多數情形下,不會規定你讀什麼書,又,大多數情形下,不會規定你要用什麼手法去寫一篇讀書報告。當然,我知道,讀書報告也有許多「規定」,但是相對來說,這份功課已經沒有那樣「計較」。大抵,老師只想讓大家多讀課外書罷了,大抵,老師都相信開卷有益,鴻篇巨帙,雋永小品,或恣肆,或雅致,或精悍,或空靈,或如高山流水,或若萬馬奔騰,條分縷析也好,言簡意賅也罷,惠風和暢也好,平地一聲雷也罷,各適其適,各有所好,誰曰不宜? 讓做功課的人「當家作主」 《倚天屠龍記》講什麼?一句話,可以是一個男孩的冒險故事。一句話,可以是一個人在「好人」和「不被騙」之間如何抉擇。最觸動你的,可以是武當七俠的兄弟之情,也可以是張無忌與周芷若兩小無猜的「一飯之恩」。一本書講什麼,一本書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不是作者說了算,不是老師說了說,而是你——一個讀者說了算。寫完報告,高分與否不重要,要緊的是這份功課,終於在一定程度上讓做功課的人「當家作主」。 喜歡一本書,討厭一本書,喜歡一個作者,討厭一個作者,喜歡一個人物,討厭一個人物,喜歡一段情節,討厭一段情節。林林總總,沒有對錯,只有性情的相連和感悟。 由一本書,想到自己某次經歷,由一段文字,想到某種微言大義,借題發揮,流水行雲,洋洋灑灑。換到的老師評語,大抵應該是「知道了」,而不是一個「交叉」。選書自定,如何看自定,如何評自定,如何寫自定,有如此4個「自定」,讀書報告,可以成為最美妙的功課。 不要把讀書人的種子殺掉 或曰比擬不倫,但是,一想到人的自由和性情,總是想起一件軼事。第一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岩士唐,執行登月任務前,2歲的女兒病逝,最後一次面試,考官問:「女兒死了,你如何處理?」岩士唐說:「可以不回答這問題嗎?」考官說:「可以。」過了一會,岩士唐問:「你認為這問題有正確答案嗎?」 功課,不應該每次都是太空任務。可是目前所見,香港學生的功課,嚴厲的多,包容的少,強調對錯,蔑視性情,好苛禮,拒幽默。到最後,莘莘學子被功課壓垮,不是因為功課多而是因為功課「苛」。 「苛課」當道,看了看岩士唐的傳聞軼事,聊發謬論;只是希望學校老師高抬貴手,不要終日用「離題」二字,輕易把讀書人的種子殺掉。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5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在AI世界 孩子如何處變不驚

近年流行AI,也不知聽過多少次類似這樣的話:「現在再不學AI一定會被淘汰。」AI恐懼,見諸倪匡的《筆友》,也見諸寇比力克 (Stanley Kubrick)和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2001太空漫遊》…… 科幻作家筆下的人工智慧,在克拉克手中,似乎是人類自我毁滅武器之中最高級的一種,AI最終大獲全勝,人類自食其果;在倪匡筆下,AI卻因為同時有了人類的感情而落得粉身碎骨、屍骨無存的下場,作品中帶着更多同情,也帶着難以言明的無限淒苦。 「AI恐慌2.0」 AI總是惹人浮想,愈想愈覺蒼涼,究竟,人的定義為何?AI是人嗎?不是人嗎?那麼如果AI有了人的智慧之外,還有自我意識呢?還有七情六慾呢?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呢?如果AI是人,那麼,作為製造AI的人,我們還是人嗎?個人而言,總是不由自主被AI招來的這些「大哉問」困擾。 然而,身邊人對AI的憂思大為不同,最擔心的是:文字工作者會被淘汰嗎?你有學過如何使用AI嗎?你要為孩子學好AI做好準備…… 這種如此「現實」的AI恐懼,我稱之為「AI恐慌2.0」,很自然想到2005年一種外來物種入侵香港所造成的「紅火蟻恐慌」。我無意分析紅火蟻是否可怕,正如我無意預測AI未來的發展一樣,我只是奇怪,我們總是覺得憂慮的事必然發生。我仍然記得那段時期,「紅火蟻」的消息鋪天蓋地,不少人言之鑿鑿,香港將要滅亡。 作為媒體人,一直知道「恐慌」很有意義,有意義到一個程度,三不五時,我們便被規定要販賣一次恐慌。小時候,賣得最起勁的是1999年石油耗盡、美蘇大戰、世界末日。後來我們經歷各式各樣的恐慌,包括各種「執輸恐慌」:移民、留港、買樓、賣樓、買金、賣金、虛擬實境、3D打印、元宇宙、大灣區……股市大跌之後,通常出現的報紙標題就是「還會大跌」。預言恐慌,應驗也好,失靈也罷,時光飛逝,日子如常過,沒有人記起,也沒有人追究。 AI的事,我不知道,只是讓我稍感困惑的是,AI明明是一種幫助我們減少思考的工具,現在卻不斷有人告訴我,要拼命思考和學習如何使用AI。 AI來了,還要苦學AI,這不諷刺嗎?想起黃子華在棟篤笑提到聽眾問「冧巴」,愈來愈多財經專家一臉神聖回答股民「我唔會畀『冧巴』你,你要自己做功課」,黃子華股民上身,一臉無辜兼憤恨地說:「我𠵱家問你攞『冧巴』,做緊乜嘢呀?咪就係做緊功課囉!」 AI可以幫忙做功課,我們卻先要學習如何做AI這門功課。各位被憂患意識佔據了靈魂的家長,還望大家高抬貴手,放過孩子,不要過早逼迫他們學習AI。AI如果真能成功,以AI的聰明才智,應該有能力照顧最不懂事的人類。如果AI做不到,這樣的AI又有什麼值得稀罕?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0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文言文的好處是留白

兒子升讀中一,學校指定要讀楊振中編著的《歷代文言小故事(一)》(有為書店),剛巧這本書家裏有,於是暑假開始,就是親子共讀文言文時間。 廣東人讀文言文有個好處,因為有些中文字,文言文和廣東口語相通,例如廣東話的「走」字與文言相通,即現代白話「奔跑」的意思,又如廣東話的「行」字亦與文言文相通,即現代白話「走路 / 步行」的意思。 閱讀需要勇於猜想 不過,親子共讀文言文之際,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文言中因為用字精煉,作者或有心或無意,字裏行間,每有「留白」。這可能是孩子閱讀文言文時摸不着頭腦的地方,偏偏卻是喜歡閱讀的人覺得有趣和可堪玩味之處。 譬如說,有一篇文章節錄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提及顏回,孔子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白話語譯為: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對我更親近。可是,為什麼門人會更親近孔子呢?後文再沒有論及。這成了一個「留白」,讀者必須在這個地方把自己的推論和猜想填補進去,才能「讀通」文章。也許,是顏回人緣很好,同門都以他為榜樣,看他很喜歡親近孔子,也就自自然然和他一樣喜歡親近孔子?也許,是門人從顏回和孔子互動之中,看到了孔子的另一面,於是更明白孔子是一位既可敬又可親近的老師? 沒有標準答案,卻留下更多思考空間。 未必正確 但必然印象深刻 又譬如說,另一篇文章節錄自《荀子.解蔽》,提到有個叫做涓蜀梁的人,「其為人也,愚而善畏」(又蠢又怕死),一天,夜行,在月光之下,「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仰視其髮,以為立魅也」(低頭見影,以為是趴在地上的鬼;抬頭看見自己垂下的頭髮,又以為是站起來的鬼),於是大驚,「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最後一句,白話翻譯為「轉過身奔跑,等到回到他家中時,就斷氣而死了」。可是,「背而走」一定是轉身逃跑的意思嗎?古人惜字如金,上文用一個「走」字就可以了,何必強調「背而走」?譬如《孟子.梁惠王》有「棄甲曳兵而走」一句,慌忙逃跑,根本不用加上「背而」兩字,如果作者故意加上「背而」二字,很可能特指某一種跑法,就好像《漢書.枚乘傳》有「人性有畏其景(影)而惡其跡(腳印)者,卻背而走」一句,「卻背而走」正是「倒着跑」的意思。假設上文的涓蜀梁先生,正是嚇得不敢轉身,一邊後退,一邊看着亦步亦趨的「鬼影」,自己後退得愈快,眼前鬼影追得愈快;那麼,以這種不正常的「倒後跑法」,一路跑回家中,眼前鬼影卻一直擺脫不了,情景既詭異又滑稽無比,最後回到家中「失氣而死」,想來比正正常常轉身逃跑至死更為「合理」。 以上所講,純為個人猜想,聊為閱讀自添趣味,貽笑大方,不足為訓。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6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從《全職乖孫》看付出與獲得

全家大小看了泰國電影《全職乖孫》,好像只有我哭得一發不可收拾。(劇透注意) 故事講述婆婆患上絕症,「雙失青年」決定扮演「乖孫」照顧婆婆,望能取得婆婆遺產。婆婆有3名子女,大仔富有,二女辛勞,細仔爛賭欠債,可是,在「乖孫」看來,兩個舅父和媽媽,都是他爭奪婆婆遺產的競爭對手。他一邊努力照顧身體狀况日差的婆婆,一邊記掛自己能否在婆婆心目中取得「第一名」的位置。結果婆婆病逝,卻只把最值錢的房產留給最需要金錢的細仔。 他不甘心,但隱隱約約地,似乎從婆婆身上,學到一些他以前從沒有想過的事。那是什麼,他卻茫然不知。 孩子忘了的往事 承諾只留心中 某一天,他收到銀行電話,通知他有一個戶口,裏面有100萬元。他很驚奇: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戶口?然後,他想起來了:婆婆在他小學一年級考獲第一名時,曾幫他開戶口,並說要把賣豆腐掙到的錢,定期儲到銀行裏。他那時年幼,這事根本就不曾放在心裏,覺得婆婆只是隨便說說罷了。 他突然醒悟,婆婆心目中有不同的「第一名」。婆婆最掛心是大舅父的健康,於是戒吃了牛肉求保佑;婆婆最掛心細仔的財務狀况,於是把房產留給了他;婆婆和女兒相處時最愜意,可是無法給她留下什麼。 婆婆把辛苦掙來的一分一毫,日積月累儲下來,留給孫仔。無論孫仔在她患癌時有沒有照顧她,她一早就決定好,這筆錢是留給那個考獲第一名的乖孫。這情形就如她在當年種了一棵樹,寄望這棵樹隨着孫仔長大成材一樣。 學會了「第一名」的意義 孫仔的回憶片段,一幕一幕出現:婆婆大清早起牀賣豆腐的情景,婆婆把錢存進銀行卻不讓他跟着進去的情景,婆婆告訴他只要努力工作一定會有出息的情景,婆婆當年拖着一年級的他要去開戶口的情景…… 他記起婆婆病重時還走了一趟,要找繼承了上一代家財的舅公借錢,而且要借100萬元,用來買婆婆過身後的墓地,不料舅公一口拒絕、婆婆默然離去的情景…… 「婆婆,人死如燈滅,你要買那麼貴的墓地做什麼?」「因為墓地環境好,你們可能會比較想一起來拜祭。」 原來婆婆到死都在想他的子女,希望子女定期見面,有困難互相照應。 孫仔終於明白,婆婆一輩子只顧付出,是何等偉大。他不再想爭奪婆婆心目中的第一名,因為最重要的不是獲得什麼,而是付出什麼。電影最後,他、媽媽和兩個舅父在靈車上扶着靈柩,迎着風駛向漂亮的墓園。 那應該是他花了100萬元買的墓園。他說:「婆婆,你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從婆婆的人生中,他學會了奉獻而不是只求得到賞賜。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2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假如外星人要寫一份地球報告

第一份報告應該是這樣的: 這裏的人,要接受教育,他們會被困在一個叫做學校的地方,學習做一個好學生。他們要穿上一式一樣的制服,學會服從命令,遵守規矩,接受老師的斥責。他們要學會,無論同意或者不同意,都一定要對老師說:「明白。」學校的地方不大,周圍都是圍牆。學生大部分時間志同道合,有講有笑,當然,根據觀察,學生之間偶然也會出現激烈的打鬥。這些打鬥很快會被學校的教師制止,而且情節嚴重的學生,會被罰一段時間不能和其他學生一起上課。學生每天有固定時間,可以去不算大的操場,活動一下手腳。 祝同學早日畢業 他們會在學校吃飯,每天都可以選擇不同飯菜,但選擇其實十分有限,味道似乎也不太令人滿意。 每個人畢業的時間是不同的。有些人十多年就可以畢業,但是也有人要花二十多年才能完成學業。未畢業的人都會對畢業者送上祝福。有人畢業,也有新學生加入,他們不會受到盛大歡迎,只會迎來一些憐憫或者嘲弄的目光。 學校是一個可怕的場所,每個學生,看上去都面如死灰,了無生氣。那些教師的精神狀態,和他們所教的學生,並無分別。 為何有這麼多監獄? 第二份報告是這樣的: 這裏有很多監獄,被囚的都是犯了錯的人。進入了監獄,他們都要穿上一式一樣的囚衣。他們有的體型和其他人一樣,但更多似乎是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的人。他們在監獄會受到文明的對待,每天有自由時間,可以在操場「放風」。其他時間,他們要學習成為正常人。他們犯的錯,每天都有監視者提醒,要他們改過自新。他們知道自己無法反抗,因此多數情况下,無論看守者說什麼,他們都會說:「知道。」他們服滿刑期,就會出獄,其他囚友會為他們慶祝。 每個人都面如死灰 他們會在監獄內嬉戲,但有時會因此被監獄看守者懲罰。他們有時可以看電視和書,但是並不能任意看電視和書籍,因為有些電視節目和書籍內容,並不適合囚犯觀看和閱讀。他們在監獄待得久了,會鬧脾氣,會打架,會流淚,甚至會在監獄自殺。地球的監獄雖然文明,例如規定看守者不能體罰囚犯,可是,囚犯亦有可能因為無法承受被囚的巨大壓力而自尋短見。 監獄是一個可怕的場所,每個囚犯,看上去都面如死灰,了無生氣。那些看守者的精神狀態,和他們所看守的囚犯,並無分別。 學校vs.監獄 這兩份報告最後送到外星人長官手裏: 經驗老到的長官,馬上發現兩名實習生犯了嚴重錯誤:他們把兩個地方搞錯了;第一份報告的「學校」實為監獄,第二份報告的「監獄」實為學校。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孩子好習慣由相信自己開始

近讀《原子習慣》(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著,方智出版),有兩個觀點,頗發人深省。第一個我姑且稱為「突變不如漸變」理論,意思是,我們一般人以為,一個人(或一個孩子)要脫胎換骨,需要一件大事,或者一場教訓,如當頭棒喝,如醍醐灌頂,讓那人馬上開竅,突然開悟;但是,作者認為,一個人出類拔萃,不是因為得到奇遇,而是因為養成一種良好習慣,每天努力一點,每天都比前一天做得更好,結果積年累月,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別人問他怎樣成為天才,茫然不知如何應對,因為那不是出於一次充滿戲劇張力的爆發,而是出於一個漫長、平平無奇而漸進的過程。 《原子習慣》(網上圖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 不知不覺間變成「天才」 所以,父親病重,孩子洗心革面、發憤讀書的故事,不是沒有,只是「可遇不可求」。想改變自己或孩子,與其棒喝,令其頓悟,不如從培養習慣開始,無痛苦無痕迹地,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變成別人眼中的「天才」。孩子想英文進步,每天閱讀英文小說,一定比考試前才瘋狂操練試卷好。問題是,「養成好習慣」偏偏也是許多凡夫俗子覺得「這是天才才能做到」的天下第一難事。 那麼,作者第二個觀點,正好是上述第一個觀點的延伸解答。作者提出一個問題:既然養成習慣那麼重要,那麼,為何我們許多人都無法建立起良好的習慣?他的答案是,我們大部分人用了錯誤的方法,具體而言,就是我們太關注我們「要做些什麼」或者「要有什麼行為」,結果做着做着,就覺得很累,很辛苦,最後無奈放棄。作者指出,一個人之所以能養成閱讀習慣,不是因為他每天都強迫自己閱讀,而是因為這個人內心深處,深深地相信,自己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這個觀點,我姑且稱之為「做什麼事不重要,你相信自己是什麼人更重要」理論。 習慣的門檻不必太高 換言之,要讓孩子讀課外書,與其強迫他閱讀,不如讓孩子相信自己就是一個特別喜歡閱讀的人。當他有了這個「身分認同」,他自然就會對自己說:「啊,桌上有本書,我還未看過,讓我看看,我一定會喜歡!」作者認為,事實如何並不重要,你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人就足夠了,而且要建立習慣,也不必把習慣的門檻定得太高,如每晚規定自己讀兩小時書,倒不如每晚只看兩頁。壓力太大,難度太高,反而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習慣。 這可能也就是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另一層意思:歸根究柢,「樂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不必耗費任何精力的「身分認同」而已。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3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兒童腦和成人腦

最近看到一本書,名為《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黑川伊保子著,時報文化出版,2024年),談到兒童腦和成人腦;大體而言,兩者以14歲為界限,但是在14歲前後,約有兩三年過渡期,這正好亦是一般人所說的青春期。 簡單來說,兒童腦較敏感,吸收力強;成人腦遇到新事物,則會從過去記憶抽取相類經驗,而加快做決定或採取行動。成人腦可以更快保護自己免受重大傷害,代價卻是失去了許多新鮮體驗的快樂。成人腦操控下,許多人遇事,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嘛,不就是那個嗎?我告訴你,這沒有什麼特別……」 簡言之,就是很快給反應,很快有結論,換句話,亦是種種不饒人的「武斷」。 走向「武斷」 罵人太快同情太少 青少年的腦,夾在兒童腦和成人腦之間,按作者說法,就好像電腦硬件升級和軟件未更新的交接期,出現驚濤駭浪,失控失靈,一點也不足為奇。如果家長一早理解,青少年階段,一個人就會自自然然出現這種或那種狀况,到時就不會手足無措,或者過度反應。 家長應該明白,青少年腦內這場風暴,早晚都會發生,遇到孩子無端擺臭臉,未必是孩子做錯事,也不是父母做錯事,總之,為了適應成人腦,青少年就會如此,多愁善感,借故惱怒,家長無法開解,只能默默理解。青少年的「腦風暴」必然來臨,而家長必須在那場狂風暴雨之中,學會泰然自若,處變不驚。青少年時期,脫離全面吸收狀態,走向「武斷」,對於成人「唯恐沒有教精你」的種種命令式語言,尤其反感。 當成年人的腦愈來愈「成人」,我們就會變得愈來愈武斷。別人講一句話,話還未說完,你兩秒不用,就否決這否決那,批評這批評那,命令人做這命令人做那,好像天神下凡,世事都給看透;但是,事實上,這種嘴臉固然讓人討厭,但也是人腦發展下來的結果。許多成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武斷」這個問題。我們待在成年人的世界愈長,遇到的挫敗就愈多;我們遇到的挫敗愈多,大腦就愈會把教訓記住;我們愈把教訓記住,就愈會把失敗的經驗放到類似的處境,然後在電光火石之間,在沒有真正明白一切之時,急不及待說出決絕、傷人而且不一定正確的話。 總是看見「不善」的老師 「你再打機,眼睛就廢了!」「你再不收拾房間,沒有人會喜歡你!」「你再不讀書,將來注定乞食!」「你這是什麼臭臉!也不問問誰養你?」 自己也是成人,有一個成人腦,年紀愈大,愈會不自覺流露:老子是對的,你少不更事,懂什麼!可是,儘管自己「好事多為」,教訓別人,恬不知恥;可是,看到別的同類(即是成年人) ,一本正經,大言炎炎,直斥別人犯錯,卻總是替他們感到難為情,頗有「羞與為伍」之感。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與大人為伍,有時照鏡,總是看見——「不善」的老師。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9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面試故事——向《鄉村教師》致敬

看了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注意:下文含嚴重劇透),適值兒子面試中學的日子,於是,想到了一個改寫為「面試」的虛構故事,希望可以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發。 話說,某著名中學校長面試,在最後一個面試日子的最後時刻,迎來了一個頭髮凌亂、神情委靡的男孩。校長和副校長面面相覷。副校長看了看男孩在原校的成績,全級考三十,體育藝術方面也無過人之處,學校根本不可能收錄他。副校長清了清喉嚨,說:「我和校長接着問你問題,懂的就回答,不懂的,可以說不知道。」男孩說:「明白。」 背了牛頓定律 「將來會懂」 「地球是太陽系由內及外的第幾顆行星?」「不知道。」「水的分子式是什麼?」「不知道。」「『一矢中的』中的『矢』字是什麼意思?」「不知道。」 問了許多問題,男孩一臉惘然。副校長瞧了瞧校長,隱隱約約地搖了搖頭。校長攤開了手,對男孩說:「不要緊,你是我們面試的最後一個學生,我們還有5分鐘,我繼續問你問題好嗎?」男孩的黑眼圈好大,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感激的表情:「好的,麻煩校長了。」校長問:「你聽過最有意思的話是什麼?」男孩眼睛忽然濕了一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說的。」副校長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校長繼續問:「你有最喜歡的詩嗎?」「有的,校長。」男孩擦了擦眼淚,繼續說:「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校長和副校長靜默了好一會。校長說:「好的,我們學校十分關注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我不考你,只想問你,你心目中有沒有一個你認為最厲害的方程式?」男孩像背書一樣念道:「一件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英文的公式可以寫成F=ma。」男孩見校長愣了,又說:「這是牛頓第二定律。」校長直了直身子,說:「坦率地說,我們看你的成績並不是特別突出,可是,我們面試了2000人,你後來的答案,是我聽過最好的。」副校長接着問:「誰教你這些?」男孩怔怔地望着前方:「我讀書成績不好,這是爸爸昨天晚上教的,他說,我一定要對學問有興趣,一定要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我說我不知道對什麼有興趣,他就說,要把他覺得最重要的學問告訴我,於是我背了一首詩,又背了孔子的話……他要我牢牢記住牛頓3條定律,我不想他辛苦,一邊哭,一邊騙他說,我懂了,他說,知道我不懂,但至少背了,將來會懂。」 「你爸爸生病了嗎?」校長問。「癌症,今天早上走了。」男孩的眼淚掉了下來。課室一陣沉默。 教師讓文明得以發展 這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二次創作」於科幻作家劉慈欣的《鄉村老師》,小說中,考官是外星人,考的都是科學問題,而臨死前要將重要知識傳授給懵懂孩子的,是一名癌細胞擴散至肝臟的鄉村老師。故事結尾,外星人因為孩子有關牛頓定律的答案,而中止了毁滅地球的計劃。(推薦大家從頭到尾細看原版小說,中間的場景跳接技巧高超,即使知道劇情,結局的敘事方式仍然十分感人,相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一定可以得到極大樂趣。)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4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一生一定要有一體藝?

報載,曾席捲內地的鋼琴熱潮遭遇寒冬,相對幾年前,不僅鋼琴銷量大跌八成五,教琴導師也面對學生不足問題。據說,這和內地中產收入下降、升學政策不再為懂彈鋼琴學生加分有關。 如果報道屬實,那麼又一次證明,教育兒童若以急功近利開始,亦必以急功近利結束。不學鋼琴的孩子,多出的時間,會是他們的自由時間嗎?恐怕不用多久,孩子的餘暇又會被另一股急功近利的「熱潮」淹沒。 「一技之長」 不再吃香 《明報》引述2019年內地新聞網站《參考消息》,指出當時估計約有4000萬內地兒童正學習鋼琴。可以想像,龐大數字背後,正是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家長追逐升學以至出人頭地的「浪潮」,把幾歲小孩推到浪尖,逼迫他們拚命學習「有益」的技能。結果,長伴「有毒」的興趣,歡笑少,眼淚多。更可怕的是,幾年逼迫,才發現完全錯配,孩子不受用之餘,失去接觸其他興趣的機會,間接糟蹋孩子發展其他天賦和玩樂時間。到後來,政策一改,潮流一退,家長趨之若鶩的「一技之長」,不再吃香,投資「清零」。鋼琴還是鋼琴,貝多芬還是貝多芬,孩子本可擁有的快樂時光卻一去不返。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喜歡演奏樂器的孩子,當然也有不喜歡的;有享受踢足球的孩子,當然也有不享受的。強迫他們學這學那,有意思嗎?我認為,除了可見未來仍似是必需的少數幾樣東西(如基本數學、基本語文、基本常識、交際經驗和同理心),其他「好東西」,鋼琴也好,外語也罷,能不加進孩子「必學清單」就不要加進去。我們要減少「必學」的東西,而不是變本加厲,一加再加。什麼一生一樂器,什麼一生一體藝,或者英語和普通話以外還要加另一門語言,教育專家個個說得眉飛色舞,把這些和那些講到對孩子的將來怎麼有用,所以一定要「培養」,甚至危言聳聽,好像沒學過這些和那些,孩子就會很快死掉一樣。聽到這些「為了你好」的「詛咒」,無法不反感。 一句「必學」 好事變壞事 不是說體藝、外語不重要,問題是,陳義過高,難免有脅迫之嫌。一有脅迫,一有「必然」,好事就會變成壞事,興趣就會變成「規訓」。如外語為必需,則何以修理水電不是必需?如音樂為必需,則何以跳舞不是必需?如STEM為必需,則何以理財不是必需?如體育為必需,則何以下棋不是必需?還有與生死攸關的軍事訓練、自衛急救、野外求生呢? 如是者,這個「必需」,那個「必然」,這個「一生一定要擁有」,那個「一生一定不可以沒有」……莘莘學子,百上加斤,千上加斤,萬上加斤,提倡「必學」的始作俑者,午夜夢迴,能不悚然而驚,深自反省和愧疚嗎?學者一言,學生千淚。 學習一種樂器,固然好,卻不值得用眼淚和不愉快去交換。 提出學生要學這學那的人,想來該是一番好意,一片好心。可是,真要幫學生,就不應隱含一個「必」字,語氣一轉,換一個「可」字就可以了。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職業病看中文教科書

因為從事文字工作多年,看中文教科書的課文,總是「多兩錢肉緊」,有時幫兒子默書,粗看一下,仍忍不住對着兒子長篇大論品評一番,有時讚美「這編輯(或作者)真是寫得好」,有時不留餘地,直斥「這篇寫得很差」。 至於哪裏寫得好,哪裏寫得不好,我真的可以逐字逐句逐段,解釋給孩子聽,為何這樣寫不好,為何這樣寫精彩。孩子聽了有沒有得益,我自己講的是否一定正確?我就是不理,只管囉囉嗦嗦,自得其樂。 見好文章「喜若狂」 年紀大了,好為人師,當然不好,簡直是一種「病」;自問唯一做得好的地方是,每次「好為人師」之後,總會加一句「個人意見,不是真理」。其實不關心,我對一篇文章的褒貶,會否讓孩子領略到什麼作文心得,我只是想跟孩子分享,我對文章,總懷有一種不可救藥的熱忱。 在公司,看到同事寫出一篇好稿,高興老半天,總是不吝讚美。不過,與其說那是讚美,毋寧說是興奮之情,直抒胸臆。在孩子的教科書裏,看見好文章,也是一樣。我自然知道教科書文章存着各種限制,正因為我知道寫教科書課文的各種限制,我才會「喜若狂」般告訴孩子,這文章寫得多好。孩子的媽從事教科書編輯多年,我最喜歡「幫忙創作」那些有諸多限制的「作文」,例如要在文章的第一段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我就會這樣創作:你知道我剛才吃了多少個蘋果嗎?10個!雖然吃了這麼多,但我還想再吃。然後,課程要求要加上指定修辭,例如要用「反復」、「比喻」和「排比」,我就會這樣繼續創作下去:我多麼想吃,多麼想吃。蘋果就好像一本好書,你總想多看一本;蘋果就好像一場美妙的演奏,你百聽不厭;蘋果就好像知己,你永遠放在心裏。 感受是動力的開端 一篇文章,好或不好,見仁見智。但是,讓孩子知道一個人對文章的感情,其實更為重要。有人問:怎樣才算是一個好讀者?我的答案是,對讀到的東西有感覺、有反應的,就是好讀者。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見解精妙也好,看法荒誕也罷,總勝過不知不覺,若無其事。 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在哪裏埋下了暗示和伏筆;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用了另外一個不常用的詞語是為了押韻;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忽然從寫人轉移到寫景,是側寫時間的變化;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這樣寫不好,但是他之所以要這樣寫,是因為他要在一個本來圓滿的結構裏加入一個課程要求的「修辭」或「句式」,偏偏他要應付的「課程要求」已經太多,所以力有不逮,無暇兼顧「美學」和「功能」之間的衝突;我當然知道,大人寫文章往往有文章以外的許多難處…… 然而,我不用孩子知道一切,因為知識和看法總有錯誤的時候。我只想讓孩子學會感受一切,好的和不好的一切。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