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等了14年的電子書包

先說說我自己推動電子書包的小歷史,一切說回2004年,由我當時服務的一間小學開始。當年我有機會參觀一個教育科技展覽,當時試用了一部配備觸控筆的全功能手提平板電腦。這支筆讓我開始思考教育科技會否因為輸入裝置而改變。當時所有學校都是為學生預備電腦,再讓學生上學時使用的,我們可否反其道而行,推出一種方法,好像學生會自行購買自己的文具、自己的簿冊及教科書回校一樣,請家長為學生自購一部有觸控筆的手提電腦帶回校使用呢?於是,我與當時服務的小學校長商議,在四年級推動學生自攜個人手提電腦的電子書包計劃,就這樣,我們成為香港自攜電子書包的第一班。 不需特定型號 資源聚焦教學 所以我決定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電子書包概念來推動計劃 2012年我轉職至另一所小學,當我再次要負責推動電子書包計劃,我在思考,當年的電腦型號及款式已經日新月異,每月也推出新的設計及產品,真的需要特定的電腦型號,才能放進班房促進學生學習?所以我決定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電子書包概念來推動計劃。BYOD計劃的概念,是讓教師安排相關電子學習課堂活動,學生便把家中擁有的一部輕便電腦帶回學校使用。由於學生所帶回的電子產品是其家庭所購買,無論是Windows、iOS或Android作業系統之產品,均可於課堂學習活動中使用。基於香港大部分家庭均擁有平板電腦等產品,學校不需花大量資源投放於學生一人一機之上,學校反而可以集中人力物力,重新定義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活動概念、教學策略等,以充分實現學生一人一機的嶄新學習模式及無縫學習等學習元素。 不同價格電腦 同等教學平台 我們真的要放棄這批學生,使他們得不到公平的學習機會嗎? 發展至2013年,我擔任了浸信會天虹小學的校長。當時天虹的校情非常嚴峻,很大部分的學生是來自低收入家庭,如果完全使用天虹學生家庭的資源來推動電子書包計劃,家庭經濟狀况欠佳的學生根本負擔不來。我們真的要放棄這批學生,使他們得不到公平的學習機會嗎? 當時我深信,世界是可以通過教育而改變的;貧富懸殊的情况,同樣可以通過我們改變教育來改善。我假設全港最富有家庭的孩子,正在使用一部很高規格的平板電腦到一個網上平台,學習新的知識;但只要香港最窮困的孩子,即使使用的未必是一部最新型號的平板電腦,但只要有網絡,只要他身邊的教育工作者能夠提供學習機會,他也能用自己的電腦,到同一個網上平台學習同樣的知識,這樣的話,下一代的世界會否變得不一樣? 資助基層學生 打破貧富限制 無論貧富,學生也可利用自己的電腦,在校在家上網找尋資料,大大增強學科知識 所以來到天虹,我們在2013年推出「一個都不能少」電子書包計劃,顧名思義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公平的學習機會。無論家庭背景如何,學生也能同等地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電腦,並讓它成為每天的學習伙伴,儲存每一節課堂的學習資源及歷程檔案。最後在多間科技公司的支援下,天虹的學生只需一次過付出900多元,或月供約80多元,便可擁有一部全功能的平板電腦。無論貧富,學生也可利用自己的電腦,在校在家上網找尋資料,大大增強學科知識,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名學生成績突飛猛進,但卻一個都不會少,給予每人公平的學習機會。 2018年2月,香港政府終於落實推出支援貧窮家庭學童電腦學習計劃,資助10.2萬名有需要的中小學生購置平板電腦,上限為4500元,金額包括電腦產品費用、其他基本配件,以及3年產品保養,這正是印證了「一個都不能少」電子書包計劃的前瞻性,以及原來只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信念,終有一天,雖然是等了14年,終可以對社會有一個正面的影響,讓更多孩子得到公平的學習權利,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狗狗伴讀 閱讀樂趣中領悟生命

上學年筆者所服務的學校,邀請了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學會,安排動物輔助治療師及治療犬隻到校,與一些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童參加「書朋.狗友.小小伴讀員」伴讀犬體驗日的活動,藉着活動製造輕鬆愉快的學習場景,提升學生閱讀的動機、興趣及投入感 。同時,同學能學習有關與狗隻相處的知識,並認識不同物種,從而對生命多一份尊重和欣賞。 動物與人自有連結 互相幫助 什麼是動物輔助教育(Animal Assisted Education,AAE)?它是以動物來輔助的一種另類療法,就像音樂治療、舞蹈治療一樣。人對動物的感情愈深摯,動物給人的回饋與影響也愈多。其實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只是我們有更複雜的思想、知識和文明,便好像與其他動物有別,但是動物與人其實有自然的連結關係,不論是貓、狗,甚至是一頭豬、一隻鳥、一尾魚,都有可能當上「動物醫生」。當然,如果一個人對動物毫無好感,自然地動物對他亦不會產生任何正面影響,治療效果亦較難出現。 基於此,動物輔助教育並非人人適合,但對學生而言,可以開啟接觸及認識動物的始步,增進見聞,領悟生命。 伴讀犬助更專心閱讀 活動過後,參加的學童紛紛表示十分興奮,活動新奇又實用。他們認為在伴讀犬陪伴下,再加上伴讀導師的引導,真的會更專心去閱讀,認認真真去理解書中的內容,體驗到閱讀的「真」趣。家長們亦向學校反映活動有創意、不沉悶,而且由於他們都住在公屋,不可以飼養貓狗,所以這活動間接教導同學愛護動物的重要。 歐美先例 動物協助醫治心病 既然好評如潮,學校本學年再與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學會合作,舉行6個周五的伴讀犬閱讀活動,每次約90分鐘。活動邀請了1位動物輔助治療師,2位伴讀導師,3位治療犬主人及3頭治療犬,共服務12位學童。另外,亦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推行研究治療犬陪伴兒童朗讀效用的計劃。研究計劃讓有學習需要的學童,在訓練有素的狗隻和其飼主陪同下,每周閱讀兩次;在治療犬介入前後,為學童完成共兩次閱讀流暢度和準確度的測試,希望研究出讓學童對閱讀產生興趣的方法。 如果大家有興趣對動物輔助教育了解更多,可以閱讀台灣劉威良所著的《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祕力量──從歐美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書中提及歐美國家早已用動物去幫助憂鬱症、認知障礙、自閉症患者,還有流浪漢、藥癮者、學習障礙者、人際障礙者等等需要關顧的人,以動物同伴開展心理和行為上的治療活動。當地政府會花經費和時間去教育人民正確照顧動物的觀念,令人民知道「動物會讓人愉悅」。書中又比較了台灣的情况,鼓勵大家了解這項另類的行為治療。 下期預告:朱子穎(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尋找學習的奧秘

三月底領着二十位語文的菁英,走訪歷史名城西安。二十位中、小學的菁英來自全港不同的學校,他們無論在語文或文字的表達上都有極出色的表現,才能從寫作和演講等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最吸引孩子的仍然是秦始皇的兵馬俑,真的,有誰能對此歷史奇蹟無動於中呢! 每年領着語文菁英到內地各城鎮去交流學習,轉眼已經是第十七年了,今年我們重臨西安,距離第十三屆的交流已有四年了,最吸引孩子的仍然是秦始皇的兵馬俑,真的,有誰能對此歷史奇蹟無動於中呢! 陝西教育局為我們安排了到西安小學和西安中學,還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學校去交流,我們挾着代表香港菁英學生的名銜去找尋學習的奧秘,去撒播友誼的種子,第二天清早先到涇渭學校去,驚訝地看見同學們都穿上漢服來迎接我們,從學校大門直到全校的各樓層各場地都有同學為我們講解,參觀了各實驗室、教學室、輔導室、視藝室,更高興的是在各活動室都有同學們的表演,包括音樂、舞蹈、書法、跆拳等,看到他們表現的熱情和親切,我們十分感動,也覺得實在太打擾他們了,還參加了他們的升旗禮,全校的學生包括小學和初中生都參與,他們的紀律令我們動容,更難忘的是一起種下了一棵友誼之樹,期望將來豐枝茂葉時能再來相聚。 兩節語文課更使我們感受良多,小學菁英參與他們六年級的一節「我」眼中的春節,比較三篇寫除夕的文章在感情表達上的異同,有老舍的《北京的春節》,梁實秋的《過年》,還有斯妤的《除夕》,老師的指引,同學的熱烈回應都給我們很多啟發。 中學的菁英參與中三的一節課《明月何時照我還——思鄉詩鑑賞》,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意境,老師從余光中的詩引入,帶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初讀以「聲律為竅」去吟誦詩歌,再讀以「物象為骨」去感受畫面,三讀以「意格為髓」去領悟情感,朗讀是香港孩子較弱的一環,但他們都踴躍嘗試,我深感欣慰,這也就是推動着我們這些年來努力耕耘的力量。 港孩最感興趣的是有關考試的問題,追問鍥而不捨。該校的科研主任看過各地的會考試題,問為什麼香港比內地和台灣的試題還要深。 欣賞內地生上課專注積極 第二天在西安中學和小學的課,還有課後的交流座談,都讓孩子們有反思和提問的機會,有趣的是港孩最感興趣的是有關考試的問題,追問鍥而不捨,逗得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笑意連連,該校的科研主任提出一問題,她看過各地的會考試題,她說「為什麼你們香港比我們內地和台灣的試題還要深」,我卻無言以對。 除了兵馬俑外,當然我們還遊覽了一些名勝古蹟,像大明宮國家公園、大風閣博物館、古城牆等,見證漢唐時代的盛世。離別在即,菁英學子們分享時,都讚歎當地學生課堂的專注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氣氛,感慨香港課堂的冷清,我鼓勵由他們自己做起,把學習的火炬帶回去,讓它燃燒散播,菁英們都來自不同的學校,相信三月的長安,楊柳飄絮,玉蘭花香時,六天的相聚會在他們的生命裏開出友誼之花,互勵共勉!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校長在小食部

從幼稚園升小學,最叫人興奮的可說是「小食部」。或許是因為那些琳琅滿目的美味零食,也可能是因為這是首次沒有成人監控的自由購物機會,無論什麼原因,小食部對孩子總存着一份特別的魅力。 學校流傳了一個傳統,就是同學們要到小三才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 小二生大建議 破小食部傳統 我校都有一個小食部,同樣是孩子們深愛的學校景點之一。但是,學校流傳了一個傳統,就是同學們要到小三才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換言之,到小食部這個小學生必然的活動,無論你有多期待,還是要等待三年級來臨的一天。這傳統的緣由已無從知悉,但是,就在無人多問、多深究的情况下,一直實施多年,直至今年初。 今年農曆新年假期之前,曾經有一段日子天氣持續寒冷。同學們每天穿著厚厚的大衣,仍抵禦不了寒冷天氣的入侵。特別是一早乘校車回校的同學,每天六時多就要出門,到校車站等校車,七時多就回到學校。這些日子最叫人難受。就在這些日子的一個早上,有一個小二年級的女同學,走到我身邊,問:「校長,其實二年級都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嗎?」「在這寒冷的天氣下,每天為要趕乘校車,我只能夠吃很小量的早餐,就跑到校車站。回校之後,返到課室,又冷又餓。即使我有帶食物回校,都只有冷冰冰的小吃。如果,我可以跟其他學兄、學姐一樣,到小食部買一包溫暖的朱古力奶,吃一口剛出爐的三文治,真好!」 一個小朋友的大建議,就打破了學校幾十年的傳統,二年級開始,同學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了。 獨自購物 課室外的一課 就是這樣,一個小朋友的大建議,就打破了學校幾十年的傳統,二年級開始,同學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了。小二同學收到這個消息,當然很是雀躍,大家都在討論小食部的美食。另一方面,小食部的人流就立即大增了。負責小食部的華姐,一下子也應付不了。剛才曾經提過,當時的天氣很寒冷,為使同學可以盡快返課室食早餐,我就充當了「小食部姨姨」的工作,加速消化小食部的人流。 當時的天氣很寒冷,為使同學可以盡快返課室食早餐,我就充當了「小食部姨姨」的工作,加速消化小食部的人流。(陳敏儀提供圖片) 在沒有爸媽在旁的情况下,同學經驗了不一樣的購物經歷,既有趣,又刺激。 在小食部「工作」的日子裏,除了學會了小食部的運作之外,更讓我見到孩子們不會在課室見到的一面。有的同學走到小食部就是為了「花錢」,有的卻盡顯精打細算,有的為了買一個心愛的「熱狗」,就衝破自己害羞的性格,盡力用說話表達自己所需……在沒有爸媽在旁的情况下,同學經驗了不一樣的購物經歷,既有趣,又刺激。 這突破傳統的政策已經實施接近兩個月,到今天仍然有同學會問:「校長,為什麼小二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呢?」誰可以想像,突破學校多年傳統的,竟然是一個小二年級的小妮子。誰又可以想到,這一個突破,竟然為不少同學增添了不少人生經驗。誰可以想像到,校長都要走到小食部幫手,竟源於一個又一個小朋友對小食部的渴望。這小小的身軀,實在存放了無限的可能。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起動香港新職業:Teacherpreneur

英國牛津大學在2013年發表論文,列出了最容易被人工智能(AI)所取代的職業,當中包括資料輸入員、銀行融資職員、金融機構櫃台人員、會計審計、零售收銀、服務侍應及的士司機;而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則包括醫生、教師、時裝設計、電子技術人員、通訊工程師、律師、作家、軟件工程師、數學家和導遊。不同人對「消失的職業」持有不同的態度,有的反對AI出現,因這是取代人類的源頭;有的則認為更應善用AI來使人類進步。 其中的一個詬病,就是教師被訓練成等待上級提出政策,或只會抱怨沒有資助金額 在教育的課題上,大家很容易便把結論立見於讓兒童學會編程(coding)這個觀點之上,以裝備下一代具運算思維能力,善用科技去解決難題。下一代所需要的技能,是今天我們的學校,按照教育政策,通過有系統的課程編排,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資源,再由教師執行方案來施教學生。這個龐大及複雜的系統,其實就是我們的教育系統了。教育系統的設計是「由上而下」,要推出一項教育改革極不容易,其中的一個詬病,就是教師被訓練成等待上級提出政策,或只會抱怨沒有資助金額、批改及行政工作繁忙而沒有空間去改變學與教,結果好的教育方案沒法發揮其功效。 教師+企業家 開發教學點子 另一個教育變革的問題,是大部分教育方案設計者都不是教師,當教師應用新教學資源及方法的時候,會發現由非教師構思出來的方案,不太切合教室的需要,所以構思者往往需要花大量時間,與教師調整及微調方案,結果浪費了雙方寶貴的教學時間。 Teacherpreneur是Teacher(教師)和Entrepreneur(企業家)結合出來的一種職業 要解決上述問題,我建議香港引入一種在外國新興的工作:Teacherpreneur。Teacherpreneur是Teacher(教師)和Entrepreneur(企業家)結合出來的一種職業。試想像一下,前線教師在班房面對最多問題,他們每一課節每一時刻,也是為學生解決教室裏的難題。如果有心有力有創意的教師,把自己在課室裏想到解決問題的點子,不但記錄下來,還把這個想法整合成方案並推廣出去,讓更多其他班級,甚至其他學校的教師去使用的話,「由下而上」的操作便能使整個教育系統變得更有活力。 Teacherpreneur需要比其他教師更具想像力,他們不但會創造新的教學方法,還會帶領教師們一同思考新的課堂文化,如何使目前的課程及教學變得更有意義,亦在Teacherpreneur最強的領域中,透過社交平台等公眾空間,表達對該教育議題的看法,或許這個時代亦會稱這些教師為KOL(Key Opinion Leader)。 最後的得益自然是Teacherpreneur的學生,同時設計出來的方案更具教學效能 大多數教師像我一樣都喜歡與學生相處,所以Teacherpreneur可以選擇同時在學校當教師,一邊繼續教學活動,一邊成為創業者建立自己的教育方案;更重要的,Teacherpreneur不必覺得自己受到任何限制,因為他可以同時在教室內外承擔這種混合角色,當責任變大時,自身的承載能力亦會提升,最後的得益自然是Teacherpreneur的學生,同時設計出來的方案更具教學效能。 教育經過不同時代的發展,是需要作出意識形態的改變,與其探究「教師」會否被AI所取代,不如教師們覺醒自身變革的需要,運用創新去解決教育各樣的問題,並與各行業結合,為教育提供更好的方案,期望有一天能影響教育政策的推動,真正通過教育來改變世界。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預防流感

本學年因流感肆虐,全港幼稚園及小學提早放農曆新年假期。衛生署曾在2017年大力向學校推廣外展疫苗接種活動,讓合資格學童免費接種。但結果全港只有10%小學參與,約16,000名學生接種,反應未如理想;全因此計劃的行政工作繁重,令學校職員及教師增加了工作量,無論在揀選醫生時遇到困難,或在符合招標或報價程序時要撰寫大量的文件,甚至安排接種的時間、場地及校內人手的安排等等項目,都大大影響學校的運作及教學進度。基於以上種種,縱使學校知道接種疫苗可阻止流感的傳播,但隨之而來的工作量卻令人止步。 2018年3月19日衛生署及教育署合辦2018/19學年「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簡介會。局方邀請全港500多間小學派員出席,希望藉簡介會令小學能全力參與新學年流感疫苗接種。在新計劃下,衛生署增加了政府外展隊和公私營合作外展隊,合稱為「先導計劃」。政府外展隊由衛生署安排接種隊,而公私營合作外展隊由衛生署指定私營合作伙伴外展隊,所以學校不需要揀選醫生及護士替學生接種疫苗。另外,仍保留上學年計劃的資助外展隊,即由學校自行按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的「為學校提供疫苗接種的醫生名單」揀選醫生。不過,衛生署會對參與計劃的醫生增加資助額,而且醫生不可以向學校及家長收取額外的服務費,簡單而言,學校與醫生之間沒有金錢的交易,而政府只會直接將流感疫苗的資助給予醫生。 基於此,學校毋須為揀選醫生進行招標或報價等程序和完成大量的文件,減少學校員工及教師的工作量。 還教育界專業教學空間 一直以來,衛生署如政府其他部門一樣都有一個謬誤:藉着學校及教師的推廣,可以增加家長接受計劃的機會,所以現今的學校除了「辦」學外,也「扮」了許多角色,如輔導員、醫護人員、旅遊從業員等等。曾經在簡介會中有醫生向教育同工呼籲:「請各位校長及老師告訴家長們,疫苗內沒有水銀等物質。」筆者頓然覺得自己有什麼醫學報告及專業知識,可以去證明學童接種的疫苗是沒有水銀,又如此有成效呢?! 真是懇請政府各部門歸還教育界從事專業教學的空間和尊嚴。 政府需檢討家長教育 綜觀而言,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其中一個方法。其實,政府及學界應該大力推廣健康身心的重要性,最好由家庭教育開始:不論是均衡的飲食、日日運動30分鐘,甚至培育正向的情緒,全都要由小孩成長時慢慢引導而培養出來。基於此,家長教育是政府需要作全面檢討的工作。近日有議員認為某些政府部門或機構因「喪失功能」而要刪除或合併,其中被提名的是家庭計劃指導會。筆者認為某個政府部門或機構如果未能與時並進,才會走上「喪失功能」的慘况,所以政府部門或機構能因時勢及市民的需要把自己的功能重新定位,這才不會浪費政府的資源,而且又不會導致冗員。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窗外的世界

學校自創校以來,一直推行「世界教室」課程。四年級同學到北京,去認識國家歷史、文化、經濟的中心;五年級到台灣,去感受熱情友愛的民風;六年級到杭州和上海,去體會詩人的情懷,還有經濟發達的重鎮;七年級到新加坡,去領悟不同文化的相處之道;八年級以前是到英國去,最近幾年改到新西蘭去,呼吸最清新的空氣,還有感受愛護動物的氛圍。 各地之行都有學習的目標,除增廣知識外,更能增進大家的感情。這些年和各地的學校都建立了連繫,有時他們也會回訪,我們總是熱烈地歡迎。 「世界教室」從他方體驗生活 十多年的「世界教室」課程,是老師、學生和家長們一同學習的課程,特別四、五年級,家長參加的人數比孩子們更多。世界教室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見證着孩子們的成長,開闊了師生的眼界和心胸,親密了家長老師和孩子的關係。 教我們怎能忘記那些共度的日子,同學同樂,還有同行的點點滴滴,不單孩子們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誼,家長們也結成親密的群組,分享交流,互相支持。 教我們怎能忘記在巍峨的長城上振臂高呼的大小好漢,又一同迷失在台北夜市的美食堆中,更浪漫地泛舟在西湖的詩情畫意裏,再發現上海和香港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嘗試分析評價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難忘英國的歷史珍貴文物,巴黎一天的緊張旅程,並融入新西蘭的諧和氣氛中,忘不了兩星期家庭寄宿的寶貴經歷,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就這樣涵蓋在我們的課程裏。 歷各地風光 建寶貴情誼 當然我們也走進各地的課室去,北京學生的主動積極、台灣學生的親切友善、杭州和上海課堂的先進設備、英國學生的創意思維、新西蘭學生的淳樸真誠……他們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展開了很多異地的友情。世界教室不單讓我們增進知識、擴闊眼界,更能體驗生活,然後領悟人生。 十幾年來,旅途前的準備、旅程中的學習和分享,還有回程後的反思和報告,都擴闊了老師和孩子們的心胸,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我常常和老師們說笑:你們都可以當導遊了。我們每年都把同學們透過「世界教室」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彙集成書,讓大家同來分享孩子們窗外的世界和心裏的夢想。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原來世界上仍有不一樣的家長

每天也會聽收音機,早上駕車返學會聽,回家的路上會聽,睡覺之前也會聽。能夠深印腦海的廣播,這是其中一個,已經不太記得是哪一個年頭,依稀記得是黃昏一個有關更生人士的節目。 節目中,有一名年輕的更生人士小玲(化名)跟她的母親,分享了一段彼此關係改變的經歷。小玲回憶十多歲的時候,跟很多暴風少年一樣,與父母的關係十分惡劣。媽媽的聲音就好像魔咒一樣,每次一聽到,小玲的神經就會被觸動,聽不下每一個字,情緒就已經爆發了!媽媽見小玲的反應,不甘示弱。兩人的關係愈來愈糟,小玲決定一走了之。最後,小玲誤入歧途,還淪為階下囚。 女兒入獄 反變溝通契機 因着小玲被囚,文字就成為小玲和媽媽溝通的主要渠道。「文字」延緩媽媽的急性,幫助媽媽盡訴心中情,「文字」讓小玲看見自己在媽媽的眼中是如何的寶貴。 雖然監獄將她們分隔了,然而,她們的距離卻很久沒有如此接近。 留下一句祝福孩子的話 最近,讀到阿濃的《美言一百》,再次喚起我腦海中有關小玲的經歷,觸動我思考今天不少家長與孩子所面對的溝通困境。我們有口卻未能全然地表達自己的關心,有耳卻聽不到別人真摯的問候。想到這裏,我忽發奇想,透過facebook邀請家長留下一句祝福孩子一生的話,希望看看家長的想法之餘,更盼望集大家的思考,成為我們彼此的提醒。 爸媽是孩子最大的庇蔭 沒有一句直接提到「讀書」、「功課」 結果,一日內就有75個留言,其中沒有一句直接提到「讀書」、「功課」,強有「學習」味道的都只是「學習態度是最重要」。大多都是告訴孩子,無論遇上何事,爸爸、媽媽這個家都是他最大的庇蔭。亦有家長希望提醒孩子待人之道,盼望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尊重他人,彼此友愛。有家長希望堅固孩子的心,勇敢面對挑戰。即使遇上挫折亦不用放棄,只要珍惜生命,汲取經驗,日後一樣再次翱翔。 我們的社會不是仍在高呼要贏在起跑線嗎?我衷心感謝每一位曾經留言的家長,因着你們一句又一句的話,讓我看見孩子的未來。他們的眼裏看得見自己的價值,同時欣賞到別人的獨特。他們知道明日必然會有挑戰,但是,他們從你們身上獲取到無比的勇氣和毅力,叫他們從困難中,更認識自己與別人的可貴,讓他們呈現那份「打不死」的精神,幫助他們看見風雲仍能笑傲。全因為他們從小就與那一份因愛而生的信任同行,他們的生命就更見堅強。 感恩,因為世界上仍有不一樣的家長,我們就有不一樣的將來。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闖」與「過」的教師人生

每年的3及4月,都是學校招聘及各大師訓機構準畢業生和現職教師找工作的時間,原因有二。一、由於教育局一般在3月尾向各津貼學校發出下一年度「班級結構及教職員編制表」,各學校會檢視目前教師人手,並按教育局核准的教職員編制,看看是否需要聘請新教師加入團隊;二、津貼學校的常額教師合約條款中,一般訂明了學校及教職員終止合約通知日期為3個月,而大部分教職員的合約期,是9月1日開始,所以僱主及僱員需於5月31日或之前處理好去留及新一年合約的各操作。 雖然3月大部分學校仍未有教師空缺職位廣告,但準教師們已預備好履歷表、個人教育理念及自薦信,摩拳擦掌等待寄信找工作;各現職教師如在考慮是否轉換工作的學校,一般也約了好些教師朋友,抵足夜談,細數職場上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人和事,想在友人的對話中,確立自己決定「轉會」的印證。 進入網絡的時代,很多人會去社交平台教師社群,匿名看看教師有什麼心聲或秘密(Secrets),或了解一下各校的是非傳聞,更有興趣知道香港學校「黑店」名單等,想知道哪一家學校的工作量繁多,哪一家校長要求甚高。當然,天虹小學也是這些群組的「被討論」常客,記得有一篇貼文,提醒教師們不要加入天虹,因學校要求老師「好有心教學、好有創意」,我在坐港鐵時看到後,自己笑了一分鐘,感謝這位匿名教師,為天虹招聘廣告宣傳外,亦為天虹排除了「沒有心教學、沒有創意」的應徵者。 兩者無高低對錯 互相補位 有人說人生有兩種:「闖」的人生及「過」的人生,兩者雖然有着相反概念,但兩者間沒有錯與對。「過」的人,着重的是他的生活是否平衡,是否得到滿足,人生最好風平浪靜,不要把事情搞大,把各項目標縮小一點,平安是福。「過」的教師,每天把課程教好,功課作業仔細批改,學生問題處理得妥妥當當。外評觀課來了,希望這一天快點過去;工作繁忙至頂點時,盼望暑假快點過來。 「闖」的人,為目標天天都想要闖出更多,或許想要名和利,或許需要改變經濟狀况,但也許和「錢」無關,他可能想改變世界,追趕自己的夢想。「闖」的教師,在學校生活的確過得「不太好」,備課要把創意加進去,「度橋」再要花長一點時間,為很小的學生活動再預備大一點,然而他不介意,因他知道他現在正在為教育而「闖」,現在辛苦一點,都是為了某個目標。 每個「闖」的教師目標也會不同,但當「闖」的教師聚集一起,所集合的力量足以讓學生學得更豐盛。 再次強調,「闖」和「過」之間沒有高與低,沒有對和錯,但在一個群體中,「闖」的人會認為「過」的人在浪費寶貴人生;「過」的人會認為「闖」的人在「博出位」,罵他們才是讓寶貴人生「忙」掉了。 確定人生方向 也是身教 教師的人生怎麼過,沒有一個準確的要求,沒有可能全部教師去「闖」,因學校會變得不穩定;亦不可能要求全部教師去「過」,這亦會令學校失去變革創新的動力。畢竟,每一個教師也有自己加入教育工作的目標及原因,只要確定了人生目標及方向,便應為自己作好人生規劃,讓生活變得精彩,這也是一項重要的身教。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正向教育

救恩學校是推行正向教育的模範學校 承筆者上月的分享《孩子欠缺了些什麼?》,嘗試了許多方向去尋找答案。現今社會雖然走向物資富裕,但從報章處處可見人與人的撕裂,三綱五常的敗壞,莫不令人感到痛心無奈。為此,身為教育工作者,有着一份使命感,希望盡一點力培育下一代活出和諧正能量。 葵涌觀塘5校推行 正向教育着眼於個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豐盛的人生 葵涌及觀塘區共五所小學校長志同道合,希望透過正向教育,帶領師生及家長燃亮生命的熱情,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去面向人生的挑戰。這個理念得到本地的實業家欣賞及資助,願意捐款支持五所小學,在校推動正向教育發展計劃。 何謂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它源於正向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會前會長Dr. Martin E.P.Seligman與其他心理學家及學者,於1998年起所作的社會科學研究後提倡的。正向教育着眼於個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豐盛的人生,希望每個人重視探討個人的性格強項、健康及幸福,並且建立積極情緒,提升抗逆力,以及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邁向有意義、豐盛圓滿的人生。總而言之,以個人的幸福感和高效的生活為成功目標。 涉6範疇 着眼身心健康 正向教育有六大範疇,包括﹕身心健康(Positive Health)、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Positive Engagement)、良好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意義人生(Positive Meaning)、滿有成就(Positive Accomplishment);而且更重視個人的身心健康,以強調感恩(Gratitude)、寬恕(Forgiveness)、正面關係(Positive Relations)、神馳(Flow)、靜觀(Mindfulness)、助人(Altruism)、性格優勢(Character Strengths)、樂觀思維(Optimism)、希望(Hope) 、抗逆力(Resilience)、意義(Meaning)等。 五所小學校長相信,正向教育能夠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讓孩子們持續活得豐盛,延伸以至整個香港社會和諧積極、正向發展。 澳洲墨爾本吉蘭小學Geelong Grammar School和本港的救恩學校,是推行正向教育的模範學校。它們從學校環境、課程設計、校園活動,都投入了正向教育的元素,讓學生們從學習知識及享受活動中,建立起屬於個人的成就感,從而逐步邁向豐盛人生之路。 2017年度起五所小學透過教師探訪模範學校(境內外)、教師校內培訓日、正向教育課程規劃、提升課堂素質、學生正向教育營及家長培訓等,給予師生及家長們提供有關正向教育的學習機會,藉此把正向教育延展到每個持分者的學習和生活中,各人都發揮個人性格強項,多欣賞自己,獲取滿足感和自信心,最終令自己、家庭、社會充滿積極正能量,締造和諧世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