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小川成海洋——善養村育成札記

「你們快要搬家,不如今晚帶兩個小朋友過來,好讓你們能專心收拾,打點行裝。」 「你女兒明天第一天到新班房上課,不如讓我們的孩子當學姐,拖着她的手一齊回校,好嗎?」 「這周你們家只有爸爸帶孩子,我們可以多煮一點送過去,讓爸爸照顧得輕鬆一點?」 「噢,路上塞車,請問有人能幫忙接我家兩個孩子放學,並照顧半小時嗎?」 「好感恩大家明白孩子的需要,讓我在他發脾氣時能有空間處理,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 由香港搬到英國,有其他家庭朋友主動的實際支援,讓我們感到既暖心又感激。對我這個跟隨輔助式教養(簡稱善養)的家長及親職輔導工作者而言,《善養小童成大同》原著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在書中推崇的善養模式其實是一個推動世界大同的「社會運動」。我們兩夫婦有幸在孩子出生前接觸善養,亦因着社會工作的背景,一直都相信教養不止在核心家庭裏發生。當然,兩口子養育孩子已不是易事,要將之向外推,就真的如書中所述的——締造世界和平(Peaceful World)那層級一樣巨大! 不過,童謠也有道:「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紮斷折難。」一個善養的家庭,能帶大幾個有愛的孩子;幾個善養的家庭,就能帶出一條大愛的村落!在香港推動共學多年,我們十幾個家庭互相支援,也因為了解不同孩子的脾性和成長步伐,都能有默契地從觀察各人的教養,互相學習、支援與成長,當中感覺連結與安穩。 移居海外 連結新社群共學 移居海外,過往和自己一起努力耕耘善養的家庭不能聚在一起,但我們的初心——為下一代帶來和平、有愛的世界——卻從來未變。在新地方找到教養理念相近的家庭實在有點吃力,特別是當每個家庭都在努力適應新生活時,原來要將小川連成河流真的很難。當我們盡力試着將這「重現」時,一次又一次的跌碰,我感到費力和灰心…… 但當我將這心情放下一年多以後,就開始聽到這文章開首的那些溫暖的對話,並感受到背後互相守望和無私的互助精神,大家的互信和投入,以同感心連結起孩子、社區和照顧者,多麼自然和美好呀! 在一個新的社群生活,很少有「長老」及家務助理的協助。對每天要接送孩子兼工作的家長來說已好不容易。施與受雙方都要帶着超愛孩子的心,以及單純擁抱對美好社區、照顧心靈的心思,才能讓豐盈的愛從家庭流出,令這個社群有着一種並非「求人來幫忙」的安全感。始終文化和育兒經驗不一樣,作為家長,單是接送孩子和短暫託兒,我們都會小心安排,好讓家長和小朋友安心及愉快。 能夠了解、包容鄰家孩子的「任性」和「頑皮」,亦能互相尊重大家的教養模式,與鄰居一起堅持一些健康的界線,將小川匯成善養小村,令我在這「異地」感覺安慰、感恩和幸福,多謝你們!水滴成川也許是時機也是緣分,但我們相信每點水滴都是未來成川、成海洋的一個美麗的開始!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周五),於中環街市地下舉行教育大同——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屆時將有一系列以同感心為主題的免費講座、展覽與活動,介紹機構理念,與在善養「感.創.做」項目上的工作,詳程請參閱:bit.ly/40pOLXh 文:Svah 作者簡介:和先生具社會工作背景,育有兩名女兒,一家四口在善養村的愛和氣氛學習和成長。近年移居英國,盼以推動幸福社區的專長帶來世界大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超人DadDad:新一年,與孩子制訂新目標

隨着新年的到來,許多人會反思過去一年得失,並制訂新目標。對於父母來說,這是與孩子共同設定目標的絕佳機會,不僅能幫助他們明確未來的方向,還能培養責任感、自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一些具體例子和方法,特別是在學習英語或畫畫方面。 1. 了解孩子的興趣與需求 在設定目標之前,可以通過日常對話和互動,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例如,孩子對學習英語非常感興趣,經常觀看英語動畫片,你可以問他:「你希望在新的一年學會什麼新的英語單詞或句子?」開放式問題可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假設孩子回應說想學一些有趣的英語歌,那麼這就是一個具體的學習目標了。 2. 設定具體而可行的目標 在了解孩子的興趣後,接下來是設定具體而可行目標。以學習英語歌為例,設定的目標可以是在3個月內,能夠流利地唱出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個目標具體、可衡量,並且有明確的時間範圍。 如果你的孩子,像我的女兒Hayley一樣對畫畫感興趣,你可以與他一起設定目標:在這一個月內,完成一幅以「我的夢想」為主題的畫作。這樣的目標不僅能激勵孩子創作,還能讓他們有一個具體的作品展示。 讓孩子感受父母支持 3. 共同制訂計劃 目標設好之後,與孩子共同制訂實現目標的計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規劃每周的學習時間。例如每周二和周四下午4至5時練習英語歌,周末則用來學習新單詞。這樣的具體計劃不僅能幫助孩子保持學習的連貫,還能讓他們更容易實現目標。 在畫畫方面,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制訂創作計劃,例如每周日早上,一起畫畫,先從簡單的素描開始,再逐步嘗試顏色和主題。這種合作的方式能讓孩子感受到支持,並增強創作動力。 4. 提供支持與鼓勵 在孩子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至關重要。當孩子在學習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點。父母可以在旁邊耐心傾聽,並給予積極反饋:「你今天的唱歌進步了,發音更清晰了!」 如果孩子在畫畫時遇到困難,父母可以一起分析問題,幫助他找到解決方法,而不是僅指出錯誤。比如,孩子不知如何搭配顏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建議或展示一些例子,這樣不僅能增強孩子自信心,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支持。 5. 定期檢視與調整目標 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定期檢視與調整非常重要。父母可與孩子約定每月一次檢討,討論進展情况。父母可以問孩子:「這個月你覺得在英語學習上進展如何?有沒有遇到困難?」通過定期檢討,父母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必要時可調整目標難度或方法。如孩子在學習英語歌曲上進展緩慢,父母可以考慮改為學習更簡單的歌曲,或者改變學習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樂趣而非壓力。 引導孩子反思 經驗中學習 6.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父母應該重視過程,而非只關注結果。孩子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所經歷的挫折,往往比結果更加重要。在孩子的畫畫學習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反思:「今天的畫畫中,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麼?」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從經驗中學習,不斷進步。 7. 以身作則 最後,父母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也在新的一年訂立目標,比如學習新語言或畫畫,那麼與孩子分享這些計劃能有良好的示範作用。比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希望在這一年裏學會一門新語言,我每周會學習兩次。」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會更積極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與孩子好好制訂目標是一個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孩子不僅能夠在追求目標中獲得成就感,還能學會如何面對挑戰,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和自信心。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裏,攜手共進,為孩子的未來打下良好基礎,也從中促進親子關係。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6期]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先多謝自己

認識老公之後,元旦拍拖必定會登高行山(早年都有寫過元旦登高篇);生了弟弟之後,這兩年改為跑沙灘、接觸大自然,就好像2024年全家選擇了人流稀少的聖士提反灣,兒子發現一隻充滿韌力的螃蟹,細佬形容為堅強的伯伯。 老公向大海許願,希望有新挑戰充實自我,結果如願以償,新工作環境充滿學習機會,甚至乎超越他想像的辛苦。至於我,2024年祈願有更清晰的事業發展,也很感恩,除了大學工作之外,也拓展新的人際網絡,推出身心靈相關的分享會,總結全年事業上有開心也有失落,尚算有驚無險。 自我對話 最有效鼓勵 和朋友總結過去一年的「豐盛果子」,她豎起大拇指,提醒我要吃件蛋糕好好犒賞自己,因為在難過的時候,最溫暖的陪伴、最有效的鼓勵,都源於自我對話。 人漸長,慢慢忽略了個人感受,很多時願意接受挑戰、願意踏出安舒區、願意咬實牙關堅持到底的,真的,只有自己。 尤其成為媽媽之後,我更加理所當然地把小朋友、伴侶的需要放在首位。大兒子有次問我喜歡什麼(因為想畫生日卡),敷衍回應他說:「鯊魚吧!你畫得很漂亮!」 他卻非常不滿地追問:「不是我喜歡什麼,是你喜歡什麼!你為什麼總是喜歡我喜歡的?難道你沒有自己的想法?」 讚美自己 滋養內在小孩 這臭小子再次提醒我,要保存珍惜自己。雖然掛在嘴邊時時刻刻提醒兒子們要自愛、要欣賞自己,但我總是言行不一,忽略滋養「內在小孩」。家長忽略自我讚美、欠缺自信,未能示範如何在「評頭品足」的主流社會,建立完整真誠的自我,這種家庭環境中孩子也會逐漸迷失,容易變得不敢表達需求,傾向討好別人。 我經常告訴社工學生,這一代父母也很艱難:網絡口誅筆伐、悲觀氛圍、學童精神壓力、鄰舍守望不足等,在這種條件之下仍然選擇做「父母」,絕對是勇氣可嘉,值得欣賞。因為少子化、傳統求學壓力、人工智能衝擊,能夠與時俱進與家長同行的力量未算很多,家長更加要鼓勵欣賞自己,尋找親職之外的成功感,找回自信。 再次感謝坦誠的自己,新一年要先照顧好個人身心靈健康,就好像強壯的大榕樹,活出豐盛才可以為其他人遮風擋雨。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認證MBTI分析師。現職大學助理講師(臨牀督導),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靈健康。二子之母,積極實踐正念家庭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增添父能量:與兒子共同面對升中抉擇

子女每一次升學——升讀幼稚園(3歲)、小學(6歲)、中學(12歲)、大學(18歲)等,都是爸爸與子女調整溝通的好機會。我的大兒子就讀小學六年級,很快便要遞交首輪升中申請,我自覺是次兒子升中與他之前升讀幼稚園和小學的考慮都大有不同。 回想起他升讀幼稚園和小學時,我和太太都主導整個過程,學校文化、信仰背景等都會一併考慮,而為了方便接送,我們都主張選擇離家近一點的學校。但兒子經過小學快6年的洗禮,對中學的期望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作為爸爸,我是如何與步入青春期的兒子共同面對和抉擇?我希望與各位分享以下3個重點: 1. 考慮兒子興趣與性格 在6年的小學生活中,兒子對數學和科學特別感興趣,因此我選擇了幾間在數學和科學領域能支持他發展興趣的中學,希望他除了繼續在學術上有所鑽研,亦能夠在興趣發展上取得平衡。另外,兒子的性格較循規蹈矩和自律,因此較為自由的學習環境能夠與兒子自主學習的性格相匹配。簡單而言,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文化和學術壓力,選擇時要考慮兒子的特質和長遠發展。 2. 父子合作收集信息 與兒子一起將目標學校的範圍收窄後,由於每間學校定期會舉辦開放日或入學簡介會,於是我和兒子報名一起參觀目標學校,實地了解學校的氛圍、設施等。在校長或其他教師的介紹中,亦有機會了解不同的課程結構和特色,例如:高中必修科和選修科的組合、某些科目會否安排小班教學、師生比例等。在開放日中,因為學生會負責不同的攤位,從與學生的交流間,可以感受到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素質;兒子亦有機會親身了解學校是否重視不同興趣領域的發展。在選擇學校上,爸爸和兒子都需要充分了解各種選項,這也是我們可以合作的機會。 3. 分析優劣勢 讓兒子參與決定 雖然曾教導兒子的小學教師都一致認為,兒子應該選擇一間傳統名校,這會對他未來的學術發展提供最大的幫助。作為爸爸,我則選擇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在不同的場合主動聆聽兒子對中學的期望,然後將幾間學校,包括教師推薦的傳統名校的優劣勢列出來,例如上課時間、學費、課程選擇、校友資源等,與兒子一起商討就讀不同學校的利與弊,然後讓他參與最後的決策。這個讓兒子參與決策的過程,亦能提高他的責任感。 在選擇中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因為最終在該學校讀書、生活和成長的始終是他,而且在溝通過程中,兒子分享對中學的想法,讓我知道他有認真思考過而非隨便選擇。我感受到青春期的兒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增強的階段,他希望感到被尊重和重視。所以,我會透過分享自身經驗,提供適當的指引,幫助他做出明智而負責的決定。 文:黃格平(兩個兒子的爸爸,喜歡與年輕人探討家庭價值,與好爸爸中心一起塑造新一代爸爸角色)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要混淆國籍、族裔、語言

印度人來自印度,說印地語;華人來自中國,就一定說華語?現實的情况卻往往複雜得多。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各不相同,我們不應混淆。 家庭語言 決定是否「非華語學生」 曾聽過有一名幼稚園教師形容:「學校有230名學生,非華語小朋友約佔40%,他們有不同的國籍,例如菲律賓、非洲、印度等。」類似的說法很普遍,但讀者能否看到當中的問題? 首先,非洲就像亞洲一樣,是世界七大洲之一,包括很多個國家,例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非等。由於非洲不是單一國家,所以是沒有「非洲國籍」的。 其次,學校的非華語學生是印度籍,還是印度裔?國籍是指屬於某個國家、持有該國的護照。族裔則包含兩個意思:「族」是族群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等的認同;「裔」是血緣、共同祖先的後裔子孫。那麼上面教師的說法,是確認了學生的護照是印度籍,還是只想指出學生是非華語人士,以及其文化與血統是印度裔? 教育局對「非華語」的解說是:「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均歸納為非華語學生。」是故,只要學生在家不是用中文,無論什麼國籍和族裔,皆是非華語,決定條件是家庭語言。因此,假如學生是從加拿大回流的華人,即加拿大籍華裔,只要在家說英語,也屬於「非華語學生」。 認清國籍、族裔 多元文化達社會共融 國籍與族裔的概念並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上應重視什麼?就族裔而言,教學內容應包括多元文化、宗教、習俗等。筆者認為非華語和華語學生,都應該互相認識、彼此欣賞非華語文化與中華文化,促進彼此了解。至於國籍,教學內容則應包括國家的象徵如國旗、國歌等。對於教師應多強調非華語學生的國籍(例如加拿大籍、印度籍)?可能眾說紛紜,不過可肯定的是,教師應培養他們對中國包括香港的歸屬感,以加強身分認同,融入社會。 我們能分辨國籍與族裔的概念後,可思考一些學校常用名稱是否適切,例如「外籍英語教師」。NET的全寫是Native English Teacher,即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聘任準則是語言能力,英語是母語或具有母語水平。然而,是否擁有外國護照卻不重要。其實,香港有些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不是從外國而來,而是土生土長的非華語人士,他們的英語能達到母語程度。 另一例子,香港中學文憑試科目有「中國文學」與「英語文學」,很多人卻誤會了後者是「英國文學」。英國文學只包括英國的文學作品,但英文是世界語文,英語文學也包括美國、澳洲、印度等以英文寫作的作品。 全球化使得人們的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逐漸模糊。有香港出生的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後,持有加拿大國籍,屬於印度裔,說流利的粵語。生活在多元文化社會,釐清國籍、族裔、語言的概念對社會共融是十分重要的。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自閉症譜系孩子學習攻略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語言、社交溝通及認知能力較弱,情緒行為亦易受影響。他們普遍也有不同程度的體能發展遲緩情况,接受訓練時,往往難以配合。事實上,只要用心去了解每個孩子,就能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學習模式,用合適的方法,讓他們發揮潛能。 作體能訓練時,除要切合體能訓練目標,亦不妨多思考活動的設計。首先,注意互動的細節,加入社交溝通的元素,將會大大提升訓練的效能。將學懂的技巧應用於生活當中,意義更為重大。其次,對於小朋友而言,獨自在治療室內練習踢球,遠不及在小組遊戲或球賽之中互相合作般愉快,合作的過程有助各方面成長。以下就讓我為大家詳細分享幾個訓練策略,以作參考。 1. 指令宜簡短且清晰 由於他們大多專注力弱,語言能力受限,若指令包含太多步驟,詞彙太複雜,他們會難以理解。 另外,比起親自示範,用圖畫、圖卡或配以簡單文字輔助,他們會更易明白。 2. 按部就班,由淺入深 如果活動太複雜,他們會因未能掌握技巧,容易放棄。即使邀請他們再次嘗試,他們可能已認定活動太難而反感,再也難以配合。因此,一開始宜降低活動的難度,讓他們容易配合,產生滿滿的成功感,這能令他們敢於繼續嘗試。對於較複雜的項目,可先分拆為不同的步驟,逐一嘗試,熟練後才一併練習。 3. 投其所好 為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應多發掘他們的喜好,先玩他們喜歡的,或於訓練內容中加插他們喜歡的遊戲或玩具。 4. 適當地回應 由於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弱,難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我們應該多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了解他們的意願,並表示理解,作出回應。這過程也有助建立彼此的關係。 5. 遊戲中加插社交元素 遊戲的設計可以先建基於兒童及成人之間的互動,繼而加入與小朋友合作或比賽的性質,學習輪候與分享,讓他們從中感受到與人相處所帶來的歡樂。 以上的訓練策略,除適用於體能訓練之外,也可應用於其他範疇的學習。 每個孩子的問題或有不同,建議家長多向治療師諮詢,以致能針對個別孩子的需要而訂立最合適的訓練策略。讓我們一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增添生活上的色彩吧!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及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綺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水的教育

近來家中兩兄弟一連串的說話和行為,不禁令我反思,從小給他們灌輸有關水的教育,實在不足。 學生為非洲偏遠地區籌款建水井 記起10多年前,有一個學生小組跟我商量在校內舉辦義賣籌款活動。非牟利機構世界宣明會鼓勵大專生以任何形式,為非洲偏遠地區籌款興建水井,幫助當地人取得清潔食水。當年學生有的公開收集二手物資,有的找食物供應商贊助食品,有的親手製作曲奇餅等,義賣當日所有物資於指定時間內售罄,小組齊心合力,籌得接近8000港元,學生都開心滿足。還記得過了一些日子,我收到由機構寄來的一封信,上面寫着:你們籌得的款項已成功為非洲一條村落興建水井……心情不禁激動起來。 兒子邊冲涼邊思考人生 浪費用水 直至今日,世界宣明會還在繼續推動非洲水利工程的籌款項目。這些未停止的努力讓我們知道,原來每日仍有無數當地孩子需要長途跋涉行走,用上大半天時間才能為一家人取得所需食水,很多人因而喪失上學的機會。對於居住在香港的孩子,水可謂從不缺乏。小兒子中一課程的綜合科學學科教導有關水循環的課題,他得知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實施制水,現在供水則相當充裕,既有自家儲水庫,也有鄰近廣東省提供東江水,在家中只要打開水龍頭,水便自動送上門。但現實中,地球的水資源有限,去年搬家往另一地區後,發覺家中大部分雜費都增加了,當中包括水費。於是我檢視一家人用水的情况,發現小兒子洗澡時間特別長,冲涼房外聽見滴瀝水聲彷彿奔流不息,10分鐘、15分鐘、20分鐘……多少回遲遲未肯出來。我問他為什麼冲涼要那麼久?他回答:「冲涼是一種享受,正常人只會站着冲涼,不懂享受;但我不同,我會坐在冲涼房的地上一邊冲水,一邊思考人生,這種感覺真的很舒服!」於是,我只好一邊感謝他的坦誠分享,一邊思考怎樣再教育這個喜歡冲涼思考人生的青少年珍惜用水。 含糖飲品不健康 助孩子建立飲水習慣 如果一日最少要喝8杯飲料,香港新一代每日所喝的8杯,會是水嗎?以下是小兒子的自述:「早上我會喝水、朱古力奶或阿華田;中午我會喝學校小賣部的樽裝檸檬茶,放學後會買支樽裝冰紅茶;晚上偶爾會喝湯,不過主要都是喝從7仔買的飲料。」我從來沒有教導他去買那些林林總總的含糖飲品,相信他是受到朋輩影響。他由小六開始,放學後會跟同學到便利店買飲料,我想阻止也沒辦法,到現在已成為他的指定動作。早上在家裝滿水的水樽,回家後仍見是滿滿的……水對香港孩子來說,看來毫無吸引力。含糖飲料味道濃,又隨處可買,家長隨心買來喝,孩子也會跟着喝。有研究發現,喝含糖飲料愈多的人,早死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種癌症的風險愈高。家長已幾十歲人,可謂過了大半生,大部分人都在感受到身體機能衰退時,方開始懂得注意飲食;孩子們呢?飲用含糖飲料從小成為習慣,他們會有多少年喝?他們年紀尚小,懂得節制嗎?家長後來勸告,他們會聽嗎? 無論是珍惜用水或是飲用食水的習慣,始終都要先由家長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再適時提點孩子。為了地球上稀有的水資源和孩子的飲食健康,我們必須持之以恆。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從心做起的教養:「媽媽,每個人都可以犯錯!」

某一天,我5歲的女兒(圖)放學回家,在悠然自得的自由玩樂時間,她突然大喊媽媽說: 「媽媽,你知道嗎?每個人都可以犯錯!」 (作者提供) 擲地有聲的一句話,讓忙亂中的媽媽醒了過來,準備處理危機。心裏帶點不安地猜想,這是不是女兒在學校犯錯後教師給的評語?她到底犯了什麼錯?會不會影響到…… 到底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按捺着一點擔心,讓自己吸了一口氣,慢慢回應她:「你怎麼知道的?」 5歲小人兒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堆課堂學習和玩樂的情景,最後彷彿最對題的是——她們在科學課小組討論如何可以解難,其他同學信心滿滿地說了好幾個道理,教師逐一分析及討論,她們發現沒有一個人答對……下午,小息時間,某同學估計是沒有看清楚就打開了一道閘,導致另外一名同學失足跌倒在地上,女兒肯定地說:「他是不小心將同學弄跌了!」教師沒有怪責,同學也輕輕處理就完事。然後,她自然地推論出「每個人都可以犯錯的」! 穩住自己 專注當下 「真的嗎?」媽媽安心地回應了,女兒就回去再玩耍。 同時,媽媽也在細味女兒這句話。有趣,「每個人都可以犯錯」其實是中性的句子,為什麼作為家長會有這種反應?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的腦袋(特別是爬蟲腦的部分)很多時候都在戒備狀態。原始人類得以繁衍及生存,部分是因為我們有所謂的「危機意識」—— 這個自動設定及快速的反應,讓我們可以逃過危險,增加生存機會。稍等,我們並不是處在隨時都會被猛獸追捕,弱肉強食的石器時代了,而「犯錯」會影響「生存機會」嗎?要這麼多無限延伸的負面思緒嗎? 以上一連串的思緒,我們稱之為「自動導航」—— 一個大腦迴路的機制,讓人類可以快速回應或許有危險的處境。它原先是一個保護機制,增加我們應對危機的反應,可是若我們太過依靠這個自動導航的帶領,會時常感覺不安全及受壓。就如以上故事,只是小女孩的一句說話,媽媽的思緒已去到不同時間線上,包括是不是(過去)犯了錯事和(未來)有什麼影響? 說到這裏會留意到,我們將「當下」遺忘了。小女孩當下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妨試着不帶假設和批判,只用最清新的視角(fresh eye)去理解「媽媽,你知道嗎?每個人都可以犯錯!」的意思。 「過去已過去,未來仍未出現,當下是我們僅可以掌握的。」這是靜心修習常提到的一句話。當我們專注當下,細心聆聽孩子的分享,會發現養育孩子,她們都給我們很多智慧! 「對呀,媽媽都在學習做媽媽,我都會犯錯,原來你都會呢!」 文:馬學駿、黃語恩 作者簡介:夫妻育有兩名女兒,將靜心及善養的理念融入親職中;熱愛走訪自然及推動身心靈健康活動。著有《陪孩子學靜心 從心做起的教養》及《生命行者-生命教育教材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送給所有「紫魔怪」

班上有個孩子非常喜歡紫色,看她書桌前後的「陣容」:紫色的書包、紫色的鉛筆盒、紫色的暖水瓶……很多小女生都喜歡粉紅色,她在其中獨樹一幟。同學們都特別關注她對紫色的執著,她卻說:「紫色高貴啊!為什麼沒有國旗是紫色的?因為它太珍貴了,在古代沒有製作紫色染料的技術。」聽了她的評鑑和補充,在芸芸粉紅迷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學們刮目相看。 大家對紫色的「身世」充滿好奇,我趁機介紹大家看《珀金的完美紫色—— 一個運用化學創造紫色的男孩》。珀金是誰?他的全名是威廉.亨利.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他是英國化學家和發明家,生於1838年,是合成染料的發明者。這本書既是個發明紫色染料的故事,也是少年化學家珀金的傳記。 《珀金的完美紫色——一個運用化學創造紫色的男孩》(作者提供) 作者:塔米.路易斯.布朗;黛比.洛倫.鄧恩 繪者:法蘭切絲卡.桑娜 譯者:游珮芸 出版社:維京 紫色帶神聖、尊貴、權力 我們知道,顏色在不同的文化裏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有些差異甚大,比如紅色。紫色卻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東西方文化當中不約而同地帶有神聖、尊貴和權力的意味。我們的文化有用「紫氣東來」,描述吉祥的徵兆,表示聖人來臨;有「紫微殿」,那是天帝住的地方;有「紫禁城」,那是人間皇帝的皇宮。在西方,紫色也是皇家的顏色,只有帝王才能穿紫色長袍。東羅馬帝國會將「紫衣貴族」的身分授予皇帝符合資格的子女,所謂Born in Purple,以示「君權神授」。 紫色成為一個代表「貴」的文化符號,有其現實的原因。《珀金的完美紫色》把我們帶到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英國,1838年,維多利亞女王把紫色奉為尊貴的顏色,她的裁縫得想盡辦法找紫色染製的天鵝絨來做加冕王冠,可見紫色仍是一般人無法穿得起的顏色。直到1863年,珀金做化學合成的實驗,嘗試研製人工奎寧—— 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他從失敗的實驗中,意外發明了製作紫色合成染料的方法,紫色才開始走向平民。 雖然紫色不是奎寧,不是瘧疾的解藥,但發明紫色不止是發明了時尚,而是革舊啟新。從此紫色不再是權貴專屬色,在新舊交替的19世紀,別具時代意義。另外,化學染料的發明,在科學領域上,也有其貢獻,珀金的化學染料帶動了醫學研究,人們給看不見的細菌和微生物染色,從而研發出治療肺結核和霍亂等疾病的藥物。 珀金發明紫色的過程,體現了科學精神:假設、實驗、改變、觀察、記錄、修正……藥物研究失敗,他卻不厭其煩,進一步探索。珀金成功的立足點,不在於運氣,靠的是專注和耐心。這些相信是我們很希望孩子自己領悟的,此書作為一本少年化學家的小傳,在書中都有充分的表達。 當然,一本優秀的繪本,不止於童書,應該老少咸宜。我有個朋友也極愛紫色,常穿紫色的外套、紫色的裙子,她笑稱自己是「紫魔怪」,我猜她看到這本書應該也會很高興。我特別想把這本書介紹給她,介紹給所有喜歡紫色的朋友。 紫色的美,典雅莊重,每件紫衣裳的背後,原來有這麼一段精彩的科學故事。 文:倫雅文(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人本教育鍛煉:培養同感心

電影《國產凌凌漆》有一創意發明,就是「太陽能電筒」,特點是「有光就會着,無光絕對唔會着」,這滑稽無厘頭的情節,背後諷刺的是產品實際用途往往偏離用家期望,變成閉門造車,相當離地。上月,教育大同與創不同(MaD)合辦的設計思維聯校教師工作坊,就用家為本的精神共學,促導另類解難方法。 創不同(MaD)引介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讓教師透過第一身感受和體驗,嘗試將社區考察的價值和創想融入教育。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與一般的設計思維有所不同,鼓勵考察員走入街坊的生活,從人的角度蒐集故事,強調不斷實驗,整合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當日,我們需策劃有關社區的項目,「落區」探訪舖户,了解他們對市區重建所思所想。過程中也少不免「食檸檬」——有些舖户不想被打擾,便直接拒絕來訪。訪談舖户過後,嘗試整理出他們的「痛點」(pain),並提出真正想探究的問題。根據這個問題,開始蒐集點子,並製成建議雛形(prototype),再不斷與持份者反覆測試,以便得到更具體的方向。整個過程就是不斷來回於商討和實驗之間,這與平時追求效率和追求答案的解難方式,實在是大有分別。相比只為去除問題表徵的「解難」,設計思維更是深入了解持份者的真正需求,以不同角度創想方案,提供人本方法提升整體狀况。 感他人所感 大家都認同設計思維需要代入用家角度,以同理心理解對方,但只是同理就夠嗎?人際之間的連結還要同感,接納對方感受,尊重作為人的價值,才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例如我們曾經訪問一間茶葉舖,該茶葉舖將於半年後被市建局收回物業,問到結業後那些茶葉怎麼辦,店主無奈回答,只好扔掉。其背後感情也就是不捨得及難過,於他而言,那些茶葉都是陪伴着店主成長的(店主今年60多歲,是第二代傳人),店主雖然沒有表達這份不捨,但訪問當中,我們卻可從他的神情和語氣感受到。最終我們提出讓即將結業的小店店主能夠「好好告別」的方案,也就是連結區內學生為店主舉辦一頓晚飯,在晚飯期間,可讓店主拿着「鎮店之寶」訴說小店故事,希望抒發店主不捨情緒。我們向區內其他店主匯報這個方案,也收到和應回饋,支持舉辦聚餐,更提議可在街上舉辦,因為那種共同分享的情懷正是他們所嚮往的。 傳統解難方式,一般沒有引導我們覺察個體情緒,只要求工具理性地解決問題,正如John Holt於1964年出版的《兒童是如何失敗的》(How Children Fail)指出,在課室內,學生表達感受是羞恥的,學生要做的是提供答案,在這種訓練環境下,顯然會削弱同理他人的能力。正因為這樣,本地社會的風氣大多強調「做好件事」、「做好份工」,而沒有尊重個體的需要。在「感‧創‧做」課程中,我們正鼓勵師生開啟各種感官,開放交流,不把面前的難題當作冷冰冰的事物,而是從感受出發、連結,繼而創想和行動。 「感‧創‧做」促發內在動力 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關乎所設計的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興趣和適切地提供有意義的挑戰。「感‧創‧做」課程(Learning By Doing)的核心元素包括「真實性」與「探究」,強調一種經歷,沒有固定答案,有可能經歷失敗,但重點是自己可尋找解決方法。具有「真實性」與「探究」的課堂能引發學生發問,通過問問題,能令自己對事件有更深刻的體會。設計思維與LBD的脗合之處是着重同理他人,培養學生與身邊人事物產生連結,由他們內在動機出發,聚焦在當中生活經驗,成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解決自身的問題」,這樣亦會提升學生滿足感,而不會出現「hea做」或「關我咩事」心態。 總括而言,以人為本的學習過程就是不可依樣畫葫蘆,要根據學生的獨特性而調整,參加過工作坊,也深感「感‧創‧做」課程設計的確有助引發學習和刺激思維,更重要是,背後也在鍛煉身體經驗和覺察情緒等層面,令我們更能成為完整的人。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在中環街市舉辦「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可參閱教育大同facebook專頁。 文:魏豪震JOHNNY(教育大同課程發展助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