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輕鬆做好對的事
本文嘗試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角度,了解一下今天的學校行政設計,是否能發揮教師的教育夢想,能否為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無數問題。 多屆美國總統管理學顧問Peter Drucker的一句說得好﹕「管理是把事情做對,領導則是做對的事。」今天在各項研究或教師朋友家人聚會閒談中,大家總會得出一些結論,就是「老師工作時數很長」、「老師教學以外工量極多」、「老師每天都要OT開三小時會議」、「老師要寫很多文件」等等。 大家總是把這些問題歸咎於教育局、香港填鴨式教育制度之類,但在我而言,這是學校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的問題。 「查簿」增師生額外工作 學校要思考的是,應該如何讓教師團隊及學生,以更輕鬆的方式,同時做到對的事。該怎麼做才能更輕鬆地管理教師的教學流程,甚至透過系統設計讓學生取得更大的學習效能。這一切說到底,都和創造出對的工具有關。大多數人都想做對的事,但實際操作上,因為學校管理組織龐大及複雜,不同的行政程序、標準和規則,往往令教師在不同科組中,成為多頭馬車,系統之間不相連貫,很容易做出低效率又錯的事。 以學生功課為例,本意是希望鞏固學生學習,因此學校設計出「教師專業表現檢討」(又稱「教師考績」或「照肺」)中的「查簿」,即教師定期把自己所任教學生的功課簿冊、工作紙、默書及作業等,讓科主席、課程發展主任及校長查閱,並對該名教師在批改課業的工作表現作出鑑定、評估。結果,每當老師要準備查簿前,為了確保自己所呈交學校管理層功課的質素,教師自然會要求學生把簿冊重新帶回校,幾經辛苦盤點收齊所有簿冊後,教師又把所批改的內容覆檢一次,牽一髮動全身,學生們亦因此要執漏、補做甚至重做,為師生創造了大量額外工作。 已經看透遊戲法則的資深教師,當然不會讓「查簿」的工作影響學與教,他們的策略更加簡單,就是在確保學生做功課時,答案要完全正確,字要整齊端正,亦有時要求家長協助學生「對功課」等。 結果,功課未能發揮反映教師教學成效的功用,無論教師課室教學如何,都有家長及補習老師在課後包底。 分析「功課數據」改善教學 浸信會天虹小學設計另一套「查簿」工具,目的是要通過系統設計,讓教師輕鬆做好對的事,讓學生功課成為回饋當天課堂教學成效的工具。天虹教師不用回收並呈交簿冊給管理層,反之是以「功課數據分析」取之。教師需要向同科老師、課程發展主任及校長分享自己如何利用學生功課數據來改善課堂教學。例如,有70%的學生數學功課答案寫錯,沒有「先乘除、後加減」。教師要做的事,不是要確保所有學生答對功課,反而是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課堂中,是否出了問題?為什麼課堂後只有30%學生掌握「先乘除、後加減」?再簡單一點,明天是否要重教「先乘除、後加減」? 在天虹小學,我們經常做這些事。重點是﹕可運用系統設計讓大家輕鬆做好對的事。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