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讓孩子宅在家!

4月份充滿了不同的節日,有愚人節、清明節、復活節,還有兒童節、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世界閱讀日等等,節目豐富讓人目不暇給。之前四處打聽有什麼適合的遊戲小組,在不同機構或網站留下了電郵聯絡方法,結果這幾天「垃圾郵箱」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宣傳資訊,覺得香港的孩子真的不愁寂寞,想留在家中躲懶也很困難。 現在父母有資源替孩子安排無限量的活動,佔據假日週末所有時間,而且活動類型多元化,小時候我可以參加話劇、學跳中國舞已經覺得比較特別,但今時今日針對2歲至3歲幼兒的活動推廣竟然有兒童手風琴、木箱鼓、日營、水球、製作機械兔……..我真是看傻了眼,雞蛋仔現在只有84厘米高,究竟他可以怎樣操作手風琴呢? 聽說有些家長可以安排超過10項活動,讓幼兒過一個充實的復活節假期!我沒有神機妙算,編不出這種時間表,而且真的難以想像假期這樣忙碌,孩子真的承受得了?大概我幼兒階段太懶惰(嚴格來說是我父母太懶惰),只會在遊樂場玩或者與鄰居孩子玩家家酒(煮飯仔),應該錯失了黃金起跑線所以現在我仍然遊手好閑、一窮二白,不會騎馬打水球,也沒有什麼曠世藝術成就! 讓別家的孩子過來玩耍、讓自己的孩子在家中玩耍、還有就是檢查修理雞蛋仔的玩具,希望可以和他宅在家中,享受一些簡單的快樂 以前趁老竇放假都是躲在家中,把壞掉的玩具拿出來嚷著要他修理,印象中老竇沒有神奇巧手能夠把玩具起死回生,都是我和他一起研究,將玩具的殘軀化整為零,即使實驗失敗,我們還是樂在其中,這種在家DIY STEM 假期,悠閒得來很充實,用現代推銷術語,這個假期活動大概訓練了手眼協調、對數學物理的興趣、促進親子關係、提升了溝通技巧。 上星期有一晚教完書回家,雞蛋仔竟然還未睡覺,見到我回家連招呼也沒有,嘣嘣跳跳的跑回睡房拿着一部「一分為二」的玩具車給我。就算我已經很累也立刻化身為修車技工,拿出工具箱開了大燈認真研究。雞蛋仔坐在一旁看着我用螺絲批、大剪刀,知道他磨拳擦掌很想提供協助,難得有位用功的「學徒」,於是我特許他捧著膠水幫忙黏合。見到他雙眼發光,甚至懂得撿起適合的螺絲讓我礸回玩具車,我就知道他已經學懂了一些「什麼」,不管那是「什麼」、也不管那「什麼」可否協助他成就未來,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4月份的假期,粗略地安排了一些活動,包括讓別家的孩子過來玩耍、讓自己的孩子在家中玩耍、還有就是檢查修理雞蛋仔的玩具,希望可以和他宅在家中,享受一些簡單的快樂!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遊樂場小社會

帶孩子放電必然會去遊樂場,遊樂場就像一個小社會,有各式各樣的小朋友及父母,也有各式各樣的途人,例如買餸和朋友寒喧的外籍家傭、遛狗的年輕主人、不良於行的傷健朋友、活動能力不一的長者,他們不是帶孩子但都在遊樂場裏都是一名持份者,享受着他們的陽光。 一般都會讓雞蛋仔隨意的奔跑,不太干遇他與什麼人「聊天」講BB話,又或者如何分享/爭奪遊樂場設施,當然我雙眼盯著孩子,衡量過環境安全才會放手讓他探索。老公就比較緊張,始終他和雞蛋仔相處的時間比較少,不太掌握孩子的能力及情緒界限,擔心他會失控襲擊別人,同時又擔心他不能夠保護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欺凌。 試過在遊樂場,雞蛋仔和一個大孩子爭執,人家高一個頭拉扯雞蛋仔的衣領,我兒子不甘示弱,一手按着對方的肚皮保持距離,另一手緊抓着遊樂設施保持平衡。我在猶豫要不要即時介入,老公已經一馬當先喝令大孩子停手,大家都嚇呆了,人家的媽媽狠狠地教訓了老公認為他小題大做。 如果不是在遊樂場體驗一下吃虧、被人拒絕等思想衝擊,恐怕他未能立體認識世界也有殘酷的一面 當衝突發生時候,遊樂場裏各人反應不一,有家長帶着小朋友躲避害怕殃及池魚,有小朋友勸交或搧風點火,有老人家吃吃大笑,有外傭緊張是否少主闖禍。雞蛋仔和老公成為了焦點,就像社會上每一個路過的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別無選擇地面對別人竊竊私語評頭品足。 我心裏面納悶,雖然制止了衝突但覺得事件未圓滿解決。老公愛子心切、人母也是要保護孩子、大孩子心心不忿、雞蛋仔也沒有機會充份測試自己的力量⋯⋯當刻既體諒老公的緊張與煩躁(因為強弱懸殊,雞蛋仔真的可能會受傷),但也體諒人家媽媽的尷尬和不滿(她說了一句:自己孩子自己會教)。我該如何處理大人之間的衝突,給孩子正面的示範呢? 在這個小社會?,只有歲半的小朋友認定了世界應該圍繞他轉動,加上是獨生子,如果不是在遊樂場體驗一下吃虧、被人拒絕等思想衝擊,恐怕他未能立體認識世界也有殘酷的一面。做家長只可以管好自己的情緒智商,看到小朋友之間不同程度的衝突,也是機會反思自己親子風格,究竟有多放手信任孩子能解決困難、究竟有多開放與其他家長交流。遊樂場小社會,不單是孩子小試牛刀活學社交技巧的地方,也是成年人較勁的埸所,不是比武而是切磋交流管教之道,孩子每個小衝突都可以是我的成長。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有容乃大

基督城槍擊案後,信奉回教的家傭對事件感到難過,但她相信因果,不公義的人必會自食其果,沒有太過悲憤。丈夫則基於好奇,看了臉書槍手發放的影片,心裏又難過又噁心,需要一整天去平復心情。附近的清真寺門外,這幾天都有市民擺放鮮花悼念。 把屎把尿把孩子帶大,一顆子彈就可以拆散一個家庭 槍擊案引起全球嘩然,也激起多層討論:槍械管制、種族主義、宗教歧視、白人精英主義抬頭、移民政策與本地民生衝突等等,曾幾何時覺得這些意識層面的討論,只屬於書本和功課,但當了媽媽之後,對暴力事件感到特別心寒,覺得地球另一邊發生的事情其實很近,把屎把尿把孩子帶大,一顆子彈就可以拆散一個家庭,把十幾二十年的心血化為烏有;又會感到困惑,是怎樣的教養把孩子養成人魔,冷血無恥? 從前接觸暴力罪行的囚犯,撇除受毒品影響或者患上精神病失去理智,大部份都是欠缺同理心的人 從前接觸暴力罪行的囚犯,撇除受毒品影響或者患上精神病失去理智,大部份都是欠缺同理心的人。同理心是什麼呢?簡單可能是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因為將心比己,能在別人的角度去設想。情緒導向治療大師 Dr. Greensburg 指出同理心是真誠、非批判及關懷接納的態度,欠缺同理心的人會比較自我中心,會忽略別人的感受、見解,傾向凡事以我為先,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香港的教育充滿競爭,即是有道德或宗教的薰陶,小朋友成長的世界難以避免惡性競爭,在贏輸是關鍵的學習環境,要教育同理心並不容易。在繁忙的日程裏,家長只可以盡力把握每個當下,向子女解說什麼事關懷、什麼是逆地而處。例如在遊樂場見到小朋友跌倒哭鬧,雞蛋仔會凝神注視,他的小腦袋盡力理解抽象的人際關係、感受、哭泣意義等等,我不知道該如何解說但仍然會告訴他:哭、傷心,痛痛,所以要抱抱,要安慰他。自幼聽慣我的嘮嘮叨叨,現在他在公園見到有人跌倒,他會跑過去「關心」,即使未有能力扶起對方,也不會說話,但是他會露出痛苦的表情、指着自己的膝蓋(他經常碰瘀的地方)又或者也裝哭聲,這是他嘗試去「同理」別人的過程,我知道他也嘗試去感受別人的痛楚。 與生俱來的善念,本質上大家都是小天使,在未有說話能力之前就已經可以建立對情感的理解。 我相信不單止是我的孩子,是所有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善念,本質上大家都是小天使,在未有說話能力之前就已經可以建立對情感的理解。只是成長過程摻雜了很多社會價值觀,而且大部分都是家長鞭長莫及,唯有盡力把關協助小朋友理解大世界。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家傭的家

家傭告訴我三個月後不續約了,擔心我沒有足夠時間請新的家傭,乾脆早點坦白離職計劃,原來她妹妹嫁給澳洲人多年正式入藉,知道那邊面對人口老化,有院舍助理職位但沒有人上班。她們姊妹倆商量後決定嘗試申請「家庭團聚」、「技術移民」又或者報讀課程,總之就希望可以衝出亞洲,說到底是為了下一代,想兒子在澳洲念書有更好的發展。雖然無奈但我和丈夫也替她開心,畢竟我們這一代八十後後父母,有能力的都想送孩子出國,擔心他們的前途。 於是乎剛過去的周末啟動了聘請新家傭大計,又視像面試又網上搜尋,又收到中介極力推薦一名斷約家傭,嚷著趁假日到我家「面試」,半推半就我接見了一般港媽保持警覺的「斷約工人」。正常來說家傭表現好,就一直會加薪續約輓留人才,尤其是現在鬧「姐姐荒」,好的家傭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未能完成一個合約,當中必然有很多問題。 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 但出乎意料之外,面試的印尼籍家傭非常有禮乖巧,可惜她真的很害怕狗,儘管她突破心理關口和家中大小白好好相處了半天,她始終沒有信心可以獨立遛狗,商議之後,大家都認為未必是最好的配對。即使沒有簽約,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很詫異即使不影響工作日程、不影響僱主的活動空間,原來很多家傭仍被禁止在家禱告。面試姐姐之前在中東及香港的工作,都是要放下部分信仰堅持,所以對於我和老公對宗教持開放態度充滿驚喜。 她略帶無奈地告訴我,曾經認為自己不夠虔誠,禱告時間不足,導致大女兒去年患上白血病去逝。當時她第一次到香港工作照顧癱瘓的老人家,與僱主相處融洽,得悉大女兒入院其舊僱主立刻讓她回鄉。可惜孩子捱過了二十六次化療後仍然病殮,五個月的治療差不多花光所有積蓄,但她還有一個小女兒要吃要喝,只好收拾哀傷再度離鄉別井。 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 急於尋找工作,明知新僱主半年內已解僱了三個海外家傭,隱隱覺得事有蹊蹺但也接受聘任。新僱主是年輕夫婦,聘請家傭照顧年邁非同住的雙親,但可能老婆婆太緊張老伯伯,凡事堅持親力親為,不容許家傭協助更指手劃腳責罵她、推開她發脾氣等。面對喪親、思念家人、適應新環境、工作無滿足感及無理取鬧,種種壓力下她決定提出「斷約」請辭。履歷表當然不會漂亮加上年紀漸長會更難找到工作,但她害怕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無論是看著雞蛋仔出世的家傭Ate,還是來面試的印傭姐姐,都喜歡我的兒子,逗他、抱他、抹鼻涕,她們都盡力滿足僱主要求,盡力幫我「看住頭家」。我不是為外傭說好話,也不排除家傭會編故事,但在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交出更大的同理心,好好相處?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一日為母終身操持

坐電車的通常都是不趕時間的老人家,我就因為不太懂路,所以上了電車,瞎猜總會經過我的目的地。 享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無端端有位婆婆顫抖着雙手向車廂內的人派發名片,她笑容可掬地介紹:「這是我大兒子的水電鋪頭,就在粥店隔壁,對對對,你住在這邊嗎?就是那家老字號粥店,因為平租,兒子的服務費比較相宜,他的手工一流,你要不要多一張名片?」 婆婆被人拒絕,表情有點僵硬尷尬,但半秒後就換上笑容,繼續向其他人推銷兒子。 明明就是抽着兩袋新鮮豬肉,應該是坐電車回家,但是接近兒子鋪頭的位置時,便開始從容地派名片,與身旁的陌生人寒暄,為兒子招攬生意。車廂內的乘客有些反應正面,跟老人家討論一下香港租金;有乘客接過名片就像接傳單一樣,沒有仔細研究就塞進袋子裏,大概回家也是扔掉吧!當然亦都有乘客感到錯愕保持戒心,臉上的問號質疑婆婆別有用心,是最新的行騙手法。婆婆被人拒絕,表情有點僵硬尷尬,但半秒後就換上笑容,繼續向其他人推銷兒子。我不知道他的兒子有否委託母親招攬生意,假如他知道母親這樣幫忙「拉客」,他會覺得尷尬還是感恩呢? 母愛讓她欣賞孩子,為他的小生意引以為傲,只要一息尚存都為兒子保駕護航 現今香港還有人相信養兒防老嗎?反正我就不相信,不用擔心雞蛋仔的將來,可以安樂地入棺材就已經叩謝神恩。我媽總把「不求你知恩圖報,但求你能養活自己」掛在嘴邊,好像很消極但又很有道理。做父母都是長憂九十九,子女成家立室後都覺得他們仍是個小寶寶,這屬父母天性。但在香港做父母,似乎擔心的事情特別多:讀書不成,有門手藝卻未必能糊口,電車婆婆都強調,因為鋪租便宜才可以增加市場競爭力;名列前茅投身社會,又有幾多個能成功創業,成就夢想?大多數人都是營營役役,為供樓忙碌一生,甚至埋怨父母沒有能力給他們置業,嫉妒人家有父母祖蔭。 望著電車婆婆,我選擇相信一個很有愛的故事:活到七老八十的媽媽,仍然克盡職守,宣傳兒子的生意,建立人脈關係,懶理旁人奇異的目光,默默為兒子付出。母愛讓她欣賞孩子,為他的小生意引以為傲,只要一息尚存都為兒子保駕護航。唉,動人的故事總教人惆悵。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新年揭勝

監獄犯人隨手翻開書本是單頁還是雙頁,都可以押注賭香煙,這遊戲叫「揭勝」,當然不是揭書/揭輸。這個新年我沒有賭錢買彩票,但有把握時間揭勝,應付教案及未來入學校的家長活動。每逢雞蛋仔睡覺,我便會揭一揭書本,這次速讀了舊繪本「紅髪多莉」,再次感受故事的威力。 這故事很簡單,女主角多莉有一大頭非常難打理的紅髪,弄得她身心俱疲兼情緒低落,外貌打擊自信,抗拒上學最後生病了。轉折點是病好後,她開始改變視角,欣賞老師同學都各有特色的髮型,學會不比較、接納自己的限制,慢慢甚至為自己的小缺點會心微笑,短短的故事有很多切入點引起成年人的反思。 這是Self-fulling Prophesy 的心態,當惡性催眠日子有功,「自我」會被自己徹底摧毀,身邊人怎樣遊說鼓勵都無動於衷 一邊揭書一邊浮起幾張學生的面孔,這些年悟出一個道理,年輕人認精學懶的多,真正愚笨者少,他們成績表現不出眾與能力無關,更多時在於欠缺自信、習慣自我否定,覺得成功機會微,便慢慢不敢定下較高的目標,索性放棄勤奮只求低分合格,連努力的氣都省掉。例如學生們不相信自己設計的活動,能為參加者帶來正面的效益,鼓勵別人的話語都變得生硬,因為他們都不會鼓勵自己。 這情況有點像多莉,每天照鏡子都踐踏鏡中人,走在街上都認為別人竊竊私語評頭品足,一定是看透自己的不濟。無意識地、習慣性地尋找「日常例子」去證明自己的失敗,證明自己是多麼的不值一文,覺得老師都應該放棄他們,反正就是愚子不可教也。這是Self-fulling Prophesy 的心態,當惡性催眠日子有功,「自我」會被自己徹底摧毀,身邊人怎樣遊說鼓勵都無動於衷。 打破循環始終要靠自己,學會與自己溝通,聆聽內在聲音 打破循環始終要靠自己,學會與自己溝通,聆聽內在聲音。記得有段事業低潮時間,對前景感到迷茫,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那段日子每天都會內心交戰彈劾自己;但日子還是要過,後來我貼了一張笑臉紙條在鏡上,問自己可否對自己寬容一點? 隨手揭勝,翻到繪本這一頁:多莉說「哈哈哈!哈哈哈!我的朋友們開始大笑,我也跟著笑了。」新年啟示,提醒我們好好地與自己相處,原諒自己的不足,朝著重拾自信的方向走。長路漫漫,學習放過自己,不要對太苛刻也不要太妄自菲薄,給鏡中人報以微笑。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給前世情人

親愛的前世情人,你又在午睡了,夢見什麼讓你吃吃笑呢?媽媽真的很喜歡望著你,即時你還未會說話,但我也要重複又重複地告訴你,我有多麼的珍惜你、愛護你。 那夜,頭貼頭抱着你看煙花匯演,你忽然轉身捧著我的臉,認真地親吻我,那一刻,煙火也凝固了,讓我迷失於熱情和浪漫。那一秒,你爸爸沒有妒忌,反而心裡莫名感動,他確信這世上除了自己,還有一個人會愛護他的女人。 你還未會好好地唱一首歌,但睡醒時唱著「媽媽、媽媽」,相信我,那是我聽過最俱風格最美妙的原創音樂。 雖然你從來只會拾起地上枯葉送給我,但我不介意;雖然你從沒有給我拭眼淚,但你的擁抱已勝過千言萬語。你還未會好好地唱一首歌,但睡醒時唱著「媽媽、媽媽」,相信我,那是我聽過最俱風格最美妙的原創音樂。 情人眼裏出西施,不嫌棄每天給你換尿布,我仍然為每次的大便感到好奇,知道你消化健康就會感到心滿意足。你鬧情緒在地上滾來滾去,說實話,是有點惱人不過我可以包容,因為是你這個特別的人。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看見你跑跑跳跳,更讓我充滿力量。髪尾的汗水,紅紅的臉蛋,捧著鴨子水壺大口大口地喝,想像不久的將來,你會在籃球場上英姿颯爽,充滿魅力! 這就是初戀的感覺,有你的地方就有陽光有空氣,有你的時間就是愉快和充實 和你拍拖的時光好像永遠都不夠,檢石頭、拾樹葉,追趕著白鴿和小狗,就算是逛菜市場買一根蕃薯,有你陪伴便不再平凡,都變成幸福滿滿的珍貴回憶。這就是初戀的感覺,有你的地方就有陽光有空氣,有你的時間就是愉快和充實。聽樹葉沙沙作響,看螞蟻搬家,當爸爸不在身邊時,最懂我的就只有你了。假如真的有前世今生,不知道我們從前是怎樣相處呢?像現在這般浪漫還是更甜蜜?待你爸爸回家,我要告訴他今天點點滴滴,讓他酸溜溜的自討無趣。 你要快高長大,你要珍惜生命,你要自愛自重,在情人節告訴你,媽媽愛你 可是我知道和你這種親密的時光很短,可能只有數年光景,很快你便會投入忙碌的課業,建立社交圈子,經營你的夢想。你可能會埋怨我把你帶來這個複雜的社會,你可能會疏遠我,避免尷尬地介紹你的同學,甚至乎你要遠走高飛越洋過海,尋找你的大世界。 為什麼你會忘記這段幼年時的浪漫?不勝唏噓,再難,我也要學懂放手。有一天你會長大,遇上你今世的情人,希望媽媽給你的愛,足夠你愛自己、足夠去守護你珍視的人。我的小情人,你要快高長大,你要珍惜生命,你要自愛自重,在情人節告訴你,媽媽愛你。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豬事順利

農曆新年,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身心康泰!過年前終於搬屋告別酒店生活,遠離病毒交叉感染的高危地帶,一家大細而及毛孩都在適應新環境。這幾個月碰上非洲豬瘟,加上流感高峰期,更衷心體會到有健康就等於發大財,不是說笑,公立醫院爆滿,能夠負擔的市民必定向私家醫生求診,小兒專科動輒上千大元,未計流感快速測試、入院治療等開支……星斗市民真的要保重身體,香港人未必有條件病。 多朋友仍然是護士,部分站在公營醫院的前線,每天疲於奔命,犧牲個人健康及親子時間 公立醫院爆滿,人手不足絕對不是新聞。多年前家族中唯一當護士的也沉不住氣,辭職轉行,對官方心灰意冷。我有很多朋友仍然是護士,部分站在公營醫院的前線,每天疲於奔命,犧牲個人健康及親子時間。部分則選擇投考懲教署當監獄內的護士,我相熟的都是女性,她們認為在圍牆內工作,都是輪班亦是自己的專長,但監獄工作更穩定,起碼不會有久候的病人,不會因等床位而把情緒發洩在她們身上,更遑論被人辱罵追打。 流感高峰期醫院都會淪陷,即使政府發放津貼招聘兼職醫護人員,始終是治標不治本。醫療制度背後是社會資源分配,再背後涉及人口政策。人越來越長壽是大趨勢,長期佔用床位的老友記只會越來越多,但過去十幾年香港沒有做好居家安老,可能怕老人家身故影響樓價、沒有足夠在家照顧者、沒投放資源在紓緩治療,種種原因讓公院床位長期緊張。 為什麼港府沒有這個配額的審批權? 那邊廂老人越來越多,但香港出生率持續低迷,生活壓力及千瘡百孔的教育制度,讓夫婦卻步,不是有錢便可以任性,在香港生孩子好像挑戰憂慮特別多。「新血」少,年輕勞動力傾斜在每日150個來港名額,作為社工或多或少都處理過國內新移民引發的家庭問題。我不歧視他們,家庭團聚本來就受國際法保障,而且很多新移民婦女學生,堅拒綜援自食其力,掙扎在80呎劏房裏活出尊嚴。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港府沒有這個配額的審批權?究竟誰決定那個家庭可優先團聚?而且我們無權限也無辦法查核他們國內的資產,當中有幾多人其實實力雄厚,根本不需使用公營醫療服務? 不用初三赤口,政府施政已經很能生火。孩提時代拜年弄不清長輩的時事話題,我只管攢盒內有什麼糖果;今天望著雞蛋仔,我依然搞不懂社會面對什麼問題,作為一個「師奶仔」,除了世界和平,也希望今年豬事順利,少病最幸福。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皮革婚

厚顏無恥地問老公,其實是那年那月跟我結婚,他沒好氣回答之餘還反嗆我沒有把他放在心上。他的埋怨不無道理,雞蛋仔已經耗盡我所有耐性及記性,忙碌的生活真的會蠶食婚姻基石。原來結婚三年是「皮革婚」,比喻夫婦的關係已經有一定默契、韌力不容易撕破。當然,皮革這種材料仍然需謹慎打理,否則受潮發霉,不但變色變形還會發臭,讓人生厭。 還未嫌棄我的婚姻,趕緊動一下腦筋安撫老公,考慮到新居入伙於是買了一台電視機送給老公,知道他週末放假累癱在沙發,生存的意義就剩下看電視藍球賽……再者電視機實用全家都能受惠。但訂購後又想了想,當媽後自己收到的禮物全部都是嬰兒用品,失去個人身份感覺不是味兒,於是乎再買了一件皮制小禮物,是「老公」專屬,不是「爸爸」共享。 他想像將來有太太背後策劃小心思,感覺挺幸福,覺得為妻兒努力「搏殺」工作也是值得 網路賣家認真講解該皮具的特性,反而我有點小家地討價還價,畢竟是兼職賺來的點點滴滴,儲私己不容易嘛!年輕賣家還未結婚,不能體會家庭主婦的爭扎,很好奇為什麼執着要出外兼職去買禮物給丈夫。不過他想像將來有太太背後策劃小心思,感覺挺幸福,覺得為妻兒努力「搏殺」工作也是值得。記得看日劇半澤直樹,主角的賢內助也是堅持要當兼職插花師,就是為了賺錢買禮物予丈夫,她認為自己掙錢捍衛了獨立的個性,不希望徹底倚賴丈夫,只剩下家庭照顧者的角色。 捧着小禮物回家,反思着香港女性學歷高,社會接納女士婚後工作,兩性關係亦較亞洲其他地區平等。再說香港有立法保障婦女免受性別、年齡及家庭崗位歧視,但在我而言,婚後產子要全面工作同時要平衡家庭需要,又似乎難過登天,總有塊玻璃天花板阻擋着育兒媽媽放手「搏殺」。 希望透雞蛋仔成長時觀察父母,學習在男女未能完全平等的現實中,思考如何運用既得作為男孩的優勢,去支持其他女孩,尊重女性 即使老公開明,鼓勵我追尋夢想,計劃職涯第二個高峰,但他也坦言男性協調家庭事務不容易,起碼他沒有信心也沒有專長可以補位。不時討論如何分工,好讓我教書時無後顧之憂,但是他感到異常吃力,難以想像單親或者在職媽媽是如何心力交瘁。我們都感慨政府對婦女的就業育兒支援仍然不足,社區褓母少、普遍企業未能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男主外女主內仍屬主流,種種因素令到本港婦女陷入兩難之中。 除了重視婚姻,也希望透雞蛋仔成長時觀察父母,學習在男女未能完全平等的現實中,思考如何運用既得作為男孩的優勢,去支持其他女孩,尊重女性,希望他有性別平權的視覺,批判思考社會現況。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擁抱的力量

忘記從何時開始,抱起雞蛋仔的時候,他會像樹熊般抓住輕輕拍打我的手臂,見他擁抱同學時也會把頭靠過去,就如同被我安撫入睡一樣,不知不覺間他已明白,擁抱是安撫、也是鼓勵,表達愛與接納。 出世前大家都是在媽媽的子宮裏被緊緊地擠著,雖然動彈不得,但是我們在母體內感到溫暖和安全。 曾經有段時間外國流行「免費擁抱」Free Hug 運動,掛個牌子張開雙臂,邀請路人給予擁抱,藉此表達善意關懷,打破人同人之間的隔膜。毋庸置疑,擁抱有特殊魔法,無數研究指出,擁抱這動作可以提升安全感,可以減壓、紓緩痛楚等。出世前大家都是在媽媽的子宮裏被緊緊地擠著,雖然動彈不得,但是我們在母體內感到溫暖和安全。所以當初生嬰兒哭鬧不安時,我們會用紗巾緊緊包着他們,抱近胸口讓嬰兒聽到心跳聲,模仿在子宮裏的感覺,這大概就是擁抱的雛形。 海外盛行Free Hug但在本地流行不了,始終中國人文化對身體接觸有所避忌,男女性別差異、擔心傳染病、擔心遭人謀害⋯⋯習慣含蓄表達情感的我們,連家人之間也鮮有擁抱,更何況與陌生人?曾聽過小學生家長吐苦水,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獨立,漸漸減少了拖手時機,後來因為課業壓力,又沒有依偎孩子看繪本的時間,到最後為了做功課經常駡孩子,再沒有心情聽孩子的悄悄話,父母與子女的親密感薄弱了,也沒有擁抱牽手等身體接觸。 有多少個筋疲力竭的晚上,媽媽是靠著他的擁抱才能咬實牙關 長大成人後要擁抱父母,可能是結婚宴會,再可能已經是父母年紀老邁、不良於行,需要我們的扶抱了。純粹尋求安慰撒嬌而去擁抱成年父母,彷彿是天方夜譚。最近學生在老人院實習,觀察到長者好希望抓住每一個機會和學生說話。即時充滿鄉音難以溝通,或者已患有失智症,談話內容沒有邏輯,那些老友記仍然喋喋不休,醉翁之意不在酒,談話內容並不重要,重點是得到姑娘阿Sir的專注陪伴,能夠緊握着他們的手。那份溫暖,傳遞著親密感、安全感,存在的感覺。 現在雞蛋仔還小,渴望我的關注,會主動伸手想要抱抱,當他發現更大的世界時,大概會把我這個媽媽拋諸腦後。當他懂事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他知道,有多少個筋疲力竭的晚上,媽媽是靠著他的擁抱才能咬實牙關,媽媽很多謝他給予我的力量,待他日長大成人,盼他仍不吝嗇繼續給予我擁抱。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