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家傭的家

家傭告訴我三個月後不續約了,擔心我沒有足夠時間請新的家傭,乾脆早點坦白離職計劃,原來她妹妹嫁給澳洲人多年正式入藉,知道那邊面對人口老化,有院舍助理職位但沒有人上班。她們姊妹倆商量後決定嘗試申請「家庭團聚」、「技術移民」又或者報讀課程,總之就希望可以衝出亞洲,說到底是為了下一代,想兒子在澳洲念書有更好的發展。雖然無奈但我和丈夫也替她開心,畢竟我們這一代八十後後父母,有能力的都想送孩子出國,擔心他們的前途。 於是乎剛過去的周末啟動了聘請新家傭大計,又視像面試又網上搜尋,又收到中介極力推薦一名斷約家傭,嚷著趁假日到我家「面試」,半推半就我接見了一般港媽保持警覺的「斷約工人」。正常來說家傭表現好,就一直會加薪續約輓留人才,尤其是現在鬧「姐姐荒」,好的家傭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未能完成一個合約,當中必然有很多問題。 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 但出乎意料之外,面試的印尼籍家傭非常有禮乖巧,可惜她真的很害怕狗,儘管她突破心理關口和家中大小白好好相處了半天,她始終沒有信心可以獨立遛狗,商議之後,大家都認為未必是最好的配對。即使沒有簽約,半天的認識也算讓我增廣見聞,例如我明白了回教徒婦女「拜神」的規矩,很詫異即使不影響工作日程、不影響僱主的活動空間,原來很多家傭仍被禁止在家禱告。面試姐姐之前在中東及香港的工作,都是要放下部分信仰堅持,所以對於我和老公對宗教持開放態度充滿驚喜。 她略帶無奈地告訴我,曾經認為自己不夠虔誠,禱告時間不足,導致大女兒去年患上白血病去逝。當時她第一次到香港工作照顧癱瘓的老人家,與僱主相處融洽,得悉大女兒入院其舊僱主立刻讓她回鄉。可惜孩子捱過了二十六次化療後仍然病殮,五個月的治療差不多花光所有積蓄,但她還有一個小女兒要吃要喝,只好收拾哀傷再度離鄉別井。 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 急於尋找工作,明知新僱主半年內已解僱了三個海外家傭,隱隱覺得事有蹊蹺但也接受聘任。新僱主是年輕夫婦,聘請家傭照顧年邁非同住的雙親,但可能老婆婆太緊張老伯伯,凡事堅持親力親為,不容許家傭協助更指手劃腳責罵她、推開她發脾氣等。面對喪親、思念家人、適應新環境、工作無滿足感及無理取鬧,種種壓力下她決定提出「斷約」請辭。履歷表當然不會漂亮加上年紀漸長會更難找到工作,但她害怕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無論是看著雞蛋仔出世的家傭Ate,還是來面試的印傭姐姐,都喜歡我的兒子,逗他、抱他、抹鼻涕,她們都盡力滿足僱主要求,盡力幫我「看住頭家」。我不是為外傭說好話,也不排除家傭會編故事,但在香港沒有家庭友善政策、沒有足夠的託兒服務、沒有居家安老的配套,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與外籍家傭一起「組織家庭」,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交出更大的同理心,好好相處?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了解親密的「陌生人」

看Viu TV實況節目《最熟悉的陌生人》,陳淑莊到訪前外傭阿華在印尼的家鄉,匆匆學了幾句印尼話,就被丟在當地街市獨個兒買菜。攤檔擺滿各種異色蔬果和香料,令人眼花撩亂,即使最熟悉的香蕉也忽然變得陌生(它們不是一梳梳的賣,而是彷彿剛從樹上跳下來那樣大剌剌的整串放地上)。完成任務,Tanya把蔬菜遞給阿華檢視,阿華看了連連驚呼:「怎麼這樣貴……?你畀人呃了!」 跟家中女傭易地而處 陳淑莊尷尷尬尬,阿華真誠肉緊,把我逗笑了(其實鏡頭還捕捉了不少可愛又窩心的小互動,舞台出身的陳淑莊自有魅力,連阿華也好像有某種天生喜感,好看!)。很多朋友外遊時都愛逛街市,看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落入別個文化中,會變成怎生模樣,甚至不介意被騙一下當交學費。只是,假如我們不是遊客,而是離鄉別井的家庭傭工,滿目陌生,只有幾句傍身用的廣東話,拿着老闆的錢戰戰兢兢,不知從哪裏開始…… 我常常覺得,僱主和外傭矛盾多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都低估了彼此適應的難度。香港有舉世聞名的狹小家居空間,有非常密切同時充滿暗湧的家庭關係,假如我們在當中塞進一個異鄉人朝夕相對,卻又不認為要花半點心神稍稍了解對方……確實是某種天真。 節目引觀眾認識「陌生」文化 節目的前提很簡單,像陳淑莊和唐寧等幾位香港僱主/前僱主在節目中說:「去看看她們的生活。」攝製隊有強大的善意,細水長流地展現外傭的家鄉生活,她們的經歷、她們的家庭關係、她們為所愛作出的犧牲,還引領觀眾撥開偏見,認識她們的文化,譬如纏頭巾代表謙遜的美德、齋戒是為了感受飢餓從而開啟助人的心窗,至於印尼的新年賀語竟然是彼此互道「對不起」,因為諒解過後才能重新出發……本地僱主多形容印傭愚魯,這刻我倒為了我們過於聰明的「恭喜發財」而感到汗顏。 這趟探訪旅程也讓曾經親密的兩地人重新體認,「她們(外傭一家)有一種親密,是我和媽媽所缺乏的」,「You(僱主家的女兒) don't come from me, but you come from my heart」,「我怕知道得愈多愈內疚,我借走了別人家中的風景」,「每次Eva放假回來我都會特別開心,這種開心已經超越了少主跟工人的關係」……十五集我看了一半,感到流暢用心,真誠而不煽情,而且牽動思緒與思考。我會上網把之後的集數追回。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我家的性格家傭

過去個半月,我幻想自己是Resident Evil 的美女主角Alice,堅強地對抗流感……雖然家人未變喪屍,但流感比T-Virus 更頑強,直接在我家落地生根,所有人都輪流生病,家傭當然不能倖免。 我家稱呼家傭為 Ate(Ah-Te),是她提議的,意思大概是親切地稱呼比自己年長的女性,有點像茶餐廳叫一句「靚姐」。 這是她第一次來香港工作,之前在馬來西亞打工, 舊僱主是很富有的印度藉家庭,安排她住一間獨立屋;對,是獨立屋,因為僱主五千尺獨立屋外,有一間一百尺連廚廁的獨立小屋可以給Ate生活。當時她主要的工作是清潔大屋、照顧一隻大狗及間中陪印藉老奶奶煮咖哩。 我聘請她主要因為她懂得照顧狗隻,沒想過見識過五千尺大屋的Ate,是有點性格的員工,例如她知道國內有很多黑心食物,建議當時懷孕的我,嚴選來自澳紐的有機食物,當然她不介意和我分享;又例如她知道化妝品可能含鉛對胎兒不好,二話不說「捱義氣」接收我的美容用品。 Ate最擅長煮咖喱雞和炸雞,可惜懷孕坐月都不可以吃;而作為菲律賓少數回教徒,她不能吃豬肉,偏偏老公最喜歡是梅菜肉餅,所以我還是要動手下廚。還有,Ate很重視衛生,經常消毒家居,但我發現她循環再用即棄型口罩,原因是環保…… 接雞蛋仔回家那天,我才知道她躲在房間吃了幾天水果和麵包。仔細追問才知道她是遵照醫生「吩咐」,避免散播病菌,所以她不敢踫炊具、不敢煮食 來港未夠一年, 生活細節上仍然需要磨合,Ate為我們家帶來很多哭笑不得的話題。今次她生病,也是一個契機讓大家互相了解。 當雞蛋仔入院時,她驀然發現流感病毒的嚴重性,終於放棄老家的秘方藥茶,乖乖地看醫生及自我隔離。接雞蛋仔回家那天,我才知道她躲在房間吃了幾天水果和麵包。仔細追問才知道她是遵照醫生「吩咐」,避免散播病菌,所以她不敢踫炊具、不敢煮食;當我預備她的飯菜時,她誠惶誠恐因為為「主人」下煮而感動流涕。 在她的認知世界,服食抗生素是很嚴重、很厲害的藥物,她不理解香港人生病為什麼不先休假,而是直接看醫生服用最強的特效藥;在她過去幾十年人生,沒有「抗藥性超級惡菌」的概念。這次流感經驗,讓她知道香港有流感死亡案例,擔心自己沒命回鄉與兒子團聚。 因為Ate生病,思考了很多僱主與外傭的關係。記得當年我在加拿大實習時病倒,即使有督導老師及實習機構同事的關心,但人在異鄉,至今也難以忘記一邊發高熱一邊抱著枕頭流眼淚的景況。 Ate隻身來港打工,生病時擔心會客死異鄉,其實一點不誇張。除了僱主的關心,給她煮的一碟飯菜,她在香港就只有電話傳過來、觸不到的問候。再說她看到我照顧雞蛋仔,想必勾起自己兒子生病的片段。雞蛋仔生病時,有媽媽照顧、有媽媽抱,但Ate的兒子生病,就只可以在菲律賓想念媽媽,想像這個情景都覺得心酸。離鄉別井打工都是希望為下一代爭取一個更好的將來,本着大家都為人父母,就互相包容一下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