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命運

台灣的洪蘭教授除了是神經科學教授,也是實驗心理學博士。教授可算是個多產作家,除了在各大傳媒寫專欄,近年來也出版很多有關教育的著作。近日看到洪蘭教授一篇〈我們如何看失敗 決定孩子的命運〉,在這個崇尚贏在起跑線,子女許勝不許敗的大環境下,我實在要急不及待和大家分享。 有很多實驗已經證明,原生家庭對每個人日後成長的影響豈止是根深柢固。洪蘭教授引述史丹福大學一個研究,發現父母對失敗的看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她寫道:「一旦孩子覺得他的智慧是固定的、不能改變的,他的學習不可能進步,就會放棄。但其實智慧是可以改變的,大腦也是可以改變的,古今中外有很多偉人大器晚成,完全沒有三歲定終身這回事。」 史丹福大學還設計了問卷,給父母回答: ○你認為失敗是個正向的經驗,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失敗的經驗會幫助孩子成長,促進他學習 ○經驗失敗能強化孩子的表現和生產力 ○經驗失敗抑制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經驗失敗削弱孩子的表現和生產力 ○失敗的效果是負面的應該要避免 以上6條問題,家長撫心自問究竟認不認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日出人頭地。今年LinkedIn發表了未來職場最需要的Top 5軟技能,分別是創造力、說服力、協作力、適應力、EQ,全部都不是讀書能夠讀得到學得到,只能從不斷嘗試重複撞板犯錯,從磨練中學習領悟出來。 如果父母認同錯誤是學習過程中的必然,信任子女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自然有信心克服失敗。 如果父母認為失敗是錯誤,證明自己不如人,犯錯就是一件羞恥的事。子女自然逃避面對失敗,無勇氣膽量作出任何新嘗試,畏首畏尾,總之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如果父母認同錯誤是學習過程中的必然,信任子女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自然有信心克服失敗。愛因斯坦有此名言「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誰的人生不是在跌跌碰碰,邊走邊摸索中成長活出來的? 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鏡子。我曾在網絡上看到一篇譯自陶勒和米勒有關教養孩子的座右銘,希望所有父母好好細讀。 “在責備中成長的孩子,苛於責人。 在敵對中成長的孩子,好勇鬥狠。 在猜忌中成長的孩子,徨惑自疚。 在恐懼中成長的孩子,抑鬱憂愁。 在悲哀中成長的孩子,自艾自憐。 在羞辱中成長的孩子,責己過嚴。 在嘲笑中成長的孩子,畏首畏尾。 在接納中成長的孩子,愛人如己。 在讚賞中成長的孩子,懂得尊重。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自信滿胸。 在公平中成長的孩子,正氣凜然。 在認同中成長的孩子,意明志堅。 在安全中成長的孩子,信心滿載。 在友愛中成長的孩子,終獲真愛。”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8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教育孩子7個重點

台灣的洪蘭教授,曾在TED上以「孩子大腦發展密碼與教養的藝術」為主題演講,講及教育孩子的7個重點。我整理以及補充心得如下,懇請各位家長,還有打算生育的準父母,抽出寶貴時間用心細讀。 (1)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沒有人會輸在起跑線上。 每個孩子本來就是獨一無二,俗語有話十隻手指有長短,各有功能,各有其用,根本無從更加毋須比較。偏偏家長最喜歡比較,總是怕自己的孩子輸蝕不如人,不斷催促日日學習,課程排得密密麻麻,結果並沒有令孩子出類拔萃,反而成為了抑鬱症的普遍及年輕化現象的元兇。 (2)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運動、遊戲和閱讀。 運動除了強健體魄,還會刺激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都是孩子發育時期促進神經連接的關鍵。只是當星期六日都要上補習興趣班的時候,運動已經成為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奢侈品;遊戲除了可以釋放孩子多餘的體力,更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和其他人分享相處,增強社交能力又可以磨練EQ。不過在電子奶嘴盛行的今日,單打獨鬥的電子遊戲,反而窒礙了孩子的軟技能,溝通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至於閱讀,雖說開卷有益,但當卷卷都和考試有關,或者是學校教師指定讀本的時候,閱讀的興趣和意義何在?閱讀只是為寫閱讀報告交差的時候,又有何生趣樂趣可言? (3)孩子看着父母背影長大。 父母是子女的榜樣,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是不變事實。有什麼比講一套做一套更令孩子反感?父母們,「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聲嘶力竭責罵子女,不如努力用行動帶動,成為孩子仰望尊重的榜樣吧! (4)家長的規矩和限制,讓孩子有安全感。 洪蘭教授說得好,「我們都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所以溺愛不是愛,縱容不是包容。黑白是非要分明,確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原則有底線,賞罰分明的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不會有無所適從的徬徨恐懼。 (5)刻意練習,勤能補拙。 學習是「學+習」。首先要「學」,然後就要配合行動「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名言「天才=1%靈感+99%汗水」,之所以成功與IQ無關,與毅力韌力勤力有關。 (6)童年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 孩子成長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尤其是今時今日很多獨生子女,在沒有兄弟姊妹的陪伴下成長,更加需要和外界接觸,而不是只懂得和電子產品接觸。 (7)智慧家長為孩子的犯錯而歡呼。 愛因斯坦曾說:「從來沒有犯過錯的人,是從來沒有嘗試過新東西的人。」我們誰不是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錯並不可怕,沒有勇氣嘗試才可怕。錯在當下,錯得其所,學得更多,經一事長一智,經驗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儀式感養出幸福小孩

很多朋友羨慕我和一對子女的親密相處關係,經常問我是如何做得到的,希望我分享一下心得。 之前不是我不願意分享,但實在是很難具體地說得清楚。直至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很難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原來我在一對子女的成長中,單純地以愛做出發點,所做的一些看似平凡的慶祝儀式,包括幼稚園畢業典禮,每年開的生日會,家中各人生日必定一齊慶祝食餐好,過年全家一起貼揮春等都是造就幸福家庭,是幸福成長環境的必須活動。 毋須物質為基礎 體現對生活尊重 文章中有一句寫得非常好:「為什麼生活需要儀式感?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儀式毋須物質做基礎,體現的是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上學前的擁抱,臨睡前的晚安小故事,新學年一起包新書,為孩子做餸菜點心準備飯盒,都成了孩子最美好的記憶。看似微不足道,但當中充滿愛,這種安全感和幸福感,足以陪伴、影響他們的一生。 我十分重視孩子的童年,因為書一輩子讀不完,學做人一輩子也學不完,但愉快童年只有一個,有什麼比讓孩子快樂地成長更為重要?都說原生家庭對我們的一生影響最為深遠,我母親對所有儀式的重視,對我的影響遠比我想像中更深更遠。 講起來,大小T的幼稚園生日會,大T每年有不同造型的Hello Kitty大蛋糕;小T的Superman造型及他親自挑選的不同主題的生日蛋糕,除了朋友們津津樂道,那場景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每次講起我們三母子都互相挖苦嘲笑,樂不可支笑個人仰馬翻。我想,幸福,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一句安慰一句祝福 幸福滿滿 當日我決定創業,就是為了可以自己話事,有安排自己工作時間的自由。不管我工作有多繁忙,飛來飛去也好,大小T的學校家庭活動、節日party、運動會畢業典禮,參加各大小比賽,我都不會錯過,必定在場做他們的啦啦隊長。贏了比賽去慶祝,輸了比賽更加要獎勵,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失敗,對不對? 做父母難,難在每個孩子都是唯一又獨特的,究竟應該怎樣教如何栽培,真的沒有方程式。父母只能步步為營,握着他們的小手結伴同行,一起摸索,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想起來,我的童年是幸福的。雖然和媽媽的關係總是水深火熱,但每年的生日會,不同節日的大餐慶祝,從來不缺。尤其是我父母都非常注重傳統節日,還有每一日一家人一起吃的晚飯,周末假日必定總動員一家人一起遊車河,四周圍去食盡全香港。我爸爸嘴饞又識食,對食物品質,還有服務都非常挑剔有要求,我盡得他真傳,還要青出於藍。 還給孩子愉快童年快樂成長的機會吧!能花在孩子身上最寶貴的不是金錢,是時間,是心機。一個擁抱一個生日蛋糕,一句安慰一句祝福,幸福感滿滿,無價!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輸多與輸少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橫掃歐洲,很多讀者朋友都關心小T在英國情况如何。先和大家報個平安,小T回來了,一切安好!不過他說回來的整個過程如臨大敵,飛行途中,他全程戴口罩滴水不沾,沒有上洗手間,落機第一時間衝去廁所洗手換口罩,還有換衫,回家第一件事即刻冲涼,由頭洗到落腳。 起初以為歐洲比亞洲安全,開了家庭會議之後,小T本來決定留在英國不回港。但當第一宗英國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就發生在他的校園內,眼看周邊歐洲國家感染個案不斷大規模爆發,權衡輕重下,還是決定回港比較安全。 小T英國回港避疫 歐洲疫情爆發得如此嚴重,如小T所言,是因為他們掉以輕心覺得根本不是什麼一回事。我們個個如臨大敵撲口罩,老外大安旨意,把你當作戴口罩的怪獸,而且衛生意識講出來真的很可怕,去完廁所沒洗手的習慣,隔幾日才冲一次涼是等閒事,造就了歐洲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說實話,小T真的非常享受在英國的讀書生活,整個人都變得活潑陽光。最令我老懷大慰的是,他對學習的主動自發,讀書不是為了求分數,是對知識的渴求,可以整日在圖書館流連忘返,對我來說的確匪夷所思。令他興奮不已的,是有機會重拾打乒乓球的樂趣!一到埗就加入了校隊,不斷代表大學南征北討,參加各大小比賽,打大學比賽,成績尚算不賴,打公開賽,說真的他打不過那些經驗老到的老波骨。比體能,當然是他們這班年輕人優勝,但老波骨知道自己弱點,當然不會和年輕人比體力,所以變化多,一出手就是殺着,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小T根本沒機會發揮體力好的優勢,很快就敗陣下來。 我嘲笑他,不是說自己球技高超嗎?原來不堪一擊?他笑說其實每次都只不過是輸少少。我問他輸少少會不會覺得很不忿,輸多多反而心理上會好過點?他的答案其實也很有道理,他說當然是輸少少好,因為知道自己只要再努力一點,再做好一點,再超越自己就有機會、有勝算。相反輸多多的話,擺到明望塵莫及,根本沒有想努力的動力,不死心都肯定灰心。 乒乓球磨練成長 輸贏置諸度外 最難得的是,透過這兩年不斷的比賽,磨練了20歲的小T的氣魄量度,可以把輸贏置諸度外。他說參加比賽的時候連輸都不怕,還有什麼可怕?直落3盤3比0敗陣,不只是技不如人,擺到明自己未夠班。打到最後一局咬到最後1分不斷deuce才決勝負,球逢敵手,淋漓盡致,雖敗猶榮,輸了比賽又如何?久違了的體育精神,教我感動不已! 很多讀者朋友都羨慕我和一對子女有親密的親子關係,讚賞他倆待人接物謙虛有禮,談吐舉止大方得體,雖然讚的是他們兩個,這可是對我這個最着重家教的母親的最高度的讚賞。多謝大家!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失業都要畀家用?

香港經濟及就業市場情况有幾差,新聞報道日日都有講,大小企業裁員消息一浪接一浪,巿况有幾惡劣,大家有目共睹。 今時不同往日,被裁員後要搵份新工談何容易?面對生活種種無法刪減的開支,心情有幾惡劣沉重,點止有口難言咁簡單?如果返屋企告訴父母自己被裁員了,非但得不到關心,連講句好說話安慰一下都沒有,甚至換來一句「家用不能少」,作為子女的聽了之後會有何感想? 其實最近不斷有讀者向我求教求救,包括面臨失業或者已經失業,即使保得住份工但只能七折甚至半價出糧,還有如何面對日日發癲的老闆等等問題。不過講到最離譜的,是以下一個孝順女的淒涼景况。透過電話抱頭痛哭,我們兩個都泣不成聲。 獨力供養父母 放棄結婚移民 如果當事人是獨生子女還好,明明有兄弟姊妹,但個個有多種理由無法照顧父母,所以一直以來供養父母的擔子都落在她一個人身上。至今依然未婚,不是因為沒有結婚對象,而是因為母親當年的一句「你走咗我哋點算?」而忍痛分手,放棄結婚和移民的機會。疊埋心水也好,心如止水也好,從此放棄了結婚的念頭,一心一意侍奉父母終老。 一向穩定做了10幾年的工作,老闆卻決定結業,當事人是老臣子當然知道會被遣散。這些年來日子過得穩定,突然面臨如此大的打擊,為免父母擔心,有苦自己知,不敢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徬徨。只是醜婦終須見家翁,終於到了被迫賦閒在家,向父母坦然相告自己失業了。父母聽了之後,講了一句「總之家用不能少」,完!當事人劇痛攻心,忍不住寫了一篇千字文向我傾訴,字裏行間,隱然透露生無可戀,立即回覆問她有沒有時間傾幾句。 在半個小時對話中,邊講邊哭,哭她自己的悲慘人生,悲她沒有為自己活過的一生。一輩子無條件的犧牲,原來都只是一廂情願,並未能換來父母的感動或片言隻語的安慰。血淋淋、活生生的情緒勒索,說不出有多冷酷殘酷。 為什麼愈是孝順的子女,愈是會被犧牲剝削,被父母挑剔,活得既痛苦又壓抑;那些不管父母死活,只管自己快活的子女,偏偏是父母的寵兒,活得輕鬆自在逍遙快活,萬千寵愛在一身?情况一如我之前寫過作為年邁父母的照顧者的辛酸一樣,捱生捱死,換來的是被指摘做得不夠好,還有繑埋雙手什麼都不做的所謂親人,那些塘邊鶴的指指點點? 孝順不同愚孝 對自己好一點 我給當事人的忠告,是從今以後對自己好一點,是時候放手,為自己好好過日子活一次。立即召開家庭會議,平心靜氣坦白地向父母及其他兄弟姊妹講清楚自己失業了,再無能力獨自負擔父母的生活,而供養父母的責任是所有人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夾一份,否則大家把父母接走亦是一個歡迎的選擇。子女應該孝順,但絕不要愚孝!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4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給25歲女兒的信

雖然我習慣每年都給大T你寫一封生日信,但今年這一封,我竟不知道寫什麼作開場白。媽媽先祝你生日快樂,只願你一生日日都快樂! 之所以堅持每年為你及小T寫生日信,不瞞你說,當中並沒有樂此不疲的成分。我只是想為自己留紀念,怕有一日我老人癡呆,仍可以日日重讀,感受你兩姊弟帶給我的一切快樂。我的人生,因為有你兩個的存在,賦予了不一樣的價值和意義。 已經25歲的你,在我眼中,依然是個BB。我多麼想能夠牽着你的小手,守着你護着你,保你一生快樂無憂。只是人生路萬水千山,沒有人可以陪伴走畢全程,媽媽有幸陪伴你走了你的前半生,是我莫大的福氣。人生無常,來匆匆去匆匆,總有一日要別離,只是未必有機會好好和你道別。說走就走夠灑脫,非常切合我性格,想念我的時候,就看一看我每年給你寫的信吧! 知女莫若母 只想你能快樂生活 如果人生真有劇本,除了一定要做主角之外,編劇導演及監製都要一手包辦。還有,不要像我一樣,寫一個那麼難演的劇本,設計一個那麼為難的角色。你是大智若愚,傻人自有傻福,希望你能夠一輩子傻下去,找到一個懂得欣賞你的傻伴侶,當然是一大樂事;若然遇不上,一個人逍遙自在過日子同樣快活。記住一心一意,拒絕三心兩意,是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對伴侶的要求。不強求、不認命、隨遇而安,這種生活態度,很適合你的性格。知女莫若母,聽其他人的話不能作準,聽你阿媽即是我的話幾時都不會錯。 創業難,守業更難,你的韓國護膚品生意要上軌道雖然還有好大一段距離,但始終都能夠起步了。能走多遠,就要看你有多少毅力和堅持。見證着你的成長,我知道你一步一步走過來,有多麼的不容易。但我不管有多心痛,都只能狠心看着你掙扎,從跌碰中跌倒中爬出來站起來。你比我想像中獨立、堅強,多謝你成就了我的驕傲。 自小不喜歡讀書的你,竟然能夠讀到大學畢業絕對不簡單,可見興趣的力量之大。所以把握機會發揮所長,跟着興趣走,即使荊棘滿途遭受挫折挫敗,你都能夠鬥志高昂興致勃勃繼續走下去。 自己快樂自己爭取 千言萬語,我希望你好好記住,自己的快樂自己追求,不必理會在乎別人的眼光評價,不由其他人定義,毋須乞求施捨憐憫,勇於活出真我。擁抱失敗,敢作敢為,沒有錯過的人生,是沒有活過的一生,秉承我的大無畏打不死精神,不求無過,只求無悔,痛痛快快瀟瀟灑灑,多好! 25年,看着你從出生像一個粉糰般,不斷膨脹到今日亭亭「肉立」,不得不讚美造物主的奇妙!想深一層,媽媽決定祝你豐衣足食,心廣體不胖,日日有食神,快活過神仙!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虐待子女當籌碼

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離合是兩個人的事,是緣是債是場夢都與任何人無關,自作孽,不可活。但一牽涉到子女的話,說話就不能這樣講,虎毒尚且不吃兒,父母必須肩負保護子女的天職,對子女狠下毒手的不是人,簡直禽獸不如! 近日看新聞報道,看到一宗母親因為和丈夫不合,竟向自己兒女殘忍施虐的新聞。我無法用筆墨形容我的憤怒!懷胎十月經歷十級痛楚把孩子生下來,怎可能下得了毒手?稍為有些少人性血性母性,都不可能做得出手,完全喪盡天良!法律上不管可以向這個母親作出什麼制裁懲罰,都補償彌補不了小朋友在肉體上、心靈上的創傷。究竟點解要生仔?只能無語問蒼天? 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一生一世的。年輕人的行為思想、性格品行,和父母的關係及家庭的教育絕對有關。結婚可以一時衝動,生仔絕對不可以!破碎的婚姻,破碎的家庭,破碎了的心都是自找的,但孩子的心破碎了,如何修補呢? 小時候缺安全感 影響日後人際關係 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包括人格成長、人際關係(EQ);影響到日後的事業,影響到日後的家庭。原來當一個人與最親密的人互動時,最容易浮現出過去所受的傷。事實上有很多研究指出,婚姻暴力、會打小孩的人,絕大多數是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本身曾被父母虐打過,或是看過父母動粗或被動粗。所以處理家庭關係時,不可以把伴侶或子女當成來「討債」來看,而是要用理性與愛心慢慢解決問題。 黃博士亦講到,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第一個層次就是安全感。小時候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影響日後對愛情、婚姻及與子女的關係,更很易將人的善意當作惡意,產生很多的誤會、摩擦和衝突。 根據黃博士所講,大家冷靜下來想一想,近年社會上、職場中有很多年輕人的思想行為,跟上司同事朋友種種矛盾撕裂,可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從源頭拆解 免雪球愈滾愈大 所有問題,如果不能從源頭拆解,雪球只會愈滾愈大,日日劍拔弩張,大家的身心都有說不出的疲累傷痛。痛定思痛,改變由自己做起,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然後才齊家,才有望可見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疫」境中的身教

武漢肺炎肆虐,政府及其所謂問責團隊,這些好事多為的官員話事人,無德無能無心,與全香港市民為敵,致令香港進入前所未有的恐慌狀態,今次WARS比起之前SARS,市面出現更激烈更混亂的盲搶瘋。 搶口罩,為了保命,我明!搶米糧,為了生存,我都明!搶廁紙搶衛生巾condom甚至搶可樂,搶來幹什麼?各大超級市場那些瘋狂、癲狂的盲搶行為,何止大開眼界,直情醜出國際!香港人,為什麼竟然會變成了我們最看不起的那些同類人? 父子派口罩給街坊 感受正能量 真正急不容緩且缺乏的,正是危在旦夕時,香港人的理智理性、良心良知,還有智商、推己及人、守望相助的香港精神! 正如《雙城記》開場白所述:「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一直強調,教育子女最有效、最必須的是身教,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父母可以好好用行動教育子女如何做一個人,生而為人的基本,什麼是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有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等等的大道理。最重要的是,身在福中要知福! 因為一些人的醜陋醜惡,而突顯出另一些人的善良美麗。在一個口罩都難求,一盒日本口罩可以標價千多元的時候,有一對父子,在天寒地凍的美孚橋底,免費派發約650個口罩給街坊。有市民大排長龍,那位父親接受訪問時說:「在日本買了許多口罩,覺得有太多,就給街坊,大家互相幫助一下。帶兒子來感受一下香港正能量。」照片中所見那個兒子,大概11、12歲左右,願意冒着寒意跟着爸爸一起派口罩,那場面實在教我很感動。 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行為是子女的榜樣,子女的行為是父母的鏡子。那位父親不只為兒子做了最好的身教,還有久違了的家教! 我自己都認識好幾個朋友,家中有老有幼,在自己的口罩緊絀的情况之下,左計右度騰出口罩,免費送給其他極有需要的人士,即使素未謀面依然願意相贈。我就有位媽媽讀者主動聯絡我,提出將自己手上的口罩送給65歲以上的長者,尤其是獨居老人。更難得的是,這是她和兒子商量之下作出的共同決定。 相比之下,那些帶着孩子在超市內瘋搶物資的父母,在家中囤積不知道何年才吃得完的米糧,不知何時才用得完的廁紙、日用品的父母,這些極其自私的行為,又為他們的子女立下了什麼的榜樣呢? 家貧出孝子 國難見忠臣 最近看到幾個訪問,看到那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捱更抵冷排隊只為買口罩或者輪候免費口罩,我的眼淚止不住。政府冷血可恥是事實,但我們香港人的心不能冷!熱情無限,人間有情,許可的話,出門懇請多帶幾個口罩,贈送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士。 家貧出孝子,國難見忠臣。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好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讀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

最近看到一篇訪問,當事人是個自小無心向學,會考成績差到連返學校攞成績表都嫌費事;終日無所事事游手好閒,返工遲到早退,做事毫不認真的「廢青」。結果這個才33歲的廢青,成為五星級酒店餅房行政總廚,管理15個年資年紀都比他高許多的下屬。 明明是個很勵志的故事,但訪問的標題及內容不斷以「廢青」標籤,是否只要是讀書不成的,在尋找在摸索人生出路興趣志向的年輕人,未有成就的,全部都只能是廢青? 開口埋口不務正業,究竟什麼才是正業?首先要符合什麼條件才稱得上正業?今時今日,行業職業五花八門,Slash是王道,也是必然的大趨勢,同一時間不再只做一份工。追求的不是一份穩定的收入,因為穩定收入,穩定工作已經不再存在;而是要開拓,拓展不同範疇,發掘發揮自己興趣強項,增加收入來源。拒絕為份糧向老闆忍氣吞聲賣命,是選擇也是態度,不是東家不打打西家,是要創造自己的獨有獨特的價值,去到邊都搵到食。 大學畢業證書,在文憑量化極度寬鬆的今日,究竟證明得了什麼?硬知識除了在大學讀,網上課程免費的公開的任你讀,還有什麼稀罕?當年被譽為神科及收入保證的法律和會計,無可避免很快就會被AI取代。事實擺在眼前,父母依然相信不讀大學無前途,坑死了、扼殺了子女明明無限的可能! 誰是真廢青 年輕人之所以會頹廢,是因為實在了無生趣!試問我們要是被迫做一份完全枯燥乏味,了無生趣的工作,返工返到生不如死的時候,有可能積極嗎?頹廢是唯一出路!相反,做的只要是熱中喜愛的事情,那就不再是一份工作,是自己追隨的理想夢想,幾艱苦都不會放棄,幾困難都會克服,那位33歲的五星級酒店餅房行政總廚就是人辦。真正的廢青,是那個碩士畢業,寧願攞綜援都不去工作的仁兄,他才真正配得起,實至名歸! 未來社會需要的究竟是什麼人才?肯定不會是考試機器,我敢寫包單!著名IT人李開復在2018世界經濟論壇中表示,未來10年人類的重複性工作中,醫療、法務、服務等工作,會有不少被AI取代,再過20年則全面取代。人類需要尋找AI不能取代的工作類型主要有4種:創意型(如科學家、藝術家、市場家)、複雜型(如戰略家)、靈巧手工型(如飛機修理員)與關懷型(如老人照顧、心理諮詢)。 他更強調,人類過往對「努力工作就會得到財富和認同」的價值觀深信不疑,但現在必須改變。這種瘋狂工作,不重視工作內涵和對內心追求和成長的平衡,會讓人類的發展走向歧途。天生我材必有用,「材」是重點!相信自己,跟着心走,條條大道通羅馬,總有出頭天!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新春大吉喜洋洋

今日大年初四,當然先要和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拜年,祝大家闔府平安、龍馬精神、家庭和睦、笑口常開! 雖然過年氣氛的確一年不及一年濃厚,但今年過年市面實在特別冷清。不過無論外面景况如何冷淡,家裏永遠最溫暖,沒有比一家人圍在一起談天說地更溫馨。 想來過去7年,我們都沒有一家人齊齊整整一起過年。首先是大T去了韓國讀書,之後媽媽走了,如今又到小T在英國讀書,所以我們家過年,過得愈來愈求其,和媽媽尚在時的那種陣仗,差得實在太遠了。 話雖如此,人生的確很微妙。我最憎被洗腦,偏偏從小被母親耳濡目染的過年傳統習俗,已經根深柢固到不止洗腦咁簡單。年三十晚一定煮守歲齋,大年初一中午一定食齋,是為新一年新開始祈福。做冬團年飯開年飯也好,一定要添飯,寓意長添長有添多添好的意思。初二開年,一定要有燒肉,紅皮赤壯,大紅吉利赤壯身體好。還一定要有魚,寓意年年有餘。以前母親做的,我真的沒想過我幾乎樣樣跟到足,除了蒸糕這一項。蒸糕蒸糕,愈蒸愈高,寓意步步高陞年年進步,母親年年蒸幾十底糕派街坊的場面,歷歷在目。講起來,我之所以沒怎麼進步,是否因為我沒有蒸糕的緣故? 新年大陣仗 全因重視家人 之所以沒有跟着蒸,是因為實在大費周章,我覺得太花時間不值得。尤其我每年都收到不少糕點禮物,根本吃不完,就不必勞煩自己咁辛苦。偏偏就有好朋友試過我手勢,亦睇過我教煮食的影片,主動特意打電話給我,希望我教大家整芋頭糕。 果然冥冥中有主宰,雖然每年蒸得最多的是蘿蔔糕,但芋頭糕才是我媽媽的最愛。恭敬不如從命,我終於第一次一手一腳由買材料開始,蒸了我人生的第一盤芋頭糕。我相信媽媽應該很高興,因為我的助手是她最疼愛的孫女大T也。 從外表看來,大家可能覺得我很西化,其實我是個非常重視傳統的人,雖然未至於食古不化,但思想其實很守舊。我是活到今日,就快登六,才真正懂得媽媽的心。其實重視傳統、重視節日,是因為重視家庭、重視家人。總之一定要一家人一起食飯,食物從來不是重點(不過當然好食是最好);是那氣氛、那味道、那感覺、那記憶,永在心中永留存。 差一點忘記了,今日亦是很多人的開工大吉日,祝各位老闆盆滿鉢滿,生意興隆!祝各位打工仔工作順利,升職加薪!祝各位自僱人士,Job多到接唔切,瓣瓣都掂!祝各位大小朋友,智慧增長,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鼠年來個好開始,今期稿費捐畀明哥派飯。身體力行,一於去捐血,呼籲全部有心人,齊齊種福。行善積德福有攸歸,恭喜發財!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