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荷地:垃圾「深藏不露」

猶記得初來荷蘭居住時,我們只需繫好儲了一星期的垃圾,一袋一袋地放在家門口,等待每星期大型垃圾車到來收拾便可。但這種方法既會招惹老鼠蚊蟲,垃圾袋每次亦會被海鷗啄開,於是袋內的垃圾被翻出一街都是,非常不衛生。 綠色箱下藏大鐵桶 收集垃圾 其後,政府為了避免海鷗的「侵襲」,嘗試在地下掘一個隱藏式、如一個20呎貨櫃深的洞,然後放下一個大鐵桶。而地面上,我們見到的只是一個深綠色內裝旋轉式鐵兜的垃圾箱。就是這樣只要將垃圾袋放進去關上蓋,垃圾就自然跌進地下的鐵桶內。每隔一段時間垃圾車便來清空鐵桶。這種處理垃圾方法,可防止海鷗和老鼠滋擾,也令市面更加美觀。由於這種垃圾桶實在太好用,因此各式各樣如專處理電子零件、紙皮、玻璃瓶的收集箱也採取這種方式處理垃圾;並按每個地區和每戶的垃圾重量來收費(有些地區的垃圾箱,是需要使用居民卡才可丟垃圾的)。 若有大型家具要丟棄的話,可預約政府的垃圾車來家門前收集,這是免費服務。當然,我們也可自己駕車前往垃圾站。這些垃圾處理站規模龐大,分類非常仔細。而超級市場則設有塑膠瓶和汽水罐的回收箱,視乎體積退錢,這就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愛的日常,我們通常儲2至3星期的塑膠瓶和汽水罐,然後着他們拿去超級市場的回收箱,每一個塑膠瓶視乎大小最少可換0.25歐元(約2.2港元),最高紀錄我們取回9歐元(約78港元),這9歐元就給兩兄弟當零用錢買零食之用! 而我們居住的海牙市(Den Haag)既不需要仔細將垃圾分類,也不用計重量或每次收費,因為我們每年都繳付了約400歐元(約3465港元)的垃圾稅呢! 海牙市中心大型垃圾收集站,垃圾分類得非常仔細,例如木材、紙張、鐵、塑膠等,只要將垃圾放進那綠色膠箱內便可,非常方便。而最重要的是垃圾站內非常乾淨,一點臭味也沒有。(作者提供) 鐵桶隱藏在地底,地面只看見上面的那個綠色垃圾箱。每星期都會有職員將垃圾桶吊起,打開桶底,垃圾便會倒進垃圾車內。(作者提供) 這些就是平日處理家中垃圾的垃圾箱,有些地方甚至會有廚餘收集箱,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城方,要拍居民卡才可丟垃圾,但海牙市就不需要拍卡,非常方便。(作者提供) 文:Katy 作者簡介:因為一段異國情緣,伸延出一個中荷家庭。兩地不同教育,並沒造成衝突,反之融會貫通,造就了兩名兒子精乖伶俐、成績優異。遠嫁人妻的Katy很樂意將在荷蘭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趣聞一一與大家分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6期]

詳細內容

荷事荷地:國王日全民狂歡

4月27日,是荷蘭人最瘋狂、開心的一天。除了大部分的荷蘭家庭都會迎來兩星期的「五月假期」外,這天也是全國上下齊歡的大派對日子——國王日(Koningsdag)。 國王日原本是女王日,19世紀早期王室為了凝聚民心,在女王壽辰當天舉辦慶祝活動。直至2013年,新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登基,於是在2014年將原先慶祝日期4月30日改為國王出生日4月27日,並改名為國王日。 這一天,所有王室成員都會到一早安排節目的城鎮與民同樂;而大部分的荷蘭人都會換上代表王室顏色的橙色,作古靈精怪的裝扮出巡慶祝。年輕一輩的男男女女必定蜂擁到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參加最瘋狂的街頭大派對。無論你是何種國籍都歡迎隨時加入狂歡熱舞一番。大街小巷都有響徹耳際的音樂、擠滿熱鬧的人群。平日寧靜的運河則上演一幕幕的塞船景象。 其實大部分人對攤檔售賣的東西興趣不大,但大家都樂在其中,最重要享受這一刻。(作者提供) 小童擺地攤掙零用錢 而國王日也是免費的地攤日和大掃除日。每一個城市的購物街,這一天都變成了免費任擺的市集。而擺攤檔的主人,大部分都是小童。所售賣的貨物,除了二手衫外,就是數之不盡的二手書籍和玩具。據悉很多貨物都是他們儲了一整年的舊物,就是為了在國王日當天讓孩子充當售貨員售賣,售賣的價格也只限於1至2歐元(約8.4至16.8港元),目的是讓他們掙取零用錢,同時也讓他們學懂舊物的分享。 近年多了小孩子即場演奏,得到頗多途人的欣賞。(作者提供) 近年就多了小孩子即場演奏樂器和自製蛋糕以掙零用錢。我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拉奏了半天小提琴,掙了40歐元(約336港元),成績相當不錯呢!不過,我家兒子長大了,對國王日的熱中也再沒以往的強烈。當然,他們也會逛逛地攤,但對他們而言,只是多了一天假期而已! 文:Katy 作者簡介:因為一段異國情緣,伸延出一個中荷家庭。兩地不同教育,並沒造成衝突,反之融會貫通,造就了兩名兒子精乖伶俐、成績優異。遠嫁人妻的Katy很樂意將在荷蘭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趣聞一一與大家分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6期]

詳細內容

荷事荷地:荷蘭人是語言天才?

根據瑞典教育機構最新統計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簡稱 EF EPI),荷蘭人的英文能力在所有英文非母語國家中排名第一,而且擁有這樣的成績已維持超過4年。其實,荷蘭人除了英文能力高之餘,平均每一個人都能夠說上3至4種其他國家語言。以我丈夫為例,除了荷蘭文和英文外,他還能說得一口流利的德文、法文和少許的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而我兩名兒子,除了荷蘭文、英文和略懂少許中文外,現也在學校修讀法文和德文。所以荷蘭人絕對稱得上是語言天才。 電視播英語劇集 從小「浸泡」學習 事實上,荷蘭文與英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receptie(英文reception)、appel(英文apple);加上荷蘭人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例如電視會播放英語原音的電影或劇集,然後配上荷蘭文字幕。這種「浸泡式」的方法意味着荷蘭的小孩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以更自然地融入,英文自然成為荷蘭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他們groep 7(小五)才正式由教師教導英文,而真正從書本學習,就要到中一的時候,但英文並沒有難倒他們。如我的小兒子由於在中學揀選了雙語教育( TTO,tweetalig onderwijs),因此除了基本的荷蘭文課外,所有課目都以英文為主,並且每年都會有一星期到國外交流實習。今年學期初,他就去了英國倫敦寄住當地的家庭,學習他們的文化。 荷蘭兒童課餘會閱讀英語小說增進知識。(作者提供) 初中開始必修法德文 除了學習英文,從中一開始,法文也是必修課程。到中二的時候,還要學習德文課程。倘若學生成績優異,長大後想成為專業人士如律師或醫生,還要學習古文如拉丁文(Latin),又或希臘文(Greece)。而學習法德兩種語言是基於荷蘭大部分學生都懷着出國留學、工作的夢想;加上法德文是鄰近國家一般使用的語言,荷蘭人經常到鄰國度假,且他們認為荷蘭是國際化都市,因此這些外語自然是必修課目。 近年有一些中學更開始提供普通話課程,再加上波蘭、土耳其、摩洛哥等地的移民,因此在荷蘭一人能說流利的多國語言已經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呢。 文:Katy 作者簡介:因為一段異國情緣,伸延出一個中荷家庭。兩地不同教育,並沒造成衝突,反之融會貫通,造就了兩名兒子精乖伶俐、成績優異。遠嫁人妻的Katy很樂意將在荷蘭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趣聞一一與大家分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9期]

詳細內容

荷事荷地:荷蘭設學童單車試

荷蘭被稱為「單車王國」,除了單車數量多,單車也是當地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但你又知否在荷蘭踩單車,孩子是要考試的呢? 兒童考試不兒戲 設筆試路試 在荷蘭,據統計一個一家四口的家庭,就有4架單車或以上。不少父母在小孩4歲左右便先讓他們學習平衡單車,然後才學兩輪單車。學童到達小學groep 7(即香港小學五年級),便要參加全國學童單車考試Verkeersexamen。這單車考試一點也不兒戲,先由教師檢查每架單車是否合規格,例如單車高度是否合適、煞車掣是否良好、輪胎是否打足氣、學童的平衡能力等。通過後可參加筆試,例如是否懂得每一個路牌的指示、轉彎時的左右手勢、道路基本常識等;筆試後,才可真正進入大馬路參加路試。當然,及格與否,你依然可以在路上踩着單車四圍去。 荷蘭各地的單車路徑和設施都非常完善,大部分踩單車的人都不會佩戴安全頭盔,不過,荷蘭對踩單車的人也有基本要求,例如漆黑時分,單車前後燈必須亮起,另外也禁止踩單車時使用手提電話等。而政府人員還會定期檢查單車是否停泊太久沒用而作出警告,警告無效便會將之沒收。 訓練自立能力 培養生活智慧 我家兩名兒子升上中學後,單車就成為他們日常必需品。除了上學,也是他們課餘參與課外活動周圍去的交通工具。因此,他們除能掌握單車基本技巧外,也能看懂地圖。無論遇上何種天氣,每天變化不定的交通狀况,他們都從容不迫地踩着單車前行。此外,他們還學懂如何維修單車。有一次,我兒子在上學途中單車鏈甩了,他並沒有慌張地打電話回家求救,而是把單車停在路旁自行維修;又有一次遇上大風暴,我正擔心他會被風吹翻,怎知他回到學校後,發短訊告訴我:「我踩在一個身形強壯的人後面,(他)為我擋了迎面吹來的風,讓我可以安全踩到目的地。」我深深佩服他們的小智慧。 在單車的路程上,我領略到荷蘭人面對困難時的毅力和智慧。原來我的兒子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有素呢! 荷蘭政府規定,在天還未亮的時候,必須亮起單車燈前行。(作者提供) 除了學懂踩單車技巧,也要學習維修和清潔。(作者提供) 文:Katy 作者簡介:因為一段異國情緣,伸延出一個中荷家庭。兩地不同教育,並沒造成衝突,反之融會貫通,造就了兩名兒子精乖伶俐、成績優異。遠嫁他鄉的Katy很樂意將在荷蘭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趣聞一一與大家分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