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童途有「理」:軟腍腍小懶蟲?或肌張力不足

5歲的浚洋(化名)不喜歡說話,總是懶洋洋的。媽媽見他功課做得慢,坐又坐不好,做事總是慢幾拍,擔心他是懶惰還是生病? 當時我是「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物理治療師,做評估時發現浚洋單腳站立時,核心和下盤不穩,搖晃不定,需頗多協助方能單腳跳起;跳彈牀時,旁邊的同學跳得起勁時,他卻很容易失平衡倒下,且要花盡力氣才能在搖晃的彈牀上站起來。另外,他未能準確地做出測試的動作,肢體動作有明顯的偏差。 上體能課時,浚洋即使清楚看見教師的熱身示範,卻無法跟上。排隊時,有同學走到他前面插隊,他只有無奈接受。在家裏,軟腍腍、沒精打采的他經常躺在地上玩,即使坐起來亦會「寒背」。他聲線細小,缺乏自信。 肌張力低的孩子,常常伏在桌上做功課。(模擬照片,受訪者提供) 詳細評估後,發現他有四肢及軀幹肌肉張力低、肌力弱及體能發展遲緩等問題。肌張力,指肌肉處於靜止狀態、被伸展時表現的阻力。早產、腦神經疾病或創傷、遺傳病或發展障礙等,都能引致肌肉張力異常。 加強下肢及核心肌力的運動。(受訪者提供) 加強訓練肩、腳、背部肌力 因應浚洋的情况,物理治療針對加強訓練他的核心控制,肩、腳、背部的肌力,單腳平衡力,以及提升耐力和敏捷度。訓練時,我會配合前庭刺激以提升覺醒狀態,利用本體感刺激以改善肢體控制。教導動作時會透過多元感觀,如重複示範及解說,並觸碰活動的身體部位,讓他更明白動作指令。另外,我亦教導浚洋父母替他做家居運動,以及讓教師了解他的活動困難。經過數周訓練,浚洋的體能大有進步,坐姿及平衡都有顯著改善。他變得開朗自信,臉上亦多了笑容,而父母也明白到運動對浚洋的重要。 加強背部肌力的運動。(受訪者提供) 雖然肌張力低未必引致功能障礙,但家長應留意以下幾點,及早發現問題,轉介物理治療師處理。 1. 孩子未能跟上體能發展里程,嬰兒時期頸部軟弱,較遲學會走路、跳躍等 2. 坐或站立時,經常找地方或旁人依傍 3. 做功課或看書時多伏在桌上 4. 坐立時,背椎隆起;甚至因經常受壓而泛紅 5. 站立時,膝關節向後彎 6. 步履不穩,容易絆腳跌倒 7. 體能和耐力較同齡的小朋友遜色,容易感到疲倦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綺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寶寶在9個月大左右開始懂得爬行,以及扶着牆邊或梳化踏步,家長興奮地期待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學行車(圖一)和嬰兒用品,聲稱有助寶寶體能發展,家長往往會問:學行車能否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是否必要?是否安全等問題。 幼兒自從學會坐起後,會更偏好直立的姿勢,以便觀察周圍的事物。他們對身邊的環境感到好奇,學行車令幼兒有獨立自主的感覺,能自由自在地前往不同的地方探索,接收更多不同類型的視覺資訊,從而刺激認知發展。同時,將幼兒放在學行車內,家長便可以抽身處理家務和其他事情,這是很多家長喜愛用學行車的原因。然而,學行車卻不利於幼兒的體能發展! (圖一)(作者提供) 反礙體能發展 肌力不足易失平衡 學行車,實際是被用作「坐行車」,幼兒坐在學行車內以腳尖發力撥地推動車子前進(圖二),使幼兒的重心長期前傾及不斷強化小腿肌肉,令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肉縮短,導致將來在走路時出現腳尖步行、腳跟不着地及向前衝等毛病,幼兒容易失平衡而跌倒,令學習走路更困難。 再者,學行車有支架支撐,幼兒坐在學行車內所謂「行走」,完全不需用到正常學行時所用到的大腿肌力、核心肌群及四肢協調,弱化了幼兒下肢的力量及平衡力。一旦離開學行車,幼兒便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己走路。走路除了需要雙腳的力量,也需要平衡力和不同肌肉群組互相協調,這些都不是坐在學行車上步行訓練得到。由此可見,學行車無助幼兒學行之餘,反而更有礙他們掌握走路所需要的能力。 (圖二)(作者提供) 地面活動更利發展 幼兒使用學行車,會減少他們練習爬行、自行坐起及站立的機會。不如多讓幼兒在地面活動,自由活動身體的每一部分,亦能刺激腦部發展,思考及計劃如何運用和協調身體移動至目的地,如爬行、翻身滾動、扶着家具、坐着挪動身體等,動作更多元化,這些全是幼兒準備開始走路、在學行車內學習不到的必要技巧。家長可以考慮以網牀或在地上鋪上地墊,配以防護圍欄來代替學行車,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空間去發展體能。(圖三) (圖三)(作者提供)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胡凱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13至24個月大 行樓梯扎扎跳

(作者提供) 編按︰上期〈7至12個月大 學爬學企〉,談到幼兒在7至12個月大的感知活動發展重點,並建議一些促進發展的活動。今次將話題再伸延至13至24個月大的幼兒。 13至15個月大的幼兒開始蹣跚踏步。父母需提供一個安全、無障礙的學習空間,例如在地面鋪上軟墊,並以赤腳步行為佳,讓他自如地練習走路。當寶寶能單手拖着父母穩定地向前踏步後,父母可鬆手讓寶寶自行向前踏數步至自己懷裏,繼而慢慢增加步行的距離。寶寶在這階段走路時會把手舉高或張開來維持平衡,並且會左右搖擺。當寶寶可在屋內自己走動後,父母可將玩具或雜物放在地上,鼓勵他蹲下去撿起再站立,或者蹲下玩玩具。(圖1) 多赤腳行 遠離扁平足 幼兒在16至18個月大時已能穩定地走路。父母可在地上擺放一些障礙物(如玩具、整條廁紙)讓寶寶跨過或避開,給他雙手拿着籃子或揹着小背包步行,帶他行斜坡等,都有助提升及挑戰寶寶的平衡和步行能力。另外,多讓寶寶赤腳行沙灘、草地等(圖2),不單可鍛煉平衡,亦能刺激腳底的小肌肉,並給予幼兒大量的觸覺刺激,減低日後出現扁平足及感覺統合問題的機率。 在19至24個月時,幼兒開始扶着成人的手兩步一級地上落樓梯、短距離快跑及學習雙腳離地跳起。父母可疊起地墊讓幼兒在家練習踏級,或帶寶寶到公園踏矮而闊的梯級(圖3)。玩追逐遊戲可鼓勵幼兒快跑。多作蹲坐起身然後踮起腳跟則有助幼兒學習離地跳,當幼兒掌握到這基本技巧時,父母可扶着雙手,協助其雙腳離地跳起,然後慢慢減少協助,最後讓幼兒自行跳起。 這階段的寶寶能掌握簡單的球類技巧,例如擲、拋、踢等動作。父母可自製一些紙球並預備一個水桶,教導寶寶如何單手從上往下擲或從下往上拋紙球到面前的水桶內,以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另外,跟寶寶到草地踢足球,不單能建立足眼協調,亦能提升平衡能力。 最後,筆者鼓勵父母多帶幼童到公園,嘗試不同的遊樂設施如韆鞦、搖搖馬、滑梯等。這些活動能給予幼兒大量的前庭刺激,不單讓幼兒感到開心愉快,亦能促進感覺統合,對日後的身體協調有着重大的幫助。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慧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1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4至6個月大促進發展活動

編按:上期〈0至3個月大 發展里程碑〉,談到幼兒在0至3個月大的感知活動發展重點,並建議一些促進發展的活動。今次將話題伸延至4至6個月大的孩子。 視覺刺激活動 寶寶在4至6個月大時,眼睛對焦能力漸增,視野更闊更遠,能辨認熟悉的面孔及喜歡鮮明的顏色。父母可在幼兒的視線範圍內,搖動顏色鮮明和發聲的玩具,當吸引到寶寶注視玩具時,就慢慢移動玩具往不同方向,時或輕碰寶寶的手,利用同步的聽覺和觸覺刺激,加強訓練寶寶的視覺追蹤和雙眼肌肉協調,同時誘發寶寶主動伸手抓取物件,為發展寶寶的手眼協調、空間感和立體感奠下重要基礎。(圖1) 圖1(作者提供) 前庭覺刺激活動 前庭系統在這時候開始發展,翻正反應(righting reaction)亦漸趨成熟,當身體傾側一邊時,頭及上身會向反方向傾側以保持平衡。父母可扶着寶寶的盆骨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後慢慢將其身體傾側一邊,誘發他的頭及上身向另一邊的翻正反應,刺激寶寶的前庭系統的發展。(圖2) 圖2(作者提供) 父母亦可抱起幼兒自轉,或重複將寶寶輕輕向上舉起,給予寶寶不同的前庭覺刺激。(圖3)適當的前庭刺激活動極有助寶寶日後的平衡、四肢協調,甚至學習及專注的發展。 圖3(作者提供) 本體覺刺激活動 幼兒在4至6個月大時已能基本控制頭部的活動,父母可多放寶寶於俯卧的姿勢,讓其用前臂或手掌支撐上半身,鍛煉肩關節的穩定、上肢及背肌的力量,以促進日後發展手部精細的活動如執筆、彈鋼琴等。(圖4)隨着背肌日漸強壯,父母可讓寶寶坐在地墊上,以雙手按着地面,學習穩坐地上。 圖4(作者提供)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慧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3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0至3個月大 發展里程碑

0至2歲是嬰兒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這階段的認知發展是以感官動作為主,亦稱為「感知動作學習期」。幼兒以肢體活動,例如爬行及步行等,並透過接觸及探索周遭環境,來認識這個奇妙的世界。同時幼兒亦藉着不同的感知活動如敲打玩具、舐啜物件等去刺激腦部發展,為日後的學習及整體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的動作發展,是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文會向父母分享幼兒在0至3個月的感知活動發展重點,以及建議一些促進發展的活動。 促進感知活動發展重點:(圖表) 下期繼續與讀者分享寶寶在4至6個月的發展里程碑及相關活動。(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慧雯(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嘟嘟嘴 不再流口水

小孩子在1、2歲時流口水是很正常的,有些孩子會到大約4歲才停止,但若4歲後仍經常流口水,則可能需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所謂流口水,即未能有效地吞嚥唾液而令唾液滲漏於口腔之外。孩子在4歲後仍流口水,可能是由以下1項或多項的原因引起: 1. 缺乏流口水的意識 2. 雙唇閉合不緊,導致嘴巴長期張開 3. 口腔及咽喉感覺受損 4. 舌頭和嘴唇的活動功能或張力異常 5. 吞嚥次數不足 6. 有吞嚥困難 7. 不良的口腔習慣如吮手指、吮奶嘴 8. 牙齒排列問題如俗稱的哨牙 治療流口水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着手,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及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OMT)。 什麼是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OMT)? 它是透過一系列訓練口腔及面部肌肉的運動,從而強化口腔及咽喉的肌肉,改善口腔及咽喉肌肉的協調度,促進雙唇閉合及矯正舌頭擺放的位置。 另外頭部、頸部和身體的姿勢對舌頭、嘴唇和下巴的位置影響很大。經常抬起頭,閉合雙唇,腰背挺直才可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從而防止用嘴巴來呼吸。 改變不良的口腔習慣亦是OMT其中一重要環節。 鍛煉面頰肌肉及雙唇,改善嘴巴閉合的運動︰ 1. 金魚嘴﹕用力吸啜使兩邊面頰凹入,數十秒後放鬆。放鬆時要發出「咄」一聲;重複練習10次。(圖a) 圖a(作者提供) 2. 吹氣球或肥皂泡。 3. 嘴巴洗衣機(water puff)︰喝一口水,讓水留於口腔內,先以水脹起左臉頰,再脹起上唇,跟着脹起右臉頰,之後脹起下唇。每個位置脹起5秒,旋轉一圈後,將水吞下。(圖b) 圖b(作者提供) 改善不良口腔習慣的方法: 孩子多作手部活動如拼圖或擲球運動,從而減少孩子吮手指的情况。 視覺提示:很多孩子會忘記吞口水或抹乾嘴巴,家長可透過金魚嘴或嘴唇閉合的哈哈笑貼紙去提醒孩子吞口水及抹嘴巴。 觸覺提示︰家長亦可用手指輕碰孩子的上唇,提醒他們要吞口水及閉合嘴巴。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及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馮潔玉(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5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舐舐脷趕走睡眠呼吸障礙

如果你的孩子在睡覺時有短暫窒息、喘息、張開口呼吸而非用鼻子,甚至打鼻鼾、睡不穩、出汗;日間則有頭痛、疲累、鼻塞、食慾不振和吞嚥困難等,他有可能已患上睡眠呼吸障礙。此障礙可能會引起專注力不足、行為問題和學習困難等問題。 睡眠呼吸障礙成因 1. 以口呼吸,舌頭習慣放在口腔底部,以致未有刺激上顎骨發育,造成臉顱骨發育失衡,壓迫呼吸道 2. 腺體肥大,如腺樣體及扁桃腺肥大,導致氣流無法順利進入氣管,氣管因受擠壓而產生鼾聲 3. 舌繫帶過緊或過短,導致顏面骨發育不全,影響呼吸及睡眠 把握6歲前治療黃金期 近年多份文獻都證實,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OMT)有助改善睡眠呼吸障礙。OMT是一系列的口腔及面部運動,用以強化口腔及咽喉肌肉,從而改善協調力,促進雙唇閉合及矯正舌頭擺放的位置。 如何獲得最佳訓練效果?人從出生到第一顆成年牙齒長出時,即大約6歲左右,上顎的縫合線最柔軟及有彈性,這些縫合線與臉部和頭部的每個骨骼相連;頭、臉的肌肉活動會影響這些骨骼的生長和發育,因此最好的治療時間是在縫合線最柔軟的時候,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可接受訓練。 (左圖):舌頭休息時應該是貼着上顎。(右圖):加強舌頭肌力的運動:把舌頭盡量向前伸向鼻子,來回10次。(作者提供) 嬰兒在哺乳時,需要用舌頭、臉頰肌及嘴唇來吸吮乳頭,這些活動皆有助臉部、嘴巴和下巴的生長。如能夠保持頜骨閉合,可使舌頭壓着上顎骨,保持上顎骨的形狀;若上顎形狀不良,如太高、太拱或太窄,均會導致睡眠呼吸障礙,影響牙齒的排列及生長,和引起呼吸問題。而上顎變窄令鼻腔也狹窄,孩子就很難通過鼻子呼吸,因此嬰兒直接餵哺母乳是最好的口腔及面部肌肉運動練習。 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提倡經常將舌頭貼住上顎,雙唇合攏。而保持良好筆挺的姿勢,令呼吸道暢通,亦是OMT重要的一環。最後更要提醒小朋友用鼻子呼吸,防止空氣刺激咽喉組織,引起不適。 處理兒童呼吸睡眠問題需多方面醫療團隊合作,建議及早接受檢查與治療,以免阻礙孩子成長及學習。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馮潔玉(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1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袋鼠式護理 好好抱寶寶

一個擁抱可以為人帶來溫暖、愉快及安全的感覺,這是因為在身體接觸時,人體會釋放催產素(Oxytocin),改變我們的心情。親密的肌膚接觸,更加對嬰兒和父母帶來很多好處,甚至直接影響寶寶將來的腦部及身心發展。今期向大家介紹的,就是父母與嬰兒之間的擁抱——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顧名思義,就如母袋鼠看顧袋中的初生袋鼠般,將初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直立式面向自己並緊抱於胸膛內。為了與嬰兒有更多肌膚接觸,成人一般都不會穿上衣,嬰兒則可穿上尿布,父母可再用毛巾裹着自己及寶寶保暖(圖)。袋鼠式護理起源於1970年代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當時醫院的早產嬰兒因感染、呼吸問題及照顧不足而導致死亡率偏高。研究員發現被母親大部分時間緊緊抱在懷內的早產兒,身體狀况較穩定,母乳餵食和體重增長情况都較為理想。這個方法在1990年代開始在北美普及,繼而廣泛應用於足月出生的嬰兒身上。 懷內肌膚接觸 穩定嬰兒身心 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袋鼠式護理對初生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有正面影響。在父母懷內有親密的肌膚接觸,能穩定嬰兒的心跳及呼吸,令睡眠安穩,減少嚎哭,促進身體生長,並能減低他們在醫院內受感染及死亡的風險。對母親而言,袋鼠式護理能增加母乳的分泌和提升餵哺的成功率,有助母親產後復元。另外,用袋鼠式護理照顧初生嬰兒,能增加父母對照顧小朋友的信心,減低他們的焦慮,鞏固親子關係。2017年的一份長期研究指,接受袋鼠式護理的一群小朋友,在20年後普遍有更好的社交行為,包括較少過度活躍及衝動行為、較低學校缺席率等。 學者們對袋鼠式護理的原理有不同的見解。有學者指,嬰兒與父母的親密接觸令兩者能建立親密感,而父母溫暖的身體,有助穩定嬰兒的體溫,使他們的身體狀况更穩定。另外,嬰兒依靠在父母身上時,父母呼吸時胸口的擴張與收縮,能給予孩子適當的前庭系統刺激,而良好的前庭系統發展,有助穩定嬰兒的情緒及促進體能發展。此外,袋鼠式護理亦給予嬰兒溫和的觸覺刺激,父母的說話、呼吸聲和心跳聲,能給予寶寶聽覺刺激和安全感,加強多元感官及心理發展。 (作者提供) 確保呼吸暢通 讓嬰兒放鬆靠父母 在袋鼠式護理過程中,必須確保嬰兒的呼吸道暢通無阻,並要小心擺放他們手腳和身體,讓他們可以安全放鬆地靠在父母身上,獲得最佳的護理效果。希望每位父母都可以好好地擁抱你的寶寶,讓他們在懷內溫暖地成長。 (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梁子駿(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7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口腔面部肌肉運動 戒掉用口呼吸

在一般情况下,空氣從鼻孔吸進肺部,鼻毛會先過濾當中的塵埃及病毒,經鼻黏膜暖化後,減少冷空氣對氣管的刺激;同時,鼻竇會產生一氧化氮,有殺菌及擴張氣管的作用,使氣道能保持暢通。 口呼吸可致睡眠窒息 影響外觀 若用口呼吸的話,空氣沒有經過鼻毛過濾及鼻黏膜暖化而直接進入氣道,會令支氣管較易受到刺激而收縮,引發支氣管炎或喉嚨發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甚至會加劇哮喘症狀。而用口呼吸亦會令過量二氧化碳排出體外,減少氧氣的吸收,影響呼吸規律,氣道因而會變得狹窄,容易引起鼻鼾及增加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風險。 再者,用口呼吸會導致血氧飽和量不足。身體為了得到充分的氧氣含量,下巴自然會上仰,久而久之, 舌頭會慣性往下放,引起脖子前伸及寒背等不良姿勢。研究亦發現,長期張嘴呼吸會導致臉部及牙齒發育異常,面形變得窄長,下巴往後縮及牙齒不整齊等情况,影響外觀。 若你的孩子已經養成用口呼吸的壞習慣,可以透過呼吸訓練及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等去改善。 改善口腔協調 矯正舌頭擺放位置 口腔顏面肌肉功能療法(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是透過一系列訓練口腔及面部肌肉的運動,從而強化口腔及咽喉的肌肉,改善口腔及咽喉肌肉的協調,促進雙唇閉合及矯正舌頭擺放的位置。 運動一:正確地擺放舌頭(圖一) 經常把整個舌頭貼着上顎,舌尖貼着上顎牙槽脊。 運動二:強化舌頭的耐力 用舌頭把蜜糖黏在上顎,再用舌頭把它刮下來,重複10次。 運動三:面頰肌肉訓練 i. 吹肥皂泡或吹氣球。 ii. 嘴唇拔河:雙唇夾住一張紙,用手將紙往外拉,雙唇用力夾着紙張令它不能被拉走,維持10秒,重複10次。 運動四:鼻子呼吸訓練(適用於鼻塞測試合格者︰將鏡子放在鼻孔下,呼氣時霧氣範圍超過30毫米)整個舌頭貼着上顎(如運動一),保持雙唇緊閉並用透氣膠紙黏着,用鼻子呼吸30分鐘,每日至少1次,其間可如常活動(圖二)。 以上所有運動必須持之以恆,才可以戒除用口呼吸的壞習慣。 圖一(作者提供) 圖二(作者提供) (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馮潔玉(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3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不翻身、不爬、不低頭 原來前庭系統失調

臻臻是個開心易湊的小乖乖,躺在牀上半天也不哭鬧;抱在胸前,會安靜地觀察環境,留意房間裏發生的大小事情。唯獨他一直都不會翻身、不會爬;坐在地時頭挺得直直,雙手撐地,小人兒像雕像般,甚少郁動,也不伸手抓玩具,坐累了就叫喚媽媽來抱他。漸漸媽媽覺察到臻臻的發展跟哥哥大有分別,找物理治療師檢查,發現臻臻有前庭系統失調。 圖一(明報製圖) 圖二(物理治療師陳慧雯提供) 前庭系統協調腦眼四肢 前庭系統位於內耳,包括三個半規管和兩個耳石器官(圖一)。前庭系統可以感覺頭部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並透過協調大腦、小腦、眼睛及四肢,達至以下功能: ˙身體移動時能維持眼睛凝視物體的能力,保持視力清晰 ˙感應頭部姿勢、動作和方位,作出相應調節,保持頭部穩定 ˙利用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讓頭和身體對應,讓身體可以維持直立的姿勢 ˙失平衡時調整身體姿勢來恢復平衡 力有不逮 抗拒轉換姿勢 物理治療師檢查臻臻時,發現他移動頭部時前庭系統不能有效地穩定眼睛去注視物體,為保持視力清晰,身體的本能反應是固定頭部。故躺下時,他不會轉動頭部來翻身,坐時不會低頭看玩具,追看移動的事物時,也是眼動頭不動。 嬰兒會自然轉動頭和身軀,引發頭身對應的反射動作(head righting reflexes)來鍛煉頸和軀幹的肌力,促進翻身、趴地抬頭和爬行等動作發展。剛學坐的嬰兒會用雙手撐地以穩定身體,隨着頸、肩及腰腹的肌力逐漸增強,嬰兒不再需要用手穩定身體,可以用手向四周抓取物件、玩具,並隨意轉換姿勢及爬行。由於前庭系統失調,臻臻的頸和軀幹不夠力,他抗拒轉換姿勢,坐時需用雙手撐地,並闊闊地分開雙腿,以保持穩定。一旦失衡,便會翻倒。所以他稍有不穩便會嚎啕大哭,對活動失去興趣及信心,並極之依賴媽媽! 刺激前庭 鍛煉頸和軀幹肌力 物理治療師一方面透過適度的前庭刺激,改善臻臻的眼睛凝視、姿勢調節和平衡功能;另一方面就鍛煉他的頸和軀幹肌力(圖二),增強姿勢轉換和活動能力,追上同齡的發展里程碑。幸好媽媽及早留意到臻臻的發展出了問題,讓他盡早接受物理治療改善情况,現在臻臻變得開心又活潑。 (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梅筠(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