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育兒記:日本小學文化衝擊

大兒子升上日本小學差不多1個月,好像慢慢開始適應;相反我還未適應過來,可能因為自己不是在日本長大,也未讀過日本學校,差不多天天「黑人問號」。由於日本人真的對每樣東西都很仔細,大多數日本媽媽也跟得妥貼,我也不希望兒子因為帶漏東西而徬徨無助,所以每天都努力適應中,希望他盡快成為快樂小學雞。以下這幾點,是我在第一兩個星期對日本小學感覺最大的cultural shock。 高個子卻坐前排? MJ身高130cm,作為小一生其實真的很高,甚至是全級最高。然而他第一天回來告訴我,他的座位在班房中間第1個,正正在教師桌子前面。我心想是否他做了什麼事得罪教師,要罰他坐在第1個?後來忍不住問日本媽媽好友,原來日本公立學校都依據學生名字的50音順序來排座位,而MJ名字的首個拼音是な(na),結果排到第4行第1個位,小學6年都會這樣安排。而且日本小學的班主任簡直像超人,要教全課(日文、數學、美術、音樂、體操)之餘,還要管理班房秩序,接見家長等,全部一腳踢,跟香港小學的制度很不一樣。 (圖1)(作者提供) 手帕帶2條 去日本旅行時,大家應該也發現廁所洗手盆旁邊沒有擦手紙供應,因為日本人真的每個人口袋裏也會有一條手帕或一包紙巾,洗手後用來擦手,原來這是從小培養的習慣。其實打從幼稚園,教師已經叮囑家長每天也要放一條乾淨手帕及一包tissue在口袋裏,但原來小學生要帶兩條手帕,一條是平時洗手後用來擦手,另一條放在「給食袋」裏,專門在午餐時用來擦手,教師吩咐一定要分開使用。 準備給食袋 日本公立小學全部也有「給食」供應,即由學校供應午餐。學校每個月也會派發午餐表,家長需按照表上的日子查看該天是不是「筷子日」而為孩子準備。此外,每個學生也要把筷子、口罩夾、手帕、午餐巾(一定要燙好)放在特定尺寸的袋子裏(圖1),然後掛在書包旁邊。 (圖2)(作者提供) 通宵貼名字 其實在幼稚園時,我已經習慣了將所有小朋友的用品都貼上名字,真的是「所有」——例如一盒12支木顏色筆,是每支也要貼上名字。去到小學時我已有心理準備,但不知道原來每個學生也要買一套「算數set」,裏面有超過200件大大小小的數學教材,大至紙張,小至錢幣、小棒等微細配件,家長也要統統貼上名字,一件不留,我真的貼到通宵達旦。(圖2)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與「媽媽友」相處大有學問

日本春假開始了,差不多每天也相約「媽媽友」一起到公園,大人聊天,小孩玩至樂透,從早玩到黃昏,不會吵到在宅工作的爸爸。媽媽們回家做個晚飯,吃飽便呼呼上牀睡覺,3個星期的春假不知不覺地已經過了一半。 指點迷津 解決日本文化難題 在以往的文章也提及過,日本保育園學童的媽媽,大多數是在職媽媽,接送時間也因應上班需要而不同,所以家長們見面的時間比較少,「媽媽友」比較難建立;但如跟我兒子MJ一樣是讀幼稚園的話,一般學童的媽媽也是全職或半職媽媽,接送時間劃一,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也較多,媽媽之間見面的機會也相對較多。對於幼稚園生的媽媽來說,相熟的「媽媽友」可能是要比閨蜜更重要,因為她們給予的一些建議,猶如考試貼士一樣重要。例如最初到學校做義工幫手淋花種菜時,她們會提醒我應該怎樣做才讓校長更滿意,哪一盆花是校長的心頭好,要特別小心處理等。而對於我這個外邦人,她們更不時幫我解決日本文化上的難題,我身邊的「媽媽友」真的有如苦海明燈般重要。 友善有禮 錢銀分明 勿製造麻煩 台灣好友的兒子也送上幼稚園上學了。她見到學校的媽媽們已經分了小group,不知道如何融入,見我交了幾個感情不錯的「媽媽友」,便走來問我意見。首先,我感恩自己有7年讀女校的經驗,話明「媽媽友」,清一色女人,所以曾在女人堆交朋結友的經驗很重要。我覺得跟日本媽媽相處,不能太急進,要細心觀察,也不能過分熱情。普遍日本媽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加上日本人沒有請傭人,家務一腳踢,真的不可以隨便相約去喝咖啡閒聊social。我的經驗就是最初禮貌做足,見面時客客氣氣,等大家知道我雖然是外國人,但也是平易近人,然後PTA(家長教師會)的工作也會做足,盡量迎合日本文化——不要帶麻煩給人家。 最後比較重要的是,不少日本媽媽也有keep數的習慣,金錢是敏感話題,應該避談。錢銀最好夠分明,當要夾錢送禮等的時候,最好快快手夾錢,不要麻煩別人追數。當日本媽媽們知道我是個友善又有交帶的人,她們便開始主動邀請我們到公園玩,久而久之便熟起來,MJ開心時,我也開心!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100%路不拾遺

我覺得在日本生活,其中一個最令外國人驚訝的一點,是100%尋回失物的機會率。只要記得自己在哪裏遺失,你所失去的東西都一定能夠找到(感情除外)! 我自問極度大頭蝦,人也性急,所以不時會遺留物品在車上或洗手間。在香港曾經遺失過手提電話、相機、八達通等等,大家縱然會說「地上執到寶,問天問地攞唔到」,但其實香港也有不少善心人,曾經有人在facebook上聯絡我,把錢包還給我;也有好心人打電話聯絡我媽媽,問你女兒是否遺失了電話。以我個人經驗而言,大概七成的失物也能找回,我也覺得很幸運。 之後來到日本,發覺這裏更是「大頭蝦天堂」,無論是錢包、電話,只要你記得在哪裏遺失,百分之百找得到。今天,我又再一次遺留了Suica卡在電車上,這一張並非普通的Suica卡,而是我用來上班的Suica卡。一般日本公司也會為員工付交通費,所以大部分員工也會買一張「通勤用」的Suica卡或者PASMO卡。例如我公司每個月包1萬日圓的交通費,每個月我也會把交通費直接增值至Suica卡,「通勤Suica卡」裏面也載有我所有的聯絡資料,所以不見了其實挺麻煩。如果在香港,遺失一張增值了1000大元的八達通,十居其九找不回;但在日本,我有信心一定不會被偷。我出閘時發現不見了卡,便第一時間告知客戶服務中心,但他們說現在沒有發現,要我留下電話。3個小時左右之後,便收到JR打來的電話,說有人把我的卡交到另一個站上,有空便盡快來領取。其實我也一樣,當發現地上或電車上有什麼失物之後,與其裝作視而不見,我也會第一時間交給服務員,讓遺失的人也找到失物,我也這樣教我的兒子,相信這個就是日本社會的運作方式。 雨天「借」傘 有借有還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福岡旅遊,把寄給媽媽的明信卡遺失在洗手間,當我回去的時候,發現卡已經不見了,我一心以為被清潔嬸嬸丟了,誰不知媽媽在一個星期後竟然收到明信卡,我也很驚訝!雖然錢包、電話等東西甚少機會被偷,但並不代表日本人不會拿取其他人的東西,他們不會「偷」,但會「借用」其他人的東西,最常見是下雨天時便利店門前的雨傘,我自己也試過被人家「借走」了雨傘,令我相當狼狽。我問日本朋友,他們說日本人是「借用一下」,天晴的時候再到該便利店,可能會找回自己的雨傘!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6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方便二手交易網 舊物福音

踏入2021年,希望疫情盡快受控,大家的生活能慢慢恢復正常。 由於日本疫情擴大,我們預訂的新年滑雪之旅已經告吹,整個新年假期也為搬屋而東奔西走。觀察了20多間小學後,我們最後找到了心儀的一間,同時也找到合適的房子。為了讓MJ在4月順利入學,我們決定在1月底前搬家。 經歷過搬家的朋友也知道這是一件多麼累人的事。以我的經歷而言,處理那些「不想搬到新家」的東西最費氣力,因為丟了又覺得可惜,送給朋友又怕對方嫌棄。日本雖然有不少回收店,但又懶得一車車送過去。之後跟媽媽友談起搬屋的事宜,她們一致口徑推薦我用一個叫mercari的平台,將我不要的東西賣掉,還告誡我千萬不要上癮! 便利店郵局代勞交收 mercari的原理其實跟香港的carousell差不多,都是將自己用不着的東西拍照放上平台,看看有沒有買家想買。在carousell交易成功後,買賣雙方需互相私訊,商討付款跟交收方法;而日本的mercari則有自家的網上平台解決所有交易,例如賣家將相片上載至平台後,如有買家「扑槌」後,買家不用私訊賣家怎樣交易,所有交易均在平台解決。當賣家知道貨物售出後,便可以在兩天內自行包裝,然後直接遞交到便利店或郵局即可。由於所有交易均不記名,郵寄資料也由mercari負責,賣家及買家都毋須知道彼此的資料。當賣家去到便利店或郵局,職員會編印一張單據讓你貼在貨物上,然後便會收走貨物,方便快捷。mercari會就每宗交易收取10%手續費,扣除運費及手續費後,網上交易的金額將以點數轉帳給賣家,而所有用家經平台核實身分後,可直接將點數過數至銀行戶口或於其他商戶消費,十分簡單! 買賣方毋須私約 保障私隱 我們用了差不多兩三個星期,已經把一半「帶不走」的舊物賣掉。小至一本書、一件BB衫、一架玩具車仔,大至健身器材、一對高身boot,也能一一賣走;最重要是我們只需簡單包裝,然後拿到便利店便成,輕鬆快捷,毋須擔心泄露個人資料之餘,又能為自己用不着的物件找到新主人,比知道它難逃入堆填區的命運,開心倍增,環保得來又能掙些微零用錢,難怪大受日本人歡迎。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日式育兒記:孩子一道傷痕顯文化差異?

如果你的小朋友被其他小朋友刮傷,你會怎樣呢?接放學看到刮痕就即時向學校投訴?先了解再投訴?還是覺得一次半次沒關係? 這個情况我見過兩次。第一次在香港學校工作的時候,N班有個比較活躍的男孩子,因為一個小女孩想搶他的零食,男孩子為保護自己的零食,碰撞之間刮到小女孩的手背,留下一條血痕。因為情况不屬超緊急,學校決定待家長來接小女孩放學時才告知。同事一五一十告知家長整個情况,但根據校方指引,未有開名是誰弄傷小女孩;然而家長並不接受,一定要教師說出學生的名字,然後不斷問放學的同學仔有沒有看到事發經過,知不知道是誰幹的。由於很多小朋友也沒有親眼目睹事情,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有一人更害怕到哭起來,教師見狀便走過去再解釋一次。 港家長追究到底 日本媽「不用在意」 這個時候,那個家長已經到了校務處,投訴教師沒有好好看着學生。校方其實也明白,沒有責怪教師,但要她寫上很多「意外報告」,詳細報告整件事的發生。自此之後,那個教師覺得壓力很大,常常看到她鬱鬱不歡,好不容易才熬過那個學年。其實兩歲多的小朋友不會很懂得表達自己,很多時候也會有身體碰撞,教師看到一定會處理,但她剛好在照顧另一個跌倒的小朋友,意外便發生了。 同一件事情,剛剛就在我日本工作的學校發生。同樣是兩歲多的小朋友,因為不想分享玩具,一個女孩子刮到另一個女孩子的臉,這一次更有3條紅紅的痕,被刮的小女孩哭了一段很長時間。而事情正正是發生在快要放學的時候,媽媽接放學時看到女兒在哭,教師便跟她解釋發生了什麼事。在解釋途中,刮人小女孩的媽媽走來道歉,說是自己女兒不好,很不好意思;被刮女孩的媽媽卻告訴對方不用太在意,是自己女兒不夠堅強才會被刮,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堅強一點,下一次也會懂得保護自己,會叫老師來幫忙。 父母不同應對 孩子不同未來 我們做家長的,看見自己孩子受傷,心裏當然很痛。那個日本媽媽口說不介意,可能只是一些客套話。但站在教師立場,起碼沒有被人投訴。之後日本同事也跟校長說明原委,好讓每個教師也注意那個刮人女孩的行為,也要在班房裏多做一些role play,教導他們怎麼處理,好讓學生被欺負的時候也知道怎麼做。同一事情,家長的應對手法不同,看得出小朋友未來發展也會很不相同。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4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親身觀校 揀選心水學校

參觀日本的公立小學(作者提供) 香港朋友們的孩子升小學在即,他們每星期也為小朋友拍片interview而苦惱,我這一邊廂也正為哥哥預備小學的事情而奔波。 日本的小學一般分為國立、私立和公立。聽名字也知道,國立小學是國家的小學,也是很難考的小學,選拔過程繁複,小孩子也需要無比運氣。甄選階段最初要家長親身去學校拿取表格,然後遞表後會作第一次抽籤,抽中的小朋友可以到學校面試,一般有面試、筆試跟體能測試,過關的小朋友會再抽多一次籤,抽中的小朋友才可以入讀該學校。由於國立一般也是一條龍的學校,價錢相對便宜,是不少家長趨之若鶩的學校。我們也試過碰一碰運氣,可惜首輪抽籤已經抽不中。 國立競爭大 私立要求高 然後到私立,很多私立小學也是跟日本大學有聯繫的附屬學校,亦有天皇或者名門的貴族小學,同時不少私立小學考取私立中學的成績也比公立的優勝,所以很多私立學校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學費當然比較昂貴。我自己去過兩間私立小學的說明會及觀課,雖說是說明會,女士卻要穿上黑色長裙,男士要穿上黑色西裝,家長們也好像進入競爭般,猶如日劇情節一樣,我自己倒不太喜歡這些感覺。而且觀課的時候感覺所有學生教師也很拘謹,而說明會上所透露的入學試題無比困難,例如筆試一小時、圖工半小時、體能半小時等等,我們便知道私立學校好像不太適合兒子,也不太適合我們。 公立就近入學毋須甄選 那麼剩下公立學校,公立學校並沒有任何抽籤跟甄選,只要住在該學校400米以內便會自動入選該學校。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東京都的小學也沒有對外觀課安排。可是不看一看學校我還是不放心。我選了一些喜歡的學校,隨後再打電話問有沒有觀課的安排,有幾間學校也很好,批准我們去15分鐘看一看,看過學校後我自己也略有心水知道哪一間學校比較適合MJ。 整個9月和10月,我好歹也看過了20間學校,包括國立、私立和公立,雖然說公立學校的課程全國也大同小異,但環境、教師、學生卻不一樣,所以我依然堅信除了是學校揀學生,家長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子女就讀的學校。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8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弟弟開展上學旅程

漫長的暑假終於告一段落。日本的疫情雖然還未能完全受控,但全國學校已紛紛開學。東京各區不少中小學更早於8月中已開學,來填補之前因疫情而停課的進度,而我兒子就讀的幼稚園也於原定的8月31日開學。 日本媽媽代縫入園套裝 弟弟剛好兩歲半,我們也安排了弟弟於新學期與MJ一同上學。在日本準備入學,其實是一個頗大的工程,因應不同學校的需要,家長需自家製造一系列飯盒袋、繪本袋、鞋袋等等,雖然坊間有不同公仔的入園準備套裝發售,但因為每間學校所要求的尺寸不同,校方也會再三提點家長最好自己製造,是一個「愛的表現」。對於毫無縫紉技巧的我來說,其實真的相當徬徨,家中沒有衣車之餘,如何剪裁布料也無從入手。MJ當年的入園套裝是由我好友的奶奶縫製,但朋友奶奶今年身體抱恙,我也不好意思再叫她老人家縫製。在我徬徨之際,一名日本媽媽知道我對縫紉毫無認識,她非常友善,叫我買好弟弟喜歡的布料,她可以幫我縫製學校所需的袋子,我堅持說要付她人工費,她便推搪說知道我們是外國人,入讀日本人學校已經不容易,只希望能幫到手,真的非常感激這名日本媽媽。 提早認識學校哥哥姐姐 此外,由於MJ就讀的是混齡教育的蒙特梭利幼稚園,弟弟也會在課堂見到哥哥,理應比較容易適應。畢竟這是弟弟第一次跟家人分離上學,雖然整個暑假也不斷預告,但也有點擔心。一眾日本媽媽知道弟弟也會在這個新學期入讀,她們相繼於暑假時相約MJ跟弟弟到不同公園或水池嬉戲,好讓弟弟能認識哥哥姐姐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感覺孤獨的時候也不會太害怕。 人生新旅程——有賴一眾友善的日本媽媽,弟弟能順利展開新旅程。(作者提供) 終於到了上學日,MJ跟弟弟準備好了,在門口等着校車到來,弟弟緊緊抓着我的手,我問他是否有點緊張,他點頭。校車到了,MJ的同學欣喜地喊着弟弟的名字,弟弟笑着上校車,MJ跟我說會好好照顧弟弟,我也放下了心頭大石。我以往有學生在頭一個星期不哭,之後連續哭了半年,只能希望弟弟能適應新生活。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0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飼養獨角仙

7月無聲無息地完結,夏天已過了一半。日本雖然沒有再停學,但因為疫情關係,MJ的幼稚園也提早放暑假。今年跟往年不一樣,不祈求去海外度暑假,全家人平安健康已十分滿足。 捉昆蟲觀形態後放生 (作者提供) 每年夏天,也是昆蟲四處覓食的時節,公園裏不難發現蝴蝶、蚱蜢、螳螂、甲蟲等的蹤影。日本小孩一般也會戴上帽子、手執一把長長的網,再預備一個100yen店的昆蟲觀察盒,有的在撲蝶,有的在捉蚱蜢,有的甚至會去捉蟬,好不忙碌。MJ一向也對動物有濃厚的興趣,今年更開始對昆蟲有興趣,每天也跟同學到公園捉蟲,那一般捉回來的昆蟲會怎樣處置呢?日本媽媽說所有在公園捉到的昆蟲也一定要放生,一般捉蟲只是讓小朋友觀察一下昆蟲的形態,觀察過後便放走,有些小孩卻會先帶回家,從昆蟲圖鑑上看看其名字及特徵,然後再放走。 獨角仙完成任務後死亡 不過日本媽媽說也有例外,那便是國產獨角仙。日本男孩對獨角仙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因為獨角仙外形漂亮,一年一生,所以很多人也會當寵物養。MJ有個同學仔特別喜歡獨角仙甲蟲,家裏飼養了多隻獨角仙,久而久之,MJ也開始嚷着要去捉獨角仙。每年夏天,是獨角仙出沒的季節,獨角仙一般以樹汁和腐爛食物維生,所以在樹林或枯葉上會找到覓食中的獨角仙,但因為獨角仙是夜間活動的昆蟲,所以要捉野生獨角仙,必須在晚上至清晨這段時間。我老公也是個昆蟲狂熱分子,他們倆一早5時多出發到河邊捉蟲,可惜捉了一朝也撲空,幸好有個哥哥見到MJ也是去捉蟲,送了他一隻雌性獨角仙。這個哥哥更建議我們去寵物店幫這隻獨角仙配種,讓牠們繁衍下一代、觀察牠演化的過程,聽罷,昆蟲父子立即到寵物店買了一隻雄性獨角仙。由於7月中至8月中是獨角仙交尾高峰期,我們也準備了一個交尾set(如想獨角仙交尾,一定要放牠們在一個小盒子。從網上看獨角仙一般只會交尾幾次,而我們家兩隻獨角仙卻交尾一星期,一個星期後,我們便將牠們換到一個大盒子,以及預備好一系列產卵set(要特別買產卵木,更要先浸水5小時,再放涼4小時),之後數天看見雌性獨角仙不斷轉入泥土,我們猜會不會是產卵成功呢?但不到一星期雌性獨角仙卻突然死亡,MJ非常失望,以為產卵失敗,當爸爸想埋葬獨角仙之際,卻發現牠身旁有白色的卵,然後找找看,發現最少有15個卵,兩父子又悲又喜。 獨角仙一生的任務,便是要繁衍下一代,而獨角仙媽媽在死前也終於完成了這個使命。大自然真的十分奇妙,我雖然不太喜歡昆蟲,但也樂於研究各種昆蟲的生態,有幸可以伴着兩個兒子,一同開拓大自然的奧秘。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5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嫲嫲湊孫?日本媽媽怕怕

跟日本媽媽說起香港的家庭大部分也有工人姐姐幫手做家務,不少媽媽也大叫「很羨慕」!不過當我提到也有不少家庭靠祖父母幫手湊小朋友,她們則說不用了。 跟日本媽媽熟絡了,漸漸開始可以多問一點點問題,一點點地流露真性情。有個同學的媽媽在診所當兼職護士,最近因為女兒生病了,不得不向診所請假,但上司卻很不悅,說她只顧及女兒而不理會病人感受,她受了氣便跟我們呻一呻,後來得知原來她奶奶跟她住得十分近,我不禁問:「為什麼不能讓奶奶來幫忙湊女兒呢?」媽媽們異口同聲說很多日本奶奶也覺得照顧小孩是媽媽的責任,不會多插手。數小時甚至半天還可以,但全天候照顧小朋友,兩者也不想。 不會直接責罵孫兒 假若香港嫲嫲看到孫兒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嚥,弄得滿枱也是飯,想必一定會責備兩句,然後一邊清潔枱面,一邊囉嗦說着一些中國人應有的餐桌禮儀等,但原來日本的嫲嫲,當看到孫兒吃成這個樣子,一般只會一邊微笑着,一邊收拾,因為如果她直接責罵孩子的話,就變相是責罵媳婦沒有好好地教孩子吃飯,媳婦就會不高興;如果媳婦是全職媽媽,那麽日本奶奶便有可能笑笑地單打一句:「平時在保育園有老師陪同,吃飯應該很乾淨吧!」但聽慣弦外之音的日本媽媽,當然知道奶奶的真心話,所以一般日本媽媽也不想讓奶奶看到孫兒失禮的時候,或者自己失禮大罵孩子的一面,為了大家的和諧,還是不要麻煩奶奶為妙。日本媽媽說外婆倒是會責罵孫兒,不過自己也同樣會被罵,以免麻煩,日本媽媽也寧願自己辛苦一點,交給學校或者自己湊,起碼不用受氣。 縫製入學用品表愛意 那麽日本的祖父母,一般怎樣表達對孫子的愛呢?住得比較遠的祖父母一般也會送上時令水果,大部分祖母則會幫孫子縫製入學用品。日本的幼稚園或者小學,必定要預備飯盒袋、鞋袋、衣服袋等,大部分的學校也有自己特別的尺寸,這些袋子很多時候便是由祖母縫紉。她們會用上孫子喜愛的圖案,然後準備一至兩套入學用品,我問過MJ同學的媽媽們,清一色也是由祖母縫紉,只有我們家是買的。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祖母們也為孫兒縫上不同公仔的布口罩,害MJ每天也問我為什麽婆婆沒有為他做超人口罩,我只能說大家文化不同,婆婆和媽媽的針黹也停留在中學時期。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1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日本復課安排

日本政府於5月25日正式解除全國的緊急狀態,東京的學校也相繼宣布復課,學校到底怎樣安排?家長們的心情又怎樣呢? 日本政府先於5月14日解除39個縣的緊急狀態,但北九州上學不夠一個星期,疫情立即反彈,北九州市一所小學有5名學童感染新冠肺炎,同市另有3所中小學合計5名學童確診,這些學校須即時停課消毒。看見這些新聞,東京的家長也同樣擔心,幼稚園的媽媽們每天也在群組訴說心情,大家對復課雖然有點忐忑不安,但能結束這段隔離日子,也掩蓋不住興奮的心情。 兒子擔心日文退步 對於復課的安排,不同市區也有所不同,我所住的那一區,中、小學及幼稚園統一在6月1日復課,以我兒子的幼稚園為例,學校將全班人分為A、B兩組,他復課後頭一個星期只需上課1個半小時,兩個組別交替上學,然後第二個星期延長至3小時,到第三個星期將兩班融合,觀察6月情况,校方再決定7月開始全日課程與否。而所有學生及教師也必須戴上口罩,學生需每天更換毛巾及紙巾(毛巾是洗手後用來抹手,紙巾則用來擦鼻子),學校也不會再供應麥茶,學生需自己攜帶水樽。MJ停課3個月,一直也有跟同學每天視像會面15分鐘,現在終於能見到同學,心情也分外興奮,但仍會擔心,如擔心自己的日文會不會退步了很多,不明白教師說什麼,朋友們會不會不跟他玩等,幸好日本幼稚園一向以玩樂為主,沒有太大學習壓力,相信幼稚園比較容易適應復課。 不能跟同學聊天 失上學樂趣 跟日本鄰居談起復課,她說區內小學三年級的兒子較難適應,她兒子的學校也同樣採用輪班制,頭一兩個星期每周只需上課一天,時間為兩小時。學校將一班學生分成4組,每組大概7至8人,大家梅花間竹地坐,保證前後左右的座位也沒有任何同學,而教師座位前有一塊大膠片,感覺好像一個透明房。回家時教師也叮囑學生在路上盡量避免跟同學談話,要立即回家。鄰居說兒子回校兩星期,不但不能跟好朋友一起上課,更不能跟同學聊天玩耍,完全失去了上學的樂趣,她說兒子由本來期待回校上課,到現在已經開始想念Zoom了。 停課3個月,無疑小朋友也不太習慣學校的「新生活」,作為家長,我想我們的角色就是要跟小朋友一起經歷這個過程,多了解子女的感受。這個時期很不容易,回想最初lockdown時期也十分痛苦,一家人經過了3個月的磨合,感情也變得更好,我始終確信只要一家人互相支持,問題能迎刃而解。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新手媽媽,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