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的法則

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學童在家學習,以及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有增無減。如果學習者是6歲以下的幼童,家長要特別謹慎,因為幼兒若使用電子產品不當,將會對他們的身體、語言能力和個人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在身體方面,小朋友長時間近距離觀看屏幕,用眼過度,會使他們的眼睛和控制晶體的肌肉經常處於繃緊狀態,令對焦不準確,導致短暫或長期近視。兒童在屏幕前久坐不動,運動量不足,也會延緩體格的發展。根據衛生署在2021年9月的建議,家長應盡量避免讓2歲以下的幼童接觸電子屏幕產品,2至5歲的兒童,則應每日限制在1小時內。在使用時,家長亦要注意子女的眼睛和屏幕之間的距離,手機應多於30厘米,平板電腦則應多於40厘米。另外,每20至30分鐘要小休一次,讓小朋友望向遠方景物以放鬆眼睛肌肉。 長看屏幕 不利培育思考、社交技巧 0至6歲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期,其語言能力發展也步入讀寫萌發的重要階段。以看卡通片為例,屏幕上色彩豐富及無休止的連續畫面,往往令幼兒的思緒只被畫面內容帶動,減少了他們主動運用大腦思考的機會,這將不利於培育思考、組織和表達能力。其實,無論小朋友使用智能電子產品學習或消閒,家長也應盡量陪同,並從旁解釋內容和教學點,以及多向孩子提問,從而刺激他們思考,以提高學習成效,也可防止他們接觸網上不良資訊。 在個人成長方面,幼兒觀看屏幕的時間愈多,與其他人練習社交和溝通技巧的場景便愈少,向朋友打招呼或與人交談時保持眼神接觸等社交技巧也派不上用場。為了增加小朋友與人面談的機會,家長宜多跟子女討論共同觀看卡通片或短片的內容,鼓勵他們表達想法,促進親子溝通。 在2020年,香港大學聯同數間大學曾就本地家庭及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况發表研究報告。當中指出,父母過度使用電子科技產品,跟子女的心理及社交障礙有直接關係。這可能源於家長專注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分散了他們對孩子的關注度。同時,如小朋友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同減少了一家人作其他親子活動的時間。由此可見,如果家長希望子女善用電子產品,首先要以身作則,不要時常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瀏覽資訊或社交媒體、追看電視劇或電影等。 規定時限 夠鐘前預告忌即落閘 此外,我會建議家長制訂以下管教子女的策略:一、家長與子女共同制訂日常作息時間表,預先規劃學習、遊戲和休息時間,讓子女按着時間表行事,有規律地作息。二、如果必須讓幼兒接觸電子屏幕產品,家長便要規定時限和次數。但家長注意不要在限時完結時,立即拿走子女手上的電子屏幕產品,因為這是引致雙方爭執的常見原因。較佳的做法,是在限時快要結束前,先給子女預告,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並請他們盡早完成遊戲任務或儲存進度,隨後自行放下裝置。三、訂定目標及規則,例如進餐時全家不准開着電子屏幕產品,並要求其他照顧者 (例如祖父母及家傭)貫徹執行,切忌標準不同,以免孩子無所適從。四、培養子女建立「非電子屏幕活動」的嗜好,包括桌上遊戲(如象棋、拼字遊戲)、球類活動(如羽毛球、足球、籃球),以及戶外活動(如踏單車、遠足、游泳)等,讓他們明白,除了電子產品外,還有很多既有趣又有益身心的活動可以參與,長遠亦有助避免子女沉迷於電子產品或網絡。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吳婉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0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非華語中學生 學中文一樣得

「非華語學生」根據香港教育政策,是指「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 的學生。提升少數族裔的中文能力,有助他們融入社會,增加向上流的機會;反之,則可能局限其升學的選擇及將來的職業發展。由於非華語中學生的背景非常多元,因此他們的中文學習能力及表現不能一概而論。根據 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科的統計數字,逾八成半考生獲取「達標」 或以上的成績,超過兩成更獲評「達標並表現優異」。雖然報考此科的人數較少,未能完全反映香港約1萬名非華語中學生的整體水平,但證明了非華語學生絕對有能力學好中文。 多元融合大勢所趨 香港樂施會與港大教育學院在2020年聯合發表研究,指出社會資源及支援不足、語言障礙、文化融合、貧窮、歧視及定型等因素,令非華語學生在教育方面相比本地華語生處於劣勢。該研究亦顯示,不足四成中文科教師有信心教導非華語生達至與華語生相若水平。按香港社會人口的發展趨勢,未來非華語中學生的比例預計持續增加,一般學校取錄非華語學生也會愈來愈普遍,中文課堂的教學對象來自多元的文化背景,將是大勢所趨。筆者發現華語對於本地部分少數族裔學生而言,可能是他們的第三或第四語言,可想像在香港教導非華語學生中文是如何困難及複雜。香港社會確實需要投放更多資源,研究教學法及支援製作教材,讓非華語學生獲得適切的中文教育。 肯定多種語言優勢 筆者建議中文教師集中輔助學生,發掘自己懂得多種語言的優勢,走出「中文不夠好」的思維,轉變為肯定自我具備多語才華的「獨特的人」,讓他們充滿自信和耐心克服學習困難。在課程設計方面,教師可參考「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策略: 一、從學生個人經驗及生活環境出發,善用學生的母文化作為橋樑,鼓勵他們擔當知識提供者。例如邀請他們以多媒體方式介紹民俗食品及節日,如開齋節、尼泊爾新年等;二、利用社區作為教學資源,教導他們認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文資訊,例如食肆餐單、超市商品介紹、交通路線圖、醫療健康資訊等,這些在社區輕易取得的資料都可變成教材。本地非華語學生普遍喜愛動態和活潑的學習方式,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到社區內聆聽街坊的故事,增進對自己社區的認識,加強歸屬感,亦有助社區人士加深對非華語學生的了解;三、鼓勵華語生與非華語學生一同學習,讓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學生互相扶持,促進學生共融,領略「和而不同」的道理。 對於非華語學生的家長,即使他們不懂中文,亦可主動與學校的中文教師溝通,以支援子女在課餘自己學習中文,於家中營造合適的學習中文環境,提升學生在家自習中文的效果。 文:戴忠沛(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中文科是「死亡之卷」?

距離中學文憑考試(DSE)開考的日子不遠,中文科向來被喻為「死亡之卷」。是耶?非耶?據考評局統計,2021年有49,976名考生應考中文科,當中有58.4%,即29,186人,中文科合資格報讀大學,差不多是學位課程名額的2倍。由此可見,「死亡之卷」的說法,是過慮了。 然而,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所有學習,都離不開一個「積」字,語文能力當然不例外,長期浸淫,積學儲寶,方可見功。惟現在考試在即,有什麼衝刺階段的策略呢?我建議以下4項: 讀高質素文章 圈起詞句助作文 1. 現在距離中文科考試日尚餘約兩星期,同學宜每天用15分鐘,讀一篇高質素的文章,必須是文辭優美、敘事生動、情感真摯的一類,讀到一些印象深刻、覺得有意思的詞語或句子,用紅色或熒光粗筆圈起、畫下。讀後放在一個文件夾中,平日抽空看一看圈畫過的詞句。到考寫作卷時,這習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 閱讀卷的考材總是情感曲折細膩、意在言外的長文,同學平日如果慣看社交媒體一類行文直白顯淺的短篇,的確不利。不少學生對順敘法、倒敘法、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修辭手法及寫作技巧,說起來頭頭是道,然而只熟知這些技巧,並不能讀懂內容曲折的長文,關鍵在於領會作者如何運用這些技巧表達細膩情感,以透露弦外之音。 在這衝刺的幾星期,除了讓自己不怕長文外,也必須培養邊讀邊做符號記畫的習慣,例如畫下重點,對敘事事件寫上數字作序號,遇不明白或感到奇怪之處時標記問號提醒自己,把跨段落的呼應之處連上長線等。這些符號不但幫助整理和組織長文,還能提升閱讀時的思考能力。如果未有這習慣,務請在這段時間鍛煉一下。 掌握基本知識 理解經典作品 3. 閱讀和寫作與文化分不開,同學要確保自己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知識。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特別是先秦諸篇,涉及不少中華文化,同學在溫習文言材料時,務須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儒家對人性的見解,不但有助應考閱讀卷時把握文章的情感底蘊,於寫作也有幫助。 4. 12篇文言經典材料,同學千萬不要誤以為單靠背誦便能穩奪佳績,務須清楚理解各篇的情感、主題,既為經典,必有值得一讀的獨特之處,考考自己,能否說出所以然。考評局在2021年《考試試題專輯》羅列中文科考生六大毛病──審題不清、曲解篇章、推論粗疏、口語入文、配詞不當及多錯別字,當中「曲解篇章便與考生的深度閱讀能力不足相關」。 語文是文學的一環,中國語文離不開中國文學;而中國文學,則離不開一個「情」字。對生活有感,對世界有悟,對人間有情,是語文的內功,沒有內功,花招再多,也是徒然。《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有言:「人情練達即文章」,家長、教師,乃至社會,須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對世事的個人看法,抒發感受,讓他們對人情世事有更敏銳的觸覺和更深刻的體會。捨此沒有提升語文表達和理解能力的他途。 文:林葦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智商高=資優兒童?

人的智商高低可透過智商測驗來評核。然而,若我們僅以單一測驗來評定人的能力和潛能是以偏概全,因為智商測驗主要量度語文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但忽略了人類智能及才華的多樣性,以及後天環境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8大認知能力 資優不限於智商高 上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教授 Howard Gardner 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概念,其後陸續指出人類有8項認知能力,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人際關係智能及自然辨識智能(指有效地分析並歸納大自然規律的能力)。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香港教育界已參考「多元智能」概念,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就資優兒童的成就或潛能定義的涵蓋面是頗為全面的。除了「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者之外,對某一學科能力特強、有獨創性思考、具視覺及表演藝術天分、有領導才能,以及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能力均有突出的天分等,都被納入定義之內。 孩子智商高就一定是資優兒童嗎?是的,不過從上述定義可見,資優並不限於智商高,所以家長不宜過分着重孩子的智商高低。 資優教育的討論更可延展至「才華發展」。才華是創造力、專注力及高階思維能力互動的結果。高階思維能力一般指需要使用較高認知水平的能力,例如分析、歸納、綜合、創新、總結等。在任何一個範疇中,表現頂級的尖子也可算是資優。通常比賽是評估資優的方式之一,但家長及教師亦可從觀察孩子參與活動的反應來估量,例如他們投入程度、表現和反應等,因此家長與教師宜多交流孩子的學習狀况,以進一步了解他們。 那麼,資優兒童是否較一般學童擁有優勢?這要視乎情况,譬如音樂才華橫溢的孩子,在音樂方面發展固然相對有利;但亦有數理邏輯能力高的學生,迅速聽懂課堂內容後便覺得學習無趣味,因此不能耐着性子聆聽教師講課而被責備;亦有資優孩子是完美主義者,經常要求較多時間做事以達到他們滿意的效果。如果家長或教師不明白資優孩子的需要,雙方便容易產生誤會,這樣相處時便會出現問題。 資優生或感孤獨無助 需情感支援 事實上,資優兒童和其他孩子同樣需要面對升學和考試的壓力,他們亦需要學習減壓技巧,以應對日常生活的種種挑戰。資優兒童的思考方式與同齡孩子往往有別,因此不容易找到明白他們的知己,甚至常常與朋輩產生摩擦,感到孤獨無助。這時,家長和教師的輔導更顯得重要。家長亦不妨聯同數個資優孩子家庭一起辦課餘活動,為資優孩子搭建朋輩支持的社交網絡,締造更多社會情感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的機會。如果資優兒童能掌握社會情感技能及元素,例如領導才能、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力、建立互信尊重的人際關係等,這有助他們擁有穩定的情緒及和諧的人際關係,對他們的學習及心理健康皆有正面影響。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和各有所長。家長只要懷着協助孩子盡展潛能的心,充分理解他們個別的感受和需要,多留時間陪伴他們,給予足夠的關懷、支持和鼓勵,並懂得適度地放手讓他們自我探索和嘗試,孩子在成長路上的歷程定必順利得多。   文:袁文得(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男生數學比女生叻?

2019年「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測試了全球約60萬名小四及中二學生的數學成績,結果顯示,小四男生比女生略為優勝,但差距不大,而中二男女生數學成績則沒有分別。 研究:女生數理弱源於缺自信 然而,不論是教師或家長,仍有不少還是覺得女生的數學能力較男生弱。曾有外國研究顯示,教師在數學課與男生的互動較多,也傾向對他們發問較深的問題,男生亦較女生得到更長的回答時間。教師可能是出於好意,避免女生因找不出答案而覺得尷尬,不過卻無意間傳遞出「女生數學能力較差」的信息。家長為子女選擇課外活動時,也可能出現這種偏好,會為兒子選擇數理科活動,例如數學比賽及編程等,卻為女兒選擇跳舞、唱歌等與數理科沒有直接相關的活動。 有研究亦指出,女生數學成績不理想源於缺乏自信,對精進數學的決心不足,遇上挫折較易放棄。相反,男生一般較有自信,較能堅持下去,這種態度有助獲取較好的成績。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不論男女學生,自信心與毅力對數學學習都非常重要。主導東亞社會的儒家思想強調「勤有功,戲無益」, 不過刻苦的學習方式未必適合現今的學生,甚至可能打擊其自信心,導致抗拒學習。相反,西方社會可能過分着重學習興趣,令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時比較散漫,亦不見得完善。香港教師需要拿揑平衡點,給予比學生程度稍高一點的挑戰。這樣,不論男女學生均可透過解難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改善數學能力。 毅力不等同操練,依靠操練典型題目得來的數學能力,效果未必理想。其實,教師應為學生「固本培元」,以釐清數學概念原理和鞏固基礎為目標,數學的教與學應該着重過程多於結果,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索答案的多種可能,而不是只求學生用最短的時間解題以應付考試。教師在課堂應首先訓練學生的思考方式,除了教導解題,亦要引導學生多反思。例如:「我們現在採用的計算方法是最好的嗎?」、「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計算出答案?」等。 多作口頭描述 訓練清晰思路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教導他們留意身邊環境與數學有關的事物,例如在街上或旅遊時,細心觀察建築物的外形設計與圖形概念的關連,以認識不同形狀的特點,將學習融入生活,並經常主動問孩子「為什麽? 」、「考考我好嗎?」、「你怎樣知道的?」、「有何分別?」、「大概多少?」等問題,持續誘發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 與西方國家及內地的學生相比,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香港學生以口語表達數學概念及敘述事件的能力都較弱。現時香港的數學科考試不設口試,若要對症下藥,建議教師可多安排學生作口頭報告,例如請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和過程等,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家長也可鼓勵子女口述日常生活事件,例如零用錢的使用方法等,幫助他們培養更清晰的思路。這些訓練不單有助香港學生學習數學,亦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對未來投身職場和進修研究都有莫大裨益。 文:梁貫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育提案:小學生必須學習編程?

全球多個國家如澳洲、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已把編程列入小學生的必修課程。各國對編程學習的重視,或會令香港家長產生「小學生是否必須學習編程」的疑問。 運算三部曲 建解難能力 要解釋何謂編程教育,首先需要解釋何謂「運算思維」。我們可視運算思維是「思考如何利用運算儀器去解決問題的思維」。具體而言,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電話就是運算儀器的例子。我們於智能電話輸入指令,讓它按照我們的要求解決問題。電腦的基本運作包括三部曲:輸入 → 處理 → 輸出,學習運算思維就是探究「處理」的過程。我們要明白電腦如何將已接收的指令分拆成為數個步驟,繼而執行和完成目標。歸根究柢,這是一種解難能力,運算思維則在此運作加入運算的元素。 過去數年,香港的前線教師、大學學者、慈善機構以及政府,在推動和發展運算思維的熱誠有目共睹。不過,運算思維教育並不能完全取代編程教育。學習運算思維的目標是想學生明白運算儀器的思考方式,並把策略應用於解決生活方面遇到的難題。而編程教育則是讓學生掌握編程的技巧,並將編程技巧應用於不同的情境,以完成設定的任務或工作。編程教育對於解釋運算思維有絕大幫助,所以小學生有必要修習編程。 課程發展議會曾在2017年11月公布《計算思維──編程教育 小學課程補充文件》,此經增訂的公文可作為概略,然而仍需補充很多具體內容及執行細節,才可有效地引導教師為校本的運算思維課程及編程教育作出適當調整。如何符合本地學生需要、平衡不同學科授課時數所需的課程要求、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及教學配套,以至如何銜接小學與中學的編程教育等,都是有待社會各界共同深思及討論的課題。 在職教師培訓 推全方位學習 至於如何協助教師推行運算思維教學呢?首先,我認為應盡早增加準教師的職前教育及在職教師的培訓。本地學校普遍面對編程教育師資不足的困難,構成設計校本課程的阻力。第二是全方位學習,例如帶領學生參觀善用科技的企業,透過業界人士分享運用編程改善生活的個案,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令他們掌握單憑課堂授課難以達到的學習目標,明白編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第三是多組織 STEM親子活動,讓家長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對於學習條件有限制(如家中沒有電腦)的學生,一些毋須使用電腦、通過遊戲或活動方式實行的STEM「不插電活動」(unplugged activity)如紙牌及桌上遊戲等,能非常切合他們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食譜,它羅列出製作菜式的一連串步驟,也可用作解釋演算法中包含的行動和指令。家長和小朋友可一起製作甜品,讓廚房變成活學活用運算思維的場景,有助學生鍛煉運算思維,為日後學習編程建立基礎。因此,教師宜借用各方的力量,讓學生超越課堂內有限的時空,令學習變得更多元化和饒富趣味。 文:黃家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港生為何說英語時有口音?

香港學生說英語時帶有港式英語口音的現象很常見,一般香港學生的母語是廣東話,說英語時會把廣東話的特徵套用於英語會話上。以廣東話與英語在音節長度為例,因為中文是音節計拍語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 說話時每個音節用時(syllable duration)是差不多的,而英語是重音計拍語言 (stress-timed language),重音節和輕音節用時相差很大,一般重音節較輕音節長,形成英語的獨特節奏。 至於港式英語口音的成因頗為複雜。香港學生在書寫方面應比較接近英式英語,但口語方面就帶有不少美式英語成分,例如「中心」一般寫作centre(英式)而不是center(美式),但「薯條」則稱為fries(美式)而不是chips(英式)。香港官方沒有界定何謂標準英語,但由於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香港學生在課堂上多學習英式英語,英語科教科書亦以教授英式英語為主。但學生在生活上經常接觸到美式英語,尤其是美國的影視娛樂。加上香港是國際都會,經常接觸到北美和澳洲等地的文化,學生說英語的口音也受到這些地方影響。 看重整體英語能力 口音屬其次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學壞」英語口語,我覺得這是過慮了。說話的目的是與人交流,只要口音不影響我們的溝通和表達就不需要過分擔心。家長可着重孩子的整體英語能力,英語口音算是相對次要的範疇,不必過分計較。其實,孩子有很強的適應力,會因應語言環境調節英語口音,就像我女兒平日說英語時不時夾雜港式和菲律賓式英語口音,但當她跟英國朋友聊天時,說話便帶英式口音。我們不應該單以英語口音判斷他們的英語水平。當然,對於希望孩子英語達到母語程度的家長可能會持不同意見。但我們應想想是否凡事都要把孩子推至極限?我覺得家長只需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供子女學習即可,除了鼓勵孩子多說多讀英語外,也可選擇和孩子以英語交談,雙向交流遠比單向聆聽有效,孩子自然熟能生巧。 英語教師應注重聲調變化 至於教師在學校教授英語時,我認為宜採用英式英語,畢竟大部分英語教科書都以英式英語為主。學習一種語言都應該先學會聽和講,繼而才學會讀和寫,故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口語訓練的比例亦應該提高,讓學生多聽多講。港大教育學院的言語科學實驗室曾有研究項目分析本地小學英語教師的授課錄音,建議部分教師應更注重英語聲調變化,以及分辨雙元音與單元音、長元音與短元音的分別,讓學生能進一步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現時教育出版市場較少專為廣東話母語人士量身訂做的英語口語教材,這方面有賴政府增撥資源,支持教研機構就此課題多做研究及製作教材,以幫助香港本地英語教師及學生。 文:吳民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拓展與協作)及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