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男生數學比女生叻?

2019年「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測試了全球約60萬名小四及中二學生的數學成績,結果顯示,小四男生比女生略為優勝,但差距不大,而中二男女生數學成績則沒有分別。

研究:女生數理弱源於缺自信

然而,不論是教師或家長,仍有不少還是覺得女生的數學能力較男生弱。曾有外國研究顯示,教師在數學課與男生的互動較多,也傾向對他們發問較深的問題,男生亦較女生得到更長的回答時間。教師可能是出於好意,避免女生因找不出答案而覺得尷尬,不過卻無意間傳遞出「女生數學能力較差」的信息。家長為子女選擇課外活動時,也可能出現這種偏好,會為兒子選擇數理科活動,例如數學比賽及編程等,卻為女兒選擇跳舞、唱歌等與數理科沒有直接相關的活動。

有研究亦指出,女生數學成績不理想源於缺乏自信,對精進數學的決心不足,遇上挫折較易放棄。相反,男生一般較有自信,較能堅持下去,這種態度有助獲取較好的成績。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不論男女學生,自信心與毅力對數學學習都非常重要。主導東亞社會的儒家思想強調「勤有功,戲無益」, 不過刻苦的學習方式未必適合現今的學生,甚至可能打擊其自信心,導致抗拒學習。相反,西方社會可能過分着重學習興趣,令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時比較散漫,亦不見得完善。香港教師需要拿揑平衡點,給予比學生程度稍高一點的挑戰。這樣,不論男女學生均可透過解難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改善數學能力。

毅力不等同操練,依靠操練典型題目得來的數學能力,效果未必理想。其實,教師應為學生「固本培元」,以釐清數學概念原理和鞏固基礎為目標,數學的教與學應該着重過程多於結果,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索答案的多種可能,而不是只求學生用最短的時間解題以應付考試。教師在課堂應首先訓練學生的思考方式,除了教導解題,亦要引導學生多反思。例如:「我們現在採用的計算方法是最好的嗎?」、「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計算出答案?」等。

多作口頭描述 訓練清晰思路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教導他們留意身邊環境與數學有關的事物,例如在街上或旅遊時,細心觀察建築物的外形設計與圖形概念的關連,以認識不同形狀的特點,將學習融入生活,並經常主動問孩子「為什麽? 」、「考考我好嗎?」、「你怎樣知道的?」、「有何分別?」、「大概多少?」等問題,持續誘發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

與西方國家及內地的學生相比,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香港學生以口語表達數學概念及敘述事件的能力都較弱。現時香港的數學科考試不設口試,若要對症下藥,建議教師可多安排學生作口頭報告,例如請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和過程等,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家長也可鼓勵子女口述日常生活事件,例如零用錢的使用方法等,幫助他們培養更清晰的思路。這些訓練不單有助香港學生學習數學,亦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對未來投身職場和進修研究都有莫大裨益。

文:梁貫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