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新社交App塑造的Z世代

社交媒體快速變化,霎那間,昨天那個潮流或已不再入流。例如Threads已取代昔日各種平台,成為現今青少年最熱門使用的社交媒體之一。Z世代與社交媒體一起長大,自然更習慣運用社交媒體及接受新的平台。每一代的社交媒體雖然各有其特性及影響力,但同樣都對青少年成長發展(特別是自我形象建立)帶來各種影響。 拓寬交友圈 增强自我認同感 新一代社交媒體,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達和社交互動平台。他們可以分享個人想法、興趣愛好、生活軼事等,兼獲得同伴的關注和互動。這不但有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增强自我認同感,亦能拓寬交友圈,尋找及認識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互動交流,從而獲得同伴的理解和支持,甚或推動個人追求理想及建立美好社區。 然而,社交媒體使用者大多愛在網上展示各式各樣的生活內容,這可能令青少年將自己與他人比較,產生自卑、挫折等不利健康的自我形象建立。加上社交媒體上難免會存在虛假信息和美化效果,也可能影響青少年對現實生活的認知,扭曲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和定位。 過於追求關注度 自我焦慮 若他們過度關注外表和形象,過於追求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的關注度和好評,或可能導致自我焦慮,不斷調整自己的言行和外表以迎合他人的期待,難以建立真實而積極的自我形象。 網絡欺凌 引致情緒困擾 另一方面,新一代在社交媒體上的表達,有時在有意無意中演變成網絡欺凌,當中對被欺凌者所帶來的創傷,將嚴重打擊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甚或引致情緒困擾。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交媒體,作為陪伴青少年的賦能者/成年人,首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認識各種社交媒體,了解這些平台的特點和流行趨勢,甚或嘗試使用。繼而教育青少年以多角度看待社交媒體,讓他們明白當中存在的美化和虛假現象,不要盲目地將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作為判斷自我價值的標準。同時也鼓勵他們多認識自己,關注自己的內在品格及強項,培養健康積極的自我意識。 我們也要加強培養青少年的社交技能,讓他們明白如何在社交媒體上適當表達自己,與他人建立良好互動,避免過度的比較。此外,鼓勵青少年多參與實際的社交活動,保持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及真實的人際連結,培養良好的人際溝通及交往能力,這將有效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及社交網絡,對他們往後成長階段面對的不同挑戰帶來正面幫助。 文:巫佩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營造正面家庭氣氛

相信家長都希望培育孩子養成各種正面特質,例如有自信、愛自己、會感恩。然而孩子的性格能力塑造,不止受家庭管教方式影響,家庭氣氛更是環環緊扣。 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小朋友。充滿愛和包容的家庭,會塑造出正面樂觀和高抗逆力的孩子;而快樂輕鬆的管教氛圍,更可讓孩子無壓力地成長,有自信地願意接受挑戰,積極面對順逆境。這個理想的成長過程,聽起來簡單,可是孩子很容易受父母的行為或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膽小、易怒等。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和練習如何維持良好家庭氛圍。想營造正面家庭氣氛,可以參考3個小秘訣: 1.與時並進的成長模式 隨社會進步,昔日的教養模式已不合時宜。嚴厲、多限制、單向的管教讓孩子變得敏感、膽怯、低自信。家長應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學習,例如積極參與學校或社福機構的家長支援活動,從中認識不同的正向教養技巧。 2.肯定孩子行為 我們都了解多鼓勵孩子,有助他們在不同階段都保持進步;多給予肯定亦同樣重要。孩子的自我認同和能力感,讓他們能夠樂觀面對各階段的挑戰。例如幼兒時學爬行,小學時學自理,中學時面對朋輩相處,大學升學就業。家長多一點讚賞小朋友和表達正面的感受,例如「你今日好叻喎,自己執好書包。媽媽好開心,你做得好好啊」,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與自我價值。 3.維持積極生活態度 各位家長讀者們,請想一想,你自己的說話方式、行為性格,會否跟你的父母很相似?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都不自覺地感染和學習了父母的行為性格。父母以開放式的態度溝通,孩子便會學習尊重和勇敢;父母經常爭吵打罵,孩子便會以暴力的方式回應困難和表達情緒。樂觀寬容地面對逆境,或是消極悲觀地面對生活,都是孩子從父母的處事手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式。 緊記,要讓孩子具體而明顯地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懷,便能協助孩子建立正向的人格質素。 文:李燕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7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如何開解失去親人的孩子

「我好掛住嫲嫲,佢上咗天堂幾時返啊?」孩子天真率直的說話,往往令人心酸,亦會無情地勾起家長對離世者的思念。「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成年人面對親人離世,縱然傷感,但心裏明白發生何事,但孩子面對親人摯愛突然「消失」,反應可能出乎意料。 對孩子來說,死亡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面對死亡時一般人會傷心難過,但孩子產生的情感更複雜,當中「不安」或許是最主要的情緒反應。摯愛親人突然離世,孩子們的腦海定必存在着很多對離世者的疑問。他們亦因為不理解死亡,或會向成年人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例如請家長「致電」離世者,叫死者快點回來。當孩子期望落空後,內心會極度不安,而孩子的情緒反應最終亦會加重成年人的情緒負擔。 當孩子失去摯愛親人時,家人可以如何開解他們呢? 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 要開解孩子,家長首先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如果家長未準備好談論此話題,或在傾談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情緒不穩時,不妨坦誠向孩子講出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明白家長亦有軟弱的時候,亦有不能解答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成年人自我照顧的過程,體察自己的情緒起伏,才能好好照顧孩子的不安情緒。 誠實與謊言 孩子表達對離世者的思念,亦是代表他們願意向成年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家長如能好好把握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獲得尊重和重視,孩子與家長的情感連繫必定會大大提升,孩子的不安亦會隨之減少。面對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可坦誠地告知自己亦有相同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家長與他們正面對相同的處境。 遇上親人離世時,部分家長選擇瞞騙小朋友,例如:「他/她去了另一處地方生活,暫時不會回來。」動機雖是出於保護孩子,但這些說話的背後,不但令小孩子產生能夠再見面的假希望,他們對死亡的概念更會變得模糊,當日後接觸到真正的死亡資訊,孩子心理衝擊會更大。建議家長如實告知小孩子什麼是死亡,亦可嘗試利用比喻法,向年幼小孩子解釋什麼是生命周期,例如:以植物的生命周期比喻摯愛的離去,讓小孩子明白生命有時限。 陪伴與連繫 面對孩子的不安感,陪伴是最直接而有效的靈丹妙藥。由於孩子未必懂得如成人般用言語表達感受,家長可嘗試借助其他物品或活動幫助孩子紓解情感,例如:畫畫、翻看生活照片等。同時,家長亦可與孩子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減少不安感。 孩子對長輩的思念,多少反映出長輩在孩子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和聆聽孩子的分享,從中欣賞孩子和長輩的互動關係,為他們舊有的經歷賦予新意義,讓孩子繼續正面成長。 生死教育是一生的課題,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經的階段。最好的開解、最好的教育不是當死亡來臨時才赫然面對;而是早有準備,懂得愛惜摯愛,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機會。願家長能夠跟孩子們好好學習和理解生命的意義,愛得及時。 文:吳培謙(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