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孩子心:關心「人」 而不是「問題」

有一名爸爸,和我們分享與兒子相處的一次經歷。 爸爸回憶那年兒子DSE放榜,接過成績單後,因為成績未如理想,他需要在原校重讀中六。從學校辦完手續回家後,兒子就顯得鬱鬱寡歡,總是留在自己的房間裏,只有吃飯時才會出來。 每當爸爸想跟兒子談及學業的事情時,他總是說:「遲一些再談。」 懊悔關心來得太遲 隨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兒子像是封閉了自己,不願與父母溝通,是自己對兒子做錯了什麼嗎?為何兒子突然變了另一個人似的? 有次和爸爸會面,他表達了很多對兒子的擔心──兒子在學業上遇到的困難、兒子的情緒狀况、對父母不瞅不睬的態度…… 爸爸說:「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叫到兒子出房門,讓我感到十分大壓力。」說罷嘆了一口氣。 我問:「那面對兒子時,作為爸爸的你有什麼感受呢?」 或許很多父母都習慣先處理子女呈現的狀况,卻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人,面對子女的狀况,心裏都會有感受。 爸爸安靜了數秒,他輕聲地說:「我心情很浮躁,我跟兒子說,有什麼問題就去解決,重考有什麼問題嗎?」 傾談下來,爸爸發現自己的焦急,也來自內心的一點懊悔。因為過去6年,兒子面對學業的掙扎,他是看在眼內的,但他一直認為兒子要學習自己面對,所以他一直保持沉默,希望兒子能自己解決問題。 當看見兒子放榜後受如此重擊,爸爸就害怕自己的關心已經來得太遲,他懊悔過去沒有開口關心兒子。所以,他現在非常焦急,希望能與兒子有重啟溝通的機會。 調整焦點 代入孩子心境 我請爸爸嘗試調整焦點,從「如何讓兒子走出房門」轉移到「了解兒子躲在房間的原因」。 我告訴爸爸,關心有很多種形式。想協助兒子解決問題是一種關心,但這代子女渴想的關心,是先來自對「人」存在本身的關心,而不是先關心「事情」。 後來,爸爸跟我們分享,他嘗試代入兒子的心境,回家後他對兒子說:「這段日子你心裏應該很難受,如果你願意分享,我想聽聽你的心路歷程。」 因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情多了一份理解,兒子也感受到爸爸是「關心他」,而不只是關心「他的問題」,他就嘗試表達自己的困難和想法。雖然過程中父子仍然有很多意見不合的地方,互動上仍有很多需要突破的關卡,但互動不再是「我有問題,你來幫助我」,這樣兩父子反而多了一種共同面對困難的感覺!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1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不再迷「網」——家長管教之道

筆者是一名駐校社工,曾聽過家長說:「我唔買手機畀個仔用係有原因嘅,我寧願個仔呢世憎我,都唔想畀手機搞到佢DSE考得差。」 這番話可見家長為了子女發展的用心良苦,甚至被子女憎恨也在所不計,但以親子關係作為代價又是否值得呢? 强硬禁止 無法建立好習慣 網絡發展一日千里,筆者就讀初中時仍然使用重如「磚頭」的舊式手機,沒有上網功能,甚至連彩色屏幕也沒有;但現今的孩童從小就有機會接觸電子產品。應否以手機作為安撫孩童的電子奶嘴?如何限制子女使用電子設備?何時才該讓子女擁有第一部智能電話?相信這些都是令每個家長苦惱的課題。事實上父母該接受現時子女身處的年代和以前已截然不同,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電子用品,例如需要透過社交平台結識新朋友,將有趣的帖子及短片轉發給朋友,製造交流話題,藉玩手機遊戲來減壓及娛樂,在網絡世界汲取書本以外的跨學科知識。無理地禁止他們使用電子用品,不單無法讓子女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甚至會破壞彼此寶貴的親子關係。 5個技巧 尋求共識 互聯網的眾多好處,讓青少年趨之若鶩實屬正常。家長如只用強硬的管教方式禁止子女使用手機及電腦,只會惹來反感,家長宜理解並尊重子女使用電子用品的理由及權利。畢竟踏入初中,學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協商及尋求共識才是雙贏之道。 使用電子用品上,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親子雙方皆大歡喜呢?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小技巧: 1. 鼓勵子女與他人有線下交流,如參加實體活動或與朋友外出 2. 以開放態度與子女協商,一起訂立使用電子用品的規則,如限制睡前和用餐時使用手機等,避免過度沉迷 3. 家長宜與子女作科技以外的互動,如外出活動或一起玩桌上遊戲 4. 子女會學習及模仿父母,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適度使用電子用品,避免子女「有樣學樣」 5. 父母可教導子女,如遇上網絡欺凌或騷擾,可向家人、社工、教師反映,不需隱瞞不快經歷 電子用品及互聯網是一把雙面刃,可為親子關係及子女成長帶來正負面影響。運用得宜,可收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反之,則令彼此關係更緊張,形成更多衝突。但家長不需妖魔化電子用品及互聯網,像是遇到洪水猛獸般避之則吉,學習如何教導子女正確運用,才是正道。 文:黎正亮(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1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跟多啦A夢學人際關係

正如《哆啦A夢的人際學》這本書的自述——「立即上手,馬上見效」,今天讓我們直截了當,談一下這本書,談一下自己和身邊的人。《哆啦A夢的人際學》內容與書名一樣好懂,從動漫作品《哆啦A夢》(港譯《多啦A夢》)的人物故事,分析生活遇上不同性格的人;分析過後,每個章節都有些建議,讓讀者改善自己,或者有效地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以下將分享書中所述的3個人物的部分內容。 《哆啦A夢的人際學》(作者提供) 作者:小林奨 譯者:羅淑慧 出版社:方言文化 大雄:一無是處 欠動力 由學術到體育都一無是處的大雄,卻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哆啦A夢的人際學》中形容他是個「沒出息卻愈挫愈勇」的人,如生活中看似一事無成的人,他們並非沒有能力,只是欠了點動力。書中引述了大雄和媽媽之間的一次小衝突,媽媽老是叫他外出與朋友打打球或做點什麼,大雄卻只想窩在家中。面對完全「躺平」的兒子,媽媽無法不動肝火。不過對大雄來說,他「不做沒自信的事」,所以再怎樣說他,他都不會動身。就這個小片段,書中指出一個事實:媽媽只會嘮嘮叨叨,卻沒有一起行動,做一次良好的示範。面對動力低的人,作者建議「由提醒的這一方主動展現」是最佳行動。大家試試回想,在好多次「大長篇」冒險中,大雄不也在與朋友一起共同進退下,克服所有難關,完成所有難忘的旅程?大雄需要的,是陪伴與示範。 胖虎:不適合做也要做 胖虎是否知道自己不適合當歌手呢?難說。他身邊的人和讀者卻很清楚,答案是否定的。胖虎的歌藝,想必看過漫畫或動畫的大家都領受過了。可是面對胖虎或像他這樣的人,我們無法把他們勸退,也難以全盤否定,畢竟他們一心強行實踐。胖虎有強大的執行力,同時也很固執,要和他相處就必須有耐性。《哆啦A夢的人際學》提醒我們,先不要標籤「不適合」,應了解「不適合」的原因,與他「配合」一下,嘗試一起改善,「盡可能地擴增他的能力」,結果往往是雙贏的局面。 靜香:容易受傷的孩子 靜香是個品學優良的學生,相處起來不難吧?事實上與靜香相處都要步步為營。《哆啦A夢的人際學》在靜香的章節中提到,靜香媽媽指靜香拉小提琴的聲音太吵耳,打擾了其他人,於是制止了她練習小提琴。不過她的制止,對靜香來說是一種打擊;「天真且心思細膩」的靜香,稍微被念一下,就馬上陷入鬱悶。人與人相處,難免會被人提點,也有需要提點別人的時候。若與靜香這種別人一批評就情緒低落的人相處,書中的建議是「先稱讚再指導」。無論是提點還是批評,先讓對方感受好過來至為重要。 《哆啦A夢的人際學》像它封面陳述一樣,是一本「運用心理科學的人際教科書」。當然人際學的書比比皆是,而且都簡明實用,不過此書依然值得推薦,因為大家對這些人物都很熟悉,讀來倍感親切,當中不乏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片段。如果大家喜歡《哆啦A夢》動漫的話,《哆啦A夢的人際學》更可以成為導讀,會令你對原著有更深層次的閱讀體驗。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1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攻擊」:只投訴行為、不攻擊性格

正所謂「相見好,同住難」。兩個人結婚後一起居住,總有「看不慣」對方的時候。怎樣表達自己的不滿才更有效呢?試比較以下兩種表達方式: (1)「剛才我見到你把用過的碗碟放在廚房鋅盆時,我覺得有點生氣,因為我們說好會立即清理用過的碗碟。你現在可以去洗嗎?」 (2)「為什麼你總是這樣不講信用?明明說好會立即清理用過的碗碟,但你從不兌現承諾!你一定很想家裏滿佈蟑螂吧﹗」 (圖:黃清渝) 愈用得多「我」 信息表達愈溫和 第1種表達方式,投訴伴侶的一個特定行為(你把用過的碗碟放在廚房鋅盆),並點出這個行為如何影響你的感受(有點生氣)和背後的原因(我們說好會立即清理用過的碗碟),最後清楚點出你對伴侶的期望(現在去洗)。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種表達方式經用「我」去展示信息。愈用得多「我」,信息表達出來就愈溫和。例如,說「我希望你現在可以去洗」,就比「你現在可以去洗嗎?」來得「順耳」。 「總是」、「從不」不準確詞語 惹起伴侶反駁 相較之下,第2種表達方式一味用「你」去展示信息,而且把情况歸咎於伴侶的內在特質(不講信用),攻擊對方的性格。第2種表達方式也有不少以偏概全的情况,「總是」、「從不」這類詞語通常都不準確,容易惹起伴侶的反駁(如:「什麼『總是』﹗我昨天不就洗了碗嗎?」),而且在表達自己的不滿時使用諷刺的字眼(如:「你一定很想家裏滿佈蟑螂吧」),只會令對方更想反駁。相反,用「我」去表達自己的關注,可以更有效鼓舞對方與自己合作(如:「我擔心剩下來的食物會引來蟑螂」)。 以下是另一個性格攻擊的例子,你可以改一改它的表達方式,將問題放眼於投訴的行為嗎? 「為什麼你次次都自把自為,沒有通知我就叫人上來家裏作客?可不可以不這樣自私!家裏不是只有你一個人住!」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婆媽內心小劇場:爸媽都真心喜歡的桌遊

回想自己小時候,有各種玩具的電視廣告,芭比娃娃、泥膠、寵物狗等,樣樣都想要,其中桌上遊戲「生命之旅」的廣告更是印象深刻: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彩色轉盤,每人一架小車,等着做人生贏家。慶幸我有個年長、愛跟玩具潮流的哥哥,在我初小的時候,家中已入手一副生命之旅,小學雞第一次接觸這種有多項規則、不停抽卡的桌遊真是新奇萬分。 這副棋接近30年歷史,現在還存放在我娘家,我曾經幻想等可可讀小學,我們就可以玩桌遊了。但原來不用等太久,因為現代小朋友的玩意已變得很高層次,市面上有形形色色、適合幼小玩的桌遊。可可幼稚園亦新加設每周一節玩桌遊的課程,促進思維發展,學習勝不驕敗不餒的態度、解難能力、專注……一邊玩一邊學,好處多多;坊間甚至有專門教小朋友玩桌遊的興趣班,據聞還是考小學備戰其中一環。 可可第一次玩的桌遊是學校贈送的巨型版飛行棋,棋盤是一個拼圖,要自己組裝,色彩繽紛的很吸引可可,當時她未夠4歲,所以我們把規則簡化,每人只用一顆棋,亦不會食棋,剛學會數數的她,一邊數着骰子上的點點,一邊期待着遇上相同顏色可以跳棋,玩得十分投入! 親子對戰 孩子心無旁騖贏面大 或許可可比較文靜,她很喜歡玩桌遊,亦能坐定定玩很久,因此,我們入手了各式各樣的桌遊,有好幾款我和爸爸真心覺得好玩,沒有要讓着小朋友、陪玩的感覺!第一款:Look and find(圖一),玩法很簡單,首先每人持一張牌,其餘的牌一疊放中間,最快找到與自己卡上有相同圖案的,就能獲得那張卡,獲得最多卡的玩家勝利。愈簡單的遊戲,心無旁騖的小朋友愈大機會贏,我和爸爸都需要認真對戰。 (圖一)(作者提供) 第二款:Color Addict(圖二),玩法是每人分配一疊牌,打開3張,與桌上那張牌顏色相同便可出牌,但卡的設計會混淆玩家,例如文字Yellow,會配以紅色字體,旁邊有紫色顏料,而玩家只可以配對文字及字體的顏色,例如桌上那張牌文字是Red或紅/黃色字體,鬥快出完手上的牌為勝。這桌遊較前者難度高一點,可可喜歡與我一隊對戰爸爸,我們會一邊玩一邊大叫那種顏色,十分刺激! (圖二)(作者提供) 誠實啤牌遊戲考記憶力 最後想推介的一個遊戲叫Go Fish,只需用普通啤牌,需要3人以上一起玩,每人先取7張牌,玩家問對手有否持有自己手上的牌,對手不可說謊,有的就要交出,中了可以再問,不中就Go Fish,即抽張新牌,目的是集齊4張相同牌,最多套的為勝,試過便知當中有些技巧,亦超考記憶力,一時分心就會錯過集齊的機會。 以上的桌遊可可都十分喜歡,剛接觸時每天都要玩多次。至於生命之旅,可可亦有玩,我沒有用娘家那副,買了個新的,新版簡易一點更適合小朋友,它一樣有最令小朋友心動的彩色轉盤,而另一樣令可可興奮的是可以結婚生子。「我要結婚!我要生BB!」太快了吧?媽媽我聽到就不太興奮,平淡地回應她「咁要收100萬費用」,快快再轉輪盤。 文:婆婆媽媽 作者簡介:年紀不大但愛歎茶,生女前生活像個婆婆般悠閒自在;全職湊兩女後變成婆婆媽媽,育兒每件小事都是大件事,雖然有時感慨瀟灑不再,但抱住兩個寶貝就甜蜜幸福滿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輕鬆練習tummy time

Tummy time,是寶寶在清醒及有成年人看顧的情况下俯臥着的時間,是寶寶體能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環。寶寶的身體發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大腦在生命的頭3年發育最快;尤其是第一年。那麼,tummy time對寶寶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呢? .寶寶趴着時,反地心吸力地抬着頭,能令頸背肌肉變得強壯外,亦能增强上半身和上肢的力量,以及頭部的控制能力 .預防頭後枕扁平(姿位性斜頭畸形) .促進大肌肉發展,如翻身、坐、爬、行走;還有小肌肉的精細技巧,如抓握玩具、餵食等 .有助視力發展 從以上得知,tummy time不應是一項偶爾的遊戲,應讓它成為寶寶一天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常規。以下是一些讓寶寶嘗試tummy time的小貼士。 趴在父母身上: 初生的寶寶已經可以體驗tummy time。父母可以斜躺在梳化上,讓寶寶趴在自己胸前。請注意應把嬰兒的頭轉向一邊,以免妨礙寶寶呼吸。 玩具誘導(圖1): 寶寶在2、3個月大時,已能將頭部抬起至45度,而且他們對周圍的影像和聲音很感興趣。父母可以在寶寶的視線範圍內,用發聲的玩具、黑白卡或鏡子引導,以提高寶寶抬頭甚至左右轉動的意欲。 (圖1)(作者提供) 以毛巾卷輔助: 若寶寶未有足夠的肌力維持俯臥抬頭的姿勢,父母可捲一條毛巾,墊在寶寶胸部下方,讓小手臂向前伸以支撑身體,協助寶寶維持俯臥抬頭的姿勢。 「小飛機」(圖2): 當寶寶趴着時已能穩定地抬頭後,父母可用一手掌及前臂從下托着寶寶的腋下,而另一隻手從雙腿間穿過托着肚子,然後慢慢擺動呈「小飛機」姿勢。 (圖2)(作者提供) 「飛高高」(圖3): 父母雙手垂直抱着寶寶的兩脇,並重複上下舉起寶寶。「飛高高」的動作還可以刺激感官,促進前庭系統的發展。 (圖3)(作者提供) 初生嬰兒每天練習1、2分鐘 對初生嬰兒來說,tummy time頗為吃力,所以每天練習1、2分鐘便可以。3個月大後,tummy time可增加到每天累積大約不少於半小時。若寶寶容易吐奶的話,建議喝奶後1小時才開始練習;而且要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練習,若寶寶有點抗拒的話,可以縮短練習的時間,不用勉強。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胡凱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感情家務

陳丹燕《我的媽媽是精靈》裏面說:「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膠水。」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要解決許多難題,功課、品格、紀律、玩樂……當中最讓家長頭痛的是感情問題。孩子每天從學校回家,對一個全職家長來說,就是一場嚴苛的考試。繁重的功課、不期而至的各種回條通告、「學校推崇一生一體藝」的興趣班、肚餓了、校服弄髒了、膝蓋擦傷了、筆盒不見了、明天要默書、下周要測驗之外,還有許多感情上的事要處理。 全職家長沒有「成績表」 一心和我絕交了,小明不再理睬我,國強威脅要請他吃零食,老師冤枉了我,測驗出乎意料地不及格,別人都在玩電玩「×××」,我的髮型成了全班取笑的對象,落選了籃球隊,在班上偷吃餅乾被發現了…… 照顧者點頭、聆聽、回應、擁抱;這就是「感情家務」。 另一半的家長,可能不知道,這種「家務」才是所有「家務」之中最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全職家長最大的負擔。 這種「家務」是看不見的,孩子回來痛哭的臉,委屈的叫喊,因為你的安撫,幾小時後,另一半回來,他或她不會看見。照顧孩子的家長,給孩子的鼓勵和安慰,不會記載在「家務成績單」上面。 夜闌人靜,孩子照顧者只能帶着這種「隱形的疲累」入睡。 事過境遷 才領略感情分量 然後,孩子漸長,「感情」問題,愈趨複雜,家長一邊安撫,一邊有如閱讀驚慄小說,一邊膽戰心驚,一邊還要保持表面上的鎮靜。家長自己的「感情」也是千瘡百孔,自己醫治不了自己,還有能力救治孩子嗎? 也許,只有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家長和孩子才明白,共同走過感情路上的起跌,才形成了同陪伴同成長的親子感情。原來,那些「學校受了委屈」的創傷,同時成了滋潤着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膠水」。 感情的真正分量,往往要待事過境遷之後,才感受得到。正如離開了家園,才會發現那些記憶中的味道,壞的會變好,好的會變得更美好。身在異地,才會對故地突然生起當時不以為意的感情:對一棵樹,對一座遠山,對雨後的氣息,對一塊很多年沒有人維修的店舖招牌。很長時間,這些感情,都是隱而不發的;直至許多年後,當你再沒有辦法「重溫」時,你才發現,沒有刻意記住的東西,總是可以源源不絕,不請自來。 感情,來的時候,悄然無聲,在一個人寧靜的心裏面,留下劃痕。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最初的記憶

  跟年輕朋友聊自己最初的記憶,各式各樣,都很珍貴。 有人記得,小時候好不容易捉到一隻蝴蝶,喚朋友來看,誰知人一到蝴蝶便飛了,他好錯愕好失望。有人記得,鄰居小孩在玩捉迷藏,但她年紀最小不懂玩,哥哥走來說:你有十根手指,逐一數完便可以出來捉人,聽完她好開心,終於不用落單了。有人踏單車時翻倒,記得小小的自己看着膝蓋上紅紅的黏黏的,不知該害怕還是好奇。也有人記得幼稚園女同學忽然興奮地在課室亂吻,他只知道逃,驚怕極了。 我最早的記憶球來自嫲嫲的家。那是簡陋的公屋單位,午後,我躺在草蓆上半夢半醒,感到背上刺刺的。嫲嫲在旁邊哄我睡,手上的紙扇離我不遠,有節律地撥動,一下又一下。涼風拂來,我的眼皮也愈來愈重了。回想起來,這是我最初的、有關愛的記憶。 幼時記憶 只餘零丁片段 但是有關幼兒的記憶, 我留下來的只有這樣一點點。跟很多人一樣。 心理學有一個詞彙:「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意謂成長後的我們,難以提取人生早年的記憶,只餘零丁片段。為什麼會這樣?有幾個理論:一,幼兒還在牙牙學語,缺乏詞彙來記錄生活事情;二,大腦負責記憶的結構——特別是海馬迴——尚在發展,難以長久地儲下記憶;三,幼兒只有那麼一丁點的人生閱歷,對普遍情景理解有限,未建立「社會劇本」來對照記憶。 孤兒院不哭喊的幼兒…… 也許有人會說,反正長大後啥都忘掉,大人也就不用那麼在意幼兒了?才不。雖然早年經驗進不了長期記憶,但它們會結結實實地烙印在高速搭建的大腦內,全方位影響成長,特別是與人結連的能力。最難過莫過於羅馬尼亞孤兒院悲劇。1960年代,齊奧塞斯庫政權迷信人口增長,規定每名婦女必須生育至少5胎,並禁止墮胎和避孕。待至1989年政權倒台後,國際社會方才揭發當地大量幼兒落入孤兒院系統,遭受系統性的虐待和忽視。哈佛學者Nathan A. Fox後來著書憶述當年踏入院舍的衝擊:育兒房裏一片死寂,因為幼兒已經學懂哭喊沒半點用途。學者追蹤這些孩子,記錄成長路上遭受的遺害:衝動控制能力差、社交退縮、自卑、智能低落,有各種病理性行為如抽搐、偷竊和自我懲罰等。都是大人作的孽。 曾經,科學家以為幼兒只需要溫飽,但近代心理學用實證推翻謬論。小嬰兒不止吃喝拉睡,他們需要與人建立信任的結連。而作為孩子身邊的大人,我們的責任就是努力回應,成為可依賴的基地,鼓勵他們勇敢地展開探索。雖然我們的努力,以後都會被孩子忘清光,但他們的心靈會知道,我們當然也會知道。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華德物語:金婚紀念

11月初,是華德爺爺和嫲嫲的金婚紀念活動。他們跟鄰里在某周六於區內教堂聚首一堂,一起享用糕點;翌日,爺爺邀請其妹妹的一家大小遠道而來,在波恩某河畔酒店享用自助餐,幾代同堂,場面挺像我們過時過節跟親戚食飯,喜氣洋洋。這50年裏,他們走過風風雨雨,依然有彼此相伴,何其難得。被邀請參與金婚紀念活動,華德媽感到與有榮焉! 華德爺爺和嫲嫲金婚紀念海報(作者提供) 學會獨立 精打細算 爺爺和嫲嫲都是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期間出生,德國那時絕對不富裕,他們的成長環境跟現在Z世代的兒童差天共地。在資源匱乏的成長環境,他們很早就學會獨立,而且必須精打細算,東西壞了必須修理,再次壞了也能再修;在常人眼中再沒用處的閒置物品,德國人會放在跳蚤市場售賣;賣不完也拿回家中地庫,繼續等待有緣人。爺爺和嫲嫲曾是校長和教師,退休後仍參與城市議會的選舉和工作,爺爺如今74歲,仍會騎單車出行、頭腦清晰,難以置信德國退休人士的生活可以如此精彩。嫲嫲則顯得文靜,除了去運動俱樂部,她比較愛在家閱讀和料理花草,並沒有像爺爺般學習使用智能手機,嫲嫲只喜歡看電視,特別是每天的新聞報道。另外,她也特別喜歡督促華德的功課進度,有時候華德會嫉妒妹妹能在家中由媽媽輔導,在他的認知裏,媽媽是「甩手掌櫃」,妹妹不用學習似的。 學習不能強迫 需找到動力 趁着11月中,爺爺嫲嫲去旅行,由我輔導兩兄妹的功課,我也趁機調校一下華德的心態——學習和做功課是學童的基本任務,也是每天首要完成的事項。不知道何時開始,就讀小四的華德愈來愈不能集中精神寫作業,大多時候,他表現出厭惡、逃避的情緒,往往八成的下午時間都用於處理情緒。坦白說,我的確想做甩手掌櫃,而且我深信學習是不能強迫的,孩子需要自己找到學習的動力(motivation)。在家裏,我要提醒自己是媽媽的角色,並非教師;我告訴孩子們,媽媽不會批改你們的功課,你只要寫了就可以了。但如果你需要我在旁站着看你寫作業,那麼你需要從零用錢中支付我的時薪,作為聘用專業家教的費用!守財奴華德一聽到我在打他零用錢的主意,立刻回過神來,表示拒絕付款,自己寫作業。有了切入點,我在必要時才會提醒一下他注意時間,比如詢問一下華德他發呆10分鐘的期間在想什麼,或者稱讚一下幾分鐘內就完成了幾項,證明其能力。另一邊廂,對妹妹來說,當我講述某些宗教主導地區的少女年紀輕輕被嫁出去,從此沒法上學,只能成為家庭勞動力的實况,而她在男女相當平等的社會裏竟然不想讀書寫字,那不如把機會換給那些少女的時候,妹妹也會頓悟,不再耍小性子。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次觀察他們都能有新的體會,願天下父母都能找到不傷和氣的功課輔導方法,共勉之!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同理心的種子

擁有同理心是促進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基石。同理心讓我們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與他人建立社會聯繫;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幫助別人的行為。例如偉大的歷史人物德蘭修女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她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同感別人的痛苦,明白生病及貧苦之家內在的感受,貢獻自己去幫助別人。 「感•創•做」全方位價值傳承計劃,透過探索、體驗和反思,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同理心的公民。我們希望學生透過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和獨特,繼而推己及人,尊重不同人的多元化和價值。學生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價值、態度和社會技能。他們學會用心傾聽、理解、尊重每一個人。當學生能夠將這份理解延伸到他人身上時,他們所表現出的同理心,將會在未來的社會中發揮很大的正面影響力。 以下,我們一起看看如何在日常生活細微的地方發掘看見自己和他人,建立同理心和尊重別人的可能。 了解名字背後獨特意義 「感•創•做」其中一個課題讓學生透過訪問父母關於自己名字的意義,理解家人為自己取名的故事和想法,這是一種聯繫自己與家人的方式,每個名字背後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 名字,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獨特而重要的象徵。它不僅是一串音節,更是文化、家庭和個人故事的承載體。當學生訪問家人,詢問自己名字的由來時,他們不僅知道名字背後的意義,還能夠感受到家人對這自己的情感、寄望和祝福。這不但是一個簡單的學習過程,更是促進親子之間對話與理解的機會。 當學生能夠向其他人分享自己名字的意思時,是在表達一種喜悅和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恰如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學習方式。當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傾聽名字的故事,同時感受他人的喜悅和獨特之處,是同理心的培養過程;同理心促使我們專注地聆聽彼此的分享,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 數字多面睇 陰天變晴天 想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家也是一個重要的培育基地。為了讓家長能夠理解「感•創•做」的理念,以至在家實踐具同理心的親子關係,我近日就在參加了計劃的其中一所小學辦了一次家長工作坊。工作坊的其中一個體驗活動是讓家長寫出心中的一個數字,附以繪圖,然後傳遞給其他家長,讓他們逐一為數字加上不同的圖畫裝飾,最後成了一幅不一樣的「新作品」(見圖)。 (作者提供) 在這個活動中,家長學會了尊重每個數字對他人所代表的獨特處。的確,家長所寫的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感,一種期待——有一名家長寫了一個「2」字,她說:因為我的女兒喜歡。 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場的家長不僅能夠感受到自我身分的確認,更能理解他人的背景與文化,增強彼此連結,例如:我為什麼會選這個數字?為什麼我的數字從小鴨變成了天鵝?為什麼我的數字從陰天變成了晴天?原來,只要每一個人加上神奇的一筆,就可以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去批評,只是以開放的心去探索。 這種對數字的探索,讓家長在體驗中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創造同理心家庭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從自身開始,創造具同理心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學校遇到挫折時,家長可以不帶批判地聆聽孩子對事件的體驗和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被同理、同感。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情感和價值觀的過程。我們希望他們可以擁有空間和機會,在具同理心的成長環境中得到滋養,發展正面的價值觀和與人建立健康的情感連結,創造善良美好的將來。 文:張小玲(「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