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爸媽:以「接納」改善孩子飲食問題

(圖片來源:Canva) 周日抗疫在家,Vinic爸爸化身大廚,雄心壯志為ABC炮製三餐,反正不能外出,就由我設計吧。Vinic爸爸不打沒把握的仗,早幾天已想好菜式,心想就是他們平日愛吃的,應該錯不了吧。早幾天已在超市準備好食材,就等星期日一到就大顯功架。 可是,理想與現實總有點距離。ABC知道我搶到廚房的控制權後十分興奮,所謂物以罕為貴,爸爸煮飯,總是帶點期待的。可是,由他們吃飯的表現,就知道期待是理想,真實卻是無奈。糟糕的是,ABC比平日吃得更慢,面對有益帶營養的食物提不起興趣。同一道菜式,A會吃但BC「掂都唔掂」,飯還未吃到一半就說飽。  我從不懷疑自己廚藝,雖不太好,可是十分有自信絕對可以「放入口」。到底問題在哪裏呢?我問ABC,再觀察一下。調整一下心態,用上幾個星期日反覆驗證,原來跟6A中「接納」有關,努力過後,現在總算可讓孩子真正期待星期日爸爸大廚的手勢了。  究竟,接納如何解決了食飯問題? 食得慢——接納孩子的視角判斷 孩子吃飯「誓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要完成枱上的一碗飯是不可能的任務。沒錯,我們都愛惜孩子,希望他們盡量吃飽,快高長大。可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有時一碗飯的分量可能不多,他們本應有能力吃完。可是我們會忘記站在他們角度,那一碗飯他們有沒有信心完成才是重點吧。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任我再哄,食慾已經沒了。所以我接納他們有害怕吃不完的壓力,嘗試把飯分3小碗,讓他們更易完成,結果他們乖乖完成了。 偏吃——接納孩子有各自喜好 雖然自小教育不可偏食,可是問一下自己,身為大人的我害怕苦瓜,難道星期天我還會煮苦瓜嗎?可憐的孩子沒選擇權,仍然「寄人籬下」,只好「逆來順受」。但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被迫吃不喜歡的食物,吃飯意欲當然會大減吧?所以我接納孩子有不喜歡的食物,設計菜式時先來個「集中制度下民主」,先剔除沒營養的食材再投票要吃什麼。神創造萬物十分奇妙,同一種營養會在不同食物中找到。所以不用擔心,一定有合適的食材。 孩子說飽了——接納孩子會飽 你我都會遇上沒食慾的時候,有時吃上一點點就已經想把餐具放下。孩子也有可能會吃不下,可能是肚子不舒服,也可能心情問題。我們何不放下成見,接納他們有「唔想食」的時候呢?我們懂得尊重孩子,讓他們有選擇什麼時候放下餐具的權利,他們就會認真去想,是不是真的吃不下要停下來了。不用怕他們吃得少,那些蹦蹦跳的小鬼餓了會找你要東西吃。只要跟他們立界線、約法三章,離枱之後餐與餐之間沒有零食供應,他們就會認真思考是不是要真的停下來了。  以上方法的重點是接納。當我們學懂接納孩子,孩子就會學習被尊重。吃飯的事就可以順利解決,不再是困獸鬥了。再加一個小貼士,6A中的讚賞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任、懂珍惜的品格。日後再跟大家分享讚賞的藝術。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8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非言語溝通——「身體接觸」比話語更有力量

3個孩子之中,A年紀最小,但行事最獨立。但千萬不要以為她可以自己處理事情,而忽略了她需要愛的感受。反之,她無比需要6A品格教育中的關愛 (Affection)。 前些日子,第三波疫情還未到來,跟ABC一起去圖書館,姊姊很早已經知道自己要找哪類書,獨自埋首書海之中,我滿以為妹妹都一樣,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放心她自己尋找心儀圖書,轉而協助哥哥找一些科學類的書籍。當處理完哥哥,看到妹妹愁眉苦臉在一旁,兩手空空,拋下一句:「你都唔幫我!掛住幫哥哥!」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忽略了妹妹的需要了。 我馬上跟她道歉,可是她似乎受了傷害,仍然一副鬱鬱不歡的樣子。那一刻她需要愛,我就馬上運用5種愛的語言(Five Love languages)中「肯定的言詞」,一邊對她加以肯定,一邊解釋。可是,這一刻,妹妹什麼言詞都聽不入耳,仍然怒氣未消,爸爸碰了一鼻子灰。此刻「身體接觸」應該比說話更强吧。 深情互擁傳遞愛 勝千言萬語 家長習以為常以為教養必須用言語去教,其實我們千萬不要忽略,教養還可以由其他模式展現。例如「身體接觸」,就可以利用動作表達愛,作出身教,或給孩子保護。這些非語言的溝通,往往比說話來得更用力。跟孩子一個深情互擁,直接把愛互相傳遞,勝過千言萬語。 其實,跟孩子「身體接觸」時,留意以下幾個小點子,就可以令溝通更有效果。 ˙細心傾聽 有時孩子跟你說話,並不是要家長插手幫他解決問題,更不是想家長向自己說教。孩子提起勇氣跟你說話,目的十分簡單,只是想告訴你,希望跟你分享。試想想,每當孩子想與你分享時,家長卻把握機會說一堆教訓說話,或理性地為他們解決問題,孩子還有興致跟你再次分享嗎? ˙眼神對望 相對而視的眼神,可以透露很多你的想法。試想像一下,當大家都盛怒之時,你卻走到孩子面前,以溫柔的眼神,跟他們對望,多少不能言語的說話卻在眼神之中感受到了。所以,跟孩子談話時,不要忘了這些眼神溝通。 ˙合適姿勢 在交談時,能令對方感到舒適的姿勢是跟對方同水平,同水平所產生的和諧,能令雙方都感到自在。很多家長也沒留意到,這個小舉動可令孩子學習到尊重別人,特別是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面部表情 雖然家長都有數不盡的說話想跟孩子講,但千萬不要忘記,你當下流露的緊張表情,往往會令對方增加壓力。我們都不妨放輕鬆,令孩子更有安全感跟你溝通。還有,一個溫柔的表情,跟眼神一樣,往往可以流露更多感情給孩子呢。 ˙觸摸 你我都知道擁抱的力量有多大,除了擁抱外,還可以跟孩子掃一下頭髮,搣一下面珠,跟爸爸擊掌,畫一個心心,為他們按摩一下也不錯,這些觸摸,也是直接把愛流露給孩子的方法呢。 關愛就像銀行存款一般,不停注入,使存款豐厚,親密關係便自然而生。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4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炮製影響孩子一生小回憶

雖然限聚令仍在實施,但孩子已復課了。我家大女兒C,早前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準備復課。一下子,總動員找出早已收起來、可惜不再合穿的校服,還有,在聖誕節時收到但未有機會使用的新書包,並要試一下皮鞋是否合穿。一家人好不忙碌,最後終於把應該準備的都備妥了。且慢,隱約感到C仍對復課感到不安,於是我決定這個月不讓她坐校車,每天送她上學去,這樣,便可享受與女兒獨有的相處時光。 我們在車內,會談一些成年人以為瑣碎,但對小女孩卻是十分重要,而她又想跟你分享的情報。當中包括C喜歡的韓國女團Blackpink之中誰最漂亮,當天的早餐為什麼又是粟米片,上數學堂總希望老師叫她答問題……每天下車前,我們又會拍一張合照,我會叫她想一下,今天要擺什麼pose,還會一起禱告後再正式回校。我愛上這些小片段,因為我知道,我跟她正在製造能影響她一生的重要回憶。 6A品格教育中,其中一個A是時間(Availability)。這裏所指的「時間」,很多人都以為,單純付出時間陪伴孩子就完成了。是的,陪伴很重要,亦需要時間完成,但對於忙碌至極的香港人,付出時間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對於這個A,更重要是用有限的時間來製造很多感性的回憶,這些感性的回憶,會在孩子腦裏永遠佔一席位。當他們在人生路上稍有不順,這些回憶就成為他們的提示、力量,幫助他們衝破難關。將來即使我們已不能伴在他們身邊,這些回憶都會被保留下來,成為助力,跟他們一起走過高山低谷。 花心思經營 勿一心多用 重要嗎?想跟孩子一起製造無窮無盡的回憶嗎?千萬要記住,這些回憶都是感性的,帶有情感的。要製造這些小回憶,留意以下的小貼士: 1. 回憶是單獨跟他製造的(Alone) 尤其對於多孩家庭,單獨相處時間是必須的。只有跟其他家庭成員分開相處時,孩子會特別享受,潛意識會更易把這些記憶放進更深入的位置。可以回想一下,你對上一次跟孩子單獨相處的時光是什麼時候?那時他的臉上有什麼表情?那些開心的回憶,又是否會令你和孩子都會心微笑呢? 2. 你的態度(Attitude) 如果家長以十分珍惜的態度跟孩子單獨相處,孩子必定感受得到,他們亦會同樣以十分珍惜(甚至比你更珍惜)的態度,把這些回憶視作瑰寶。相反,家長態度敷衍,孩子也定必感受到,當他們習慣了那些敷衍了事的相處時光,便不會對你們的相處時間有所期待。 3. 專注(Attention) 雖然我們都是忙碌的多功能父母,但跟孩子獨處的美好時光,應該要百分百專注。別以為小孩子不知道你正在一心幾用,暫停覆WhatsApp,看少一會兒facebook,稍後再在IG給心心好嗎?帶有質素的共處時光毋須花掉很長時間,但必須專心,這樣才能令感性回憶更有深度。 一些小互動,隨時都可以變成屬於你和孩子2人的重要回憶。我們能成為孩子的父母,本來就不是一件輕易的事,而關係是不會自然而建立,需要你們花心思去經營。嘗試走進孩子的世界,製造更多感性回憶,令孩子一生都活在父母的愛底下。各位爸爸媽媽,加油喔!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1期]

詳細內容

父親節專題:全職湊仔 鑽研教養理論 「廿四孝」爸爸 享受育兒樂

無論時代怎進步,在華人社會,還是擺脫不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男人辭職做「湊仔公」,又或者報讀育兒課程,依然未成氣候。不過,這個世界,總有人願意做先鋒,Franco和Vinic是其中的少數。這兩個爸爸在家帶孩子所得到的快樂和滿足感,相信亦會比一般爸爸多。 文︰沈雅詩、顏燕雯 場地提供:City Lab                                            親職爸爸 樂做「湊仔公」(楊柏賢攝) ◆全職爸爸:兒子令我變溫柔 現年33歲的Franco,早在2年半前,當兒子湯丸仍在太太LuLu腹中時,已經立下心志做「湊仔公」,「LuLu懷孕初期試過作小產,當時我曾對自己說,如果能夠保得住胎兒,我便辭職,以後在家好好帶孩子」。結果,上天保住了湯丸,他也信守承諾,辭去廣告公司高級客戶經理一職,回家專心照料懷孕的妻子,一起迎接小生命的來臨。 在大學讀美術設計的Franco,閒時很喜歡與湯丸一起塗鴉。(楊柏賢攝) 從孩子身上學會欣賞 形容Franco父愛爆棚,一點不為過,訪問期間,他的眼神完全沒離開過將近2歲的湯丸,兒子的一顰一笑,他也看得陶醉。「湯丸的確令我改變了很多,以前我脾氣很壞,遇着無理的客戶,我會不留情地罵,但有了孩子,脾性也溫柔了,我沒鬧過他半句。以往我很討厭人家動作慢,我會不耐煩,但當看見自己的兒子走路很慢、行樓梯很慢,我反而欣賞他努力學習,也讓我得到啟發,其實步伐快和慢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如何向前行,不後退。」 還以為Franco滿溢的愛是遺傳自父親,但答案恰恰相反,「我生於一個大家庭,跟4個姊姊、1個哥哥的年齡相距很遠。我不是說父親不疼愛,但我總認為,我無法在他身上得到那種我想要的父愛」。 因着童年的缺失,令Franco更渴望做一個全職爸爸,陪伴湯丸成長。「很多研究都說,如果幼兒在2歲前,爸爸能夠經常陪伴身邊,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都會更健康。」而他的想法,也得到任職社工太太的鼎力支持。「難得他有這個心、願意這樣做,我當然覺得是一件好事。反正我們也有少許積蓄,即使他沒有收入,我相信生活仍然可以維持的。」LuLu說。 不過,Franco雖然辭去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其實他一邊做「湊仔公」,一邊也不斷發掘搲「奶粉錢」的機會,「我會形容現在自己是slasher(斜棟族),湊仔之餘,也work from home,做online marketer,亦教小朋友畫畫,因為我本身是讀art and design的」。他近年還以「梵高爸爸」的身分做blogger,成為親子界罕見的男網紅,獲得不少掙外快的機會。 這個三口之家,男主內,女主外,LuLu(左)大讚丈夫照顧兒子值100分。(受訪者提供) 每天堅持為兒子做3件事 但無論兼職多忙,Franco強調,每日都會跟湯丸一起做3件事,「第一,我們一定會去公園玩;第二,我一定會親自替他洗澡;第三,我一定會陪他看繪本」。 說到育兒方式,很多時,爸爸和媽媽都是南轅北轍,原來這情况亦發生在Franco和LuLu身上。「太太比較緊張,湯丸一個小動作,她也會說『no』,我卻沒什麼所謂。舉例,湯丸15個月大時,第一次去沙灘,當時他對沙很好奇,想放入口吃,LuLu制止他,重複又重複說『no』,又向他解釋原因,但兒子也不聽。於是我趁LuLu走開了,便由他吃,他一放入口便馬上吐出來,看見他露出難堪的表情,我才用清水替他清潔。」Franco笑言,當刻太太是不知道的,否則肯定「爆炸」,「我的心態是讓他trial and error,從此之後,湯丸再沒有吃沙了!」 育兒路上,雖然一鬆一緊,但夫妻的願景還是一致的,「不用湯丸讀名校,只要他開心、健康就足夠了」。 Franco童年時得不到他心目中渴求的那種父愛,令他更加渴望做全職爸爸,陪伴兒子成長。(受訪者提供)   教養導師 邊學邊走育兒路 人稱Vinic爸爸的李灝濂活躍於各大親子平台,除了參與網台和facebook直播節目,也是網上專欄作家、香港有品運動認證「6A品格教育」講師和NLP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及教練,常受邀於小學主持家長講座和工作坊,推動正向親子關係。 Vinic育有3名子女,大女兒7歲,一對龍鳳胎各6歲。新聞系畢業的他,一直從事貿易、巿場設計等工作,從來沒有想過跟教育扯上關係,直至大女出生,開始改變了他的想法。「那時候想學一套比較正面的教養方法,方便自己管教小朋友,最後選擇了6A品格教育。完成這套講師課程後,我很想把這套理論分享予身邊的人,但仍然感到自己有所不足,於是又再花了2年時間完成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碩士課程。」 這個好學爸爸承認自己在教養上也曾碰釘,例如大女當年考小學前,Vinic為女兒報考了6間直資、私立小學,還安排她念面試班。女兒上完面試班後,他反而覺得幫不上什麼忙,還嚇怕了女兒。「那個面試班很催谷,女兒上課時都覺得辛苦,令她對面試有更大的恐懼,所以我們半途放棄了。回想起來,有些面試班所教的,父母自己都能教得到,那為何還要給孩子壓力呢?」 Vinic為人父後,開始花時間鑽研教養理論,只是不想自己「教錯」孩子;後來他覺得應給更多人認識正向教養方法,所以樂於在不同渠道跟家長分享。(黃志東攝) 教養方法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Vinic認為教養方法有很多種,沒有分哪個最好、哪個最差。就像他的一對龍鳳胎,性格各異,所以他會用不同方法來管教二人。「例如我告訴兄妹現在要去睡覺,哥哥會扭計說不想睡,妹妹雖然也不想,但會乖乖準備入睡。這時,我會給哥哥5至10分鐘時間,讓他在客廳發呆又好,走來走去也好,總之10分鐘後便要回房。妹妹或會覺得,為何哥哥還有10分鐘去玩?我會解釋說,這不是獎勵,也不是懲罰,他只是無聊地等10分鐘,如你需要,我也會給你的!妹妹想了想覺得並不需要。我給兄妹界線都是一樣,只是向他們解釋和處理手法不同而已。」 在教養上,Vinic認為爸爸與媽媽的角色同樣重要,大家應互補長短;他亦慶幸一直以來得到太太支持。(受訪者提供) 繼續讀書 學習見招拆招 他說自己雖是教養導師,但不代表他沒有遇上難題,他之所以願意花時間繼續讀書、學習,就是希望能找到問題的根本,學習如何見招拆招。「你想想,我們從小時候來到今天,一路上總會遇到不同問題,我們走每一步所做的每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我們覺得是錯的,最重要是懂得退回去想想,是否有別的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我有了小朋友後,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讓我學會反省,並修正以往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我重新去讀書,為的就是避免用錯誤的方法去教導他們。」 「爸爸」這個角色,在Vinic看來既特別又有魅力,所以他主持的講座很多時候都以爸爸的身分和角色去做主題,如參與推動父親親職文化DADs Network的網上節目,以及與維護家庭基金合作開辦爸爸6A教養playgroup等。他說,相比以往,近年看到很多熱心的爸爸,主動參與各種講座和工作坊,而且表現積極,樂意跟別人分享和請教。「爸爸很多時候不會像媽媽一樣,媽媽會把細節位想得很清楚,亦緊張孩子的一舉一動;爸爸則大都性格強硬,多給予孩子一些大方向的指令,這樣更容易讓子女吸收其觀念和想法,更能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縱使如此,Vinic認為教養上夫妻間的配合亦重要,雙方應互補長短,惟教養方向要一致。 大家姐(左)和一對龍鳳胎弟妹年紀相若,Vinic笑指3姊弟妹常常吵鬧,但其實3人感情深厚,現在他們還是同睡一張大牀。(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