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育兒記:我的居日生存之道
這兩個月我的WhatsApp/facebook多了很多信息,特別是沒有聯絡好一陣子的朋友,話題也不外乎「你是怎樣去日本生活」。坦白說,我不是「inbox」便有很多移居/移民日本的資料,我對移民/移居的認知有限,但只有一些經歷可以分享。很多朋友也總愛說「你就好了可以走去日本」,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不少辛酸,才找到在日本生活的小小生存之道。回想最初在日本工作我也十分不適應,到現在才找到自己的一個小小comfort zone。 助人會被罵? 不少人也知道我是因為追星(SMAP)才學日文,然後因為太愛日本,當年我夢想便是要留學日本,全面接觸日本文化。當時讀大學因為有很多不同國籍的朋友仔,所以感覺還不錯,只是覺得生活在日本很麻煩,周圍沒有垃圾桶,垃圾分類又多,想提款排隊等很久,冷氣又弱風等,但也不難適應。日本九成的大學生也會做兼職,當然我也不例外,很幸運我找到大學圖書館的工作,時薪高,待遇不錯,近宿舍又可以掙外快,我十分開心。有一次,我在圖書館的桌子上拾到一部電話(當年的非智能電話),香港人當年的習慣,一般也會打開電話查看通話紀錄,然後打給他的朋友,再叫朋友告訴他遺下了電話,我也按我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程序來做,那個人即時衝回來,拿到電話開心到跳起(當年要出一個手提電話不容易),我也很開心。然後我被館長招入房間訓話,第一,他說我沒有熟讀員工守則,所有員工也必須按守則辦事,不能「自把自為」,他還說我不能擅自打開別人的電話,是侵犯他人私隱的行為,他理解我是外國人,也說外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當時才給我多一個機會。 最有趣的是,這件事發生不久,我又拾獲一部手提電話,這一次我動也不動,原部電話交還給館長,但據知從來沒有人來認領,但館長卻很滿意。這一次是我首次感受到日本職場上的文化衝擊,體驗日本人「按本子辦事」的文化。 受夠了辦公室政治 畢業之後,我也曾到一間日本公司工作,那是一間小公司,員工不多過10人,正好當時中國市場開放,他們需要懂中文的人,我便去當翻譯,全公司也只有我一個外國人。自己是一個大情大性的人,性格也比較外向,從來結交朋友也不覺得困難,在大學也有很多日本朋友,但原來在職場上不可以用上大學那一套。職場上,原來不可以向「同事」問太多問題,例如我只是問一些你在哪裏讀書,你父母住在哪裏等,「同事」都會覺得你越位,你只可以跟一些比較談得來的同事,去喝酒時才能問這些比較個人的問題。當時我真的覺得很不開心,因為單單同事也要分很多不同類型:談得上的、能說真心話的、要裝模作樣的等等,說錯了又會被標籤,又說我不懂「閱讀空氣」,所以最後我承受不來這些日本人的辦公室政治,才打道回香港,誰知最後自己會重歸日本生活。 不過這次回來後,我再不用踏上日本公司的職場,在國際學校工作感覺很不一樣,對我來說,國際工作環境比日本職場更容易適應,也開心多了!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