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語文教學與評估的不同
教師在教學與評估中擔當的角色有所不同,兩者不應混淆。簡而言之,教學目的是為小朋友提供協助,尤其是學習起步階段的學童,讓他們有機會做到期望的表現;評估則旨在衡量小朋友的能力,教師不應提供協助,否則就難以知道小朋友的學習效果,分辨不到相關表現是如實反映小朋友自己的能力,還是只賴以教師的幫助。 圖畫vs.字形 舉個例子,小朋友在課堂上認讀詞語「彩虹」。字卡上,除了字形「彩虹」,應否加上彩虹的圖畫呢?如果教師目的是「教學」,圖畫可提示小朋友字形所指的意思,從而促進學習;然而,倘若目的是「評估」,就算小朋友看到字卡後能讀出「彩虹」,教師也未能確定小朋友是認出字形而讀出該詞語,還是純粹靠看圖畫而說出來。是故,教師評估小朋友認讀生詞的能力,應採用沒有圖畫的字卡。 詞語vs.單字 同理,假若教師旨在教單字「虹」,單獨一個「虹」字不容易解釋其意思,因此一般會配合詞語,如「『彩虹』的『虹』」,甚至配合課文如「天上掛着彩虹」,讓小朋友可以想像情境同時學習。不過,如果目的是評估,教師就不能以詞語「彩虹」作提示,不然,小朋友只要認出「彩」字,就很容易猜出後面的是「彩虹」的「虹」字;教師更不應該用課文來評估,否則小朋友只要能認讀課文中開首的字,「天」、「上」、「掛」等,就能讀出整句句子。然而,如果讓小朋友反過來從右到左認讀「虹」、「彩」、「着」等字,就會念不出來。有時,小朋友只是憑着課文內容的整體記憶,表現得彷彿認識課文中各個生字。 提示vs.沉默 當小朋友看到字形但不能讀出時,教師應給予什麼口頭提示?如果是教學,教師可提出各樣設想,以啟發小朋友思考,例如:「陳虹老師的名字中也有這個字。」然而,評估時教師則不應提示,而只能說:「努力吧,試試看!」 群體vs.單獨 教師應採取全班還是個別模式來教學或評估?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室中推行全班活動,讓小朋友彼此學習、互相啟迪。至於評估,則適合個別小朋友單獨進行,否則,小朋友可能只是跟着別人念而已。 教師角色:「教學」漸變成「評估」 到此,讀者大抵能分辨教學與評估的不同。教學其實是一個過程,教師提供的輔助應該隨着小朋友的進步逐漸減少,最後期望小朋友毋須協助下仍做到要求,即所謂「鷹架」(scaffolding)。換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會由本文所指的「教學」漸漸轉換成「評估」。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