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寫作
我們發起的兩岸四地教學觀摩交流活動,轉眼已經是第16年了。從我們第一年在香港推動,以後四地輪流舉行,16年就是說我們四地已經各舉辦了4次。今年在台中嘉義舉行,籌備工作已經如火如荼,我們香港老師大概有50人參加,將會結隊前往,有些伙伴已參加多年,大家已成為好朋友了。 文:劉筱玲 兩岸四地 教學交流16年 今年交流的主題是「寫作」。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從孩子的寫作可以看到他的語文水平,可以看到他對語文的興趣,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品性、喜好,甚至為人。寫作也是語文老師最感頭痛的教學範疇,愛之也恨之,如何能樂教樂學,有內容,有方法也有能力,需要不斷追求,樂此不疲,才能找到快樂的泉源,成功的秘訣。 每年的「兩岸四地」必定安排專家的分享,各地代表老師示範課,教學的分析和研討。大家最聚焦的是四地的「同課異教」,每年由大會負責選出指定的教材,針對各種體裁,例如描寫、故事、議論、詩詞、科學等題材,四地的代表老師要就相同的教材去設計教案。 所謂「教無定法」,四地的教法可以完全不一樣,也可以有相同的地方,沒有比較只有觀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大家能有所啟發和反思。 因為已經歷了十幾年,大家都想有點新思維。今年的做法更具挑戰性,在研討會前的一周時間內,給嘉義四班學生閱讀三篇由中、港、台的知名作家所寫有關「手表」的文章,讓孩子們讀後寫作,然後收集了孩子的文章,傳送給四位代表四地的老師,希望他們能就孩子的寫作表現,到時作為寫作課的教學示範。這比以前以課文作教學題材更具挑戰,課後大家齊來探討教學的方向和學生的表現,大家都十分期待。 新嘗試 學生作品做教材 我一直都是語文老師,從怕改作文到享受批改,從强制死板到彈性活潑。我和孩子們都愛寫愛評,當中走過共讀、共學、共研、共享的學習之路。我特別喜歡用鼓勵的方法,例如找出他們的佳詞佳句,美文共賞,面談嘉許等等;更重要的是配合讀文教學的重點,把讀和寫結合起來,讀是開始,寫是延伸,相輔相成。老師更需要從孩子的寫作中去欣賞他們的優點,找出缺點和問題所在,是字詞的問題,是結構的問題,是內容的問題,是表達的問題,然後再去設計重點教學。教育就是要協助孩子去學習,如不能找出問題所在,就沒有指導的方向了。 每年能隨我們抽出兩三天的時間去和四地老師交流,實在是很難得的機會,但能參與的老師不多,知道大家的教學日程都很繁忙,但是不吸收養分的土壤,很容易會乾枯,希望老師們都能停一下,才更有力再繼續衝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