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幼兒自我調控 40%靠環境

筆者的研究團隊發現,自我調控的個體差異,大約有60%歸結於基因的影響,環境因素則佔大約40%。但通過改變基因來提升自我調控不但難以實行,同時有違研究倫理。因此,通過干預環境來提升幼兒的自我調控就變得十分重要。在眾多與幼兒相關的生活環境中,家庭和學校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主要地方,創造良好的家校環境對幼兒自我調控的發展十分重要。 當偏離規則 給予公平訓示 對於家庭而言,積極的親職教養對幼兒自我調控的發展尤為重要。家長可以通過優質的親子時間,表達愛意、傾聽孩子的需要、共情孩子的情緒等方法,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進一步通過與孩子建立清晰、明確、可行的規則和目標,持之以恆地督導孩子的行為。當發現孩子的行為偏離規則時,給予適當、公平和一貫的訓示,從而培養孩子的自我調控。除此以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多支持和鼓勵孩子等正向教養也十分重要。 對於學校而言,筆者的研究團隊發現,學校對學生的行為採用嚴格或寬容的態度,均有助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最重要是讓學生明確知道學校的規則和教師的期望,才能讓學生建立行為準則。如果學生有負面行為,學校的訓示需一視同仁並要貫徹執行。另外,學校需建立良好、友愛的氛圍,並消除校園的不良風氣,讓學生在學校中感到安全並且較低機率經歷不利於自我調控發展的事件,例如欺凌等。在班房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情感,及時支援學生的不同需要,並建立良好的班房氛圍來幫助他們逐步發展自我調控。 「如果/那麼」小技巧 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培養孩子自我調控的重點在於成人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否則教導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其次,設定目標時,需要多考慮每個幼兒自身的能力和個性特點,建立可行的目標。同時,成人可與幼兒一起確立目標,提升他們的自主,避免把自己的目標強加給幼兒。 另外,成人也可以教導幼兒運用「如果……那麼……」(if…then…)的小技巧來自我調控。成人先預想一個幼兒可能會遇到、不利於自我調控的具體情景或事件(if X happens),然後通過預設另一個具體的行為來克服該情景或事件(then I'll do Y)。例如家長想孩子放學回家後做完功課才玩手機,那麼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設定「如果放學回家後我想玩手機遊戲(X),我就關掉手機並交給家長保管(Y)」。最後,成人的督導需要持之以恆,在給予訓示時要公平一致,行為達標時要多給予讚賞,才能讓他們慢慢地建立自我調控。 文:黎建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良好自我調控 成就美滿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幼兒說︰「上課要集中精神」、「放學後要做完功課先可以睇電視」、「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共處」等指令。這種調節認知、控制情緒感受和衝動行為,以符合社會準則、道德規範和目標達成的能力,我們稱之為「自我調控」。良好的自我調控不僅體現在幼兒能夠服從指令、抑制衝動,還體現在可主動去做社會讚許、有助達成目標的事情,例如主動溫書、幫助他人等。 一粒棉花糖 看出未來成就 香港的家長非常強調幼兒的「硬技能」,例如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然而,很多家長可能較少意識到幼兒的「軟技能」,例如自我調控,這對孩子的發展亦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有兩項著名的研究清楚說明了自我調控對人生發展的重要。 第一項是史丹福大學Walter Mischel教授所做的「棉花糖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4歲大的幼兒,實驗員將給他們一粒棉花糖,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然後獲得多一粒棉花糖。結果發現,能夠通過等待一段時間來獲得另一粒棉花糖的幼兒,他們在日後有更好的學業成就、心理健康及幸福感。 第二項是但尼丁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972和1973年在新西蘭但尼丁出生嬰兒作長達40餘年的追蹤,採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他們在3至11歲期間的自我調控,然後測量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及成年時期的多種發展結果。研究發現,在排除了兒童時期的智力因素和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後,早期具有良好自我調控能力的幼兒,在青少年時期會較少吸煙,較少成為青少年父母和輟學,在成年時期有較高的收入,較好的身體機能和心理健康,犯罪率亦較低,甚至衰老得更慢,並對老年生活有較充足的準備。 幼兒至青少年 培養自我調控關鍵期 研究表明,人生的轉折階段(例如從幼稚園向小學過渡、從讀書向工作過渡等)是個體提升自我調控的重要契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有大量機會學習新一個發展階段所需的規則並且努力調控自我,以順利完成新的發展任務。其中,幼兒至青少年階段是培養自我調控的關鍵期,因為在這個階段,負責自我調控的大腦區域逐漸發育成熟,同時幼兒和青少年有大量機會學習、理解和內化社會準則及道德規範、培養正向的人生態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情緒表達和調節能力,以及加強與他人的積極溝通。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幼兒和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筆者將在下期談及一些具體的方法供家長和教師參考。 文:黎建斌(香港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彈性平衡

小時候去看醫生,推門進去聽到醫生咳嗽。回頭便問媽媽:「怎麼醫生會咳嗽呢?」 長大後往台灣遊學,在車站月台上遇上一個由自動電梯滾下來、趕不到列車的乘客,跟她點點頭輕聲說︰「下一班快到了。」 生命屢次遇上身邊的人與物不似預期,突然或莫明的離去甚至永別,心一沉說不出什麼,壓在心底的卻是千層萬重。 近日很多人事去留,更為大眾的腦袋帶來很多兩難,為身心添煩添亂。面對生命的無常、不明白、難測,與內心期望不同時,身心感到威脅的一剎,腦的交感神經系統便被激活,人不是逃離、躲避,就是抗拒。威脅防禦機制(Threat defense system)其實是有「自我批判」和「自我慈悲」(Physi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self-criticism and self-compassion)兩部分(Gilbert, 2009)。如果用得平衡,可保護身心安全平順。 自我慈悲程度較高 活得較快樂 什麼是「自我慈悲」?慈悲的字典意思是對他人的不幸及痛苦表示關心。過去20年,有很多科學研究發掘以慈悲為中心去培育與實踐生活的幸福感(Goldman and Davidson, 2017)。研究發現,自我慈悲對人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自我慈悲程度較高的人,生活滿意度較高,且生活得比較快樂。 那為什麼「自我慈悲」那麼困難?傳統中國文化教育引導我們盡己所能,對己對人堅負責任的良好美德。從小家庭學校教育中,我們不多不少學會嚴以待己,寬以待人。但過猶不及,倘若孩子由習慣要求自己盡善盡美,至嚴苛管責(self-critical),可能變成「完美主義」患者,引起的是各種磨人的情緒,難以利己利人,更能傷身傷心。 此外,從小被過度培訓律己成為堅忍刻苦的人,實在不容易自我憐憫(self-compassionate)。慈悲自己就好像墮入一個軟弱及不能成大事的狀態。忍一時的確是風平浪靜,海闊天空,是美德!可知道慣性強忍、久忍的「忍」是心上有一把刀刃?長此下去,苦了自己,並不健康。 適時適地停一停 聆聽身心需要 讀《中庸》,「尚和去同,執兩用中」,就是學習「中和」之道。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適時適地停一停,細心感受呼吸,聆聽此刻身心的需要,可作為自我慈悲的第一步。風高浪急之際,太波動,心太緊,呼吸難觀時,可把注意力安住在「身體」3個部位︰感受雙腳着實的踏在大地,感受雙手輕柔地接觸大腿或衣物的感覺。如有位置坐下,也可以把身體的重量交給椅子,感受臀部接觸座椅,安穩如山的感覺。 明白人與天地萬物並生,懂得和願意慈悲關懷身、心、情緒,是對己對人盡心的修為。善待自己,才能善生善活。心懷「中和」腳踏實地,在多變的外境也享有一份自在、從容、和樂的選擇。生活中多練習停一停,用心感受呼吸及關愛身體,活在當下,寧短勿缺。 文:郭懿德(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育是……責任?

「6年後,你希望你的學生,會成為怎樣的人?」這是筆者每次到學校培訓教師、領導時都會問的問題。原因為何?就要從教育責任說起。 過分追求指標 影響教師成長 學生人數下降是近年中小學面對的大問題,為了避免殺校,收生就是硬道理。只要學校的教學質量好,學生成績優異,就有源源不絕的學生。所以,學校只要「教好書」(成績達標),就是對家長及學生承擔了教育的責任與義務,亦因為要「教好書」,所以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大都集中於如何教出好成績。 教師提升教學技巧是承擔教育責任最直接的方法。但只集中教學技巧,過分追求指標(如中一收生、公開考試等),會影響教師在教育專業上的成長。舉一個例子,要培訓一個「教好書」的教師,使其掌握教授考試技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進修教學法及參與公開考試評估。只要花5至7年的時間,他就會成為該科的教學專家,教學質量自然會提升。但問題是,一個只會「教好書」的教師,很容易會角色代入,把教育專業視為追求指標(公開試)的過程。久而久之,教育的工作就只剩下教書,遺忘了其他重要的本質。 以願景為目標 助學生挑戰未來 事實上,教育的本質都是藉裝備學生不同的知識、態度及技能,來面對往後生活及社會轉變的挑戰。所以,學校有責任提出適切的願景,而非一系列的指標,讓教師不再單單追逐指標,而是更進一步以願景為目標,設計合適該校學生需要的課程,來提升教學內容的層次,培養學生成長。 例如,英文科教師訂立的願景是讓學生掌握英語,探索世界,他會期望學生在6年的中學生涯中,學會如何以英語發掘知識,畢業後持續學習英語,為應付工作做好準備。在這願景的推動下,有經驗的教師會感到自己的工作比「教好書」有更大的價值,會設法以本科知識設計生活化及創新的教學,啟迪學生以英語為探索人生的工具,改變自己的未來。 筆者提出訂立願景比指標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一所有責任的學校,除了把表現與升中派位及公開考試掛鈎外,更會裝備學生挑戰未來。所以,成功的學校應該是指有清晰的願景,並裝備學生在社會或個人事業上追求卓越。雖然我們不能否認指標有其重要作用,但成績只是進入大學的入場券,成功與否還是取決於他們的個人素質。為此,學校的教育領導層在追指標追收生時,亦要先反思「6年後,你希望你的學生,會成為怎樣的人?你的教育願景是什麼」? 文:何振聲(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柔軟如棉的心田

3月紅棉盛放,5月遍地棉花。常言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教場上我是教師,也常有感自己是心靈旅程上的學生。職場上的每一課,也是生命路上珍貴的修習。班房裏的「先生」,其實只是比學生早出生的人,學生也往往是「先生」重要的老師。 九旬婆婆樂上網課 又完成一學年的網上教學。今個學期,正向教育的網上班房來了一名92歲的老婆婆。阿婆每星期隨大學三年級的孫女一同上課,從來沒有缺席。最後一課阿婆說︰「唔捨得啊。」我問她不捨得什麼?她笑咪咪答︰「唔捨得你。」我面掛微笑,心暖。  放學時我問阿婆煮飯了沒有?阿婆回答說︰「放學就煮啦!」等了一刻,阿婆又說︰「請你吃飯呀!」我問她最拿手什麼?阿婆說︰「煮燶麵!常常唔記得熄爐,就煮燶麵啦 !」接着是哈哈大笑。 阿婆還幽默說︰「有一天,鄰家傳來燶味,家人立刻笑說這鄰居一定是阿婆的徒弟。」接着又是阿婆和大家哈哈哈大笑,空氣隨每個哈哈聲急促地呼出。 阿婆有始有終地完成正向教育課程。雖然她沒有交學費,也不會有畢業證書,但92歲的老人卻教導了我們智慧與慈悲的一課。感恩阿婆體現放輕,放下自我的謙卑,懷着柔軟如棉的初心與年輕人同行。 面向人生的挑戰、困難和失敗,就如阿婆的無記性、煮燶麵、被開玩笑,有些人會產生自我批判和指摘,於是無助、沮喪、痛苦、壓力隨之極速膨脹。 學習與困難共處 美國哈佛大學臨牀心理學家Christopher Germer和得州大學心理學家Kristin Neff自2009年共同開展「靜觀自我關懷課程」,我們可從以下3個元素去學習如何與困難平衡共處,以溫柔的心去照顧當下困苦中的自己。 (一)善待自己︰ 人生路上遇到痛苦和困難是不能避免的事,理性上是知道的,但面對及處理談何容易。遇上不如意時,如果能夠停一停,覺察身心的狀態,細心聆聽這一刻,身體其實有什麼需要呢?以一份友善的關愛去連繫身心,輕按或抱抱需要關懷的的身體部分,懷抱當下受苦的自己。 (二)共通人性︰ 人類的生、老、病、死隱喻着人不完美的真實。覺知和明白人生有不整全及脆弱是全人類(we)共通的本質,而不是個人(me)獨有的。這份明白就讓我們比較容易放下傷己傷人的批判心,換以溫柔體諒的同理心去善待自己。 (三)靜觀當下︰ 透過靜觀安住身心於此時此刻,如其所是,去面向人生無常乃平常。以包容接納的心去覺察當下的思想和情緒,這份柔軟的容讓就是活出「自我關懷」的源頭活水。 放輕放軟一點地回應生命,與內在的自己連結,了解自己其實並不孤單,心窗自然打開,讓陽光活水溫潤生命。 文:郭懿德(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講師及正向教育課程統籌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師專業標準——創建型教師

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在2019年制定《香港教師專業標準參照》——「T-標準+」,強調教育專業人員需要有「創建精神」,鼓勵教師在學校創建教學措施,持續提升教育質素,以回應社會期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政府提供各種教學培訓和先導計劃,以鼓勵和促進教師參與。通過這些培訓和項目,提升他們的教學和專業發展能力。教師還可以申請優質教育基金(QEF),以試點形式實施創新理念。 然而,何謂創建型的教師?「創建」一詞從未有明確定義,不少校長和教師還未有具體的想法。更重要的是,現時沒有相關的培訓,引導教師反省和思考何謂「創建」。針對創建型教師的定義,筆者早前就此展開研究,提出了其特質與能力組成部分,希望為教師提供相關的領袖培訓。就研究所得,筆者發現創建型教師主要有以下的能力和態度︰ 嘗試擺脫現有做法 使新意念在課程正規化 能力方面 1. 宣導創新:創建不一定是要有全新的想法,但會有創新理念,透過整合專業知識、資源、靈感和學校背景,嘗試擺脫現有做法,使新意念在課程正規化,直到配合學生學習為止。 2. 尋找資源:為求創新,他們會尋求、收集和利用內部和外部資源去開展創新想法。 謙遜和關懷同儕教師 製造認同感 態度方面 1. 謙遜凝聚:他們在關心和認同同儕教師的貢獻時,會以謙遜和關懷的方式,製造認同感,從而獲得同事支援創新想法。 2. 降低風險:除了主動嘗試新想法外,創建教師似乎更注重風險防範,盡力將創新想法在合適的環境下有效地推廣。 總括而言,「能力」是指創建型教師將創新理念付諸實踐的明確能力,而態度則是他們在執行任務並與同事合作的內在素質,亦和個人實踐工作信念有關。只有兩者並行,創建型教師及其團隊才能反思和改善他們的工作。 筆者希望透過本文釐清香港及以外地區對創建型教師標準的理解,並透過4個能力和態度,為培育新一代創建型教師及評鑑指標提供堅實的知識基礎,從而修正教師培訓的方向。 Ho, C.S.M., Lu, J. & Bryant, D.A. Understanding teacher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n schools: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02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833-020-09406-y 文:何振聲(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成長思維與教育的未來

對未來,我們會有不同的想像,有樂觀展望的一面,但將來的不確定,也會叫人審慎保守。2019年開始的全球疫情,帶來生活各方面的新常態,卻沒有減慢工業社會4.0(又稱為第四代工業革命)的發展。所謂工業社會4.0就是相對於前代工業革命的機械化(1.0)、電氣化(2.0)和資訊化(3.0),而第四代的智能化,則以人工智能、雲端計算、機器人技術、3D立體印刷之應用為主導。 於1913年創建現代工業流水生產線的福特汽車公司,近月公布人工智能提升了生產效率近百分之十五。早前國際管理顧問公司McKinsey也發表報告,指出八成五受訪企業因疫情而加速了工作電子化。可見在後疫情的時代,全球會進一步智能化,到底教育界、家長和學生準備好了嗎? 樂於學習 應付巨變 世界經濟論壇分析在2018至2022年期間,約四成二的工種已改變了所需的主要技能,就業技能的供需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因此樂於學習的心態,將是應付巨變的關鍵。 我們怎能樂於學習呢?英國教育學家Sir Ken Robinson提出學習其實是世上自然不過的過程。人類是具創意、喜歡協作的群體。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也發現人類大腦本有無窮的可塑性,人類是最會學習和利用工具的生物。她提倡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的理論,當一個人從固化思維(fixed mindset)改變過來,她/他的行為和習慣亦隨之改變,發揮無限的想像和潛能,讓成長伴隨人生。 成長思維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和家長的參與尤為重要。教師和家長不應以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來定義年輕人的價值,忽略了改變的可能。舉個例子,假如籃球員在球賽有不同表現,教練不要只着眼於其入球得分,而是嘉許持之以恆的努力和挑戰,讓學生親身體驗運動的樂趣不在於賽果,而是持續發現自我成長的方向和可能性,從反思學習中產生成就感。 智能化社會創新教育 既然要幫助年輕人樂於學習,我們的學校又有否建立開放的組織文化,促進團隊的創新學習呢?教師和家長又是否擁有成長思維?現時全球的主流教育系統源自於18世紀的第一代工業革命,革命帶來當時世代的新常態。如今世界走進新階段的智能化,年輕人的事業觀和幸福觀與上一代截然不同,教育政策亦應變革,重新想像未來導向的教育,創建樂於學習的社會文化。 文:鄧希恒(香港教育大學領導創新型學習組織文學碩士(LILO)課程主任) 張立健(南洋理工大學社會學部博士生)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自主學習新常態:如何面對網上補習?

疫情迫使許多補習學校改為網上授課,學生別無選擇,只能在家中上網課。不少大型補習社導師傾向預錄課堂,再將影片上載到互聯網,讓已報讀課程的學生自行觀看。由於缺乏師生互動,學生需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否則難以確保學習成效。 網上補習 策略因人而異 筆者為研究高中生於網上補習的情况,自本學年開始追蹤24名高中生並訪談了3輪,反思他們在網上補習的經歷。研究顯示,學生對網上與實體補習反應不一,學習模式也因人而異。讀中六的周同學表示,她更喜歡網上補習,因為可以隨時暫停影片,以便查找不認識的字詞或在導師說話太快時抄寫筆記。她亦意識到自律對在家上課非常重要,指出:「在疫情期間,獨立能力尤其重要。當學校課時縮短到半天時,我會利用課餘時間重溫補習筆記。」相反,另一名參與研究的中五學生陳同學認為,她與許多青少年一樣不夠自律,較易分心,她觀看課堂影片數分鐘後,有時會感到疲倦而需停下來休息,之後可能又因其他事情而沒有繼續收看。因此,網上補習對她來說效率極低。 另一名中四學生李同學,則因厭倦了學校網課後還要網上補習,最後選擇停止補習,把時間用作自修。他坦言網上補習有點無聊,在無法與同學互動的情况下,他難以在平板電腦前坐足7小時專注地上課。最後,他決定自行購買練習和模擬試卷來備試。在意識到疫情創造了網上學習的新常態後,李同學在學習上降低了對學校或補習的依賴,亦養成閱讀英文小說的習慣,查找不懂的字詞後會連同其辭性、解釋和例句寫在筆記本上。 了解需要 培養自主學習 由此可見,網上補習是否有效,跟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有着密切的關係。筆者建議學生應重新檢視網上補習的需要,認清自己希望透過補習來改善學習的地方。為提升網上補習的成效,如情况許可,家長應為子女提供一個不被騷擾的上課環境。而學生則應適當地安排功課優次,先完成對學習最有幫助的練習,並善用網上學習的優勢,譬如在遇上較難明白的內容時,先將影片暫停,利用網上資源或把內容整理一次,梳理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需明白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能夠自我調整學習、自學及獨立學習,才能提升線上及線下的學習果效。 文:容煒灝(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幼園生已有膚色既定印象

雖然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有非華語人士居住,但是直至今天,大部分說華語的居民,依然很少在生活上與非華語人士接觸,對他們普遍缺乏認識。那麼,華語小朋友應否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 生活經驗影響孩子印象 讀者也許認為,小朋友年紀尚小,未能明白歧視這些艱深理念。然而,研究結果並非如此。無論外國還是本地的研究也發現,3至6歲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經對不同膚色的人有固定的印象。研究員會向幼兒展示不同膚色人士的圖片,問他們有什麼觀感。結果,幼兒對黃或白色皮膚人士,更多選取「友善」、「誠實」等特徵,印象正面;對深色皮膚人士,則更多選取負面的「自私」、「兇惡」等。由此可見,幼稚園階段的幼兒,心中已經對不同膚色人士存有既定的印象。 讀者又或者會問,如果成人不歧視不同膚色人士,小朋友就不會有這些負面印象?就這看法,我們可思考: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經驗給予了他們什麼印象?例如:小朋友在港鐵中,看到乘客都不選擇坐在某些人的旁邊,他們自然覺得,不應坐在這些人附近。另外,小朋友遇到某種族的第一個人是傭工,第二人也是傭工,第三人也是,很容易就推論出「這種族人士都是傭工」的結論。因此,就算成人不歧視,現今社會給予小朋友的生活經驗,也使得他們對非華語人士有一定的印象。問題是:我們應否把社會這些固有印象,延續到下一代的小朋友? 認識多元文化 拓闊平等社會想像 我們看坊間的教材、繪本,不難看到當中對非華語小朋友的描述,常常是「無自信」、「說話結結巴巴的」。其實,形容非華語小朋友應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他們也是「天真活潑」、「能歌善舞」,為何我們偏偏不這樣描寫,而只側重他們的中文水平?教育小朋友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對將來社會美好、平等的想像?還是要延續一個本可改變的現况? 文化共融不是同化,我們期望雙向溝通、互相學習。非華語人士要學好中文、融入社會之餘,華語人士也要認識非華語人士的生活習慣,欣賞他們多采多姿的文化。多元文化拓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生活方式。香港的定位是國際城市,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士只會愈來愈多。除了學習外國的文化,小朋友也應該認識香港本地由開埠以來已有的多元文化。小朋友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香港社會將來才可變得更平等。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文化回應」豈止少數族群適用

「文化」看似抽象,但又實在,一般可理解為一套價值觀系統,由一群人所共享,並結合起來構成一種生活模式及習慣,當中可包括廣義的宗教、法律、社會結構、語言、經濟、教育、道德、風俗,以至狹義的家庭習慣等。至於「文化回應」教學,乃是從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指教師參照不同族群的特色,運用該族群的文化知識作為學習橋樑——「文化相關」(culturally relevant)。 在「文化回應」的意思中,除了包含文化相關,亦包含「文化合適」(culturally appropriate)。因此,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除了參照族群的文化知識,亦需要考慮他們已有的經驗及表現風格,以協助少數族群幼兒學習。那麼,文化回應教學是任教少數族群的專屬取向嗎?非也!非也! 教學應配合幼兒背景 筆者認為,雖然文化回應教學乃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但該取向亦值得任教本地主流幼兒的教師們思考,套用於本地的主流教學中。既然文化乃由一群人所共享,並結合起來構成一種生活模式及習慣,作為教師便需要考慮正任教的該群幼兒之家庭背景及生活模式。 筆者曾遇上一名教師,本來在高社經地位的幼稚園任教多年,因有意為弱勢社群服務而轉職到一間服務基層的幼稚園。然而她的教學內容取向,並未能充分涵蓋該社群的「文化合適」。就以講解交通工具主題為例,她以一貫的教學模式分類為海、陸、空作介紹,講解時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把教學重點放於海上的遊艇、陸上的私家車及空中飛機上的經驗。然而,對於一群弱勢社群的幼兒,這些經驗暫時似乎遙不可及。 應選渡輪定遊艇? 因此,在文化合適的原則下,教師應調整教學內容的重心,貼近幼兒生活直接相關的經驗為先。教學課程可以全方位,但大前提是幼兒對直接相關的內容已有一定的認識及了解。以上述情况作例子,教師的課程編排如果先介紹天星小輪、港鐵及機場的設施,相信會比較貼近該社群所共享的生活模式及習慣。 當我們主張多元文化教師應把教學重心放在幼兒的「有」,而非「無」上,以肯定少數族群獨有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任教本地幼兒時,亦應細緻地覺察、感知、理解及分析其家庭背景因素對幼兒學習歷程中產生的作用,配合幼兒的學習模式和經驗。 文:馮詩韻(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