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婚姻關係的重要

不是每個人都想結婚,亦並非每個人都想談戀愛。但得到美滿的婚姻或戀愛關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事實上,正面的婚姻或戀愛關係,對個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都有正面影響!更有趣的是,在父母融洽婚姻關係下長大的孩子,不但情緒更穩定,亦更懂得與同儕建立關係。 美滿婚姻 利孩子情緒社交發展 為什麼會這樣呢?美國發展心理學家Mark Cummings就點出,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來說就像家庭穩定的「指標」一樣。孩子看到父母之間關係融洽,會感到家庭又溫暖又安全,於是更有信心和勇氣探索這個世界。相反,孩子經常看到父母爭吵,會覺得家庭「風聲鶴唳」,於是做事傾向小心翼翼,行為顯得焦慮退縮。較年幼的孩子更可能會因為「中心化思想」而覺得父母是因為自己「做錯事」而爭吵,並因此而感到不安和內疚。所以,父母的婚姻關係愈好,孩子的情緒發展愈好。 另外,美國家庭治療師Vivienne Roseby點出,孩子會留心觀察父母之間的互動,並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個「劇本」。這個「劇本」講述人與人的相處是怎樣的。如果孩子經常見到父母用心愛護對方,腦海中的關係劇本會充滿容忍和關愛。孩子按這個劇本與同儕互動,較容易在同儕的行為中看到友好和關心。相反,如果孩子經常見到父母失控互相指摘,腦海中的劇本會充滿憎恨和爭鬥,較容易在同儕的行為中看到挑釁和侵略。所以,父母的婚姻關係愈好,孩子的社交發展愈好。 (圖﹕黃清渝) 在接下來的幾期《家庭有教》中,我們會與讀者分享如何辨識負面的婚姻互動方式,從而建立正面的婚姻關係。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同理心 教學的心靈橋樑

當我們走進課堂,期望看到的是學生積極參與和投入學習的景象。然而,現實往往與理想有差距,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學生上課時分心、缺乏參與或自信心不足。這些情况提示我們,作為教育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一個真正具有同理心的課程,應該是能夠體現學生的興趣、能力和知識背景的課程。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表現,我們不能僅僅將其歸咎於學生個人。相反,我們應該反思教學方法。儘管我們有各種教學策略,如繪本教學、戲劇教學、遊戲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等,但如果這些方法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那麼它們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我們需要從同理心的角度出發,重新設計課程和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為了讓我們的教學更具同理心,我們需要從以下3個角度反思: 1. 了解學生需求和期望 同理心在教育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尤其是在課程學與教的過程中。它不僅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更是一種能力,讓教師能夠理解和感受學生的需求和期望。透過同理心,教師可以更有效地設計和實施課程,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背景。例如,一個具有同理心的教師可能會考慮到學生家庭環境的差異,並因此提供更靈活的額外支援。此外,同理心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深層次的溝通和理解,這對於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 2. 教學方法適應不同學習風格 現時有不少學校可能在同一班內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因文化和成長背景不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在教學策略上,同理心可以體現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中,如合作學習、同儕教學和情境模擬等,這些方法都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符合他們學習風格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更有可能參與課堂活動,並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 3. 提供足夠支持克服學習困難 同理心還能幫助教師識別和解決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障礙,如文化差異或語言障礙。在這些情况下,教師可能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或使用混合模式的教學策略,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 上述反思和策略,將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具同理心的教學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茁壯成長。 註:於教育大同的親職課程和計劃中,empathy譯為同感心。 文:黃永康(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藝術教育培養正向思維

新學年,有社福機構的調查指出,中學生的幸福感只屬一般水平,且約兩成受訪學生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或焦慮徵狀,該機構呼籲學校要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建構快樂校園文化,通過家校合作,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等! (作者提供) 家校合力 推動藝術創新 其實有很多學者指出藝術教育有助自我了解、調和情緒、加強解難能力和潛能的發展。7月份,當筆者被邀請出席一些學校活動時,發現有些學校非常關注藝術教育,例如培育學生靈性與藝術融合的「聖伯多祿堂屬校聯合藝術展2024」,學校期望通過藝術表達對創造者的感恩及展示學生的創新才華。筆者出席活動時,感受到家校合一的可貴,例如家長協助拍攝工作、與學生一同出席參與活動,校長及教師上下一心,互相支持,各盡其力去推動藝術教育,這種正面而愉快的氣氛,有助孩子健康成長! 另外,重視提升全校文化藝術素養的寶血女子中學,以快樂校園及理想的中學生活為題,舉辦全港小學女畫家繪畫比賽。作為評審之一,筆者見到作品天馬行空,小朋友有時身處圖書館讀書,有時卻在運動場,甚至與同學在校園玩樂等的快樂情景,色彩斑斕,發揮童真童趣的想像力;運用藝術媒介培育學生正向思維是很值得鼓勵的! 樹立正面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其實,要讓小朋友身心健康、有正向價值觀,身教重於言教。筆者出席漢華中學的視覺藝術科學生作品展時(圖),才知道該校的關穎斌校長在1980年代中學會考,畢業時雖是理科生,卻選修了視藝科。他表示當時不少港人認為文化藝術「搵唔到食」,但他卻受學校視藝科教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度所感染,所以現在學校投放不少資源在藝術科,如聘請專業教練教授「一生一體藝」課程,作跨學科藝術教學活動等,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知識與美學,增强創作能力、正面品德及修養等! 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藝術教育的目的在於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所以學習藝術不一定成為藝術家,更重要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前人的智慧。期待更多的學校關注藝術教育,讓學生在困難重重的人生道路上,仍然能勇敢地面對! 文:陳雪儀(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主席)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增添父能量:子女最愛聽到爸爸的3句話

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小學生最想聽到的話往往是那些充滿支持和鼓勵的語句。筆者最近帶兒子去兒童遊樂場玩樂時,眼見一名爸爸氣冲冲地對兒子破口大罵,更說了幾次「到底要我講幾多次?」以及問兒子「喊完未?」其兒子不僅淚流滿面,更低頭逃避旁人的目光,原本快樂的遊戲時間,最後卻以不快樂的形式作結。而調查顯示子女最反感的,就是父母使用「命令式」語言。爸爸如何避免這種溝通誤區,並促進更好的父子關係呢?以下3點溫馨提示,希望幫助爸爸更好地與子女溝通。 1. 隨時幫助子女 爸爸在子女的成長路上,是他們隨時的幫助,尤其在困難的時間。當子女向你求助時,請避免說:「你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爸爸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們:「將來長大了,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回家的。」這樣的語句能讓子女感到安全和被愛,知道父母始終是他們的支持者。無論未來遇到什麼困難,家庭和家人永遠是他們的避風港。 2. 互相尊重彼此想法 爸爸若能尊重並聆聽子女的意見和想法,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若你未必同意子女的想法,請避免說:「你仍是小朋友,有很多事情是你不明白的。」你可以先向他了解想法背後的理念,再溝通或商討大家都認為可行的方法。不論子女向你分享什麼想法,爸爸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們:「爸爸尊重你的想法。」這樣的表達方式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有助於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3. 表達肯定與驕傲 在華人社會中,爸爸運用言語去表達讚美和欣賞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子女知道爸爸以他們為榮,不僅能激勵他們,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若子女在學業或興趣發展的結果未如理想,請避免說:「我已經提醒了你應該努力啦!」若爸爸眼見子女已經盡力了,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們:「不愧是我的兒子/女兒。」這樣的肯定能讓子女感到自豪,並鼓勵他們追求更高的目標。 在子女步入青少年時期之前,爸爸應該多用正面鼓勵的語言來建立父子關係。以上的建議都是促進子女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重要方法。這些正面的語言不僅能增進父子關係,還能為子女的成長奠定穩固的基礎。我相信每個爸爸都能成為子女心中最值得信賴的依靠,並且成為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的同行者。 文:黃格平(兩個兒子的爸爸,喜歡與年輕人探討家庭價值,與好爸爸中心一起塑造新一代爸爸角色)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出入精神科(下)

上回說到,小兒子因精神科醫生一句不需要再覆診而歡呼,而我則有深刻的感受。因為毋須藥物治療,小兒子一年只需覆診一次。疫情3年,先是精神科醫生離職,後因覆診大樓裝修,在等候新醫生和轉換覆診地點期間,要多次改期,最後我竟然把這事完全忘記了。轉眼間脫期超過一年,結果要重新排症。 小兒子上一次到精神科仍是個初小生,因脫期原本打算不再排期覆診了,但隨着他長大,在就讀小六那年,觀察到他因衝動而犯錯的情况日漸加劇;在教師督促下,我意識到升中前帶他見醫生的必要……出乎意料,當精神科醫生詢問了一系列生活情境題後,認為他處事理智,也有適當的自控能力,宣布毋須再見。我之所以感受深刻,皆因已有心理準備,小兒子的衝動情况或需配合其他治療方法,誰知醫生反倒給予我們信心,並展望升中有好的新開始。 多重考慮 服藥提升專注力 大兒子見精神科的考慮和經歷又如何?很多家長抗拒藥物治療,最常聽見的原因是擔心副作用(例如服藥孩子會長不高或長期食藥會傷腎)、害怕被標籤、擔心依賴藥物等。大兒子大概是小學三年級時開始服用專注力提升藥物,這個決定實在不易!當年我和先生主要有以下幾項考慮:(1)他是「雙料」孩子,即自閉症(他主要有亞氏保加症特徵,例如是對朋輩缺乏同理心,接受新事物較困難等),兼有專注力不足;(2)課堂上會玩文具、傾談,甚至離位,極易分心;(3)在學校跟同輩起爭執是家常便飯;(4)在家經常有意無意挑釁弟弟,家無寧日,影響家庭和諧;(5)參考一名相熟兒童心理學家的客觀分析,「服用專注藥,孩子在校有效投入課堂,一他不會因在課堂上分心而被老師標籤為壞學生,二他會比較容易接收老師的教導和指令,三在白天的時候,他在學習、做功課及與同學相處等各方面都大致順利,那麼到晚上你兩夫婦就不用與他糾纏於功課上,可騰出親子時間,在輕鬆氣氛下幫助他人際關係的成長」。我和先生仔細衡量過,服藥對他在小學階段的幫助是重要的,而不服藥所引致的問題會很長遠…… 從成長需要出發 不戴有色眼鏡 不知不覺,大兒子已踏入高中階段,過去8年多,每隔3至4個月便到精神科覆診一次;從前是爸媽主導與醫生對話,近年是他主動向醫生說出服藥效用、感受和需要。回想第一次服藥時,我清楚向他表示,服藥是幫助他課堂上不再發「白日夢」,到有一天他認為自己有能力專注時要主動表達,適時停止服藥。 感恩大兒子並沒有因服藥而長不高,他知道藥物是一種幫助,所以並沒負面感受。作為父母,當然擔心他長期食藥會傷腎,醫生定期要他驗血,我們都密切關注他的健康狀况。 希望透過一連兩篇「出入精神科(上)及(下)」,幫助更多父母了解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需要看精神科的原因,並明白看與不看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父母千萬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精神科,也不應該單方面拒絕任何一種治療方式,考量的重點必須從孩子的成長需要出發,把握幫助他們的時機。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孩子機不離手 如何是好?

孩子成為「低頭族」,終日沉迷上網、「講極唔聽」,相信是很多家長的煩惱源頭。東華三院心瑜軒近期的調查發現,三成半家庭因同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而增加衝突,其中小六家庭的數字更逼近五成,不但令家長的精神健康轉差,嚴厲的教養更會增加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况,演變成惡性循環。以下讓我分享3個「善意溝通」的方法,希望幫助家長促進親子溝通,提高子女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戒掉「機不離手」的壞習慣! 先處理自己心情 再處理事情 「善意溝通」鼓勵我們在「同理他人」前,先「同理自己」,覺察和接納自己的感受,盡力確保自己有充分空間時,才與別人連結,避免產生傷害。因此,當在與子女相處時感到壓力,大家可以用不同方法平復自己的情緒,例如輕輕握手5秒,由1數到10,深呼吸5下,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孩子呢! 美國精神科醫生 Daniel J. Siegel在他的名著《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中,將人的大腦比喻為兩層高的房子,分別是上層腦(理性腦)和下層腦(情緒腦)。當人處於平靜狀態,上下層腦緊密連結,人能作出理性選擇,有效接收資訊和表達自己,甚至同理他人。然而,當人承受壓力、攻擊或批評時,下層腦會變得不穩定,像地震一樣,整棟房子隨之變得不穩。這就是為何有些孩子受到嚴厲責備時會變得激動,「聽唔入耳」家長的說話。同樣,當家長情緒不穩,他們也難以連結理性腦,去同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並開啟有效對話。 啟發式提問取代命令 提升自我認知 「善意溝通」提倡「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當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帶來正面感受,促進我們的身心靈健康。電子產品也未必是萬惡之源,縱使過度使用或令孩子分心、損害健康,阻礙學生滿足「效率」和「休息」等需要,但電子產品同時能幫助孩子促進人際關係、搜尋有用資訊,有助學生滿足「友誼」和「學習」等需要。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即使是大人,很多人都會懼怕錯失資訊(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與朋友圈或世界脫節,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則能滿足「安全感」的需要。 因此,與其只是限制或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家長可用「啟發式提問」取代命令,引導孩子了解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需要或原因,也幫助孩子思考會否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需要,例如:「我想知多啲你睇緊啲咩,你可唔可以同我分享吓呀?點解你咁鍾意睇呢個嘅?」「我見到你睇咗一個鐘片,隻眼會唔會覺得攰呀?」此舉能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使他們往後能有意識地選擇是否使用電子產品。 平衡不同需要 建立健康新習慣 在凱瑟克基金資助下,我們根據「數碼智商(DQ)」框架設計有關科技使用的「社交情意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安全和負責任地使用電子產品,並面對科技帶來的交友、個人價值等挑戰。 其中一課「需要魔法版」,教導學生按照休息、學習和玩耍3種需要平均安排不同活動,盡量避免偏向其中一種而帶來負面影響。學生在課後的一星期記錄當天休息、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回校與同學互相分享自己的實踐,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此課也牽涉「善意溝通」的概念——「健康的人可以透過不同策略滿足同一個需要」,指的是即使「玩耍」的需要也不止是「打機」能滿足到,做運動、桌遊等也是有效的策略,因此家長可引導孩子思考不同可能,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萬事起頭難,家長可幫助孩子由小事做起,建立一些具體、容易開展的新習慣(列明何時、何地、做什麼),例如每日飯後花15分鐘到樓下散步,其間不用任何電子產品,逐步減少電子產品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文:李楚倩(「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新學年新開始

新學年新開始,雖然開學已有兩個月,但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適應新環境仍然是個挑戰。今年9月,我也迎來新開始,轉到「獅子會何德心小學」任職。過去17年一直在舊校工作,早已習慣和熟悉那裏的運作。相比之下,新校規模大得多,意味着我跟家長和學生一樣,是時候踏出舒適圈,迎來更多不同的挑戰。以下,我將與大家分享各方面的新轉變。 多溝通及聆聽 想讓孩子深切感受到支持,就必須定期溝通,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但在關心時切忌過於緊張,否則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壓力。有效的溝通以聆聽為主,例如輕鬆地詢問孩子今天上學的心情與狀態,讓他們分享情感並給予支持,讓孩子知道我們非常重視其感受。 調節心態 孩子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環境,而家長的期望有時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與其強調學業成績,倒不如幫助孩子認識到轉變是成長的一部分,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挑戰, 一起調節好心態,面對新轉變。 設定目標 正如我以往的文章都有提及,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設立一些短期目標,不僅限於學業,如交新朋友或參加活動等都可以,然後定期和孩子一同檢視,當達成目標時便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支援及協助 在孩子轉學或升班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提供實際幫助,比如準備必要的文具和書籍等,讓他們感受到支持。如有心理上的需求,也可以考慮尋求學校輔導教師的幫助。 在孩子面對新環境的過程中,家長的支持和理解至關重要。透過多溝通、調節心態、設定目標以及提供實際協助,絕對能幫助他們更順利地適應新階段,漸漸成長和變得有自信。面對世界的不斷轉變和AI時代的出現,無論是教育界還是家長,都需要調節心態,嘗試淘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多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讓他們更愉快及健康地成長。 文:黃偉立(獅子會何德心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穿旗袍的20後

近來重讀《親愛的外婆》,兒童散文,筆觸輕輕的、淡淡的,作者書寫遙遠的童年,以及有關外婆的小故事。隔代的相望,大概都是如此,淺淺的卻又深深地隱藏在小時候的回憶裏,年月過去,年歲漸長,變成遙望…… 《親愛的外婆》(網上圖片) 作者:鄭如晴 出版社:小兵 人們常常以00後、10後稱呼青春的一代。現在是2024年,近幾年生的恐怕就叫20後了。百年一遇,回望1920年代生的,便是民初女子了,比如張愛玲,聽起來有些遙遠。我身邊本來也有個民初女子,印象中,她愛穿旗袍,還有點高冷——我有一個高冷得有點酷的外婆。人家的外婆是煙火氣中的溫馨,會笑瞇瞇給小孩弄點好吃的,不然就是生活中很有辦法的長者。但是,我的外婆不做飯。小時候去外婆家,飯是外公燒的,有時是我媽代勞。我媽說,她家是外公掌勺居多,是因為外公寵妻到老?我瞎猜的。 穿旗袍的外婆從來不怎麼穿圍裙,她總是斯斯文文,戴一副金絲眼鏡,一直到了晚年,外婆還是優雅的模樣。她會說英文,會彈鋼琴。這樣的女子放在21世紀的今天一點不稀奇,但外婆身為20後,成長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時能讀書識字的女孩,應該還不多吧?她生在舊時那種大家庭,是家中長房長女,有4個媽媽,一大家子住省城大宅裏。在兩個哥哥都早夭的陰影下,她從小被當作男生培養,還有個男性化的名字。有父親的寵愛自然有點任性,但要保護不爭不搶的母親,卻能霸氣又勇敢,既是小姐又是少爺。1948年,當年19歲的外婆是中山大學的學生,很多年以後,我牽着女兒走進中山大學的老校區,走在鬱鬱葱葱的校園小路,看到那些百年古樹和紅磚老房子,想到我的外婆——當年的民初少女,曾經從這裏款款走來。 讀盡思念的共鳴 在我媽的描述裏,外婆是嚴格的母親,我媽和兩個姨姨在她眼皮底下成長,得規行矩步,在家裏外婆說一就沒有人敢說二,連外公都得聽她的。在我來看,我媽和她兩個姊妹,到長大了甚至中年以後還是很聽外婆的話,總是順着她,大概又愛又怕。 我10幾歲的時候,網絡還不發達,還沒有視像通訊,那時,20後的外婆和50後的媽媽的溝通,除了長途電話,還會寫信。我放學回家,常常看到媽媽剛剛拆閱的家書擱在桌上。航空郵簡三摺疊的箋紙特別薄,寫滿了工整娟秀的小楷,那是我當時模仿過的風格。外婆寄來的信,上款都寫「綺華女士玉展」,我覺得文雅極了。當時在學校學寫公文,教師一般只教收、啟,或者是官腔十足的台鑒、鈞鍳。外婆的文字在我看來是「仕女」體,我偷偷翻閱,學會了一堆文縐縐的措辭,偶爾在學校習作中顯擺一下。 我有段時間對外婆的身世很感興趣,我媽告訴過我很多她娘家的往事,有時她也似乎不以為意,可能作為女兒,她需要媽媽是媽媽就是了。生逢亂世,經歷戰爭,有活下來的幸運,誰不也是一個傳奇?外婆從內地到香港再到美國,在動盪中還有順遂,平凡中還有幸福,幸福的是每個階段都有深愛着她的人。 我重讀《親愛的外婆》,和女兒一起讀,和學生一起讀,因為教學和工作的需要。我看着孩子們清澈但懵懂的眼睛,覺得這本書是為自己而讀,我讀到了思念的共鳴。 2024年秋,我的外婆離開了。她95歲。 文:倫雅文(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荷事荷地:荷蘭中小學禁用手機

從今年1月1日起,荷蘭教育部開始逐步禁止全國中小學生在學校內使用手提電話、智能手表等電子設備,只可使用有功課程式和學校資訊的手提電腦。他們認為電子產品對學生上課有不利影響,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從而令成績下降;同時人與人之間也缺少溝通。 放置在locker內直到放學 於是,兩名兒子的手提電話就只用作返校後報平安或緊急之用,其餘時間都要關上,並放置在locker內直到放學。現在小息和午休時間,同學們都用來聊天和打波做運動,作為家長的我,覺得這一禁也不錯。 學校未禁用手提電話前,兒子和其他同學們總會拿着電話,現在則多了時間一起聊天。(作者提供) 此外, 學校也全面棄用紙張傳遞信息,升級改用Apps程式。學校使用的Apps多不勝數,全是荷蘭自家創辦的程式,例如Magister和Somtoday,除了學生使用,父母也可透過Apps與學校溝通,並且從中查看學生的時間表、學校資訊、考試範圍和分數、學生資料、老師電郵,甚至連病倒請假,也可透過App取代打電話。 而學生的成績表,則使用名為Catwise的互聯網,這是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使用的網頁。教師會上載學生考試成績,但沒有分數,全用部icon代替,並附有教師評語,學生看完評語後可在網頁內自我評核,家長則可以跟進子女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現今科技先進,學校的改進,也給做父母機會學習新資訊。 Catwise沒有分數,全用圖表顯示各科成績,家長可以看到教師和兒子的對話。(作者提供) 文:Katy 作者簡介:因為一段異國情緣,伸延出一個中荷家庭。兩地不同教育,並沒造成衝突,反之融會貫通,造就了兩名兒子精乖伶俐、成績優異。遠嫁人妻的Katy很樂意將在荷蘭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趣聞一一與大家分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華德物語:迎接「假期守護犬」

大家好!華德媽在德國秋日向大家問好!10月3日是德國的統一日,今年華德兄妹的小學連同學校會議、教師發展日等一同放假;到了10月中,全個北威州都放秋季假期。坦白說,這個頻密放假的10月份對於在家工作的母親是一場硬仗,所以我這次申請了外援「假期守護犬Laughing 」前來我們家,給兩兄妹一點不一樣的體驗。 哥哥主動吸塵 妹妹收拾模型 Laughing是由香港朋友帶到德國生活的香港土生土長唐狗。以前當朋友要出差,都會把Laughing暫託給我們,有一個暑假,我們相處了3個月,可謂非常熟悉。在我們小區不遠處,有一塊政府開發的「狗草地」,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狗狗們在那裏可以自由狂奔,跟其他狗狗你追我跑,熱鬧無比。根據以前的暫託經驗,所有大小事務都壓在我身上,就像家裏多了一個孩子一樣。這次卻不然,兩兄妹為了迎接Laughing,一起收拾家裏,華德哥哥主動吸塵,妹妹則把房間的模型收起,以免狗狗意外吞食。 在假日的相處裏,兩兄妹有意無意地避免衝突,作為旁觀者的我,感覺他們是為了避免嚇怕狗狗,所以願意平和地相處;頭一天,狗狗食慾不振,把像硬幣大小的狗餅統統留下。妹妹跟我就親手把狗餅用香料石磨打碎一點,看着狗狗把餐盤舔得乾乾淨淨,我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之後的每餐,妹妹都會主動運用石磨來製作大餐給Laughing,那一刻我非常之感動,孩子們真的成長了不少,也開始主動承擔不少責任。 狗狗Laughing和華德兄妹在家合照。(作者提供) 拾糞便學會權利與義務 在我們的認知裏,權利和義務是並存的。但如何讓孩子們明白這個道理,就需要情境和引導。許多時候,他們爭論着誰人可以拉狗繩,在他們的認知裏,一人一次才叫公平的分配。這一次,我拿出小袋子問他們:「你們大個了,誰拉繩子,也要負責用手和膠袋把狗狗的糞便拾起!你們誰預備好用手拾糞嗎?」兩兄妹頓時呼叫:「啊!糞便臭臭。」二人開始放棄爭奪拉繩權。幾經糾結,妹妹鼓起勇氣,從我手上取走小袋,正式地表示,「我覺得可以試試,給我吧,媽媽」。就這樣,妹妹一手拿着空袋子,一手拉着狗狗,神情自若地散步到狗草地去。 只可惜這段路程裏,狗狗並沒有排便,故事的結局略為有點美中不足,幸而當中的糾結和抉擇都是調動了真實的情感。我相信,他們已開始明白何謂照顧寵物,在以後許願「希望家裏有兩隻狗狗來守護」時,能切實地考慮是否可行。感覺守護犬laughing給兩兄妹上了一課人生重要的課題,我估計,兩兄妹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如願以償。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