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物語:退而不休的新潮爺爺

在剛過去的六月,最令我們難忘的就是慶祝華德爺爺的生日了!趁着華德去了爺爺奶奶家兩天,我和華德爸得以享受一下寧靜之餘,更一起製作蛋糕送給我們的六月之星。 我由早上七點鐘開始動工﹕打拌麵粉、搓糖膏、焗蛋糕等,直至中午才全部完成。後期華德爸加入一同裝飾,雖然他批評多過落手幫忙,還說「怎麼把熊仔弄成香腸的顏色?」——其實我也覺得像,但仍然無損我的雅興,繼續把不同顏色的糖膏,弄成跟爺爺相像的卡通熊。其實我很喜歡偶爾做些小手作,還記得幾年前聖誕節,我畫了他們的卡通頭像在咖啡杯上,還在平安夜前夕加工至半夜三點呢! 每次想起他們拆開禮物時的那份喜悅,都令我喜上心頭,這也是我繼續DIY的動力。 緊貼科技 開班「授徒」 「六月之星」華德爺爺其實是個大忙人。雖然他已經退休,但還是會義務回校教學、帶興趣班,或是籌組員工解難大會等,所以他連生日也在忙學校的事,我們甚至排不到在正日當天跟他切蛋糕。不要以為老人家退休後一定有空閒,可以幫忙帶小孩,其實德國老人的退休生活都擠滿約會(Termin)、體育活動、旅遊團等。華德爺爺奶奶每六星期就會出遊一至兩星期呢! 此外,爺爺也是個不甘與社會脫節的人,熱中吸收科技新知,包括蘋果和Android系統,或是數碼相機等。他甚至在社區內開班授課,讓其他老人都學得基本用法。每次去完旅行,他都會製作幻燈片,讓我們坐定定在電視機前,看他們的旅程紀綠片呢!有着這樣新潮的爺爺,我們常常都會在WhatsApp內收到華德在他們家「日託」或「夜託」的消息。但奶奶呢,則是完全脫節的人,甚至沒有手提電話!對於智能手機,她嗤之以鼻,認為無時無刻都看手機的人是生病的呢!但要找奶奶,只要打到家裏的電話或是打給爺爺就行了,住在德國幾年來,也未曾因為沒有手機而影響我們的日常相處。 DIY蛋糕 物輕情義重 俗語說得好——「物輕情義重」,在講求速度、效率的城市生活中,我還是喜歡這樣過節。生日也不一定要送禮物,焗個蛋糕大家一起分享;寫張心意卡,簡簡單單的過就好了。下回再見!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不怕滿嘴沙 公園共享快樂

上回提及華德在香港的公園遊樂場軼事,華德媽想補充一些德國的公園遊樂場資料。德國的遊樂場都設在沙地上,不像香港的統統設有軟墊。德國小朋友非常喜愛在沙地堆沙,那兒是他們發揮創意和想像力的地方。他們的創意當然不限於堆沙堡,我常常聽見德國小朋友說他們在那兒玩煮飯仔,一碟碟的沙說成是紅莓雪糕、朱古力蛋糕、牛油果、Pizza等。許多在學爬行的孩子也在那兒,稍一不留神,他們就會跌倒在沙地上,吃得一臉子沙。 德國的媽媽們不但沒有第一時間拿水來幫孩子洗,只是輕輕拍走沙子,還笑問孩子:「沙子好不好味?」 另外,沙地上也遍佈玩具,都是前人留下來給孩子們分着玩的,上面還寫着「分享更快樂」的字樣。 除了堆沙,華德最喜歡玩鳥巢鞦韆(Vogelnest),同一時間可以容納4至5個小朋友一起坐着玩;如果沒有其他人,他甚至可以躺在裏面,有時候玩了20分鐘也不願意下來呢!這款鞦韆讓我想起小時候到處可見的車胎鞦韆,也是可以大伙兒一起玩,但在香港已買少見少了。 上海人潮洶湧感恐懼 延續上篇的遊記,我們旅程的最後一站以上海作結。說真的,帶着兩個小家伙遊覽著名景點真的讓我吃不消,而且我們踏正五一黃金周出遊,四處都是洶湧的人群。就算是來自香港的我也頓時感到害怕,那次在外灘走了一小段後,我告訴家人不想再走這條擠迫的堤壩,想自己走下面的行人路。怎料奶奶卻恥笑我竟然會怕人潮,甚至覺得我掃興,這次華德爸竟然也和應着奶奶,說根本是我胡思亂想,人多也沒什麼好怕的。無助之際,幸好爺爺說了句公道話:「那好,我們十五分鐘後約在鐘樓下吧。」小風波就此平息了,但我還是驚訝他們帶着孩子出遊也沒半點顧慮的態度。 無論去到哪兒,只要有小圍牆,爺爺奶奶就會牽着小華德的手讓他跳上、跳下。有一次,活力充沛的華德在咖啡店門口的小圍牆跳來跳去,這次剛好是我牽着他玩,有一個路過的伯伯指着我說我不是,說這樣很「沒家教」,不應該教小孩子這樣,讓我莫名其妙。一連兩篇的遊記到此,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在德國的育兒見聞!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港媽愛在溫室培育小花?

女兒滿月之後,我們在四月份舉家回了香港一趟,其間也到內地探望親友。在行程的尾段,爺爺奶奶也飛來跟我們把臂同遊上海和杭州。這篇文章就讓我分享帶着兩個孩子在香港短暫居留的點滴。 主動拖手 嚇怕小朋友 由於華德爸平日都在國內工作,我和兩個小孩子多數留在香港跟公公婆婆一起。華德也特別喜歡黏着公公,因為公公天天都帶他到公園盪鞦韆和瀡滑梯,有時候他們一去就一個多小時,有時候則十多分鐘就回來了。我問公公:「為什麼這麼快就回來啦?」公公表示那個時候在公園杳無人煙,華德瀡了幾次滑梯後便沒興趣再玩了。另外幾次就碰巧幼稚園放學,有其他哥哥姐姐陪他玩,公公還說有兩個姐姐主動拉他的手帶他瀡滑梯呢!對於年紀相若的小朋友,華德都非常熱情。一見面,他就拖着其他小朋友的手,示意一起玩;有時候在街上遇到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他又走過去拖拖手,但他們的第一反應通常立刻跑回父母身邊,一副被嚇怕的樣子,華德媽唯有向對方表示不好意思,因為在歐洲,我們跟家人朋友見面時會擁抱和親親面龐,在這個文化成長的華德自小開始就是一頭「親嘴怪魔」! 話說回頭,我真的甚少在公園遊樂場看到兩歲或以下的幼童。 後來聽嫂嫂說,她和其他家長朋友都喜歡帶兒女到室內遊戲室(遍佈港、九、新界的各大體育館內),有軟墊、有冷氣又安全,媽媽們就放心自顧地聊天了。嫂嫂還說這些遊樂場需要預先排隊和登記,這正中我的死穴,我最怕花寶貴時間等候,所以寧願帶華德去公園玩了。仍記得我在小時候常常和弟弟在公園仔,跟其他小朋友玩捉迷藏,烈日當空也在亂跑亂叫,每天都出一身熱汗,每天都曬一曬以吸收足夠的維他命D,然後回家立刻洗澡,未吃完一碗飯,就叫要添飯呢!哪會像現在的小孩子需要補這個維他命,那個魚肝油,吃飯和洗澡都要三催四請? 香港家長的錢太好賺? 我當然知道並非所有港孩都像「溫室小花」一樣,在酷熱天氣下當然不要在室外做劇烈運動,但以我所見的是,不少家長都不太願意跟子女一起接觸大自然,反而踴躍地報讀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兒童活動。很多還未學行的幼童已經上過不同的「Playgroup」,我在社交平台上,也常常看到不足兩歲的幼兒已「被頒發」證書呢!更甚的是教導幼童面試技巧的課程,當我看到那些廣告時,簡直驚訝得說不出話,究竟是香港家長的錢太好賺?還是工作忙得連跟子女溝通都要別人代勞呢?由於篇幅所限,更多關於在香港停留的見聞留待下回待續!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華德的嫉妒

圖﹕華德媽 兩歲多的小華德對妹妹又愛又恨,在妹妹回家後的頭兩星期,他常常走到妹妹牀邊,興奮地說「Baby!Baby!」,當我們抱着妹妹時,又要吻她的臉龐;但他更喜歡推開妹妹,或是壓在她身上,又或者不讓妹妹使用他用過的物品。 我們雖然預計了華德會嫉妒妹妹,但還是吃了一驚,所以我們絕不能讓兩個小朋友獨處。而且,對於任何攻擊行為,我們都立即喝止,教導他什麼可做,什麼不能,並講及原因。例如他壓在妹妹身上,我們立即拉開他並說﹕「哥哥,你不可以這樣壓住妹妹,這樣她不能呼吸,你只可以親她或摸摸她啊。」然後他親她的臉龐,我們再補一句﹕「乖孩子。」 在晚上,我和華德爸會討論這些事情。除了華德對妹妹的敵意,現在很多本來他會做的事情,如﹕自己吃飯、坐便盆上廁所、刷牙等都不願意做了!我倆都認為這些都是正常反應,就算我求教助產士Ms. Francis和兒科醫生Dr. Kaysers,她們也只說,我和華德爸需要教育華德面對現實。 首先要處理華德的負面情緒,除了接納其嫉妒,我們也要理解如何產生。 不容忽視二寶的衝擊 華德爸表示他在家中當弟弟,所以不知道當哥哥的心情,但記得父母說他在嬰兒浸禮的當天,他哥哥就躲起來,到爸爸找到他時,他哭着說弟弟是魔鬼。其實也不難想像為何他哥哥會這樣說,當天所有人都只顧着弟弟,沒人在意他,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多難受呢!我記得一個朋友說,她老公想當年在妹妹回家的當天,就氣得把家裏的熊仔糖果統統吃掉,肚子痛到家人要把他送院呢!所以二寶帶來的衝擊真的不容忽視! 加倍疼惜大寶 言談間,我們歸納了不少育兒資訊,決定採用「貓之法則」,當主人帶着新的貓兒回家後,反而要更疼愛大貓,讓牠感到地位不變。為此,華德爸晚上回來後會多抱抱妹妹,讓小華德也可享有獨佔媽媽的時間。我們也同時告訴祖父母這個做法,希望他們配合。他們也樂於獨佔孫兒,甚至每逢周五就從日間媽媽那裏接華德到他們家過夜。慢慢地,我們觀察到華德的攻擊行為減少了,但我們依舊不能鬆懈。 到了妹妹滿月後,我一手推着嬰兒手推車,一手拉着華德外出,怎料他走過來拿着手柄,並表示要自己推妹妹。我喜出望外,同時也哭笑不得,華德只是僅僅能抓到手柄,這樣我們會花三倍時間才能到達超級市場。結果,我調整手推車的手柄,讓他推着,暗中助他一臂之力,沿途大讚「哥哥厲害,已經可以推妹妹去街」之話,讓小華德感到自豪!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