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炮彈下的笑聲

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聲,從來是照亮一切的陽光。誰會想到,一段3歲女孩與爸爸狂笑的視頻,所訴說的卻是最深刻的絕望和無助? 這個2月天,香港的孩子們多數時間留在家中,出門落街幾乎被公認為自暴於危險中的行為。然而,世界上有一個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國家,一整代孩子可能自出娘胎,都沒試過一天可以無憂無慮地外出玩耍。 在內戰長達9年的敘利亞,隨時隨地落到頭上的炸彈,無時無刻不在威脅孩子們的生命。巨大的生靈塗炭,卻只有化成不斷上升且讓人麻木的數字。偶爾或有一兩幀圖片,像是幾年前一名3歲小難民如同睡着般伏屍沙灘的相片,也許會喚起廣大群眾的憐憫。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卻可能是連戰爭打完了沒有,都沒有概念。 當肺炎疫情的恐懼淹沒我城,幾段由一名敘利亞父親發出的視頻,卻讓我們看到什麼是真正在悲痛中求存。32歲的他有一個尋常的名字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一家居於反政府軍據點所在的伊德利卜,該省因政府軍的收復行動而陷入激戰,平民居住的地方幾乎天天遭到空襲和炮擊。 戰機聲化作遊戲 免女兒恐懼 為了保護3歲女兒薩爾瓦幼小的心靈免受恐懼蠶食,視頻中的他和天真的小薩爾瓦,玩了一個猜聲音的「遊戲」。每當有戰機或爆炸的聲音傳來,父女兩人都會相視而大笑,爸爸問女兒,那是戰機空襲的響聲,還是迫擊炮的炸彈聲?然後兩人互道:「那戰機真好笑啊!」就像在分享一個令人噴飯的笑話。 他解釋道:「我決定教薩爾瓦玩這個遊戲,是為了保護她的心理狀態免於崩潰,免受恐懼相關的疾病影響。她是個不知道什麼是戰爭的孩子。」他說,一年多前的開齋節,薩爾瓦看到鄰家孩子在玩煙花,碰巧傳來爆炸聲。之後每次有炸彈聲,他都會拿手機出來逗她,說是孩子們在玩開齋節的遊戲,並教她大聲發笑。 像許多看過視頻的人,我深受這位爸爸的用心良苦打動,也為這背後的人道災難而痛心。是的,就像前文談到的意大利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裏的那位偉大爸爸,阿卜杜拉也是竭盡所 能去保護孩子心靈。同時,不管他在視頻中跟女兒一起笑得如何歡樂,如果仔細看他那瞪大的眼睛,就會在當中看到悲痛和無助。 那就好像是,在面對巨大的不幸時,為了阻止自己哭,而強迫自己笑。他的內心承受着多大的壓力?「她會透過看我的反應,來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我開心,她就會開心。如果我笑,她也會笑……如果我害怕,她也一樣。最糟的情况是,炮彈炸中了我們,但起碼我們也是開心地死去。」 苦難中發笑 堅強還是扭曲? 同樣令我深思的是,雖然孩子此刻免去了害怕和哀傷,但久而久之,又會否變得對殘酷的事麻木不仁?沒有恐懼真的是好事嗎?面對苦難而習慣發笑,是一種堅強,還是一種扭曲?但換了我是那位爸爸,我又可以怎麼辦? 我只知道,我沒能力真正代入他的處境,也不能給出一個好答案。我們,都只是能力有限的人。我只能為這個飽受折磨的國家送上祝福,同時提醒自己,勿忘他們的苦難。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一個快樂的選擇

這陣子,我常想起1997年意大利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又譯《美麗人生》)。電影講述一對被送到二戰納粹集中營的猶太裔父子,天生幽默的爸爸為了保存5歲兒子的性命和純真心靈,哄騙兒子眼前的殘酷只是一場「遊戲」,誰能接受種種磨難就能換取獎分。 眼前殘酷 只是「遊戲」 「爸爸說,只要最先得到1000分,就能贏得真正的坦克車一部……士兵扮演惡人,會在遊戲中呼呼喝喝,我不能害怕,不然就會失分。 」結果,稚兒天真快樂地適應營中生活、逃過被送到毒氣室的命運。德軍投降後,他帶笑離開集中營,沒留下一點創傷。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在艱難的情况下,若能懷着純真豁達的心,就可以安然度過。 一場武漢肺炎病疫,為我們帶來與去年社會運動時截然不同、卻同樣深入骨髓的巨大衝擊,處處是恐慌的印記。然而,社會儘管紛亂,這陣子我內心卻十分平靜,甚至比起之前更真切地感受到幸福。 我沒像電影中猶太爸爸一樣哄騙孩子。我會跟兩個兒子簡述疫情的嚴峻,教導他們確保衛生的重要。我也讓他們知道市面一罩難求,甚至有搶購廁紙米糧的情况。同時,我只是讓他們「認知」而已。我們知道外面有恐懼,但這恐懼沒有進入我家。我沒有為口罩憂愁,不是因為我有豐厚存貨,而是因為我深信我們總能活下去。也許跟那猶太爸爸共通的是,我決心要守護孩子的純真心靈。為此,我首先守護自己的心靈。 相爭不足 相分有餘 許多人都會渴望眼前艱難日子快快過去,我所想的卻是,疫情既會曠日彌久,我可不願以「放棄」這段日子的心態過活。生命寶貴,無論是好的日子、不好的日子,我都要好好珍惜,好好活着。 政府宣布停課後的第一星期,我帶孩子們行了兩次山,又讓弟弟跟「柴灣單車叔叔」學踩兩輪單車,之後帶他到不同的單車公園練習。沒有上山或騎單車的日子,我帶小鬼們到樓下掟波、跳繩,又自製尋寶遊戲,讓他們在花草旁找「寶石」。晚上和陰雨天,我們在家裏玩不同的桌遊,我也讓他們盡情投入於自由遊戲。 我教哥哥在爭勝以外也可着眼其他的目標,例如培育弟弟成為能令自己玩得更過癮的對手。隨着弟弟能力慢慢提升,我們全家一起更深刻地享受各種棋的樂趣。看着哥哥和弟弟在不同層面的進步,我內心萬分安慰。每一天,都是精彩歡樂地度過,兩小子依舊會狗咬狗骨,但也常常爆發傻笑狂笑。每個晚上,我都為這一切而感恩。 有一天我在超市買菜,見到一個爸爸發現廁紙回貨,低呼一聲「有廁紙呀」,拉着約5歲大的兒子衝往排隊。不久孩子突然高叫「有口罩呀」,天真地從人龍彈出,撲到附近貨架執起「至寶」,然後爸爸告訴他那只是小號尿片。我知道,我家兩小不會有這樣的「撲出」反應,同時也十分明白那小朋友何以如此。儘管認錯了目標,那孩子是在為大人分憂啊。 瘋狂的日子,我選擇知道荒謬,但着眼美善。好幾次,不同朋友主動提出分些口罩給我,我邊說留給更需要的人就好,邊為那可貴的人情味而感動。互相爭就不足,互相分就有餘。我們不能拯救世界,但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守住淡定的心。我每刻都有自由,選擇諒解、感恩和珍惜。快樂不是傳說,而是一個選擇。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1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人際衝突的學習

這段日子壓力很大,一方面是社會紛亂的漩渦讓人難以靜心;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剛巧在暑假搬家,既要搬之前努力斷捨離和打點新屋大小事項,搬完後又要在全屋的混亂中,一點點重新建立秩序。除了安置「硬件」,還得照顧各人「軟件」的更新適應,例如讓孩子們認路回家、教嫲嫲找廁所找自己房之類。 在這樣內內外外受壓的歷程中,我和丈夫有過兩次爭論,一次是當面的,一次是電話上的,都是在兩個兒子面前發生。我們從來很少吵架,這兩次也談不上是真正的吵架,但可以說是人際衝突。 第一次,是丈夫跟孩子一起看關於近日示威的電視新聞。我向來堅信和而不同,丈夫觀點跟我有異也沒問題,我會了解和尊重他的想法,也絕少過問他就此事與孩子的對話。不過,那天聽到他的一句話,我覺得跟我的觀察實在太不同,內心稍稍掙扎,就開口說「我不同意啊,我想補充一下……」 向兒子澄清爸媽非鬧交 我的出發點只是想給阿仔補充一點資料,表達不同的意見,並非想駁斥或否定丈夫,但結果還是免不了一場爭論。沒多久,9歲的大仔跟我說,「覺得好嘈」,然後想返回自己房。這時候,我內心立即高速檢視自己的出發點和剛才討論經過,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強烈情緒,整個討論也其實很「和理非」,於是立刻叫阿仔出來,我有很重要的說話跟他說。同時,那番說話我也希望丈夫能聽到。 「你話好嘈,我明白,你唔想爸爸媽媽嗌交,你驚我哋鬧交,咁樣會好嘈。」我先是肯定阿仔的感受,然後,我就着剛才那一幕作澄清:「但係頭先我哋無鬧交喎,我哋兩個人嘅想法唔一樣,但係我哋都好尊重對方、好溫和冷靜呀。你放心,爸爸媽媽唔係嗌交,我哋關係依然好好。」 安撫他之後,我進一步表白自己內心的掙扎:「其實,頭先我開聲之前,都有少少驚、都需要一啲勇氣㗎。我擔心,自己表達唔同嘅意見,會唔會令你爸爸唔開心呢?但係跟住我又諗,我只係表達自己啫,而且我係好平和冷靜咁講,又唔係鬧人,我唔係做壞事呀。」阿仔接口說:「唔係做壞事,你只係講唔同嘅意見。」 聽到阿仔的回應,我感到安慰踏實很多,繼續說:「係呀,其實人同人意見唔同係好正常㗎,就係因為想法唔同,更加要多溝通。媽媽唔想誤會爸爸,所以好想表達自己、溝通多啲。最重要係尊重對方。你放心,我哋唔會因為意見唔同而關係變差。」 不少人都會害怕面對人際間的衝突,根源往往來自年幼時,家裏衝突場面帶來的緊張和焦慮。有可能是孩子害怕與父母衝突、不敢表達異議,也有可能是父母與人交往時也害怕與人衝突、孩子因而耳濡目染。 盼衝突化為愛與溝通 很大程度上,我和我先生都是害怕人際衝突的人,多年來孩子都絕少見到我們爭吵。然而,我覺得自己需要學習不再逃避。其實,愈是害怕衝突,只會愈是唯唯諾諾、不敢真正表達自己。為怕衝突而放棄自己立場和訴求,只會令自己更不開心,在親密關係中,那只會埋下更多衝突的種子。 我在學習冷靜面對人際衝突,帶着尊重和真心渴望溝通的心態,在關鍵時刻勇敢表達自己;學習控制情緒,不數落不批評對方,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不要怕人際衝突,告訴自己「吵架不是目的,溝通才是目的」,不是要贏對方,最重要是清楚表達。 我們最近的第二次衝突,是我在電話上呻執屋太辛苦,渴望丈夫更多支持和關注。我先生長期上夜班,最近工作壓力尤其大,他在電話中告訴我自己很吃力。孩子臨睡前我依舊細數每天感恩,第一件就說,感恩自己勇敢說出感受和需要,讓家人了解自己的辛苦,同時也感恩孩子爸爸為我們一家而辛苦工作。 人際衝突還是會容易讓我們和孩子緊張不安,但願我的學習,也能為孩子帶來不同的視野。盼他們將來也能正面地勇敢處理,讓衝突化為更多的愛與溝通。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57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擋住仇恨的溫室

元朗黑夜,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無眠而過。勉強睡一兩個小時,醒來還是渾噩一片,胸中不知哪個地方堵住,同時內心清楚,躁動不知還會持續多久。在這段危難的日子,不管方向如何,集體中每個人在自己崗位好好撐着守着才是出路。為了讓自己安定心神,我在書展最後一天進場,買了幾本書。 其實我不能說自己「逛」過書展,因為我只是利用夾縫中的兩小時,在那兒短暫逗留。所以,就像平時去買東西一樣,我只是鎖定了目標,去一趟自己要找的那個店,完全沒閒情理會展場內的一切龐雜繽紛。 「星期日帶兒子出去玩會內疚」 我找的書攤,本身是一家賣兒童和青少年讀物的工廠區書店,有許多台灣書。我知道升小五的大仔最近閱讀能力提高了,他向來側重看科普或歷史百科類的資料書,對虛構故事則興趣一般。為了擴闊他閱讀的文體類型,我挑了幾本以少年為對象的趣味歷史小說。同時,也為自己選了一套被形容為「中華哈利波特」的魔幻小說——我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我要靠這個奇幻世界來治癒自己。 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冷靜,但冷靜的同時,不代表沒有情緒感受。朋友在臉書上的一句話頗觸動我:「星期日帶兒子出去玩會內疚,星期一帶佢哋出去玩會更加難過……無乜人面部表情正常。」雖然我沒有讓內疚佔據自己,但還是對朋友的話很有共鳴。 我晚婚晚生子,但許多舊同學的兒女,就是現時逆權運動中最前線那班孩子的年紀。有朝看到防止虐待兒童會的聲明,促請政府正視問題根源。聲明說:「本會期望政府能妥善解決這些矛盾及衝突,否則我們非常憂慮有更多的無辜市民,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及老人家,繼續受到傷害,影響的將會是整個香港社會。就如『一個無助的孩子向家人表達他的成長需要,但得不到家 人的聆聽、接納和理解,甚至以權威和暴力的方式去壓制,這只會令孩子更反叛,導致家庭關係破裂,對處理雙方的分歧完全沒有幫助。』」 客觀條件所限,我沒能力在運動中參與太多,只能寄予關心和祝福,做好自己的崗位,盼能長遠為群體貢獻正面的力量。同時,事態的複雜多變,衝突牽動的人心悲痛,即使是大人都感到很難好好消化,我知道自己暫時沒有足夠的心力,在照顧自己情緒、和以負責任態度查證判斷資訊汪洋的同時,再騰出力氣引導自己年幼的孩子接受同樣的資訊衝擊。加上我家很少開電視,所以,這陣子孩子接觸到的相關資訊有限。 保存孩子的安全感 我的孩子大約知道,觸發這場風暴的起因是逃犯條例修訂案,也知道有許多不同意見和爭議。鐵路迷的他,知道西鐵或地鐵發生了一些事,問我原因,我簡單講解但沒讓孩子看任何相關片段。他聽時沒說什麼,卻記在心裏,好幾小時後才告訴我,慶幸自己不是住在元朗。我知道,單是聽到普通市民被打的消息,已夠令他不安。 為了保存孩子的安全感,我這段日子絕少談到社會上的矛盾衝突,在這方面繼續給予一個把仇恨不安擋在外面的溫室。當許多只比他長了幾歲的孩子,在街上惶恐不寧的時候,我和他在家裏下棋,有說有笑。我未至於內疚,但我還是有很多無法言喻的難過。 不斷爆發的衝突,對許多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傷害。天可憐見,我們整個社會都需要治療這個創傷。唯盼在艱苦的日子中,持守希望。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5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跌宕中的雜想

有些孩子,在覺得無辦法、極度悲憤的時候,可能會做出激烈、不明智的行為。我兩個孩子,都有這個情况。面對這個狀態的孩子,單單指摘他們是行不通的。 我參加過許多工作坊,不論是關於兒童為本溝通的、個人身心靈成長的,在談到「有效溝通」時都提出同一原則——面對情緒中的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需要先談情、後說理。唯有當情緒得到理解,紓解心中鬱結,才會有力量走出來。唯有情緒降溫後,才有機會真正解決事情。 香港年輕一代有許多人,正處於極度悲憤的情緒。七一這天,立法會被衝擊,議員們勸說示威者不要衝,可能會被開槍會坐牢,後生的卻回答「已經死咗三個人啦,我哋預咗啦……預咗畀人拉啦……仲有乜嘢辦法呀」。有社工說,這班年輕人已一心要做死士,是另一種形式的死士。 願人們能以智慧、慈悲、覺知、堅定、溫柔,回應這段日子的跌宕。 任何有理性的人都會知道,暴力衝擊立法會這種極端行為是違法的。有些人即時譴責暴力,也有些人沒有。於是,譴責暴力的人也就批評沒有即時譴責的人,認為這是縱容。我想說的是,即時譴責和不即時譴責,都有我能理解的理由。 兄弟衝突的場面,我家時有發生。哥哥較暴躁偏執,遇上利益衝突,很快因為不滿而跳升至悲憤狀態。尤其是小四的他思考能力遠高於尚在幼稚園的弟弟,很易覺得弟弟「有理說不明」,因而沒耐性再以文明方法解決。另一方面,本身較和順的弟弟,一樣也會因為亞氏保加哥哥習慣「十問九唔應」,而同樣失去耐性,由平和變成憤怒。 就是這種自覺「我努力夠了、我忍夠了」的悲憤狀態,令兩小子忍不住出手,甚至隱隱然覺得自己有理由出手。 處理衝突是滿累人的,可以的話,我真的不想面對。但作為人母,我自然要盡母親的職責,現實中也不能對家嘈屋閉撒手不管。 切入關注點 負責任回應孩子 我也在不斷學習。通常一旦有打人的話,我必先嚴正強調,不容暴力。但在這基本步後,我不會把焦點放在責備孩子,而是嘗試對應孩子的情緒,說出孩子心中的感受、想法,是什麼事讓他這麼憤怒。 如果孩子憤怒的原因,涉及我或其他人的行事,我會盡早就他關注的事情切入,以負責任的態度回應他。我會嘗試讓他感到理解、尊重、重視,好讓他冷靜下來。然後,才是談文明解決、重申不要暴力的時機。同時,我批評的對象是暴力這件事,不是孩子這個人。但我會要求他為行為後果負責,包括向被打的人道歉。 我相信,這種堅定而溫柔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解難智慧 我相信,這種堅定而溫柔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解難智慧。當然,這也是在我自己也夠清醒冷靜、狀態夠好的時候,才能做到的。例如,我沒有被孩子牽動自己情緒,也沒有因為其他事情而困擾受壓。 立法會衝擊後,一名和平參與示威的侄兒在群組中寫了千字文回應長輩的指摘。他先肯定衝擊是違法行為,同時也渴望在談硬道理以外,人們更能代入年輕人的感受——「這是對政府對問題多麽的不滿,對香港多麽的愛,才會踏出這一步?」 侄兒向來溫和冷靜,但他還是接通了這一代的悲憤。他跟我說,不會在前排衝,但還想「繼續努力一下」。我信任他的清醒,叫他切記平安回家。 但願人們能以智慧、慈悲、覺知、堅定、溫柔,回應這段日子的跌宕。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49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網絡丫烏鬼傳說

早陣子社交媒體瘋傳消息,指一個以日本某畫廊雕像為設計原型的恐怖人偶Momo(下稱毛毛)入侵了YouTube網站的卡通影片。消息引自外國家長的臉書,並附有孩子受驚的相片,指毛毛會在影片中段突然冒出,指示小朋友自殘;又恐嚇孩子不可以告訴大人,否則有恐怖後果。 由於相片中的毛毛猙獰可怕,傳聞中的唆使內容又極令人不安,許多人即使沒看過影片都確信為真。一些網媒亦看中消息的吸睛度而不斷跟進報道,例如指還有涉及名為毛毛挑戰的鼓吹自殺遊戲,會透過社交平台向青少年招手等。但正如有文化評論人指出,雖然這些消息引起廣大關注,但其實都未經證實,所謂的挑戰遊戲可能根本不存在。 不過,我想談的並不是真假新聞的討論,因為儘管傳說中的恐怖影片或遊戲未必真確,但傳說所帶來的恐慌,卻已經成真了。 家長唬嚇孩子當自律工具 話說消息開始流傳後幾天,我大仔同班家長群組中有人問起,有沒有聽聞過毛毛是什麼。她說,在女兒所搭的校巴上,有小五學生用手機亮出有關照片,唬嚇低班的學生,班上也議論紛紛,有些同學怕到失眠但不敢告訴爸媽。 在那之前兩天,《明報》就已經頭版報道,因為有學生看見相關相片而不安,有學校已為此發信呼籲家長留意,並引述心理學家等建議家長「教子女不應亂傳資訊嚇其他孩子」。 家長自然會覺得,學生在校巴上傳閱毛毛相片嚇人是不要得的行為。我想到的卻是,我們口裏說孩子不應亂嚇小朋友,但許多家長不一樣也是在嚇小朋友嗎?如果不是家長最先把相關相片亮給孩子看,那些孩子會知道有這些相片嗎?孩子會不會想,爸媽給他看,他給同學看有何不可? 事實上,我是在另一群組最早收到有關信息的,家長們在互相提醒後,很快就有人分享,說把信息給孩子看後,孩子就不敢再看YouTube了。家長們在譴責始作俑者之餘,也不無欣慰地報告孩子因此而幾天不看手機云云。 毛毛的出現,本來該是「提醒家長管束」孩子接觸電子資訊,但我看到的現象是,很多家長平日可能對孩子濫用手機已束手無策,結果毛毛成為了用來「提醒孩子自律」的工具——「嗱係咪呢,平時都叫你唔好睇咁多YouTube啦,你話幾恐怖!」 我想,如果孩子受嚇後只是不玩手機幾天,其實還是回到原步,家長仍要面對管束孩子的問題。如果孩子從此都不敢再用了,那就是一個心理陰影,需要關注和處理。 我想起小時候一些大人用來唬嚇小孩的傳說——「丫烏嚟啦」、「因住日本仔嚟捉你啦」。我不知道「丫烏鬼」又或「日本仔」是什麼模樣,總之是無限恐怖的想像,我那時做過不少日本鬼子的噩夢。的確,毛毛就是現代版的「丫烏」都市傳說,而我們或多或少參與了製造這個恐慌。 注意不同年齡孩子接受程度 我知道,家長們都不是想嚇孩子,大家只是一心想「警惕」孩子一下。也有家長認為,不管新聞是真是假,類似資訊將來都有可能入侵孩子接觸的資訊中,既然今次有例子,自然值得拿來跟孩子討論。 我覺得,重點是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是否清楚知道自己是謹慎與孩子討論,還是不自覺地在嚇孩子?我們又是否有敏銳地留意孩子的心理反應,注意不同年齡孩子的接受程度? 我沒有直接把手機截圖亮給孩子看,但有跟兩個兒子閱讀《明報》的相關報道。我發現小四的大仔未至於不安,但也不特別想深入討論。而4歲細仔就明顯擔心,要求拿走只佔報章小小一角的毛毛相片,我立刻鼓勵他自己親手把相片搓成一團扔掉。當時我一方面慶幸讓孩子處理恐懼,同時也反省自己會否不夠敏銳,不必要地嚇着了孩子。 也有同學家長提到,不久前很多小學生都用手機下載了名為「第五人格」的恐怖風格遊戲,內容涉及追殺,那比起毛毛那可能影響更大。我想這也確實值得留意。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我的斯巴達心魔

我家兩個鐵路迷小子,有一天陶醉地重現卡通《新幹線戰士》劇情,在玩具路軌上狂灑紙碎,說暴風雪令列車停駛。其後哥哥突破劇情,拿着列車硬闖「積雪」,弟弟不願「雪景」被毁,頻呼「唔好、唔好」。 兄弟嗌交,我盡量不會介入,希望他們藉此學習處理人際矛盾。但當爭執化解不了,衝突升級,就無法坐視。像是這天,細佬慘叫「唔好呀」很多次,哥哥依然充耳不聞,細佬憤起打哥哥,哥哥立刻還擊喝罵。我唯有出面制止,一方面強調打人不對,同時也向哥哥解釋,弟弟憤而出手是因為已哀求多次,他卻毫不理會。 我就反省,自己面對孩子的感受,是否也有同樣「麻木」的時候? 哥哥認為,紙碎堆是他一手鋪砌的,他有權按自己意願衝散它。但我告訴他:「弟弟需要你照顧他的感受。他出手前不斷求你那麼多次,聲音那麼慘,他需要你回應,你聽到嗎?」哥哥向來弱於感情連線,較難覺察別人感受,這也是爭執升級的核心。我唯有站在弟弟角度,告訴哥哥當時他適合先停一停,跟弟弟傾一傾。那一刻,其實我有點惱哥哥的「麻木」。但隨即我就反省,自己面對孩子的感受,是否也有同樣「麻木」的時候? 最近在一個兒童為本溝通課程上,導師跟我們討論了「你唔好唔開心啦」這句話。課程中,家長會播放各自與子女遊戲的錄影片段,老師即場指導如何恰當地回應孩子的當刻感受。其中,有孩子心疼地見到自己最愛的士兵裂開了,媽媽即時說「唔使唔開心」,着他轉玩其他士兵。 老師問大家,如果換作自己,聽到這句回應,會有何感覺?幾乎所有人都說覺得不是味兒,對方不明白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依然常會說「唔使唔開心」呢?那是因為我們未能真正代入對方的感受。成人很容易把自己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認為士兵破了是「唔緊要」的,卻忽略了士兵在孩子內心的重要地位。 直面孩子情緒 紓解鬱結 在不能代入孩子感受的背後,我們可能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魔——害怕直面孩子的情緒。我們總是隱隱擔心,一旦確認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扭計、不合作、失控。我們害怕可能手足無措而被卡住,所以想孩子盡快把注意力轉到別處。 然而,直面孩子情緒,是否就那麼可怕呢?兒童為本的信念認為正好相反——說出孩子的心事,孩子反而能紓解鬱結,真正有力量走往下一步。了解和接納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力;當孩子的憤怒得到表達,現實中就會減少憤怒。以士兵破了為例,如果媽媽能適切地回應「真係可惜咯,你咁鍾意嗰個士兵,你好唔開心」,孩子反而就能釋然,主動放下士兵,自己找「出路」。 順從「唔好唔開心」 迴避情緒 其實早在此前,我已戒掉「唔好唔開心」這句話,但在課上,我卻發現自己的心魔可能只是化為其他變種。被問到對這句話的感覺時,我發現自己一直都是乖乖順從「唔好唔開心」的要求。我會盡快把感覺抹去,直接跳到下一步,「努力」以解決問題的方式找所謂的「出路」,並視之為自己的「堅毅」。 也就是說,我一樣會慣性地迴避情緒,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我口中不說,內心卻以光速把感情放下不理,思考解決之道。 所以當我惱哥哥對別人感受「麻木」,其實我何嘗不是也常對他感受「麻木」? 曾有朋友說我是「斯巴達人」,令我很訝異。斯巴達是古希臘城邦,以實行軍國教育、戰士饒勇著稱,我卻從不爭強好勝。現在回想,我的斯巴達也許就是在於我對「堅毅刻苦」的追求——而我的「堅毅」,往往也包括對感受的抹殺。 我感謝堅毅,因為它曾助我一路走來,成長至今。同時我已明白,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要貫徹堅毅。尤其面對孩子的感受,我需要一顆柔軟的心,理解孩子,相信他釋然之後,就會自己找到出路。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7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釘孔的救贖

對我來說,憤怒從來是個艱難的課題。大概是承襲了老爸的性格,我和手足們日常都平和相處,但一旦怒火來襲,就會像火山爆發般天搖地撼。有好長時間,那暴走的感覺,令我難受、懼怕、苦惱甚至自責。 早年讀過一個故事,有一名爸爸在兒子每次發脾氣後,都往木欄柵上打一口釘。少年見着一枚枚增多的釘,漸漸學會自控,爸爸改為他每次自控都拔走一口釘。最後,釘都拔走了,父親嘉許少年的成長,但欄柵上始終留着釘的洞口。那故事讓我很嚮往,嚮往拔走自己的釘,同時也令我介懷,介懷那些如釘孔般永留的傷口。回想起來,這個我以為對自己甚有啟發的故事,其實加深了我對憤怒的介懷和懼怕。 接受「情緒是自然的,沒有好壞之分」 直至為了孩子的情緒教育,我才終於點點滴滴地學習如何與情緒正面相處。摸索過程真的非常漫長,由大兒子出生至今,九年間我時有發現,又時有迷失。感恩的是,一路走來大概算是朝着正向。這條路的起點,是接受「情緒是自然的,沒有好壞之分」。記得初聽之時,頭腦雖是明白,內心始終有點別扭,但總之我把這句話先吞下去了。憤怒不是問題,問題是行為是否適合。我記着這個要點,以此教育自己、教育孩子,但知易行難。判斷什麼行為不適合(例如用暴力、傷害人)和予以誘導並不難,難的還是接受憤怒本身。 早兩年我曾形容,大兒子像是燒得我遍體鱗傷的小火山,我卻永遠要待在最前線撲火。其實,他不是暴力型孩子,從不出拳出腳,發怒時只會咆哮,但那殺氣騰騰的氣場仍能令我心驚膽跳。在如此難受的當刻,我內心往往只求快快停止。要堅信「負面情緒是正常的」,真的不易。 何以大仔發怒會這麼可怕?話說四歲多的細佬最近也易生氣,甚至忍不住想出手打我,我卻絲毫不覺威脅或害怕。這讓我發現,大仔的怒也許有點像《倚天屠龍記》中謝遜威力巨大的「七傷拳」——先傷己、後傷人。先摧毁了內在,才再席捲四周。我知道,孩子這種內爆型的憤怒,是源自我的。我自幼害怕憤怒,卻又唯藉憤怒的一刻,才能表達心底抑壓的不滿,每次發怒時,我都痛苦而哭。與憤怒糾纏不清的哀傷、不忿、自憐、自責,從潘朵拉的盒子奪路而出。那是我碰不得的盒子……孩子發怒令我心驚膽跳,因為我從他身上,看到一樣的自傷。 幸好如前所述,孩子讓我朝着對的方向走。大仔三歲時念的第一本情緒繪本《我好生氣》,首次教曉了我憤怒有價值——生氣表示有些事需要改變。可能是自己需要改變,休息一下靜一靜,也可能是別人需要改變,對我更好更公平一點。我可以改變自己或告訴別人我的需要。 憤怒需時渡過 忌急於冷靜 確定憤怒的價值後,就是如何渡過憤怒。這幾年的摸索,令我明白到所謂適合的方法並非人人合用。例如透過深呼吸冷靜其實不易,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深呼吸,像我大仔這類孩子,不管練習幾多次,都只是喘氣而不是深呼吸。又如打枕頭、撕紙、默念數字之類,我大仔都不喜歡。有社工教我們大力握拳再放鬆的方法,算是較易應用,但卻很少用上。 我最近想,這些方法一直用不上,也許是因為太急於要「冷靜」,而憤怒其實是需要時間去「渡過」的。日前重看《菲菲生氣了》一書,菲菲的憤怒要通過尖叫、奔跑、爬樹、看風景……很久才平靜下來。大人也許可以用較短時間調節自己,孩子卻未必有這能力。 最近我換個心態,放眼幫助孩子認出和渡過情緒,以及觀看自己情緒的來去。大仔的怒火似漸紓緩,偶爾他發??而我內心一慌時,我會靜觀自己的這個慌,然後讓它消融於接納之中。 我也不再執著於欄柵上的洞洞。我相信,釘孔即使存在,也可找到療癒和救贖。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5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美好人生大拍賣

小學雞生活繁忙,聖誕長假是一年當中,阿仔較易約到同學仔聚首狂歡的佳節,每年他都對家中的聖誕派對翹首以盼。今年我碰巧在別處玩過了一個「人生大拍賣」遊戲,覺得好玩又有意義,而小鬼們來到小四,亦能作較成熟的思考,遂決定以此為派對的壓軸集體遊戲。 孩子有100萬會買什麼夢想? 遊戲基本設定了每個孩子都擁有100萬雄厚資金,進而問孩子「如果你有100萬元,你會買什麼夢想回家呢?」並提供十來個「美好人生」拍賣品,讓孩子們競投,每項底價10萬。拍賣項目當然是極具吸引力,例如「億萬富翁」、「長命百歲」之類。 既然是帶回家的「夢想」,我很希望透過拍賣,給予孩子們想像「美好人生」的廣大空間,不妨異想天開做大夢,同時也希望他們能暫時脫離日常生活的種種束縛限制,在遊戲裏滿足內心的盼望。 為此,我先設定了一些較為「普世」的美好人生項目,例如「世界和平」、「身體健康」,這些項目雖然貌不驚人,但對於尋求安全感的孩子,這些較為現實的項目會很受用。考慮到香港社會普遍居所卑微,還提供了「舒適大屋」一項讓孩子競投。 能力感是這個階段孩子們極需滿足的,針對這個渴求的項目,包括了「天下第一陀螺手」,還有定必叫座的「具超能力」。本來還考慮過「年年考第一」,但鑑於來玩的同學仔學業成績懸殊,我不想喚起孩子們內心的比較,同時也想在遊戲中拋開以學業論人生的標準,於是改為塑造空間較大的「聰明絕頂」和「天才技術」,讓投得的孩子可以自己定義在哪個範疇做天才。 人際關係是人生重要一環,這類拍賣品當然也不能缺少。家庭關係方面,有「父母愛惜」,同儕關係方面,有「威猛領袖」。老公曾建議「人見人愛」和「個個讚我乖」,但考慮到出席的孩子是全男班,未必喜歡較為陰柔的形容,最後我們定為「friends滿天下」和「人人欣賞、有讚無彈」。 另有一些項目,是針對孩子自主的。話說不久前阿仔哈哈笑地告訴我,他最要好的朋友自稱是「世上最悲慘的人」,無論儲了多少零用,爸媽都不會讓他用來買心儀陀螺。那同學還引用了《宇宙戰隊》主角的名句,說可能要「成為宇宙間最幸運的男人」,才有機會得償所願。我覺得那個同學仔很幽默,但在搞笑背後,聽得出他在訴說無奈。 作為父母,我當然明白家長們設限的原因,同時我亦知道,所有孩子的內心都追尋自由。於是,我擬定了「無限自由」這個項目,但老公認為不夠具體。最後,我們提供了多個自由類項目,例如「任玩遊戲」、「環遊世界」、「無限零食」、「時光倒流和快進」,還有令全場嘩然的「日日零功課/零壓力」。特別加上「零壓力」這個補註,是考慮到一些較老實的孩子未必追求零功課,但有功課而零壓力,卻肯定是人人叫好。 落力競投「功課零壓力」 派對上,孩子們都非常投入玩這個遊戲。最先是逐一介紹拍賣品,讓他們擬定自己喜歡哪幾項和預算用多少錢競投。看着拍賣官展示的一個個「夢想」,小鬼們不時起哄,高呼「我想要我想要」,又有類似「長命而無和平係唔得㗎」、「每樣嘢都有正有反㗎」的議論,可謂群情洶湧。 競投過程中,有孩子一擲全副身家而勇奪「第一陀螺手」名銜,震驚全場之後卻無力再投。也有孩子分散投資,在多個項目激烈競逐。「超能力」固然是爭崩頭,但令我留意的是,場中學業最優秀的兩個孩子,都在「任玩遊戲」、「功課零壓力」等落力叫價。 最後投得功課零壓力的孩子,我知道他天天都睡得很晚,平日和長假期都要補習。成功競投的一刻,他臉上像是亮了起來,趕緊問我要把那張寫着夢想的紙拿到手。我相信,這遊戲無論對大人或小孩,同樣充滿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目露凶光

偶然檢查舊記憶卡,發現幾段兩年前拍下的玩「搖搖被」短片。「搖搖被」是我們喚的名字,玩法就是孩子坐在大毛巾被上,爸爸媽媽各執一端,讓大毛巾變成船兒,像搖籃般搖來搖去。當時他們兩兄弟分別六歲和兩歲,我們拚了老命,勉強還可以讓他們一起坐到船上搖。 那時候我心想,孩子再大些,我們就沒氣力再玩這遊戲了,值得拍下這個歡樂情景,所以叫老公拿攝錄機出來。拍完後累得要死,記憶卡就一直留在機內,徹底忘記。 這天記憶卡突然出土,珍貴片段重現眼前,當然是滿心歡喜的重溫舊片。但沒想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竟不是孩子們的爛漫笑聲,而是自己偶然被鏡頭捕捉到的肅穆殺氣。 片段裏,先聽到鏡頭外老公興奮宣布「好啦,開始搖被被!」和孩子爆發的笑聲,卻見我一臉遲疑,帶着一股有如神探審視案發環境的氣場,木然掃視四周,然後說:「唔得㗎,咁擺個鏡頭影唔到佢哋兩個,要由高位影落嚟至得。」 其中凝視鏡頭的一刻,我腦中應該是在盤算取景角度,但眼神中卻散發出一種森冷的凶光。當然,之後重擺鏡頭,就再看不到我的臉容,而是留下小子們快樂的見證。 歡樂中發出森冷目光 記得有次聽一位過度活躍症孩子母親的講座,她說拍下了自己教阿仔做功課的影片,看到自己目露凶光的樣子,真的非常震撼。講座當時就令我想起,自己同樣會在阿仔誤踏我雷區時,兩眼發出死光,那樣子一定非常害怕,我該好好調節自己。 如今我卻發現,原來即使理應享受親子樂的時候,我也會展現如此嚴峻的表情,而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慈臉歡顏。我終於明白,面對自己惡相的震撼。 我想,也許是由於母親這個偉大崗位年中無休的訓練,我習慣了時時一眼關七,打點所有大小瑣碎事項,確保執行無誤。不是不容許自己出錯,但錯了就要盡力修正,排除問題,從幼嬰襁褓、出門七件事、生病對策、上學規劃、生活流程、誘導模式,莫不如此。檢視鏡頭如何擺佈,只是整副巨大執行機器的小小一環。 但也許,這其實不完全跟母親角色的訓練有關……? 最近讀一行禪師所寫的《與自己和解》,書中寫到,「假設我們與眾人一起欣賞日出,但我們心中充塞着各種工作計劃或者擔心憂慮的心情,想着過去或者未來的事情,無法真正享受美麗的日出。」這不正正是我的寫照嗎? 擔心過去未來 無法享受當下 大部分時間,我腦中都充塞着各式的念頭和擔憂,忙於找尋和排除各式的大小問題。這種頭腦不自覺的運轉,往往令我跌出當刻的時光,不能專注享受生命的美好。我的確需要學習靜下來,放下自己的頭腦,用心感受當刻的幸福——學習放鬆自己,活在當下。 同時,這段短片也在溝通層面上提醒了我,注意自己在生活中對家人不自覺的批判。在搖搖被一例中,我看到自己並非純粹在盤想如何調校鏡頭,而是背後帶着一種批判老公「點會放個咁嘅角度㗎」、「都唔諗下可唔可行」的心態。連拍攝一段歡樂家庭片,我都這般德行,可以想像平日老公受我的臉色認真不少,真的對不起。面對孩子,我也可能同樣嚴苛。 看到自己的問題,就是解決的一半。願以此為起點,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寬容自在。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