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我的斯巴達心魔

我家兩個鐵路迷小子,有一天陶醉地重現卡通《新幹線戰士》劇情,在玩具路軌上狂灑紙碎,說暴風雪令列車停駛。其後哥哥突破劇情,拿着列車硬闖「積雪」,弟弟不願「雪景」被毁,頻呼「唔好、唔好」。 兄弟嗌交,我盡量不會介入,希望他們藉此學習處理人際矛盾。但當爭執化解不了,衝突升級,就無法坐視。像是這天,細佬慘叫「唔好呀」很多次,哥哥依然充耳不聞,細佬憤起打哥哥,哥哥立刻還擊喝罵。我唯有出面制止,一方面強調打人不對,同時也向哥哥解釋,弟弟憤而出手是因為已哀求多次,他卻毫不理會。 我就反省,自己面對孩子的感受,是否也有同樣「麻木」的時候? 哥哥認為,紙碎堆是他一手鋪砌的,他有權按自己意願衝散它。但我告訴他:「弟弟需要你照顧他的感受。他出手前不斷求你那麼多次,聲音那麼慘,他需要你回應,你聽到嗎?」哥哥向來弱於感情連線,較難覺察別人感受,這也是爭執升級的核心。我唯有站在弟弟角度,告訴哥哥當時他適合先停一停,跟弟弟傾一傾。那一刻,其實我有點惱哥哥的「麻木」。但隨即我就反省,自己面對孩子的感受,是否也有同樣「麻木」的時候? 最近在一個兒童為本溝通課程上,導師跟我們討論了「你唔好唔開心啦」這句話。課程中,家長會播放各自與子女遊戲的錄影片段,老師即場指導如何恰當地回應孩子的當刻感受。其中,有孩子心疼地見到自己最愛的士兵裂開了,媽媽即時說「唔使唔開心」,着他轉玩其他士兵。 老師問大家,如果換作自己,聽到這句回應,會有何感覺?幾乎所有人都說覺得不是味兒,對方不明白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依然常會說「唔使唔開心」呢?那是因為我們未能真正代入對方的感受。成人很容易把自己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認為士兵破了是「唔緊要」的,卻忽略了士兵在孩子內心的重要地位。 直面孩子情緒 紓解鬱結 在不能代入孩子感受的背後,我們可能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魔——害怕直面孩子的情緒。我們總是隱隱擔心,一旦確認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扭計、不合作、失控。我們害怕可能手足無措而被卡住,所以想孩子盡快把注意力轉到別處。 然而,直面孩子情緒,是否就那麼可怕呢?兒童為本的信念認為正好相反——說出孩子的心事,孩子反而能紓解鬱結,真正有力量走往下一步。了解和接納本身,就具有治療的效力;當孩子的憤怒得到表達,現實中就會減少憤怒。以士兵破了為例,如果媽媽能適切地回應「真係可惜咯,你咁鍾意嗰個士兵,你好唔開心」,孩子反而就能釋然,主動放下士兵,自己找「出路」。 順從「唔好唔開心」 迴避情緒 其實早在此前,我已戒掉「唔好唔開心」這句話,但在課上,我卻發現自己的心魔可能只是化為其他變種。被問到對這句話的感覺時,我發現自己一直都是乖乖順從「唔好唔開心」的要求。我會盡快把感覺抹去,直接跳到下一步,「努力」以解決問題的方式找所謂的「出路」,並視之為自己的「堅毅」。 也就是說,我一樣會慣性地迴避情緒,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我口中不說,內心卻以光速把感情放下不理,思考解決之道。 所以當我惱哥哥對別人感受「麻木」,其實我何嘗不是也常對他感受「麻木」? 曾有朋友說我是「斯巴達人」,令我很訝異。斯巴達是古希臘城邦,以實行軍國教育、戰士饒勇著稱,我卻從不爭強好勝。現在回想,我的斯巴達也許就是在於我對「堅毅刻苦」的追求——而我的「堅毅」,往往也包括對感受的抹殺。 我感謝堅毅,因為它曾助我一路走來,成長至今。同時我已明白,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要貫徹堅毅。尤其面對孩子的感受,我需要一顆柔軟的心,理解孩子,相信他釋然之後,就會自己找到出路。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