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室:鬆開執念自有生命的火花

早前觀賞動畫電影《靈魂奇遇記》(Soul),讓我有很多反思。故事講述主角Joe在中學教音樂,常感懷才不遇,夢想是成為出色的爵士樂鋼琴家;好不容易獲得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不幸意外身亡。他心有不甘,誓要把靈魂從鬼門關拉回來。他發現只要說服不肯誕生為人的「靈魂22號」尋找「生命的火花」,他就有機會死而復生,重返人間。 靈魂奇遇記的啟發 父母普遍「望子成龍」,期望兒女成為律師、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士,擁有所謂的「成功人生」。為此有些父母千方百計催谷子女,報讀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或興趣班,只要子女稍為達不到要求便大聲指罵。但這往往招致反效果,令子女愈來愈提不起勁學習,甚至因壓力沉重患上情緒病。 電影中的Joe執著於圓夢,認為這是生於世上最大的意義。可是他為爵士樂天后Dorothea伴奏後,卻沒有預想的狂喜,只覺得「原來不過如此」。Dorothea跟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小魚追求活於大海,大魚告訴牠「你就在大海中呀」,小魚卻說自己只是在水中,牠渴望的是大海。 平淡不等於平庸 我們常被灌輸「要追求夢想,才無悔人生」。正如Joe渴望偉大成就,努力爭取當然很好,可是如果小朋友像靈魂22號,沒有世人眼中驚天動地的夢想,又是否等於一事無成?22號歷經千年,有不同偉人當他的生命導師,但他仍未找到「生命的火花」,但當他進了Joe的肉身,感受到pizza滋味、微風送爽、落葉之美,初嘗人間細碎美好的他,有了當人的渴望。大夢想與小確幸都可以是生命的火花,毋須比較。人生的意義,不以是否熱中於追夢來量度,懂得活在當下,即使恬靜平淡,人生也可以充滿「火花」。淡如水,細細品嘗一樣能嘗出甜味。人一旦習慣,容易變得麻木,要常提醒自己打開五感生活。 好好感受每道微小 電影兩個主角形成強烈對比,一個不想生,一個不欲死;一個苦苦追尋,一個無欲無求。其實沒有誰比誰高尚。我小時候很喜歡打籃球,夢想成為NBA球員,這當然遙不可及,但我沒因此而放棄打籃球。人生可以有很多追求,卻不一定翻天覆地才叫成功。在教育路上與孩子同行同成長,期望他們得到愛、懂得愛,細味與子女及學生相處的每個當下,一樣讓我充滿力量。 人生有很多難處,孩子未必達到父母心中所想,但讓他們開拓自己的路,可能比強加「偉大理想」在他們身上走得更遠。孩子自有其生命軌迹,就由他們好好感受每道微小。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網樂天地:無家長執波 小球手更專注?

第四波疫情穩定後網球場重開,但實施了嚴格的防疫措施,每個球場只限最多4人逗留,不少網球興趣班都把昔日在場內「幫忙拾球」的家長拒諸門外。很奇怪,沒有父母在旁提醒要「專心些」的孩子,上課時不但沒有心不在焉,反而比平日更專心! 坦白說,父母往往不知道自己才是孩子分心的一大理由。所以身為教練,我多數都會邀請父母在場外等候,不單讓小朋友專心上課,亦讓我專心教學。不少家長都過分緊張子女的上課表現,或許,他們認為花了這麼多學費,假如孩子不專心學習,豈非白費!於是要親自監場,確保子女「善用」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但是,他們意想不到,這樣做不單使子女更易分心,亦可能令他們感受到壓力。 邊玩邊學 延長孩子專注力 究竟孩子為什麼會容易分心?可歸納出3大因素︰ 1. 孩子年紀 過早催谷,就可以「贏在起跑線」?還是會摧毁孩子的興趣,令他們提早放棄?不同年紀的小朋友,作息有序,在年幼階段實在不適宜過分急進,接受太多技術訓練。另外,一般孩童的專注力,是「年紀×2至5分鐘」。以5歲孩子為例,專注力大約維持10至25分鐘左右。因此在課堂上,我會多用遊戲形式令他們樂在其中,因為邊玩邊學,有助延長他們的專注時間。 家長怕執輸 「繁忙兒童」身心俱疲 2. 生理和心理狀態 香港有不少「繁忙」兒童,上午上學,下午上興趣班;到周末可能更瘋狂,學中英文、外語、音樂、合唱團、書法……但他們體能和心態應付得到嗎?這麼多「興趣」活動,有幾多是孩子真心想學?又有幾多是家長抱着「不想輸蝕」的心態,而安排子女增值呢?身為教練,能遇到真心喜歡打網球的學生是一件賞心樂事,但如今可說是可遇不可求了。終日頻頻撲撲,結果有多少個孩子能帶着十足的狀態來上課?以我的觀察,大部分的學童都身心俱疲,只希望在球場上找到一些喘息空間,可惜總有家長在旁嚴厲監督,那些孩子只好步步為營。 3. 學習環境 小朋友是否在安全舒服、安靜和有趣的環境學習?課堂會否太複雜、太難,或太顯淺乏味?孩子喜歡有新鮮感,利用探究式學習活動,能夠為他們保持趣味。如果有固定的學習周期或時間表,可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學習,由淺入深,更有系統。同時,孩子的感官比較敏感,容易受外界干擾,例如:同學、場邊噪音、場內的家長或外傭,或不合適的裝備,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家長應該訓練孩子自行打點課堂上所需的用品,例如水樽、毛巾、衣物、球拍等,家長可在場外觀察,必要時才伸出援手,以減少一切會為孩子課堂帶來的干擾,提升他們的專注力。 文:謝昫光 作者簡介﹕專業網球評述員,香港網球總會教練導師,資深網球教練。着重網球員的身心發展,相信透過小型網球比賽訓練,能提升小童的手眼協調、情緒管理及獨立思考能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講你知:喜歡打機為什麼?

「怎樣才可以令孩子少玩一些電子遊戲呢?」相信這是許多家長的煩惱。其實在這問題背後,有一個關鍵更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孩子喜歡玩電子遊戲呢?」 我邀請家長細心記住接下來的這句話:「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與朋友吃飯能滿足「友誼」的需要,又例如閱讀書本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同樣道理,每個孩子打機背後,也是為了滿足他們生命中的一些「需要」。以下,我將介紹其中3個與打機息息相關、但又較少人提及的需要,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對症下藥! 1. 成就感 有時候,孩子是想透過遊戲找到「成就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得「好」。在這方面,電子遊戲有即時的回饋系統,像等級、成就和分數等,每個關卡都有數字化的經驗值,儲夠經驗值便會升級,讓玩家每數分鐘便能獲得一些「成就感」。相比之下,日常生活就難以取得同樣效果。以學習為例,縱使是投入了數小時,仍未必能立即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不一定可以在考試在得到高分。不少孩子迷上電子遊戲,便是因為這種即時反饋帶來的「成就感」。 2. 自主 你的孩子或許也希望在遊戲中找到「自主」。隨着成長,孩子希望有更多自由探索的機會,而「自主」也是電子遊戲的核心吸引力之一。生活中,孩子的生活有不少事情都由大人代為決定,例如學什麼樂器、上什麼興趣班,甚至周末做什麼等。我們之所以「替孩子做決定」,是擔心孩子心智還未成熟,未能做出合適的選擇。這個時候,孩子便可能會嘗試從虛擬世界找到「自主」。在電子遊戲中,孩子的每一步都是由自己決定,包括買什麼道具、運用什麼策略等。這種「自己做決定」的感覺,也是塑造孩子自我概念的關鍵之一。 3. 明確方向 有一次,我跟一名小五學生聊天,我問他:「你不覺得這個遊戲很難玩嗎?為什麼你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練習呢?」那遊戲很複雜,要花許多時間掌握,在我看來並不比學習中英文容易。他答:「不會啊!這個遊戲有各種任務告訴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完成了一個任務就會有下一個更高難度的,而且獎勵也很豐富,所以我只要花時間練習便能很快進步!」他的回應正正反映了電子遊戲如何滿足孩子對「清晰目標」的需要,當遊戲的任務明確,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時,他們便會有動力不斷達成。再結合上述的「成就感」,遊戲在有進步時給予獎勵,便能讓孩子願意勤奮地學習電子遊戲。家長們,如果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這樣清晰且步驟明確的「方向」,或許他對於電子遊戲的依賴也會大大降低。 當然,除了以上3個原因,友誼、合作、樂趣等也是孩子的常見需要。明白孩子打機背後的需要,是我們與孩子一起擺脫「沉迷」的第一步。如果我們不理解孩子,單單透過時間限制、責罰等方式,往往只會事倍功半。找到孩子打機背後的「需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成就感」、「自主」和「明確方向」,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7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聽SEN孩童的心聲

一名憂心忡忡的媽媽在家長工作坊說:「我家裏的靜怡,常常挑釁患有自閉症的太雄,兩兄妹吵鬧不停,有時候更會大打出手。她患有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症,總是不能自控,喜歡不停做科學實驗,把洗手間和客廳都弄得亂七八糟。我已經試過許多方法,但仍然不能好好管教他們,真的很氣餒。」 另一名媽媽也按捺不住接着說:「每次收到老師的來電,他們盡是滿口質疑,『關心』我的孩子是否準時覆診和按時服藥。精神科藥物不是仙丹,也有它的副作用,我的胖安自從開始服藥後,食慾轉差,體重下降。經過醫生多次調配用藥劑量後,終於回復標準身形,我才能安心一點。」 相信兩名媽媽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她們坦誠地分享,或許是不少香港家長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心聲。 表現「不正常」 孩子被標籤 有關「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的議題,近年備受關注。隨着社會意識提高,愈來愈多兒童被轉介評估。總的而言,在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內及早識別特殊教育需要的個案,讓他們得到適切的服務,的確有莫大裨益。 但我們的孩子是否也喜歡這樣的「標籤化」?當他表現得比其他小朋友活潑好動,老是喋喋不休的時候,就會自然地獲得一個ADHD的甩繩馬騮稱號;當他醉心活在自己的世界,喜歡獨處,對聲音反應敏感,就會被形容像貓一樣患有「自閉症」;當他的「言語障礙」時時辭不達意,對答期期艾艾,就會令人感覺如同與《優獸大都會》中的樹懶溝通。每一種不符合正常的表現,就會被掛上一個標籤。 助展潛能 建立自信心 但事實上,每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皆有其獨特的能力及潛質。我們應該給予兒童多一些時間和空間,仔細觀察他們,協助他們展現個別的天賦潛能。着眼孩童的不足之處,只會在成長路上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重創學習的自我效益感,加重家長和教師的指導壓力;反而,因材施教,培養兒童的自信、創意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成功之道。每個孩子的成長步伐不一,有些孩子未能達到家長贏在起跑線的期望,很可能就會成為「疑似個案」輪候評估。細心想想,這到底是兒童發展上的問題,還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心態和社會標準,與兒童發展能力不符所產生的問題呢? 大家還記得上文提及的靜怡嗎?家長工作坊過後幾個月,筆者和她的媽媽在嘉年華偶遇。原來靜怡的智力屬於優秀水平,媽媽和學校商討後,決定安排她入讀精英班,而且還加入「再生玩具」興趣班和花繩跳繩隊。近年她的行為表現都有進步,令媽媽感到很安慰。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創辦人)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

詳細內容

網樂天地:在苦練中找出快樂源頭

(作者提供) 近年香港12歲以下的網球比賽水準一日千里,很多年紀輕輕、個子矮小的小球手已採用接近全職球手的打法與策略來比賽,球速、力量、旋轉亦比以前的年代昇華到另一個層次。以往在青少年的賽事只要擁有穩打穩紮球技便可以稱王稱后的情况,已不復再。 能夠晉身成為高水平的小球手,除了天分,還有無限的汗水。他們除了每周要接受至少5天網球訓練,還要加上體能鍛煉,以及配合其他運動操練,缺一不可。然而,香港孩童都在溫室下成長,出名不能吃苦,是什麼驅使一班年紀輕輕的小朋友承受得住艱苦的訓練呢? 最近我與一個小女球員訓練時, 她的爸爸攝下一幅女兒正在艱苦鍛煉正手的照片(下圖),她竟在一次擊球中露出不經意的笑容。事後連小女孩都不知道為何自己當時會笑,因為該星期的訓練內容極之艱苦。之前的體能訓練,女孩曾因抵受不住而哽咽,即使最後也能咬緊牙關捱過, 但當日帶着疲乏身軀去練球的她,為何會在擊球中的緊張關頭露出不自覺的笑容呢? 談談目標 讓孩子思考結果 人類面對辛苦的事都會本能地逃避,能驅使人們繼續捱過辛苦的過程,必須將思考範疇調整到結果,只要有想要的結果,相信自己做得到,便有動力去做。另外運動員能捱得過艱苦的訓練,也許源自內心真正喜歡這項運動,他們也深信自己做正確的事,所以即使辛苦亦會全心全意做到底,那再辛苦的過程都會捱得過。不過,當中不能涉及太多計算,因為運動不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但沒耕耘就一定沒有收穫,也許太懂得計算的人就不容易成為運動員啊! 香港學童數一數二壓力大,大部分事情都是被推動着去做,他們怕辛苦是被養成的,無論在讀書或是大大小小的興趣班也總是提不起勁。家長不妨嘗試和他們靜靜的坐下來,談談目標、後果與方向,認定一些雖然辛苦但是正確和應該做的事,使孩子能在茫茫大海中抓緊掌舵的方向,提升做事的推動力。這樣,或許能換來正面的成果,讓小朋友的成功感倍增,快樂指數提升,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持之以恆。 文:謝昫光 作者簡介﹕專業網球評述員,香港網球總會教練導師,資深網球教練。着重網球員的身心發展,相信透過小型網球比賽訓練,能提升小童的手眼協調、情緒管理及獨立思考能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8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樂齡科技展

較早之前,Konnie姑娘參觀了由社聯舉辦的樂齡科技展,看見不少有趣的新產品。包括有可取代傳統糊餐的特色軟餐,那是糊狀的食物質地,但就像「分子料理」般神奇,這些改良版的食物,能讓咀嚼能力不足的長者,可以再吃月餅、羊腩煲、湯圓等食物。 另外,還有林林總總的即食糊餐,或是營養奶以外的高熱量小食和飲料,這些對食量不大但又需要大量營養的長者來說,都是一大喜訊。 展覽中當然少不了形形色色的高科技產品,例如︰訓練腦筋的電腦程式、防跌系統、扶抱儀器、能安撫長者情緒的機械人BB、機械寵物等等。 防跌系統及扶抱儀器,可以減少家人因為扶抱而扭傷的風險,減低照顧者的壓力。而那些機械人BB就像真實BB一樣,會因為沒人理會它而哭,也會因為有人安撫而發笑,藉此為長者帶來安慰。這一次參觀,叫Konnie姑娘大開眼界。 可能各位爸媽會問︰這是《Happy Pama教得樂》親子版,為什麼說樂齡科技展呢?那些都是長者的玩意吧!沒錯,剛才所說的都是為照顧長者而設的,但參觀過後,其實也有新的感受。 花盡心思照顧孩子 長者呢? 當我們每天想着買哪個農場的有機菜、哪個產地的豬肉少點添加激素對孩子有益;又或是花盡心思,想出不同的BB食譜,BB蛋糕、BB西多士、BB蘿蔔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家中的長者,也有可能咬不開食物,甚至只能吃糊餐,每天吃着一樣顏色的糊仔? 當我們每天都擔心自己抱孩子不夠多,擔心孩子行不穩而跌倒時,有沒有想過長者連一步也站不穩,常常害怕自己跌倒,甚至有的行動不便,要老人院舍的職員扶抱才能活動? 當我們不吝嗇地買各式各樣的玩具給小朋友玩,陪孩子到不同地方增廣見聞,甚至一同上網上興趣班培養他們多方面興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長者每天獨自在家,尤其是現在疫情加劇,連外出的機會也大大減少,我們就只想到用機械人來陪伴他們。 我記得媽媽口邊常掛着一句古語︰「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當然不是要求長者的待遇或資源跟小朋友的一樣,但父母和孩子也是我們的至親,所以Konnie姑娘希望各位爸媽也多多支持及關心身邊的長者。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7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草圖3部曲(2)

以單色調概括表達雀鳥造型,再以自然線條作背景,帶出畫作偶然留點空間的新鮮感。(繪圖︰Mr Liu) 藉着主體與背景,簡單表達出水溶性木顏色與標準木顏色的分別。(繪圖︰Mr Liu) 朦朧的大自然色彩背景,用「乾粉彩」表現最好不過。(繪圖︰Mr Liu) 炭筆簡潔但展現效果強烈,配上淡淡色彩緩和一點也不錯。(繪圖︰Mr Liu) 透過水彩的濃淡,營造出主體與背景,效果較木顏色來得明顯。(繪圖︰Mr Liu) 上回談到草圖可分3個階段(https://bit.ly/31m3IJZ)。踏入第2階段的草圖,就是將第1階段的「rough layout」精煉起來,以達到更佳效果,可參考以下要點: 揀選合適layout 進一步發展 與成品比例相符: 草圖與成品在同一軸心之上,無論是放大或縮小,比例都維持不變。這樣能確保草圖內所有元素能按預算放到畫稿之上 一個起兩個止: 精煉是這階段的要點,要從眾多rough layout中揀選出合適的進一步發展,篩選時可考慮: ˙構想與個人能力是否相符:能否將構思悉數繪畫出來,小心盤算自己繪畫能力,切忌眼高手低 ˙繪製時間預算:畫作預算製作時間與實際能投入的時間是否相符,特別是學生要應付繁忙的日常功課,還有各式補習和興趣班 ˙資料蒐集:例如畫作中有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便要蒐集相關資料,好讓繪畫時更得心應手 若你的草圖是通過上述條件而產生,成品質素已有充分保障,接下來便是確切執行的決心!不要推卻明天,每日一小步,正是我持之以恆的繪畫之道。 文、繪圖︰Mr Liu 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6期]

詳細內容

與別不童:家長「放手」 助發掘興趣 跆拳小子踢走聽障不幸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若不幸地,子女天生聽障,為人父母如何面對?有家長選擇逃避,冷淡看待;有爸媽則溺愛孩子,彌補小人兒的不幸;亦有人積極尋找出路。一個聽障孩子的爸爸,經歷過以上所有的心路歷程,雖然路途顛簸,但最終讓兒子找到方向。或許他的故事,可帶給同路人一些啟示。 文︰許朝茵   跆拳道不單改變了柏醇(右)內向的性格,更令他更獨立,李兆光(左)經常陪兒子練習,加深了父子間感情。(林靄怡攝) 人稱「柏醇爸爸」的李兆光,11歲的獨生兒子柏醇,於出生翌日在聽力普測中確診雙耳嚴重聽障,須永久佩戴助聽器。之後柏醇在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簡稱:聾福會)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以及轄下的白普理幼兒中心,接受學前教育及各種訓練。他現在於主流小學讀五年級,並定期參加聾福會將軍澳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補習及興趣班。 記者在第三波疫情來襲前,到聾福會和柏醇一家見面。採訪前,已收到該會職員的提示,指柏醇性格較內向,對陌生人或會較冷淡,表現慢熱,未必可回答問題。不過,甫見面,柏醇笑容滿面,更主動向記者揮手打招呼,親切友善,絕對是意料之外。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家長資源中心中心主任(註冊社工)文佩施笑稱,這天柏醇和父母一起來做義工,幫忙製作中心所需的用品,或許做得很開心,所以表現較熱情,連帶在採訪拍照時,也懂得在鏡頭前擺甫士,一點也不羞澀。 柏醇曾參加過不少跆拳道比賽,成績出色。(受訪者提供) 爸媽曾溺愛 兒子內向沒自信 李兆光指出,以往兒子的確很內向、被動及沒自信,做事欠堅持和依賴父母。「他天生有嚴重聽障,我們身為父母覺得好像虧欠了他,因而加倍照顧和遷就他,甚至變成溺愛,不自覺讓他留在『舒適區』,慢慢令他有這些性格。」文佩施解釋,父母過度照顧及保護,反而令孩子認為自己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不在旁即顯得徬徨無助。因此,想提升孩子自信,首要是家長先「放手」,「我鼓勵柏醇爸媽不要再幫兒子做事,應教他去做,過程中要讚賞孩子的努力」。 開朗自信:在父母的溺愛下,柏醇曾是一個害羞沒自信的孩子,但現在已逐漸變得開朗,更懂得在鏡頭前擺甫士,擁着爸媽。(林靄怡攝) 跆拳培養忍耐、積極、堅持 柏醇爸媽一方面逐漸「放手」,機構一方面助柏醇發掘興趣。對柏醇來說,最大的轉捩點,是學習跆拳道。當時聾福會舉行跆拳道興趣班,文佩施認為,跆拳道是一種堅毅刻苦的運動,可讓柏醇學到忍耐、積極及堅持有決心,因而提議他報名。 要認真學習跆拳道,並非輕鬆事,需要定時練習及伸展肌肉,偶然柏醇練得疲累辛苦,爸爸看在眼內,也感心痛。但當看見兒子漸漸變得堅強自信時,則倍感安慰。李兆光指出,起初柏醇學習跆拳道時,每個動作都要教練點頭示意正確,才有信心繼續,後來他逐漸上手,愈做愈好,導師也讓他擔任大師兄的角色,不時帶領師弟做熱身等,令他知道自己有一定的能力。「柏醇在堂上每個動作都是靠自己控制,再不能如以往般,依賴父母幫忙,慢慢懂得自己去解決問題,自理能力也提升了,就連日常做功課也會自動自覺去做。」   人生榜樣:約10年前,李兆光聽過何念澄(左)父子在電視節目中,分享如何克服聽障問題,沒料到何念澄如今成為柏醇的跆拳道導師。(受訪者提供) 故事以外,還有一段小插曲。話說,柏醇年幼時,爸爸對他的聽障感到很徬徨,不知如何面對。有一晚,李兆光在電視無意中看到一個港台節目,內容是講述一對聽障父子,在節目中,那名父親提及要接納兒子這句說話,對李兆光猶如當頭棒喝,最後受到節目啟發,不單接受兒子的缺陷,更努力為柏醇尋找支援,讓他早日接受言語治療。 後來,李兆光知道,如今兒子的跆拳道導師Ben sir,正是當日港台節目中的聽障兒子何念澄!「真的喜出望外,更希望借Ben sir的成功,鼓勵柏醇努力克服各種挑戰。」同時,為了和兒子同行,寡言的李兆光更積極走在社會前線,為聽障孩子爭取權益,並成為關注聽障學生權益會的委員,和兒子一起積極面對人生。 文佩施(右)認為跆拳道是一種刻苦的運動,能幫助柏醇培養忍耐和堅毅的精神,因而提議他報名學習。(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6期]

詳細內容

留家抗疫 線上習畫

在疫情之下,網上學習已經成為常態。像5歲、習畫一年多的Abbie,最近也轉了用視像會議軟件Zoom來上課。「老實說,之前也會覺得上實體課才『抵』,但基於疫情,真的不敢帶她外出參加興趣班,但我又不想阻礙她的成長發展,兩者取其平衡,Zoom也是一個出路。」Abbie媽媽彭太說。 自從農曆新年後,念K2的Abbie一直停課,沒有上學的日子,彭太擔心這個獨生女會欠缺社交生活,因此堅持每周六帶她到畫室,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畫畫,但奈何近日疫情加劇,彭太也不得不把女兒關在家裏。 Abbie很享受用Zoom來學繪畫。(受訪者提供) 網上課堂 專注不減 思前想後,她決定嘗試讓女兒參加畫班的Zoom課堂,發現很多意外驚喜,「可能在舒適、感覺自然的環境下,加上電腦熒光幕有不少視覺的刺激,她比平日上實體課更專注」。能夠在家陪着女兒一起上課,她不單感到親子時間增加,也解開埋藏心底多時的疑團,「之前我懷疑過那些畫是否Abbie自己畫的,現在親眼看見,原來她真的有能力做到,而且做得不錯,感覺幾開心」。 Abbie的繪畫導師是田之創作室的Artin,她不諱言教畫10多年,也是首趟用Zoom來跟學生上課,慶幸成效比預期理想,「實體課每節90分鐘,學生平均用2節半課堂去完成一幅作品,現在Zoom每節只有45分鐘,但學生同樣可以2節半課堂完成一幅作品,證明只要在網上採用小班教學,孩子的專注力和吸收力,可以比實體課更好!」 Artin認為,只要網上採用小班教學,一樣可維持孩子的專注力。(賴俊傑攝) 足不出戶 學得輕鬆 科技打破了地域限制,「我有些跨區學生,以往因路途遙遠,他們只在假日來畫室上課,但現在用Zoom,則周一至五都可上課了」。Artin指出,經此一「疫」,不論導師、學生和家長,都要改變心態,線上學習已成大趨勢。總結這幾個月線上授課的經驗,Artin認為,要課堂運作更暢順,可借助一些小工具幫忙,「我會建議家長多用一個鏡頭去拍攝小朋友手部作畫的情况,方便老師即時指導;另外,師生共用同一款有編號的顏色筆,大家就更容易溝通。」 師生共用同一款有編號的顏色筆,會更容易溝通。(賴俊傑攝)

詳細內容

【GRWTH社區】抗疫期間引領「學習」 走進數碼發展新時代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眾難以面對面交流,卻造就各界使用互聯網投入數碼科技發展,以維持各種生活、教育及商業活動。有見及此,恒隆地產與Mastercard合作展開長達一年的「ONLife」推廣計劃,在「衣.食.學.行」四大生活範疇呈獻一系列數碼化「賞上賞」精彩禮遇,並與GRWTH教育綜合平台攜手開設「淘大•康怡學林」(Amoy•Kornhill Learnscape)專題,由即日起至7月31日舉行網上「追.夢」開放日,讓其經營教育中心的商戶可透過GRWTH進行網上推廣,招募學生報讀暑期課外活動,吸納新客戶以度過「疫」境。 相關文章:[停課不停學] 疫境下轉型 網上教學成新出路 GRWTH行政總裁陳駿霖 (左);   恒隆地產董事 — 租務及物業管理  蔡碧林 (中); Mastercard香港及澳門總經理陳一芳 (右) 攜手推 動教育界的數碼發展。 「淘大•康怡學林」在成立以來不斷求變,以更能滿足家長及學生的需求,今年更加入數碼科技元素,與GRWTH攜手將網上遙距教學科技帶入教育中心。恒隆地產董事 – 租務及物業管理蔡碧林(Bella)認為:「是次合作為家長及學生帶來更有效、快捷的學習體驗,活動開始至今已陸續收到不少來自教育機構、家長及學生的正面回應,此後我們亦會積極研究如何透過數碼科技進一步推廣『淘大•康怡學林』,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參與我們的課程。」 以Mastercard於GRWTH的「淘大•康怡學林」專題報名,可享特別折扣優惠。 「淘大‧康怡學林」專題計劃有60多間教育機構參與,家長可透過網上「追.夢」開放日,為子女報讀多元化課程以盡享一系列免費試堂及報讀優惠,當中包括劍擊班、畫畫班、舞蹈班等。現凡報讀課程更享有電影禮券、大富翁夢想世界™及食肆現金券等多重「賞上賞」精彩禮遇。Bella指出:「透過此次合作,GRWTH更可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幫助教育中心申請政府津貼,以便於疫情期間轉型至數碼模式,包括網上教學、電子支付平台、網上營銷等。」她期望透過「ONLife」推廣計劃,為教育中心及學生提供快捷、安全及方便的無現金支付體驗,引領學生邁進數碼化學習模式。 多元化計劃支援「停課不停學」 GRWTH早於今年二月已積極推出及協辦以學生為本的各類計劃,例如免費開放GRWTH「家校溝通」工具予學校申請使用; 把視像會議工具整合於GRWTH App內,以便學校啟動網上課堂;與《明報》HappyPaMa開設特備專欄,提供在家自學資訊;與JOOX Hong Kong及EF English Centers合辦「停課不停學,聽歌仔學英文」計劃,另又協辨及推廣一系列學界活動,包括:「PaGamO贊助免費學習平台」讓學生透過網上遊戲於家中自學;「自由鳥贊助免費流動數據計劃,支援有需要學生在家網上學習」計劃;「向有需要學生免費借出iPad及MacBook支援在家學習」計劃。 GRWTH推出多個「停課不停學」的特別企劃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新模式 疫情突襲,大部份學校在過去數月成功轉型至網上授課,Adam知悉有學校將整個下學年的授課內容製成500條短片,供學生於家中下載自學;有學校利用GRWTH發布網上家長講座的邀請,出席率及問答環節的反應都相當熱烈,類似情況在香港各間學校出現。有見課外活動供應商面對重大困難,GRWTH亦加快為其App整合線上課堂工具,協助商戶轉型,又將家校溝通功能開放給課外活動中心使用,方便商戶與學員及家長溝通。Adam強調:「將積極為教育界提供更多的科技應用工具,以協助學校、教職員、學生、家長及供應商轉型,以貼近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經過數個月的『特訓』,相信『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新模式已正式趨生。」 享受數碼化支付的便利 因應網上「追. 夢」開放日,Mastercard亦為家長及學童帶來特別折扣優惠,參加者除享獲一系列免費試堂及報讀優惠外,以Mastercard卡在GRWTH App報讀課堂及消費滿港幣100元或300元,更可分別獲得額外港幣20元或50元的折扣優惠。Mastercard香港及澳門總經理陳一芳(Helena)表示:「數碼化生活已成為港人的『新』習慣。藉着是次合作,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數碼化支付的便利,幫助港人適應生活新常態。」 學校以訊息發佈方式邀請家長參加視像講座 事實上,Mastercard早於兩年前已經與GRWTH攜手,合作推動教育界的數碼化支付發展。Helena亦提到:「我們會為家長提供折扣優惠,鼓勵他們多使用數碼化支付。家長可利用信用卡、扣帳卡或預付卡為子女繳付校內費用,例如交學費、買校服、訂報紙等。家長只需在GRWTH App登記其Mastercard卡,即可獲得合共高達港幣60元現金劵,用於繳交任何學校收費,盡享一按即付的便捷。」   以科技串聯 讓孩子投入「非常暑假」 GRWTH相信科技有助縮減因保持社交距離而產生的隔膜和阻礙,因此積極與社會上各個有心機構合作,以科技串聯學校、家長及社區的優勢,配合GRWTH App內「學校」、「社區」及「廣場」的功能,推出多個「停課不停學」的特別計劃。就如今次「ONLife」推廣計劃,有興趣為子女報名的家長,只需下載「GRWTH App」,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後,即可為子女報名參加一系列免費試堂,或以優惠價報讀各式各樣的暑期課外活動。 經GRWTH報名的收費及免費課堂 經GRWTH報名的收費及免費課堂 GRWTH行政總裁陳駿霖(Adam)表示:「GRWTH希望通過是次合作,協助課外活動供應商將線下課堂輕鬆地轉型線上,除了提供平台作宣傳及報名外,亦提供線上課堂工具、會員資訊發布工具等。家長可以手機為子女作出比較、選擇及報名,更可享用Mastercard提供的獨家優惠,讓孩子簡單輕鬆地度過一個『非常暑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藝術興趣班 網盡生機 [停課不停學] 轉型求生遇挑戰 疫情影響私營學術機構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馬上下載 GRWTH App 手機應用程式: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