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活動:留港活動一樣精彩 暢玩暑假 變身高球手廚神

今個暑假好特別,假期短,不能到外地旅遊。 究竟「短短」暑假玩乜好?小朋友不要擔心,各式興趣班、暑期夏令營已經準備好,無論你想做小小運動員,又或天才小廚師,甚至是小小科學家,所有活動已經準備就緒,只等大家全情投入這個特別暑假。 文︰顏燕雯、沈雅詩 活動多籮籮 玩轉暑假(劉焌陶、林靄怡攝,機構提供) 小模特兒:Leanne Yung、Karia Ho、Hiko Wong 嘉年華體驗一桿入洞 學科學 炎炎夏日,爸媽最渴望的當然是毋須舟車勞頓、日曬雨淋,也可以為子女安排連串精彩節目,消磨大半天。Donut Playhouse夏日兒童嘉年華正好實現了大家的夢想!活動在K11 MUSEA內舉行,如一般嘉年華一樣,以代幣代替入場費,當中可選擇的活動包括巨型室內滑梯、室內兒童高爾夫球、曲奇裝飾工作坊、創意小手工及自然博物館Nature Discovery Park入場券等;除了各種寓教育於娛樂的體驗,代幣更可在Baekmidang換取原味牛奶雪糕,或Donut Cafe的冬甩奶昔等,小朋友可以玩完又食,食完再玩! 一桿入洞:Donut Golf Club為Donut Playhouse的全新遊戲,是全港唯一以科學為主題的室內兒童高爾夫球遊樂場,給小朋友一邊學習高爾夫球技巧,一邊探索科學理論。(所需代幣:6)(林靄怡攝) 考眼界 學摩擦力 說到嘉年華必玩項目,一定是全新的Donut Golf Club。這個室內兒童高爾夫球場5月才正式啟用,適合10歲以下體驗高爾夫球的樂趣,但其實這亦是一個以科學為主題的高爾夫球遊樂場,裏面設有4款不同球道,要「一桿入洞」,除了講求技巧和眼界,還要認識反彈角度、拋物線、力度及摩擦力!以摩擦力為例,當中4條以不同物料製成、長度一樣的球道,包括石春路、膠地板、仿真草地和磨砂紙,原來只要物料不一樣,高爾夫球在上面滾動時便會遇到大小不同的摩擦力,球的推進速度也會不同! 場內設有遊戲區、練習區、觀眾草坪及高爾夫龍虎榜,家長亦可在場為小朋友「打氣」及記錄成績。(林靄怡攝) 小冊子記錄成績 遊戲時,工作人員會向小朋友逐一講解握桿和姿勢,以及不同球道的玩法,亦會向他們介紹相關科學知識。當小朋友逐漸掌握箇中技巧,工作人員便會把最初用的軟膠高爾夫球換成真正的高爾夫球,增加真實感。 完成活動後,小朋友的成績會記錄在一本小冊子之中,下次再來時,還可以對比自己有否進步呢! 除了高爾夫球,也可參加哈里小屋的曲奇裝飾工作坊,製作Donut和Ah Meow造型曲奇餅,用糖霜代替畫筆,如填色般在餅乾上發揮創意。(所需代幣:3)(林靄怡攝) 裝飾曲奇(林靄怡攝)   ■INFO 夏日兒童嘉年華 對象:12歲或以下 日期:即日至9月6日 費用:$200/10個代幣 參加方法: 只需於活動地點或向商戶出示所需代幣即可領取禮遇。Donut Playhouse巨型室內滑梯、Donut Golf Club兒童高爾夫球遊樂場、Art Jamming、哈里小屋及Nature Discovery Park需提前預約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MUSEA 查詢:3892 3890   跟大廚學煮意菜 嚴選美味醬汁 坊間的兒童烹飪班不外乎學做cupcake、曲奇等簡單甜品,但要真正領略烹飪的奧秘,最好方法當然是深入了解食物本質與烹飪的關係,然後再跟大師傅學藝。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推出Junior Masterchef烹飪工作坊,由酒店大廚教授意大利菜、早餐、烘焙及甜品,又或以健康飲食為題材的菜式製作方法,所有課堂均由酒店行政總廚Peter Find及其團隊設計,他亦有機會親自上場當導師,與小朋友分享其多年來的烹飪心得。 大廚親自教: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行政總廚Peter Find(左)不但主力設計這個Junior Masterchef烹飪工作坊,有時更擔任導師,對小廚神來說更是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劉焌陶攝) 認識食材來源 Junior Masterchef每堂都有特定主題,例如意大利甜品、三道菜純素餐單、意大利粉麵糰及意大利雲吞等,小朋友可隨個人喜好選擇參加。課堂上除了學習烹飪,也會認識不同食材及其特色,需有一定的技巧和理解能力,所以較適合年長一點的小朋友參加,參加者最小需7歲以上,有些更適合12歲以上甚或成年人參加。例如,學煮意大利粉的同時,大廚會準備各種香草,讓小朋友用鼻子、手指去嗅、去觸摸,猜想那是什麼香草,然後才揭盅哪種香草用來配羊扒或三文魚更為合適。這天,Peter讓小朋友試試來自不同地區的小番茄,味道到底有何分別,之後便問大家建議用哪種醬汁來做意粉。他們更會邊煮邊試味,調配出個人認為最美味的醬汁。 課堂並非如想像般繁複,只是要小朋友對飲食有基本認識、更多的參與和耐性。工作坊每堂為90分鐘或120分鐘,時間不算短,快完結時,小朋友都說站得太久有點累,在旁的Peter鼓勵說:「我每天都由早站到晚,這就是一個廚師的工作呢!」那一刻,小朋友終於明白要成為小廚神必要下一番苦功。 焗蛋糕:學習烘焙海綿蛋糕時,大廚先示範一次,然後便由小朋自己動手做。當然,有需要時,大廚還是會過來幫小朋友解決難題的。(劉焌陶攝) 每個完成課程的小朋友都會獲得酒店發出的證書。(劉焌陶攝)   ■INFO Junior Masterchef烹飪工作坊 對象:7歲或以上 日期:7月4日至8月29日 費用:$680起/堂,任何4個課程$2800 地點: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 報名及查詢:2263 2270 詳細上課日期、時間及課堂主題: www.ritzcarlton.com/en/hotels/china/hong-kong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0期]

詳細內容

【Love Papa】 劉駿良醫生 做爸爸 如寵物小精靈般進化

小智和比卡超結伴同行展開歷險旅程,每一次的挑戰也讓他們建立默契和信任,小智成熟了,比卡超進化了,彼此的感情也日漸滋長⋯⋯動畫中,寵物小精靈會經歷不同的進化階段。 心臟科專科醫生劉駿良形容,自己作為爸爸也像寵物小精靈,「開頭有個階段,突然間進化咗,會改變咗你自己,有另一個睇法」。體悟到每個孩子也獨一無二,劉醫生拋開了「乖孩子」的定型,轉變管教和溝通模式,親子關係也隨之而進化。 劉駿良醫生認為子女成長、進入青少年階段是必經歷程,作為爸爸要也要逐漸適應這個變化,以朋友角色站在子女身旁。   打破孩子定型  希望子女快樂成長 每個人走到一個特定時刻,會如鬧鐘般突然醒覺,可是這個鬧鐘何時才響起?人人也不同。 「開竅前你點逼,只會令佢發展向負面走。好似幼苗咁,未發展到嗰個階段,夾硬淋好多肥、夾硬扯佢唔得嘅。」劉醫生在兒子讀小學時已明白這道理,眼見香港孩子成長規條特別多:要報多少個興趣班、每周要看多少本書⋯⋯比起這些既定標準,劉醫生更希望他們可以快樂地成長,像大兒子正曦今年16歲,特別喜愛電腦相關事物,他會理解尊重:「好多人話睇電腦就係玩,但有時真係可以吸收到知識。」於是他索性把家中電腦統統交給兒子維修,假日陪他逛電腦商場,兒子還主動提議為他的公司編寫網頁。 仔仔正曦讀初中時,劉醫生跟他去了一趟北京旅行,單獨相處的過程中,父子間也多了溝通機會。 劉醫生以往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父親,現在更像是他的朋友,二人還結伴去北京旅行,旅途上最難忘的不是逛過什麼景點,而是過程中一起流過的汗水。例如去長城,或許將來也不會記得長城内的景致,但那段幾經波折的車程,卻是一生難忘:「車站閘咗,要去另一個車站,喺好熱嘅環境企四五個鐘等,班車無位坐又要企兩三個鐘,去到又肚餓……呢個記憶可以last for好長好長好長時間。」兒子也不怕辛苦,堅持坐公共交通,又會主動幫爸爸提東西,途中變得更獨立。難得可跟兒子獨處幾天,多了時間跟他談心事,兩個人還試過坐在路邊吃炭爐烤肉,有種男人的浪漫。 劉醫生分享他們的二人遊經歷,兒子十分「慳家」,堅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又會主動搜尋平價門票,過程中看着他變得更獨立。   好好交棒 讓子女自己跑 兩個子女出生時,哥哥取名「正曦」,希望藉着陽光帶來溫暖;妹妹取名「正楠」,帶點剛強氣質。一路成長,名字也映照着孩子的性格。 回到家中,劉醫生笑說自己是個「壞人」,假日家庭樂一起煮完早餐,「壞人」就會出動逗孩子去玩:「溫完書未呀?出去玩啦喎!」天氣好到戶外行山踩單車,有時也會在家中跟小朋友玩遊戲機,希望跟孩子平凡地、輕鬆地過。小女兒正楠快升中一,將要踏進青春期的小情人會否不再黏着爸爸?劉醫生倒不擔心,繼續擔當朋友角色,況且成長是孩子必經階段,在他看來,養育孩子就像長跑接力賽,作為爸爸由上一代接過棒,跑好自己的路程,再好好交棒給下一代便可,「佢跑嘅方向係點、節奏係點、策略係點,唔係你所控制」。 劉醫生分享了自己做爸爸的心路歷程,在子女小時候經歷了一次進化,摸索出快樂相處之道,以至現時對親子關係感到滿足。 孩子開心便好,這也是爸爸最想收到的父親節禮物。   【Love Papa 護心貼士】每次運動也是自我檢查 常說恆常運動可提升心臟健康,劉醫生特別點出運動另一好處:身體檢查最多一至兩年才做一次,若建立恆常運動習慣,每次運動也是一次自我「檢查」。「例如一星期有3日做運動,每次跑3公里⋯⋯如果突然有日跑1公里多,已覺得好氣喘好唔舒服,咁咪知道自己情況有變化。」及早察覺身體不妥,也就可以及早處理,尋求醫生意見。 劉醫生確實接觸過類似個案,有位病人有跑步習慣,一天跑到中途感覺不對勁,檢查過後發現血管窄了七成,需要進行手術治療。1對身體有警覺是好的,可是平常生活也毋須過度憂慮,經常處於擔心狀態會令心跳加快、壓力荷爾蒙增多,令血壓增加,從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機會。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今天開始建立運動計劃吧!   Ref: PCI for Stable CAD ,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cardiologyadvisor.com/home/decision-support-in-medicine/cardiology/pci-for-stable-cad/. Accessed June 2020. MAT-HK-2000073-1.0-06/2020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相關文章: 【LOVE PAPA】 由《單車》說到《花椒之味》 謝德新醫生:好好關心爸爸 【LOVE PAPA】 醫心爸爸陸毅康:傾聽孩子心 陪伴子女成長路 【LOVE PAPA】寓管教於娛樂 梁達智醫生:管教兒女 總要慢慢說

詳細內容

辣媽CEO:出國讀書的考慮

一般人都以為,亦相信出國讀書最大的考慮是經濟能力,其實完全錯重點。莫講本身讀的是國際學校,那學費足夠去外國讀書有餘,即使直資學校的學費,再加活動費用,所有使費加起來,亦肯定夠數。即使一般官立學校,不用交學費也好,很多家長花在補習興趣班各種課後活動,還有我不明白為何連小學生都要出外交流考察的活動,每個月使費動輒5位數字以上。我曾經公開講過,只要家長肯放鬆放手,不介意子女讀書成績能否入讀精英班,把那些學前教育小學中學的課外活動補習各樣花費儲起來,肯定夠送孩子出國讀大學。 家長大費周章左計右計四周圍問人,問天問地求神拜佛,偏偏忽略了當事人,即是子女對出國讀書的看法和意見。 海外升學 子女準備好了嗎? 最近的DSE歷史科試題出了問題,動搖了很多家長對DSE考試制度的信心,立即想辦法讓孩子轉讀IB制的學校,有些紛紛向海外教育機構查詢,急不及待送子女走。站在家長角度來看,當然這一切都是為子女好,所以一定沒有錯,子女一定很樂意接受安排,否則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不過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教育體制,子女能夠短時間內適應嗎?突然間要和香港的同學朋友say goodbye,子女的心理生理準備做好了嗎? 突如其來的轉變,會令子女覺得惶恐缺乏安全感,如何能夠令孩子理解明白,送他們走,任由他們一個人在外國孤獨地生活成長,是為了他們好的一個決定,怎樣能夠令孩子安心,父母可曾考慮過? 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香港讀書有香港的問題,到外國讀書一樣有問題,分別在於,香港是我們熟悉的地方,身邊有父母家人陪伴支持,樣樣事有商有量。獨自在他方,種族歧視個個國家都會有,孤立無援的孩子如何勇敢堅強面對,如何解決和面對的不單是學業上的問題,還有是如何和同學、老師相處的問題? 口講民主其實極權 有的父母因為管教不了子女,所以決定把他們送到外國,是極其自私,最不負責任的做法,形同把孩子放逐。在無王管的情况下,只會令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疏離,更破壞彼此間的感情。鞭長莫及,子女只會更加不聽話,性格行為只會變本加厲愈見乖張。更差劣要不得的,不知是贖罪還是無眼睇費事煩,以金錢作補償或掩口費,結果更加不堪想像。 所以出國讀書的首要考慮,是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父母當然更加應該從旁引導指導,但不能口講民主其實極權,口講有商量,根本無商量。 有些基本功,不管孩子會否被送到外國讀書,都應該自小好好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思考分析能力,還有自理自立和其他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夠令孩子主動學習積極發問,和父母樣樣事有商有量,這樣的孩子,在什麼地方讀書,都一樣出色。否則,所謂學成歸來,又能有幾出色?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7期]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疫境下轉型 網上教學成新出路

新冠肺炎肆虐,學生參與團體運動時,因會與別人有緊密的身體接觸,有機會提高感染的風險,難免使學生及家長卻步;加上政府頒布限聚令,禁止超過八人聚集,團體運動更難以進行。面對這些問題,開辦團體運動的機構,在疫情下該怎樣把握機會,轉危為機,考慮能持之以恆的轉型出路?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課不停學] 藝術興趣班 網盡生機 [停課不停學] 轉型求生遇挑戰 疫情影響私營學術機構   疫情持續 缺學生零收入 教授專業籃球技術的深籃體育會在新冠肺炎爆發前,有5至6間學校、2至3間教育中心及17隊專屬的籃球訓練隊參加該會開辦的課程。但在1月底疫情爆發後,參加課程的人數逐漸縮減,現時學生人數更跌至零。創辦人劉嘉豪指出現這情況有數個原因,雖然上課前做足消毒及清潔措施,但打籃球時學生會有緊密的身體接觸,以及 不能戴口罩,令家長認為會增加傳染風險,所以選擇讓學生停課。另外,該會是租用政府的室外籃球場,但場地至今仍未解封,令他們沒有授課的地方。同時,政府頒布了限聚令,令他們的復課之路更困難。 劉嘉豪現今是零收入,但仍需每月支薪予負責行政工作的員工;至於十多名兼職及以自僱形式工作的全職籃球教練已暫時停工。據劉嘉豪了解,部分已停工的教練為了生計,都已經轉行,更表示有機會在該行業工作一段時間,不能於短時間內再做籃球教練。他惋惜稱﹕「這個現象會減少籃球教練維持適當強度的訓練,以保持身體質素,這間接導致流失很多優秀的教練,長遠而言會令整個業界受影響。」 深籃體育會專門教授專業籃球技術   透過GRWTH 發放教授籃球短片 劉嘉豪於2018年因機緣巧合下加盟綜合教育平台(GRWTH),開始時只在平台寫與籃球相關或推廣正能量的文章。疫情爆發後,他為了宣傳深籃體育會,在平台分享教授籃球短片。劉嘉豪喜言﹕ 「由於早已加盟GRWTH,讓我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時仍能靈活變通,找到應對方法。」 面對今次疫情帶來的打擊,劉嘉豪希望學校可以購買他拍攝的籃球教學短片。他解釋﹕「這樣做除了能給予我短暫的金錢援助外,更重要是能享受身為籃球教練教授學生的成功感。」至於未來,劉嘉豪會繼續與GRWTH緊密合作,並希望透過他們的科技教育平台及所提供的教育方案,提高申請遙距營商計劃的成功機會。若獲得資助,他會利用該筆資金拓展業務,提升硬件裝備,進行網上教學、與學生直接溝通、提供網上報名及收費服務,讓居於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人士都有機會報讀該會的籃球課程。 學生上畢課程後可獲頒證書 疫情爆發 收入大幅減少 Step Up Dance Studio是專門教授2至10歲小朋友拉丁舞的拉丁舞學校。該校市場經理周倬賢(Kris)指旗下的七間分校,每月都要支付龐大的租金、水電費及導師薪酬等費用。但新冠肺炎爆發後,新生人數急遽下跌,使學校收入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因限聚令原因,課程由12人一堂減至4人一堂,導致導師要為學生補課,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之餘,導師及學生留校時間更長,至使水電開支增加。Kris直言,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打擊,他們有洩氣地曾想關閉分校。但細想後,認為這方法治標不治本;最後董事及高層自願扣減花紅及減薪,使學校有充裕資金發放薪酬,共度難關。 Step Up Dance Studio安排學生進行參與拉丁舞表現活動   加盟GRWTH 進行網上教學 同時,該校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轉型對策,拍攝了100條拉丁舞短片,以Zoom Meeting的形式上課,讓學生繼續學習。Kris解釋﹕「課堂會播放10分鐘的拉丁舞短片,當有重點的舞蹈動作時,鏡頭會放大這些肢體動作,讓學生更了解拉丁舞步的手腳運用,以及當中細節,學習起來更得心應手。」播放影片後,導師會與學生互動,講解影片要點,並為學生解決練習拉丁舞的疑難。 Kris認為,這個是能打破上課人數及地區限制的上課模式,對學生及學校都有利,無論疫情是否爆發,該校亦可開拓這方面的經營路線。他續指,為讓播放視頻時師生互動能更穩定及保障私隱,該校加盟夠GRWTH,利用平台的設備進行網上教學。該校長遠計劃是與GRWTH以O2O(Online To Offline)的營銷模式合作,包括在該平台開辦網店,出售拉丁舞用品;與學生進行視像教學或面談;讓學生透過GRWTH的手機程式,隨時隨地了解及報讀該校的課程。 學生進行課後練習   因應疫情影響下,GRWTH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及明報於2020年4月23日至5月11日以網上問卷形式對131間教育業界營運及轉型情況作調查。 在線上課程的實踐方面,結果發現教育/活動中心認為首要難題為實踐遙距課程教學,比較困難/十分困難佔61%,第二是網上課程前後管理,佔56%。有趣的是大型教育/活動中心則認為設計線上課程比實踐遙距課程教學更困難。   困難/ 十分困難 總數 人數 (1-99) 人數 (100+) 實踐遙距課程教學 61% 60% 63% 網上課程前後管理 56% 57% 53% 有效地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 55% 60% 51% 設計線上課程 52% 41% 65% 尋找適合輔助線上教學的設備 49% 43% 57% 管理網上教學資源 46% 46% 47% 備註: 教育/活動中心的學生人數 (1-99): 63間       教育/活動中心的學生人數 (100+): 51間   「遙距營商計劃」 其中私營學術機構大受打擊,眼看業界轉型面對不少挑戰,GRWTH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發起,結合Cyberport、明報、WAW Creation、資深營銷專才徐俊文(徐緣)、Toast Communications、Dreamstarter、GRWTH Foundation Limited、Mastercard、AI Academy及騰訊等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及機構組成「遙距教學支援聯盟」,以跨界別合作形式,為教育界業務轉型提供數碼營銷、客戶配對、並授之以漁,協助業界盡快掌握轉型的方法,得著成功的契機。 查詢電話:39556600 網址:https://www.grwth.hk/D-Biz/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轉型求生遇挑戰 疫情影響私營學術機構

疫情嚴重影響各行各業,中小學停課數月,加上限聚令措施,讓坊間不少補習社及興趣班暫停營業,生意大受打擊。有學術機構疫境自強,積極轉型,發展網上教學尋生機,生意稍有起色。不過,轉型期間亦面對種種挑戰及困難,仍需時間及技術支援以進行調整,讓數碼化業務走上軌道。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停業期間 中心推網授興趣班課程 專門教授編程及機械人製作興趣班的Cobo Academy,因疫情嚴重需保障導師及學生健康,實體中心由2月開始暫停營業至5月,僅依靠網上教學維持經營。Cobo Academy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浩然(Harris)表示,Cobo在疫情前已轉型,但在疫情下,整體營業額大幅下跌六至七成。 網上課堂時間比起面授課堂較短,約一小時,避免學生長時間觀看熒幕。 Cobo成立自今約兩年,過去教授約2,000名學生,以往約有六至七成學生選擇面授上課,其餘則傾向網上學習。雖然現時課堂全改為網上教學,但Cobo的學生年齡是4至17歲,而Harris指4至5歲的學生不適合使用網上教學,他們需完全暫停課程,因而流失該年齡層的學生。學生人數減少之餘,就連學費亦比以前便宜約三成。Cobo除了透過實體及網上教學,有部分收入是源自學校,他們不時會到中小學提供課外活動,惟全港中小學停課數月,相關活動亦暫停,整體營業額減少六至七成。 相關文章:[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電風扇 齊學流動空氣 Harris提到,編程課程的影響較小,因為學生只要一部電腦便可上課,因而目前課程進度良好。 Cobo早在去年中已開始轉型,雖然推行網上教學自今已約一年,導師亦逐漸適應,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Cobo一直以來的營運模式。「以往我們會有特定時段上課,惟受疫情影響,我們需彈性且靈活應對不同學生的需要,亦要遷就部分學校提供的網上教學。」要滿足學生的要求,導師則要作出很大改變。Harris提到,比起疫情前的模式,導師休息時間大大減少;導師進行網上教學時只能用聲音吸引學生注意,對導師而言非常辛苦。   補習中心轉型自救 紛推網上教學 English Wise Learning Center是專門教授英語的補習中心,對象包括:幼兒、中學生及成人;也是其中一間受疫情打擊的補習中心。English Wise Learning Center業務發展總監黃浩麟(Alan)指,中心受疫情影響,營業額下降超過五成,皆因學生人數大幅下降;因而利用網上教學轉危為機。 中心的四間分校在疫情期間仍有營業,位於黃埔的分校約有200名學生,但因首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男子居住於黃埔,令該分校學生人數急跌,而整體學生亦由約600名大幅減至約250名;即使中心開班亦受限聚令所限,每班師生人數不得超過四人,營業額因而大受影響,難以負擔補習社日常開支。不少企業在艱難時間難免裁員減少開支,但中心為了讓導師有收入維持生活,沒有裁員。Alan表示:「在營業額大幅下降的同時,中心亦要面對日常開支及導師工資,中心當然入不敷支。」 Alan 提到,雖然業主有減租,但力度不足,對中心幫助不大。 中心在本港首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個案發生後的一周,已及時作出應對。Alan指,中心為轉型推行網上教學,增添不少網上教學所需設備,包括手提電腦、揚聲器及收音設備,亦要研發網上教學教材及加以推廣。轉型期間,Alan認為難度在於培訓導師:「部分導師不熟悉新科技,學習使用網上平台需時,因而需要花時間培訓導師。」另外,部分家長對於網上教學存有謬誤,Alan提到,不少家長認為網上教學的學費應較實體面對面課程便宜,亦不相信網上教學能做到不亞於面對面授課的效果,但經過多次上課後,不少家長發現子女積極上課,慢慢接受網上教學。轉型無疑增加中心開支,雖然學生人數稍有提升,但遠遠不及疫情前。 Alan發現,網上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積極上課之餘,更會邀請家人參與,從而增加親子互動。   中心一向期望發展網上教學,Alan認為這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轉型發展,他自問中心自製課程質素良好,但需有更多支援做好市場推廣,中心日後亦會繼續研發不同的網上教材,幫助學生學習英文。 因應疫情影響下,GRWTH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及明報於2020年4月23日至5月11日以網上問卷形式對131間教育業界營運及轉型情況作調查。 結果發現首要難題為將線下生意轉為線上經營,其次是將原來課程轉為網上版本。但大型教育/活動中心則認為將原來課程轉為網上版本比將線下生意轉為線上經營更困難。   困難/ 十分困難   總數 人數 (1-99) 人數 (100+) 將線下生意轉為線上經營 73% 71% 73% 將原來課程轉為網上版本 67% 62% 77% 網上營商的技巧 47% 57% 37% 接觸目標家長和學生群 46% 57% 33% 推廣課程及服務 43% 57% 28% 備註: 教育/活動中心的學生人數 (1-99): 63間 教育/活動中心的學生人數 (100+): 51間 「遙距營商計劃」 創新科技署在「防疫抗疫基金」下,開展「遙距營商計劃」,目的是扶助維持營運與提供服務的企業。該計劃以批核每間企業最高港幣30萬元總額的形式,資助企業應用該計劃涵蓋的12類資訊科技方案,進行最長六個月的遙距營商項目。 其中私營學術機構大受打擊,眼看業界轉型面對不少挑戰,GRWTH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發起,結合Cyberport、明報、WAW Creation、資深營銷專才徐俊文(徐緣)、Toast Communications、Dreamstarter、GRWTH Foundation Limited、Mastercard、AI Academy及騰訊等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及機構組成「遙距教學支援聯盟」,以跨界別合作形式,為教育界業務轉型提供數碼營銷、客戶配對、並授之以漁,協助業界盡快掌握轉型的方法,得著成功的契機。 查詢電話:39556600 網址:https://www.grwth.hk/D-Biz/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詳細內容

在家歎「一盅兩件」 創意滿fun

8歲的可兒愛做手工和繪畫,不過由於平日上學要兼顧功課和興趣班,沒有太多時間閒下來做小手作。在停課期間,可兒的一雙小手終有機會大派用場!除了自創一些有趣的小手工,例如用黏土自製最近流行的「角落生物」卡通人物,媽媽也會為她訂購手工材料包,讓她在網上自學。 另類「一盅兩件」——疫情期間未必能跟媽媽上酒樓飲茶,可兒想到在家中用另類方法送上「一盅兩件」,一樣哄得媽媽笑逐顏開。(林靄怡攝) 以往可兒逢假期都喜歡和爸媽一同飲茶,但自限聚令以來,一家人多留在家中,連飲茶這個家庭日活動都擱置了!快到母親節,可兒想到用家中最容易找到的材料——輕黏土和紙皮做出不同的「點心」,讓媽媽在家中也能歎到滿滿愛心的「一盅兩件」!今次可兒為大家示範燒賣、蝦餃和小豬奶黃包的製作方法簡單,她希望小朋友都能輕易學到,甚至啟發創作更多不同款式的點心。 ■輕黏土「點心」 (林靄怡攝)   材料: •輕黏土 •黏土工具 •紙皮 •牛油紙 •雙面膠紙 •剪刀 •打孔機 •膠水 材料(林靄怡攝) 蒸籠做法: 蒸籠做法:(1)在紙皮剪出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形,用膠紙黏在一起,以增加籠底厚度。(林靄怡攝) 蒸籠做法:(2)剪出多條長方形紙條,分別打橫和打直、如格仔餅形狀貼在圓形上,然後修剪圍邊,做成籠底。(林靄怡攝) 蒸籠做法:(3)剪一條闊度約6厘米的長條,包圍籠底貼好。(林靄怡攝) 蒸籠做法:(4)剪一條闊度約3厘米的長條,貼於籠身的中間。(林靄怡攝) 蒸籠做法:(5)在牛油紙剪出一張如籠底一樣大的圓形,再於上面打幾個小孔。完成。(林靄怡攝)   小豬奶黃包做法: 小豬奶黃包做法:(1)淺粉紅色黏土搓成圖形。之後用深粉紅色黏土做出小豬的鼻子和耳朵。(林靄怡攝) 小豬奶黃包做法:(2)把耳朵和鼻子貼在淺粉紅色「豬頭」上,用黑色黏土做眼睛,完成。(林靄怡攝) 蝦餃做法: 蝦餃做法:(1)白色黏土搓圓壓平,中間放一塊搓成圓形的肉色黏土。(林靄怡攝) 蝦餃做法:(2)好像餃子一樣,白色黏土包着肉色黏土,用手指壓出餃皮紋理,完成。可兒說,在網上搜尋餃子的做法,便可以學到如何把餃子「埋口」!(林靄怡攝) 燒賣做法: 燒賣做法:(1)黃色黏土搓圓壓平。白色黏土搓成棉花糖形狀,放於黃色黏土中央。(林靄怡攝) 燒賣做法:(2)把黃色黏土外圍逐一拉往白色黏土上方,包裹時,用手指輕壓做出燒賣皮的紋理。(林靄怡攝) 燒賣做法:(3)用工具協助,把燒賣皮和燒賣肉紋理修飾。(林靄怡攝) 燒賣做法:(4)用橙色黏土搓成圓形小粒作「蝦子」,放在燒賣上即成。(林靄怡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2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

看到朋友在facebook分享一段影片,是已經長大了的子女和已經老去了的父母,依照着小時候一起拍過的照片擺pose重拍,說不出有多甜蜜溫馨。不禁又要問一句,是不是外國的家庭,才能夠培育培養出如此親密的關係,有這種不限年齡的親密互動?不問猶自可,愈問愈傷心,當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及角色,全部外判給家傭學校及補習教師的時候;當整個童年充斥的都是返學讀書考試測驗興趣班的回憶的時候,還有什麼快樂溫馨時光可以回憶?真正情何以堪! 疫情嚴峻留在家中工作,不斷上網蒐集資料,希望解開為什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會造成那麼大的影響,甚至足以影響一生的謎團。皇天不負有心人,急不及待和大家分享,一起參考,一同學習,才是真正的為子女好。 先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人的生理需求如肚餓是與生俱來,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內心就會逐步渴求其他需要,例如愛。孩子對父母有愛的渴望,同樣亦對父母有必然的依賴。這就是為什麼原生家庭對子女造成的影響力之大,足以影響一生。 「為你好」之名 情緒勒索綁架 但在今日父母以愛之名打着「為你好」的旗號,所謂愛其實是情緒勒索綁架,明明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與生俱來就是一個獨立個體,卻在成長中被迫替父母補償自己成長時的遺憾和缺失,承擔太多本該屬於父母自己的痛苦和責任。當愈來愈多年輕人出現心理問題,甚至連幼稚園學生都需要尋求精神科醫生治療時,父母非但沒有正視,反而理直氣壯把現象歸咎年輕人正處於反叛的青年期。這種家庭關係種種的不幸,不斷循環,不斷傷害,造成了幾多人一生的悲劇,社會上多少慘劇? 不愉快童年 內藏辛酸悲哀 據說海明威在一次訪問中被問及:「一個作家最好的早期訓練是什麼?」他的答案竟然是:「不愉快的童年。」這個答案內藏了多少辛酸悲哀? 內地心理諮詢師瑞敏說得好:「父母的格局,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模式,要麼成為孩子的軟肋,要麼成為孩子人生格局的邊界。如果你的父母給了你某種軟肋,正視它,逾越它,會是你心靈的成長,傷痕的療癒,同時也會避免把這個軟肋帶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格局,是孩子人生的邊界,如果你曾經被這個邊界所禁錮,面對它,突破它,會是你被剪掉的翅膀的再生,格局的提升,同時也會讓你不再去用同樣的格局去禁錮自己的孩子。而無論我們擁有如何的原生家庭,都要努力讓我們給孩子的原生家庭,成為孩子的鎧甲,而不是軟肋,為孩子提供堅強,無條件的支持,而不是限制。」 瑞敏的說法,和我教育大小T的方針做法同出一轍,所以我送他們兩個一對翼,I’m the wind beneath their wings,助他們振翅高飛,實現理想,追隨夢想,活出他們自己的意義和精彩。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積極的樂觀的,父母們,一切只看你們的了!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1期]

詳細內容

世界閱讀日:家長放手 孩子自由讀 5招培養快樂小書蟲

或許不少家長都有相同的經歷:很想幫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於是張羅大堆圖書,但不知怎的,小人兒往往只得3分鐘熱度,虎頭蛇尾。究竟如何才能幫助子女建立持之以恆的閱讀習慣呢?不妨聽聽專家達人的經驗分享,好趁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帶領孩子重新踏上閱讀之旅。 文:沈雅詩、顏燕雯 在家抗疫日子 踏上悅讀之旅(szeyuen@iStockphoto) 香港創意閱讀教育協會會長、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董雅詩(Alice)認為,現在孩子停課,也不用忙於上補習班、興趣班,生活步伐慢了,正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好時機。然而,要小朋友愛上書香,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閱讀是需要建立氛圍,要講氣氛」。Alice分享了5個小貼士,或更易培養出小書蟲。 董雅詩(資料圖片) 貼士1:讓孩子選書 把選書決定權交給孩子,是邁向成功第一步。Alice不諱言,小朋友天性易受圖像吸引,因此他們普遍愛看漫畫、繪本這類在家長眼中視為「無嘢學」的書籍,但爸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家長首先要放下功利的想法,閱讀不一定每次都要跟語文掛鈎,看書也不是為了要學好中文、識多一個英文生字,這只是bonus。」她強調,閱讀真正的好處,在於可擴闊孩子的視野,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並且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給他們添一點樂趣。「所以,不要過度干預孩子選什麼書,否則,他們只會覺得閱讀是課本以外的另一種負擔,失卻興趣。」若家長真的做不到完全放手,就記着這個3:1原則,「讓孩子自由選3本書,家長才代選1本」。 勿過分干涉——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閱讀喜好,家長不宜過分干涉,以免他們對看書失卻興趣。(資料圖片) 貼士2:設固定閱讀時段 跟孩子選定一個固定閱讀時段,把它變作每日活動流程,有助化成為習慣。至於每天應該閱讀多久? Alice表示,要視乎年紀,初起步以20至30分鐘為宜,「時間太短未足以醞釀氣氛,但亦不能要他們坐45分鐘、1小時去看書,孩子會缺乏耐性,半小時左右會比較適合」。 貼士3:親子共讀 Alice開宗明義說,想小朋友成為「讀書人」,家長亦要一起讀,「斷不能這邊廂叫孩子看書,那邊廂自己在搓麻將吧!」但何謂親子共讀,眾說紛紜。是父母跟孩子朗讀圖書?抑或孩子念一段,家長念一段呢?Alice認為,廣義來說,只要是爸媽跟子女在同一時段一起看書,哪怕是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已經是親子共讀了。「重點是在家庭裏製造閱讀氣氛。」 閱讀氛圍——想孩子成為「讀書人」,家長亦要投入當中,在家庭裏製造閱讀氣氛。(XiXinXing@iStockphoto) 貼士4:推閱讀獎勵計劃 閱讀獎勵計劃是學校常用的招數,但其實家裏亦用得着。Alice提議家長先和孩子設計一張「儲分卡」,就是簡單點,只畫30個小格亦無不可。每次當親子共讀完畢後,便在卡上蓋印(或貼上貼紙、塗顏色等),待蓋滿10個印後,大家便一起實行獎勵活動,「獎勵不一定是實體禮物,可以是做一些親子都感興趣但又少做的事情,例如一起焗一個美味的蛋糕等。待下次蓋到第20格、30格時,又做其他活動,目的幫助大家有個目標,增加推動力」。 貼士5:趣味延伸活動 建議偶爾跟小朋友做些跟閱讀有關的小手作,例如「隧道書」、「8格小書」等。「之前試過跟學生一起看《西遊記》,之後便一起做隧道書,做法很簡單,亦輕易在網上找到參考資料。」Alice又推介大家使用Canon Creative Park網站所提供的免費紙品素材,「那裏有很多動物和跟自然科學相關的圖案,甚至連孫悟空、白雪公主、小紅帽等經典故事人物角色亦有。只要有彩色打印機,列印出來,便可成為隧道書、8格小書的配圖,甚至可製成立體模型,非常有趣」。 另外,StoryJumper亦是Alice極力推薦的一個免費網站,可供小朋友編寫個人童書。「小朋友可利用這個網站,以中、英等文字,撰寫故事內容,之後透過StoryJumper所提供的角色、物品、場景圖庫,直接套用到故事畫面中,製成可供線上瀏覽的書本,跟親朋好友分享。」想獲取更大滿足感,不妨考慮少許花費,申請把檔案轉成電子書,甚或印刷成實體書,「就是印成硬皮書,運送到來香港,也不過是約$200,很划算」。 不過,Alice再三提醒,創作圖書無非是想令孩子更愛書,因此,在小人兒的創作過程中,家長不宜「指手畫腳」,「家長的角色只是協作者,而非主導者。當孩子有生字不懂,我們可以教,但千萬不要干預他們的創作,或在身旁逐字逐句修改,否則只會引來小朋友的反感,失卻了延伸活動的意義」。 免費素材——Canon Creative Park網站提供大量紙品素材,可免費下載使用。(網頁截圖) 編寫童書——利用StoryJumper免費網站,小朋友可編寫個人童書。(網頁截圖) 手工×寫作——隧道書結合了小手工及寫作,是一項有趣的閱讀延伸活動。(受訪者提供) 8格小書——利用一張長方形畫紙(或A4紙),配上8幅故事圖,即可建構成一本8格小書。(受訪者提供)   免費資源:網上「圖書館」 海量好書任睇 雖然公共圖書館仍然關閉,但網上也有不少免費閱讀資源,家長不妨充分利用,鼓勵孩子停課期間多讀好書。 有聲英文書 網站直接聽 網上書店亞馬遜(Amazon)旗下有聲書網站Audible Stories,最近免費開放有聲英文故事書供小書蟲聆聽,孩子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的瀏覽器在Audible Stories網站直接收聽即可,毋須登記,亦毋須下載App,操作簡單又方便。(圖a) 網址:stories.audible.com/start-listen 圖a(網頁截圖) 操作簡單 分類清晰 國際數位兒童圖書館(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igital Library)是專為3至13歲兒童而設,館藏世界各地的優秀讀物。界面簡單易操作,以讀者年齡、封面顏色、故事角色、書籍種類等作為分類項目,讓家長和小朋友可輕易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另部分圖書可選擇用繁體字或簡體字版本閱讀,體貼不同需要的小讀者。(圖b) 網址:en.childrenslibrary.org 圖b(網頁截圖) 適合3至11歲 童書逾300本 Oxford Owl屬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兒童學習網站,內裏有一個Oxford Owl Free eBook library專區,把該社出版、適合3至11歲年齡層的童書,開放部分內容,免費供小朋友線上閱讀,免費童書數量超過300本,包括家長和孩子都十分熟悉的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只需要註冊一個免費帳號,便可盡情瀏覽。(圖c) 網址:home.oxfordowl.co.uk/books/free-ebooks 圖c(網頁截圖)   專家意見:多讀關愛主題書 疫境傳遞正能量 香港中文大學家長教育文學碩士、繪本閱讀推廣人黃芓程(Carmen)認為,孩子停課確是培養他們閱讀習慣的好時機,「提升語文能力和表達能力固然是閱讀的好處,但身處這個環境,閱讀其實多了一重意義,就是當小朋友透過閱讀對這個世界有更多認知時,他們會懂得表達自己的不安和恐懼;家長亦可趁機選擇一些人與人之間關愛、互助等主題書,讓孩子在疫情期間,藉着閱讀傳遞正能量、培養良好品德」。 父母再忙 抽幾分鐘伴讀也好 Carmen表示,小朋友精力無限,但看書時,卻是最平靜的,所以是很好的機會去給他們跟爸媽訴說感受。當然,每天保持固定閱讀時間是最好不過,她也明白有些父母的工作非常忙碌,未必每天能抽空跟孩子伴讀,但她認為,閱讀好比刷牙等生活習慣,再忙也一定要做,即使只是短短幾分鐘也好,目的就是令它變成生活常規。如果父母真的分身不暇,她建議由祖父母或傭人充當伴讀角色,家長也可透過錄音、拍片,或者尋找一些網上資源,如電子書和有聲書,參與孩子的閱讀旅程。 從舊相簿入手 述說童年逸事 很多父母覺得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另一難處,就是自己根本不喜歡閱讀。Carmen提議可從非實體書入手,「故事不一定是要從書中一字一句讀出來,可以打開舊相簿,跟孩子述說童年逸事,或者從自己看過的報紙、小說,找出一些有趣又有意思的事情講給孩子聽。因為書本本來就是跟生活接近、與生活有聯繫。」 讀樂無窮——Carmen說,要讓小朋友愛上閱讀,除了給他們參與設計閱讀時間表、選擇書本主題等,也可以讓他們定期執拾書架,以不同方式把書本分類,好讓他們對閱讀保持期待心情、對書本保持新鮮感。(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0期]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串連學生家校與社區 GRWTH 網上教育綜合平台 家校App功能多元化

GRWTH串連學校和教育服務供應商,透過資訊科技促進家校通訊及商業轉型。左起為朱子穎校長、陳駿霖、楊蕊嘉及楊佩佩。 資訊科技在各行業廣泛應用,亦為生活帶來便利,但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界的發展仍然較為遲緩,如發通告或家校溝通,仍採用傳統的紙本或電話聯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港學校在農曆年假後停課,學生既要「停課不停學」利用網上學習,但其實學校的運作一直沒有停下來;而借助網上平台,配合手機app應用, 擴大家校溝通、EduTech、FinTech應用,將學校、家庭和社區組織成一個「教育生態圈」。   由關愛小朋友成長出發 德萃小學總校長 朱子穎   「學校是世界的縮影,假若學校仍然停留在數十年前的環境, 只會令學生不喜歡上學。」德萃小學兩年前開始大改造,找到以關愛小朋友成長為核心的GRWTH為合作伙伴,重新處理行政運作及家長溝通工作。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表示:「市場上有不少行政運作的工具,但只是轉換模式,假如只將毛筆轉為鉛子筆,帶來的價值並不高。反而以關愛小朋友成長為主軸,在意識型態作出轉型,價值就更大。」 德萃小學製作授課短片,讓學生在家持續學習。   學校以關心小朋友成長為目的,衍生電子通告、電子收費、學校時間表等不同行政系統。朱校長表示:「家長放工回家後還要處理子女的學校通告,難免會感到疲累和壓力,但透過GRWTH有系統地向家長傳遞即時訊息,例如在下午時段通知家長,其子女需要訂校服或購買顏色筆,家長就可作出及時處理,回到家中只管給子女擁抱,作出關心。」因應現時停課環境,該校教師在一個月內製作及發佈800 授課短片,並利用GRWTH即時訊息,讓學生在家上網,也能維持學習。   連繫家校及社區 滿足學生各種需要 GRWTH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駿霖(Adam) 學生接觸的生活包含學校、家庭及社區,GRWTH將三種場景串連,全面照顧學生需要。GRWTH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駿霖(Adam)表示:「程式開頁設有今日事項,家長可透過這個窗口了解子女的校園情況,既可減少疑慮,也可參與其中,陪伴子女成長。程式還全方位紀錄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果,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才能,清楚自己的路向,然後連繫各類社區資源給他們選擇。」 GRWTH社區現有300多個合作伙伴,家長可為子女尋找合適的興趣班,活動及比賽。GRWTH也提供不同服務方案助伙伴發展。Adam表示:「有跳繩學校缺乏網上付費渠道,在疫情下整個月都零收入。我們向活動中心提供網上付款平台,並計劃與IT公司合作提供遙距學習的工具,以做到實時學習,預計在四月底推出。另外還有保險公司、貸款公司等,都可因應學生及家長需要進行配對服務。」   疫情成為轉型催化劑 GRWTH致力將不同持份者串連一起,在這段抗疫期間,每日也有持份者提出合作。Adam表示:「以前覺得不可能或有疑慮而未合作的公司,在此時都作出嘗試,令GRWTH逐漸形成生態圈。例如與IT公司、活動中心、地產發展機構等一起研究轉型問題,協助商家延伸多一個經營環境,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可行合作出現。」   停課期間 GRWTH使用率上升 學生通過GRWTH繼續學習,實行停課不停學。   家校溝通的應用程式一般以上學時期的使用率最為頻繁,但GRWTH在現時停課期間,用量不跌反升。Adam表示:「1至2月的使用率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當中,德萃小學發佈了800條短片,並通知家長及學生準時參與直播課堂。有學校靈活運用通告回條的功能,發佈不同科目的工作紙,亦有家長利用GRWTH社區,為子女發掘其他學習機會。」 很多人說要做教育界的生意很難,既要「識人」,也有價低者得等限制。Adam希望以「機場」角色作為基礎,讓業內經營多年的人士,將各自的專長放在一起,使其他人能以較低門檻及資源進入教育界市場,並進行轉型。   GRWTH聯同合作伙伴推出更多服務: GRWTH社區有各種適合學生的商品、課程及活動。 GRWTH聯同音樂平台JOOX推出《停課不停學》系列,讓學生聽歌學英文。 推出流動支付系統GRWTH Pay,夥拍Mastercard、Visa等大型支付平台,方便家長網上繳交各類學校費用,學校亦可透過電子收費及對賬系統作網上管理。 教育界電子貨幣促進計劃,綁定Mastercard信用卡或Mastercard預付卡,家長付費後,可立即在手機看到付款記錄,學校也可看到實時報表。 GRWTH社區管理系統,加盟商戶可輕鬆將產品設置上架,並設有獨立商店主頁及即時數據分析。   停課不停訂校服 網購校服,毋須再費神排隊填表訂購。 網上購物在社會相當普遍,但購買校服仍停留填表排隊模式,與時代脫軌。制服動力(Uniform Power)與GRWTH合作,成為香港首間可網購校服的供應商。創辦人楊蕊嘉坦言:「最初見街上有家長帶同子女排隊購買校服,汗流浹背,環境混亂,所以決心改變這個狀態。」公司著手開發校服訂購網頁,惟過程中發覺困難重重,心力都放在網頁開發,而非照顧客戶及生產,唯有作罷。她坦言:「製作網上購物網浪費很多資源,但得到GRWTH的專業協助,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傳統訂購校服方式繁瑣及費時。制服動力業務發展總經理楊佩佩表示:「GRWTH使用簡單方便,學校或家長只需下載程式,登入及使用QR CODE進行購買即可。而我們只需放上校服的尺碼對照片、校服相片、穿著及清洗校服短片。不用經學校,家長也可自行訂購。」得到使用者正面評價,該公司在這年有多一倍學校邀請投標及了解服務。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部分圖片由 GRWTH 及德萃小學提供

詳細內容

[爸媽看招] 童年在激將下成長 前香港藝術體操界一姐王虹茵分享父女情

以冷落引發自省,以言詞激起鬥志,前香港藝術體操界一姐王虹茵的成功,全靠家中爸爸的非一般「激將法」。 認識王虹茵(Sharlene)是因為電視節目《後生仔傾吓偈》 。鏡頭前,這位後生女樣子甜美、眼神靈動,說話斯文卻又不失幽默感,近乎完美演繹一位主持面面俱圓、又可製造話題的角色。而實情是,今年二十五歲的她,對完美的追求,早植於兒時。 前香港藝術體操代表王虹茵 內容提供:GRWTH 社區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攝影:由受訪者提供及取自受訪者 IG 活在點數世界 Sharlene記得小學三年級時,偶然被藝術體操班的優美姿態吸引,於是自薦加入訓練,自此便與這項運動結下不解之緣。由學校興趣班到全港精英隊,再到香港隊代表,一轉眼就是十一個年頭,直至中五退役。她的大半世人最擅長的,就是在限定時間內完美演繹每個動作,以點數勝出並活下來:「我哋差0.1分就係差0.1分。」她如是說。 2010年,這位十五歲的美少女在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上,勇奪紗巾組第1名及全能組第3名,體壇發展平步青雲。 九十秒內,要舞動絲帶、飛躍半空、凌空轉體,還要全天候展示可愛的笑容,不容半點失態。「外人睇係幾靚,但背後要付出很多。」那背後付出的,就是一星期練習四日,每次三小時,不停壓腿、壓腰,練腿力,練體能,日復一日又一日,台上精彩,台下重復又核版。再加上藝術體操講求身體柔韌性,於是,起步要早,早於童年。「我成個細路仔嘅生涯,就係放學、練習、做功課。」這位前香港隊代表說。 台上一分鐘,台下她感激身旁一直有一位擅用「激將法」的爸爸,成為她追求進步的助力。   爸爸的激將法 「我覺得好多嘢都係我阿爸迫出來,佢好想我讀書有成績,體育方面又有成績。」 Sharlene是家中獨女,有一位望女成材的「港爸」。「我細個好憎佢。佢係好衰,我考試攞唔到好成績,佢會話咁渣㗎。比賽,我攞唔到冠軍,佢拎轉面行開。」想一想,續道:「其實可以話佢好衰,但係嗰場賽事,我又唔應該攞唔到冠軍。」 5歲時的Sharlene,一張小圓臉十分可愛。 她記得四、五年級時,由於跟不上精英隊的訓練而被踢出隊,自己還未反應過來,爸爸已急壞了。「佢幾唔開心,係咁打俾我個教練問點解。我覺得好核突,踢出去咪踢出去,做咩事啫。但亦激勵到我,我立志要再入返去。」 就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父女檔並肩闖天下。為了惡補基本功,Sharlene趁暑假回國內跟一位舞蹈老師學習,三個月後,再次參與精英隊的選拔,這次她以全場最高分入選,亦從此再也沒有被踢走。六年級時,更升上香港隊,成為香港代表隊一員。「嗰一刻我明白,阿爸都係為我好,係衰在把口。」 「你怯呢,就輸㗎喇!」這句來自爸爸的格言,Sharlene常記心裏。 中五卸下光環 憑著父親這句格言,再加上自身的努力,Sharlene的運動員生涯在中三那年攀上高峰,在全國青少年賽個人全能賽中,摘下了季軍的佳績,突破當時香港藝術體操界的往績。「嗰時企上頒獎台,雖然係全國賽,但都會奏國歌,好似奧運,當刻覺得自己離夢想好近。」 高峰過後,下一站是奧運?不,是人生的低谷。「身體去到中五,如果想做一啲動作,根本練唔到,好多嘢都減退緊。就算每日都練,我都係鬥唔到外國嘅運動員。」身體柔韌性減退,加上失去了奮鬥的目標,Sharlene選擇退役。「初時半年,好似少咗個身份,有少少lost。好彩後尾讀返好個副學士,入返U,入到U就enjoy U life,慢慢地明白唔同階段有唔同身份。」她補充道:「但依家間中都會諗返起以前。」 Sharlene中六退役後,專心攻讀副學士,於浸會大學修讀運動及康樂管理課程。畢業禮當天有父母來見證人生另一重要一頁。 放不低的還有爸爸:「佢好似覺得冇咗樣嘢。」她續道:「我地屋企有個相板,貼咗好多我嘅體操相,佢間中會講:『你睇吓你以前,好瘦㗎,最叻㗎。』」光環卸下,激勵女兒的習慣卻難改。 轉換人生賽道 有些運動員退役後,會選擇當教練,但Sharlene思前想後,覺得人生要有不同的嘗試,所以大學畢業後,加入電視台,展開新一頁。「其實我阿爸幾想我做港隊教練,但我以前做運動員時,二、四、六、日訓練,我依家二、四、六、日教,好似冇乜分別,有少少想跳出呢個圈,試吓啲新的嘢。」 如今Sharlene入行兩年,已有三個綜藝節目在手 ,包括《後生仔》、兒童節目《Think Big天地》及《勁歌金曲》,發展可說是不錯。而有趣的是,運動員與藝員之間,更有共通之處:「做運動員時,我好想去奧運,但我知我個程度去唔到,我咪收近目標,參與國內賽事,朝著呢個目標努力練習。」當藝員亦然,她說:「我會知道唔可以急,要慢慢來,慢慢去話比人哋聽,我係有能力。」 那麼,父女檔是否已經解散?怎麼會!「佢同我講:『你要堅持,好多人依家咁叻,都係兒童節目出來』。」Sharlene,這一句「港爸」格言,你記住了未? 內容提供:GRWTH 社區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