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善待內在小孩

(作者提供) 為期1個月的「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網上講座系列完結,近600名參加者向講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提問了80多條問題: 家長:「我如何避免將自己負面的『內在小孩』傳給下一代?」 校長:「我如何幫助教師,讓他們樂於一起反思(內在小孩)以更好支援學生?」 助人工作者:「我們工作壓力大,有時感到失望和內疚,但難跟上司分享,希望有更多這類活動讓我們表達和得到理解和幫助。」 家長:「你的書完全改變了我和家庭,現在我會盡量用同理心對待孩子,有時會很累,但又怕找別人幫忙,怕別人未能做到同理心,我該如何是好?」 童年創傷 影響成人對待孩子方式 4次共8個小時的講座跟答問環節,讓不同背景的參加者反思童年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曾為孩子,童年受過的大大小小情感創傷,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今怎樣對待孩子,亦會無形地影響着我們今天的各種人際關係及決定。Robin的「內在小孩之旅」5部曲,能幫助療癒自己成長中未被滿足的情感需要。閒下來的時候,試找個安靜的地方,想一件孩子觸發自己情緒的事情,然後問自己以下問題: 1. 我現在有何感覺? 2. 我兒時何時曾有類似的感覺? 3. 我當時需要什麼?如何會讓我覺得好一點?(最重要的一步) 4. 我現在作為成人可如何滿足我內在小孩的需要? 5. 我孩子有這些狀况的時候,他們想我如何回應? 當我們苦惱為何孩子總是如此時,把角度一轉,回想自己兒時對一些近似事情的感受,以及當時渴望得到怎麼樣的對待,就能給予我們最切身的靈感去重新理解孩子的行為,用合適的方法去回應孩子對我們的呼喚。 孩子常要人抱,就是懶惰、扭計?孩子見到長輩或陌生人感到害羞,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我們可曾想過,孩子為何會這樣?我們對他們作出回應或要求時,又有否理會他們的感受?這些我們以為孩子長大後會忘記的小事,但Robin在講座中一再解釋:縱使我們記不起事情的經過,但當年遭受成人缺乏理解、同理心的對待,其實我們身體記憶系統已自動把這些情緒記錄在大腦的杏仁核中,等於埋下了情感創傷的種子。 為了讓家長更容易以同理心支持孩子的成長,我們特別創作《芊芊和比比》(圖),這套繪本基於Robin首部著作《善養小童成大同》內提出的輔助式教養(helping mode parenting)而創作,每個故事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全家一起閱讀,大人和小朋友都可能會在不同角色的互動中,發現用同理心相處的新方式。 團隊希望於6月底完成創作5個故事,更為系列創作了主題曲及一個教養GPS的遊戲,希望大家支持我們為這繪本系列發起的眾籌行動。 「改變童年,就可改變世界」! 眾籌詳情:https://bit.ly/39QQ1Ie 教養GPS遊戲:https://bit.ly/33AWS4J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及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一﹚:認識欺凌定義

(圖:黃清渝)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於72個地區,收集54萬名學生的數據,了解學生的朋輩社交情况。在香港的結果發現,受訪的5000名學生中,有32%表示在過去1個月內多次受到朋輩欺凌,嚴重程度屬全球之冠。 要避免孩子受欺凌,家長首先要懂得欺凌的定義。心理學家將之分為身體、言語和關係欺凌三大類: 身體欺凌:受害者的身體遭到刻意傷害,他們的衣服、文具或物件遭到惡意毁壞 言語欺凌:受害者遭到言語攻擊,或被人用十分難聽的花名取笑 關係欺凌:受害者遭到惡意中傷,令他們在朋輩間的聲譽受損。受害者受到愈來愈多朋輩排擠,漸漸變得形單影隻 隨着資訊科技發展,受害者可能於網上論壇、社交媒體或手機應用程式中受到朋輩甚至不認識的人言語或關係欺凌,形成「網絡欺凌」。由於欺凌者較容易於網上隱藏身分,網絡欺凌可能比面對面的言語或關係欺凌來得更常見、更尖銳! 欺凌和嬉鬧有何分別? 身體和言語欺凌,與嬉鬧遊戲和無傷大雅的取笑有點相似。要分辨孩子是否真的受到欺凌,家長需要進一步留意以下情况: 孩子是否感到歡樂?孩子在嬉鬧和取笑過程中會開心活潑,嘻嘻哈哈;但欺凌不會令孩子產生任何正面的感覺,他們只想逃離現場,甚至減少和人的接觸。 孩子是否感到傷害?嬉鬧遊戲和無傷大雅的取笑,程度溫和,沒有傷害別人的意圖;但欺凌含有惡意,往往會令孩子傷心難過、面紅耳熱、鬱鬱不歡,甚至瘀傷流血。 孩子是否一味被動?孩子參與嬉鬧遊戲和互相取笑時「互有攻守」,時而被追打被取笑,時而追打別人取笑別人;但受欺凌的孩子只是單方面被戲弄或打擊,沒有回擊之力。 事情是否重複發生?欺凌並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被欺凌的孩子會在一段時間中重複被追打和被取笑。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寶寶在9個月大左右開始懂得爬行,以及扶着牆邊或梳化踏步,家長興奮地期待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學行車(圖一)和嬰兒用品,聲稱有助寶寶體能發展,家長往往會問:學行車能否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是否必要?是否安全等問題。 幼兒自從學會坐起後,會更偏好直立的姿勢,以便觀察周圍的事物。他們對身邊的環境感到好奇,學行車令幼兒有獨立自主的感覺,能自由自在地前往不同的地方探索,接收更多不同類型的視覺資訊,從而刺激認知發展。同時,將幼兒放在學行車內,家長便可以抽身處理家務和其他事情,這是很多家長喜愛用學行車的原因。然而,學行車卻不利於幼兒的體能發展! (圖一)(作者提供) 反礙體能發展 肌力不足易失平衡 學行車,實際是被用作「坐行車」,幼兒坐在學行車內以腳尖發力撥地推動車子前進(圖二),使幼兒的重心長期前傾及不斷強化小腿肌肉,令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肉縮短,導致將來在走路時出現腳尖步行、腳跟不着地及向前衝等毛病,幼兒容易失平衡而跌倒,令學習走路更困難。 再者,學行車有支架支撐,幼兒坐在學行車內所謂「行走」,完全不需用到正常學行時所用到的大腿肌力、核心肌群及四肢協調,弱化了幼兒下肢的力量及平衡力。一旦離開學行車,幼兒便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己走路。走路除了需要雙腳的力量,也需要平衡力和不同肌肉群組互相協調,這些都不是坐在學行車上步行訓練得到。由此可見,學行車無助幼兒學行之餘,反而更有礙他們掌握走路所需要的能力。 (圖二)(作者提供) 地面活動更利發展 幼兒使用學行車,會減少他們練習爬行、自行坐起及站立的機會。不如多讓幼兒在地面活動,自由活動身體的每一部分,亦能刺激腦部發展,思考及計劃如何運用和協調身體移動至目的地,如爬行、翻身滾動、扶着家具、坐着挪動身體等,動作更多元化,這些全是幼兒準備開始走路、在學行車內學習不到的必要技巧。家長可以考慮以網牀或在地上鋪上地墊,配以防護圍欄來代替學行車,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空間去發展體能。(圖三) (圖三)(作者提供)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胡凱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允許自己當個輕鬆媽

這陣子浮起了一個意念——我可以當一個「頹媽」嗎?當然,「頹」只是相對而言。另一個說法是,我可以不那麼費力嗎?「允許」自己不那麼用功嗎? 以往很少意識到,自己常常付出比一般人多的力。最近仔細審視自己和對照別人,才赫然感到,我原來是那麼的認真拼勁。這大概源於一個自幼根深的信念:人生一切得來不易,「世界不會照顧我」,唯有拼勁全力,才能確保不出岔子,免卻內心恐懼。勤奮不是為了成就,只是為了周全照顧自己,為了安心。 長大後,我不自覺的成為一個追求周全照顧的人,最初是照顧漸老的爸媽,後來是孩子。像很多人一樣 ,當我有所愛的人,很自然的會希望他們有最好的事物——雖然沒掛在口邊,其實我一直都這麼做。結果大家都很幸福,只是累壞了我。 想送上最好 卻累壞了自己 從前,我自以為和別的家長不同,不看重孩子的外在物質或成績表現,認為毋須為他們鋪就一條平坦康莊的大道。但現在回想,其實我都一樣想給予子女最好的,只不過「最好」的定義跟別人不盡相同。我眼中的「最好」,是全力關注和引導孩子,讓他免於心靈匱乏或傷痛,快樂成長。為此我拼勁學做一個「最好」的教養者,不斷尋「道」,從小兒推拿、行為對策、條件獎賞,到認識情緒、感統失調、執行能力、心智解讀,以至兒童為本遊戲治療。 我不斷摸索和調整,尋找心中的理想。我看到傳統學校制度對孩子個性的抹殺,而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的自主、自然學校的人本、華德福教育的心靈滋養,都令我十分嚮往。無奈現實所限,我沒足夠的家庭資源支持實踐,最終還是借助現存主流制度,為孩子選擇較關愛和以學生為本的普通學校,信任學校的帶領。 為所愛送上最好,是一份發自內心的愛,我無意否定當中價值;關鍵是,會否為了「最好」而勉強自己,當無法給出「最好」時,又會否留下遺憾、自責。事實上,當現實中無法給予我心目中的最好,難免會覺得可惜,甚至擔心孩子因而失卻「最好的成長」。 傷痛亦有價值 然而,什麼是「最好的成長」呢?生命只有一個「最好的劇本」嗎?一個心靈稍缺滋養的童年,就一定是匱乏的生命嗎?我發現,自己為孩子定了一個有很多必然的劇本,但其實是我的劇本。我害怕孩子傷痛,更害怕傷痛是由自己導致。每當孩子觸發我情緒暴走,我都為說了傷害孩子的話而自責不已。如今我卻想,哪個孩子會完全不帶傷痛地成長?傷痛不是也有很大價值嗎?我自己不也是這樣成長過來嗎?人無完美,我再努力也會做得不夠好。正如我能接納父母的限制,原諒他們留給我的傷痛,為什麼害怕孩子不能同樣接納我呢? 我鄭重告訴自己,「我允許孩子帶着我的傷痛成長」、「我允許自己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我信任孩子在任何社會狀况下都可以好好成長」、「我尊重他們自己的生命路程和步伐,儘管那未必是我所期望」。我漸漸領會到,不一定要汲汲營營,可以輕鬆順勢而為,接受那偉大神聖的安排和供給。這個世界並非「不照顧我」,而是「為我而預備、會照顧我」,對我孩子也一樣。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個安排,都有上天的美意。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為何不先有《假教科書法》?

讀小學時,教科書說,舌頭可分辨甜、酸、苦、辣、鹹5種味道,而且繪製了圖片,「科學地」指出,舌頭哪5個部位最能分辨出這5種味道。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的,因為舌頭所有部位都可以分辨出所有味道(按:近年關於味覺的研究指出,當年五味之中的「辣味」其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亦遺漏了近年普遍認為存在的「鮮味」)。據說,最先出現這種錯誤,來自對德國課本的翻譯錯誤,這些錯誤的教科書結果流傳到北美和世界各地。 華盛頓砍櫻桃樹 騙多少學生 這真是一個教案,讓我們知道,教科書或者學校教授的東西,可以如何錯誤而長時間沒有人驗證。小學時讀華盛頓砍櫻桃樹認錯的故事是假的,貝多芬為盲女創作《月光曲》大概也是「文人多大話」的傑作。 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教科書,收入了一篇名為《悲壯的兩小時》的文章,內容講述前蘇聯太空人科馬羅夫在1967年返回地球時,因機件失靈,面臨無可避免的墜毁命運。臨死前兩小時,他向正在收看電視直播的妻子和女兒告別。「女兒,你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只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是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告訴爸爸你長大了幹什麼?」「像爸爸一樣,當宇航員!」 當然,除了科馬羅夫遇難這個事實,失事穿過大氣層的太空船竟然還有長達兩小時的通話時間、蘇聯電視直播和所有對話,都是錯誤的和虛構的。 如果世上有所謂《假新聞法》,那麼,我的疑問是,為什麼世界上不是先應該有所謂《假教科書法》?原理上,許多地方的教科書,經過重重審批,理應正確無誤,可是,事實證明,教科書並不神聖,所記載的,和世上所有其他刊載物一樣,都會出錯,包括翻譯錯誤、文句錯誤、認知錯誤,以及各種各樣無心之失和有心之失。 資訊接收不受阻 才是打假基礎 我無意嘲諷教科書,正如新聞報道偶然會出現「死者在家中走來走去」那樣的「神句」一樣,是人類的悲哀,本身雖可笑,但更應該得到的是憐憫。想指出的是,我們沒有能力確保教科書和所有新聞真確無誤,更何况,有些情况,「正確」和「錯誤」只是有權操弄一切的人的偏見。對抗「假教科書」或者「假新聞」,最佳方法是提醒那些受眾,教科書、新聞和官員講話,都不一定是真相或者是全部真相。俗語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我不同意,因為我們可以既不盡信書,又可以盡量保留更多的書,這些書可以記載不同甚至相反的內容和觀點。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有人「盡信書」,就主張「無書」更好。 接收的渠道夠多,接收的來源不受阻礙,這才是我們不受「假新聞」或「假知識」蒙蔽的基礎。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 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兄弟姊妹間的爭與寵

「一時糖黐豆,一時水溝油」,兄弟姊妹間的相處可以令家庭滿載笑聲,卻也可能傷害家人間的感情。與兄弟姊妹相處,是孩子在成長路上需要學習及鍛煉的過程,亦是建立個人人格和人際社交的重要契機。今次讓我們分享處理兄弟姊妹手足之情的重點,讓孩子們建立良好關係之餘,也可令家庭更和諧。 1. 學習「我的」與「我們的」概念 人總有比較喜歡及珍惜的東西,尊重孩子把最喜愛的物品珍藏的舉動,但亦要教會他們把珍藏以外的物品與兄弟姊妹分享。面對爭吵時,家長可在嘗試平靜他們的情緒後,與子女共同界定哪些是「珍藏」物品,哪些是「可分享的」物品,前者讓他們感到自己被尊重,後者讓他們學習分享及尊重別人。 2. 學習原諒與接納 兄弟姊妹間相處無可避免會吵架。家長可欣賞孩子們的主見及敢言,讓孩子在安全環境下表達己見,最重要是吵架後要「賽後檢討」,教會他們學習互相包容、互相接納、互相原諒。 3. 堅守相同公平原則 照顧孩子時要堅守相同及公平原則,處事一視同仁能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給予同等的愛,這是增進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的法門,也讓孩子們學懂公平對待他人之道。家長有時或會不經意忽視對孩子的情感支援,往往造成不公平的假象。 例子(a):弟弟可以和媽媽同牀而睡,哥哥為何需要獨睡或只和爸爸睡? 解決方法:遇到類似情况,家長不應厚此薄彼,適宜先對孩子講解背後做法的原因,甚至商討做法。此情况下,兩兄弟可以輪流與父母同睡,讓孩子感受到公平對待。 例子(b):當妹妹跌倒,爸爸即時哄妹妹。要是哥哥跌倒,卻因男孩而要堅強,要自己站起來。 解決方法:家長鍛煉孩子獨立時,別忘了給予子女情緒安慰,讓他們感到父母的關心。 4. 造就孩子的成長課 兄弟姊妹的吵架聲總令家長感煩躁,但這正正告訴家長:孩子長大了!在面對子女吵架時,家長不妨深呼吸,在安全環境下,容讓子女在吵架過程中有所經歷及學習。每一次吵架都是孩子們成長的課堂,培養他們擁有包容的氣度、原諒別人的胸襟及重新嘗試的勇氣。 5. 建立優質親子時間 孩子總是渴求被愛,要他們時刻都與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愛或會令他們感到不滿足。家長每月為孩子營造輕鬆、優質的親子獨處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能量,讓他們繼續與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愛。 文:李家欣(保良局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 駐校督導)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4期]

詳細內容

在家工作學習 蠶食家庭時間

  香港家庭福利會最新調查發現,疫情下,半數人表示因與家人相處時間增多,較易有摩擦,另「在家工作」和「在家學習」亦佔據原來與家人的相處時間,令家庭幸福感降低。 家福會繼去年推出全港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後,也於今年做了「疫境下的家庭生活新平衡」的調查,以了解香港家庭在「新常態」下的生活狀况,以及「在家工作」和「在家學習」措施對家庭幸福的影響。 疫下相處多摩擦增加 調查在今年2 至3 月期間於網上進行,收集了共363 名受訪者的意見。當中逾一半(54%)受訪者表示,因長時間與家人相處,較容易產生紛爭;另近 42%  「在家工作」的受訪者說,在非辦公時間仍然要處理工作;亦有近 47% 的受訪者指出,子女在非課堂時間仍需要「在家學習」。這顯示了在疫情下,工作/學習與家庭生活界線模糊了,未能達至「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大大影響家人相處的活動及時間,令家庭幸福指數降低。 調查又發現,約71%的受訪者願意就着家庭不同需要靈活調整分工,以應付不同狀况,以10分為滿分的「家庭幸福指數」,他們整體平均取得6.73 分,屬「一般」級別;而不願意調整分工受訪者的分數則平均取得5.59 分,屬「偏低」級別。 家福會高級經理註冊社工張詠珊提醒,面對紛亂時,一家人應保持靈活變通,互相補位,並建立健康的溝通模式,凝聚家庭力量。另外,在「在家工作」及「在家學習」容易使工作/學習與家庭時間出現重疊,她建議可訂下每天工作/學習時數,與生活維持平衡,令家庭幸福感提升。 另外,該會繼續鼓勵公眾到網頁(www.hkfws.org.hk/hkfwi)填寫「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網上問卷,了解自己的家庭狀況況,並瀏覽專家提供的貼士,提升家庭幸福。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疫下新常規:幼稚園網絡教學變革

  5歲幼兒和家長共同創作的立體故事(作者提供)   轉眼幼稚園採用網上授課已經一年了。教師們從開始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逐步找出適合的方法,其間經歷了很多摸索、跌倒、升級和創新的教法。最近的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幼稚園教師們對於未來網絡教學的看法有了質的變化。教師們從最初提供教學內容為主的影片,到現在可在影片中加入互動遊戲,以及在即時視像會議(例如Zoom教學)中添加互動的機會。 數碼科技可以讓久久未能親身與朋輩相聚的小朋友,圍坐在屏幕前社交和互動。初期實施視像教學時,也曾擔心學生的住處會有嘈雜聲,於是教師們會替小朋友設置「靜音」。但後來逐步調整課堂人數和方式,師生也掌握了課堂的節奏,學生不用再全程「靜音」,反之增加了許多互動交流的機會,甚至協作的遊戲。事實上,教學者和學習者相互影響,當部分年幼的小朋友也懂得操作基本的設備時,課堂氛圍便發生轉變。 不少學校也因應幼兒學習的情况,發展校本混合教學模式,即結合線上課堂和線下在家中延展的活動。例如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策劃的集體「早操舞」,與幼兒即時互動做早晨運動,幫助小朋友在群體中建立作息規律。對於年幼的學習者而言,保持規律的健康生活也是疫情期間一個重要的學習經歷。另外,學校也結合有趣味的繪本,展開「喜悅繪本」故事之旅,透過影片聆聽教師講述故事,之後再配合家長小錦囊、家庭延展材料包、五感遊戲等,把真實的學習經驗帶入家中,並使用視像會議分享幼兒的學習經驗。教學中,也逐步培養出家庭積極參與和配合。教師分享說到,兒童的探索和創作成果超乎他們的預設,許多家長也願意在家中運用小錦囊的策略與孩子互動,並回饋反映,親子話題更見豐富;家長也表達,由繪本延伸的學習體驗、遊戲元素,有助建立親子共讀的好習慣。 可建立社群 分享經驗資源 要年幼的學習者投入網絡教學實屬不易。幼稚園教師們在缺乏培訓和準備下,付出大量時間研習拍影片、實施網絡教學,這個過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擴展了在疫情下的學習形式。除了常規的面授,或許混合教學法將在未來「疫」境下不斷發展。不過,單一的網絡教學不能完全滿足教學,而多元化的混合教學法又需要家庭、教師和幼兒的相互配合。研究建議可以建立混合教學法的社群,彼此共享經驗和資源,例如積累影片資源庫和繪本列表,教學群體可共享教材、教具的製作資源,同儕配合拍攝和剪輯影片。同時,學校可以嘗試改善在家庭中的活動,提高活動趣味以減低學術壓力(例如單一的抄寫練習),增加親子學習的成效和樂趣。 文: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黃雪媛(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校長)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牙牙學語:角色扮演玩遊戲 幼兒學說話有計

(曾憲宗攝) 玩具分類是讓小朋友學習說話和認識詞語的好方法。(蘇智鑫攝) 疫情不但影響全世界人的日常生活,就連幼兒學說話的機會也被削減。1、2歲人仔「拾人牙慧」,咿咿呀呀學說話時,是他們發展語言的重要階段,但小人兒看見的全都是戴上口罩的人,playgroup更加變成網課,令溝通互動、觀察口形的機會大大減少,這樣又如何學說話?資深言語治療師認為,透過日常生活的遊戲和活動,可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 鍾太(右)不太擔心兒子較遲學懂說話,認為他每天都在吸收中,只等「開竅」那一天,便會滔滔不絕。(曾憲宗攝) 口罩遮口形 難觀察學發音 剛滿2歲的熹霖跟很多同齡小朋友一樣,近數月都是以網課形式在家中上playgroup。媽媽鍾太說,囝囝8個月大時已為他報讀playgroup,但很多遊戲小組自去年開始已經停止面授課堂,她唯有讓兒子上網課。「我不想他落後於人,更不想他坐在家中沒事做。不能去playgroup上堂,就先上網課吧。」他們試過只提供預先錄好影片給學生回家看的playgroup,也試過上一段短時期的實體playgroup,「前者沒有互動,後者老師全戴上口罩,我覺得這樣對他學說話也有些影響。如果是ZOOM的話便好些,他既能看到老師說話時的口形和表情,也有一些互動如對答和跳舞唱歌,欠缺的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溝通」。 鍾太認為囝囝在說話能力上發展得比同齡小朋友遲,簡單的字如「牛」、「媽」可以說得到,但一遇到較難發音的字便不肯說。「有時候他想要某些物件,會大聲叫『呀』,這時我會教他說一次,他也會願意跟着說。又例如他會把『豬』說成『殊』,我就請他看着我的口形,然後示範說給他聽,也會將他的手仔放在我的嘴唇上,讓他感受發音時的口部動作。」 鄭文琦(受訪者提供) 社交、認知能力降 影響語言發展 戴口罩、上網課,真的是阻礙幼兒語言發展的元兇嗎?樂苗坊高級言語治療師鄭文琦便有以下體會。「當本港第二、三波疫情爆發時,有家長告訴我,孩子因為很少外出,有次帶他上街時,看到樓下的看更叔叔表現得十分驚慌。」她說,孩子若覺得害怕,更加不想探索外面的世界,這對一些語言發展能力稍差的小朋友有很壞的影響,因為語言發展必須有溝通對象和足夠的實踐機會,若連見人都害怕,又如何好好學習語言呢? 她又說:「沒有機會上學的話,小朋友的遊戲技巧、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會下降,而這些技巧與語言能力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我們需要運用語言去學習知識、遊戲和社交等技巧,而這些認知也是透過語言呈現出來。」舉例說,我們叫小朋友拿一個紅色的星形玩具,他拿起時會說出「紅色」、「星星」,我們便知道他是否懂得什麼是紅色,什麼是星星,這既是在學習語言,也在學習知識,若其中一面基礎打得不夠好,也會影響另一面的學習。 大聲跟孩子慢慢說 表情誇張 其次,鄭文琦指戴着口罩說話會影響聲音的傳送及遮蓋了口形,即使大人有時都聽不清楚對方說話,小朋友就更加難以憑情况去「猜」別人說話的內容,加上他們需要透過口形學習發音,所以疫情期間學習說話也會大打折扣。「此外,我們說話時表情也很重要,它雖非語言,但也是溝通的一部分,大人戴着口罩,把面部表情都遮蓋了,小朋友便難以接收到大人說話時的真正信息。所以戴着口罩跟小朋友說話時,我們不妨慢點、大聲一點,表情誇張一點,甚至把自己的意思也講出來,如『媽媽唔鍾意』而非皺眉頭,這樣小朋友便更易明白真正意思。」 鄭文琦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遊戲和活動去增強孩子的說話能力: 跟孩子玩簡單的角色扮演遊戲,也可讓小朋友學習說話。(蘇智鑫攝) 角色扮演 互動學對答 學說話的最好練習便是開口說話。要讓孩子多說話,可透過玩具來跟他們互動,最簡單的有煮飯仔、到超市買東西、扮醫生病人等。遊戲中要多用說話表達,看看他們是否懂得回應,如扮醫生和病人,家長可分別扮演「聽話的病人」和「不合作的病人」,例如你說很怕打針,看看小朋友有什麼建議給你,除了能讓他們在同一個遊戲中學習使用不同的對話模式,也可以令遊戲更有趣。 以前在學校或playgroup上課,小朋友可以看到教師說話時的口形,對學習發音更有效。(資料圖片) 玩具分類 加強詞彙庫 準備幾個不同籃子,分別寫上食物、動物、交通工具等不同類別,然後請小朋友把雜亂無章的玩具分類放好。這是一個加強小朋友詞彙庫的活動,要知道我們無法一下子教曉小朋友認識所有詞語,但當他學懂分類,每次有新玩具時便會懂得在腦內分析,把它放在適當的籃子中,這對他們將來學習詞語有一定幫助。 楊蔚嵐跟學生上ZOOM課堂。雖然網課有可能成為教育新趨勢,但她表示這並不能完全取代實體課,「最重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例如你請小朋友拿東西給你,他在屏幕前肯遞上物件,也不等於他見到真人時肯拿起來交給你」。(曾憲宗攝) 互動學習:跟孩子說疊字 難學詞彙句子 Playgroup導師、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表示,近一年察覺到很多跟熹霖年紀相若的小朋友都比以往的孩子較遲懂得說話,「疫情期間小朋友不能回校上課,的確會減低他們的說話動機,像熹霖剛開始上ZOOM時都不太願意開口,常以點頭來表達自己,後來他來教室上實體課,才慢慢習慣多用說話表達」。 照顧周到 孩子欠說話動機 楊蔚嵐說,這段時間小朋友毋須接觸太多外人,大家困在家中,家人間的話題少,給孩子的刺激也少。「小朋友欠缺說話動機,一般都是因為父母照顧太完善,令他們認為沒有說話的需要。有時候連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用語言表達自己,例如他本來需要說『謝謝』,但以點頭來示意,父母便由得他;或者當他在家中發脾氣大叫便能得到想要的,相反在學校老師一定會要求小朋友開口請求。也有家長喜歡用疊字來跟小朋友說話,但在學校裏,老師是需要做一個正確的語言示範,以協助小朋友建立詞彙和句子,所以不會跟小朋友說疊字。」 還有一點她要提醒家長,就是不要讓小朋友過分依賴電子奶嘴,「明白小朋友沒有太多外出的機會,有時候給他們看網上影片也可以理解,但最好找一些雙向的影片,如能夠與真人互動的網課,可給他們回答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觸碰屏幕,不用思考不用說話地觀看」。她指網課有可能成為未來教學的趨勢,甚至是今年的幼稚園面試模式,所以適當地讓小朋友學習如何在網課中與其他人互動也是很重要。 如發現子女言語發展比同齡孩子慢,家長可向專業人士尋求意見。(資料圖片) 知多啲:幼兒語言發展階梯 12個月: 懂得聽簡單詞語及指令,如大人說「爸爸」,他會望着爸爸;叫他「坐」,他也會坐下來。 18個月: 已能說出第一個詞語。身邊事物如爸爸、媽媽或常見的人,玩具如「車」或食物如「奶」等也可說得到。 2歲: 認識一定數量的單字和詞彙,更有能力把它們組合起來表達較複雜的思想,如「媽媽」、「奶奶」,代表叫媽媽給他飲奶。 2歲半至3歲: 可表達更複雜的思想,如「媽媽我飲奶」、「爸爸返工」等簡單句子。 資料提供:高級言語治療師 鄭文琦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Nathan Yeung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健康家庭:擁抱自然 提升食慾 有營野餐貼士 踢走偏食

4月繁花盛放,氣溫未算熾熱,最適宜一家人到郊野走走兼野餐。有註冊營養師指出,在大自然懷抱下享受美食,有助孩子改善偏食習慣,提升食慾。然而,為貪方便,不少爸媽都會帶預先包裝的食物去野餐,但原來想輕便又食得有營,還有不少選擇,且由營養師一一告訴大家。 在天朗氣清的日子下,一家人野餐不止寫意,家長更可炮製各式有益食物予子女享用。(資料圖片) 在明媚陽光、綠蔭翠幕的環境下野餐,的確悠閒寫意。註冊營養師李向明(Joy)指出,平日午餐時,爸媽多數會煮些湯麵等簡易菜式,但來到戶外,所帶的食物和日常所食的有些分別,可能是三文治及輕食等,為孩子帶來新鮮感。因此,Joy建議家長不妨借野餐的機會,以子女平日抗拒的食物炮製一些輕食,幫助孩子改善偏食習慣。舉例小朋友平日不太愛吃魚,爸媽可把罐頭三文魚,混合小量沙律醬,教小朋友用湯匙,把餡料塗在餅乾上,這樣有助孩子接受魚類食物。「始終在郊區用餐的模式,有別於在家圍着餐桌坐定定進食,大家坐在草地上感覺較隨意,有助提升小朋友的食慾,也令他們較易接受平常不太喜歡的食物。」 李向明(資料圖片) 她又提到,準備野餐食物時,除要考慮食物方便攜帶,也要顧及均衡營養,應有齊碳水化學物、纖維及蛋白質等。別貪一時方便,只帶預先包裝食物,例如蛋糕等,高糖高脂亦欠缺纖維。「可用芝士、火雞胸、罐頭三文魚或雞蛋作三文治,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纖維方面,可準備蔬菜水果,把甘筍或西芹切成條狀,方便食用,又或者帶罐頭粟米,在戶外用匙羹食用。另外,可考慮香蕉、藍莓及士多啤梨等方便易處理的水果,既可補充纖維又可攝取不同維他命等。 水果泥×牛奶 補充鈣質、蛋白質 準備好食物,當然亦要帶備飲品,紙包或汽水飲品,方便好喝,但往往是高糖一族,多飲無益。Joy提議父母可自製有益飲品。帶上新鮮水果如士多啤梨及毋須冷藏的盒裝牛奶,把水果切碎及用湯匙按壓成果泥,可按口味加少少糖,成為果泥後,再加入牛奶飲品,果泥和牛奶飲品的比例是1︰3,香甜可口之餘,亦可補充鈣質及蛋白質。若想再簡單一點,可自備手提攪拌器,即場炮製不同的果汁。 把食物帶到戶外,爸媽最擔心的,是食物會否變壞。Joy引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引表示,預防食物滋生細菌,適當的溫度非常重要。「別把食物放置在4℃至60℃之間的溫度下超過2小時,若戶外溫度達32℃,放置時間只限1小時內,否則食物內的細菌可迅速繁殖,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因此,不論冷或熱食,也要用冷藏箱或保暖壺恆溫。 在野餐時,可自備一些簡單三文治,有營好味,避免食用高糖高脂的包裝蛋糕。(資料圖片) 飲品、食品 分開冷藏 Joy提供以下的貼士,有助預防食物變壞︰ 1. 常保持冷藏箱關閉:到達野餐地點後,盡量限制打開冷藏箱的次數,有助維持冷藏箱的溫度,可持續保冷。 2. 熟和生的食品,要分開儲存,避免交叉感染細菌。 3. 飲品和食品最好分開儲存在不同的冷藏箱,避免因經常取飲品而影響冷藏箱的溫度。 4. 把三文治餡料及麵包分開放,直到食用時,才混合起來。這樣,便可避免餡料「出水」,弄濕麵包,况且細菌亦是靠食物中的水分繁殖,會增加變壞風險。 ■中醫說 流汗太多傷津氣 宜定時補充水分 帶孩子到戶外跑跑跳跳,肯定弄得一身汗,有家長或許憂慮,子女出汗太多,會影響健康。註冊中醫潘咨遐着爸媽毋須擔心,因為適當的戶外活動及運動,可增強體質,有益身心,只是出汗後,衣物弄濕了,便要及時更換,以免吹風着涼,患上感冒。 潘咨遐(資料圖片) 另外,流汗太多會傷津耗氣,過度出汗亦可能減少身體內的津液,從中醫角度,津液能載氣,津液流失會耗損人體內的正氣,令人出現精力不足及口乾舌燥等問題,因此要定時補充水分。但要注意,別飲太多冰冷飲品,以及吃雪糕等甜食,否則會損害脾胃的陽氣,影響脾胃功能,出現腹痛或胃部不適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文︰許朝茵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