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Maker老師教用MicroBit 自「編」閃令令聖誕樹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今年疫情關係,大家都要乖乖留在家過聖誕。雖然如此,其實都可以在家DIY,令家裏增添節日氣氛。聖誕樹年年擺,彩帶、閃條、掛飾通通試過,閃燈又年年掛,但閃燈的頻律及亮度又是否合符你心意?今日就教大家運用簡單的編程 MicroBit,製作獨一無二的聖誕樹小燈飾。 內容提供:Visual Art Maker Jan Wong 運用簡單的編程MicroBit,便可製作獨一無二的聖誕樹小燈飾。 自「編」聖誕樹燈飾話咁易 1) 把楞通紙板鎅成兩塊,使聖誕樹能夠營造站立效果; (按圖可放大) 2) 用熱溶膠槍把透明的膠管貼上聖誕樹身,然後放入 LED 燈帶; 3) 把LED燈帶接上 MicroBit,依照地線(GRN)、電源(PWD)及訊號(SIGNAL); 4) 把 MicroBit 接上電腦的 USB 插頭。 編程部份 1) 登入 Makecode.microbit 主頁 2) 選取Create a Project (按圖可放大) 3) 去右上角按齒輪然後再按「擴展」 (按圖可放大) 4) 搜尋 Neopixel (按圖可放大) 5) 返回編程介面,然後按 Neopixel,所有需要的編碼都可在 Neopixel 裏找到。 (按圖可放大) 6) 然後跟以下編碼就可以做到喇! (按圖可放大) 特別鳴謝:江文其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STEM冷知識:「鬼口水」同「蒸腸粉」有親戚關係,係咪真㗎?

撰文:《GRWTH特約記者》林之 攝影:《GRWTH日報》特約攝影記者安迪 場地提供:OC STEM LAB 創意工作室 提到STEM,是否就想起編程工具、機械人研發及高科技器材應用等投入入大量金錢與資源的學習模式? 人稱 STEM Sir 的鄧文瀚曾任教名校,為資深創科教育教師,現經常於兒童電視節目教小朋友STEM,多年來積極推廣STEM教育,問到STEM的教育理念,他正要為此平反:「其實STEM無處不在,只在乎家長在生活中有否科學思考,引導孩子融會貫通科學知識的能力,建立未來工作技能。」他就特別為《GRWTH日報》讀者分享一系列趣味STEM知識,從日常生活取材,今次就找來風靡全球兒童的「鬼口水」和深受歡迎的中式傳統點心「蒸腸粉」。不說不知,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原來互為「親戚」!   自製無毒「鬼口水」 近年俗稱「鬼口水」的粘液狀玩具大行其道,但價錢和品質參差,當中更不乏含有有害的硼砂;若改為自己動手做,既可確保成份無害,過程更可建立小朋友的探索能力。 (圖上、下)「鬼口水」又稱「slime」和「核突膠」,是半固體的玩具。親子可以動手製作鬼口水,加入不同的食用色素、閃粉、香味等等,令它們的外觀和氣味更佳,又可以改變它們的質感和特性,製作過程充滿科學的探索性。(網上圖片) 做法 要自製「鬼口水」,材料和步驟都十分簡單。只要用適量透明膠水,慢慢加入食用梳打粉,用手慢慢搞勻,同時酌量添加隱形眼鏡藥水,持續攪拌,直至「鬼口水」成形,不黏手便告完成。過程中,家長大可「忍口」不提醒份量與黏稠狀態,訓練孩子觀察力。最後如想顏色悅目,可加入少量做蛋糕用的食用食素,均勻攪拌。 DIY「鬼口水」材料簡單:透明膠水、食用梳打粉、隱形眼鏡藥水、閃粉和色素則可按個人喜好而加添。 STEM Sir 建議「鬼口水」最好自製,既可碓保成份無害,且可從中建立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   DIY腸粉好簡單 中至高小學生一定學過液態的水遇冷會變成固態的冰,但原來平日常在茶樓吃的腸粉卻剛好相反!點解呢?未講原理之前,不如先動動手,自製一客蒸腸粉,作為一個美味的科學實驗。如果家中有家用腸粉機,就最好不過。 液態的水遇冷會變成固態的冰,但腸粉的形成卻相反。(網上圖片) 做法 1) 先預備約65克粘米粉、13克生粉、5克澄麵(份量可按個別需要調整),當中粘米粉的份量是生粉的5倍,而粘米粉又是澄麵的16倍;家長可考考孩子3種成份的原材料及烹調功能,同時學習分數計算。 2) 混合3種成份後,加入約195毫升清水,慢慢搞勻,把粉漿倒進腸粉機的不鏽鋼盤子;緊記只需倒進薄薄一層,腸粉才會又薄又滑又快熟。放好盤子後,在底層加入清水至最低水位提示線,蓋好蓋子,蒸約1分30秒便成。 3) 蒸熟後可按個人喜好灑上配料,如蔥花、粟米等,慢慢捲起,加醬料便可享用。   STEM Sir考考你 1 原是液體的膠水,為何加入少量的食用梳打粉和隱形眼鏡藥水,就會變為粘液狀物體呢? 2 為什麼液態遇熱會變成固態? 物質的三態:固態、液態及氣態。(網上圖片)   STEM冷知識 「鬼口水」之所以黏力十足,是因為當中的粒子有「共價鍵」(covalent bond,見下圖),做成粒子「手牽手」效果。「鬼口水」除可作啟發小朋友創意的玩具之外,亦有人利用其粘性來清潔鍵盤,吸走塵埃微粒,甚至將「鬼口水」加入藥材,用作醫療敷貼。但緊記不論自製或購買的「鬼口水」均不可食用,玩時避免觸及眼睛、口、鼻及傷口,玩完更需徹底洗手。 而由粘米粉、生粉及澄麵混合而成的腸粉粉漿,當中的碳水化合物遇熱後會形成氫鍵,當中的粒子會「走來走去」,產生「共價鍵」,做成粒子「手牽手」效果,令液態變成固態。 共價鍵,是化學鍵的一種。(圖片來源:https://study.com/) 「鬼口水」不只是小朋友恩物,也是大人的除塵好幫手。(網上圖片)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餅仔/廁紙筒/骰仔變教材 精選5個創意STEM居家遊戲

居家STEM活動不一定要很大的空間,只需運用巧思,便能給孩子一個專屬的科學小天地,以下為你盤點5個創意小遊戲。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沈一怡 1. 數字蛋糕紙模 認識數字及學習數數目,可說是STEM的起步點。家長可利用零食時間,把10個杯子蛋糕紙模分兩行排列,每排5個,然後在紙模下方擺放數目字1至10,再讓孩子放進對應的小食數量。遊戲可使用筷子進行,助增強肌肉協調及靈活性。 (圖片來源:https://www.familyeducation.com/) 2. 自製波子賽道 在家中自製波子賽道,通過賽道組裝的變化,能學習如因果關係、地心吸力等知識。先搜集一些廁紙筒或廚房紙紙筒,再用萬用膠把紙筒水平或對角地固定在牆上,藉組裝不同的賽道,測試哪些路線更快或更慢,並一起探究原因。 (網上圖片) 3. 趣味數學遊戲app 單純學習數學會枯燥無味,但在平板電腦上玩數學遊戲,孩子一玩便愛上!iPad遊戲app《Tiggly Chef Addition: Preschool Math Cooking Game》,透過一連串結合數學和烹飪的任務,讓小孩學習基本加數,同時增強語言和執行能力。 (圖片來源:https://www.familyeducation.com/) 4. 砌LEGO建預測能力 「預測能力」(predictive ability)是指根據所觀察的現象,找出發展的脈絡及模式,藉此預測未發生的事情,是科學探究過程中重要的技能。家長可用多種顏色或形狀的LEGO砌出圖案,邀請孩子細心觀察並複製出相同的圖案。遊戲可先以A-B-A-B的圖案模式開始,再轉換為A-B-B-A或增加至兩個以上的變化單位(如A-B-C-A-B-C),又或加入空格,進一步提升難度。 (圖片來源:pexels.com) 5. 用Dominoes骨牌學數理 擲出骰仔,按骰仔上的點數,邀請孩子湊齊相同點數的Dominoes骨牌,從而學習加數以及「多於」和「少於」的概念。例如擲出骰仔是3點,孩子便要找出刻有1點及2點的Domino骨牌,湊齊為3點。家長更可製作成績榜,紀錄每次得分,鼓勵孩子超越先前的分數。 (網上圖片)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iSTEM動手做虛擬真實眼鏡 學光學影像重組

到了世紀中期,我們很可能會居住在真實與虛擬實境混合的世界。在我們的眼鏡或隱形眼鏡裏,會同時看到虛擬的影像疊映在真實的世界之上。 虛擬真實就是將現有的聲音、影像、繪圖、文字等技術加以整合與改良,讓使用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提供一個對照真實的虛擬世界,就能讓使用者在家都可以體驗現場感。   相關文章:[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我常常覺得,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可能性遠比我們想像中更豐富。VR用在射擊遊戲中令人如臨實境,用在恐怖片中讓人無處可逃,但這些嶄新經驗就是VR的全部嗎?恐怕不是,也不應該是。 要自製虛擬真實眼鏡其實十分簡單,中小學生都能做到,現在就趁著停課的日子,齊齊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虛擬真實眼鏡,從中探索反射的STEM知識。 材料:凸透鏡、硬紙皮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環保紙箱瀡瀡樂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倍數及因數(附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變化萬千的STEM砌砌牆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內容提供︰iSTEM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口罩供應不足,一罩難求,如何自保? 光觸媒點可以抗菌抗毒? 海賊王漫畫出現的天龍人口罩又可行嗎? 名師Stem Sir鄧文瀚老師與您逐一解構什麼是光觸媒,現在就來長知識吧!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倍數及因數(附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口罩大學問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變化萬千的STEM砌砌牆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內容提供:STEM Sir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口罩大學問

外科口罩是阻擋黏附著飛沫的細菌和病毒進入我們的鼻腔和口部,可稱為防疫的第一道防線,不過: 1. 抗疫時期是否一定要戴口罩? 2. 口罩款式五花百門,怎樣選擇才精明? 3. 怎戴口罩才算正確? STEM Sir提提您,佩戴時都記得要先洗手,還要依照衞生防疫中心的正確佩戴口罩指引才能有效,千祈唔好戴錯,否則就會變成中門大開。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倍數及因數(附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變化萬千的STEM砌砌牆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內容提供:STEM Sir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坊間的夾公仔機四處林立,近至家中樓下,遠至日本、台灣、韓國,我們都可以找到夾公仔機的蹤影。雖然每局只需五元十元,但不知不覺就會令你花掉數百元。如果你不想再「倒錢落海」,就必須要知道夾公仔機的原理。甚至從中學懂蘊含的 STEM 元素,在家中 DIY 一台屬於自己的夾公仔機!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7 個主要部分組成 當中蹺妙增加夾公仔難度 和大家分享 DIY 夾公仔機之前,需要知道夾公仔機的原理和 STEM 元素。一台夾公仔機由七個部分組成,包括:公仔儲存箱、操控桿、落臂按鈕、機械爪、吊臂、路軌和收錢箱。作為商家,當然不希望公仔輕易就被夾走,因此商家會在夾公仔機上做一些調整。 作為玩家的你,第一,要留意機械爪的鬆緊程度,機械爪越緊就越能抓緊公仔。第二,要留意機械爪採用的物料,金屬物料會減低機械爪的摩擦力,而塑膠物料則能產生更多摩擦力,以抓緊公仔。第三,要留意機械爪的數量,機械爪數量越多,接觸點就越多,因此更能支撐物件。 DIY夾公仔機其實可以好易 簡單的夾公仔原來都涉及這麼都多STEM原理,要製作一架夾公仔機豈不是難過登天?非也!現時小書蟲推出的夾公仔套裝,讓你和小朋友可以在家中一起DIY夾公仔機。套裝包括一本遊戲介紹的英文書和製作夾公仔機的材料。 透過製作夾公仔機可以增加小朋友閱讀英文的動機和學習新英文詞彙的機會。過程中,小朋友更有機會學習滑輪原理和簡單的機械製作,啟發他們對工程和科學的興趣。 這套夾公仔機不單能讓小朋友自己動手製作,學習STEM的原理,更能鼓勵小朋友多閱讀,實行「遊戲中閱讀,閱讀中學習」。家長陪小朋友一起DIY夾公仔機,更是不可多得的親子活動! 內容提供:STEM Sir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從紙包飲品尋找STEM元素

大家是否知道「STEM是無處不在」呢?只要細心觀察,就很容易找到我們身邊其實充滿着海量的 STEM 元素。現在就教大家如何「從紙包飲品」開始認識科學、學習計算容量、以及欣賞工程設計。 從紙包飲品認識科學 紙包飲品包裝物料主要是堅固紙皮、鋁、塑膠(防水膠紙薄膜),它運用了保鮮包裝技術進行包裝,過程中以超高溫處理(UHT)技術進行包裝,將飲品無菌的包裝在紙包內,確保飲品無須冷藏亦可保存多月。 為什麼包裝上印有「切勿將紙包裝直接放入微波爐」?就是因為紙包飲品包裝含有金屬「鋁」的成分,若果把金屬放入微波爐進行加熱,有機會產生火花,造成危險。 紙包飲品盒其實是可以回收的,並可用水進行分解,製成紙漿(再造紙)、鋁及塑膠,日本更把回收回來的紙包飲品盒製成再生固態燃料 RPF(Refuse Paper and Plastic Fuel),優點是燃燒時所產生的熱能比燒煤高,更能減少碳排放。同時,產生的灰燼亦比燒煤少,並可用於大型鍋爐或發電。 從紙包飲品學習計算容量 在沒有量杯的情況下,怎樣能夠量度紙包飲品內,還餘飲料多少毫升?只要利用電子磅及運用分數應用的計算技巧,便能解決以上問題。 1. 分別量度未開過的紙包飲品和餘下的紙包飲品的重量 2. 計算餘下的飲品重量是未開過的飲品重量的幾分之幾? 3. 利用分數乘法把餘下的飲品佔未開過的飲品的幾分之幾,再與未開過的飲品的容量相乘,透過比例計算就知道餘下飲品的容量。 4. 再利用量杯度量餘下飲品的容量,比較一下與計算結果的相近,就能夠引證方法正確。 如果剪開長方體紙包飲品,便可以認識長方體摺紙圖樣的展開圖,更能夠讓學生發現長方體具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及十二個邊。同時,再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比較,著他們找出長方體是由三組大小、形狀相同的長方形所組成、有三組相對的邊及三組等長的邊,這樣就能加強他們對立體圖形的認識。 從紙包飲品看工程設計 紙包飲品一般都是以「長方體」設計的,利用長方體的設計有助密舖空間,方便存放及運輸。除了紙包飲品外,市面上有很多產品都利用了長方體的包裝設計,方便把貨品疊起擺放收藏。 長方體的支架是很穩固的,所以很多家具都運用了長方體的支架設計,以令家具變得堅固,在建築學上也有類似的應用。 STEM 在日常生活是無處不在,只要大家多觀察、多思考、多聯想,就能從生活中尋找出每件物件中藏有 STEM 的不同元素。 內容提供:Stem Sir 刊載於︰GRWTH app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詳細內容

人人都講STEM,唔通個個都識STEM?

近幾年來,家長都應該聽過不少和STEM或者STE(A)M有關的產品和服務,但究竟有多少家長了解STEM是什麼呢?是不是買套機器人玩具給孩子就是STEM教育呢? 其實,STEM曾經叫作SMET,是美國的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提出來代表由 Science、Math、Engineering和Technology等學科或相關課程衍生出來的工作職位類型,像機械工程師、化學家、電腦程序員等等,都屬於STEM相關的工種。SMET則在2001年重新排列成STEM,至於STE(A)M, ST(R)E(A)M等等,則可視為STEM的變化版本。 STEM School的8個元素 至於STEM教育,其實現時還未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定義,不少人誤將STEM教育理解為四個科目,這顯然是錯的。實行STEM教育的時候,該四個科目的知識當然不可或缺,但若以為像從前硬背死記四個科目的知識便等於實行了STEM教育,卻明顯不足。 由芝加哥大學的 Dr.Jeanne Century 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目標是看看標榜自己為STEM School的學校究竟和傳統學校有什麼不同。團隊發現不少STEM School都指出STEM並不是四個科目,而這些學校通常擁有8個元素,分別為: Problem-Based Learning Rigorous Learning Personalization of Learning Career, Technology & Life Skills School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External Community Staff Foundations Essentials Factors 從筆者來看,STEM學校並不是刻意授予科學、數學、工程和科技等知識,而是去創造出一個優質教育的環境,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體驗STEM相關的事物。以STEM作解難既然STEM教育並未有很清楚的定義,那麼作為今天的師長和家長,又應如何理解STEM呢?筆者綜合不同學者的見解,認為STEM指的是四個不同概念: Science discovery (科學探索) – 例:發現水受熱後變成蒸氣,蒸氣是高温的。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應用) – 例:既然蒸氣是高温的,可以用來煮食。 Engineering process (工序)| – 例:用什麼工具、跟從什麼步驟來安全運用蒸氣,作為煮食用途。 Mathematical analysis (數學分析) – 例:收集數據,以統計學分析如何更有效運用蒸氣,以煮出更美味的食物。 再運用以上四個概念去處理問題、解決疑難,就是STEM。簡而言之,孩子要學的是一套「以邏輯基礎運用科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解難技巧(Problem solving skill)。 Photo by Markus Spiske temporausch.com 在STEM教育上,我們應該為孩子準備什麼? 筆者認為,作為老師和家長首先要拋開高科技玩具即等同STEM學習的誤解。讓孩子擁有一台昂貴的機械人,並不等同你給予了他高質的STEM教育。 筆者相信,你讓孩子以買機械人時附送的流動電話程式來控制機械人移動,從當中所學到的,並不會比買一輛便宜的遙控車多,更加比你容許孩子把遙控車和遙控器解體再組裝來得少。一些學校會購買3D打印機,但其實最終和讓孩子學了小畫家,再用打印機將圖像打印出來沒有太大分別。以3D打印來學習STEM的精髓,在於讓學生自行設計一件需要由多個配件組裝而成的物件,再由學生將所有配件以3D打印技術製造出來後組裝。然而,香港有多少間學校的老師有如此能力指導學生,同時又非常熟識3D打印機的應用程式呢?筆者對此表示質疑,需知這種設計技術連對畫圖程式的認知,即使在大學,也需教授好幾個學期才達至初階,而且還未計及提升畫圖程式熟練度的練習。所以在當前香港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和學生是否有足夠時間,可以好好運用3D打印機來實現STEM教育呢? 筆者看過不少學校有關3D打印的展品,即使是中學,一般也只能做到整件打印。說白了,即使是能繪畫出較複雜的作品,也只是該學生對應用程式上較熟練而已,對STEM學習幫助不大。其實多年來教育界在3D打印上的誤點還有很多,筆者有機會再另行撰文詳述,但肯定的是,若學校或家長希望運用3D打印技術來進行STEM教育,請勿低估其時間投放。 Photo by mintchipdesigns 切忌填鴨,開心學習至上 學校和家長可按照孩子的不同年紀,因材施教。像小學生,應該先集中在以輕鬆愉快的方法去吸收更多和科學有關的知識,先以科學探索(Science Discovery)為目標。多參與跟科學相關的活動,培養其對科學的興趣,切忌以填鴨式進行,避免孩子對科學失去興趣。 待孩子大一點,基本的數理知識鞏固了,就應該進行更多具解難的活動,例如拯救枯萎植物、如何讓紙飛機飛得遠一點等等。這些活動在擁有基礎數理知識後會好玩得多、學得更多,再加上在小學年代培養出來的探索精神和觀察力,自然可以提升其科學解難的能力。 至於給予小學生的玩具和服務,筆者建議不用花太多,一些遊戲軟件、積木、四驅車、磁石指南針組合、摺紙、滑翔機、桌上遊戲、參觀科學館、參觀污水處理廠等等,按照使用方式和講解方式已經有不俗的效果。家長付款的時候可要多考慮「孩子如何玩」、「孩子會否感到好玩」(請緊記,不是作為家長的你認為好玩),而非單單看上去高科技。那麼,大家就不會再浪費金錢在高科技但無效果的產品上了。 內容提供:STEM Cit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融入社區的STEAM教育

本年初有幸到訪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擔任其一年一度STEAM比賽的評判。學校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陽光笑臉遍校園、共融文化互支持、創新科技澤社群。特別是校長親切的笑容和開朗的笑聲極具感染力,促使師生皆投入STEAM教育學與教的過程中。 過程中我特別欣喜見到很多家長撥冗到校為同學打氣,共享孩子的學習喜悅。由於雲泉學校擁有較多南亞裔孩子,故以英語教學為主,聽著不同種族的孩子們以流利的英語交談,我猶如置身國際學校的學習環境當中。 一切從「關心社區」出發 是次STEAM比賽主題是「關心社區」,孩子們先要了解社區的各種問題和需要,從而對一個特定的社區問題疑定解決方案。比賽過程中,各組同學的表現均十分出色,能看孩子們和老師們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去探究問題、蒐集背景資料和建立解決方案。可見透過參加STEAM比賽,能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地運用跨學科知識,實踐多角度思考協作解難。 小眼睛看大社區 有一組同學發現區內公園欠缺為長者而設的運動設施,他們建議在公園內設立大型顯示屏幕和安全地台,讓長者們一起跟著屏幕中的導師和音樂安全地做合適長者的運動。同學亦主動訪問了區內長者,參考用家的意見,進一步優化他們的方案及產品設計。小組在台上介紹方案時,同學們上下一心,各人擔當不同的角色。有些負責講解、有些維肖維妙地扮演長者做運動、有些負責回答評審的提問……可見小組成員在匯報過程中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圖1: 評判們一邊測試「垃圾桶機械人」的效能,一邊聆聽同學的介紹。同學加入人文學科和藝術元素(Arts),把機械人變得色彩繽紛,與平時骯髒的垃圾桶截然不同。不但能美化環境,亦能解決社區衞生問題。(相片由雲泉學校提供) 另一組同學建議區內公園應增設親子休憩設施。他們參考了外國的例子,提議在公園設置二人共用的「親子鞦韆」,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盪鞦韆,共享愉快的親子時光。當天,其中一位評判是該區的區議員,她對孩子的創意和建議讚不絕口,並樂意在區議會倡議設置「親子鞦韆」的方案。可見孩子的洞察力和創造力絕不比大人遜色。 還有一組同學發現區內行人道上的垃圾桶常常滿溢,清潔工人往往未能及時去清理垃圾,構成社區衞生問題。因此,他們設計了一個垃圾桶機械人,每當垃圾桶的垃圾滿載時,它便會自動前往就近的垃圾收集站,瀉下垃圾後便會返回原本的位置。孩子們用模型來展示該機械人的運作和功能,十分有創意(圖1)。孩子再透過和評判的討論,進一步了解該在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例如孩子發現,在人多的路上,走動的機械人對途人會構成一定危險。另外,垃圾桶的味道也許會對市民帶來滋擾。孩子積極地回應評判說:「多謝各位的意見,我們會繼續努力,把設計進一步改良。」可見,同學掌握到「精益求精、不斷進步」的創科精神。 雲泉學校又把人文學科和藝術元素(Arts)加入在STEM教育中,變成了STEAM教育,希望學生從關心和改善人類社群出發,並把藝術融入STEM的產品設計當中。例如:同學留意到社區環境衛生的問題,再花心思把垃圾桶機械人打扮得美輪美奐,不但可美化社區環境,亦可讓市民對垃圾桶的形象改觀。 在比較不同設計方案的優劣時,孩子建立明辨性思考。 這5C正是廿一世紀的育才目標。 這次STEAM比賽舉辦得十分成功,雲泉學校的同學能體會到跨學科的學習模式,透過自主學習和設計循環(Design Cycle)去建立解決問題的方案。他們亦能夠對社區作深入了解,從而關心(Compassion)區內人士的需要。在協作學習(Collaboration)的過程中,孩子學會有效溝通(Communication)的技巧。有趣的題目讓孩子發揮創意(Creativity)思考解決方案。同時,在比較不同設計方案的優劣時,孩子又建立明辨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5C正是廿一世紀的育才目標。 近年,教育局極力推動跨學科閱讀(Reading across curriculum),老師也可考慮在STEAM學習中加入跨科閲讀元素(Reading)。 亦可加入電腦編程和機械人元素(Robotics),進一步豐富STEAM教育學與教的歷程。 STEAM教育能否成功有賴敢於創新、願花時間及循循善誘的教師團隊。教學團隊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校長須讓老師擁有專業自主空間來發揮創意,並盡量在資源上配合,方能讓學校在STEAM教學更上一層樓!這樣便能惠及學生,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意, 讓他們成為關心社會和樂於助人的未來社會主人翁。 圖2: 同學正在討論如何回答評判的題問。這組同學透過立體模型,為校園建議了一個善用再生能源的方案。(相片由雲泉學校提供) 圖3: 同學正嘗試回答評判的題問。這一組同學透過立體模型, 設計了一個運用太陽能發電的候車室。讓在路邊等候巴士的乘客不用吸入汽車廢氣之餘,更可以在舒適的候車室享受冷氣和閱讀報章雜誌。(相片由雲泉學校提供)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