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三):幫助孩子面對校園欺凌

(圖:黃清渝) 若孩子出現多項與欺凌相關的情緒變化,家長一定心急如焚。這個時候,家長先要深呼吸冷靜下來,再找一個好機會與孩子耐心討論: 主動詢問: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自己的觀察,並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况,例如:「我看到你手臂不時有些瘀傷,心裏覺得很擔心。你的安全對媽媽來說十分重要,你可以告訴我你在學校是否遇到什麼事情嗎?」若孩子說「沒事」,或者顯得不想回應,家長可以用肢體語言去安撫孩子(如:握着孩子的手、輕拍孩子的膊頭、擁抱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永遠都在這裏,永遠都願意聽願意講」,之後再找別的機會問孩子相類的問題。 積極聆聽:若然孩子願意分享,並開始透露被欺凌的過程,家長可以反映孩子的情緒,並把情緒背後的原因複述出來。這樣做可以令孩子覺得有人明白自己,亦會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忙,例如: 孩子:「小明把我的文具扔到垃圾桶……」 媽媽:「小明無緣無故把你的東西扔進垃圾桶,你一定覺很憤怒?」 孩子:「我覺得很丟臉,我去撿回文具的時候,全班同學都在笑……」 媽媽:「全班同學面前在垃圾桶撿東西,我也會覺得很尷尬。」 肯定孩子:當家長了解孩子的情况,並充分表達同理心後,可以告訴孩子:「謝謝你告訴我遇到的困難。被人欺負絕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亦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弱小。」家長可以引用自己兒時遭遇,或其他名人為例子(如: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荷李活演員Tom Cruise、奧運金牌得主Michael Phelps、大企業家Elon Musk都曾經在年幼時受過欺凌),令孩子明白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 討論策略:若家長認為孩子可先嘗試自己處理事件,便與孩子討論如何應對在學校面對欺凌者。若有需要,家長可以在家與孩子作角色扮演: .挺起胸膛、雙手垂直放在身體兩邊。 .不回應對方及繼續向前行,眼神不閃爍,與對方保持短暫而精神的眼神接觸(約3秒)。 .保持平靜而不表現傷心,不乞求對方,也不向對方發怒。 .離開現場並前往自己的朋友、老師處,或其他人多的地方。 若這些處理方法無效,或家長發現情况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成人直接介入,家長可以主動和校方接觸,與教師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0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父親節大平反

Vinic爸爸當了8年父親,度過了8個父親節。每年,都過得很開心。可是,我在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父親節總是給母親節比下去?這是極不人道的差別待遇。 蒐集了一些爸爸對父親節的看法,最特別的包括: .母親節外出吃飯慶祝,爸爸負責結帳;父親節外出吃飯慶祝,也是爸爸結帳。這兩年應該少了人會外出慶祝吧。不過,在家吃飯,同樣要爸爸付外賣帳單。 .母親節,孩子都花盡心思為媽媽預備禮物。可是爸爸每年都只是收到孩子的勞作、心意卡。 .有些爸爸不喜歡特別慶祝,但心裏又害怕孩子對這天毫無表示,這些內外交戰折磨不少爸爸。 .有些爸爸會說:「堂堂男人,有需要特別慶祝父親節嗎?」 你是好爸爸嗎? 無論你是否跟這些爸爸想法一樣,但敬請留意,那天只有爸爸是主角,不要輕易放棄這個機會。 稍等,在行使權利前,要先履行義務。你,有當一個好爸爸嗎? 或許我們要自我評估一下,是否當上了一個好爸爸。例如,跟孩子關係如何?最近一次聽到孩子說「愛你」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爸爸會單獨跟孩子相處,來一次二人約會呢?最近一次聆聽孩子的想法是什麼時候?什麼場合?還記得嗎? 跟孩子相處 時間多少非關鍵 如果你能夠答到以上問題,而這些事都是近來發生的,那實在太好了。要做好爸爸,在「6A品格教育」裏,「時間」(Availability)是一個關鍵,是每一個好爸爸都需要付出的。 這裏說的是Availability,並不是Time。即是,時間並不以多寡去衡量。假如爸爸是一個大忙人,「如何花時間跟孩子相處」比「花多少時間跟孩子相處」更重要。 當我們跟孩子相處時,一起經歷的,都會成為孩子心中的記憶,而這些記憶是帶有情感,能陪伴孩子一輩子。陳奕迅其中一首歌叫《單車》,當中有以下幾句︰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 的確,或許我們都是大忙人,可是爸爸永遠是孩子心中的巨人,就算爸爸只是默默陪住家人,什麼也不做,還是會令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回想我這8年的爸爸生涯,為孩子付出的一點一滴,都滴進他們的心裏。父親節,或許不是特別地備受重視,甚至孩子每年都是重複以手工勞作作為禮物(其實這些禮物是非常珍貴,只是頭幾年當爸爸才可以收到)。但爸爸們不要忘記,我們要先當一個「受得起」父親節的爸爸,才去要求家人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好嗎? 祝爸爸們有一個溫馨愉快的父親節。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0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鬆開執念自有生命的火花

早前觀賞動畫電影《靈魂奇遇記》(Soul),讓我有很多反思。故事講述主角Joe在中學教音樂,常感懷才不遇,夢想是成為出色的爵士樂鋼琴家;好不容易獲得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不幸意外身亡。他心有不甘,誓要把靈魂從鬼門關拉回來。他發現只要說服不肯誕生為人的「靈魂22號」尋找「生命的火花」,他就有機會死而復生,重返人間。 靈魂奇遇記的啟發 父母普遍「望子成龍」,期望兒女成為律師、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士,擁有所謂的「成功人生」。為此有些父母千方百計催谷子女,報讀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或興趣班,只要子女稍為達不到要求便大聲指罵。但這往往招致反效果,令子女愈來愈提不起勁學習,甚至因壓力沉重患上情緒病。 電影中的Joe執著於圓夢,認為這是生於世上最大的意義。可是他為爵士樂天后Dorothea伴奏後,卻沒有預想的狂喜,只覺得「原來不過如此」。Dorothea跟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小魚追求活於大海,大魚告訴牠「你就在大海中呀」,小魚卻說自己只是在水中,牠渴望的是大海。 平淡不等於平庸 我們常被灌輸「要追求夢想,才無悔人生」。正如Joe渴望偉大成就,努力爭取當然很好,可是如果小朋友像靈魂22號,沒有世人眼中驚天動地的夢想,又是否等於一事無成?22號歷經千年,有不同偉人當他的生命導師,但他仍未找到「生命的火花」,但當他進了Joe的肉身,感受到pizza滋味、微風送爽、落葉之美,初嘗人間細碎美好的他,有了當人的渴望。大夢想與小確幸都可以是生命的火花,毋須比較。人生的意義,不以是否熱中於追夢來量度,懂得活在當下,即使恬靜平淡,人生也可以充滿「火花」。淡如水,細細品嘗一樣能嘗出甜味。人一旦習慣,容易變得麻木,要常提醒自己打開五感生活。 好好感受每道微小 電影兩個主角形成強烈對比,一個不想生,一個不欲死;一個苦苦追尋,一個無欲無求。其實沒有誰比誰高尚。我小時候很喜歡打籃球,夢想成為NBA球員,這當然遙不可及,但我沒因此而放棄打籃球。人生可以有很多追求,卻不一定翻天覆地才叫成功。在教育路上與孩子同行同成長,期望他們得到愛、懂得愛,細味與子女及學生相處的每個當下,一樣讓我充滿力量。 人生有很多難處,孩子未必達到父母心中所想,但讓他們開拓自己的路,可能比強加「偉大理想」在他們身上走得更遠。孩子自有其生命軌迹,就由他們好好感受每道微小。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英基重英文 有利直資私小面試 問◢ 女兒現在讀英文及普通話的學前班,在家活潑,會講句子,背到《三字經》、《弟子規》,可以用簡單英文交流,喜歡聽故事、寫字、畫畫。現獲ESF(英基學校協會)及根德園幼稚園取錄。小學想她入讀直資或私校,中學打算到外國升學,但也有機會留港讀書。家庭經濟來說,讀根德園會較充裕,ESF則剛好。 兩間學校教學模式完全不同,讀ESF怕她中文不好,讀不上也轉不回普通學校。根德園聽聞功課比一般學校深及多,更要背默,還要外補英文,小朋友和家長可能好辛苦,但另一方面或對升小有優勢。報小一我們有15分,校網62,只靠叩門和大抽獎,升一線學校有難度。現在煩惱哪一間幼稚園才適合。 答◢ 在香港,如果小朋友只得15分而又想報讀一線官津小學,唯有用「大抽獎」和「叩門」兩招,而大抽獎和叩門都有運氣成分,所以沒有sure win的!還是憑實力報直資私小比較可靠。不過很多直資私小要用英文來面試,似乎ESF容易練好英文,加上女兒活潑可愛,應該有機會考入心儀直資私小,何况流利的英語對叩門面試亦有幫助!至於中文,小朋友既然背到《三字經》和《弟子規》,在家再多講一些中文,應沒問題。 聖心有機會直升小學 問◢ 女兒是非常內斂的小孩,對男性或說話比較大聲的人都表現非常害羞,不敢直視或接觸,亦不敢在班中答問題,課堂專注力較弱,很難坐定。在街外都是跑跑跳跳,十分喜歡戶外活動,在家中獨自一個則喜歡畫畫聽故事,寫字認字等能力不錯。請問選中西區嘉諾撒聖心幼稚園,還是學之園幼稚園比較適合?家住青衣區,似乎校網不理想。考慮搬41網考九龍塘官立小學或往11校網,目標是入讀嘉諾撒聖心學校。 答◢ 其實答案已在你的問題中,既然你想搬到11校網而目標是嘉諾撒聖心,便揀選其幼稚園吧!聖心有機會直升小學,又是傳統名校,只要學識「坐定定、守紀律」便可以了!學之園沒有直升小學,也要與他人競爭,未必適合你女兒。 25分選呂明才機會大 需搬屋 問◢ 家住荃灣,持宗教分,自行有20分。心儀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但自行機會很微,孩子叩門能力弱。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則是校友身分,持25分,但路程遠,沒有校巴。葵青區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又如何,自行機會大嗎?應怎樣選擇呢? 答◢ 用25分報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是有很大機會的,不過遠又沒有校巴,唯一解決方法是搬去沙田。葵青區全完第二小學在65校網排名第4,亦不錯,20分也有機會。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不一樣教養:展現真我 更勝「表面」乖寶寶

輔助模式教養 從「心」建立好品德(staticnak1983@iStockphoto) 做父母的,一直被教導要從小向孩子灌輸正確的美德,以培育出謙恭有禮的小朋友。這些美德本質沒有錯,然而採用「社會化模式」教養(socializing mode parenting),即透過控制及改變兒童行為來切合社會和文化的規範,或會為小朋友的心理發展帶來影響。近年不少西方育兒專家都倡議,家長改用以兒童為中心的「輔助模式」教養(helping mode parenting),用同理心跟孩子連結,並按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進程,來協助他們逐步建立美德。 遇到以下情景,你會怎樣處理? 你和6歲兒子走路途中,他說很累,想你抱。你會跟他說什麼? 幾個家庭一起聚會,你的兒子正在把玩自己帶來的玩具車,小明跟媽媽走來問他借來玩,但兒子說不願意。你有什麼想法? 新年團拜,一個親戚熱情地走來,要求你3歲的孩子跟他打招呼,孩子因為怕生,表現得很不自在,不久更哭起來,你會如何應對? 4名現任及前任的教師,Jeff(左起)、Karen、Alice和Michell均相信,「輔助模式」教養比傳統模式更能培養出有主見、主動及富同理心的孩子。(朱安妮攝) 操控行為迎合社會 或影響心理 上述場面,相信家長都不會陌生。面對孩子「扭抱」,對白往往是「6歲的小孩不用媽媽抱了,要自己走路才對啊」,又或是「你乖乖,自己走,等一會我買雪糕給你」;面對別人的請求,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兒子表現得落落大方,於是對他說「朋友之間應該要互相分享」,努力游說他把玩具車借給小明,甚至「加多兩錢肉緊」施壓,「這麼自私的話,我下次不買玩具給你了」;至於見到長輩,必然要打招呼,慣常會說︰「小孩子要有禮貌才行,叫叔公吧!」又或者以身作則先作示範,然後鼓勵子女跟親戚打招呼。 時至今天,我們大多數家長仍奉行19世紀末開始流行的「社會化模式」育兒法。然而不少育兒專家,包括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者、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均指出,此法有其不足之處。他在著作中提到「社會化模式教養把重點放在兒童的『好』行為上,多於他們的情緒健康狀態,卻忽略了好行為其實是由健康情緒自然引發」。他認為,建基於兒童身心發展的「輔助模式」教養更值得推崇。 在香港,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翻譯成《善養小童成大同》的慈善機構「教育大同」,亦十分支持「輔助模式」教養,聯合創辦人之一黃斯薇(Michell)說,主流的教養模式,只強調孩子需要符合社會的規範和期望,並不主張他們展現真實的自己,「因為『真實』必然包括負面情緒,但這正是大家眼中的『不好』,我們一直被教導,社會只需要『好』、『乖』、『聽話』,能達到美德標準的孩子」。   傳統的「社會化模式」教養,只會控制孩子的行為,而非去理解他們。(maroke@iStockphoto) 按身心發展 培養「發自內心」精神 團隊成員翁志明(Jeff)強調,他們並非要否定傳統美德,「有禮貌、愛分享、負責任等,都是好的美德,只是在『社會化模式』教養下,孩子毋須明白為什麼要分享便『被迫』分享;還未知道為什麼要講禮貌時,就『被迫』講禮貌。那麼孩子只能做一個表面『乖』的孩子,因為唯有守規矩才會被肯定、被愛」。他補充,如果孩子是發自內心的有禮貌、愛分享、負責任,沒有問題;但要培養出「發自內心」的精神,其實需要一段很漫長的過程。 教育大同另一名聯合創辦人周凱旋(Karen)笑言,自己便是「社會化模式」育兒法的受害者,「我媽媽是一個很重視禮貌的人,小時候每次見到親戚,她都提示我要叫人。但其實我渾身不自在,因為這些人從來不是跟我直接交往,我對他們沒有感情,根本開不了口。久而久之,我甚至害怕見到長輩,怕他們嫌我不夠得體,同時亦產生羞恥感,不明白自己為何這樣差勁,不能夠主動叫人」。 因着這份「童年陰影」,促使Karen改以「輔助模式」培育下一代,「兩個女兒還小的時候,我會代她們叫『爺爺、嫲嫲』的,因為我知道她們不想叫」。Karen相信,透過父母身教,孩子會逐漸明白打招呼是什麼一回事,當他們心理準備好,自然會跟着做,用不着向他們施加壓力。 新的育兒方式更尊重孩子的自由,讓他們流露真實的情緒。(szeyuen@iStockphoto) 自小「被迫」分享 內心矛盾不解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輔助模式」教養,「教育大同」伙伴企業「教育大同社企」計劃出版相關繪本系列,作者之一關月婷(Alice)指出,「社會化模式」教養不單影響童年,並可持續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她便曾經因為Jeff吃了她一包心愛的薯片而心中惱怒,「我由細到大,都被教導要share(分享)。當下其實很不開心,因為我只得一包,而且不容易買到,但又不知道自己原來有權say no。內心很矛盾,一方面嬲Jeff掠奪我的薯片,另一方面亦責怪自己『小家』、『自私』,十元八塊的薯片也斤斤計較」。她說若自幼有機會捍衛自己的東西,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思想應該不會如此複雜,反應亦不會這樣大。 平等溝通 無一方專制「話事」 初接觸「輔助模式」教養的家長,或許會疑惑,是否即是孩子「想點就點」?甚或父母要「卑躬屈膝」,事事遷就?Michell斷言否認,「沒有人需要屈就,爸媽不用,小朋友亦不用」。她解釋,「輔助模式」教養只是鼓勵家長從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需要,但當自己或外在有局限,不能滿足小朋友時,可跟他協商一個「雙贏」的方案。Michell以「扭抱」作例子。「可和孩子商量,如果媽媽抱你一會,讓你休息,你亦自己走一段路,讓媽媽休息,可以嗎?又或者索性大家都坐下來休息,待體力恢復才一起走路,這樣又好不好?」Michell強調,最重要是讓小朋友跟父母站在平等位置上溝通,而不是讓任何一方專制地「話事」。 文︰沈雅詩 (註︰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教育大同社企」正籌備出版融合了「輔助模式」教養概念的繪本系列。(受訪者提供) ■知多啲 睇繪本認識不一樣教養 「教育大同社企」正籌備出版融合「輔助模式」教養概念的繪本系列《芊芊和比比》,並透過預訂形式眾籌製作經費。整個系列包括《媽媽抱!》、《第一次到朋友家過夜》、《分享》、《與親友聚會》和《泡泡大發現》共5本,合共$500。另外,為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教養模式,教育大同社企亦設計了一個小測驗,有興趣的,不妨進入網站探索一下。 繪本眾籌計劃︰bit.ly/3wL2Z2Y 教養模式小測驗︰bit.ly/3daDgc4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幼園生已有膚色既定印象

雖然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有非華語人士居住,但是直至今天,大部分說華語的居民,依然很少在生活上與非華語人士接觸,對他們普遍缺乏認識。那麼,華語小朋友應否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 生活經驗影響孩子印象 讀者也許認為,小朋友年紀尚小,未能明白歧視這些艱深理念。然而,研究結果並非如此。無論外國還是本地的研究也發現,3至6歲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經對不同膚色的人有固定的印象。研究員會向幼兒展示不同膚色人士的圖片,問他們有什麼觀感。結果,幼兒對黃或白色皮膚人士,更多選取「友善」、「誠實」等特徵,印象正面;對深色皮膚人士,則更多選取負面的「自私」、「兇惡」等。由此可見,幼稚園階段的幼兒,心中已經對不同膚色人士存有既定的印象。 讀者又或者會問,如果成人不歧視不同膚色人士,小朋友就不會有這些負面印象?就這看法,我們可思考: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經驗給予了他們什麼印象?例如:小朋友在港鐵中,看到乘客都不選擇坐在某些人的旁邊,他們自然覺得,不應坐在這些人附近。另外,小朋友遇到某種族的第一個人是傭工,第二人也是傭工,第三人也是,很容易就推論出「這種族人士都是傭工」的結論。因此,就算成人不歧視,現今社會給予小朋友的生活經驗,也使得他們對非華語人士有一定的印象。問題是:我們應否把社會這些固有印象,延續到下一代的小朋友? 認識多元文化 拓闊平等社會想像 我們看坊間的教材、繪本,不難看到當中對非華語小朋友的描述,常常是「無自信」、「說話結結巴巴的」。其實,形容非華語小朋友應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他們也是「天真活潑」、「能歌善舞」,為何我們偏偏不這樣描寫,而只側重他們的中文水平?教育小朋友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對將來社會美好、平等的想像?還是要延續一個本可改變的現况? 文化共融不是同化,我們期望雙向溝通、互相學習。非華語人士要學好中文、融入社會之餘,華語人士也要認識非華語人士的生活習慣,欣賞他們多采多姿的文化。多元文化拓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生活方式。香港的定位是國際城市,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士只會愈來愈多。除了學習外國的文化,小朋友也應該認識香港本地由開埠以來已有的多元文化。小朋友對多元文化有所覺醒,香港社會將來才可變得更平等。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7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ADHD孩子 「着機」才叫好

「着機」意味着什麼?以每人手上也有一部的智能手機為例,着機的時候,可以隨時跟別人通電話,亦可連繫上互聯網,按需要使用不同的溝通軟件及應用程式;相反,「熄機」就是將它一切的線路和功能都中斷。原來,對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孩子來說,「熄機」是壞事,「着機」才叫好! 「我天生就會周身郁!」 ADHD這名稱,對大部分香港家長來說並不陌生。其主要徵狀有:(1)專注力不足、(2)衝動行為及(3)過度活躍。每個懷疑或診斷為ADHD的孩子,情况都獨一無二。有些人只有(1),執行功能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有些則夾雜(2)及或(3);兼有讀寫障礙及或對抗行為等共有狀况的也很常見。另有些人容易有焦慮感,有的會出現妥瑞症徵狀。醫學名詞一大堆,情况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而我的小兒子小強,是(2)和(3)的代表,也夾雜一些(1)的特徵。 當小強還是4歲時,記得有一天晚上,外婆跟他一起睡覺。他在牀上手舞足蹈,翻來覆去,擾攘良久也未肯入睡,於是外婆忍不住問他:「你就不可以停下來嗎?」相信一般成年人都跟小強外婆有相同想法,恨不得孩子又乖又靜,少添麻煩。年紀小小的他竟這樣回答:「我是不可以停下來的!我天生就是會『周身郁』!」他有如此認知,兩婆孫有此微妙對話,那時只覺得很有趣。 小強6歲那年,有一次他的嫲嫲帶來驚喜,晚飯時間突然出現。小強極為興奮,不單從飯桌跳起迎接,而且來回跑盡家中每一角落,直至突然傳來猛力「嘭」的一聲,再接着的「哇哇」嚎哭聲,他才停下來……原來,他意外地撞上牀角,右下眼角的皮膚當場被割開了!因為傷口太深,要送往鄰近醫院處理,即晚縫合了傷口。那夜真夠折騰,對於他的過度活躍,心有餘悸。 勿為減少麻煩 叫孩子「熄機」 疫情期間,網課持續,教師要求孩子開啟視訊,坐定定在鏡頭前上課。起初我總是收到教師投訴,不是說小強亂打信息串,便是沒有上載某些功課,有一次更在課堂上開咪唱起歌來……他在一個人、欠缺互動的情景下,就是不能坐定定學習,對他來說,上網課實在是太無趣了!再者,比起實體課,教師用了更多時間管理課堂秩序,所以小息時間甚至會被犧牲,連這少許到處走動的機會也沒有了,結果是災難級的,在整個全網課時期,小強所有學習的意欲都進入「熄機」狀態了。 以上都是圍繞着(3)過度活躍的情况,去認識小強的真正需要。活躍、多動、「周身郁無時停」,再加上(2)衝動行為,完全「着機」的孩子,的確讓家長很苦惱,我已領教多年。直至近日,在我以員工身分參與的特殊教育證書課堂上,透過導師解釋,才恍然大悟,明白「着機」狀態的小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和投入學習。作為他的媽媽,不應為着自己少點麻煩,多點安寧,便想法子叫他「熄機」。我要重新調整想法,接受真正的他,給予更多愛心和支持,協助他健康快樂成長。方法有很多,在乎我是否願意尋找、學習、應用。在此,先感謝丈夫常帶他外出運動。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7期]

詳細內容

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寶寶在9個月大左右開始懂得爬行,以及扶着牆邊或梳化踏步,家長興奮地期待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學行車(圖一)和嬰兒用品,聲稱有助寶寶體能發展,家長往往會問:學行車能否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是否必要?是否安全等問題。 幼兒自從學會坐起後,會更偏好直立的姿勢,以便觀察周圍的事物。他們對身邊的環境感到好奇,學行車令幼兒有獨立自主的感覺,能自由自在地前往不同的地方探索,接收更多不同類型的視覺資訊,從而刺激認知發展。同時,將幼兒放在學行車內,家長便可以抽身處理家務和其他事情,這是很多家長喜愛用學行車的原因。然而,學行車卻不利於幼兒的體能發展! (圖一)(作者提供) 反礙體能發展 肌力不足易失平衡 學行車,實際是被用作「坐行車」,幼兒坐在學行車內以腳尖發力撥地推動車子前進(圖二),使幼兒的重心長期前傾及不斷強化小腿肌肉,令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肉縮短,導致將來在走路時出現腳尖步行、腳跟不着地及向前衝等毛病,幼兒容易失平衡而跌倒,令學習走路更困難。 再者,學行車有支架支撐,幼兒坐在學行車內所謂「行走」,完全不需用到正常學行時所用到的大腿肌力、核心肌群及四肢協調,弱化了幼兒下肢的力量及平衡力。一旦離開學行車,幼兒便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己走路。走路除了需要雙腳的力量,也需要平衡力和不同肌肉群組互相協調,這些都不是坐在學行車上步行訓練得到。由此可見,學行車無助幼兒學行之餘,反而更有礙他們掌握走路所需要的能力。 (圖二)(作者提供) 地面活動更利發展 幼兒使用學行車,會減少他們練習爬行、自行坐起及站立的機會。不如多讓幼兒在地面活動,自由活動身體的每一部分,亦能刺激腦部發展,思考及計劃如何運用和協調身體移動至目的地,如爬行、翻身滾動、扶着家具、坐着挪動身體等,動作更多元化,這些全是幼兒準備開始走路、在學行車內學習不到的必要技巧。家長可以考慮以網牀或在地上鋪上地墊,配以防護圍欄來代替學行車,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空間去發展體能。(圖三) (圖三)(作者提供)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胡凱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疫下新常規:幼稚園網絡教學變革

  5歲幼兒和家長共同創作的立體故事(作者提供)   轉眼幼稚園採用網上授課已經一年了。教師們從開始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逐步找出適合的方法,其間經歷了很多摸索、跌倒、升級和創新的教法。最近的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幼稚園教師們對於未來網絡教學的看法有了質的變化。教師們從最初提供教學內容為主的影片,到現在可在影片中加入互動遊戲,以及在即時視像會議(例如Zoom教學)中添加互動的機會。 數碼科技可以讓久久未能親身與朋輩相聚的小朋友,圍坐在屏幕前社交和互動。初期實施視像教學時,也曾擔心學生的住處會有嘈雜聲,於是教師們會替小朋友設置「靜音」。但後來逐步調整課堂人數和方式,師生也掌握了課堂的節奏,學生不用再全程「靜音」,反之增加了許多互動交流的機會,甚至協作的遊戲。事實上,教學者和學習者相互影響,當部分年幼的小朋友也懂得操作基本的設備時,課堂氛圍便發生轉變。 不少學校也因應幼兒學習的情况,發展校本混合教學模式,即結合線上課堂和線下在家中延展的活動。例如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策劃的集體「早操舞」,與幼兒即時互動做早晨運動,幫助小朋友在群體中建立作息規律。對於年幼的學習者而言,保持規律的健康生活也是疫情期間一個重要的學習經歷。另外,學校也結合有趣味的繪本,展開「喜悅繪本」故事之旅,透過影片聆聽教師講述故事,之後再配合家長小錦囊、家庭延展材料包、五感遊戲等,把真實的學習經驗帶入家中,並使用視像會議分享幼兒的學習經驗。教學中,也逐步培養出家庭積極參與和配合。教師分享說到,兒童的探索和創作成果超乎他們的預設,許多家長也願意在家中運用小錦囊的策略與孩子互動,並回饋反映,親子話題更見豐富;家長也表達,由繪本延伸的學習體驗、遊戲元素,有助建立親子共讀的好習慣。 可建立社群 分享經驗資源 要年幼的學習者投入網絡教學實屬不易。幼稚園教師們在缺乏培訓和準備下,付出大量時間研習拍影片、實施網絡教學,這個過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擴展了在疫情下的學習形式。除了常規的面授,或許混合教學法將在未來「疫」境下不斷發展。不過,單一的網絡教學不能完全滿足教學,而多元化的混合教學法又需要家庭、教師和幼兒的相互配合。研究建議可以建立混合教學法的社群,彼此共享經驗和資源,例如積累影片資源庫和繪本列表,教學群體可共享教材、教具的製作資源,同儕配合拍攝和剪輯影片。同時,學校可以嘗試改善在家庭中的活動,提高活動趣味以減低學術壓力(例如單一的抄寫練習),增加親子學習的成效和樂趣。 文: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黃雪媛(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校長)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牙牙學語:角色扮演玩遊戲 幼兒學說話有計

(曾憲宗攝) 玩具分類是讓小朋友學習說話和認識詞語的好方法。(蘇智鑫攝) 疫情不但影響全世界人的日常生活,就連幼兒學說話的機會也被削減。1、2歲人仔「拾人牙慧」,咿咿呀呀學說話時,是他們發展語言的重要階段,但小人兒看見的全都是戴上口罩的人,playgroup更加變成網課,令溝通互動、觀察口形的機會大大減少,這樣又如何學說話?資深言語治療師認為,透過日常生活的遊戲和活動,可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 鍾太(右)不太擔心兒子較遲學懂說話,認為他每天都在吸收中,只等「開竅」那一天,便會滔滔不絕。(曾憲宗攝) 口罩遮口形 難觀察學發音 剛滿2歲的熹霖跟很多同齡小朋友一樣,近數月都是以網課形式在家中上playgroup。媽媽鍾太說,囝囝8個月大時已為他報讀playgroup,但很多遊戲小組自去年開始已經停止面授課堂,她唯有讓兒子上網課。「我不想他落後於人,更不想他坐在家中沒事做。不能去playgroup上堂,就先上網課吧。」他們試過只提供預先錄好影片給學生回家看的playgroup,也試過上一段短時期的實體playgroup,「前者沒有互動,後者老師全戴上口罩,我覺得這樣對他學說話也有些影響。如果是ZOOM的話便好些,他既能看到老師說話時的口形和表情,也有一些互動如對答和跳舞唱歌,欠缺的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溝通」。 鍾太認為囝囝在說話能力上發展得比同齡小朋友遲,簡單的字如「牛」、「媽」可以說得到,但一遇到較難發音的字便不肯說。「有時候他想要某些物件,會大聲叫『呀』,這時我會教他說一次,他也會願意跟着說。又例如他會把『豬』說成『殊』,我就請他看着我的口形,然後示範說給他聽,也會將他的手仔放在我的嘴唇上,讓他感受發音時的口部動作。」 鄭文琦(受訪者提供) 社交、認知能力降 影響語言發展 戴口罩、上網課,真的是阻礙幼兒語言發展的元兇嗎?樂苗坊高級言語治療師鄭文琦便有以下體會。「當本港第二、三波疫情爆發時,有家長告訴我,孩子因為很少外出,有次帶他上街時,看到樓下的看更叔叔表現得十分驚慌。」她說,孩子若覺得害怕,更加不想探索外面的世界,這對一些語言發展能力稍差的小朋友有很壞的影響,因為語言發展必須有溝通對象和足夠的實踐機會,若連見人都害怕,又如何好好學習語言呢? 她又說:「沒有機會上學的話,小朋友的遊戲技巧、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會下降,而這些技巧與語言能力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我們需要運用語言去學習知識、遊戲和社交等技巧,而這些認知也是透過語言呈現出來。」舉例說,我們叫小朋友拿一個紅色的星形玩具,他拿起時會說出「紅色」、「星星」,我們便知道他是否懂得什麼是紅色,什麼是星星,這既是在學習語言,也在學習知識,若其中一面基礎打得不夠好,也會影響另一面的學習。 大聲跟孩子慢慢說 表情誇張 其次,鄭文琦指戴着口罩說話會影響聲音的傳送及遮蓋了口形,即使大人有時都聽不清楚對方說話,小朋友就更加難以憑情况去「猜」別人說話的內容,加上他們需要透過口形學習發音,所以疫情期間學習說話也會大打折扣。「此外,我們說話時表情也很重要,它雖非語言,但也是溝通的一部分,大人戴着口罩,把面部表情都遮蓋了,小朋友便難以接收到大人說話時的真正信息。所以戴着口罩跟小朋友說話時,我們不妨慢點、大聲一點,表情誇張一點,甚至把自己的意思也講出來,如『媽媽唔鍾意』而非皺眉頭,這樣小朋友便更易明白真正意思。」 鄭文琦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遊戲和活動去增強孩子的說話能力: 跟孩子玩簡單的角色扮演遊戲,也可讓小朋友學習說話。(蘇智鑫攝) 角色扮演 互動學對答 學說話的最好練習便是開口說話。要讓孩子多說話,可透過玩具來跟他們互動,最簡單的有煮飯仔、到超市買東西、扮醫生病人等。遊戲中要多用說話表達,看看他們是否懂得回應,如扮醫生和病人,家長可分別扮演「聽話的病人」和「不合作的病人」,例如你說很怕打針,看看小朋友有什麼建議給你,除了能讓他們在同一個遊戲中學習使用不同的對話模式,也可以令遊戲更有趣。 以前在學校或playgroup上課,小朋友可以看到教師說話時的口形,對學習發音更有效。(資料圖片) 玩具分類 加強詞彙庫 準備幾個不同籃子,分別寫上食物、動物、交通工具等不同類別,然後請小朋友把雜亂無章的玩具分類放好。這是一個加強小朋友詞彙庫的活動,要知道我們無法一下子教曉小朋友認識所有詞語,但當他學懂分類,每次有新玩具時便會懂得在腦內分析,把它放在適當的籃子中,這對他們將來學習詞語有一定幫助。 楊蔚嵐跟學生上ZOOM課堂。雖然網課有可能成為教育新趨勢,但她表示這並不能完全取代實體課,「最重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例如你請小朋友拿東西給你,他在屏幕前肯遞上物件,也不等於他見到真人時肯拿起來交給你」。(曾憲宗攝) 互動學習:跟孩子說疊字 難學詞彙句子 Playgroup導師、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表示,近一年察覺到很多跟熹霖年紀相若的小朋友都比以往的孩子較遲懂得說話,「疫情期間小朋友不能回校上課,的確會減低他們的說話動機,像熹霖剛開始上ZOOM時都不太願意開口,常以點頭來表達自己,後來他來教室上實體課,才慢慢習慣多用說話表達」。 照顧周到 孩子欠說話動機 楊蔚嵐說,這段時間小朋友毋須接觸太多外人,大家困在家中,家人間的話題少,給孩子的刺激也少。「小朋友欠缺說話動機,一般都是因為父母照顧太完善,令他們認為沒有說話的需要。有時候連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用語言表達自己,例如他本來需要說『謝謝』,但以點頭來示意,父母便由得他;或者當他在家中發脾氣大叫便能得到想要的,相反在學校老師一定會要求小朋友開口請求。也有家長喜歡用疊字來跟小朋友說話,但在學校裏,老師是需要做一個正確的語言示範,以協助小朋友建立詞彙和句子,所以不會跟小朋友說疊字。」 還有一點她要提醒家長,就是不要讓小朋友過分依賴電子奶嘴,「明白小朋友沒有太多外出的機會,有時候給他們看網上影片也可以理解,但最好找一些雙向的影片,如能夠與真人互動的網課,可給他們回答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觸碰屏幕,不用思考不用說話地觀看」。她指網課有可能成為未來教學的趨勢,甚至是今年的幼稚園面試模式,所以適當地讓小朋友學習如何在網課中與其他人互動也是很重要。 如發現子女言語發展比同齡孩子慢,家長可向專業人士尋求意見。(資料圖片) 知多啲:幼兒語言發展階梯 12個月: 懂得聽簡單詞語及指令,如大人說「爸爸」,他會望着爸爸;叫他「坐」,他也會坐下來。 18個月: 已能說出第一個詞語。身邊事物如爸爸、媽媽或常見的人,玩具如「車」或食物如「奶」等也可說得到。 2歲: 認識一定數量的單字和詞彙,更有能力把它們組合起來表達較複雜的思想,如「媽媽」、「奶奶」,代表叫媽媽給他飲奶。 2歲半至3歲: 可表達更複雜的思想,如「媽媽我飲奶」、「爸爸返工」等簡單句子。 資料提供:高級言語治療師 鄭文琦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Nathan Yeung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