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爸爸的音樂教育】只是一個音!

要演奏五線譜上的「middle C」,對作為音樂老師的您可說是易如反掌。不單是音樂老師,相信家長們也會覺得小朋友從讀譜中演奏這個音,其實只需要很簡單的認知和有記性(記憶力),加上努力練習,就可以成功做到。 從一線譜中學習高低和線間的關係,為五線譜作準備。   能力先於興趣 然而,就教小朋友學習睇五線譜,對很多老師和家長來說,是頭痛的事。為什麼我的學生/孩子睇譜會這麽慢呢?睇譜慢其實反映在學習音樂的進度上。睇譜慢,學音樂也會慢,反之亦然。當一個小朋友需要大量時間睇譜,學習的興趣也會隨之減低。 沒有了興趣,音樂只剩下練習的負擔,久而久之,在不再想學的情況下,只有兩個出路:放棄音樂學習或在家長和老師合力的壓迫下被動繼續。   孩子從砂紙板中以觸感學習音符和譜號的形狀。 蒙特梭利教育的建構在於先建立孩子的能力,之後才有興趣。這個概念與很多家長或老師的想法十分不同。許多時候,家長決定是否讓小朋友學習某些東西,總是先看看他/她有沒有興趣,而不是先讓他們有一些建立能力的機會。 同樣地,老師們很多時從選曲或計劃課程時都會以孩子的喜好為主,希望更能吸引他們練習和學音樂。例如:加入某首卡通片的主題曲或在課堂送出小朋友喜歡的貼紙等等,再來就是各種以考試比賽為目標的外在刺激。   睇譜必修的7學 問題是如何建立小朋友睇譜的能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想了解究竟學會睇譜來演奏,是否真的這麽簡單?到底需要什麼能力才可以做到?蒙特梭利教育也教會了我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和本源,我把睇譜所需學習的內容歸納以下七項: 在樂器上的位置 在樂譜上的位置 音高 音名 對這個音的身體條件反射 演奏這個音的動作 音符的時值/節奏 藉著對一線譜的理解,作為演奏動作的依據。 沒錯!小朋友從樂譜中演奏,那怕「只是一個音」,至少需要準備好這七種認知或能力才可成功。傳統教育通過要求小朋友反覆練習來達至成功,當然不少孩子都是這樣學習音樂的,但也有更多的小朋友選擇放棄或討厭音樂。 真正的教育應該要為小朋友在看見這個音之前,就準備好所有需要的能力和認知。起步十分重要,如果起步不當,接下來很可能需要很多的修補和調整。 作為家長,相信我們都希望音樂能伴隨孩子一生,在快樂時高歌起舞,在失意時懂得以音樂抒懷、滋潤心靈。所以「只是一個音」,尤其是第一個音對孩子來說也十分重要!     內容提供:Samuel Mok (莫爸爸的音樂教育)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港媽「非」常誌】非洲黑人都奉行「一白遮三醜」?

別看尼日利亞人天生黑皮膚,原來他們很注重身體護理,而且不說不知,身體護理在他們心中,跟家庭教養有莫大關係! 沒想到,護膚都跟家教有關。   浴後護膚是家教 尼國人自少便被教導,浴後一定要全身由頸以下都要塗上潤膚產品,不然會令皮膚看上來暗啞無光澤,那便會令人覺得沒好好照顧自己,甚至可能引伸到各種聯想,例如父母沒好好教導子女、家庭生活不考究等。 但頸以上的皮膚呢?Sorry,他們大部分人都不考究,通常是用身體潤膚乳液塗勻全身後,再把剩餘在掌心的護膚乳液粗略地塗上臉;只有家庭環境富裕或見多識廣的女性才懂得「顧面子」,她們會選購臉部專用的護膚品使用。而在我家,要是「孖寶」沐浴後沒塗潤膚乳液,是會被Daddy責罵的。   美白產品最搶手 我在香港的時候,從事護膚品市場推廣廿年,習慣了出街時雙眼會自動對焦美容產品,現在嫁到非洲,這「職業病」仍未離身,對護膚仍很注重。 單單逛護膚專櫃,都有排睇。 在尼國的超市,護理品可謂琳琅滿目,單是身體護理產品便佔了兩整排共四邊的貨架,要仔細看清貨架上的每一產品,我估最少花上兩小時。有次我在超巿「快閃」30分鐘,也只能細看其中一邊貨架的產品。30分鐘「快閃」過後,我發現當地大部分的護膚產品說明都較簡略,唯一共通點是保濕為眾多潤膚產品的必需功效。而集美白、去斑、去印等護膚功效的產品,相信是尼國人的首選,因為標榜有這些功效的護膚品被擺放在貨架最當眼的位置。   「膚淺」較受歡迎 中國人有云:「一白遮三醜」,難道黑人也一樣? 我問過老公及很多尼國朋友,他們不約而同都說雖然大家是黑人,但也會暗自較量膚色的深淺,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裏,有種「膚色愈淺,外表愈優越」的心態。我在尼國生活了一段日子後,方觀察到皮膚淺色的外國人,的確較受本地人尊崇,而作為他們眼中的white people的我,更是處處受到優待! 相比100%尼國人的爸爸,我家「孖寶」的膚色顯然較白。 這種天生淺膚色的優越條件,令我無論在工作或做生意時,比本地人享有更多的優勢;連我的「孖寶」也說,在香港時不時有人因他們的深膚色而遭歧視,反而在尼國,他們卻因為混血兒的身分及較白的膚色,處處受人歡迎。在尼國,膚色深淺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原來是超乎想像的重要!   要靚其實都要命 據我所知,許多尼國人用過一款標榜具美白功效的護膚品牌後,膚色可短時間內變淡很多,所以大賣,成為尼國護膚界的龍頭品牌。不過,我看過其產品成分,加上之前在一個國際美容展覽曾跟品牌負責人傾談過,我發現那龍頭品牌根本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美白配方或成分,那是什麼帶來產品的美白效果呢? 恐怕是一些很「激進」的化學成分吧,而這些成分會否對皮膚有害?我沒做過臨床測試,也沒就產品成分進行任何化驗,所以不能妄下定論,但我個人則不會選用這類產品了。但對尼國人來說,為了美白一點,不會多想後果。事實上,他們也缺乏這方面的安全意識。 經過瞭解後,美白產品在尼國真的有很大市場!只要護膚產品具成效,價錢不太貴,就絕對可以打開市場。不知有沒有護膚品老闆想開拓非洲市場呢? 內容提供:曦晞媽(Hey mom), 嫁到非洲習習誌 hongkonger in nigeria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人人都講STEM,唔通個個都識STEM?

近幾年來,家長都應該聽過不少和STEM或者STE(A)M有關的產品和服務,但究竟有多少家長了解STEM是什麼呢?是不是買套機器人玩具給孩子就是STEM教育呢? 其實,STEM曾經叫作SMET,是美國的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提出來代表由 Science、Math、Engineering和Technology等學科或相關課程衍生出來的工作職位類型,像機械工程師、化學家、電腦程序員等等,都屬於STEM相關的工種。SMET則在2001年重新排列成STEM,至於STE(A)M, ST(R)E(A)M等等,則可視為STEM的變化版本。 STEM School的8個元素 至於STEM教育,其實現時還未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定義,不少人誤將STEM教育理解為四個科目,這顯然是錯的。實行STEM教育的時候,該四個科目的知識當然不可或缺,但若以為像從前硬背死記四個科目的知識便等於實行了STEM教育,卻明顯不足。 由芝加哥大學的 Dr.Jeanne Century 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目標是看看標榜自己為STEM School的學校究竟和傳統學校有什麼不同。團隊發現不少STEM School都指出STEM並不是四個科目,而這些學校通常擁有8個元素,分別為: Problem-Based Learning Rigorous Learning Personalization of Learning Career, Technology & Life Skills School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External Community Staff Foundations Essentials Factors 從筆者來看,STEM學校並不是刻意授予科學、數學、工程和科技等知識,而是去創造出一個優質教育的環境,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體驗STEM相關的事物。以STEM作解難既然STEM教育並未有很清楚的定義,那麼作為今天的師長和家長,又應如何理解STEM呢?筆者綜合不同學者的見解,認為STEM指的是四個不同概念: Science discovery (科學探索) – 例:發現水受熱後變成蒸氣,蒸氣是高温的。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應用) – 例:既然蒸氣是高温的,可以用來煮食。 Engineering process (工序)| – 例:用什麼工具、跟從什麼步驟來安全運用蒸氣,作為煮食用途。 Mathematical analysis (數學分析) – 例:收集數據,以統計學分析如何更有效運用蒸氣,以煮出更美味的食物。 再運用以上四個概念去處理問題、解決疑難,就是STEM。簡而言之,孩子要學的是一套「以邏輯基礎運用科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解難技巧(Problem solving skill)。 Photo by Markus Spiske temporausch.com 在STEM教育上,我們應該為孩子準備什麼? 筆者認為,作為老師和家長首先要拋開高科技玩具即等同STEM學習的誤解。讓孩子擁有一台昂貴的機械人,並不等同你給予了他高質的STEM教育。 筆者相信,你讓孩子以買機械人時附送的流動電話程式來控制機械人移動,從當中所學到的,並不會比買一輛便宜的遙控車多,更加比你容許孩子把遙控車和遙控器解體再組裝來得少。一些學校會購買3D打印機,但其實最終和讓孩子學了小畫家,再用打印機將圖像打印出來沒有太大分別。以3D打印來學習STEM的精髓,在於讓學生自行設計一件需要由多個配件組裝而成的物件,再由學生將所有配件以3D打印技術製造出來後組裝。然而,香港有多少間學校的老師有如此能力指導學生,同時又非常熟識3D打印機的應用程式呢?筆者對此表示質疑,需知這種設計技術連對畫圖程式的認知,即使在大學,也需教授好幾個學期才達至初階,而且還未計及提升畫圖程式熟練度的練習。所以在當前香港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和學生是否有足夠時間,可以好好運用3D打印機來實現STEM教育呢? 筆者看過不少學校有關3D打印的展品,即使是中學,一般也只能做到整件打印。說白了,即使是能繪畫出較複雜的作品,也只是該學生對應用程式上較熟練而已,對STEM學習幫助不大。其實多年來教育界在3D打印上的誤點還有很多,筆者有機會再另行撰文詳述,但肯定的是,若學校或家長希望運用3D打印技術來進行STEM教育,請勿低估其時間投放。 Photo by mintchipdesigns 切忌填鴨,開心學習至上 學校和家長可按照孩子的不同年紀,因材施教。像小學生,應該先集中在以輕鬆愉快的方法去吸收更多和科學有關的知識,先以科學探索(Science Discovery)為目標。多參與跟科學相關的活動,培養其對科學的興趣,切忌以填鴨式進行,避免孩子對科學失去興趣。 待孩子大一點,基本的數理知識鞏固了,就應該進行更多具解難的活動,例如拯救枯萎植物、如何讓紙飛機飛得遠一點等等。這些活動在擁有基礎數理知識後會好玩得多、學得更多,再加上在小學年代培養出來的探索精神和觀察力,自然可以提升其科學解難的能力。 至於給予小學生的玩具和服務,筆者建議不用花太多,一些遊戲軟件、積木、四驅車、磁石指南針組合、摺紙、滑翔機、桌上遊戲、參觀科學館、參觀污水處理廠等等,按照使用方式和講解方式已經有不俗的效果。家長付款的時候可要多考慮「孩子如何玩」、「孩子會否感到好玩」(請緊記,不是作為家長的你認為好玩),而非單單看上去高科技。那麼,大家就不會再浪費金錢在高科技但無效果的產品上了。 內容提供:STEM Cit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陳葒校長:「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

「閱讀可以不只是一本書,閱讀生活都係閱讀。」陳葒,陳校長,本身亦是一位作家,出過小說、詩集、兒童及青年文學作品。聽陳校長分享他的閱讀人生,猶如在閱讀一個深受啓發的故事……   五歲鑽入「藏經閣」 故事由文化大革命開始——-當時陳校長五歲,教書的父母被下放,他跟隨阿叔住在廈門一間幾千呎的大宅內。「屋入面有一個好神秘的地方,係一間閣樓,長年鎖住。每次大人都要搬一條木梯爬上去,一入去就好耐唔出嚟。」後來他終於發現那是個「藏經閣」,裏面有大量中國古典書籍,因文革關係不可公開。 五歲的人生,就由閱讀引領進入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我第一本睇嘅書係《說唐》,清朝半白話文章回小說,講述隋唐時期群雄起嘅英雄故事。當時唔係識太多字,但無防碍追讀這本書。之後一本接一本地看,大部份係中國古典文學書藉。」陳校長笑言﹕「當時係『焗閱』——焗住閱讀,咁大間屋,得我一個細路,冇任何娛樂,睇書對於我嚟講係一種心靈嘅享受。」   武俠精神從小說萌芽 十一歲時,陳校長隨阿叔一家搬到香港,「七個人住二百呎單位,當時只識廿六個英文字母,要追英文又要學廣東話。咁嘅生活下,閱讀係幫我排解困難嘅一個過程,因為閱讀令我感受到快樂和愉悅。」來港後,閱讀的範疇更闊了,中西古典現代什麼都讀,但最愛是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 十年前,陳校長毅然放棄中學校長的高薪厚職,為香港基層學生開設免費補習班——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這種扶助弱勢的精神是否來自從小閱讀的俠義英雄故事?陳校長直言,閱讀其中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塑造生命的價值觀。「我會承認我成長嘅性格,頗多來自閱讀,有啲係小說,有啲係經典如《論語孟子》,呢啲書一直影響緊我做一個點樣嘅人。亦都喺人生重要嘅關頭上,影響我做出某啲決擇。」 「零八年我做校長嘅時候,頂唔順當時教育嘅情況,基層學生被忽略。孔子喺兩三千年前,已經強調教育最核心嘅理念,係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現實係要有錢才有好教育,亦做唔到因材施教,課程一刀砌,你跟到就跟,跟唔到就算。」   閱讀不應變成手段 不過,要放棄安穩的工作,走一條没有人走過的路,又要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陳校長也曾經猶疑過,那時候因著日本一位高中老師的自傳《夜巡老師》令他的信念變得堅定,「嗰位老師為咗救一個學生脫離黑社會,自己斬咗一隻手指。喺書中我得到動力和鼓舞,死就死啦,最終辭職了。」 閱讀塑造了今日的自己,在育人路上,陳校長始終堅持本心,但眼見主流教育推動閱讀的方法令人婉惜,「閱讀除了吸收知識外,還有兩個更深層次嘅目的,就是心靈嘅享受和成長。本土教育推動閱讀失敗之處,係將閱讀變成工具!老師和家長將閱讀當成一種手段,覺得識多幾隻字,考試會好啲,作文會叻啲,又要炒名句,又要查字典。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嗰啲書全部變成工具書,有邊個喜歡睇工具書?」   從故事性引發興趣 回憶兒時的閱讀經驗,一個小孩之所以孜孜不倦地閱讀經典並享受其中,陳校長認為主要是有足夠的空間,包括時間的空間和閒適心態的空間,這些正正是現今小孩所缺乏的。「學生的時間被填得滿滿,有空閒的話,寧願打機或尋找各種觀能刺激去放鬆自己。」陳校長說。 要引導學生閱讀,特別是閱讀經典作品,陳校長認為應該由故事性強的作品入手,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些中國經典小說。「現時缺乏嘅係一種渠道去接觸經典和感受呢啲作品有幾好睇,我哋要用不同方法去做,例如以媒體誘導,以經典著作為題材製作動畫,令佢哋覺得好好睇,鍾意睇,而書更加好睇!」陳校長強調,引起學生的興趣、令他們主動去接觸經典故事,始終是推動閱讀最重要的基礎。像陳校長即將於「小島學園補習中心」開班教「兒童幸福哲學課」,把康德、穆勒、伊壁鳩魯的大師級哲學思想引進到青少年的生活層面,繼而吸引他們進深閱讀及思考。至於如何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則需要家長好好思考,每個小朋友的興趣都不一樣。 問道陳校長近來在讀什麼?他推介了台灣作家楊照的《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面對未來的五十個關鍵字》。他說這本書的優點是把真實事件以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很有趣味,而且書中內容跟香港現時局勢很相似,有關民主自由社會之間如何求同存異,而且內容淺顯,很適合中學生看。   陳校長著作 陳校長從教育界出身,同時也是本地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憑長篇小說《青春出於籃》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冠軍;亦是香港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受邀理事;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學會秘書長;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員;青少年文藝雜誌《新少年雙月刊》主編。著作包括:《青春出於籃》、《校園風雲》、《靈感如泉作文秘笈》、《陳葒校長教寫作》、《微型小說與語文教學》、《教改瘋語》、《教育空間》、《正經小學》、《飛翔的小島學園——香港本土創新教育的實踐》、《校園情思》、《陳校長約你去行街》、《陳校長帶你見球星》、《陳校長幫你找好書》、《陳校長教你選偶像》及《十年補天——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理念和實踐》。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部份圖片由「小島學園補習中心」提供)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冰冰輔導手記(三):「我決定以後唔返學」(下)

上集講到,小朋友因為在學校發生了與老師之間不愉快事件,令他失去對成年人及學校的信任,令每天返學都有很大的障礙,並聲稱自己決定以後都唔返學⋯⋯ 輔導過程中,孩子用了很長的時間來發洩及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在學校中往往被壓抑及誤解,以為他扭計,而這些憤怒的情緒亦因此帶回家中。發惡夢、拒絕返學、在學校因情緒沒辦法上堂⋯⋯作為父母真的束手無策! 這些情緒阻擋了孩子接受家人傳遞給他的愛,所以必須要做的,就是先讓他完完全全把這些負面情緒有效地傾倒出來!這孩子喜歡玩沙,「沙遊」讓他創造了很多情景,抒發了自己的情緒。 上集:冰冰輔導手記(二): 我決定以後唔返學!(上) 以沙遊傾倒負情緒 有次他在創造地獄的環境,說所有人都要下地獄⋯⋯除了太婆,太婆在天堂!(這是在負面環境中一個正面出口指示,我趕緊要找出這個提示背後的意義。) (相片中,後期他已經沒有出現負面的環境,也不需要再用槍劍,而是製造一個個很好味的麵包,成為自己的麵包兵團,這些兵團複製力非常強,成為自己的正面力量,去抵抗情緒小鬼的攻擊) 他仔細形容太婆在天堂正在做什麼,說她很快樂在跳舞唱歌⋯⋯在他心中,地獄和天堂究竟是怎樣的?究竟誰人要下地獄,誰人又可以上天堂?是誰帶太婆上天堂?孩子說他聽過耶穌,爸爸很久之前試過跟他祈禱三次⋯⋯(我之前從來都沒有聽他家人說過) 我說:「你被這些老師激嬲了!但沒有人明白你的感受,耶穌會明白的⋯⋯你估,如果耶穌見到激嬲你的老師會怎樣?」他靜了一會兒便說其實自己已經原諒了那老師⋯⋯ 寬恕的勇氣與力量,有時候我們大人都做不到。 自控「情緒小鬼」 之後返學,他的恐懼減低了,那個老師已經對他沒有任何負面影響,雖然有時還很害怕會被罰留堂,但他告訴自己要祈禱,求主耶穌幫助。他感覺到平安,亦都順利放學。 有次上輔導的時候他告訴我,過來上堂時有「情緒小鬼」(我們輔導時運用的外化方法)叫他鬧情緒,叫他行慢些叫他遲到,當時候他拖着爸爸,然後他說看見主耶穌在他身邊(說爸爸看不到),所以他跟着主耶穌,沒有理會小鬼的說話,那天他比平常的時間更早過來,感到很開心,自己有能力去選擇,趕走情緒! 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內在力量,選擇權在自己,而不是受到「情緒小鬼」的控制!到了現在,那孩子的父母會跟我分享,現在有時是孩子反過來提醒他們要控制情緒,真是感恩! 讓愛繼續在這家庭不斷滋養。   冰冰媽媽 資深兒童藝術教育家丶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及戲劇編導/導師,香港浸會大學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輔導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純藝術系學士,並為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內容提供︰藝術本子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每日給你$86,400,你懂用嗎?

如果,爸爸媽媽每天清晨都給你$86,400元正讓你隨意使用,但需要附帶一個特別條件,一到午夜十二時前,就會把你所有餘款拿走,你會怎樣做呢? 毫無疑問相信你必定會搞盡腦汁,設法用盡手上的每一分每一毫,務求換取更多能夠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每天銀行都會自動替我們存入$86,400,當天的所有存款必須要在當天使用,既不能儲蓄,亦不能透支。這間銀行叫做「時間」。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如果有多d時間就好啦!」 都市人工作繁忙,面對一整天沉重的工作後,往往都會感到有點吃不消。學生哥完成一天的學習後,亦要處理堆積如山的功課。「冇時間呀」、「如果可以有多啲時間就好啦」漸漸地成為了很多人的口頭蟬。 球員們渴望自己能進步,常常詢問怎樣才能變得更好,但當教練們一問到:「你地平時有冇自己練習呀?」相信不用筆者多說,讀者們都會聽到很多「冇時間呀」等原因。事實上,我們每天只有86,400秒,教練亦不能把自己的時間借出來。筆者也曾經常常把「冇時間」掛在嘴邊,但後來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忽略了很多隱藏的「可用時間」。只要認清自己的目標,細心地檢視自己的日程表,便能有效地管理時間銀行的帳戶。   每天只需半小時,就能成功「大變身」 筆者跟大家一樣,都很熱愛打籃球,渴望能進步。當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有時候也很喜歡躺在沙發上看看肥皂劇,放鬆一下。但你有否曾想過原來「煲劇」跟訓練是可以同時間進行呢? 筆者特意精心挑選了幾個動作,讓大家能「邊煲劇、邊操練」,善用更多的「可用時間」。   「擠魚蛋」 先張開手掌,用指尖輕輕托著籃球。 運用手指「開、合」的力量,將籃球重覆地從一方擠到另一方(避免使用手腕的力量)。 圖片提供:深籃體育會 圖片提供:深籃體育會   這是一個很好的球感訓練,能有效地加強球員對籃球的觸覺。多做球感訓練,運球時便能更得心應手。   「無影櫈」 將身緊緊貼近牆 雙腳距離跟肩闊一樣 腳尖指向前方,以坐馬方式坐下,腳彎曲呈90度。 圖片提供:深籃體育會 與其坐在椅子上,不如坐在無影櫈上。這個訓練主要強化腿部四頭肌(俗稱:大脾),結實的四頭肌,讓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可能你不知道,這還可大大提升你的投射力量。   「射球手法訓練」 先平躺在地上 將球托在胸前 把球輕輕向上推出,手臂完全地伸展,手指向前指 (Follow Through)。 圖片提供:深籃體育會 圖片提供:深籃體育會 這是一個很好的射球手法訓練,讓肌肉增加射球的記憶。在廣告時段,不妨多做幾下,你會發現射球命中率會大大提升。 以上的訓練動作,均可按自己個人身體狀況,來調整每次的訓練時間。 體能、技術並不會一覺醒來便有所提升,其實只要細心留意日常生活的細節,便能找到更多屬於你自己的隱藏時間。假如我們每天都將時間虛耗,就永遠都不可能體會更精彩的人生。 你渴望進步嗎?是時候好好計劃下一個86,400!   內容提供︰深籃體育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港媽「非」常誌】非洲紮辮有段故

非洲人的頭髮髮質粗硬,而且怎也留不長,如要留到頸後的長度,可能用上7至8年也未必能長到,加上尼日利亞(下稱「尼國」)Igbo族人有一個習俗,就是假如父親不幸過身,未出嫁的女兒便要剃光頭;當女兒剃光頭後,頭髮長了4至5年還未長及耳垂的大有人在。為了讓頭髮看去整齊美觀,她們便經常束紥非洲「辮仔」。 黑人女性最愛的All Back 非洲「辮仔」有很多種「髮型」。據我所知,最流行的約有15種,而我女兒今次紥的辮子叫All Back,那是最簡單易做,也是全世界黑人女性經常做的髮型之一。 (圖片來源:曦晞媽 Hey mom) All Back可令非洲人的面部輪廓看上去更突出,即使頭髮很短也可紥到;加上黑人女性習慣帶假髮,這款All Back亦是帶假髮的「底妝」。紥這種辮子不難,但要很有耐性,以我女的頭髮長度,紥All Back便要花上2小時。如果有些人在紥辮時加入假髮,自製長髮效果,時間更要3小時以上,真是小點耐性也不行。但話雖簡單,也不是每一個黑人女性也懂得做,而且因爲很費時,所以一般會去本地髮型屋或打電話叫人到家中紥辮子。 (圖片來源:曦晞媽 Hey mom)   跟駁髮非洲人保持距離 非洲女性一旦駁上假髮便不能洗頭,因洗頭會令假駁髮的髮絲飛揚,令造型變得鬆散,望上去便很難看。 而她們為了駁髮「值回票價」,往往會起碼把假髮留上兩、三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才拆開辮子,而期間她們是不洗頭的,所以我一向跟駁假髮的非洲人保持距離,因為她們的頭會發出陣陣酸臭味,距離幾個身位也聞到!   紮辮的男孩很富有 (圖片來源:曦晞媽 Hey mom) 當我兒聽見妹妹去紥辮仔時,又好奇想試,難得老公竟然同意!於是,我就帶著「孖寶」一起去理髮。 我們家附近有幾間Salon,它們的模式大多有如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理髮店,少數較好的就如香港一般屋邨商場的理髮店。我們找了一間感覺最開揚清潔的,當「孖寶」理髮後,在街上有幾個大男孩對囝囝說:”As a boy to braid your hair, you must be very rich.”。 其實,在尼國紥「辮仔」才不過N500,相當於港幣$10.8,男童剪頭髮收N400,即港幣$8.7,成人收費亦不過是N1000,約港幣$21.7。這種價錢對我們來說,已是非常便宜,但對當地勞工階層來說,男孩紥辮子是很奢侈的,因他們月薪平均只有N25,000至35,000,大約港幣$543至760。從這一點可反映出這裡貧富很懸殊! 內容提供:曦晞媽(Hey mom), 嫁到非洲習習誌 hongkonger in nigeria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冰冰輔導手記(二): 我決定以後唔返學!(上)

(圖片來源:冰冰輔導) 這個接受輔導的小朋友,當他來見我的時候,帶著很多的憤怒,對身邊的每一位大人同存在敵意,因為在校內發生一些與老師之間的衝突,而老師亦是用一貫傳統的強硬方法讓學生屈服。所以小朋友對大人的信任一下子打破了!更莫説對「學校」的信任和投入? 有時候,我們作為老師家長,會覺得小朋友遇到某些挑戰困難,就應該「咬着牙關衝過去」、「小小事不應該放棄」、「個個都係咁做點解你唔可以?」、「再係咁就罰你」⋯⋯我們都要求孩子立刻達到大人想要的成果,坦白講,不追問過程,有時候過程更「夾硬來」!這些都是我們大人的目光,在小朋友的世界,學校差不多是生活的全部(其實當然不是),在學校發生事,卻得不到成人正面的幫助,你可以想像他們是何等無力失望憤怒嗎? 他說:「所有人都要去地獄!」「我決定以後都唔返學!」   (圖片來源:冰冰輔導) 以提問了聆聽憤怒原由 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讓他發洩、訴說自己的感受,過程不要判斷不要比意見,我只要明白他委屈憤怒的心情。當孩子分享一些學校事件,我們可以問: 你當時有什麼反應? 你覺得怎樣? 老師/同學這樣做,你有什麼想法? 爸爸媽媽明白你的感受(可以仔細說出孩子經歷的感受),換轉是我,我也一樣會這樣感覺。然後給他一個擁抱、拖手,或是身體溫暖的接觸。 有時候,我們真的太希望快快解決問題,從而忽略了小朋友學習過程的真正需要。可不可以等一等?先聆聽他們心裏的想法?情緒被理解,他們的心柔軟下來,會對你產生信任,你不用悪、不用鬧、不用夾硬來,他們都會明白你對他的善意和愛。這個孩子之後發生了很奇妙的轉變,下回分享。 冰冰媽媽 資深兒童藝術教育家丶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及戲劇編導/導師,香港浸會大學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輔導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純藝術系學士,並為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內容提供︰藝術本子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新書開箱】細味繪本,重尋良知與勇氣

書海無岸,天天都有新書面世。《GRWTH小編》明白都巿人的忙碌,由十月起我們會四出「打書釘」,每月搜羅城中優質新書,讓您與孩子足不出戶都可以緊貼汪洋書海裏的新鮮事。 1. 這是誰的小褲褲:就算沒有人看到,還是不可以(Ni Vu Ni Connu) 一隻蜥蜴在大樹後面上廁所,要擦屁股才發現沒有衛生紙。他發現一條舊內褲就隨手拿來擦,解決完本想丟到草叢繼續他的曬太陽。 竟然,聽到一把自稱良心的聲音。我是你的良心,就是當你做壞事的時候會出現在你腦袋的小小聲音。 你甚麼都沒做……真的?確定嗎?保證?發誓?真心不騙?蜥蜴發現那聲音好奇怪,但它說得也沒錯。只好乖乖洗乾淨舊內褲,重新掛好才離開。 這位良心最後現身,原來是內褲的主人。接著幾個跨頁,抱歉不能劇透,實在爆笑。   作者: 米歇爾.艾可菲(Michaël Escoffier) 繪者: 凱絲.迪.吉奧科莫(Kris Di Giacomo) 譯者: 吳愉萱 出版社:快樂文化   2. 不肯沉默的公雞!(The Rooster Who Would Not Be Quiet!) 有一個從早到晚充滿聲音的小鎮,人民受不了吵,所以交出權利,讓一個能統治人民的做了鎮長。 果然靜下來了。極權政府某方面也是人民讓他促成。 來了一隻代表公民抗命的公雞,他覺得這些法律不可理喻的愚蠢。這隻和理非公雞為了堅持不沉默,付上很多代價。最後是連生命都受到威脅。 但是他說:「有一首歌比一隻又吵又小的公雞更大聲,比一個霸道的鎮長更有力量。有這麼一首歌,它永遠不會消失。只要還有人唱它--它的名字叫自由。」 公雞最後沒有喪失生命,因為全部的鎮民都開口找回聲音,獨裁者被趕走了。   作者: 卡門‧阿格拉‧狄地 (Carmen Agra Deedy) 繪者: 尤金‧葉爾欽(Eugene Yelchin) 譯者: 柯倩華 出版社:三民   3. 蛋頭先生不怕了!(After The Fall) 蛋頭先生,與一般的蛋沒倆樣,唯一的不同是喜歡站在高牆上欣賞鳥兒在天空中飛翔。可是,有一天他意外地從高牆上跌了下去,雖然之後傷口痊癒了,但他卻得了「畏高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疼痛或許只是一時,但它所衍生的恐懼卻可能會如影隨形,伴隨一生。當然,跌倒後重新站起來需要時間和勇氣,但是克服恐懼後邁出的毎一步亦將會更穩健、更踏實! 作者及繪者:丹.桑塔 (Dan Santat) 譯者:柯倩華 出版:小天下   4. 鏡中的露露真可怕 (精裝)(Le monstre du miroir) 在鏡中,露露看到自己滿是瑕疵,好像怪物般可怕!但是,在別人的眼中,她卻不是這樣? 孩子從小便愛研究鏡中的自己,還會扮鬼臉和自我對話,這正是發展自我概念的起步點,也是形成孩子個性的重要部分。除此以外,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認為,「自我」是建立於孩童時期與社會的互動,學習別人的角色和想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逐漸發展出來的。尤其是透過經常接觸的人,如家人、老師和朋友等,從他們的看法,瞭解到別人眼中的自己,進而發展出性格和抱負。就如露露最初只看到自己的瑕疵,但家人和朋友對她正面的評價,讓她在鏡前重拾笑容。原來當孩子凝視鏡中自己的笑臉時,會產生強大的力量:學會擁抱自己、喜愛自己和接納自己。   作者及繪者: 安妮.馬勒 (Anne Mahler) 譯者: 吳嘉儀 出版社:文林出版   查詢: 德慧Life Reading繪本館(電話:2407 4117) 荃灣青山公路264-298號南豐中心19樓08室   宗教教育中心 (電話:2776 6333) 九龍深水埗巴域街45號   香港誠品書店 香港誠品書店分店及期間限定店地點﹕ 誠品銅鑼灣店8/F兒童館、誠品生活尖沙咀店2/F兒童館、誠品生活太古店1/F兒童館、D.PARK愉景新城誠品兒童館期間限定店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食西餐點餐點到心慌慌?15個用餐英語你一定要懂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出外用膳是香港人最常有的社交活動。到西餐廳或特色餐廳,要用英語點菜或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哪些最實用的用餐英語你要懂呢? 只要掌握以下幾句簡單又實用的句子,你便可以輕鬆應付了。 We’ve booked a table for 4 people. (我們預訂了一張4人桌。) We haven’t booked a table. Can you fit us in? (我們還沒有預訂桌子,有桌子容得下我們嗎?) Could we have the menu / beverage menu, please? (請給我們菜單/飲料菜單嗎?) Is this dish suitable for vegetarians? (這道菜適合素食者嗎?) We’re ready to order now. (我們現在準備點餐。) Could I have a Caesar Salad? (我可以吃凱撒沙拉嗎?) I would like a glass of water, please. (請給我一杯水。) Could you bring me another beer, please? (你能給我再來杯啤酒嗎?) Excuse me,I didn’t order this. (不好意思-我沒點這個。) Let’s dig in. / Let’s start eating. (可以開始吃了) Could I have another fork, please? (請給我另一個叉子。) Could we have the bill, please? (我們可以結帳嗎?) Can I pay by credit card? (我可以用信用卡付款嗎?) Could you check the bill for me, please? It doesn’t seem right. (你能幫我查一下帳單嗎? 似乎不正確。) 在西餐廳,牛扒是常點的菜式,那麼牛扒生熟程度的英文該怎表達呢? 生 Raw/Blue Rare 一成熟 Rare 三成熟 Medium Rare 五成熟 Medium 七成熟 Medium Well 全熟 Well Done 內容提供︰EF English Centers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