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小豆丁‧大議題 故事引路 了解兒童權利

  近日社會經歷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當中涉及不少人權的概念。人權是人類缺一不可的生存條件,但要小朋友認識及了解這個大道理,用硬生生說教的方式,他們未必明白。倒不如借繪本故事,讓小人兒體驗權利對他們的重要! 文︰許朝茵 沙拉阿姨(資料圖片) 卑微願望突顯生存權重要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下簡稱公約),兒童的權利包括生存及發展、學習與成長、被聆聽意見,以及讓每一名兒童都能全面發展應有的潛能等。要令到小孩理解公約內容,香港繪本館導師沙拉阿姨推介以《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一本關心全球兒童的書》解釋。「這本書是一本偏向知識性的繪本,當中花了不少篇幅介紹公約內容,如孩子在不受傷害的情况下,有權與父母及家人同住,得到照顧,也引用不同國家的例子,加深孩子的認識。」 ◆《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一本關心全球兒童的書》 作者:大衛.史密斯 繪者:席拉.阿姆斯壯 譯者:謝維玲 出版社:台灣東方 根據公約,兒童的定義為18歲以下人士,所享的權利之一是生存權。在香港,生存權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但在其他地方,並非如此。沙拉阿姨表示,為了令孩子對這個權利有更深的體會,推薦看《想當媽媽的克蕾特》,故事發生在埃塞俄比亞,主角是一個名叫克蕾特的小女孩,雖然生活苦困,但她仍夢想成為母親,好好照顧及愛惜他們,雖然只是卑微的心願,但對她來說卻是奢望。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克蕾特面對飢餓、疾病等問題,「雖然小女孩夢想成為媽媽,但要先解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問題,究竟她能否活下去?這正好解釋了生存權的重要,如果自己活不下去,也莫論夢想能否成真」。 ◆《想當媽媽的克蕾特》 作者:江敏景 繪者:凱利.杜普瑞 譯者:李黨 出版社:聯經 冒生命危險上學 爭取受教育權 而在公約內提及另一權利是發展權,包括兒童應有權接受正規教育、享受閒暇及文化活動,認識自身權利。沙拉阿姨以《馬拉拉的上學路:為平等教育奮鬥的女孩》作例子,「馬拉拉自小熱愛讀書,縱使面對塔利班的高壓統治,不允許女孩上學等不公義的制度,她仍勇敢地爭取,就算受到暴力對待、受到重傷,仍繼續冒着生命危險,爭取平等的受教育權」。 ◆《馬拉拉的上學路:為平等教育奮鬥的女孩》 作者:雷貝嘉.朗斯頓-喬治 繪者:珍娜.博克 譯者:陳如翎 出版社:韋伯 另外,保護權是公約內另一權利,其中包括兒童在受照料時,不得受忽視或虐待,包括性侵犯。沙拉阿姨推介《必須說出的祕密!——兒童自我保護繪本》講解這權利。書中主人翁小艾德的媽媽,在亨利爵士的城堡當清潔工,在媽媽工作時,爵士會和小艾德玩搔癢遊戲,但後來小艾德發現,爵士會在遊戲中觸碰到她的私密部位,曾要求爵士停止,但他並沒有停下來,反而警告她,如說出來便會解僱媽媽,聽罷,小艾德只好忍耐。直到媽媽發現她悶悶不樂,而向她提問並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你不能告訴我的。」小艾德最終說了出來,而且得到了媽媽的關懷和肯定。 ◆《必須說出的祕密!──兒童自我保護繪本》 作者:詹妮.桑德斯 繪者:克雷格.史密斯 譯者:楊桂諭 出版:小魯文化 勇於發表言論 捍衛思想自由 在公約中,最後一個權利是「參與權」,例如兒童應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包括取得和分享各種信息和思想的自由。沙拉阿姨以《如果我是市長》內的主角喬安娜作例子,故事發生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喬安娜和媽媽從超級市場購物回家時,見到街上有人穿著得衣衫襤褸,亦有人正在翻找垃圾。她看到這個情景,感到很難過,因而想改變社會,而有想當市長的念頭。雖然喬安娜仍很年輕,不能當上市長,但她的爸媽鼓勵她把政見寄給市長候選人,讓他代為執行。最後她真的獲候選人親自回信,並且承諾,如當上市長,會讓每個人溫飽。 ◆《如果我是市長》 作者:塞西爾.金 繪者:瑞辛.奇瑞耶 譯者:黃瑋琳 出版社:聯經 ◆《旅程:在尋找家的路上》 作者、繪者:法蘭切絲卡.桑娜 譯者:黃筱茵 出版社:字畝文化 書中女孩身處戰亂之中,失去了爸爸後,女孩跟着媽媽離開家園,去另一個國家,途中她們要不時躲避危機。這個故事帶出公約內提及「難民兒童應得到特別的保護和援助」的意思,孩子可從她們的經歷,產生出同理心。 ◆《這是一本有顏色的書》 作者:夢乃娜.卡丁 繪者:羅莎娜.伐利亞 譯者:嚴淑女 出版社:青林 公約條文之一是「殘疾兒童有接受特別照顧和援助的權利,促進他們自立及積極參與社會」。而這繪本正設有盲人點字及文字,在全黑的頁面內設有凸字,令讀者可從新的角度去認識顏色,有助了解失明人士的處境。 ◆《有數學頭腦的女孩:工程師瑞.蒙特固的故事》 作者:茱莉亞.芬利.摩斯卡 繪者:丹尼爾.雷利 譯者:黃筱茵 出版社:字畝文化 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生於1935年的瑞.蒙特固,從小對數學和科學非常有興趣,而長大後更取得工程師執照,任職於美國海軍,後來更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電腦設計船艦的工程師。不過,過程中經過了多次的種族歧視與性別不平等對待,但她也沒有被擊倒,反而更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她的故事,正代表公約內提到每一名兒童,無分身分、性別、背景,都可享受公約內的權利。

詳細內容

讀樂樂:改變未來 靠善良的心

《善良 Be Kind》 作者︰帕特.澤特羅.米勒 繪者︰簡‧希爾 譯者︰馮季眉 出版社︰字畝文化 Netflix最新紀錄片《以私謀權》告訴我們「數據是一種武器」,可以影響民意取態,可以左右大局分化對立,片中說只要我們留意一下身邊常用的免費軟件程式,例如:臉書、免費Apps、遊戲網站和網上購物等,只要登入及回應個人資料及預設問題,就能成功取用軟件,不過,你所提供的資料會被取用者有系統地根據每個人的個性、行為、情緒反應等建立一個龐大的資料庫,資料經過分析便能夠對準目標,為所欲為。 文︰菜姨姨 網絡數據成「分化武器」 然而,片中聚焦的卻是英國公司「劍橋分析」涉及操控2016年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原來大數據勝過民主選舉,難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劍橋分析透過臉書取得的數據,對準一些有潛力被影響的用戶,製作煽情廣告和恐懼信息等,直接影響那些所謂「搖擺選民」從而改變他們的想法!紀錄片《以私謀權》激發思考,如果取得資料的人心懷不軌,製造分化對立及仇恨,豈不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 因此,當人人仰賴資訊科技生活時,擁有「善良」的心確實非常重要。 究竟「善良」是什麼呢?這本書《善良 Be Kind》能啟發大家思考。故事講述一名女孩,看到同學莎莎不小心打翻了葡萄汁,新衣服染上一大片紫色污漬,卻立即想起媽媽總是提醒她,做人要善良。於是,她不斷思考如何向莎莎表示善意,讓她不再難過時,更想到付出、幫忙、關心、直接表達及挺身維護被同學聯手排擠的同學,就是善良的人。 挺身而出 阻仇恨蔓延 明天要發生什麼,就看今天做了什麼?紀錄片其中一個告密者,正就是劍橋分析前核心成員Brittany Kaiser,她於醜聞後挺身而出,踢爆更多內幕,或者她的「善」在驅使她行動,避免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數據帶來愈來愈嚴重的仇恨和憤怒,這樣會導致社會兩極化。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縱使只是幫助朋友這麼小小的善意,也是很好的實踐,「善」不論大小,都能帶來改變。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繪本注入綠色動力 認識地球之肺 了解環保重要

灌輸環保概念——父母可以透過繪本,向孩子灌輸環保的重要。(chinnapong@iStockphoto) 巴西雖然距離香港超過1.8萬公里,同時兩個地方的文化習慣亦不同,但一場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卻引起了不少香港人的關注。作為地球村民的一分子,這場大火影響的不單是巴西人,隨時更影響我們居住的地球環境。究竟在利益與環保之間,應如何取捨?如何才可救救地球?這些大道理,要孩子即時明白,絕非易事,倒不如以繪本,把綠色生活的理念,一點一滴地注入小孩心內,讓小人兒明白愛護大自然的重要。 文︰許朝茵 了解亞馬遜 學習珍惜資源 一次森林大火,對地球環境真的有影響嗎?其實亞馬遜有「地球之肺」的稱號,當中大量的林木能幫助減慢全球暖化問題,對保護地球環境擔當很重要的角色。但在發生火災前,小朋友對這個雨林認識不多。為加深小朋友對亞馬遜的認識,童書館館主劉倩雯推介繪本《好多好多》,內容主要是介紹世界不同城市特色,當中包括香港、日本及亞馬遜。 書中指出亞馬遜原來橫跨9個國家,是全球最大及生態最多樣的熱帶雨林,有各式各樣的動物。「雖然香港和亞馬遜各自在地球的一端,但孩子可透過這本書,了解更多當地的資料,有助拉近我們和亞馬遜的關係,很適合在這時候和孩子閱讀。」 今次亞馬遜受到破壞,摧毁了不少珍貴資源,對環境帶來了深遠禍害,而火災成因,外界猜測部分火災與放火開墾農地有關。難道為了利益,便可以不斷地傷害大自然嗎?劉倩雯便以《多多社長:告訴你一個愛森林的故事》這繪本,為大家找出答案。她表示,這本繪本的內容,貼近亞馬遜的情况,「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常常國』的地方,這國家有富豐天然資源,長有很多樹木,當中有一棵最年長又特別大的樹,名為森林大神」。 只求利益 只會破壞環境 而在常常國旁有個國家名為「多多國」,當地的國民只顧賺錢,尤其是其中一名餐廳老闆多多社長,他認為常常國十分浪費資源,應該將樹木砍走,騰出更多空間養更多的牛,以降低牛肉價格,他才能賺到更多錢。經多多社長游說下,常常國最終真的斬掉大量樹木養牛,令國家收入增加,物質愈來愈豐盛,但突如其來的一場暴雨,改變了常常國的人民生活。暴雨過後洪水來襲,然後又出現旱災,導致農作物失收。正當大家怪責多多社長觸怒森林大神時,森林大神卻突然出現。大神解釋原來森林能儲蓄雨水,減低洪水形成的風險;而儲起的雨水會蒸發上天空變成雲朵,之後再聚集成雨水重歸大地,所以森林是很重要的。最後大家也知錯,齊齊重新種植樹木。 除了《多多社長:告訴你一個愛森林的故事》之外,劉倩雯亦推介另一本提及利益與環境的繪本——《和平樹:一則來自非洲的真實故事》,繪本內容改編自真人真事,事件發生於1977年的肯尼亞。當時國內仍有大片樹木,女主角萬格麗的家庭本來以農務為生,後來因她成績好,獲獎學金出國讀書。她在幾年後學成回來,卻發現家鄉樹木大大減少。為令家鄉回復當年,她和其他婦女一起努力種樹,但另一邊廂人們則不停斬樹起樓,因此她提出抗議,不獲政府認同外,更被拘捕,因而引起更多婦女關注,加入種樹行列,為肯尼亞帶來更多樹木。 劉倩雯(許朝茵攝) 傷害環境——亞馬遜有「地球之肺」的稱號,今次大火,對全球環境造成嚴重傷害,引起全球關注。(資料圖片) 《和平樹:一則來自非洲的真實故事》(許朝茵攝) ■好書推介 ◆《和平樹:一則來自非洲的真實故事》 作者、繪者:貞娜‧溫特 譯者:沙永玲 出版社:小魯文化 《多多社長:告訴你一個愛森林的故事》(許朝茵攝) ◆《多多社長:告訴你一個愛森林的故事》 作者:藤真知子 繪者:木場葉子 譯者:周姚萍 出版社:小魯文化 《好多好多》(許朝茵攝) ◆《好多好多》 作者、繪者:馬可.馬汀 譯者:黃筱茵 出版社:時報文化 ■延伸閱讀 《照顧我們的地球》(許朝茵攝) ◆《照顧我們的地球》 內容:故事其中一個角色蘿拉喜歡儲各式雜物,後來發現積存太多會弄污地方,把雜物扔走時,又發現太多垃圾很易令地球變成垃圾山,因此有小朋友主張回收再造,例如成為再造紙,避免浪費資源。另外,書中亦介紹不少節省資源的方法,例如刷牙時要關水喉、用花灑代替浸浴,這些方法簡單易做,小孩也可輕易做到。」 作者、繪者:蘿倫.柴爾德 譯者:賴慈芸 出版社:上誼文化 《天空小熊》(許朝茵攝) ◆《天空小熊》 內容:北極熊兄弟小天與小空,因為地球暖化,居住的地方愈來愈熱,需要去較冷的地方覓食,以及尋找失散的媽媽,因而開始冒險旅行。途中遇到冰層融解,也差點跌落冰崖。透過牠們的經歷,介紹北極的不同動物,如海豹、麝香牛及北極燕鷗等,加深孩子認識這個地方。 作者、繪者:加藤真治 譯者:黃惠綺 出版社:小魯文化 《森林是我家》(許朝茵攝) ◆《森林是我家》 內容:主角大熊拿着寶劍不停砍掉大樹,翌日自己家園卻被大水冲毁,於是怒氣冲冲向水獺、山豬、狐狸及小鳥查問,最後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自己。其實一些看似無關重要的小動作,也會影響環境。 作者:大衛卡里 繪者:吉恩富利 譯者:陳柏伶 出版社:格林文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0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孩子愛問「為什麼?」

《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 作者:瑪麗‧歐碧內 關娜耶勒‧布雷 馬提厄‧德婁貝 繪者:凱瑟琳‧波多居貝 譯者:許雅雯 出版社:野人 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觀察入微,對每件事都尋根究柢,他們愛發問,愛思考,常把「為什麼?」掛在口邊,對事物背後的原因,窮追不捨,經常挑戰大人的耐性。 文︰Carol Ma 哲學思維的鍛煉有助我們反省日常生活、分辨對錯,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意義。不過,香港有關兒童哲學的範疇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坊間富趣味而又適合幼齡兒童閱讀的哲學圖書為數也不多。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思考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如何引導孩子思考、有層次有邏輯地分析並回答問題,對父母而言,相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由法國作者瑪麗.歐碧內、關娜耶勒.布雷、馬提厄.德婁貝撰寫的《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可能是父母「居家必備」的解難良方。 故事主人翁是加斯東,這個「問題小男孩」向大人提出各種難題,包括「為什麼大家不一樣?」、「為什麼會打架?」、「出生之前我在哪兒?」、「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有壞人?」、「死是什麼?」等等,通過加斯東與大人的不斷發問對答,圍繞着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社會正義和生死等各種議題展開討論。 討論善惡 猶記得在觀看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小飛象》電影時,每有新角色出場,我的女兒便緊張地問:「他是好人抑或壞人?」深怕這人物會傷害小飛象。所謂難為正邪定分界,人物性格多是立體的,實在很難斷言一個人是好人抑或壞人。然而,孩子天真爛漫,他們的世界是簡單的,黑白對立截然二分。 書中,加斯東問老師為什麼會有壞人?老師的答案十分細膩,她指出,人生不是卡通,好人和壞人之間沒有十分清楚的界線,沒有單純的好人和壞人,好人和壞人的特質可在同一人身上出現的。 討論存在 一次,孩子正在做功課的時候,忽然放下鉛筆,煞有介事問道:「媽媽,究竟我是不是『真的』在做功課,你怎知道我是不是在睡夢中做這事情?」由莊周夢蝶到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是否真實地存在確是很沉重的課題。 書中探討了生命起源的問題。加斯東問父母生命的源頭,「生命是從哪裏來的?」,爸爸從理性、科學的角度解說,說有可能是長時間自然演化而來的,媽媽則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回答,說是上帝創造的,討論得十分全面,言簡而意賅。 討論死亡 兒童都喜歡美善,他們都不願看見血腥或不幸的畫面。夜深人靜,相信每個孩子都曾熱淚盈眶地問過父母,「你會死嗎?」、「死後,我們會再見面嗎?」我們應如何跟孩子討論死亡? 書中對死亡展開討論。凡人終有一死,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世界增添色彩,就算是已離世的親人,我們都仍深愛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他們。他們變成塵埃埋在地下,有可能到了另一世界。父母毋須對死亡避而不談,可幫助孩子正面理解生命的意義,因為死亡是無可避免的。 哲學絕非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東西。哲學的思考方式可教會我們理解身居其中的世界。在電子科技當道、資訊過分雜亂氾濫的今天,大家都喜歡看圖「速食」,少有有節有理的討論或對話,哲學教育中重視培養邏輯思考、分析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小小國王》作者專訪 三浦太郎與女兒的繪本世界

三浦太郎創作過多本幼兒繪本,他說每本書創作時都很喜歡,但很快就會忘記掉,所以總是最喜歡最新的出品。 相信不少愛繪本的爸媽,都陪伴子女們看過繪本《親一親》。這本言簡意賅、全球賣出逾百萬本的寶寶書,就是出自日本作家三浦太郎之手。 三浦太郎的創作極多,由簡單教小朋友「親一親」,到鼓勵小朋友自己坐校巴的《巴士出發囉!》,以至近年推出儼如愛情故事的《小小國王》,題材也是跟着小朋友成長。而隨着《小小國王》受到讀者歡迎,未來還會推出兩本續集,講述王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文︰譚凱韻       三浦太郎早前來港主持工作坊,他接受《明報》專訪,分享了多年創作的心路歷程。他透露,繪本創作並不是投身社會後的第一份職業。他當年在大阪藝術大學畢業後,曾做過廣告和雜誌插畫師等工作,不過他覺得作品很快便被遺忘,希望自己的創作可以在大眾心中停留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於是在2005年,即女兒將近出生的日子,他便嘗試繪畫第一本幼兒繪本,作品在歐洲大受歡迎,繪本創作之旅從此開始。 他回憶道,女兒小時候,永遠是他繪本的第一個讀者,而他創作的主題,亦隨着女兒的成長而改變,例如《親一親》系列,當中包括了《排好了唷!》及《這是我的!》,都是圍繞1至3歲小寶寶的世界。 三浦太郎早前應宗教教育中心邀請來港,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創作心得,以及主持「剪紙工作坊」,之後就到台灣主持繪本創作營。 靈感源自湊女 題材隨女兒「成長」 《親一親》故事很簡單,就是小金魚、小鴨子、大象和小人兒親嘴或親臉的畫面,結果大受小朋友歡迎。三浦太郎在系列書末的「育兒筆記」中分享道,女兒出生後,曾經很努力想逗小寶寶笑,例如跟3個月大的嬰兒玩「躲貓貓」,但小寶寶只是看着他。最後他發現,摸着女兒軟綿綿的臉頰,忍不住親下去時,小人兒卻發出「咯咯咯」很像笑聲的聲音,令他突然發現,「哦!原來要她笑是這麼簡單啊!」、「什麼和什麼親一親,都是非常幸福的事」。而這個經歷,就是從照顧嬰兒的生活中,產生創作繪本的靈感。 ◆《親一親》 作者/繪者:三浦太郎 譯者:鄭明進 出版社:小魯文化 及後女兒開始長大,他開始拖着女兒小手在家附近四周探索,在馬路和車店找到靈感,將巴士畫成小兔、獅子、大象樣子,推出了《巴士出發囉!》,令日本初上學的小讀者愛上搭校巴。 ◆《巴士出發囉!》 作者/繪者:三浦太郎 譯者:劉握瑜 出版社:小魯文化 在職爸爸少時間見子女 引發反思 除了照顧女兒成長需要,他亦開始反思父親的角色。「在日本,爸爸都是外出工作,由媽媽負責家中事務,比較多時間跟孩子相處,所以子女跟媽媽總是有無盡的話題,但爸爸則較少時間跟小朋友相處。我開始想,爸爸可以怎樣回味跟小朋友的相處時光呢?」於是創作了《爸爸,來騎馬!》和《猩猩爹地》。 ◆《爸爸,來騎馬!》 作者/繪者:三浦太郎 譯者:劉康儀 出版社:小魯文化 不過,隨着女兒成長,她對寶寶書的興趣開始下降。三浦太郎便開始創作另一類型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她如常叫我講故事,讀了3本書後,她仍然不滿足,問我可否即時創作一個故事?我就想到『小小國王』這角色,並開始創作這國王的故事」。 跟女兒講故事 即興創作小小國王 《小小國王》講述有個國家,當中有位小小國王,住在大城堡內,終日被又高又大的士兵保護,每天有吃不完的美食,有大大的白馬、大大的浴缸、大大的睡牀。不過,這一切並沒有令他感到快樂,一切物質只令他感到更孤單和寂寞。 ◆《小小國王》 作者/繪者:三浦太郎 譯者:鄭明進 出版社:小魯文化 於是他決定娶新娘,娶了個子比他高出很多的公主。兩人結婚後誕下了10個小寶寶,小寶寶們就在寬大的城堡跑來跑去,捉迷藏,一起吃飯騎馬洗澡。「現在,小小國王終於可以安心地睡個好覺了。」 「大大公主」是《小小國王》的主角之一,話說小小國王娶了大大公主後誕下了10個公主王子,生活從此不再孤單。三浦太郎後來將她獨立成書,中譯版將於明年推出。 《小小國王》在2010年於日本出版,2012年翻譯成中文,之後三浦太郎又創作了幾本「寶寶繪本」。近年突然興之所至,又畫了兩本續集,一本講述「大大公主」,在日本已經出版,明年會翻譯成中文;至於10個小寶寶的故事,則於下月在日本推出。「我腦中仍在想着這12個角色的故事,例如公主為什麼會是這樣大的呢?10個小公主小王子,長大後又會有什麼工作呢?這些都在想,但未開始畫出來呢。」 這10個小寶寶也是《小小國王》中的角色,新作有他們的故事,日文版將於下月出版。        

詳細內容

讀樂樂.瑪蒂達——圖書與戲劇對照讀

MATILDA(瑪蒂達) 作者:Roald Dahl 出版:Penguin Book 不管是配上生動插畫的小說,還是添上歌樂的舞台劇,羅德達爾筆下這個頑皮女孩——瑪蒂達,她的智慧和怪異行為都教讀者一讀難忘。 瑪蒂達這個故事,有許多地方讓人疑惑、爭議,有人認為羅德達爾這個童書作家,晚年寫成的這部作品,原意不只是給孩童閱讀,而是針對給父母和教師看,書中出現了靠欺騙手法做買賣的父親、嗜賭的母親,瑪蒂達的父母都不懂女兒的心,更認為看電視比讀書好,完全沒有好好培育孩子。 文︰明珠 但小讀者一定迷上瑪蒂達這個擁有神祕超能力的閱讀天才,打開書看便投入故事,跟着她經歷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旅程。瑪蒂達3歲就會自己看書,她愛上圖書館,閱讀量大和廣,她第一天上學,就展現了博覽群書的能力! 惡作劇整治蠻橫校長 不過,這奇妙女孩的行徑,完全超出傳統兒童小說中乖巧孩子的形象,她利用強力膠、染髮劑和鬧鬼等進行惡作劇,在暴力校長對她誤會之後,她不甘受欺負,利用她獨有的超能力把可惡的校長整治;其實,當我們看到這專制兇殘的校長抓起學生的辮子,把學生像擲鏈球似的丟出外,或強迫偷吃她蛋糕的學生,在全校學生面前吞吃整個蛋糕時,面對如此蠻不講理的大人,大家心裏自然和主角有所共鳴,看到這些惡作劇情節,倒是大快人心(小孩的心)! 然而,有保守者或會有疑問,像瑪蒂達這樣的反叛行為,會不會對小讀者有壞影響?為何推介這本兒童小說,還以音樂劇演出呢? 不要忘記,大家只要看看,瑪蒂達自己會到圖書館看書,令心靈得到安慰和養分,這真不簡單!不正正隱含了最佳的示範和薰陶嗎? 看書滋養心靈 最佳薰陶 如果家長能與孩子一起分享這書,甚至與近期於香港公演的音樂劇對照閱讀,討論當中的情節,一定有很大的啟發。舉些例子,閱讀此故事之時,藉主角提出的一張重要書單,就觸動了讀者對於廣闊閱讀世界的認知。小書蟲瑪蒂達在圖書館館員菲爾普斯太太的引導下,甚至開始閱讀成人的文學作品,包括名家經典巨著:狄更斯、勃朗特、奧斯丁、哈代、海明威、史坦貝克等傑出作家的作品!小朋友若要學瑪蒂達那樣,就要挑戰閱讀這些名著,提升自己的閱讀經驗呢。 閱畢全書,大小讀者就會領悟到:羅德達爾最想強調的,並非瑪蒂達的怪行徑或超能力,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或能力背後,是一個善良、機智、愛閱讀和充滿正義感的孩子,她在不斷閱讀和學習中成長,從知識海洋和愛中得到力量。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閱讀堂:漫畫繪本打開知識之門 橋樑書築起閱讀習慣

開學了!相信家長早已為孩子準備好文房四寶,但可別忘了同時要選購一些圖書。事關近年很多學校為配合課程發展議會所訂的4個關鍵項目之一「從閱讀中學習」,在正式上課前,撥出少許時間作「早讀時段」,並鼓勵學生自備書籍回校,建立常規閱讀習慣。推動閱讀固然是好事,但不少家長卻為選書問題而煩惱,也擔心要添置海量圖書才能滿足日復日、月復月早讀時段的需要。 文:沈雅詩、顏燕雯 小模特兒:Nacby Tse、Ebo Tse、Alison Cheung、Gordie Cheung 場地提供:Seeds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一直很重視閱讀,跟很多學校一樣,該校亦設有早讀時段,「我們希望從小建立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所以安排了一周兩次、每次30分鐘的早讀時段給低年級(一至三年級)學生,除了讓他們在課室自行閱讀,每周我亦會在禮堂輪流帶領一個級別的學生,跟他們分享有趣的圖書。此外,學校亦在上、下學期各安排了為期一周全校性的早讀時段,那一連五天,所有師生都要齊齊看書。」長沙灣協和圖書館主任倫雅文說。   小朋友如果經常有機會一起看圖書,他們自然互相影響,除了很想知道同學在看什麼書,藉以增加話題,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閱讀興趣,整個校園閱讀氣氛便更濃厚。(蘇智鑫攝) 小三、四屬中高年級的學生,識字量相對提高,倫雅文建議父母可開始讓小朋友閱讀圖文比例介乎在繪本與純文字兒童文學之間的橋樑書。(蘇智鑫攝) 早讀時段 同學互相感染 雖然大部分學校的早讀時段都不會很長,但倫雅文認為亦有其價值,「當大家都在安靜閱讀時,小朋友是會互相感染的」。不過,早讀時段能否真正發揮效果,還得看各方面的配合。「閱讀習慣是要培養的,如果學校沒有指導,又或者家長選擇的書本不適合,學生只會在早讀時段『遊魂』,難有得着。」她強調,閱讀並非任務,最終目的是培養成為孩子的終身習慣,因此要引起動機,就要先從小朋友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每個人的興趣都不同,男女亦不一樣,有些高端的學生,對歷史、詩詞特別有興趣,有些學生或許正在學游泳、打球,因此便認為這類題材的書籍有用、好看。其實不管看什麼書,只要孩子肯打開書本,便已經成功了一半。」 談到不少家長都對漫畫有保留,她指是一種誤解。「三采文化出版的《世界歷史探險》系列、《科學實驗王》系列等,都是漫畫來的,但當中就包含了很豐富的知識。漫畫無罪,甚至是為孩子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 圖像閱讀是重要技能 至於繪本,亦同樣背負圖多字少,「學唔到嘢」的「罪名」,倫雅文對此有一點意見,「其實圖像閱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我亦經常在課堂跟學生一起閱讀無字繪本。很多繪本的質素也很高,像賴馬的《生氣王子》、《愛哭公主》,內容輕鬆幽默之餘,也在灌輸品德;長谷川義史的《我吃拉麵的時候》,內容看似簡單,但背後卻是一個在講述戰爭的故事」。 在孩子懂得尋找自己有興趣的讀物前,家長應細心為他們把關,避免選了內容不合適或文法有誤的圖書。(蘇智鑫攝) 倫雅文(受訪者提供) 家長導讀 教孩子觀察線索 不過,她提醒,針對一些閱讀能力不高或閱讀興趣不濃厚的孩子,家長是有需要導讀的,「以繪本為例,家長可先跟子女閱讀一小部分內容,教導他們如何去看一幅圖畫,觀察線索,又怎樣再圖文結合細心讀一遍。這樣一來,既可引起他們自己追看下去的興趣,亦避免小朋友因為缺乏方向、掌握不到閱讀技巧而出現走馬看花、『飛書』的情况」。 那麼,究竟家長要準備多少本圖書才可應付課堂所需呢?她指難有準則,但一本書不應該只看一回,「我不認為學生要天天換書的,即使繪本,細嚼的話,也該可看上至少3天。况且一本書看完一遍,隔兩三個月又可以拿出來再重新看一次,因為每次吸收都會有不同,家長用不着購買大量書籍」。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57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集中思緒找正能量 恢復平靜

《孩子失控怎麼辦:三十個讓孩子恢復平靜的技巧》 作者:凱拉.威利(Kira Willey) 繪者:安妮.貝茲(Anni Betts) 譯者:甘鎮隴 出版社:小光點 這本《孩子失控怎麼辦:三十個讓孩子恢復平靜的技巧》,真希望能夠在這個動盪的環境中,把書名改一改,變成《大人失控怎麼辦:三十個讓你恢復平靜的技巧》,皆因近日街頭有很多人都情緒失控,發飈漫罵,互不相讓,如果只求雙方「冷靜」或者呼籲「別再吵了好嗎!」簡直毫無意義!倒不如反思一下,雙方為什麼這麼情緒「失控」?究其原因在於雙方均目中無人,只有自己。難怪失去互信,各走極端,甚至攻擊挑釁,唉!連「彼此尊重,和諧相處」這些基本的核心價值,都不知跑到哪裏去! 文:菜姨姨 事到如今,不能再把失控的情緒向對方攻擊和發泄,對嗎?還是集中思緒,找出正面能量。這本書適合所有年齡或階層的大人細路看,當中提供了五大項目:「平靜」、「專注」、「想像」、「創造能量」及「放鬆」,每一項有6點方法,合共就是30種不同方式。假如每天都依從其中一種方法去練習,一個月之後便能漸漸釋放壓力和焦慮。 發揮想像 化解仇恨 來吧!先學習讓自己「平靜」,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休息一會,開始吸氣,想着1……2……3……4……5 ,然後,慢慢呼氣再想着1……2……3……4……5 ,這樣一呼一吸,確實能幫助自己感到平靜且安定。再來坐直身體學習「專注」,慢慢吸氣,把眼睛閉上1分鐘,讓自己仔細聽,好好集中精神,專心做好,感覺周圍有什麼聲音?如果你非常討厭面前的人,嘗試發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面前的不是你討厭的人,而是愛你的人,想想你對那個人說出多麼美好的話……相信什麼仇恨都能化解。之後,以大力拍拍手來「創造能量」,好讓自己能瞬間充滿專注的能量。 最後,將肩膀大大轉圈,並扭扭肩膀,甩一甩「放鬆」,給身體和心靈也一併放鬆,引領自己走向專注,平靜又充滿正能量的人生。 可是,當面對政府失控,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跟住指南選繪本 培育孩子好品格

  遇到不懂的字,我們會查字典;去旅行前,會看旅遊書計劃行程。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在教育子女上原來繪本也一樣可以幫到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次我們就談一談這些繪本「指南」,除了教大家如何選書,還會講解如何透過繪本故事,培育孩子的品格。 文︰顏燕雯 有了繪本工具書這個好幫手,爸媽幫孩子選書時也會輕鬆得多! 「在茫茫書海中,什麼書才適合我的小朋友呢?」爸媽們也許都會遇過這個問題。經常跟家長接觸的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Candice Ng明白有時候家長都非常忙碌,但又想為孩子選一些有質素的童書,所以若有一些如「黃頁」一樣的工具書給家長參考書目,甚至是提供選書技巧和教養方向,對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方便的好幫手。「繪本的作用除了讓父母跟子女共讀,也是親子間溝通的橋樑,讓父母從中了解孩子更多。但在共讀時,如何避免教化式地培育兒童人格?如何透過讀故事進入孩子內心世界?這些都是要學習的,而某些工具書除了推介書目,某程度上都教曉父母怎樣利用繪本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品格。」 Candice Ng 議題夠多 涉獵不同範疇 如《繪本教養地圖:孩子需要的繪本180選》,書名開宗明義地指出推介的書目共有180本之多,所包含的分類還非常廣闊,宏觀如動物權益、環保議題、戰爭議題;個人化如孩子個人的自信、自我認同、成長等。而作者不只是單純地列出書名,還會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剖析每本書的創作意念。「每一個題材作者均會有3、4本推介書目,有中文也有英文書;而且有些話題是比較少繪本會提及的,例如離婚、動物權益等,對家長來說就像翻黃頁一樣方便。」Candice說。 ◆《繪本教養地圖:孩子需要的繪本180選》 作者:海狗房東 出版社:三采文化 另一本Candice推介的是《共讀繪本,教出全人格的孩子》,該書由日本作家山本直美所寫,裏面除了介紹101本繪本外,書的前半部分主要教家長如何跟孩子共讀,如什麼時候開始跟孩子共讀最好?怎樣選?如何讀?全部有系統、按部就班地為家長說明,看完整本書後,就好像上了一課家長工作坊,對新手爸媽來說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書。 ◆《共讀繪本,教出全人格的孩子》 作者:山本直美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時報出版 此書推介的書目和類別均非常多。 深入剖析繪本的裏外,讓讀者對繪本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多角度的發現。 至於本地鮮有推出「書介」工具書,但Candice仍然找到由親切總監湯崇敏聯同親子共讀專家蔡淑玲(菜姨姨),推出以品格和培育小孩閱讀興趣為主題的教養書籍《親親孩子說故事:讀出關鍵品格》,「雖然當中只有12本繪本推介,但從本地家長和孩子角度出發去選書的確少有,而且有很多教養貼士,例如教家長如何以讚美作為出發點去教育孩子、要欣賞孩子令他們變成有自信的人等,值得參考」。 ◆《親親孩子說故事:讀出關鍵品格》 作者:湯崇敏、蔡淑玲 出版社:親切 書介附以相關QR code,讓家長可以和孩子玩更多閱讀延伸的遊戲。 書的前半部分是共讀技巧和態度的分享,對家長來說起了提點作用;後半是書介和書目一覽表。 菜姨姨分享完書介的故事,就有相關的主題文章回應,全書是以教育品格出發。 運用短片歌謠 提升閱讀興趣 以下兩本書Candice稱之偏向功能性,所推介的書單旨在培養孩子某方面的特質。其中《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便是純粹因應提高孩子英語能力而選出來的英文書推介,除了分齡規劃適合0至2、2至3、3至6歲的圖書外,有趣的地方是附以相關QR code連結,有英語短片歌謠及一些延伸遊戲等,在閱讀外以五感(手作、唱歌、角色扮演等)多形式地培養小朋友英語及閱讀的興趣。 ◆《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 作者:吳敏蘭 出版社:親子天下 最後一本《繪本有什麼了不起?》從提升小朋友閱讀及理解能力出發,所以在介紹繪本時,更會作出一些較細緻的分析,「很多繪本比較少字,家長不知道如何入手去讀,這本書便會講出繪本在視覺上如何培育小朋友的觀察力,例如把一些繪本的內頁圖,甚至是封面或封底列出,指引家長要留意哪一些細節、解釋作者的用意和心思等,我覺得這不只為家長帶來方便,連中文老師也可從中獲取教學的靈感呢!」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 作者:林美琴 出版社:天衛文化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與恐龍獅子做同學 閱讀上學趣事

  今年,香港人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夏天。前景縱然不明朗,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不少五六歲的小人兒,即將升讀小一,面對不確定的新生活,小朋友難免憂慮,家長可以從繪本入手,協助子女紓緩緊張情緒。 文︰譚凱韻 小一學童面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及同學,難免會感到緊張,透過繪本故事,便可預先為小人兒做好心理準備,開心迎接小學。 了解學校 減低疑慮 「小朋友入讀小一,要上新學校,面對新環境以及不熟悉的地方和人,會感到很緊張,看合適的繪本便有助紓緩他們的緊張情緒。」繪本閱讀推廣人黃芓程(Carmen)說。而去年才出版的《開學了,學校也好緊張!》,嘗試以學校的角度去告訴小朋友上學第一天的流程,給準小學生一點心理準備。書中主角——道格拉斯國民小學,是一家新開的小學,學校對什麽是學生、什麽是課堂原本一無所知,於是對校工訴說了自己的憂慮。 黃芓程 開學第一天,突然迎來一大批小學生,在校上課、小息、午膳,有小朋友如魚得水,也有焦慮的小朋友沉默不語。然後午飯時候,有健談的人兒說了個笑話,自己笑得牛奶由鼻子中噴了出來,引得原本擔心的小朋友也笑出來,學校也「不得不承認,那個笑話真的很好笑」。Carmen說,繪本中的學校是可愛的小角色,能令小朋友對學校產生親切感,「故事好輕鬆,告訴了小朋友,其實不止是他們,學校也好緊張,也在適應中」。 《開學了,學校也好緊張!》 作者:亞當‧雷克斯 繪者:克里斯汀‧羅賓遜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小天下 至於《騎著恐龍去上學》,則是另一個有關快樂上學的小故事。「這書特別適合小男孩,他們普遍都愛恐龍和車子相關的故事。」Carmen推介說。故事講述「史派修學校」的小朋友每天都會乘「校車」上學,但「校車」並沒有輪子,又不會噴廢氣,因為牠是一隻小雷龍。 不過,由於牠體型太龐大,不時會撞到架空的天線,或是把道路踏壞,學校因此不時被罰款,最後唯有叫小雷龍不要再接載學生,甚至不要再踏足學校。「恐龍做不到校車,開始時也很不開心呢!」Carmen說,結果在因緣際會下,小雷龍當上了遊樂場,再次跟小朋友相聚,「爸媽們可以鼓勵小朋友,面對挫折,不用太快氣餒,說不定很快會有轉機呢!」 《騎著恐龍去上學》 作者:劉思源 繪者:林小杯 出版社:步步 另外,她又推介《小熊的小船》,讓小朋友了解到成長是必然的事實,有時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現實,但能嘗試改變自己心態,用另一個角度去面對。故事中的小熊原本有一隻紅色的小船,每天牠都會乘小船在湖中午睡及釣魚,但小熊一天一天的長大,船卻沒有跟着長大,直到有一天,小熊坐上小船卻沉到了湖底,才發現原來小船已經不能再坐了。 「小熊長大了,雖然仍然喜歡小船,但卻不得不放棄,生活上亦要面對改變。」Carmen說:「但其實改變能帶來新的可能,就如小熊在結局中做了新船給自己,給予自己力量。就如小朋友在獲取知識中擴闊了眼界,就有力量繼續向前走。」 《小熊的小船》 作者:伊芙‧邦婷 繪者:南西‧卡本特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台灣東方 小朋友上小一,除了適應新朋友和新環境,驟增的功課和測驗也不容忽視,「始終幼稚園是着重玩樂中學習,升上小一,科目多了又深了」。大兒子即將升讀小三的Carmen分享道,她建議爸媽們,可以跟子女一起探討「為什麽要返學呢」,從而帶出追求知識的快樂。 學習文字 應循序漸進 《不會寫字的獅子》就是一個講述獅子學懂知識的重要和樂趣。故事中的獅子先生不會寫字,一天遇上了一隻喜歡看書的女獅子,獅子先生想給她寫一封情信,但自己不會寫字,於是叫猴子、河馬,甚至糞金龜替他寫,但動物們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例如猴子在信中邀請對方一起吃香蕉,糞金龜則邀請女獅子一起吃牛糞,獅子不滿意卻又很無奈。 《不會寫字的獅子》 作者:馬丁‧巴兹塞特 繪者:馬克‧布塔方 譯者:吳愉萱 出版社:米奇巴克 Carmen分享道,有些小學的抄寫功課比較多,令小朋友很抗拒寫字,「家長可以引導小朋友思考,告訴他們文字是很好的工具,可以讓他們認識朋友,同時又能抒發感受,是很有用的呢」。 不過她指出,文字雖然是有用,但學習時要循序漸進。她試過主持家長工作坊時,遇到急於想子女多認字的父母問她:「小朋友升小學了,還在看圖畫書,不是應看文字書的嗎?」她建議,初小的小朋友可以繼續看圖畫書,因為不少繪本,雖然文字不多,但當中包含很大的意義,「很多圖畫書也很注重細節,圖畫不止是用於輔助文字,而是有另一層意義,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當中的細節,看後有什麽感受,這些也可以提升小朋友的閱讀能力。」 延伸閱讀 《我盼望…》 作者:艾美‧克蘿思‧羅森朵 繪者:湯姆‧利希騰赫德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字畝文化 內容:這是一本有關父母對孩子寄望的繪本。書中以簡單的文字,如「我盼望,你往上飛,比掉下來還要多;我盼望,你抱抱比煩惱多……」講出父母對孩子的祝福。共讀這書除了能讓小朋友體會爸媽的愛,也提醒父母,在子女升小一的過渡時期,莫忘教養的初心,不要成為「怪獸家長」。 《爸爸,上學囉!》 作者/繪者:戴夫‧哈克特 譯者:陳銘驤 出版社:道聲 內容:一個有關上學前準備的小故事,女兒和爸爸的角色交換,由女兒喚醒爸爸起牀,再安排吃早餐換衣服上學去,告訴孩子父母照顧如何無微不至,也令父母多體諒小朋友上學前,因為種種原因而諸多拖延。 《小孩為什麼要上學?》 作者/繪者:艾瑪‧迪烏特 譯者:黃婷涵 出版社:大穎文化 內容:故事背景假設在中世紀的農村,國王因為受不了孩子的調皮搗蛋,於是想方法讓孩子「忙碌」,便與各領域的專家討論,希望教導什麼樣事物給孩子,在討論過程中呈現了「科目」的概念。並透過與生活經驗結合的授課方式,展現學習之於生活的關係,像是使用雞、石頭、蘋果學算數、在城堡的護城河釣魚等等。 《記事情》 作者:余麗瓊 繪者:朱成梁 出版社:信誼基金 內容:將橫跨幾千年來的文字和紀錄演變精華,濃縮成圖畫故事,例如古人首先用草繩打結來表示打獵成果,之後再刻在岩壁上,及後發展至刻畫於器具上,然後發展至獸皮上。從發展過程中讓孩子了解文字和記事的演化,同時提醒孩子學習文字的用處和樂趣。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