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學堂】家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10大教養培養優秀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會有與生俱來的特質與個性。不過,特質與性格不是全受限於天生的基因或氣質,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如何表現個人本質。家長應該時時檢視自己對待及回應孩子的方式,而且留意孩子的行為是否也已經受到自己不合適的教養方式所影響,如果能把握以下10個教養的基本原則,就不難成為最佳的教養風格。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圖片來源:pexels.com 1. 以身作則 父母親對孩子有所規範的同時,也要樹立學習與模仿的好榜樣。 2. 雙親管教態度一致 若夫妻發現教養態度不一致,應私下協調,尋求及達成共識,避免在子女前面爭吵,或一前一後給予不同的行為標準,以免他們產生混淆。 3. 給孩子肯定 父母必須時常擁抱孩子,給予肯定、鼓勵與讚美,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也抱抱他並跟他說「你好棒喔!」讓孩子產生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增強這個良好的行為。 4. 接納其差異性 每個孩子天生下來就有其個別性,不論是個性或是發展,但是父母要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接納個別差異,並依其性向與能力做引導。 5. 給予孩子自主權 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能力或心智都不足以自己做決定,但事實上,在有行為能力後,幼兒就已經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孩子自主權,讓他練習選擇,並且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而不是大人事先幫他處理好一切事務。 6. 親子協商規範與約束 每個家庭都有其原則和規範,在規定前應該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甚至連破壞原則的懲罰也可一併討論,只要不遵守就要承擔當初親子協商出的懲罰。當然,有罰就有賞,如果表現良好,自然獲得該有的獎賞。 7. 犯錯時要糾正 當孩子犯錯時,除了給予懲罰之外,一定要告訴他理由,並告誡原由,讓他知道錯在哪裏,而不是不明就裏的挨罵挨罰。 8. 時常自省 父母應該和子女一起成長,並且不斷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究竟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他。 9. 敏銳察覺 父母要能察覺子女的需求,特別是情感上的,要能了解孩子為什麼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 10. 營造民主溫馨的家庭氣氛 如果整個家庭氣氛是開放的,父母和孩子自然會有平等的互動,這當然得靠父母用心營造,最要避免的就是老是命令,應允許孩子表達意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任姓家長:花費心神經營回來的禮貌

「嘩,你個仔好乖、好有禮貌喎!」 每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讚阿仔,作為父母的老婆與我都會感到很安慰。在阿仔被讚賞同時,有時亦聽到一些父母這樣說: 「我叫極啲仔女要有禮貌佢哋都唔理,你哋個仔咁聽話,你哋真好彩!」 其實,阿仔都是個不聽話「包拗頸」的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很聽話地有禮貌的。他今時今日有禮,都是多年來的經營才得來的成果。 「打招呼呀,阿仔!」 「人地幫咗你整嘢要點講呀,阿仔?」 「人地畀嘢你要點講呀,阿仔?」 「依家我地離開,要點講呀,阿仔?」 「點解你食嘢我會聽到你『雜雜』聲㗎,阿仔?」 曾幾何時,阿仔是很不滿意我無論去到哪裏都不斷提醒他要做一些有禮貌的事。他會覺得我好像時常都針對他的一舉一動,會覺得我很長氣、很煩。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小孩來說,要像人肉錄音機那樣說多幾句話、要他吃東西不能無拘無束地暢快,的確是難事。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很不刻意地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上都盡量保持有禮 面對這情況,老實說,我們兩公婆真的沒有任何特別辦法。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很不刻意地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上都盡量保持有禮。除了在表現上有禮,我們亦趁機向阿仔解釋尊重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重要性、為何無論他們做的東西表面上有那麼不起眼其實都是為我們行了一個大方便、及當我們對人有禮時能為他人帶來的喜悅。老婆與我都希望,阿仔若有一天能有禮貌,不會只是門面功夫,而是能發自內心。 他的禮貌既被尊重而且亦為他人帶來的喜悅及為自己帶來各種正面回報,不單只感到快樂,也給他更多動力去維持好禮貌。 幸好,隨着他成長,他逐漸都開始有禮貌起來,懂得做我各方面所吩咐的。他的這些行動亦時常被外人讚不絕口,外人亦會因此對阿仔特別好。他的彬彬有禮甚至令他香港學校老師留意、在成績表加以讚賞,亦成為他在面試墨爾本學校時令他「加分」的表現。令我特別安慰的,是他每次去到一些公眾場所的洗手間見到清潔工人時都會特意走去向他們致謝,不時令到被洗手間用者忽略的清潔工人歡顏起來。阿仔見到他的禮貌既被尊重而且亦為他人帶來的喜悅及為自己帶來各種正面回報,不單只感到快樂,而且給他更多動力去維持好禮貌。 所以,雖然這樣說好像很「阿媽係女人」,但是孩子的禮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就算是本身都十分有禮的父母都需要很多時間和心機才能成事。除了多番提點,更重要的其實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都以身作則、讓孩子們體會到好禮貌的重要性。若我們平時自己待他人都是呼呼喝喝、狗眼看人低,我們又怎能要求孩子們會有禮貌?

詳細內容

辣媽CEO:貴教窮養

記得小時候我媽經常斥責我爸,對我過分縱容溺愛,爸爸總是以「女兒要富養」做擋箭牌。見爸爸為維護我頂媽媽,點止高興咁簡單?簡直透心涼!但始終不明白其中道理。終於一次忍不住問爸爸點解,他的答案令我愛他更多。因為女兒始終要嫁人,下半生的幸福,就要看娶她的男人如何對待,是否珍惜寵愛。而且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即使嫁得如意夫君,翁姑及他的家人不一定會愛屋及烏。所以爸爸能夠做的,是盡可能在自己能夠控制掌握的範圍內,讓女兒的日子過得愜心寫意幸福愉快。 說實話,爸爸對大哥的態度要求,比對我嚴厲嚴格很多。對我的耐性包容,即使不是天淵,都確有極大的分別。我相信和上一代人的「窮養兒,富養女」有關。又要講一句今時不同往日,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是強者,女人是弱者的日子,俱往矣!以我小時候的切身體會,加上做媽媽的親身經歷,其實教養子女,不應該亦不再有男女之別。我的宗旨是貴教窮養。 上一代相信「窮養兒,富養女」 貴教,不是字義表面,不是說幾貴的教育費用都願意付出承擔。其實最彌足珍貴的教育,是父母自小對子女的身教言教,還有家教,教育子女成為有品德的人。 以生命影響生命,為孩子樹立好榜樣,讓孩子接受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薰陶,耳濡目染之下成長,是真正功德無量。不止是父母子女,任何人,能給予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時間。人與人之間最近又最遠的距離,原來同樣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只嘆今日捨本逐末者眾,不惜犧牲健康和子女相處的時間,拚命工作為了掙更多的錢,就是為了給子女他們認為是最好的。其實快樂簡單愛無價,是誰把快樂變得如此痛苦又難得?什麼時候開始愛成為交換的籌碼? 貴在花時間 窮在知感恩 窮養,此窮不是彼窮!我講的窮養,不是大家近日在報章媒體投訴綜援不夠用,子女想吃生果都沒錢買,阿女想學跳舞彈鋼琴、阿仔想有自己房間都是遙遠的夢的那種窮;而是要孩子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吃得飽穿得暖有書讀有屋住,應該懂得要感恩。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亦沒有免費午餐,想要有收穫就要先努力耕耘。 可是對活在富庶社會的孩子,還有天大地大我子女最大的父母來說,是夏蟲語冰加對牛彈琴!在「茶來不伸手,飯來不張口,老奉被伺候,習慣被服侍,還要唔該都無一句」的時候,我繼續堅持講「千金難買少年窮」,是我不合時宜,還是大家久違了?人窮志不窮,不窮。窮志又窮人,豈一個窮字了得?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是Bill Gates說的。再富,也要苦孩子,是郭台銘說的。是貴教窮養的最佳演繹。

詳細內容

辣媽CEO:都是家教惹的禍?

(「髀魔-雞髀第一店」fb提供圖片) 近年大學迎新,都有學生會為了要求食店贊助迎新會食物,最終因為處理不當,搞出大頭佛的事件。今年新鮮滾熱辣,就是科大冰川社三學生會,說全城圍插絕不為過。細讀留言,不少讀者矛頭直指有關學生冇家教,連最基本的禮貌尊重都不識,他們的父母責無旁貸;甚至有認為陪同學生上門親自道歉的不應該是校方代表,應是他們的父母才是。整件事究竟和家教有沒有關係?我向來最重視家教,就借今次事件和大家好好分析講解一下。 貪小便宜無感恩 得到老闆無條件支持答應贊助,全無感恩、感激、尊重之心,反而認為是幫了那小店做宣傳? 老闆的憤怒我完全能夠理解,當日希望得到贊助之時,學生雖然看似非常認真,帶同「迎新營贊助計劃書」上門,但是「點名」要求老闆贊助雞髀小食,只是老闆指雞髀製作時間長,提議改為贊助200隻雞翼。老闆指青年禮貌麻麻,「一句多謝都冇,反而仲話可以幫到我哋小店喺科大做宣傳!」講到明贊助,即是免費提供,除了食物要本錢,人手更加少不得,贊助什麼食物應該由店主決定,不應該貪心攞最大的着數。得到老闆無條件支持答應贊助,全無感恩、感激、尊重之心,反而認為是幫了那小店做宣傳?這種自以為是的自大心態,從何而來?我知講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太迂腐八股,但怎可能講句多謝都不識? 只顧自己不理他人感受 凌晨1、2點,學生WhatsApp老闆問可否提早至早上10時取食品。食店原本中午12時才營業,老闆特地提早回店炮製雞翼,10時07分完成即時WhatsApp通知,對方回覆「ok」,但一小時後仍未現身,再聯絡的回覆是「不好意思,正安排人手」。 再追問時,學生僅以兩個WhatsApp回覆:「sorry」、「cancel」,之後更封鎖食店的WhatsApp。老闆慨嘆,難明年輕人「連一點點尊重、禮貌同珍惜都唔識」。 需要提前取貨,怎可能突然半夜三更提出要求?難得老闆依然熱心相助,換來的竟然是一盆冷水。其實雞翼已經整好,對老闆來說是已出之物,學生只要準時上門拿取即可,就算因為滂沱大雨活動被迫取消了,可以在校園內派發請同學們食。可見學生根本只顧自己,不是不懂得人情世故那麼簡單,是不理會其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學生們究竟是在什麼環境之下成長,被父母如何教育培養出來的? 類似的處理手法及情况,職場屢見不鮮。約好時間面試甚至返工,結果失蹤唔見人大家司空見慣。或許今次學生認為有用WhatsApp回覆已經算是有交代了吧?但之後的封鎖是因為心存愧疚,不知道如何交代的話還好,但我猜想最可怕的是反過來嫌老闆不斷追問很煩,總之決定不要就斬纜乾手淨腳。被牽連受影響的是整間大學的學生,還賠上整間大學的聲譽。 不管子女幾多歲也好,因為管教不力出事惹禍,都是父母的責任。子女冇家教,是對父母最嚴厲的指摘。今次涉事學生們的家長,會是怎麼樣的家長?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