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孩子心:孩子哪句真,哪句假?

小維的媽媽疑惑地說:「我與囝囝溝通時,他常常『一時一樣』,例如昨天我問他要不要找老師補習中文,他即時說好,轉頭又說自己說錯了,不想補了……我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我想起一次小維在課堂分享:「我不喜歡中文科。」 「為什麼你不喜歡中文科呀?」我好奇地問。 「因為我總是寫錯字,我覺得自己無記性……」小維有點失落地說。 「但我每次讓你選擇用中文或英文寫字,你都會選擇中文呢!」我讚賞小維說。 「因為我想練習多些……」小維解釋道。 「我很欣賞你想進步!那你有沒有跟媽媽說過呢?」 「有……但我都未講完,媽媽就說:『你不可以怕寫字,要從錯誤中學習……』」 習慣說大人想聽的答案 原來,小維總是害怕自己說錯話,所以他習慣說一些大人想聽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真正想法,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應對機制。那麼,如何打破孩子這個機制,重新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呢? 1. 「開放交流」比「是否選擇」好 面對是與否的選擇,例如:「你想不想去?」、「你喜歡這個活動嗎?」小維都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合乎父母期望的答案。我提議媽媽,如果想了解小維的真正想法,可以試試這樣問:「你覺得這個活動如何?」、「不如你講多少少,我想聽你說……」讓小維嘗試表達多些,才要求他作出選擇。 2. 「給予思考空間」比「冗長道理」好 這代孩子有一個特性,他們希望自己有機會去理解事情,而不是全部被道理灌輸。所以,避免太快中斷孩子的說話,讓他有空間沉澱和消化。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問:「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我先聽你說,我再分享我的看法……」 鼓勵孩子說出經歷 3. 聽到孩子的內在需求 事情往往會引發感受,而感受反映着我們正在經歷些什麼和內在的需要。就像小維不喜歡中文的背後,是感到很挫敗,但同時渴望有進步。如果身邊的人對他表達鼓勵,定能給他有一股向好的動力呢!引導孩子將事情背後的經歷說出來,可以讓我們了解彼此更多呢! 歡迎瀏覽暑期課程資訊: editworkshop.com/summer_course_2023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讓孩子選擇好的選擇

我的大孩子,多多,困擾着我的不是他不願意讀書,而是他花在讀書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還沒有開始考試,每過兩三周學校就會打電話來,說我的兒子不懂尊重教師,在中文課堂偷偷看英文書;他不留心聽教師講課;他在轉堂時拿書出來看,但是到下一課開始,依然捨不得把正在看的書收起來。 他起來看書,睡覺看書,吃飯看書,坐車看書,上課看書……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圖書館,老是盯着每周過來的流動圖書車。 多多看書的速度很快,一本書看兩天已算是很久了,一天KO一本書還屬於正常,當然也要看是否合他的口味。 在今年的升中考試,多多先後接到3間名校的取錄通知,有些在面試期間就口頭承諾必定第一時間取錄。不過最終多多還是選擇了給他獎學金的另一間名校。 為了讓他喜歡上讀書,我每天都花上大部分時間陪伴他。雖然工作非常忙碌,我也會把握所有的空餘時間跟他一起。除了公共游泳池、圖書館與運動場,博物館家庭年票就是香港一大福利。而我們旅行過的地方,吃過的餐廳,坐過的地鐵,我都不停跟他用英語談論。旁人有很多不屑的目光,有些感覺我們在show off,有些感覺我們媚洋,不過為了兒子的學習,我很少理會。 黃夙慧與3名兒子攝於西九戲曲中心。(作者提供) 此外,我也會每天陪他讀書2、3個小時。開始時只有我讀,然後要求他跟我一起讀出聲,再要求他抄寫與串字,直到他能掌握書中的意義。誠然,我很專注於培養他的英語閱讀能力,至於他的中文,的確不怎麼樣。 孩子有天生的特性:有很強的記憶,有無比的好奇心,喜歡觀感的刺激和遊戲,喜歡誇張的圖像比如卡通漫畫,亦喜歡父母陪同的那種安全感,肚子餓就想吃喜歡的東西……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本能。作為教師或家長,必須利用孩子的天性與特性,引導他們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培養正確的愛好與習慣。 擁有自由須與能力掛鈎 培養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管理孩子的自由尤關重要。什麼時候收,什麼時候放,提供什麼選擇等,都是關鍵所在。要記住,孩子所擁有的自由,必須與他的能力與心態掛鈎。比如,孩子未看透交通情况,就難以決定什麼時候過馬路。有些父母事無大小都要孩子提供選擇,如吃什麼,去哪裏,實在本末倒置。孩子列出的選擇,無論家長選什麼,都可能是錯誤的。比如,偏肥孩子喜歡吃甜的食物,他讓家長選擇買糖或者冰淇淋,那家長選什麼都不適合孩子。 因此,什麼時候徵求孩子的意見,什麼時候讓他們做選擇,都需要謹慎考量,不可輕率對待,這將長遠影響孩子的判斷力與責任感。 喜歡看書是好事,但如果我要毁滅孩子,非常簡單,稍微給他自由使用手機而不加以約束即可。限制讓孩子分心的選擇,讓他們自由選擇所有好的選擇,是引導他們學習適當知識的最佳方法。 文:黃夙慧(慈善機構「起跑線扶貧助學協會」創辦人兼註冊教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高質父母「愛的存款」

「每次用心安排家庭活動,都代表着你作為父母,誠心地將愛的存款,存進你青春期孩子們的記憶庫中,讓彼此都感到幸福和值得珍惜。」 在闊別多年的校友聚會上。 計劃親子好去處 甲媽媽說:「我最近注意到這個手機應用程式,為大眾提供香港最新的親子好去處和休閒活動資訊。」 乙媽媽回答說:「讓我也瀏覽一下……嘩,確實有很多最新的休閒活動場所和歷奇樂園活動推薦,可以讓我的孩子們挑戰自己,釋放能量啊。看來很有趣。太好了!」 丙父親回應說:「真的嗎?請趕快在我們的手機群組中分享。我和配偶最近被工作弄得頭昏腦脹,孩子們也因復課後追趕課程進度而感到有些壓力。」 丁爸爸發表說:「透過這個程式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的興趣,並與他們討論活動的最佳參與時間。在計劃的過程中,我們要表達對各人的尊重,並為家庭訂立短期共同目標,使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和諧及緊密!」 戊母親微笑回答:「多謝老友們,今晚的聊天很有啟發,我會下載這個程式,並參考各位家長的寶貴意見。往後我們可以繼續在手機群組分享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狀况和活動經驗,一起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善用假期 提升幸福感 從那日以後,他們會互相分享有用的資源和應用程式,甚至提議幾個家庭一起參加同一項活動,一同提升幸福感。 每個家庭成員對於如何度過休息日和假期都有不同的偏好,可以是滿足身心靈的需要和願望、發展好奇心、拓展興趣、尋找快樂時光,以及平衡家庭與個人空間等。如果你是一個擁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我鼓勵你在溝通過程中,嘗試應用以下的步驟,提升及與家人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 1.表達你渴望為全家帶來樂趣的誠意 2.提供可行的選擇方案和資訊來源 3.邀請並傾聽每個家庭成員的關注點和意見 4.提出跟進的問題,刺激家人進一步思考 5.在商討過程中要保持中立的角色和運用溫和的措辭 6.毋須強求在一次家庭對話中就能夠達成共識 7.制訂預算和分工 8.在家庭的通訊平台上,以清晰的句子列出選擇方案、分工表和時間表 9.盡早將家庭活動時光的照片和視頻,上載於共有帳號,並互相分享心聲 10.讚賞家庭成員為實現此活動作出的貢獻和努力,邀請他們回應或分享籌備過程中的經驗 文:馮婉嫻(香港家庭福利會資深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澳洲生活夢想飛:墨爾本騎馬通山跑

有說澳洲打高爾夫球,好像落街踢波!那麼澳洲騎馬,就好像學游泳一般的普遍! 我大女兒在香港要找騎馬導師,曾在騎術學校排隊2年多也未有位,最後轉折地找到香港首名華籍女騎師江碧蕙教授,開始瘋狂熱愛騎馬。她來到澳洲墨爾本超興奮,發現騎馬非常平民化,就連她的同班同學讀year 11已是騎馬教練,真的超酷! 其中一個馬術體驗是在Uncle Nev's trail rides——位於墨爾本北區Upper Plenty,一試難忘。即使在東部居住的我們,要駕車1小時多才能到達也值得。不論是初學者和高級騎手也有不同路線可參加。 騎馬的出發時間分別為上午9:30和下午1:30,另需要大約1小時註冊、選擇合適的頭盔,然後再因應每個人的騎馬經驗安排合適的馬。初學者先在農場作簡單訓練和騎馬技巧練習,以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安全地騎馬出發。例如教練會教導正確坐姿,怎樣控制或拉動韁繩指示馬匹轉向,或傳達指令使其減慢或停止。而當我想要加速時,可以輕輕地用腳碰馬匹的側腹;如想要減速或停止時,可以發出短促的聲音提示馬匹。 森林木屋食茶點 同行有幾名帶領員在前中後帶領和保護我們,今次的騎行路線帶領我們穿越開闊的平原到達Mt. Disappointment的州立森林。如果好彩的話,我們將親睹袋鼠、袋熊、小袋鼠和針鼹鼠等澳洲野生動物在其自然棲息地的生活情景。 全程騎行時間大約3小時,我們一行十幾人一同騎馬上山,沿途經過很大的平原,沿着崎嶇和狹窄的山路上山進入森林,途中可能會被樹枝刮傷,所以要穿著合適的騎馬服裝。帶領員會指示所有馬匹前行的速度,有時慢行,有時碎步跑或是快跑,會因應路上的安全情况再指示馬匹前行。偶爾會有個別的馬匹不聽話,帶領員會立刻指令馬匹更正,行約1個多小時上到山,便會見到一間小木屋,我們有半小時的休息,並可一邊歎茶點一邊好好享受山上美麗的景色,當然少不了好好記錄一下這寶貴的經驗——打卡留念啦!這是一個很好的休息時間,讓我們可以放鬆身心,並與同行的騎手互相交流。 落山路窄更刺激 小休之後,我們再上馬繼續旅程,下山的小路更加狹窄,亦更加刺激,幸好當天穿了長袖衫褲,才不會被樹枝刮傷,經過差不多3小時的騎馬旅程,再經過一個大平原,回到起點。這真是一個叫人很難忘的旅程,同行的小朋友叫嚷着要快點再來騎馬,看來每個學校假期也要提早安排這個有益身心的親子活動! 同其他媽媽一樣,我也想發掘小朋友的興趣!除了老大愛騎馬,老六也是愛馬之人。墨爾本非常多騎術學校,她們可以在假期和平日放學練習。5歲多的老六悅悅先學習幫馬匹掃毛髮,然後自己拖着馬匹進入馬房清潔。她是天生愛跟小動物做朋友的可人兒,可以每星期參加騎術訓練,也是她最開心的活動之一。 老六悅悅與大家姐一樣都是愛馬之人。(作者提供) Uncle Nev's trail rides 費用:130澳元(約688港元,包括山上農舍茶點) 地址:1115 Wallan-Whittlesea Rd, Upper Plenty VIC 3756, Australia 文:六個小孩的媽媽 作者簡介:剛移居澳洲墨爾本,育有4女、2男,共6名孩子。最喜歡玩煮飯仔和運動,經常帶着六小福上山下海。 http://www.facebook.com/fivekidsmama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道歉的意義

台灣這一浪的#metoo愈燒愈烈,掀出一篇篇充滿巧思的道歉文,精彩有如帽子戲法。當中有人把做過的事寫得風清雲淡(「幼稚地喝到斷片後觸摸了學妹」),卻長篇大論申訴自己成為流言的受害人(「我很幸運我沒有死去」);有人只挑旁枝末節來「真誠」道歉(「疏於溝通、疏忽了太多事情」),卻絕口不提可以構成刑事罪的情節,包括與未成年少年發生性行為,乃至違反對方意願拍攝性愛影片等,把指控包裝成「一切都是情侶間應該有的樣子」。 承擔罪責 承諾不再犯 有人說,我們活在道歉的時代,人們有更多平台表達歉意,也有更多可以招徠觀眾來欣賞道歉的方式。被媒體炒熱的道歉何其多,但在各種令人迷惑的包裝下,有意義的道歉愈來愈少。什麼是真正的道歉?簡單來說,專心道歉就好,承認自己為對方帶來傷害,而不是聚焦於如何保護個人形象。所以,請不要拖着長長的尾巴,不斷添加「但書」為自己說項;請為自己的所為道歉,不是為了「令對方感到受冒犯」而道歉,不高明地歸咎對方的「過度敏感」;當然也不要把歉意演過火來博取同情,反過來把自己變受害人。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道歉只是開始。有意義的道歉必須包括負上責任這元素:承擔罪責,彌補傷害,承諾不再作出相同行為。這樣的道歉才有力量,幫助受害者克服創傷之餘,也讓旁觀的人們能夠再次相信,這是一個重視公義的、住得下去的世界。 培養真心 不傷害人 所以,當被指控施害的明星不請自來,闖進受害者召開的記者會上鞠躬,並且拿起米高峰道歉,我傻眼又惡心。更糟糕的是,這舉動竟也贏得不少網民的讚許,認為是「帥」、「勇於認錯」、「一人做事一人當」。但這根本是一場劣質表演,不單對受害者帶來情緒的二度傷害,更粗暴地剝奪了對方的話語權——那時記者會才剛開始,受害者只說了個開場白,此時機關算盡的明星突然戴着戲劇性的光環出場,像磁鐵一樣把所有媒體鏡頭都吸過去,之後當然也佔盡新聞標題的重點。至於愣住了的受害者,在眾人之前蜷伏桌上無法自處。 這樣的「道歉」,有夠殘忍的。 成長的其中一課,便是要學習分辨真心減少受傷,也要學習培養自己的真心,不做傷害人的事。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帶孩子旅行和讀書的自我勸誡

讀書和旅行,有些人覺得是兩樣截然不同的事,例如有人會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把讀書放在旅行之下,但是,對我來說,讀書和旅行,本質是一樣的,兩者都是一種有益的體驗。 眼耳鼻舌全方位互動 有人會說,旅行是互動的、不可知的、冒險的、眼耳鼻舌全方位的,可是,真正迷上書的人,亦會覺得,讀書,是和作者交流,所以也是互動的,是會讀到意想不到之處,所以也是不可知的,是會因為作品而受到心靈、思想以至美學上的的衝擊,所以也是冒險的,是會因為作者之筆而進入一個充滿意象和感官的世界,所以也是眼耳鼻舌全方位的。 總有人在旅行中得到閱讀的興味,總有人在閱讀中得到旅行的樂趣。 作為家長,有帶着孩子去旅行的經驗,亦有帶着孩子一起閱讀的經驗,經歷許多磨合和波折,個人認為,有幾點,值得記錄下來,給自己警惕: 體驗從來沒有標準 一、旅遊和讀書,都不應該「功利掛帥」,因為兩者本身都有「自足價值」,不必強行將讀書和旅遊變作「工具」,不應強行要求孩子,讀完一本書後要像交功課一樣講解書中「重點」,去完一次旅行之後要像交功課一樣交出一份「旅行報告」。(如果孩子每次玩樂都要寫「玩評」,遊樂場將失去笑聲,我們得到的不過是報告書上許多「很好玩」的評語) 二、續上,既然知道不應該「功利掛帥」,讀書時,或旅行時,就不應強行要求孩子,在盡量短的時間,看完盡量多的頁數,或者完成盡量多的「必看」景點。 三、續上,不應為「行程」完成不了而動怒。 四、旅行可以沒有心得,讀書可以沒有教訓。 五、旅行和讀書,孩子去的地方和你去的一樣,讀的書和你讀的一樣,但是體驗還是十分個人的。「體驗」從來沒有「標準」,也不需要「正確」。孩子去埃及,見到金字塔,但是整個行程最喜歡的,是在酒店的牀上跳來跳去。這樣的情形,自然之至,普遍之極,家長一點也不需要覺得奇怪。 沒有「教訓」也可是好書 六、沒有「教訓」的書可能是一本極好的書;說不出的旅行體驗,可能才是最好的旅行體驗。 七、如果孩子真的想要,請盡量讓孩子留下「實物」。他在公共圖書館借的書,想留下,可以的話,請給孩子買一本,以後他不再讀也好,經常讀也罷,留下一本書,總是好的。孩子去了旅行,看到一件「無用的玩具」,所有正常的大人都知道,那是不必要、不值得、沒有意義和沒有益處的,可是,提醒自己,可以的話,請給孩子實現這個願望。這件玩具,買回香港,玩也好,不玩也罷,對孩子來說,這件錯過了便不可能再遇的玩具,能夠帶回家,總是好的。 最後,老調重彈,孩子覺得意義重大的,大人未必懂得。如果一件稍嫌浪費的「實物」,可以幫助孩子擁有更長遠更美好的「體驗」,那其實是無價的。孩子未必珍惜那件「實物」,但是他能感受,有一個大人曾這樣「任性地」痛惜他,他終於也會知道,什麼是價錢,什麼才是價值。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兒童劇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 200小演員 台上施展品格「魔法」

暑假快到,又是本地兒童劇場最熱鬧的時候!其中頗有看頭的,有歌手陳慧敏(Vivian)率領約200個小朋友一起演出的《品格英雄》,故事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做主題,寓教育於娛樂,務求以實淨的劇本和強大陣容來震撼大小觀眾的心靈。   原創合家歡兒童劇場《品格英雄》除了有陳慧敏(Vivian)擔任重要角色,還有來自香港兒童才藝學院(下稱學院)一班4至15歲的學生「InfiniteKids」。一直以來,有份參演大型劇場的小演員,均是學院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而今次共有約200個小朋友分A、B cast擔綱演出,目的是盡量給每個學生都有踏台板的機會。 歌手陳慧敏做大隊長 故事講述「成市」人依賴元宇宙「風之谷」裏的各樣學習系統來教育子女,而Vivian飾演的大隊長「VMan」一直率領6名品格英雄阿勇、誠誠、加信、心心、Indi和謙仔用各自的方式,以開心學習為宗旨去教導小朋友。但有一天,6名品格英雄突然失蹤,令「成市」與「風之谷」陷入一片混亂,「成市」的家長要想辦法拯救這班品格英雄。 今次的創作靈感,主要是學院幾名創辦人兼劇場總策劃,和家長多了接觸後,發現有時小朋友的不良習慣,都是不自覺地從父母身上學習得來,例如遲到、舉止粗魯等,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遂希望藉着這齣兒童劇場,帶領觀眾一起反思。 似模似樣——《品格英雄》導演吳佩隆(後左)、演員陳慧敏(後中)和石俊傑(後右)與小演員一同合作向大家施展「魔法」,要觀眾好好品嘗這一齣合家歡兒童劇場。(馮凱鍵攝) 不過,談品格不代表老套、乏味,學院總監梁梓禧說:「如果一個故事過於着重教育便會很悶,我們就是想拿一個平衡點,做到娛樂與教育並重,即所謂『易入口』,讓大小觀眾都同樣享受其中。」也由於劇本涉及元宇宙、森林、精靈等元素,擅長魔術表演的導演吳佩隆更會在演出中加入一些魔術表演,達到科幻的效果,令觀眾更加投入。今次演出更由《愛我別走》監製周怡擔任劇場製作總監,絕對不可小覷。 積極練習——導演吳佩隆(右)教授小演員變魔術技巧。(馮凱鍵攝) 按特質表演歌舞魔術 5月底,約50多名小演員參與了第一次劇本圍讀,當天所有導演、導師和主要演員也在場,而小演員則是當天才知道自己會演什麼角色。由於這一班小演員都是經過遴選出來的InfiniteKids,導師和導演都對他們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更能按各個小朋友的特質來安排一些獨特表演給他們,例如歌舞和魔術。 首次圍讀——50多名小朋友先作第一次圍讀,7月時會正式開始密集式綵排,這天拿下劇本先慢慢回家消化。(馮凱鍵攝) 表現興奮——這天小朋友才知道自己演什麼角色,分外興奮。(馮凱鍵攝) 至於大隊長「VMan」陳慧敏,已有多次參演音樂劇的經驗,不過之前主要在澳門演出,並只是偶爾與數個小演員合作。 今次在《品格英雄》中她將一次過跟近200個小朋友同台,而且除了唱歌演戲,也要學一些魔術技巧,對她來說,的確是一個大挑戰!「我非常期待這次演出,尤其是與一班幾歲到十幾歲的小朋友合作,不知會為我帶來什麼衝擊。因為小朋友的想法往往最簡單直接,在我們成人眼中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在孩子的角度來看都可以是很新鮮、很原始的事,好像這齣劇提到現今很多父母與子女關係疏離,小朋友或會有很深的體會,經過大家互動,或會令爸媽甚至我們這些成年人都有另一番感受。」 ■INFO 合家歡兒童劇場《品格英雄》 日期:8月23至25日 時間:下午3:00(25日)、晚上8:00(23至25日) 地址:青年廣場Y綜藝館 售票:BOOKYAY(6月30日起發售) 查詢:9086 7868;fb@ParentsYourOwnMirror;Ig@parentsyourownmirror_drama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提升孩子幸福感

隨着疫情緩和以至防疫措施解除,本學年的學習活動相繼回復正常,學生的笑聲及笑臉再次出現於學校的不同角落。父母及教師為了讓他們能追回錯過了的學習時光,都急於為他們安排滿滿的學習活動。孩子在短時間內要追趕課程進度,但沒有太多機會學習一些技能(如社交技巧、溝通技巧等),或會感到不知所措。 尋找個人價值提升幸福感 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晉峰青年商會於2022年發布的「香港學童情緒健康問卷調查」指出,逾一成多學童感到抑鬱及焦慮,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自我形象、情緒管理及做事的主動度有關,這反映孩子的壓力源自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影響着精神健康,導致抗逆力不足。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利文博士提出以PERMA model來建立豐盛人生,從尋找個人的價值來提升幸福感。P-E-R-M-A分別是指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參與(engagement)、關係(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s)5個幸福元素。筆者認為,協助孩子尋找「參與」(engagement)及「關係及連繫(relationship / connectedness)為提升個人幸福感的關鍵。 讓孩子參與 建構緊密連繫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有參與的機會是讓我們感到滿足的其中一個要素,孩子亦然。當孩子有機會參與的時候,他們會感受到被接納成為群體的一員,從中找到在群體中的關係及連繫。所以,家長在作出與孩子有關的決定時,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參與討論,即使微小如每月訂飯盒的選擇、參與哪一項課後活動,甚至是購買他們的電子學習工具,他們都能享受到做決定的樂趣,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雖然孩子的經驗不及成年人多,亦未必能即時想到一些具體意見,但這些機會都有助建立他們願意參與、主動及尊重地表達意見的習慣。若想提升孩子的主動度,與他們溝通的方式就十分重要。 家長擔心孩子作出錯誤選擇是人之常情,我們都不希望他們走了一條迂迴曲折又沒有結果的道路,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尚未表達意見之先就為他們作出決定,循例地聽聽他們的分享,然後加上自己的意見,希望他們跟隨。然而,溝通是雙向的,聆聽他們的感受,並展現一個接納的態度,能讓他們感到這是一個參與的機會及權利,從而建立雙方正面的關係,並建構緊密及可靠的連繫。如果孩子從小缺乏參與及表達的機會,成長中就缺少了「參與」及「關係及連繫」兩個關鍵元素,較難實踐PERMA model中其餘3個的幸福元素——正面情緒、意義及成就感,達至一個精彩、豐盛的人生。 因此,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在彼此分享之時多欣賞、少批評,也可以主動分享,與他們打開話題,讓他們信任我們的同時亦感受到被信任,建立一個與別人互相尊重的正面關係,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提升個人的幸福感。 文:林浩瑋(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令人心痛的女孩

面前的女孩,長得跟我的女兒有點像,印象中,卻從來沒有見過她笑。她的媽媽是香港人,多年前嫁了內地丈夫,在鄉下把她生下來不久就過身了。在親友的幫助下,小女孩6歲開始就來港讀書,父親卻一直沒有獲得在香港居留的身分,要靠不斷申請雙程證來港照顧女兒。當時,女孩的父親每隔兩星期,就需要返回內地辦理和等候續證一次。在父親不在身邊的日子,女孩就要一個人留在香港,像人球一樣,到不同的鄰居家暫住。她說那些日子很難過,有時候還要跟陌生的鄰居同牀。每到夜晚,也會有一份莫名的恐懼湧上心頭。她清楚記得,在侷促的房間內,睡在她旁邊的婆婆不斷在咳嗽,她不敢動,也不敢作聲,只默默地在流淚,一直到天亮。 寄人籬下 半工讀難捱 因為所持的是雙程證,父親即使在港期間,也不能工作,亦無法申請任何援助。他只能趁返回內地的時候做一點散工,可是,若他在內地工作的時間愈長,女孩一個人在香港的時間就愈久,這是父女倆也不情願,卻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而且,父親亦漸漸衰老,在內地也不容易找到工作。 女孩一直努力讀書,希望將來能夠改善家庭生活。轉眼,她已經18歲,並成功獲得大學取錄,爸爸也替女兒感到自豪,她卻仍然沒有笑。明白家庭的經濟狀况,她平日下課後,會到補習社替小學生補習,每個周末、周日及假期,她亦會到茶餐廳做雜工,時薪約60元。在茶餐廳,她常被同事嘲諷,她們說盡難聽的話,但她仍忍氣吞聲,因為生活,根本沒有選擇。然而,大學學費實在不便宜,她不得不申請學生貸款,每年大概5萬元的借貸,4年學位課程後,便會欠款20萬元,在她來看,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每想到這裏,她就感到窒息。 呼吸困難 進出急症室 這天,她上來中心找我們,回顧着過去,她多次說:「我所走過的日子,是非人生活。」 誰明白她的苦呢?她很努力讀書、工作,孝順又節儉,但近日胸口常感到被大石壓住,躺在牀上會感到呼吸困難,像快要死去似的。她多次出入急症室,醫生卻找不出她的身體有任何毛病,我們清楚知道,她的心理壓力已經超過了她可以負荷的界限。 女孩說沒有人明白她,認為旁人很難理解她的遭遇,她沒有朋友,也不常把感受告訴父親,說他幫不了,也不想他擔心。當壓力太大時,她會如何做?她說會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叫一下,亦只能如此。忽然,她紅着眼問道:「你們所說的耶穌,祂能夠幫助我嗎?可以教我向祂禱告麼?」可以,一定可以。她,滴着淚,卻也在笑。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把握黃金期 提升幼童執行功能

雖然教師在學校裏不會具體地教授「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但這種高層次認知能力對兒童發展非常重要。不少研究顯示,兒童執行功能的高低,對日後學習成就、經濟狀况甚至身心健康,都具重要影響。 我們每天生活接觸大量資訊,要篩選哪些資訊有用,並同時處理多項信息和規劃,這時大腦便發揮其「執行功能」,才能完成目標。「執行功能」包括3個主要元素:「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抑制不相關的資訊和情緒,令人專注在任務上;「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短期內暫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認知靈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根據不同情景而改變應對的方法。 這些相對高階的思維能力,雖然會由孩童時期一直發展至成人階段,但其實它早於嬰幼兒時期萌芽。相信大家都看過1歲嬰兒玩「躲貓貓」(peekaboo)遊戲。嬰兒要玩這遊戲,便需記住誰人藏起了臉孔,並等待對方再次露面後作出反應,這其實已展示嬰兒的小腦袋開始執行「工作記憶」。幼兒由3歲至5歲,更是「執行功能」突飛猛進的黃金時期。 近二十年來,「執行功能」成為教育心理學界的熱門研究課題,不少學者發現這種技能是早期認知和社交發展的基礎,並有「預知未來」的能力。2017年美國一項追蹤研究顯示,5歲時「執行功能」較高的小朋友,他們在小學五年級的閱讀和數學表現亦會較佳。另一個大型研究更橫跨40多年,追蹤幼兒到成人發展,發現自制力較高的幼童,長大後身體狀况和經濟條件也相較理想。 透過遊戲可提升幼童執行功能。(作者提供) 近年學界熱中於對「執行功能」作研究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可塑度,即「可以訓練」。我們可以透過遊戲提升幼童的「執行功能」。遊戲的種類五花八門,教師和家長可以從幾個大原則設計遊戲: 逆轉遊戲規則 抑制慣性反應 1. 相反行動: 某些資訊會令腦部作出慣性反應。例如,我們習慣看見紅燈會停步,聽到快速節奏會加快動作。當教師或家長逆轉遊戲規則,如說「現在我們看見綠燈就停下來,紅燈才可以走」,大腦便需要記住指示並要在新規則下抑制慣性反應才能完成動作,這就是遊戲的訓練目標。成人可以挑戰小朋友,看看他們能否聽到指令說「舉高手」時要「摸地下」,或聽到「摸地下」時「舉高手」。注意轉換遊戲規則時要循序漸進,由幼童熟悉的規則開始,建立他們的信心。 2. 先聽後做: 簡單的填色遊戲,也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工作記憶。先把填色紙蓋住,請小朋友留心聆聽成人的指令,如「將大三角形填紅色、小圓形填藍色」。小朋友的大腦便需要同時處理視覺和聽覺資訊,增強工作記憶。 3. 閱讀故事: 閱讀是兒童發展的基礎,對提升「執行功能」同樣關鍵。對學前幼童,家長可選擇情節或句子結構重複的故事,有助發展他們的專注力。同時,父母也可鼓勵子女自行講故事,或加入小道具讓他們作角色扮演,這對提升小朋友的記憶和應對能力都有幫助。 這些小遊戲需要的道具不多,準備時間短,規則簡單。當家長和子女乘搭交通工具、在餐廳輪候座位或留在家中時,這些遊戲都可大派用場,既能促進親子關係,亦比父母和子女各自專注手機來得更有教育意義。 文:陳穎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