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家長可以為子女做些什麼?

期望子女能夠青出於藍,比自己擁有較好(或至少不比自己差)的社經地位與成就,是人之常情。但以現時香港(甚至整個世界)的情况來說,卻是難乎其難。大量的統計數字均指出,高速向上流動的社會發展階段已成過去。跨代社會流動呈現呆滯,甚至出現下滑的現象。學歷通脹、知識折舊等問題愈來愈嚴峻。父母希望子女力爭上游,或做個舊時代所謂的「精英」的心願愈來愈難實現。然而,成功有千百種定義,衡量標準不一定是金錢、專業或社會地位。大家只要看闊一些,換一換看事物的框架和角度,就會有另一個看法。 機器取代不了創作力和溝通力 正如很多文章均指出,社會的變遷速度異乎想像。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表的報告,自動化將對各行各業帶來影響,重複的工作內容將會被自動化淘汰。現時部分令人羡慕的專業,例如會計師或財務分析師,有可能於短期內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過,危機及變化出現的同時也帶來新機遇。在數碼化的社會,可以預見很多未來工種在目前一刻還未出現。况且,新時代人類的價值觀及思考模式,跟上一代人的想法也有很大的距離。屆時,社會是否仍然用舊世界的標準去界定一個人的地位,根本沒有人能說得準。所以,筆者建議為人父母者,與其花精神擔心這些,倒不如把力氣花在培養子女的「社會通用基本技能」,尤其是機器取代不了的工作能力,例如是創作力、溝通力等,讓他們於未來工作生涯中能夠站穩腳。然而,除了以上這些,為人父母還可以為子女做些什麼呢? 從小培育子女視野與世界觀 「成功靠父幹」是不無道理的。我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很多「成功人士」背後都有一段段「父母在背後默默耕耘」的故事。這不單是投放資源栽培子女,還有父母的身教言傳,向子女「真人示範」各樣行為。值得留意的是,父母的眼界和視野,才是最玄虛和微妙的關鍵。筆者相信子女在完全成長之前,或多或少是「透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的」。換句話說,就是「你的眼界和世界視野有幾闊、有幾精準,你的子女未來的眼界和世界視野,就有多闊和多精準」!目光長遠的父母給予的「眼界教育」,並不是單靠物質就能比擬的,從小培育子女的視野與世界觀,與子女長大後透過個人經歷所學懂的,並不能同日而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無意在此貶低持守「舊世界模式及價值」的家長。但隨着「元宇宙」所代表的新世界模式與價值的來臨,與其執著要求子女達到一些舊有的成功標準,不如打開胸襟多看看世界的變化,成為子女進入新時代的「領航員」。 文:黃偉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見家長

「爸爸,不如你先看看阿女。」我轉向坐在家長身邊,看着哭成淚人的學生說:「她盡力了,也進步很多。」 「社會是殘酷的。」家長回應:「總之要再進步!現在不夠!」 家長日,面見家長和學生,同時也派發成績表。當天在我面前哭的學生很多,卻無一個是因為我的責難,而是家長說了些話,刺痛了學生所致。讓學生當場落淚的論調幾乎一樣——成績不夠好,子女沒努力。事有湊巧,桌上一份資料告訴我,這些學生都有進步,我也觀察到他們的付出不少。 家長覺得需要,還是孩子想要? 我想起《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也是我希望家長會讀的書,特別是提出「確認感受的重要」一部分。書中提到,不少家長會叮囑孩子寒天添衣,但少有問孩子覺得是冷是熱。孩子的感受,總在生活的小節中被忽略。家長當然擔心孩子生病,但孩子的想法,也往往無人關顧。哪來時間溝通?快點出門不就好?對的,快和方便,就省掉了溝通。溝通不應只在大是大非之間,因為一段關係,可能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中流走。 見家長時,家長常投訴子女沉迷手機,彷佛學生是我的子女,彷佛要我設法處理手機問題。可是家長總遺忘,手機是「拉力」,是哪兒的「拉力」不足了?或是從前的「拉力」成了今日「推力」?《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談到青少年沉迷手機,說到成因可能是家長投放給子女的溝通時間不足。小時候孩子會主動親近家長聊天,家長習慣孩子主動;孩子大了,變得被動,家長似乎沒覺察到變化,沒有轉換角色主動陪伴,或投放心思,手機便慢慢乘虛而入。書中為此提出良策,就是「溫情轟炸」,投以具「質素的時間」,以關愛與溝通重新提升親子的熱度。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作者提供) 作者:菲莉帕•派瑞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木馬文化 老師可不可以…… 「老師你可不可以幫我跟他說別玩手機。」正正坐在孩子旁的媽媽如是說。我看到家長的忙與累,成年人的生活滿枷鎖,讓人疲憊。若為師者能幫忙,何樂而不為?然而習慣和價值建立,學校教育之外,家教也重要。可是目前不流行學習家庭教育,家長日多是家長訴苦,少聆聽教師建議。無計可施的家長,總想「按鍵式」要求,要求學校、教師、子女一下子改變現况。 上一代吃得苦,哪需要顧感受? 家教校教雙管齊下,方能相得益彰。不曾學習過如何當家長的,往往只能以個人經驗作憑據,可是每個孩子都獨特,社會不停變化,自身成長的經驗可能不管用,甚或造成惡果。《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的作者菲莉帕•派瑞是心理治療師,他在首章就指出,家長對待子女,往往基於自身成長的經歷。不論好壞,可能會轉移給子女。如此,我想起家長常說類似的話:「以前哪有人關心?怎麼被說幾句就哭?」 回到文章最初,那個家長說,社會是殘酷的。我當下回應是:「爸爸,社會殘酷,學校會談成績,那作為爸爸、家人,你角色給了女兒什麼?」 在此分享家長日當晚,其中一名學生給我的信息:「阿sir,見家長時哭了,因為我覺得佢除咗英文,就睇唔到我其他,好委屈。我都明我英文差,但係我希望佢起碼唔好一來就數落我,我已經盡力了。」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傾心事和講故事

傾心事,是我和小強睡前的習慣。每晚我主動分享當日生活中或工作上的苦與樂;他則訴說在學校遇見的人和事。這晚他有個關於壓力的心事,於是我向他講了個故事。 「為什麼世上要有考試」 「媽媽,我覺得現在的人生階段很難過,為什麼世界上要有考試?呈分試給我很大的壓力,我不想考試……」正常反應會向小強說一番大道理,什麼考試是給予我們機會去認真溫習,從應對試題施展所學,過程中腦筋要翻騰又急轉彎,絕對是鞏固知識的最佳方法……可是,我沒有這樣說,當我還思考怎安撫他「難過人生」感受時,他接着說:「考好呈分試為的是上好中學,上好中學是為了升大學,讀大學為的是找份好工作。人生奮鬥是為了安穩生活,但富貴人自出生以來就不用奮鬥,不需要捱苦;貧窮人卻要拚命地幹,非常艱苦……媽媽,到底這世上富貴和貧窮的起源是怎樣的?」 我即時想起C叔叔的成長經歷,決定向小強講述他的故事。「C叔叔小時候家境貧困,住在舊區公共屋邨,一家大小全靠他爸爸做銀行保安員的一份薪水養活。C叔叔的年代要入大學不是易事,第一次失落了;但他未因挫敗跌倒,反而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在第二次給他考上心儀的香港大學!踏入社會以後,從低做起,盡心盡力服務所屬公司,獲上司賞識,不久便獲擔重要角色。C叔叔曾工作過的公司可厲害呢,上天下地的服務都有……」聽着聽着,小強開始明白出身寒微的人,並非如他想像般無止境賣命打拼辛苦地活着,他們也有機會活出安穩與希望。 富貴不等於毋須努力 小強認為做富貴的人好,他們不用為將來生活憂心,所以不需要寒窗苦讀,於是我接着說:「新聞也看過不少,一些出生富貴家庭的人,從小飯來張口便可,珍惜二字難學懂,揮霍習性較易養成。長輩會有離世一天,豐厚家產也有耗盡日子,如果孩子從小沒努力過,知識與技能都欠奉,那他們的下場可慘了!」他理解到富貴未必是祝福,富貴不等於毋須努力。 我繼續向他說C叔叔的故事——憑着毅力和努力,他積極走出困境。在他經濟條件轉佳,照顧家人穩妥的情况下,他開始展現愛心,向弱勢社群輸送溫暖和希望。多年來他捐助內地山區孩子上學讀書,當中不少奮發圖強,最終圓夢考上大學的感人例子,C叔叔就是港版「長腿叔叔」。農曆新年期間,他會在街上四處游走,尋找清潔工友身影,為了向他們派發利市,感激這班為香港清潔衛生走在最前線的人。捐血可以救人,C叔叔至今捐血次數已達61次…… 我喜愛用講故事形式來溝通,由孩子自己領略箇中道理。故事講完了,感覺小強壓力的心事好像沒那麼沉重,因為他問:「C叔叔很厲害啊,聽說他已退休,可以請他幫我補習嗎?」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孩子獨有成長路

我們的生活正式復常,大家復常後過得如何?復常即是學生由半日的校園生活變回了全日,大家不再在家工作。常的意思就是大家要繼續填滿工作,今天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湊小孩日常。 我的小孩1歲半,每天都8點起牀,進食早餐後就會看看書或在家中走來走去,巡視完家中所有房間後就會小休到午飯時間。之後我就會帶她到公園玩,回家後她會玩玩具、洗澡和食晚飯,晚上聽聽歌聽聽故事就完結一天的生活了。為了讓她能有社交生活,我每星期會帶她上幼兒遊戲班。在遊戲班裏會看到不同的幼童,每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十分好動,有的十分文靜,有的十分醒目,有的會有點遲鈍。在遊戲班裏時不時會聽到家長說:「你的孩子真乖,坐得很好。」但同時我的心在想:你的孩子唱歌已經能跟到導師的動作,我的還在發呆。因為大家的孩子都還在嬰幼兒時期,必然都會十分喜愛自己的孩子,無論他們是聰明是遲鈍是活潑是文靜。雖然心裏時不時都希望其他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但都不會勉強她,催谷她。 大人要學「得過且過」 嬰幼童其中一個必玩的玩具就是套圈圈。套圈圈是需要跟大小一個一個套到柱上,每當次序不一時大家就會取出再叫孩子跟正確方法套入。但其實為何必須跟從這種套法?是規矩?是訓練?我的孩子從來都不會按我指示由大到小一個個套好的,她會用不同的次序每次套出不同的圖案。在大人的世界,每件事都必須跟從指示,有很多必須做和一定不能做的事情去規範自己和別人。我的孩子慢慢學走路時,我給她買了一部學行車,但最後她是靠推椅子來學懂走路的。 湊小孩是一條很漫長又勞累的路,加上太多的發展里程、成長指標、湊出乖孩子的6個必須……等,這些都會將大人逼瘋的。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需要「按部就班」,大人也要懂得「得過且過」。得是指能夠;且是指姑且,勉強過得去。不用事事追求完美,不用事事全力以赴,孩子該走路時就會懂得走路,該說話時就會懂得說話。我在遊戲班中看到4個不同孩子,他們一個唱歌時能做動作,一個說故事時能乖乖坐好,一個能指出導師說的顏色,一個能自己爬上樓梯。我們要將自己變成一個全能父母,將孩子養成一個全能孩子,看來我們首先要到深山修煉分身術。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少女成長日記

女兒住學校宿舍,朋友詫異:住家裏不成嗎?我說,她喜歡群體生活。 女兒逢周三和周末返家,每次都帶回一堆事情要分享,像是,同學甲在除夕夜跟小男友分手了,青澀的失戀很傷懷;害羞的同學乙原來會跳韓流熱舞,躲起來悄悄教她;考試前同寢同學組成溫習小組,夜裏潛伏在廁所不出來,待教師關燈後,才拉出一個個小垃圾桶當櫈子,圍成一圈用手機電筒溫習;為預備班際表演,大伙兒半夜偷偷爬出窗外,到學校的操場練歌,感覺危險又自由……嗯,最後一項可不是女兒主動分享的。那一回,她被教師發現,然後得認真地寫悔過書,但說起回憶還是快意。 從犯錯中認識世界 本周的最新分享是,她與另外兩個同學在宿舍玩撲克牌。撲克是宿舍的違禁品,因為大人對它只有賭博的想像,可是孩子們大概悶得發慌,決定動手製作。她們分工,二人負責裁開筆記用的大卡紙,一個負責寫數字和畫花式。好不容易,52張牌一一做好了,但才開玩,便發現把數字和花式畫在紙片中央,拿在手裏完全無法讀牌。她們從善如流加工改良,在紙片對角做標示。上手卻又發現自己錯把對角的數字朝往同一方向,於是有時得歪着頭來看牌。 娃兒們笑作一團,最後誰輸誰贏都不重要了,那些「蝦碌」才最深刻。她們也從實作中看到,撲克牌設計的每個細節,原來都事出有因。說穿了,犯錯本來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其中一個方式。 小空隙裏找到樂子 然而,宿舍生活也不盡是刺激的。台灣考試壓力大,上課時間長,晚上還有夜讀時間,宿舍規定多,不能用手機,不能帶零食……留下來的自由很稀罕,枯燥更是尋常。可是,愛自由的小靈魂,總會在小小的空隙裏,找到自己的樂子。 至於媽媽,也彷彿在女兒風暴似的青春期裏,摸索到一個剛好的距離:女兒每周回家2次,讓媽媽成為可信任的傾訴對象多一點點,被當作要掙脫的反叛對象少一點點。我明白孩子分享的當然不是她的全部,因為有小秘密才是少女。也因為這個緣故,女兒每次回家時嘰嘰呱呱,沒完沒了,我的內心小劇場都期待又感恩。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恐懼與希望

有兩種故事書,我希望孩子能夠好好閱讀,第一是能讓孩子看見希望的故事書,第二是能讓孩子體驗到恐懼的故事書。 電影《月黑高飛》裏有一句話:「恐懼,可以囚禁你;希望,可以釋放你。」表面看來,恐懼和希望站在兩個對立面,可是,希望和恐懼往往會在同一處境出現。例如早前土耳其地震,不少人被埋瓦礫多天卻奇蹟獲救。他們當初被困在暗無天日的頹垣敗瓦之中,缺水缺糧,渾身無法動彈,生命可說危在旦夕,內心的恐懼自然無法避免,但是如果一早就放棄了所有希望,求生意志崩潰,很可能根本就無法捱到救援人員施救的那天。 恐懼是一種學習 希望和恐懼,其實是一個錢幣的兩面,他們不同,但是並不互相排斥。給孩子希望的書,是一種補充體力的食物,可以教會孩子勇敢,教會孩子在逆境中鎮定地應對一切,因為他們會知道,即使情况凶險,卻不代表身陷其中一定要束手就擒。另一方面,給孩子恐懼的書,是一種疫苗,孩子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面色發白,看上去隨時支持不了。可是,當孩子慢慢放下那本讓他感到恐懼的書,孩子會發現,恐懼這種感覺雖然可怕,但是每次驚懼之後,孩子適應恐懼的經驗就愈加豐富,面臨讓人害怕處境的抗壓能力,亦會因此加強。 學會恐懼,橫逆驟至,不至手足無措;學會希望,山窮水盡,不會舉手投降。 真兒童遇上假怪獸 什麼書最能給孩子恐懼,同時又最能給孩子希望的,答案顯然是那些以孩子為主角的冒險小說。印象中,從《湯姆歷險記》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兒童冒險小說是兒童書籍中的一個主流,直到我讀小學的1980年代,也是如此。那時候,主角是真的小孩,他們沒有寵物精靈,沒有哈利波特額上的閃電傷疤,也不可能在頭上長一把巨型電鋸出來。他們遇到的事,堪稱離奇刺激至極:流落恐怖荒島、尋寶遇上殺人兇手、夜探神秘詭異古堡、闖入海底王國、遇見史前巨獸等。可是,他們跟他們的小讀者一樣,擁有的,只是一個身體、一個腦袋、一些能感受恐懼的神經線,以及一個永遠懷抱着希望的心臟。 兒童冒險小說的作者,想把最讓人害怕的處境,放進書裏,嚇一嚇大家,讓大家注射一些「恐懼疫苗」,故事到了最後,主角憑機智和勇氣逃出生天,作者又給幾乎嚇破膽的小讀者一口值得回味的「希望補充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少年雜誌,寫的就是這些。 近年,發現這種「古典式」的兒童探險小說好像式微了,心裏總在琢磨,卻不知是什麼緣故。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玩創校長:以有涯阻無涯,殆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是莊子在《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中的名句,意指人生有限,但知識無限。如今,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的知識和能力看似無限,而人類的知識則相對有限,AI已經可以擁有比人類更強大的知識和能力,在這樣的時代,人類AI應如何共處? 在2022年11月,一個名為ChatGPT的語言模型正在逐漸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它是由OpenAI所開發出的,是一種基於大規模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可以通過學習大量的語言資料,產生出具有人類思考能力的文本回覆,生成高質量的回答或文章。 ChatGPT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下列舉其中四個例子:第一個應用是語言生成,ChatGPT可以生成各種文本,包括文章、詩歌、小說等等,對於需要大量文字的工作,ChatGPT可以幫助我們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第二個應用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以作為聊天機器人,與人類進行智能對話,並且不斷學習人類的語言和行為模式,讓對話更加自然流暢。第三個應用是知識問答,ChatGPT可以回答各種問題,包括學術問題、常識問題、社交問題等等,使得我們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取所需知識。最後一個應用是情感分析,ChatGPT可以分析文本中蘊含的情感,包括喜怒哀樂等,這對於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非常有用。 近月來,香港各界都在熱烈討論ChatGPT的應用,香港的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也開始考慮,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術,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但也有部分學校擔心,學生可能會利用ChatGPT來完成功課,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所以已經向學生發出指引,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雖然這些學校可能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禁止條款,但是實際上卻很難控制學生的使用行為。因為ChatGPT具有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的能力,所以它可以不斷地學習和改進自己,學校根本無法查考學生是否應用ChatGPT。 與AI共存 達至教育目標 那麼,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應該如何面對ChatGPT的應用呢? 要答這道提問,我先要坦誠告訴讀者,你剛閱讀的781個中文字,是我先讓ChatGPT分析了我之前寫過的5篇文章,我再給予非常清晰的「提示」(prompt)各段落內容,由ChatGPT代筆寫出來的文字。因為我具體提供了AI撰寫內容,這781字也通過了3個「防止抄襲」的AI程式,閱讀起來文筆和我寫的相差不大,也再次讓大家以第一身了解AI的強大文字能力。 全球一些頂尖大學如哈佛及耶魯已有清晰指引,給教授及學生如何善用這類內容生成AI於學與教,新加坡教育部亦提出使用AI就像計數機一樣,學生必須要學會如何應用在學習之中。我使用ChatGPT大約3個月,嘗試在學校工作中處理一些繁瑣的行政工作,例如回覆電郵、撰寫家長通告及社交平台帖文等,也有嘗試製作教學計劃及學生課業工作紙,更深刻明白ChatGPT只是根據龐大資料庫中的對比和參考,產出我們老師需要的教材及資訊,而非為學習創造新事物。 雖然我們會擔心一些心智未成熟的學生,可能因貪一時方便,完全在沒有理解學習及功課內容後,便單純把功課要求複製及貼上,請槍用ChatGPT處理,這的確對學生學習造成一定影響。 但我們也要明白到,教育目的是要預備孩子進入他們的未來。使用生成AI是無法逆轉的大趨勢,作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清楚明白人類創作的真正來源是靈感和創造力,而非機器所能模仿的方式,我們不能過度依賴和濫用AI。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學會欣賞世界事物的真善美,而科技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不會取代教育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鄰近機場新酒店 主題房滿驚喜 Cosplay太空人海盜 親子同樂

隨着香港通關,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大型商場11 SKIES又即將開幕,東涌一帶愈來愈熱鬧。最近機場博覽館站旁更加有新酒店落成,除了空間夠大、環境夠新,還有10多個親子主題房及專為住客而設的遊戲室,非常適合家庭客,趁未有長假出遊之前,不妨先帶豆丁遠離巿區住宿玩樂,預演開心假期!   麗豪航天城酒店雖然坐落大嶼山,但交通卻算方便,只要乘坐機鐵到機場博覽館站,徒步幾分鐘即可到達,而酒店亦有天橋連接至大型商場11 SKIES,估計當商場店舖今年底陸續開幕後,這裏更加熱鬧。說到酒店,乃富豪國際酒店集團品牌,設施配套齊備,包括超過1200間客房,3間餐廳包括中菜廳「玉」、全日餐廳「磊」及地中海菜餐廳「Vivace」,以及露天泳池、平台花園、宴會廳、兒童娛樂空間和主題遊戲室等,不用離開酒店已經可以食到飽、玩到夠!   遊戲室包場 半小時任玩 酒店客房雖然以簡約設計為主,但其中15間專為家庭旅客而設的主題客房卻甚有驚喜,當中包括有賽車歷險、冰雪城堡、海盜奇遇、海底世界、積木層層疊、森林探索等主題,設計花盡心思,如太空主題房中,除了提供小太空人的服裝,還有不同星球的道具給小朋友玩耍和拍照;海盜主題房則有海盜服飾、巨型尋寶圖等道具,就連上下格牀都是一艘巨型海盜船。這些兒童房都連接一間雙人房,讓家長可以在另一間房舒適地休息。不過,要提一提大家,這些主題房間不能指定入住哪一間,由酒店隨機安排,讓住客每次都有不同驚喜;當然,若你已住過某一種主題房,或者不想讓男孩住公主房的話,也可以在訂房時提出要求。 太空漫遊——太空主題房提供太空人服裝,小朋友穿上後不肯脫下來呢!(朱安妮攝) 化身船長——海盜房的上下格牀變成巨型海盜船,船舵更可以活動,讓小朋友化身船長。(朱安妮攝) 賽車天地——賽車主題房設有露台,單人牀是賽車款式,旁邊更有一輛電動版賽車讓小朋友一嘗車手滋味。(朱安妮攝) 除了主題房,酒店亦設計了5間適合任何年齡客人玩樂的遊戲室,如賽車遊戲、籃球機、巨型棋子等,這些遊戲室可以是入住時付費參與(每節半小時$50),或者隨住宿的套餐附送遊戲時間。遊戲室每節玩樂時間為半小時,重點是一經預約便是「私人包場」,不用跟別人排隊爭玩。 (朱安妮攝) 螢幻叢林——酒店共有5間適合任何年齡客人玩樂的遊戲室,包括虛擬狂熱和螢幻叢林(朱安妮攝)。  天際健身區——平台花園設有天際健身區和天際跑步徑,好天氣的話是一個放電與休閒的最佳地點。(朱安妮攝) 任點任食——全日餐廳「磊」空間寬敞,採用「任點任食」而非自助餐形式用餐,客人可用餐廳內的屏幕點菜。(酒店提供) (朱安妮攝) 豆丁至愛——餐廳提供多國菜,如印尼炒飯、泰式和牛炒河及pizza等,還有英式炸魚薯條(前$238)、美式雙層芝士牛肉漢堡(後$238)等。(朱安妮攝) ■INFO 麗豪航天城酒店 房價︰園林景觀客房$738起/晚,親子主題房$1640起/晚(另加一服務費,價目以官網顯示為準) 地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航展道8號 訂房︰bit.ly/3ExPVV1 查詢︰3556 3213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Alvin chow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雙向溝通 消除期望落差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家長或多或少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學習成績及前途路向有所期望。然而,親子在溝通上總會遇到困難,甚至因觀點不一致而出現衝突或誤解。不少家長也許曾疑惑自己要求不高,但孩子卻認為家長對他們有很高的要求,彼此想法的差異,成為親子溝通最大的困難。 當孩子踏足社會,逐漸建立自己的信念系統及想法,展示自主及建構身分認同時,家長的期望可能與他們的信念和想法產生衝突。孩子願意與家長分享生活,亦期望家長讓他們共同參與決策。筆者在小學工作,不時聽到學生分享與父母的單向溝通,他們日常多由上而下接收指令和信息,甚少在家庭及學業上有表達或參與決定的機會。與家長想法不一致時,有學生會採取逃避態度,默不作聲,令彼此無法溝通;有學生會堅持己見,不肯退讓,與家長爭吵;亦有學生會勉強遷就,為免爭論而假意順從,令家長不能理解其真正想法,以上各種應對均不是有效的溝通模式。面對思想上的差異,並非減少期望便能解決,而是需要明白想法或期望應是雙向的,孩子對家長同樣有期望。當雙方能溝通彼此的想法,互相尊重,在開明及可對話的環境下,孩子便會樂意傾訴,家長亦能更了解孩子。 良好親子溝通 鼓勵表達己見 良好的親子溝通是雙向的,不論家長還是孩子都需要充分表達己見和接收信息的機會。家庭成員間因相處已久,彼此熟悉和存在角色定型,或會直接假設對方的想法或回應,忽略溝通的重要。透過對話,如定期的家庭會議,能讓親子表達心中所想,聆聽他人意見並作出適當的回應,從而促進家庭成員互相了解和尊重,避免因缺乏溝通而造成誤解。對話目的並非要游說或改變對方看法,最重要的是讓彼此分享丶聆聽及反饋。在意見不一致的話題上,孩子除了聽從家長的要求,還允許說「不」,嘗試找出共通點,藉此協調出雙方接受且可行的方法。家庭營造鼓勵表達的氛圍,維持雙向的交流,才能令親子的想法更一致。 共同參與決定 想法達一致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與他們的興趣、能力和潛能相符,合理的期望有助促進孩子發展。相反,當要求不是基於對孩子的特質調和時,不但阻礙他們的發展,亦導致彼此期望不一致。以學業成績為例,孩子因討厭英文而經常考試不及格,家長可能急於聘請補習老師要孩子「操卷」練習,要求下次能考取高分數,但對討厭英語的孩子來說,可能構成不少壓力。要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先要了解孩子的困難,聆聽他們的想法。除了補習外,亦可鼓勵或與孩子想出方法,如觀看英語動畫丶聽英語歌等,從而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同時,共同訂下可行的目標、獎勵或後果,並定期檢討,如每天記下五個新生字,循序漸進,期望下次考試前熟習範圍內的生字,在目標達成後可給予獎勵,或未達成時承擔後果。當孩子經歷與家長共同參與決定和訂立規則,不但能發揮自主能力,更能與家長的要求互相配合。 親子相處上不免會遇到溝通的難題,於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承擔教養孩子的重任,但孩子除了需要家庭的扶持,亦渴望生活上自主。透過雙向溝通,多鼓勵、多聆聽,讓孩子共同參與,在合理的期望下,彼此的想法才可更一致。 文:陳婉盈(天水圍天晴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英倫助鄰:英國教師罷工全面睇

由於物價飛漲,英國的教師工會在今年2、3月期間發起了規模龐大的全國大罷工,向政府施壓增加薪酬,以應對物價飛漲。其中影響最大的可說是National Education Union(NEU)發起在2月1日,3月1、2日和3月15、16日的大罷工,其影響範圍覆蓋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政府資助學校。工會估計將有大約20萬教師參與這幾天的工業行動。而事實上,根據教育署數據,在NEU的第一個罷工日(2月1日)有9.3%學校因罷工而全面關閉,另外有44.7%的學校只能維持有限度開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中學,只有約17%可以如常全面開放;小學則約半數受影響。 「罷工」在香港來說並非常事,發生在教育界就更加罕見。這除了是因為待遇和文化不同之外,更重要是罷工在英國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在香港,一個學位教師的頂薪可以去到約75,000港元1個月;但英國的教師平均只有約39,000英鎊1年(約30,500港元1個月),若以稅後實際計算,其實際收入的分別就更加大。有機構(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就更加計算出英國教師在2010年至今扣除通脹後的實質薪酬平均下跌了12%! 學校作出相應安排保障學生 在英國,教師不是工會會員仍可選擇支持是次罷工;若是該會會員也有選擇參加與否的權利,不是必須跟隨;但若你是私校教師就不能參與是次罷工了,因為今次的行動對象是針對政府資助。 既然是罷工,教師就有權不上學,亦毋須提前預備課業或之後追補有關課堂;於是責任就落在校長及學校管理層上,學校有需要盡力保持學校開放或作相關安排。如果連校長或管理團隊都參與罷工,有關安排需要由辦學團體甚至地方政府介入處理。 教師罷工受到法律保障,所以不會被學校秋後算帳,但罷工日是無薪的,薪金將會按比例被扣減。 既然教師罷工事在必行,許多學校都一早安排好了如何應對;在不夠人手下會盡量安排必須上學的班級繼續上學,如公開試班(Year 11、13);對於不能上學留在家中的學生,學生亦多會被安排一些網上功課在家完成。學校更要繼續確保相關學生得到應有福利,例如可能要額外送飯盒給領免費飯餐的學生。 那學生家長又可以如何應對呢?按有關規定,工會會預先通知學校有幾多教師參與罷工,而學校亦會因應情况預先通知受影響的家長。英國法例保障家長可以因應學校罷工需要留家照顧子女為理由,申請年假或無薪假,僱主不能拒絕。所以在這整個機制和文化經驗之下,社會都有一定共識,大家會因應情况去紓緩有關影響。 不過大家要留意,教師可以選擇是否參與,但若非老師(如家長或其他人士)參與就不受法律保障。所以儘管家長支持是次罷工,亦不要跟在示威的教師站在一起叫口號啊! 文:Eiffel 作者簡介:三個小孩的爸爸,從前在港組織家長組織爭取教育改革;今日出走英倫,繼續關注學校教育,協助香港家長選校入學。 http://www.facebook.com/LunLondo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