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書訪] 以大戲繪寫社會共融 兩個劇場人「童」心遇上《兩個花旦》

兩個劇場工作者的好拍檔陳渝英(圖左,又名「冰冰」)和吳浚匡(阿力)因創作共融主題的繪本而再度合作。 粵曲、少數族裔人士——兩種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又鮮為人熟悉的人和事,竟成為本土創作繪本的主軸題材。兩個劇場工作者的好拍檔——擅長寫劇本的兒童藝術教育工作者陳渝英(冰冰),與及經常畫劇場海報和新聞繪圖畫家吳浚匡(阿力),共同接受樂施會挑戰,成為「世界小小公民」教育繪本第五本《兩個花旦》的創作者,把少數族裔人士學粵曲的故事創作成繪本,務求讓大人和小孩從中認識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難處,達致關懷弱勢、共融社會的目的。   《兩個花旦》這繪本講述中文較弱的南亞裔學生夏娜,和自信心較弱的華裔學生華華,因被媽媽要求參加學校粵劇班,而一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共同成長的友情故事。原來這繪本所描述孩子倆一起克服學習困難的故事,也能套用到冰冰和阿力的合作關係上。 因創作而接觸新文化 冰冰和阿力舞台背景豐富,但創作兒童繪本的經驗尚淺,當收到樂施會的邀請時,竟又膽粗粗答應了。「我只有少許接觸基層及少數族裔經驗,但我願意學同做,得到嘅一定會更多。」冰冰把最初的想法傳遞。「我都好少接觸粵劇同少數族裔,呢個project要做好多功課,但能夠完成,都好有滿足感。」阿力補充。 以粵劇引申少數族裔的社會共融議題,在本地童書出版上算是非常新鮮且有意思的題材。 為了創作此書,冰冰和阿力不斷地做資料搜集。除了要對粵劇有所認知,他們為了接觸南亞裔朋友,了解他們在香港的家庭狀況、生活經歷、學習困難等,也各自做了家訪、校訪和參與社區中心活動,從而知道了他們的衣着、飲食和娛樂等文化。 透過樂施會的安排,冰冰與女兒一起參與小童群益會主辦的少數族裔學生南丫島一日遊,和他們相處,了解他們的性格特質,觀察華裔小朋友和他們相處之道。(圖片由冰冰提供) 阿力說:「有些南亞裔當演員的朋友講,他們做得最多就是賊,所以他們揸槍也最專業,最架勢。」兩位創作者都表達,或許這些亦未算是歧視,但現實中有多少人還會無故地對少數族裔戴上有色眼鏡呢? 阿力在創作過程,多番反思社會對少數族裔一群的看法與態度。 對兒童心理輔導擁有豐富經驗的冰冰,對書中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不同層次的描劃。 冰冰續說:「對他們來講,學另一種語言是很困難的,但中文學不好,工作出路都比較少,所以有些少數族裔就會努力讀書,結果真能擺脫不用做3D(Dirty骯髒、Difficult困難和Dangerous危險)工作。」   磨練成好書的過程 結果,花了九個月時間,冰冰與阿力和樂施會從構思主題,到角色設定、故事情節、行文方法、畫面演繹等,都不斷增刪、修訂。說到這繪本最令他們困惱的地方,阿力說:「最大的難度是一幕夢境,開會討論、修改、重畫了很多次,用了兩個星期,才把想要的效果做好。」 阿力改圖不是小修小改,而是以不同角度呈現內容,選最好的給讀者品嚐。 對擅於溝通的冰冰來說,原來文稿也修訂了不少次。冰冰就慣了寫劇本,用上很多對話來交代故事,幸好《木棉樹》編輯的幫忙,把內容改成簡潔的文字,也因為之前文字描寫得太仔細,對阿力的作畫都有很大幫助。「我寫嘅字,佢會化咗骨成畫。」冰冰對阿力的畫功,誇張幽默卻由衷地說出來,果然是認識了二十年練就出來拍檔之間的默契。 《兩個花旦》這繪本作品,由構思、資料搜集、修訂等等,足足花了九個月時間才完成。 說到底,記者問他們最希望《兩個花旦》能傳遞甚麼信息,冰冰說:「希望小朋友有共鳴感,藉着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克服成長、交友和學習中的困難。」阿力說:「希望大人和小孩也能學會接納身邊與自己不同的人。」 訪問到了尾聲,記者忍不住問,如果有後話,夏娜和華華兩位主角,努力付出後,完成演出的她們,還會一起學粵劇嗎?冰冰和阿力異口同聲說出同一個答案。你們猜呢?無論怎樣,能付出200分努力的冰冰和阿力完成《兩個花旦》的創作,真讓人期待他們還會一起創作繪本啊!   《兩個花旦》的賞析角度 光影變化:由於作者和繪者都是劇場工作者,他們的演繹方式有着劇場的張力,繪圖亦有不少光影的細節,看出阿力細緻的筆觸,難怪連當日的攝影記者都忍不住讚嘆,畫作竟會透出樹梢下的光線,是繪本中少見的用心之作。 「驚青」怪與文字怪:為了讓抽象的事物形像化,作者特意將欠缺信心和害怕中文的兩件事化成驚青怪和文字怪,畫家把這些「可怕」的形像隱藏在不同的版面中,讓孩子閱讀時增添趣味。 花旦與蛋:香港小朋友要成為花旦已經不易,更何況少數族裔小朋友呢?畫家用上蛋的元素,讓主角在蛋內長期學習、互相扶持,寓意做事需要下苦功才有成果,最後主角們「破蛋而出」,演出成功。 友情的變化:書中交代兩個主角的友情發展相當有深意,除了是封面內與封底內的跨頁兩個主角肢體接觸的對照外,也用上木棉樹由秋天(9月份開學時節)至夏天四季的變化,比喻作兩位主角的友情慢慢滋長。   粵劇大曬冷:《兩個花旦》最令讀者震撼的畫面,要算是四版跨頁的「粵劇角色大曬冷」了。讀者不妨猜猜繪者用上了哪些粵劇人物,這也可順道和孩子分享有關粵劇情節的故事啊!不說不知,原來最右邊那位苦情的造型,就是《竇娥怨》的主角呢! 文化交流:既然是少數族裔的繪本,當然少不了文化交流的部分。封底也藉此隱藏了彩蛋——夏娜把自家製的咖喱角和華華家裏帶來的菜肉包交換共嚐。原來,這書有想過以南亞裔家庭都會做的三角椎體咖喱角作貫穿內容的標誌,只是要分享的內容太多了,作者和繪者只好忍痛割捨。     本來要把咖喱角隱藏在公園不同角落中,結果這意念也得推倒。不是因為訪問,這草圖這意念也許不會曝光於人前。   賽馬會「世界小小公民」教育計劃 樂施會全力策動「賽馬會『世界小小公民』教育計劃」,並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聯合多位香港作家和畫家,創作共6本「世界小小公民」教育繪本,加上親子工作坊、桌上遊戲、教師工作坊等,讓大人與孩子一起打開世界的視窗,探究各地貧窮與不平等的情況,誘發同理心,培養關懷弱勢。 「世界小小公民」教育計劃暫時已出版了其中5本,包括:《最好的發明》、《神奇小盒子》、《妖怪吃掉我的家》、《風吹過,粟米田》及《兩個花旦》。   撰文:《GRWTH》特約記者 Irene Cheng 整理:《GRWTH》編輯組 攝影:《GRWTH》特約攝影記者安廸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 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 校長何彥輝 童書重拾少年心

沒有童書,便沒有今天的何彥輝校長。這位曾在營營役役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小學校長,遇上了兒童文學,讀懂兒童心,也尋回了自我。   何校長一直重視校園閱讀氣氛,看學校正門入口旁的一幅壁畫便可見其心思。壁畫色彩繽紛且富詩意,原來設計取材自台灣著名繪本作家劉清彥作品《小喜鵲與岩石山》,學生天天經過,看畫如看書。   坊間有一句說話:「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位少年。」老土,但真,也貼切地形容了何彥輝校長。縱使何校長一而再地告訴我們,灣仔城邦的兒童書打折又打折,非常抵賣,但在充滿師奶智慧的論說中,書架上的一個《足球小將》皮球、兩個鹹蛋超人figure,已然將他出賣。更甚者是,眼前這位中年男子,竟愛閱讀兒童、少年小說,大叔外表少年心,尤如細路扮大人。   故事的力量 不過,這名「細路」一點都不簡單。何校長手執教鞭二十年,曾任中文科老師、圖書館主任及課程統籌主任,前年出任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校長一職,以Happy School的教學手法,令這間屋邨學校瞬間變名校,備受區內、外家長追捧。 由圖書館主任到校長,何校長最愛以說故事來春風化雨。(取自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Facebook)   他的殺手鐧並不是華麗的校園,也不是band 1中學的錄取數字,而是講故仔。「以前做圖書館主任會講故仔,做代課講故仔,週會講故仔,教書講故仔,咩時候都會講故仔。」這種全天候不分崗位場合的講故仔癮,驟耳聽令人聯想到某大商場多年前的一則買鞋電視廣告。   但不同的是,女人買鞋是愉悅自己,何校長講故仔是作育英才。「有學生畢咗業十幾年,喺街上撞返,佢未必會記得教科書上嘅知識,如修辭、比喻、擬人法,但會記得我同佢講過嘅一個故仔。」他續道:「呢個就係故事嘅力量,令我更願意、更落力用故事去表達一啲訊息。」   非主流題材 童書、繪本是現今兒童教育的必需品,題材必定離不開做人的道理,但何校長想得更闊、更貼地,也更大膽。「我教過一本書叫《依莉的娃娃》,做過教學,也推介俾常識科嘅同事。」   《依莉的娃娃》講述十五歲少女懷孕並且生育下來照顧孩子的故事。「呢啲喺傳統主流教學上,缺失咗嘅題目,但係咪小朋友唔會經歷?」他補充道:「兒童文學係俾緊小朋友一個經歷,而呢個經歷可能將來唔會遇到,但萬一遇到類似嘅問題時,故事所表達嘅訊息會否浮現喺腦裏,再提醒返自己?」   《再見,愛瑪奶奶》、《地球的禱告》和《班愛安娜》是何校長愛不釋手的童書,主題不同,但相同的是,用愛的筆觸來刻畫世情。   又例如大塚敦子的《再見,愛瑪奶奶》,作者用照片紀錄愛瑪奶奶生命的最後一年,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有好多童書講死後嘅情緒處理,但呢本係講過程。」他記得講述這本攝影集時,配合音樂,說到中段,一整班學生都在哭。   他曾借《再見,愛瑪奶奶》這本攝影集來分享生死議題,課堂間配合音樂,教一整班學生感動。   「我哋以前會覺得,你講死,大吉利是咩!又會諗細路仔有排都未死啦。但好可惜,我經歷過學生突如其來嘅去世。我哋唔會知道死亡幾時會嚟,唔會知道小朋友有冇機會面對死亡,我點解唔同佢哋講呢個議題呢?」說到生死,忽然這位少年變成巨人,奮力地擋在死神前保護學生,為他們的心靈架起堅固防護網,好讓日後能夠堅強地抵擋人生不能承受的痛。   邊讀邊寫下感受、感想或反思,是何校長多年沒變的閱讀習慣。     十年空窗期 何校長是典型的七、八十後屋邨仔,物質少少,但創意多多。「細個屋企有個三層櫃,我玩爛咗啲櫃門,就將佢變做圖書館,跟住我會叫細佬來借書。」他續道:「係我媽咪令我鍾意睇書。升小學時佢送我區域市政局圖書證做生日禮物,我開心到不得了。我由嗰時開始,一有時間就去圖書館打躉。」   一張公共圖書館借書證帶領童年的何校長走進有趣的閱讀世界,由童書到金庸、衞斯理,輾輾轉轉又回到童書去,甚至成為童書的推手,編寫《童心童趣》教材,將童書的美好帶進教育層面。   這個興趣由小學延續至中學,當同學們紛紛忙於追女仔,他卻選擇沉醉於閱讀的世界。但少年也要被迫長大,教育學院畢業後,面對營營役役的生活,就算當初不陷於世俗的少年,也會喪失初心。「畢咗業出來工作,每日返工放工,又要改簿,又要備課,有十年冇乜點睇書。」   但契機在2006、07年出現,當時何校長參加了由霍玉英博士主持的講座,介紹她為教育局編寫的《童心童趣》教材,其中一節有關少年小說教學方法的分享,令何校長眼界大開,躍躍欲試。於是他參照這份教材,設計了童話、童詩的教學單元,並有幸得到霍老師的意見及觀課指導,慢慢地做出成績。多年間,他也認識了兒童文學界的代表人物,如劉清彥、宋珮、朱成梁等,不時相互交流分享;而自身更修讀了教育碩士(兒童文學),進一步深入鑽研。   何校長推動繪本閱讀不遺餘力,2018年一場日本繪本作者岩井俊雄(人氣繪本《100層樓的家》作者)讀者分享會,慷慨借出學校禮堂,以供一眾家長、兒童及讀者與作者聚首一堂。(取自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Facebook)   自娛變自省 兒童書改變了何校長的教學方式,也令他重拾閱讀的樂趣,題材愈偏門的,愈深得他喜愛,如《十六歲爸爸》、《戰火下的小花》。不過,說到第一本感動他的童書,就是劉清彥翻譯的《地球的禱告》繪本。   「書中爺爺告訴孫兒,萬物皆有屬於自己嘅禱告,都感恩上帝創造佢嘅恩典。人呢,我哋嘅禱告係咩禱告?這令我想起中學時嘅校長,佢嘅禱告不求自己益處,只有代禱和感恩。」他續道:「兒童文學經常會見到大人,而呢啲大人角色係咪我自己嘅寫照?」 被視為當代最傑出的兒童繪本作家之一的Anthony Browne,其作品總帶超現實特質,當中《A Walk In The Park》和《Voices In The Park》便是何校長推薦之作。   童書令何校長自省不斷,但同時也燃亮了他的大人世界。「兒童、少年文學同成人文學唔同,經歷係一個成長,結局都帶有希望。過程幾黑暗都好,你會見到光明。」光明背後,尋回的是一顆少年心,就是那位懞懂少年何彥輝的初心。   採訪、攝影及編輯:《GRWTH日報》編採組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 最愛閱讀大時代 — 莫乃光

男人的浪漫,可是以是一盒豆腐火腩飯,可以是一部賽車電影,也可以是一本書,就如立法會議員莫乃光。   男人的浪漫 每位男子總會有專屬的私藏,是興趣、是回憶,更是長大後在腥風血雨的社會中,留給自己一點點的心靈慰藉,一處自我療癒的空間。很多人稱之為「男人的浪漫」,而此「浪漫」,通常都逃不過被身邊女性抗拒的宿命。這種女性的加持,令整件事更添幾分只有巴打才懂的神秘感。就如莫乃光:「屋企冇書櫃,地方淺窄,同埋呢,我老婆會覺得好阻住。」於是他在立法會辦公室設立了自己的「私密基地」——他的書櫃。   在莫乃光身後的,便是他的「私密基地」。 對於普羅大眾,包括記者在內,平日透過鏡頭認識的莫乃光,義正辭嚴,尤其是近半年的「反送中」風波,政治人物無不神色凝重。但在鏡頭下,我們身處他的「私密基地」」中,看到的是一位在書櫃前卸下政治光環的平凡中年男子,在我們面前,拿出一本又一本珍藏書籍,逐本推介,侃侃而談,興致勃勃,幾近忘我,直至有一刻回過神來:「我都係鍾意睇呢啲書多啲,死火,我係睇呢啲,業界嘢呢就……」才驚覺一切已不可收拾,不知不覺間讓我們窺探了他的男人浪漫。   莫乃光翻一翻書櫃,捧出來的大多是政治或歷史書籍,在在透露出主人家的閱讀口味。   愛歷史政治書 莫乃光是立法會資訊科技界代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修讀電腦電機工程,曾在矽谷工作,九十年代回流香港,創辦互聯網供應商HKNet,又曾任多間IT機構的要職,活脫脫就是一位典型的IT人,卻沒想到他喜歡的,是歷史及政治書籍。 功利地分析,是因為從政,這類書籍有助建立論點嗎?「真係自己有興趣,而唔係令到自己叻啲。」他解釋:「係咪幫到?有啲係有用,但幫到又如何呢?我喺香港點用?我去立法會,嗱,呢本書講咩講咩(拿起面前的書本),所以就唔好叫人做『曱甴』?咁講真我唔駛睇呢本書,都可以講到兩句。」   以閱讀回應時代成了莫乃光的閱讀習慣之一,手中正是他近期讀物:Francis Fukuyama的《Identity: Contemporary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他手中的書本是美國著名政治學教授Francis Fukuyama所寫的《Identity: Contemporary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正是他在去年五、六月正值「反送中」運動初期所讀的書籍。「書中講到現今世代政治議題爭拗、戰爭,都係源於身份認同。」他續道:「我係中國人、中國香港人,呢個係身份認同,甚至再窄啲,我係『黃絲』定『藍絲』,以至到警察話你係『曱甴』,你又話返佢係『曱甴』,某程度上係一種身份認同反映出來嘅政治。」   甘迺迪為偶像 莫乃光對歷史政治書籍的興趣,某程度是啟蒙於年幼時閱讀父親所贈的名人傳記,但更主要是留學時,受到美國社會氛圍的影響。   留學美國的日子,啟蒙了莫乃光對閱讀歷史的興趣。   「我去到美國嗰段時間係八幾年,啱啱係越戰啲嘢埋尾,慢慢走離嗰個影子,嗰啲流行文化電影,都係七幾年尾、八幾年初先開始出現。可能係嗰度讀書,接觸咗嗰啲嘢,就會有興趣睇返之前嗰十年、二十年嘅事。」他補充道:「嗰陣時,真係大時代。」 美蘇冷戰、學生運動、黑人平權運動、越戰,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在國內外受不同的思潮衝擊。大時代中,美國出了一位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兩位甘迺迪兄弟,全都遇刺身亡。   莫乃光手執的是由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親撰的《A Full Life: Reflections at Ninety》,講述了他這一生的故事,尤其是其執政期間的見聞。 「嗰陣時睇故仔,好多陰謀論,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點樣俾人殺死,係咪俄羅斯特務呢,係古巴特務呢。從而對佢哋嘅政策、政見、立場有興趣。」而甘迺迪兄弟中,他較喜愛弟弟羅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近年,我再睇返有關嘅電影、書籍,我覺得幾有意思,講Robert點樣由一個公子哥兒,做咗聯邦司法部長後,去到南部地方接觸貧窮人口,呢啲經歷點樣轉變咗佢。」 說罷,他從書櫃中找出一本由Maxwell Taylor Kennedy 編撰的《Make Gentle The Life of This World: The Vision of Robert F. Kennedy》作介紹。Maxwell Taylor Kennedy是已故羅拔·甘迺迪的兒子,書中收錄了他父親的文章及演說,從而闡述父親的政治理念。   有關約翰·甘迺迪的歷史教莫乃光著迷。他手中的一本,就是Maxwell Taylor Kennedy 編撰的《Make Gentle The Life of This World: The Vision of Robert F. Kennedy》。 書櫃中的美酒 其實,莫乃光不只看英文書的。他少年時也曾追看金庸、古龍,而在美國留學時,曾因「六四事件」而訂閱《七十年代》雜誌及《星島日報》,從中關心時局發展。現在閒時,愛行山的他會看旅遊書,甚至會「閱讀」日文行山書,但當然像很多香港人一樣都是「看圖識字」。 莫乃光書櫃的「美酒」,不乏富中國文化的中文書籍。 不過,英文書始終是他的心頭好。若問他如只看一本書,他會推介哪一本?他說:「就係早幾年過身嘅英國大法官Tom Bingham寫嘅《The Rule of Law》。我記得本書有個重要嘅概念,就係法治係管有權力嘅人去執行權力,而唔係管冇嘅人、俾人管嗰啲。」 在書堆中的Tom Bingham《The Rule of Law》。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次,莫乃光在訪問中提及這本書不只三次。若以酒比喻,這本書就是他書櫃中的陳年威士忌、香檳王,或者是老一輩的XO干邑白蘭地,人生中非看不可,尤其生於當今亂世。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撰文:《GRWTH日報》Irene Cheng 攝影:張逸康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最愛看漫畫、最愛想東想西,STEM Sir(鄧文瀚)從小到大,就是在幻想與求真中慢慢建立成今天STEM In life(生活中處處有STEM)的思考模式。 相關文章:[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由看漫畫到求知若渴的路 「我小時候不閱讀的。」STEM Sir說得直白與坦然。 但原來所謂的不閱讀,是不讀文字書;而漫畫,尤其日本漫畫,特別是藤井不二雄的漫畫,他倒是看了很多很多。「《多啦A夢》、《奇天烈大百科》系列,都是我的最愛,當時我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看了卡通片,又會去看漫畫。常常想:竹蜻蜓會飛嗎?」 小時候的STEM Sir熱愛看日本漫畫,並從中發現到自己對科學具有濃厚興趣。 為研究垂直直升機的原理,小時候的STEM Sir會在井字形大廈的祖母家,摺上一隻又一隻的紙飛機,向天井放飛,看它們怎樣才會上升,怎樣會直墜地面。然後就想,多啦A夢中說的事物,真的可行嗎?之後,因為戰隊類的真人卡通會crossover海嘯、恐龍這些內容,又會思考真定假,所以心裏面藏着很多對科學的疑問。 簡單的紙飛機,曾是STEM Sir看漫畫學科學的實驗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到了小學階段,「在常識科看到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加上媽媽帶我去公園玩時,看到向日葵向着太陽採光,就是因為植物向光性的特質等,才回想到卡通片裏出現的事物,很多都是真實的!原來畫卡通的人會搜集許多資料來創作。」當年還是年紀輕輕的STEM Sir,已對科學發展出濃厚興趣。   學習態度比知識更重要 中學時代的STEM Sir選修理科,學習到植物中有親水和親光的酵素,會影響植物因酵素濃度不一而引致葉和花瓣伸展效果不同。除此以外,「高達」動畫當中提到以太陽能發射激光,讓STEM Sir想到太陽能計算機這些發明,想到太陽能這種耗之不盡的資源,還可以有甚麼用途呢?雞蛋變鹹蛋的食物加工、海水變鹽牽涉的蒸餾法,這些都讓他感到很神奇。 為了推廣STEM教育,讓小朋友愛上生活上的大小知識,聲稱小時候不愛閱讀的STEM Sir,如今以文載科學之道,先後出版《STEM少年偵探團1-3》及《兒童地方誌--九龍城篇》,後者打算出版18期,讓各區的小朋友用STEM角度認識自己的社區。 為了推廣STEM教育,讓小朋友愛上生活上的大小知識,聲稱小時候不愛閱讀的STEM Sir,如今成為自資出版人,著作有《STEM少年偵探團1-3》及《兒童地方誌--九龍城篇》,後者打算出版18本,讓各區的小朋友用STEM角度認識自己的社區。 對於滿腦子疑問和點子的STEM Sir,認為學習態度最重要。 現今的世界,要尋找知識是很容易的,想到有疑問時,往互聯網一找就有海量的資料。不過,抱持事事求真精神的STEM Sir有其自學的一套。「一定要在圖書館找書做認證,因為能夠出版成書的,資料有九成是真實。然後要將得到的資訊,兩者做對比。」比起互聯網的內容,STEM Sir稱書籍比較可靠。 閱讀是一種技巧,對找資料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喜歡某樣事物,所以不看書的人都會熱衷在書中追求知識了。   創意思維就在生活 所謂的創意思維,是要建立以物學物的態度來建構。「要明白,每件事物原材料的由來,也要知道每一件東西都不是一個人的工夫,是一大班人努力的成果。」 談到以物學物,STEM Sir分享了蕭欣浩博士《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這本書提到九龍城是中西匯聚起點,該區當時有大量廚師,有些廚師可能上午在泰菜餐館工作,晚上要到越南菜館下廚。結果,香港就出現不少創新的食物:好像印尼沙嗲汁加到茶餐廳的牛肉麪,成為沙嗲牛肉麪;本來是白色外皮包住肉的北方燒賣,為了賣相好看而轉為黃色外皮,之後為了吸引人吃而加上蝦肉。」 蕭欣浩博士《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STEM Sir稱這就叫做「超架構組織能力」,即是由舊有事物加上新的思維,就變得很不一樣,這就是創意思維必有的能力。生活上,例子比比皆是,如:鹹蛋加魚皮、木陀螺加繩子轉化成今天的爆旋陀螺……STEM In life對他來說,真的手到拿來。 跳出傳統教室,STEM Sir以跨媒體教育家及作家身份,將閱讀與STEM的樂趣結合,於不同地方分享求知求真的精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STEM 重在學以致用 STEM Sir因看漫畫而引發求知慾,長大後當上小學老師,擔當資訊科技發展主任,曾獲選第二屆傑出IT教師獎教師,又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及香港浸會大學客席講師。他認為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對事物提出疑問、找尋答案後要思考,是十分重要的過程。 STEM Sir堅持學習要從玩樂開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STEM並不是要學足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而是運用已學知識,再應用出來。」大人要給小朋友機會去發揮自己,最容易的方法是煮東西,例如烚溫泉蛋和溏心蛋的時間和溫度是怎樣的?烚蛋要事先穿孔才剝殼就會不爛?用科學的方法,啟發小朋友學習的興趣。 「當小朋友有成功感,他就會開始鑽研。」STEM Sir更認為,「學習要從玩樂開始,因為要玩過才知道自己鍾意甚麼。」玩樂的過程中,也可讓小朋友接觸不同的事物,擴闊眼界。 最後,STEM Sir借用曾共事過的喇沙小學前校長何侯純華女士所言,與讀者共勉:「人人都是天才,只是在哪方面有所發揮。」只要找到興趣,有了成就感,建立好自信,任何人也可找到一片天,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才,甚至天才。 無論幕前或幕後,STEM Sir所到之處在在宣揚STEM Anywhere的精神,只要找到通往知識之間,人人都是天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無論幕前或幕後,STEM Sir所到之處在在宣揚STEM Anywhere的精神,只要找到通往知識之間,人人都是天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口罩大學問   撰文:《GRWTH日報》Irene Cheng 攝影:張逸康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處世哲學書中尋--譚玉瑛

  阿譚(譚玉瑛)自小便喜歡閱讀,至今習慣一直沒有改變。她愛以書本探知人性,尋找處世哲學,因為她說:「我想自己叻啲去過呢一世。」她的人生智慧就在書中尋。 印象中不論是從前做兒童節目的譚玉瑛姐姐,抑或是現在做《阿爺廚房》及《香港原味道》的阿譚,都較少接受個人專訪,更遑論是一個專講閱讀的訪問了。因此,知道阿譚答應將她的「第一次」獻給我們時,真的興奮了好幾天,再加上是兒時偶像,那種情意結,七十後到千禧世代,你們懂的。 訪問當日天氣漸涼,街上行人抱緊雙臂捲曲身軀走路,但眼前的阿譚衣衫有點單薄,卻腰板挺得畢直,朝氣十足,像吃過夜粥的高人,一舉一動,矯捷俐落。她說話時更是字字鏗鏘,詞彙精練,沒有多餘的字句,連她的閱讀習慣也很純粹:「我唔會邊食嘢邊睇書。」接著乾脆來一句:「我唔食零食。」 阿譚入行多年,閱讀習慣一直沒停下來,閱讀是一個屬於她與書獨處的寶貴時光。   愛看名人傳記 阿譚家中有一大書櫃,估計藏書數量過百。不過,自從書櫃滿了,她便到居所附近的圖書車借書。「唔駛入廠錄影的話,逢二、四必做嘅事。」問她會否怕被人認出?「認出仲好,幫我填埋表。」 快人快語的她又喜歡看什麼書?「近年,我鍾意睇自傳,我覺得叻嘅人先會寫自傳,我想睇點解佢會咁叻。我好鍾意學啲叻人,好鍾意交叻朋友,交唔交到一件事啦,所以鍾意睇自傳。」 阿譚平日愛讀名人傳記,高錕博士便是她眼中的「叻人」。(圖片為網上圖片) 她即席推薦了《高錕自傳:潮平岸闊》,她說:「在他的自傳裏,我記得有一個態度,係我從來未喺他人身上聽過。高錕話佢覺得自己係地球人,要立志為人類將來作貢獻,這個態度是我很少聽到的。」   以知識追知識 阿譚愛邊閱讀,邊把啟發性的句子記在筆記簿上,有時也會抄在手機上,方便隨時重溫。她說這個習慣已維持十年了,說罷,打開手機,唸出一段來自高錕自傳中的句子。「資訊世紀的來臨令人們更易獲得知識,因此向學生傳授知識必須有助於啟發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掌握追尋及運用知識的能力。」 無獨有偶,句子恰恰點出了她渴求知識的原因,就是以知識啟發心靈,掌握追求更多知識的能力。「我覺得讀書可以讓我憑著知識,去找更多的知識。如果唔係呢,就算知識在我眼前經過,我都不會察覺到。因為我根本就唔識得去察覺,唔識得去追尋。知識是令到你搵知識的途徑。」 但知識是五花百門的,為何偏愛看名人傳記?因為她說叻人的人生經歷,讓她學習到處世的智慧。「我想自己叻啲,唔好阻到人。自己叻啲,都鍾意自己多啲,也會令生活舒服啲。因為你會避開不必要嘅事情發生喺自己身上,就唔駛去補鑊。一開始做少啲錯,就唔駛成日攞時間來改過,時間可以用來享受。」 心理學看人類 求知的種子源自她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她小時候家住太古船塢的宿舍,愛在家中看著大海、聽著鯉魚門海峽的船笛聲,研究街上行人動態,思考同學日常鎖事。直至十五歲那年,她接觸到一本叫《初步心理學》的書本,透過書中的心理學理論,開始學以致用地去了解自己、了解別人。「我好想了解一個人,一個人係搞乜鬼。究竟平時點解咁諗嘢?人這類動物究竟點解咁樣?我好想了解。」 阿譚的閱讀習慣就在中學時代開始。當時她愛在星期六、日到跑馬地逛書局,說這是一個假日「節目」。學生妹手頭不充裕,但又愛看書,卻又不能把所有喜愛的書籍一一買下,所以她會坐在書局的落地玻璃旁打書釘。除了心理學的書藉,學生時代的她也愛看新詩,因為愛上新詩言簡意賅,不用追著前文後理,把書打開,便有得著。 另一本心理學書籍《人性的弱點》也是她的心頭好,這本書加深了她對心理學的認識,開啟了通向這門學問的大門,也為日後在公開大學進修心理學而奠下根基。 為阿譚開啟心理學之探求心,有《人性的弱點》這部經典之作。(圖片為網上圖片)   男同學的評價 讀心理學研究人類,那她對自己可有研究?「我想起中五畢業那年,老師叫全班同學寫一位班中最有印象的一位同學,我記得有位男同學寫我,話我有兩面性格,一陣可以好靜,靜到佢唔知我喺度諗乜嘢,一陣嘈到佢想離開我。」 其實與其說她靜得令人費解,不如說她愛思考,且或多或少有點哲學家的影子,尤其當她享受閱讀的時光。她說:「我覺得閱讀是一個屬於自己嘅嘢,我同本書獨處嘅時間。本書帶住我去另一個境界,係一個愉快嘅旅程。」這個旅程透過書本作橋樑,與作者作跨越時空地域的精神交流,如此超越人與書的單純物質存在,阿譚的閱讀之旅著實很有哲學意味。嗯,也是的,哲學都是她涉獵的範圍,她曾看哲學家自傳,名字叫叔本華,是十九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香港繪本文化創辦人」高佩聰:「好書應要追尋令人感動的故事!」

  香港地,很多樓房都依山而建,有時要走斜路,有時要走樓梯。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要走一段路回家可能也吃不消,更何況是上山的路?「香港繪本文化創辦人」高佩聰繼處女作繪本《等待》,同樣透過自身的育兒經歷——因着搬進了半山的樓房並在兩個小孩身上得到啟發——創作了《回家的路不再陡》(下稱《回》)繪本。 (繼《等待》後,高佩聰又一新作:《回家的路不太陡》,帶有濃濃的香港色彩和人情味。)   從雞蛋花到內心 佩聰一家天天出入都要走斜路,為了讓一對寶貝不覺得回家的路好陡,便想出法寶來:就是邊走邊拾路邊的雞蛋花。 (《回家的路不再陡》在書中所描繪的陡斜路段,就是她和家人天天必經之路。故事中的雞蛋花,就是在她身旁這棵樹掉下來的。) (高佩聰邊走邊解讀《回家的路不再陡》的種種創作靈感。)   法寶果然湊效,還觸發佩聰把這些親子日常的片段化為創作靈感。有朋友覺得《回》是《等待》的續集,高佩聰不認為是,雖然它們共通之處都是來自生活的啟發,但兩者內容是有別。 在《回》,圖像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佩聰一邊翻頁,一邊解釋:「《等待》是小貓和寶寶彼此相遇的過程。《回》是小哥哥由覺得回家的路好陡,走得好辛苦時,發現可以在路上拾雞蛋花,因而氣力變好,內心變強壯的成長歷程。」 (高佩聰以細膩的筆觸描劃出兄妹倆在回家走斜路時的成長變化。) 書中有一對頁,正正描劃出哥哥和妹妹在回家走斜路時互助扶持的心理變化,也有的是以鄰里、清道夫等不同的人反襯小主角們如何由膽怯到鼓起勇氣去關懷他人……故事尾聲,說到孩子不單不覺得回家的路不再陡,還學會把雞蛋花和鄰舍分享。這樣心態的改變,就是孩子成長的歷程。   (高佩聰借兄妹的心理成長,滲出人與社區、人與環境的微妙互動。) 最後的畫面,有一朵樹葉串成的花,原來是哥哥在公園玩樹葉樹枝時,想串起樹葉做BBQ,然後再把它變成花。媽媽覺得好浪漫,記住了這個畫面,成為故事的結尾。   伴讀是家庭節目 佩聰坦言許多香港家長對繪本的看法,還停留在讓孩子識字多少的階段,以前她也曾以為遊戲性、概念性的書最適合小朋友,現在才發現,好書不一定要功能性,「應要追尋令人感動的故事」。 佩聰有兩個孩子,哥哥七歲,妹妹四歲。問到如何建立小孩的閱讀習慣,她說:「一出世是重要時期。」就是零歲開始培養。 (偏廳一角,有大小朋友喜愛的小書和小物件,充滿童趣。) 「人越大就有特定的興趣,到時培養閱讀就要多花好多力。」佩聰說,所以從小培養閱讀十分重要, 書在其家庭生活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除了父母自己閱讀,和孩子共用書架,也教小朋友閱讀,平常多去書店,每天劃定時間講故事。 (繪本佔了書架大半空間) 佩聰說,自己會在下午時分和小孩閱讀,丈夫會在晚上講床邊故事。孩子會回味父母講故事的感覺,「看見你很累時,哥哥把其中一本曾讓大家看得很開心的書拿來,這樣小孩會有成功感,因為他也能令家人快樂。」小孩子甚至覺得伴讀時間,是他們安排給家人的節目呢!總之,讓小孩覺得閱讀不是苦差,是享受。   從兒童出發的創作路 佩聰唸理大設計系出身,專修環境設計,原念是透過設計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畢業後卻不想走城巿規劃的道路,轉投出版之路。 初出茅蘆時,佩聰曾於「黃巴士出版社」當插畫。她形容那兒是個很夢幻的工作環境,同事們參觀完波隆那或法蘭克福外國書展,所回來的分享總教她一開眼界,「工作桌上有許多玩具,公司會在AMAZON購入一箱箱的外國繪本,還有台灣漢聲和格林的繪本。每當手上工作完成後,老闆就會叫大家『去看書啦』!」。 長期浸淫在童書與閱讀的氛圍,她任職插畫師時不斷吸收創作養份,同時又嘗試不同的畫風,常常思考不同編輯的想法,如此培養了美感觸覺。期後,她又在香港教育大學修讀兒童文學教育碩士,促使她走這繪本創作路,並越走越有信心。 (遇到喜歡的繪本,高佩聰會搜集不同的版本,然後發現不同地方出版同一個故事,都有不同的考量和演繹方式。) 談到出版繪本的點滴,佩聰認為要在香港發掘繪本的作者和繪者並不易,一旦發現有潛質的,便要尊重作者和繪本的特色,「如何表達作者想要的意思和繪本原有特色,是最為重要的。」如今她出版繪本,除了有責任編輯、圖像編輯、文字編輯,還邀請小朋友作顧問,以了解讀者群的真正感受和想法。   故事要有感動人的力量 佩聰口中不時強調優秀的繪本總有感動人的力量。聽來有點抽象,她便找來袋裝書設計的日本繪本《ちいさなもみのき》(中譯名為《小樅樹》)來說明。書是二手的,偶然遇上,本不諳日文的她一看便愛不釋手,全因故事有溫度。   (令佩聰感動的《小樅樹》) 佩聰隨即化身故事人,捧著小書娓娓道來:「故事背景為一個栽滿樅樹的城鎮山頂,山頂上的樅樹都是被當作聖誕樹出售。當中有一棵很小的小樅樹,它的夢想就是生活在不遠處的一個美麗森林中。 有一天,它和其他的樅樹一樣被砍伐下來運到城巿中作售賣。販商想把小樅樹丟掉的當下,它竟被一對老夫婦買下來。老夫婦不像其他買聖誕樹的人一樣,過節後就把樹丟掉了;相反,他們對樹額外的照料,寧願自己捱冷,也不讓樹過於受熱,最後,還把小樅樹帶去戶外重新栽種,而它要被重新栽植的地方,竟然就是它夢寐以求的美麗森林。每年,老夫婦都重覆做着這件事……」美麗森林就是這個NEVER-ENDING故事美麗的落腳點。   (閱讀也好,伴讀也好,全不是苦差,而是享受。) 同樣地,繪本創作者透過作品把美善的種子栽在人的心田,待某年某月,美麗的「森林」總會現在人間……眼前這位說故事的人如此相信。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梁柏堅:時勢好惡,以閱讀解讀世界!

梁柏堅,名字經常惹人誤會。此柏堅不是填詞人,不是區議員,而是突破機構青年媒體總監,在剛過去的七月出版《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一書,不足半年,已印刷第三次,這可以說是「食正」動蕩時局的暢銷書。然而,作者對此書暢銷,一方面感到開心,但另一方面卻有更多的不快,因為,正正是時勢好惡,書才可以大賣。   寫出人性核心 (梁柏堅親著的《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早在五年前雨傘運動後開始以專欄形式,定期發布於本地一份基督教刊物。) 今年六、七月的時候,那還是大型社會運動開始一兩個月,本地書店和書展都紛紛把《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一書火速上架。一場沒人預計的香港大事,這書的出現可謂非常「應景」。柏堅稱:「其實這本書的原稿,是在雨傘運動後的每星期,我在一份基督教刊物所寫的專欄而來的。當時用廣東話配合香港的具體處境,來翻譯一篇篇聖經經文,每次再加百多字靈修短文。」就是因為不少讀者覺得這些譯文很貼地,便把每篇譯文連靈修文字增至千二至千五字來重組成書。 至於內容貼近時代需要,他認為全因聖經的寫了人性的核心——罪、貪婪、恐懼;人要堅持行善,要用力才可維持,故這些勸告至今仍然有效。柏堅最初執筆之時,正是雨傘運動後的日子,政府一直以來處理方法無變,甚至是加強了,所以至今才會讓人感覺此書切合時代。「我多麼希望這書趕快過時!不過,無論政局如何,我認為價值入心比較重要。」   以閱讀解讀世界 處於抗爭時代,兩代如何相處、父母如何把價值觀灌輸給孩子,相信也令不少人傷腦筋。 柏堅有兩個孩子,大女兒19歲,小兒子17歲,都自理得很不錯了。不過,面對如今的動盪時代,他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討論要屬於甚麼顏色,又或政權怎樣,而是和孩子透過閱讀,提升對人性的溫暖和關懷。 (柏堅推介《暴政》一事,正正因為書內寫出人性扭曲的一面,即使放於現在,同樣具反思作用。) 他建議,高小或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和他們一起讀《暴政》這本書。書內裏小故事,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人際中的幽暗面,以歷史演繹不同處境,從中看到政治的張力,知道動盪何來,當中有何危險。就是這種種因素,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中也看到扭曲人性的一面。 現今的世代,父母需要材料去為孩子解讀這個世界。如果父母只想給予「愉快童年」,避而不談社會上發生的事,沒有解讀小孩遇到各式各樣的疑問,諸如:下樓也怕遇上催淚彈、新聞中有打人的片段、突然會停課、所搭的車不停某些站、外出也不能四處摸……,便會令孩子在混亂狀態中。父母幫忙解讀的,未必要觸及政見,而是說該怎樣對人、尊重人;當中也不在於甚麼人處於甚麼角色,而是對人性的討論,例如在不同角色下,應否幫助人?又或是否被看待為人呢?   多媒體式閱讀 柏堅表示,他的孩子都會看書,看的不只限於實體書,也花不少時間看手機、Youtube的,但他們都不抗拒看書。「鼓勵孩子看書,家長必須身教——自己也讀書,因為小朋友不會做你所說的,他們只會模仿你。此外,家中也要擺滿書,並提供資源給孩子買書。」好讀的書,值得逐日讀,慢慢讀,也值得間下好句,在書頁上寫下閱讀筆記。鼓勵孩子讀書,重質比重量好。 (柏堅為兩孩之父,看書又寫書,但覺得閱讀應不只局限傳統紙本,閱讀形式可以很多元,最重要的對世界有沒有好奇心。)   新世代的環境下,電子產品的普及無遠弗屆,從事多年青少年媒體工作的他,如何與時並進、如何與年青人溝通,他總比一般家長多點開放。「好像我的女兒,她透過看網上短片學語言,現在已學了一點法文、西班牙文和韓文,也在網上看劇集,學做菜。TED Talk是世上最頂尖的人演講十多分鐘,就他最擅長的範疇表達看法。如果小孩子每天看幾個TED Talk,他們學到的絕對是我們大人望塵莫及的。」他表示作為父母其實也應要對小孩如何發現世界及發現了甚麼抱有好奇心。父母切忌一味批判,反而要接納孩子有不同形態的閱讀方法。     艱難中擁抱不完美 閱讀和學習模式一代一代地變化,柏堅覺得:「以往的教育工作者,是先掌握知識,再向學生解說。現今大人被世事拉走了注意力的同時,小孩可以專注在某事上,一天已經可以學到大人過去很多年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但在「閱讀、吸收、思考、對話」這四組詞語,對唸哲學出身的他來說,是「學」與「教」缺一不可的重要過程。 (柏堅的閱讀習慣由小學開始,他感激母親很鼓勵小時候的他看書,對買書亦十分支持。) 訪問尾聲,柏堅分享了最近讀的書。「我近來喜歡樹木希林,在讀《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這是她全部訪問的語錄。樹木希林不是她本名,年輕時的她很rock,我行我素,有一天把自己的藝名拍賣了,便改了樹木希林這個日語有三個疊音的名字。」在不平凡的一生中,樹木希林有這樣的洞見——人生未必一帆風順,生活也有艱難,最重要是如何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柏堅書櫃的新成員:《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從樹木希林的不完美人生中,學習欣賞自己。) 內容提供:GRWH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前書店老闆搞社企 將閱讀滾進社區

Rolling Books創辦人James 歷來愛書的人很多,但像前「阿麥書房」老闆莊國棟(James)一樣,愛書愛到開書店卻經歷生意失敗﹐還清債務重新上路後,又再搞社企推廣閱讀,是什麼令他對書如此情深?「現實並唔係想像中咁浪漫,我一路以來嘅經歷可以話係同書愛恨交纏。」James如是說。   峰迴路轉的書緣 二千年初本地獨立書店的景象興盛,在文化界有名的「阿麥書房」當年賣書之餘,亦舉辦不同活動深度推廣閱讀,四年間在小小的書店辦過不少書展、戲劇演出、視覺藝術展覽、音樂會等等,目的是想讓讀者在閱讀之餘,能找到更多由書延伸出去的興趣。「當時搞得好成功, 試過好多新嘢,好多人讚好,覺得好有新意。但書店最後都係維持唔到!」James感嘆地說。 曾經歷書店「執笠」及欠債,現在重新出發,以書為伴搞社企,將閱讀連結社區不同階層的人。 「對於一個開書店嘅人嚟講,我同書嘅關係並唔係純粹書同讀者咁簡單。當時會諗,賣咁多好好嘅書又點,所謂賣得好好,一日畀你賣到五本,但連租都交唔到。推介好好嘅書,原來係冇用。」書店結業並欠下一身債,及後四、五年James亦因此差點陷入抑鬱,同時亦令他和書保持距離,好幾年時間没有再進出書店。 「再掂番書有一種熟悉但又逼生的感覺。生意失敗對我嚟講係一個好大嘅打擊,呢段經歷我好想刪除咗佢,唔想再掂書,但到最後我始終磨滅唔到呢啲經歷對我的影響,咁我不如擁抱失去書店嘅經歷,令自己更堅實。」James坦言,現在已有勇氣和別人分享曾經開書店的經歷和得着。   以推動閱讀連結社區 重新上路後,他還是選擇了以書為伴。James說,書很「百搭」,亦可透過書本切入不同的公民教育議題。一年前,他成立社企——滾動的書 (Rolling Books),「成立 『滾動的書』其中一個動機,係希望以書為切入點,令不同嘅族群,例如來自基層家庭或少數族裔嘅小朋友,可以透過接觸書而得到社會嘅認同。我哋收集書轉贈畀佢哋,中產家庭無償捐出屋企嘅書,呢啲行動連結到基層同中產。」   James創立的「Rolling Books」不時舉辦讀書會,像這次透過分享童書,讓少數族裔學童有機會接觸中文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少數族裔學童學習中文是個大難題,James認為校園以外要多做工作,他訓練一班哥哥姐姐給少數族裔小朋友講故事,從而增加他們在課外接觸中文字的機會,同時令他們感受到原來社會上有人關心他們,從而使他們和社會有所連結。 他又找來小丑以遊戲形式,跟基層小朋友共讀以「食物公義」為題的繪本《風吹過粟米田》,「喺嗰半個鐘,佢哋覺得同小丑玩好開心,但其實我哋已經種咗呢啲種子,畀佢哋知道原來睇書可以咁開心,呢個係書同快樂嘅連結。」   James曾以「食物公義」為題的繪本《風吹過粟米田》與基層小朋友共讀,把大自然、人與社區結連起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閱讀氛圍最重要 近年本地幼稚園及小學大力推動閱讀,James認為﹕「學校推廣閱讀唔成功,係因為方法唔到位,嚟嚟去去搵作家分享,又要寫閱讀報告,小朋友一諗起書就會聯想到悶。」「滾動的書」把以童書改編成的舞台劇帶進校園,令小朋友觀賞舞台演出之餘,又對書產生興趣。 閱讀可以很「動」,像這種以故事劇場形式走入小學校園,是Rolling Books其中一種推動閱讀的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家長, 身為一孩之父的James又是如何引領兒子像他一樣愛上書呢﹖「我從來冇好積極主動咁鼓勵佢要睇多啲書,或刻意安排佢去睇咩書,甚至同佢共讀嘅時間,我肯定比好多家長少。我會相信,父母本身好鍾意書,成日拎住本書睇,小朋友自然就會被感染。」他指,很多家長自己從來没有或很少看書,卻整天叫小朋友多看書,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另一個被動但James認為反而是最有效鼓勵小朋友閱讀的方法,是家裏大量藏書。他說﹕「只要屋企有好多書,唔一定要買,就算圖書館借返嚟都得。就咁擺晒喺度,小朋友一有空檔,或突然某一日對某個題材有興趣,佢自己就會去攞書睇。我想講嘅係氛圍,閱讀嘅氛圍最重要!」   改變世界從閱讀開始 被問道有何好書推薦?James拿出一本厚厚的《101 Small Ways To Change The World》(中文版《101個好習慣﹕讓小孩子改變大世界》),書中介紹了101個小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作出一些小改變,便足以改變世界。「好多時候大家都會覺得小朋友咁細個冇咩可以做到,但呢本書可以啓發到小朋友,只要跟住書中嘅建議做,或者諗一諗自己同社區嘅關係,再思考點樣去做第102、103或104個行動去改變世界。」 James推介的《101 Small Ways To Change The World》,小小的,卻內藏改變世界的大智慧。 內容提供:GRWH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陳葒校長:「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

「閱讀可以不只是一本書,閱讀生活都係閱讀。」陳葒,陳校長,本身亦是一位作家,出過小說、詩集、兒童及青年文學作品。聽陳校長分享他的閱讀人生,猶如在閱讀一個深受啓發的故事……   五歲鑽入「藏經閣」 故事由文化大革命開始——-當時陳校長五歲,教書的父母被下放,他跟隨阿叔住在廈門一間幾千呎的大宅內。「屋入面有一個好神秘的地方,係一間閣樓,長年鎖住。每次大人都要搬一條木梯爬上去,一入去就好耐唔出嚟。」後來他終於發現那是個「藏經閣」,裏面有大量中國古典書籍,因文革關係不可公開。 五歲的人生,就由閱讀引領進入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我第一本睇嘅書係《說唐》,清朝半白話文章回小說,講述隋唐時期群雄起嘅英雄故事。當時唔係識太多字,但無防碍追讀這本書。之後一本接一本地看,大部份係中國古典文學書藉。」陳校長笑言﹕「當時係『焗閱』——焗住閱讀,咁大間屋,得我一個細路,冇任何娛樂,睇書對於我嚟講係一種心靈嘅享受。」   武俠精神從小說萌芽 十一歲時,陳校長隨阿叔一家搬到香港,「七個人住二百呎單位,當時只識廿六個英文字母,要追英文又要學廣東話。咁嘅生活下,閱讀係幫我排解困難嘅一個過程,因為閱讀令我感受到快樂和愉悅。」來港後,閱讀的範疇更闊了,中西古典現代什麼都讀,但最愛是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 十年前,陳校長毅然放棄中學校長的高薪厚職,為香港基層學生開設免費補習班——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這種扶助弱勢的精神是否來自從小閱讀的俠義英雄故事?陳校長直言,閱讀其中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塑造生命的價值觀。「我會承認我成長嘅性格,頗多來自閱讀,有啲係小說,有啲係經典如《論語孟子》,呢啲書一直影響緊我做一個點樣嘅人。亦都喺人生重要嘅關頭上,影響我做出某啲決擇。」 「零八年我做校長嘅時候,頂唔順當時教育嘅情況,基層學生被忽略。孔子喺兩三千年前,已經強調教育最核心嘅理念,係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現實係要有錢才有好教育,亦做唔到因材施教,課程一刀砌,你跟到就跟,跟唔到就算。」   閱讀不應變成手段 不過,要放棄安穩的工作,走一條没有人走過的路,又要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陳校長也曾經猶疑過,那時候因著日本一位高中老師的自傳《夜巡老師》令他的信念變得堅定,「嗰位老師為咗救一個學生脫離黑社會,自己斬咗一隻手指。喺書中我得到動力和鼓舞,死就死啦,最終辭職了。」 閱讀塑造了今日的自己,在育人路上,陳校長始終堅持本心,但眼見主流教育推動閱讀的方法令人婉惜,「閱讀除了吸收知識外,還有兩個更深層次嘅目的,就是心靈嘅享受和成長。本土教育推動閱讀失敗之處,係將閱讀變成工具!老師和家長將閱讀當成一種手段,覺得識多幾隻字,考試會好啲,作文會叻啲,又要炒名句,又要查字典。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嗰啲書全部變成工具書,有邊個喜歡睇工具書?」   從故事性引發興趣 回憶兒時的閱讀經驗,一個小孩之所以孜孜不倦地閱讀經典並享受其中,陳校長認為主要是有足夠的空間,包括時間的空間和閒適心態的空間,這些正正是現今小孩所缺乏的。「學生的時間被填得滿滿,有空閒的話,寧願打機或尋找各種觀能刺激去放鬆自己。」陳校長說。 要引導學生閱讀,特別是閱讀經典作品,陳校長認為應該由故事性強的作品入手,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些中國經典小說。「現時缺乏嘅係一種渠道去接觸經典和感受呢啲作品有幾好睇,我哋要用不同方法去做,例如以媒體誘導,以經典著作為題材製作動畫,令佢哋覺得好好睇,鍾意睇,而書更加好睇!」陳校長強調,引起學生的興趣、令他們主動去接觸經典故事,始終是推動閱讀最重要的基礎。像陳校長即將於「小島學園補習中心」開班教「兒童幸福哲學課」,把康德、穆勒、伊壁鳩魯的大師級哲學思想引進到青少年的生活層面,繼而吸引他們進深閱讀及思考。至於如何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則需要家長好好思考,每個小朋友的興趣都不一樣。 問道陳校長近來在讀什麼?他推介了台灣作家楊照的《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面對未來的五十個關鍵字》。他說這本書的優點是把真實事件以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很有趣味,而且書中內容跟香港現時局勢很相似,有關民主自由社會之間如何求同存異,而且內容淺顯,很適合中學生看。   陳校長著作 陳校長從教育界出身,同時也是本地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憑長篇小說《青春出於籃》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冠軍;亦是香港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受邀理事;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學會秘書長;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員;青少年文藝雜誌《新少年雙月刊》主編。著作包括:《青春出於籃》、《校園風雲》、《靈感如泉作文秘笈》、《陳葒校長教寫作》、《微型小說與語文教學》、《教改瘋語》、《教育空間》、《正經小學》、《飛翔的小島學園——香港本土創新教育的實踐》、《校園情思》、《陳校長約你去行街》、《陳校長帶你見球星》、《陳校長幫你找好書》、《陳校長教你選偶像》及《十年補天——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理念和實踐》。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部份圖片由「小島學園補習中心」提供)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創新先行者黃岳永 以科技閱讀未來

認識黃岳永(Erwin)的人大概都知道,他是個大忙人,身兼多職:大學教授、創業顧問、上巿公司非執行董事、社會企業家、作家……他告訴GRWTH小編,生活再忙都不忘一件必需品:「閱讀是我生活的一部份。」這一兩年間,Erwin讀畢50多本書和整本厚厚的聖經,繁忙生活下的大量閱讀是怎樣練成呢?就借著Erwin呷一杯紅豆冰的時光,細聽他的閱讀心得。 因為好奇  重尋達文西 相約Erwin,正值新學期伊始,莘莘學子應理重拾書本回到校園去;然而大學掀起罷課浪潮,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及高級顧問(創業)的他坦言,這陣子面對社會的動盪、年青人的挑戰,直教他徹夜難眠。 未來,該何去何從? 恰巧地,近年Erwin正鑽研一個有關未來的題目:The Future Education 和 The Future of University。談到未來,除了上帝,有誰可略知一二呢?到底這位資訊科技界的先行者如何窺探未來教育的種種? 他回答得直接:透過閱讀。 「今日的大學到底需要教什麼、學什麼呢?怎樣empower(賦能)我們去面對一個無法肯定的將來。在探討The Future of University的命題下,過程中,我給自己訂定一個研究導向:Universal Man。」他口中的Universal Man,正是被喻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天才--李安納度·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這個研究可不是為大學撰寫論文,原來出自一份求知慾;亦因求知,他遂找書問究,找來“Da Vinci Codex”。 「今年是Da Vinci五百周年,我本對中世紀的事物沒多興趣,對Modernism興趣則較大,所以我一直思考Da Vinci如何以Universal Man體現於當代。關於Da Vinci,有本小說叫“Da Vinci Code”,但“Da Vinci Code”其實來自“Da Vinci Codex”,Codex即是notebook。他筆下的蒙娜麗莎,其笑容旁邊竟是一枚飛彈,完全無厘頭,還有他的筆記是倒過來寫的,文字有意大利文,有拉丁文,亦有法文,他涉獵的題目又廣,大量Crossover,是一般人無法理解。這是非常有趣的事。」在Erwin眼中,達文西的博學與貫通,正是今世代追求知識的核心。   善用科技  偷出閱讀時間 因著達文西智慧之廣,無形中拉闊了Erwin的閱讀領域,舉凡有關達文西的小說、畫作、電影再到筆記,他都讀過看過。在他隨身帶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亦藏著有關達文西的書籍。看他的手指在Kindle上來來回回掃著,看似速讀,但不失仔細,好些閱讀筆記就在指尖間記錄和整理出來,有條不紊。 閱讀電子書已然成了Erwin多年的習慣,現在買書也以訂閱電子書居多,一來環保,減少伐木;二來電子書出版速度比紙本快,有助吸納日新月異的種種新知。 「一般人探索新知識都會往Wiki或Google裏找,我同樣都會,不過搜尋後我會再按所需的題目在Amazon找。譬如三年前,大家都談Blockchain,我在Amazon一搜,搜來20本相關主題的書,我一併買回來看。」 有聲的電子書亦造就Erwin實踐大量閱讀的計劃,像開車時、塞車時可以「聽書」,甚至邊聽邊在屏幕「指指點點」,做各式的閱讀筆記。他的閱讀習慣隨著科技而改變,與時並進,私密的閱讀時間就在密密麻麻的行程曆裏得以擠出來,這便是他兩年內「讀」畢50多本書及聖經的「祕笈」。   旅遊式閱讀 Erwin從閱讀找到他心目中的Universal Man, 但這還未能百分百滿足他的The Future of University的求知,於是親身走訪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亞(Bologna),以第一身的視點去閱讀「全世界第一所大學」的教育觀。 「Bologna就是學校的開始,將不同Topics crossover,因為在全世界未有大學之前,大部份人都是跟隨家人學習,譬如家人是木匠、是打漁的,你所學的自然是木匠、打漁的知識,但這不算是學術的開始。學術的開始是crossover。Bologna University的課室設計好特別,當時11世紀的課室是圓形的,格局像法庭,老師站在中央授課,但師生之間可以互相提問、討論,沒有所謂的『阿頭』站在最前,不像現在,老師們往往站在白板黑板前講,學生坐著聽。那模式其實是Mentorship,一種互相學習的態度。」 Erwin喜歡以旅遊形式「閱讀」城巿,每到之處總會走訪當地書店,體悟各國的人文精神。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更深明自主學習的重要:「對我來說,這個年代最需要的正是crossover。我們的學科會愈來愈窄,年青人現在所學的,其實還未發生,職業亦會變,舉例Medical,一定是Big Data(大數據)主導。那麼現在我們該如何學習?如何準備將來?那得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閱讀自己的人生  問到Erwin近來在讀什麼?他從Kindle打開一本電子書“How Should We Then Live?”,書早在70年代寫成的,他唸大學時讀過一遍,如今再讀,文字依然,然而所對照的時代面貌不同。此時此刻,這一代的香港人該站在什麼位置來迎接未來,Erwin也在思考,惟有一個重點他一直堅持放在思考裏,就是從上而來的召命。 「我可以被淘汰,將來許多事情可以由AI(人工智能)代勞,但我的人生Journey被賦予了經歷和感情,這些應該會有用的。我的Calling有點特別,在追求民主之外,上帝給我的,是去關顧弱勢的一群。」若說人生是一本書,Erwin該是一本予人祝福的暖心讀物。 期待未來,有更多通達的知識、更多人間的暖意透過閱讀得以傳達、傳承。 撰文:GRWTH日報編輯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