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升學懶人包 2020] 留英升學前 8大注事意項您要知!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沈一怡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英國有近4,000所中小學,寄宿學校亦有逾千所,素來是香港學生海外升學熱門地點。新手家長為子女準備留英升學,事前必先考慮8件事。 近期赴英留學年齡愈來愈細,孩子在初小階段已負笈英國升學。 雖然年紀愈小適應愈強,且投考英國小學(Preparatory School)亦較容易,但若孩子的自理及自制能力較弱,年紀太小出國未必是一件好事。最理想留學年齡普遍為13歲,因為中學生已具備自理能力,能獨立處事,而且母語亦有一定水平,初中到英國可先適應新環境,再準備應付GCSE等公開試。 英國的中小學分為政府學校(State School)和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前者主要收錄當地學生,所以香港學生大多報讀私立的寄宿學校。 除了這兩類學校,還有一個類別就是英國公學(Public School),錄取的多是貴族、最精英的學生。英國的公學乃是私營所辦的,歷史悠久,著名學校包括Eton College、Harrow School、Charterhouse School等。想得更詳細的介紹,不妨到此英國文化協會的網頁參考一下。 英國的小學與香港一樣是六年制,year 1至year 6。之後升讀中學year 7,讀7年中學,與香港7年舊制的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架構相約。學生先完成year 7 至 year 9的3年初中,然後修讀2年會考課程GCSE,完成後,修讀2年的高中課程A-Level。 英國小學每年學費約2萬英鎊(約22萬港元),中學則約3萬英鎊(約33萬港元),費用已包括食宿。 此外,家長還要支付每年約2,000英鎊(約2.2萬港元)監護人費。值得一提是,英國中小學一年分3個學期,每學期完結後都有一個長假期,學生要離開學校,如回港便要付回機票費用;如選擇入住當地寄宿家庭的話,住宿費約每天40英鎊(約440港元)。 另外,學校及生活上還有涉及其他雜費,例如:校服費、旅行費、體育和音樂學科額外費用、零用錢等。因此,最少須預備一年約40萬港幣以上(以1英鎊兌10港元計算)的開支預算。 家長在計算升學開支時,除了留意學費、機票費及零用錢等,還要留意其他雜費如:校服費、旅行費、體育和音樂學科額外費用,最少須預備一年約40萬港幣以上的開支預算。(圖片來源:Pexels.com)   英國《The Telegraph》的私立學校A-Level成績排行榜(The Telegraph A-Level Ranking)可說是選校指標,按英國私立學校的A-Level成績,A-A*百分率而列出260間私立學校排名,可供家長參考。 另一份權威性報章《The Times & The Sunday Times》,亦會按英國私校學生在A Level考試中取得A*-B的比例以及在GCSE取得A*-A的比例,綜合成為一個全國性排名。 此外,隸屬英國私立學校協會(Independent Schools Association, ISA)的學校,都要定期接受監察,再由ISA撰寫私立學校督學報告(Independent Schools Inspectorate, ISI),報告甚具參考價值,家長也不妨花點時間細閱。 學校收到入學申請後,大多會參考學生在香港過去2至3年的校內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 另外,愈來愈多寄宿學校要求海外生報考英國私立學校入學試(Ukiset),對象是9歲半至17歲的學生,校方會按成績決定是否接納學生的入學申請。此考試時間為2小時,共有3份卷,主要從五個範疇考核考生的能力,包括: 非文字推理 空間能力 文字推理 數理邏輯 英語水平 校方亦會要求申請人參與面試,一般透過視像形式進行,部分著名英國寄宿學校會安排教師或校長於指定時間來港面試。 英國部份寄宿學校會要求申請人參與面試,一般透過視像形式進行。(圖片來源:Pexels.com)   英國的寄宿學校選擇多,而且有不同特色,部分注重學術,部分則以多姿多采的課外活動見稱。因此,家長要先問自己,送孩子出國的目的是什麼?孩子的興趣及性格特質又是什麼?若目的是拓闊孩子的視野、提升自主能力、建立社交溝通能力等,反而成續較次要,那重視全人發展的學校便更適合你的子女。 相反,如純粹以寄宿學校作為日後入讀著名大學的踏腳石,這樣著重溫書、補習的學校,便可能切合孩子的需要。 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可開啟孩子新技能,亦能拓闊視野。(圖片來源:Brighton College Facebook專頁)   英國私校採取獨立招生方法,沒有統一收生機制,學生需直接向心儀學校提交入讀申請。雖然每間學校報名時間各異,但一般為每年9月,建議提早最少1年做準備和報名;部分名校申請,更需要提早至少2年作出準備。 另外,當收到錄取通知後,家長要預留時間為子女辦理Child student visa(4至17歲)。有關簽證最早可於開學前3個月開始申請,審批需時約3個星期。 英國大多學校都規定18歲以下的海外留學生需有監護人,擔任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絡人,並負責機場接送、跟進學生學習進度、出席家長會活動、安排假期住宿,以及代替學生父母處理緊急情況。 家長可委託年滿25歲、持有英國護照的親友,或委信譽良好的監護人公司。要特別留意是,英國市面上的監護人公司非常多,質素參差,家長需要仔細鑑別。若真的無從入手,可參考AEGIS(the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and Guardianship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認可的40間監護人公司。 英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海外留學生需有監護人,家長可委信譽良好的監護人公司。(圖片來源:questguardians.co.uk) 相關文章︰ [英國升學懶人包 2020] BNO入籍或可享免費中小教育 [英國升學懶人包 2020] 疫情下點開學? 英國教育部最新防疫安排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推介3大好玩親子家居運動YouTube頻道 由瑜伽到帶氧都有

內容提供:《GRWTH日報》特約記者沈一怡 居家抗疫,活動少,難免會令人感覺沉悶,而最大後遺症是容易發福。其實網上有許多適合在家進行的親子家居運動,有趣又有益,即可強健體魄,又可以成為宅在家的親子活動,增進彼此的溝通和交流。   1. 趣味十足的人氣故事 + 瑜伽 適合對象:學前至小一 瑜伽導師Jamie給合兒童瑜伽及人氣故事,把兒童瑜伽的動作式子融入故事情節中,一邊講故事,一邊連繫對應的動作,讓孩子用瑜伽動作「演繹」主人翁的故事橋段。人氣故事包括《Frozen》、《Sleeping Beauty》、《Star Wars》等。 頻道:Cosmic Kids Yoga   2. 幫助安睡的冥想時刻 適合對象:小學及家長 頻道以平靜的背景音樂及溫柔的旁述聲音,以故事帶領孩子放鬆身體、慢慢練習深呼吸,帶領小朋友進入冥想的狀態,達至身心平和的境界。最適合紓緩小朋友因居家太久而積累的無形壓力,也適合一家大小一起練習,是相當不錯的親子活動。 頻道:New Horizon – Meditation and Sleep Stories 3. 最適合放電的帶動運動 適合對象:小學及家長 另一值得推介的親子活動,就是居家運動。POPSUGAR Fitness為家長及小朋友設計了一套13分鐘的帶氧運動動作,還邀請了兩對親子組合一同示範。在家跟著做,孩子能放電,大人瘦身,一舉兩得。 頻道:POPSUGAR Fitness: Family Cardio ===== 撰文及資料搜集:《GRWTH日報》特約記者沈一怡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颱風是天災?還是人禍?

夏天,除了會迎接酷熱的天氣之外,也意味著我們要正式踏入颱風的季節了。說到⌈颱風⌋,大家都對它又愛又恨。一方面是可以留守家中享受突如其來的假期,靜靜等候颱風掠過;另一方面卻要面對颱風對我們社區和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 大家還記得2017年的⌈天鴿⌋或 2018年的⌈山竹⌋嗎?兩者都來勢洶洶,擁有驚人的破壞力,給途徑之地造成嚴重災害。科學家也預測這些超強颱風只會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具破壞力! 2017年的⌈天鴿⌋或2018年的⌈山竹⌋曾為香港帶來驚人的破壞力。 2018年⌈山竹⌋造成香港大規模的破壞,當中包括:海水倒灌、大量樹木倒塌造成路面情況惡劣,全港交通陷入癱瘓。當時除了這個颱風襲港之外,原來北半球在同一時間還有另外八個熱帶氣旋吹襲不同地區!一般的情況是太平洋及大西洋一邊出現颱風之後,另一邊才會再次出現。反之,這種同時間在三個地區出現強烈熱帶氣旋的現象非常罕見。 颱風的形成 颱風(熱帶氣旋)的形成主要靠兩個條件: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份;所以熱帶海洋就成了颱風形成的重要地點。由於太陽直射令海水變暖,水份有足夠力量膨脹和上升,繼而與周遭冷空氣產生對流作用。如此不斷循環,外加其他的因素,於是就造成了颱風的出現。 其實大家一直聽到的颱風(太平洋地區)與颶風(大西洋地區)兩者都是相同的大氣現象,只是根據地區不同而命名。 熱帶海洋是颱風形成的重要地點。 颱風 v.s. 全球暖化 由於人為活動,例如: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樹林及密集式畜牧等,釋放了大量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甲烷……),造成了全球暖化的現象,亦令海水溫度上升。 如果根據前面的說法,全球暖化就是颱風更容易形成的元兇。 全球不穩定的氣溫影響了全球氣流的規律,令氣象預報更難預測颱風的路線 由於全球氣溫不穩定,令颱風強度更高之外;更影響了全球氣流的規律,改變了以往的分佈及行徑導致氣象預報更難預測颱風的路線。這是大自然響起的警號!如果我們再繼續放任全球暖化等問題,我們絕對會受到來自颱風帶來的損失。   少食肉以緩和全球暖化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畜牧業佔百分之二十四,和能源生產所佔的比例非常接近,比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排總量還高。 選擇素食以減少碳排放,用刀叉對抗地球暖化! 此外,畜牧業浪費了很多地球資源,例如:水、土地等,所以Green Monday鼓勵大家減少進食肉類,也可以嘗試每週一素食或在每天的其中一餐選擇素食以減少碳排放!齊來素食救地球,用刀叉對抗地球暖化!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五大貼士幫你正確攝取維他命C (下)

水果和蔬菜是維他命C的最佳來源,常吃蔬果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從吸收足夠的維他命C。營養學家為大家提供五個簡單小貼士,幫助你從天然食物中吸取更多的維他命C。 相關文章:[GRWTH生活]五大貼士幫你正確攝取維他命C (上)   五大吸收足夠維他命貼士 1.儲存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時,盡量保持完整,避免切碎。 – 切碎後會增加食物中的維他命C與空氣的接觸面,並產生氧化作用,令維他命C失去功效。   2.避免用水煮蔬菜及盡量減少烹調時間 – 水煮蔬菜會令水溶性維他命C快速流失;長時間高溫烹調也會破壞維他命C功效。 – 營養學家建議,以快炒或焗的方式代替水煮,以保存更多營養。 – 外出用餐時可點選快炒菜式 想知道更多富有維他命C的菜式?可以瀏覽Green Common網頁了解更多家常食譜,不怕沒有「煮」意。   3.水煮蔬菜前先用油快炒 – 快炒後,停留在蔬菜表面的油分可以阻隔水和維他命C的接觸,減少維他命C在水煮過程中的流失。   4. 在水中加入兩至三片檸檬 – 維他命C屬水溶性,將2至3片檸檬加入溫水之中,能有助提取維他命C,同時補充水分及維他命,方便工作忙碌的上班族。 – 注意避免將檸檬放進熱水中,高溫會破壞維他命C結構,減低功效。 5. 以富含維他命C的新鮮水果代替零食 – 水果能增加天然維他命C的吸收,增加飽肚感,減少因食零食所攝取的額外卡路里。 – 冷凍乾燥水果片也是另一選 – 冷凍乾燥的水果片保留了水果中大部分營養及鮮味。進食時可減少水份吸收,避免過飽。 – 如外出時不方便進食新鮮水果,可以用水果片代替。 溫馨提示:要注意水果片中的糖份及熱量攝取,不要食用太多!我們每天食用兩份水果,如果當天吃了水果片,就記得要留意進食其他新鮮水果的分量了。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五大貼士幫你正確攝取維他命C (上)

近日市面上不少人搶購維他命C補充品,大家都認為維他命C能有效提高免疫力,保護人體免受病毒感染。但是我們每天需要多少維他命C?維他命C真的是吸收得愈多,身體愈好嗎? 人體需要多少維他命C? 維他命C有助保持人體免疫系統健康,經常被吹捧為天然的感冒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建議成人或四歲以上小朋友每日攝取90毫克維他命C。除了香橙,還有很多蔬果能為我們補充維他命C。圖片中的蔬果具有豐富維他命C,要攝取維他命C並不是難事呢!我們只要進食相應份量,就能滿足一般成年人一天的營養需要。 相片來源:Green Monday 攝取過量維他命C會怎樣? 你有食用維他命C補充品的習慣嗎?在食用前,我們應留意每片維他命C錠片中的含量,因為進食一片已有可能超出成年人一天所需份量! 市面上不同牌子的補充品含量各有不同,一般每片的維他命C含量介乎200至1000毫克之間,比建議每日攝入量多出兩至十倍。其實過量攝取維他命C,並不會額外增強免疫力及其他功效。維他命C屬於水溶性,多於人體所需的維他命C會從尿液中排出,不會存儲於身體。換言之,我們的身體會自動保留所需營養素,額外的維他命C不會被人體使用,所以補充過多維他命C不會有進一步保健功效。 相片來源:Green Monday 過多維他命C會對身體有害嗎? 雖然過多的維他命C會在尿液中排出,但也有少部分人食用過量後,身體可能會出現副作用。成年人如一天攝取超過2000毫克,可能會引起作嘔或肚瀉等徵狀。長期服用過量維他命C亦有可能提高尿液中的草酸成分,從而增加腎結石形成的風險。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很少會攝取極過量的維他命C,所以大家只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並不用太擔心影響健康喔! 下一期會繼續向大家分享有關維他命C的迷思,及日常吸收維他命C的五大貼士,想了解更多的朋友記得留意啦!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認識五大種類減肥食物

要健康地減重,除了要做適量運動外,以下介紹五大種類食物,與運動相輔相成,更容易控制體重。 1) 富含水量高的食物 含水量高的食物,往往都是低熱量、低能量密度的食物,通常以新鮮蔬果為主,有較強的飽腹感。 2)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減肥時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非常有助於增強飽腹感。因為膳食纖維遇水會膨脹,進入胃裡後,體積會變大,同時它不會被消化和吸收,不會給身體增加額外的熱量。   3)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進入體內後,消化和代謝的時間較長。因此可以維持較久的飽腹感,對於控制進食量有一定的效果。 4)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必需營養元素。其中的維生素 B2 有助於促進脂肪的代謝;維生素 C 能合成肉鹼,幫助加速脂肪的分解和燃燒。 5) 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在膳食中增加鈣、鐵、鉀等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攝入,可有效幫助減肥、降低體脂和血糖,並提高人體的代謝水平。 以下提供一些控制體重的方法:   內容提供:Okay Healthcare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素食營養五問

為了環保和健康而Go Green,好多人都十分樂意嘗試,但食素怎樣攝取足夠營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以下是五個常見問題: 食素怎樣吸收足夠蛋白質? 所有食物都含有蛋白質,植物當中蛋白質最豐富的有乾豆(紅腰豆、眉豆、雞心豆)、黃豆製品(豆腐、枝竹、豆漿、腐皮)、堅果(合桃、腰果、杏仁)和種籽(南瓜籽、葵花籽),另外蛋奶素食者亦可從蛋、奶及相關製品吸收蛋白質。   哪些植物含豐富鈣質? 深綠葉蔬菜(菠菜、芥蘭、西蘭花)、硬豆腐、芝麻、杏仁、無花果乾等都含豐富鈣質。同時,少喝咖啡因飲品(濃茶、咖啡等)和少食鹽份亦可避免鈣質流失。 食素會否不夠鐡質? 只要多食豆類、黑木耳、全麥麵包、深綠葉蔬菜(菠菜、菜心)和乾果(提子乾、杏脯),可以攝取足夠鐵質。另外,同時進食含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例如蕃茄、西蘭花和鮮橙,亦可增加鐡質吸收。   食素怎樣吸收維他命D? 只要每星期曬太陽四至六次,每次五至十五分鐘,身體已經可以自行製造足夠維他命D,並且有助吸收鈣質。除非長年累月留在戶內,或者所在地區缺乏日照,不然毋須擔心缺乏維他命D。戶外活動也是Go Green生活之一,假日不妨多到郊區呼吸新鮮空氣。 哪些是超級食物(Superfood)? 大部份超級食物都是植物,例如紅菜頭、藍莓、藜麥、羽衣甘藍、紅石榴、無花果、燈籠椒、黑朱古力、奇亞籽、紫蕃薯、杞子、巴西莓、綠茶等。 另外,生果也是均衡飲食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位成人每日至少要食兩份,素食者不要忽略由生果攝取營養。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家長注意!玩具安全標準知多少?

要數小朋友成長的親密夥伴,除了爸媽以外,就是玩具了。每個兒童,尤其是學前幼兒,都是透過「玩」來學習這一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玩具在兒童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玩具作為小朋友的貼身之物,原來潛藏了不少危險性。如何慎選玩具?以下由專家為你解答。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編輯:《GRWTH日報》編輯組 圖片:部份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封面圖片小模特兒:曾雪惜 鳴謝:Intertek Hong Kong   家長選購玩具時,必須留意玩具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危險年輕群組 天祥公證行(Intertek HK)玩具及雜貨部助理總經理黃少佳說:「三歲是一條界線。一般來說,三歲以下的兒童是最危險的群組,因為他們習慣地把任何東西放入口中,所以玩具不能含有細小部件。」他續道:「例如,毛絨動物的眼睛、小車輪、小鈕扣電池等,其中鈕扣電池最危險,被小朋友吞下,不僅會導致窒息,電池於人體內更會侵蝕腸胃,非常危險。」   天祥公證行(Intertek HK)玩具及雜貨部助理總經理黃少佳(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三歲至八歲則是另一危險群組。他說:「雖然此年齡層的兒童一般已不會亂把東西放入口中,但仍屬愛探索的階段,所以要預防被玩具割傷、夾手,或用乘騎玩具如騎滑板車時跌傷等。」 七大潛在風險 那麼,究竟玩具有何潛在風險?黃少佳指出,世界各地的專家藉觀察兒童玩耍行為,身體及智能發展及受傷的數據等等,總結出玩具七大種類的潛在風險。 1)物理性:如吞下細小物件致「哽親」、被尖點或聽覺受損等。 2) 機械性:機動組件導致夾傷、跌傷等。 3)燒傷:戲服、毛公仔較容易起火。 4)電能:如變壓器或電動玩具沖電時過熱、漏電及導致火災等。 5)毒性:玩具所用的材料如塑膠或油漆表層含重金屬,如鉛毒、水銀等。 6)衛生:如毛公仔內含的填充棉發霉、泥膠滋生細菌等。 7)放射性:通常見於做實驗玩具中使用的礦物,或有雷射光的玩具。 認識安全標誌 為確保玩具的安全性,不少生產商都會為產品作出檢測,並在包裝盒及玩具上印上安全標誌。   世界各地所採用的第三方檢測標準雖有不同,但檢測程序類近。(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黃少佳解釋,這些標誌表示該項玩具已通過多種安全測試要求,以最常見的「CE」安全標誌為例,是屬歐盟國家的產品安全標誌,是一種強制性合規標識,覆蓋超過二十大類的產品,玩具屬其中一種。印上「CE」標誌的玩具,必須先符合歐盟的安全標準如EN71系列玩具安全標準,包括物理安全、防火、重金屬、電能安全等。生產商經過一系列的及格評訂程序,如檢測、危險評估、質量控制、保存技術文件資料等,便可將「CE」標誌加於玩具上,如遇上有關當局的抽查,生產商便需提交相關的檢測報告及資料以作核實。他補充道:「不過,由於玩具『CE』標誌一般都是生產商自行加上的,歐洲部份國家也引入了一些第三方認證及標誌,以增加消費者的信心。」   「CE」歐洲國家玩具安全標誌,多由生產商自行加上。   中國內地的「CCC」   日本的「ST」 現在市場上看到很多常見的安全標誌,其中例如中國內地的「CCC」及南韓的「KC」屬強制性;而日本的「ST」、德國的「GS」屬自願性。又如電動玩具的電器組件,則有「UL」或「ETL」的美加標誌,專檢驗電器的安全性。   德國的「GS」   美加地區的「UL」或「ETL」 黃少佳指出,總括而言,各地所採用的第三方檢測標準雖有不同,但檢測程序類近,可大致分為三大步驟: 1)由第三方檢測機構按國家或國際的標準進行測試。 2)進行驗廠,以確保生產質量系統的可靠性。 3)定期覆驗,例如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等。 如何網購玩具 近年不少家長都愛網上訂購玩具,但網上選購時不如實體店,可以親身檢視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黃少佳建議,如網購玩具,家長可注意以下事項:   一般來說,三歲以下的兒童是最危險的群組,因為他們習慣地把任何東西放入口中,所以玩具不能含有細小部件。(《GRWTH日報》資料圖片) 1)惠顧有信譽或大型的網站,因為商家為確保商譽,都會嚴選所銷售的產品,以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2)同樣地,選擇著名品牌生產的玩具也較有保障; 3)具規模的網上零售商,通常會列出產品的詳細資料,尤其是適合年齡、安全警告等等,家長可特別留意; 4)一些用家回饋的意見亦具參考價值。 內容提供:GRWTH 社區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素食中含高蛋白質的5大「王者」 你又知多少?

如果你想多吃素,但又怕素食不能夠為身體提供足夠蛋白質,咁就要認識一下含有豐富蛋白質嘅植物性食物啦!大部份豆類均含有很高嘅蛋白質含量,黃豆更含可媲美肉類嘅完整蛋白質。而且,有些堅果類、蔬菜類等都可以作為蛋白質來源食物,你都嚟認識下!   黃豆 黃豆簡直是植物界中的王者!除了含豐富蛋白質,每100克烚熟黃豆已有約17克蛋白質,而且黃豆可以變成不同的食物:豆腐、豆漿等,全部都是蛋白質的理想食物來源。有不少素食產品都是由黃豆中抽取出蛋白質成份呢!     豌豆 豌豆所含嘅蛋白質含量雖然不及黃豆豐富,不過豌豆是低致敏食物,而且較少受到基因改造影響,所以不少產品均用上由豌豆抽取出的蛋白質。 西蘭花 雖然蔬菜中的蛋白質含量不可說是高,但西蘭花在一眾蔬菜中算是高了。100克西蘭花已經有4克蛋白質,相比同樣是蔬菜類的菜心,每100克的菜心只有2克蛋白質,西蘭花所含的蛋白質含量足足高過菜心兩倍! 杏仁 在眾果仁中,杏仁的蛋白質是數一數二之高。一安士杏仁(約30克)就已經有6克蛋白質,可以媲美一隻蛋所含的蛋白質量。 南瓜籽 種子類的蛋白質含量也可以很豐富。以南瓜子為例,100克的南瓜子就有19克蛋白質,單是吃1安士南瓜子都已經攝取了6克蛋白質。下次想吃甜的,可以吃香口的南瓜子酥! 藜麥 要數從植物中攝取優質蛋白質,藜麥當然唔少得!100克的白飯有2.6克蛋白質,但100克的藜麥就有4.4克蛋白質,足足高了70%!少數怕長計,只要將白飯改成藜麥,都已經可以增加攝取蛋白質。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靜觀呼吸 對抗疫情

內容提供: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 單位主任凌婉君姑娘 香港面對的疫情的確讓家長們擔心、緊張甚至恐慌,這些情緒難免影響身心及精神健康。作為家長及成年人更需要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才能照顧身邊家人。而當我們時常覺察到自己情緒,就可以增強自己和事物的專注,讓自己更有力量應付身邊的問題。 以下與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家中進行「靜觀呼吸」,讓大家重回心靈平安的感覺,繼續與疫症作戰。 首先,請先找一個你感到舒服及安靜的位置坐好,保持安靜,然後輕輕閉上眼睛,先進行3至5次慢慢而有節奏的深呼吸,讓身體靜下來。 之後回復自己的呼吸,不用刻意快或慢,自然一呼一吸。可把自己的手放在你感到呼吸的位置,如胸口或腹部。 慢慢把注意力放在自的呼吸上,吸氣:集中留心空氣在鼻孔進入,腹或胸部隆起,呼氣,集中留心空氣在鼻孔呼出,腹或胸部落下。同時留心呼吸的節奏,是快或慢、是深或淺。不論什麼情況,都不用刻意調節呼吸節奏及快慢,只需留意自己當下呼吸就可以。 如果自己分了心,這是十分正常。請你溫柔提醒自己,把集中力再次回到自己呼吸及身體。 慢慢把覺察由呼吸伸展到其他身體部份,如﹕頭部、頸膊、手部、腳部,留心一下身體哪個部份緊張,如有的話,呼氣時把空氣帶到那些部份,給予它們關懷,吸氣時可以把那些部份放鬆下來。 在結束前,再次把注意力帶到自己呼吸上,感謝自己今天用了時間關懷自己,然後慢慢張向眼睛。整個「靜觀呼吸」約15至20分鐘,大家可按需要調節。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