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生活] 颱風是天災?還是人禍?

夏天,除了會迎接酷熱的天氣之外,也意味著我們要正式踏入颱風的季節了。說到⌈颱風⌋,大家都對它又愛又恨。一方面是可以留守家中享受突如其來的假期,靜靜等候颱風掠過;另一方面卻要面對颱風對我們社區和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

大家還記得2017年的⌈天鴿⌋或 2018年的⌈山竹⌋嗎?兩者都來勢洶洶,擁有驚人的破壞力,給途徑之地造成嚴重災害。科學家也預測這些超強颱風只會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具破壞力!

2017年的⌈天鴿⌋或2018年的⌈山竹⌋曾為香港帶來驚人的破壞力。

2018年⌈山竹⌋造成香港大規模的破壞,當中包括:海水倒灌、大量樹木倒塌造成路面情況惡劣,全港交通陷入癱瘓。當時除了這個颱風襲港之外,原來北半球在同一時間還有另外八個熱帶氣旋吹襲不同地區!一般的情況是太平洋及大西洋一邊出現颱風之後,另一邊才會再次出現。反之,這種同時間在三個地區出現強烈熱帶氣旋的現象非常罕見。

颱風的形成

颱風(熱帶氣旋)的形成主要靠兩個條件: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份;所以熱帶海洋就成了颱風形成的重要地點。由於太陽直射令海水變暖,水份有足夠力量膨脹和上升,繼而與周遭冷空氣產生對流作用。如此不斷循環,外加其他的因素,於是就造成了颱風的出現。

其實大家一直聽到的颱風(太平洋地區)與颶風(大西洋地區)兩者都是相同的大氣現象,只是根據地區不同而命名。

熱帶海洋是颱風形成的重要地點。

颱風 v.s. 全球暖化

由於人為活動,例如: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樹林及密集式畜牧等,釋放了大量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甲烷……),造成了全球暖化的現象,亦令海水溫度上升。

如果根據前面的說法,全球暖化就是颱風更容易形成的元兇。

全球不穩定的氣溫影響了全球氣流的規律,令氣象預報更難預測颱風的路線

由於全球氣溫不穩定,令颱風強度更高之外;更影響了全球氣流的規律,改變了以往的分佈及行徑導致氣象預報更難預測颱風的路線。這是大自然響起的警號!如果我們再繼續放任全球暖化等問題,我們絕對會受到來自颱風帶來的損失。

 

少食肉以緩和全球暖化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畜牧業佔百分之二十四,和能源生產所佔的比例非常接近,比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排總量還高。

選擇素食以減少碳排放,用刀叉對抗地球暖化!

此外,畜牧業浪費了很多地球資源,例如:水、土地等,所以Green Monday鼓勵大家減少進食肉類,也可以嘗試每週一素食或在每天的其中一餐選擇素食以減少碳排放!齊來素食救地球,用刀叉對抗地球暖化!

 

內容提供:Green Monday

刊載於︰GRWTH app

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 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