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學術]爸媽必備!免費網上英語學習 外籍老師拍片講故事教文法

教育局教育電視最近於疫情期間,推出「想像無界限:齊來展開英語故事的旅程」(Let Our Imagination Run Wild)線上英語故事影片,所有影片均由教育局外籍英語教師組製作,為本地初小學生、家長及教師提供網上學習英語的免費資源。每集內容除了由富經驗的外籍老師分享故事,還會教授英文文法,透過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小學生增潤知識外,同時啟發他們的想像。 內容提供:《GRWHT日報》編輯組 故事1:經典寓言《The Lion and the Mouse》 在本集中,小朋友將聽到經典寓言《獅子與老鼠》,此外還附有歌曲和書籍推薦。老師亦會教授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適合初小學生觀看。 故事2:帶著奇想看《Shark in the Park!》 在本集中,老師們將透過想像望遠鏡,帶同學們跟湯姆一起遊花園,看看湯姆在花園裏發現了到什麼。公園裏有鯊魚嗎?內容更有互動遊戲、唱歌及教授一些指示方向及位置的英文單詞和片詞。適合幼稚園至初小學生觀看。 故事3:《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 在這一集中,老師將與同學們又唱歌又講笑話,還會一起看看一位愚蠢的老太太吞下各式昆蟲和動物的有趣故事。此集內容還會順著昆蟲和動物大小來學習英文中的押韻字,例如”carrot”及“parrot”、”frog”及“dog”等等。適合初小學生觀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楊局長 齋噏無用㗎

由興德、沙呂小到董之英紀念中學,明顯暴露了法團校董會的先天不足,校長、校監,以至校董會缺乏問責精神。先講校監,王師奶保守估計,不稱職的佔90%以上。香港千多間學校,校監估計最少有七八百人,你相信這七八百人都曾接受最基本的培訓嗎?大部分連三兩天的講座都未參加過,有些參加過的如水過鴨背,你信他們都熟讀教育則例和條例嗎?你信他們熟悉學校財政正確的運作嗎?他們不倚賴校長倚賴誰?也許你會說靠校董會眾人智慧喇!除了一些有規模的辦學團體,其餘的校董會多是烏合之眾(好多人聽到好唔開心㗎)。 學校禍福靠晒校長 就因為校監唔熟書,靠晒校長,所以禍福難料。有幸遇到個有心教育、才德兼備的校長,學校可以一日好過一日;不幸遇到一個無才無德,在校內搞小圈子,校外喜招搖,臨財苟得,臨難苟免,有事閃埋一邊,推副手做替死鬼,呢啲學校等摺埋喇!仲有一種校長,中中庸庸,不能說好,也不算太差,但有一種絕活,服侍校監工夫一流,深明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的道理。有這類校長和校監的學校唔會有進步,因為老師們只敢交行貨,邊個太出色太勤力邊個死先,忌才吖!王師奶知道講得咁白,一定好多人唔like,但嫉惡如仇,不吐不快,好彩呢啲校長唔算太多,40%左右喇。請勿對號入座,如果你一定要,小婦人唔阻你,只能心裏默念:善哉!善哉! 沙呂小調查無期限 仲有人睬你? 王師奶總覺得楊局長太溫文,講得好聽是圓滑、審慎,講得難聽是優柔寡斷,齋噏,得過講字。興德學校事件已成歷史,但拖拖拉拉,好似急驚風遇着慢郎中。一句講晒,欠的是果斷,亂麻真是要快手快腳一斬到底。今次沙呂小一鑊泡,局長話已向法團校董會發警告信,又強調相關調查仍未結束,教育局正等待獨立小組提交調查報告,不會就此劃定期限喎;又承認校方反應並不完全積極。媽媽咪吖,小婦人真係服得局長好交關,調查怎可以無期限㗎!第一次已經過期未交,今次自動話不設期限,無異自廢武功,又承認校方反應並不積極,不積極即係講明睬你都傻。唉!局長,你威信何在?齋噏真係無用㗎! 單憑局長「零容忍」3個字可以有乜效果? 董之英紀念中學嚴重校園欺凌事件,學校竟以「過火嬉戲」輕輕帶過,可以用荒天下之大唐,滑天下之大稽去形容。局長溫文爾雅地說:將與校方詳細討論,希望校方可以做得更好,更能幫忙學生,配合教育局一直以來的政策和教育局給予學校的指引,最後加上「零容忍」3個字。要不是警方拘捕立案,單憑局長「零容忍」3個字可以有乜效果?各位看官,且看局長措詞,他表示「希望校方可以做得更好」,似乎肯定校方做得不錯,只是希望它「更好」而已。 唉!局長,面面俱圓未必是好事,全校師生、馬鞍山居民都清楚都知道董之英紀念中學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徹底改革才可以鳳凰重生,再姑息必變成一間「腐敗的學校」。辦學團體的仁濟醫院,期望你們有勇氣改革校董會和學校領導層,以新面目新氣象樹立學校新風。毒瘤不除,後患無窮,去問吓醫院的醫生應該點做喇!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點解書包會咁重?

小學生書包重是老問題,李國章做教統局長時已沸沸揚揚,他四両撥千斤,一聲電子書試驗計劃,家長唯有伸長條頸望天光。近日書包過重問題波瀾再起,有政黨為720個學童量體重,又為書包磅重,結果發現書包超重比例七成七。77%喎,怎可輕視!原來教育局書包重量指引規定,書包重量不能超過學童體重十分之一。書包過重,除了學童孭得辛苦外,不良後果好得人驚。兒童脊科基金於過去一年,為4500名幼稚園和小學生進行體態檢查,最常見是寒背和高低膊,主要原因是書包過重,缺乏運動及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而調查得出的驚人結論:幼稚園生有71%寒背,小學生有68%寒背;而有高低膊的幼稚園生和小學生比率分別是45%和48%。 locker減書包負擔 書包過重不自今日始,王師奶讀小學時每人有一個locker,這些 locker一排一排擺在課室走廊,有些放在課室後面,總之人人有一個可以放書本及文具的空間,不用將所有書本帶出帶入,解決書包過重的負荷。有一段時期,很多同學會拉着有輪子的書包上學和放學,類似今日在名店街掃貨的拖篋黨;不知何時何日,拖篋風銷聲匿迹,代之而起的是背囊,而且是有點東洋味的背囊。昔日的locker哪裏去了?不用背上身的拖篋書包哪裏去了?小朋友用locker確實帶給老師麻煩,每個locker都有自己一把鎖,一至三年級最令教師傷神,他們經常忘記帶鎖匙,要老師用放在校務處的「士啤匙」開locker;有些拿着鎖匙穿穿插插都開不到櫃門,要老師代勞,教師做了開鎖師父。 10公斤重 書包藏什麼? 王師奶預計再過十年電子書都唔會成功,書包的重量又居高不下,只有愈來愈重,容乜易全部變晒駝背仔駝背女,看來教育局、家長一定要想辦法。調查團隊在東區一學校找到一對「孖仔」,二人就讀小二,兩人體重各約35公斤,照教育局指示,他們的書包不應超過3.5公斤,可是這對孖生兄弟的書包各重10公斤,是22磅,約是他們體重的三分之一,如此看來,不寒背彎腰變蝦米就稀奇矣!這10公斤書包內有什麼乾坤?原來有書10本,有餐具、有餐巾、有練習簿、有文具,如此這般,怎能不重吖? 家長監督學生自律執書包 小婦人認為要減輕書包重量,家長、教師、學生都有責任。家長要切實監督兒女按時間表執書包,有些家長事忙,上學時出門匆匆,為免遺漏,將所有書簿文具,狗屎垃圾,往書包塞呀塞,一日怎可能用上10本書吖!書包應隔晚睡前執拾好,用不上的不要帶回校,由家長監督,小朋友自己動手,早上就可以從容上學。教師太忙,無可能逐一檢查小朋友的書包,但要鼓勵他們按時間表執書包,告知他們書包太重會危害健康,唔想做寒背仔寒背女就不要帶多餘東西。初期鄰座同學可互相檢查,待良好習慣養成後,書包超重問題一定會有所改善。學校的locker其實也可考慮重設或保留。 王師奶這樣絮絮叨叨,好似無事搵事做,蓋有感書包超重危害兒童健康,電子書又實現無期,只有期望家長、教師和學生自求多福。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email protected] 文﹕王師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2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校舍為誰而建?

承接上篇《令人頭痛的校舍維修》分享後,我仍在思考本港校舍問題:類型不一?功能有別?裝備各異?簡單而言,有些校舍隨時代的變遷而建,如火柴盒型、千禧型,或滲入了辦學理念的校型等;亦有適應潮流的需要,如增加採光度的設計,着重循環物料的建築,甚至講究綠化園林的元素。凡此種種,本港校舍有別北歐的重人本的理念,或日本的天地人禪修的哲學。筆者只感到本港的多講求隨時可以改變原有用途為原則,就如「已被殺」的中學校舍可改為小學使用;而丟空多年的小學校舍又可以改用為職訓局的專業訓練中心。 給孩子多一份自由的環境 他的作品講究給予孩子多一份自由,重視啟發的空間。空間較多,不受牆身的規範,可以給予孩子發揮無限聯想和創意的機會。 曾經在網路媒體觀賞過日本建築師日比野拓先生對幼稚園有一套「幼稚」的觀點,他的作品講究給予孩子多一份自由,重視啟發的空間。空間較多,不受牆身的規範,可以給予孩子發揮無限聯想和創意的機會。此外,他重視在建築物保持秘密的空間,如小洞穴,讓孩子培養出好奇心及探索精神。 六月份參加由香港賽馬會贊助舉辦「不一樣教育節」的講座,在「上課不一樣:學習可以重新設計」中,講者是芬蘭Fielding Nair International高級教育顧問Maija Eriika Ruokanen女士,她從環境的建築去說明文化建立的關係,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緊扣環境與學習,其中包括Campfire般的專才講授形式的課堂環境,或是Watering holes的小組合作形式的研習討論空間,甚至是Caves般的洞穴式的師徒一對一或個人的研習小區,方便探入鑽研。基於此,芬蘭教育認為不同空間配合不同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模式,從而發掘更多讓學生投入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與機會,因材施教,課堂更有助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索。 貪便宜棄學生為本 工程公司人員及教育局官員回答:「因為這是教育局標準,符合經濟低的要求。」 一所學校盛載孩子學習旅程的使命,環顧本港學校,基於是官立或資助的原因,建築時往往講求劃一標準,好像唯有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才可以配合辦學的理念去建設校舍。我曾向工程公司人員及教育局官員查詢:「為何樓梯防滑工程只在梯級邊掃貼黑色鋼沙,而不用鋁條吸嘴?」他們的回答:「因為這是教育局標準,符合經濟低的要求。」如果以學生為中心去思考,黑色鋼沙經風吹雨打,易於脫落,而且若孩子不小心跌在上面,更容易擦損。試問這真是適合小學校園使用嗎?我並非建築界專才,根本不懂各項材料的「優美」之處。不過,相信校園若能以學生為中心去建設,孩子才可以正常地成長、發展,並得到收穫。 試想想,一層6個課室,每個課室有30至35個學生,即約有180至210人,慣常每層樓男女廁各一個。簡單而言,一間有5個廁格的廁所要服務90至105位女生。一般小息只有15至20分鐘,女生輪候廁所要花多少時間呢?校園是要用心耕耘,那怕是一張摺椅,一個小燈泡,一株小樹苗,都盛載着教育工作者為孩子學習所規劃的藍圖,希望譜出充滿愛與誠的校園環境。 文:鄧依萍(聖公會聖多馬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7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令人頭痛的校舍維修

全港資助學校每年都可以向教育局申請大規模修葺及緊急修葺工程,工程都會由教育局委聘工程公司,按學校遞交的申請提供相關修葺。不過工程公司只會承接不多於200萬元費用的工程,超過這個上限的話,教育局則委託建築署去處理非屋邨學校的大規模修葺及緊急修葺。為配合學校的需要,在申請修葺工程時,工程顧問委聘的地區值勤主任會聯絡學校了解,學校亦可向他們查詢工程的內容及進展。如果資助小學每項工程的費用低於3000元,則由學校自行處理維修工程。 暑假塞車 有工程無人做 學校大多在假期安排維修工程,貪校園人少,減少意外。亦因為這個「合理的期望」,令全港中小學都把工程安排在暑假進行。試問教育局只安排三間工程顧問公司及兩間工程公司,如何適時服務全港中小學呢?這個「時間管理」的行政技巧足可以令校長及教師們頭昏腦脹!學校大都在七月中旬才正式放暑假,但教師們在八月中旬便要回校準備新學年的工作,新生也會在八月下旬回校參與適應校園課程。基於此,學校只有一個月左右的「休息」,約四五個星期可以進行工程。筆者曾經與工程公司的管理層閒聊,他們都抱怨:「工人難求,暑假時工人更難求。現時簡直是七個蓋去遮十個壺,唯有盡趕啦!」 應讓學校聘請工程專家 除了大規模修葺及緊急修葺工程外,如果學校坐落於斜坡旁邊,還要關顧斜坡定期修葺的工程。再者,所有資助學校亦要按時接受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兩大計劃。其實,師訓課程並沒有任何就維修工程的認識及學習,一般而言,校長和教師的本科專業資格並不是土木工程或建築設計等;而且校舍維修是一門專業的學問,絕不是單靠經驗可以胡混操作。縱使是邊做邊認識,有時根本不知道甲材料和乙材料的分別;亦不知道A工程和B工程是否可以同時進行…… 雖然教育局已安排了工程顧問公司,協助學校去了解及跟進工程,但近年香港大型基建蓬勃,建築界爭奪人才。筆者試過有合作的工程顧問公司及工程公司,在兩個學年內已換了三個聯絡人,影響了工程的進展。此外,由於建築業暢旺,令物料費、工人薪金猛烈升價,所以200萬費用的工程實際可以維修的地方不多。如果那些不涉及急於影響學童的維修,恐怕申請三四年才有望施工。曾有校長朋友分享:他曾向工程顧問公司及教育局表示學校頂層的欄杆不夠安全,但這些專家認為已達安全標準,毋須加高。這些情况筆者也曾遇上,次數也不少。大家不妨反思一下:誰最了解校園內的需要?誰最關心學童的安危?誰最在乎學校的發展? 維修工程是專門知識,並不是教師的專業,期望教育局增加學校非教學常額職級人員,聘請專門管理學校校舍工程的職員,讓每一所學校發展得更妥善、更安全。 文:鄧依萍(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朱子穎(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3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審計署和教育局都錯

王師奶孤陋寡聞,原來SEN學生分兩制,其中一制就叫「加強輔導教學計劃」(俗稱小強班)。現在情况是241間學校採用「小強班」,314間採融合教育制度。「小強班」的數目並不少,241間仍堅持將有學習障礙的和普通學生分開上課,自有他們的理由。據知教育局不時游說「小強班」的學校轉融合班,與此同時,審計署批評轉制太慢,建議教育局加快速度。容許小婦人斗膽說一句:「審計署和教育局都錯了。」 SEN融合教育是A貨 現時所謂的融合教育是A貨的融合,是偽融合,甚至可以說,是教死老師、學死學生的制度 未繼續寫下去之前,王師奶要立正向241間辦「小強班」的校長致敬,您們才是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您們知道現時所謂的融合教育是A貨的融合,是偽融合,甚至可以說,是教死老師、學死學生的制度。王師奶說得這樣激,可能有人以為小婦人對融合教育有偏見。說良心話,小婦人絕對認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但在香港,人有我有的心態下,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匆匆上馬。上山容易下山難,上任局長推了融合教育,下任局長不能取消,於是同意又好,不同意又好,繼續下去。繼續下去最簡單就是派錢,收到若干個SEN仔就派若干錢,這是最不費腦筋的良方,今年的津貼上限是每校161萬元,任學校安排,請合約教師又好,買軟件又好,買服務又好,教育局好像了結一件心事,這就是融合教育? 王師奶寫過很多篇有關融合教育的文字,強烈指出融合教育的師資嚴重不足。廚房無識煮餸的廚師,甚或只有識洗菜的阿嬸,你叫她炒碟乾炒牛河,就算是用日本和牛加最靚的沙河粉,都會炒出一碟又韌又柴皮的漿糊喇;何况SEN仔來自五湖四海,各具特色!在嚴重缺乏受過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的情况下,推行融合教育是罪過,也可以說是拖教育進步的後腿。教育局的官員,教育團體的頭頭,如果你們肯降貴紆尊和融合教育班的教師坦誠對話,保證他們的苦水浸過你的眼眉,也證實王師奶整天的呱呱叫並非無的放矢。 122間獲撥款學校未充分利用,餘款超過一成 誠如審計署所言,「小強班」並不完美,難道這千瘡百孔的偽融合教育就完美?審計署雖然是教育的門外漢,倒也實話實說,輕易就指出所謂融合教育的缺點:太遲識別SEN學生,錯失及早支援服務;心理學家到訪學校少於規定的18天,教育局的解釋是由於心理學家請假,這解釋有點牽強,如果飛機師請假,則航班要停飛,數百乘客要打道回府?122間獲撥款學校未充分利用,餘款超過一成。審計署的指出可能不完全明白教育局的運作困難,但教育署倒也毋須不合理的強辯。 「小強班」並不完美,A貨融合教育更不完美。既然歷任的教育領航人都話相信校長的專業判斷(通常都係局長卸膊之時),不如就信埋呢次,實行「小強」與「融合」並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揮兩制精神,好過攬住一齊死。善哉!善哉!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TSA再起風雲

TSA這小小測驗,搞到香港教育雞毛鴨血好多年,說它「小題大做」可以,因為世界各地類似測驗都水波不興,唯獨香港熱烘烘風起雲湧;說它「大題小做」也未嘗不可,因為它嚴重破壞初小教育,可是無人理,讓它繼續沉淪。 王師奶說教育局長楊潤雄提出臨時通知10%考生的措施,是足夠不讓操練再起波瀾的絕招,可惜他只精明一半 王師奶說教育局長楊潤雄提出臨時通知10%考生的措施,是足夠不讓操練再起波瀾的絕招,可惜他只精明一半,又推出准許學校全校參加,由考評局將結果回報學校,讓學校跟報告自我改善。局長動機是好的,以為自由參加就沒有問題,誰知問題就出在自由參加和考評局將報告交回學校手上。 據報現有九成官校和160多間資助小學參加全校考試,九成官小參加一啲都唔奇,奇就奇在尚有一成官校不參加。王師奶特別向這一成官校致敬,不在於它們參加與否,致敬的原因是它們特立獨行,有它們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意志,不因為是官校就一定跟大隊走。 學生臨時揀選 杜絕操練 如果這樣還逼學生操練,除非是腦生蟲。 160多間資助學校就較為複雜,據知有些辦學團體鼓勵屬校全校參加,志在取得考評局報告,用以參考、改善教學,並聲言不會用作屬校間比較。小婦人相信辦學團體的承諾,寄望學校獲得報告後自我裁剪;擔心的,是學校對辦學團體的信任,校長們會想:「辦學團體咁大方?叫我哋全校參加,又唔利用報告結果將所有屬校排名?有無咁蠢吖!」信任是雙向的,一些往績欠佳的辦學團體,好難得到學校校長的絕對信任。還有,辦學團體的頭頭會不時調換,A唔排名,不代表B唔排名,如果不作兩手準備,到時喊都無謂,這是學校操練的誘因。如果楊局長只做上半場,抽取10%學生考試,再加上這10%學生是臨時揀選,無花無假,如果這樣還逼學生操練,除非是腦生蟲。 堅決反TSA家長或再起暗湧 除了學校和辦學團體外,另一個風雲是家長。有一些家長堅決反對小三TSA,他們的反對並非無理,因為過分操練確實摧毁了初小教育。時移世易,楊局長的10%考生計劃,就算如何硬頸的家長都無理由反對楊局長的上半埸。九成的官立小學和160多間資助小學參加全班考試的學校,未經全面諮詢,難保裏面沒有反對TSA的家長,不可小覷這股暗湧,這股暗湧隨時有可能變主流。 王師奶希望沒有扭曲初小教育的TSA,也希望TSA能在正常情况下發揮功能。願辦學團體有遠大的視野,與屬下學校建立互信;願學校領導層不以短暫的成敗為長久榮辱;願家長以平和心態培育兒女。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無法接觸」就劈炮?

一月初,5歲女童陳瑞臨疑遭虐待致死,引致社會質疑教育局跟進學童缺課時處理馬虎,立法會煞有介事討論「保護兒童法改革」和「中央資料庫」。香港就是這樣,賊過興兵,一群議員怕人話佢哋食嘢唔做嘢,平日又唔知做乜嘢,於是當社會發生芝麻綠豆事,就小事變大事,大事變無限大——王師奶當然不是說小童遭虐致死是小事,只不過乘機將平素對所謂(尊貴)的議員印象表達而已。 9年331宗 學童失聯不了了之? 教育局追查兒童的動機,並非防止兒童被虐待,而是防止兒童不上學。早些年有家長不滿學校教育,寧願家教(Home schooling)也不讓家中適齡兒童入學,在香港,這是犯法的。家教的利弊參半,在美國雖可自由選擇家教,最主要看家長的教育程度是否足夠,但仍需很多附帶設備來配合,因為家教最大的弊端是缺乏群體生活。根據香港《教育條例》,6至15歲兒童要定時上學,所以教育局官員一向對學童缺課算是認真處理,可是在過去5年,竟有162宗「未能接觸」缺課個案,頗令人失望。 自從有跨境學生後,學生缺課原因複雜了很多,有退學而不通知學校,有學校故意不聞不問,甚至不上報教育局。學校不上報原因很多,主要是保住學額數目不被殺校,以致出現興德學校所謂的「影子學生」。以王師奶估計,影子學生非興德獨有,一些弱勢學校或多或少都有這些「倩影」存在。就算162宗數字正確,教育局以「未能接觸」為由,就將案件放入櫃桶底或地氈底,從此輕輕放下不理,不認真深究,態度絕對荒謬,也令其他嚴謹的公務員蒙羞;這小組成員把案件輕輕放下,處事態度的草率卻決不能輕輕放過。 由一個不幸女童被虐待而引起162宗學童缺課的「未能接觸」,也算是無心之得。 王師奶旁徵博引,原來資料不止如此:2012年,教育局因地址不詳,放棄跟進山景邨雙屍案中15歲輟學青年個案,其後教育局再被揭發在9年間放棄了331個失聯的缺課學童。係331個,是162個的雙倍有多。小婦人不禁心頭一震,有無搞錯,這樣的政府機構,這樣的公務員,這樣的管理,這樣的教育頭頭——逍遙地戴住特區政府金紫荊勳章的吳克儉前局長。 教局講大話 不用追究? 教育局最近表示,已更改相關指引,經多次聯絡及追查不果後,或把個案轉介警方,又承諾不再因「無法接觸」而終止個案。知來者之可追,是好態度,但不咎既往是間接的放縱。教育局追查學童失聯小組講大話,原來房署證實從未接獲教育局轉介山景邨失聯學童個案。教育局日前交予立法局的文件透露,決定採取更嚴謹程序,增加聯絡和家訪次數,最後會交社署及警方處理,並承諾不再因「未能接觸」而終止個案。 但願這次的無心之「得」,令6至15歲的學童都能接受常規教育。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