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一條村教養,路上不孤單

非洲古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即動用一條村莊的力量教養孩子的觀點,大家或許都聽過。但在鄰里關係日趨淡薄的香港社會,要家長在教養上互助和補足,談何容易?各家孩子各自有本難念的經,我的難處有人明白嗎?他山之石真的有用嗎?特別是居住環境稍遜的基層家庭,孩子有學習或其他發展障礙(SEN)或單親家庭,教養路上孤單又無力的感覺尤甚。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為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兒家同行」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招募了共129名幼兒、122名家長,由2015年起參與為期3年的活動和訓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單親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為對象的言語治療、感覺統合、情緒社交的訓練,家長們也參加專為成人度身訂做的教養增潤訓練。在專業社工和輔導員的帶領下,為人父母者從愛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到定期的朋輩茶敘,互相支援,學習「切身育兒技巧」。 來自低收入家庭和育有SEN兒童的家長,在計劃初期表示親子關係好像斷了纜,例如「我的孩子與我玩時並不經常笑」,或感嘆「孩子好像不太喜歡我」。 而為人父母的角色上,家長亦多表達「愈來愈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令我和配偶之間出現更多摩擦」,甚至「感覺很孤單」。親子互動失效失能,與家長自己的能力感、精神是否健康,息息相關。 自我覺察 接納限制 追蹤研究發現,參與家長技巧增潤課程的家長在計劃完結時,多表示要先照顧好自己情緒,才可以更適切回應孩子的需要和問題。覺察自己,當然有好的一面,也要接納自己有限制的一面,例如有家長留意到自身情緒的盲點,在教孩子紓緩失控情緒時,也更有力量! 對於參與計劃的單親家庭而言,社區支援讓家長有一個放鬆的渠道。有媽媽還記得,在一個小時多的課程中,雖然家長們有時傾談之間會偏離主題,但當下也能令她紓緩及放鬆情緒。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懂教養孩子,我們都需要彼此聆聽,需要同路人彼此安慰。擴闊同路人的網絡,亦是計劃另一個亮點。家長們的互助、情緒支援,能持續並延展至課堂以外。 擴闊同路人網絡 共同成長 從家長的精神健康和自我覺察入手,為家長增強能力、凝聚智慧,同時針對低收入和SEN孩子的個別學習和成長需要,實在是整全治療和訓練的新方向。而家長增潤工作愈早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成效愈持久,家長的教養信心會更紮實。再進一步,我們應該探討如何讓家長互助轉化成持久的互助網絡,以「一條村合力育兒」的信念,令家長在與孩子同行的不同階段,也有同路人一同成長。 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性教育——領養孩子如何理解家庭觀?

香港社會很少關注領養孩子的教育。我曾擔任領養社工,訪問過長大成人的領養孩子,觀察到他們對家庭尋根的需求很強,渴求真實面對自己的身分。我來自哪裏?誰才是我的父母?什麼才是家庭呢?身邊朋友有領養孩子,對於如何向孩子告知身世,都覺得是一個難題。 聯合國2018年最新出版的國際性教育指導文件及學術期刊中,討論的「性教育」是多面向。除了關注性健康外,另一個面向是教育孩子「什麼是家庭關係和價值觀」。 要擴闊「一父一母」家庭定義 我的家庭在哪裏?家庭成員有哪些?有什麼角色?是幼兒園至小學的性教育課程。我的兩個孩子在念幼稚園和初小時,已經開始在學校的性教育成長課中學習家庭是什麼,成員有哪些等課題。我曾在政府領養課工作一段長時間,家中也有一名領養孩子。作為領養媽媽,我觀察到學校性教育「一父一母血緣關係」定義的限制,我們要擴闊家庭定義,才能包容領養孩子的成長需要。 從孩子懂得談天,兩歲上幼兒班開始,我和家人已經透過故事或談天告訴孩子,我是你媽媽,但你有另一個生母。你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我們都愛你。因此,孩子在班上畫家庭圖功課時,會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有時會有兩個婆婆和公公呢!再長大一些,孩子說,媽媽,我的生母長得比你漂亮,又不會催我做功課,我掛念她,昨晚我夢見她。我說,是啊,孩子,你那麽漂亮,可以想像你生母也是漂亮的啊! 作為領養媽媽,我的原則是如實坦誠地接納孩子;也希望在愛及鼓勵下,孩子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可以真誠坦然地接納自己,不因自己的不同,或者主流社會對家庭的狹窄定義,而認為自己不足。 最重要讓孩子接納自己 有一次學校老師問道,你告訴孩子身世,不怕孩子自卑嗎?我說人生最重要是接納自己,得到師長的理解和接納,包括不用找口來迎合其他人對家庭的定義,令孩子肯定自己。坦然和尊重自己,令孩子更具自信。孩子的老師朋友都知道孩子有兩個媽媽。孩子不用花力氣去隱藏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告訴人家。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打破了一父一母血緣關係的定義。孩子的老師朋友也在跟孩子的相處中,理解到更廣闊的家庭定義。領養文獻中談到,如何接納孩子的領養身分很重要,告知孩子身世愈早開始、愈坦然愈好。 性教育中的家庭定義,要擴闊至可以包容來自不同家庭組合的孩子或成員。當中我們也帶出尊重自己,不排斥他人,包容多元的關愛價值觀。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8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運用「停止信號」節制玩手機

愈來愈多研究調查發現,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不斷增多,兒童開始接觸視頻產品的時間提早,很多在一歲以前已經開始和家人一起接觸手機或平板電腦。新科技的變革,使用更方便,只要指頭滑動就可以獲得資訊,好看的節目可以在網絡無限重溫。在兒童眼中,每天都觀察到周圍人群使用手機或平板的情形,包括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美國心理學教授Adam Alter在2017年的研究發現,十年前和現在相比,人們日常時間安排變化不大。例如,睡眠時間都是七個半小時,工作八個小時;然而變化最大的是工作和睡覺以外,約三個小時的個人時間。研究發現,讓人們感到有意義的媒體是「放鬆,天氣,運動,閱讀,教育和健康」,這些每天花的平均時間是9分鐘。讓人感到不快樂的是「約會,社交媒體,遊戲,娛樂,新聞,網絡瀏覽」,然而花在這方面卻有27分鐘。 為什麼人們對不快樂的活動反會投入更多時間呢?人們能夠停下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停止信號(Stopping Cues)。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在一個節目或文章完結後,都會有一個停止信號,代表結束,人們可以在這個環節轉換行為模式。 但是現在的媒體,特別是兒童常用的視頻網頁,設有自動播放(Auto play)功能,即播完自己所選擇的節目後,會自動播放其他相關視頻,而這些內容或許與家長和孩子所選的節目相差甚遠。 過去有研究了解兒童觀看視頻的影響。早在1963年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關於憤怒的實驗,讓孩子們觀看一個電視節目,其中有一個演員示範暴力對待一個氣球玩偶「波波」。試驗結果發現,觀看過暴力片段的兒童,明顯比沒有看過片段的小朋友有更多暴力行為,而沒有觀看片段的小朋友,在和「波波」相處時沒有出現攻擊行為。這是一個心理學實驗,然而我們在今日卻面對更多的挑戰,大量節目缺乏標籤和設限,兒童不宜的內容更容易出現在滾動播出的視頻或遊戲中。 例如2017年的艾莎門事件(Elsagate),調查發現自2014年YouTube平台逐漸多了偽裝動畫。這些視頻經過專門設計,偽裝成為兒童熟悉的節目內容,例如米奇老鼠、冰雪奇緣主角Elsa,兒童在查找關鍵詞時,很容易就揀選了類似的節目。在沒有任何警示下,這些偽裝動畫片傳遞了大量有可能傷害兒童的媒體信息。如果兒童長期暴露在不適切的媒體中,不成熟的大腦會逐漸習慣和默認這些信息,在成長過程中造成負面影響。此類現象後來受到媒體關注,視頻網站增添舉報功能,並且推出專門YouTube Kids(兒童頻道),無廣告播放幼兒視頻,並加強人工審核,但也很難保證所有視頻的質素。 關掉Auto play 父母陪子女上網 我們在面對大量視頻信息的時候,應陪伴孩子建立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值得在兒童年幼時就開始建立使用的習慣,讓孩子們可以有「停止信號」。第一、建議關閉自動播放(Auto play)選項;第二、建議父母和孩子有共同使用網絡的時間,以引導孩子選擇適合內容,即時討論和學習處理一些互聯網相關的問題;第三、建議幫助年幼孩子建立觀看清單,這些清單由父母幫助選擇可信的節目頻道,對觀看內容和時間加以管理;第四、應加入師資和家長培訓,讓教育者和照顧者能夠引導年幼的兒童善用資訊,以身示範,從小培養孩子們選擇平衡的生活,享受生活中不同的樂趣。

詳細內容

教大GPS:靜觀之親子關係

著名的喬‧卡巴金教授(Jon Kabat-Zinn)提出,靜觀(Mindfulness)可以培養七個態度:初心(Beginner’s Mind)、不作判斷(Non-Judging)、接納現狀(Acceptance)、信任自己(Trust)、保持耐心(Patience)、不拼命強求/改變(Non-striving)、 放下(Let it go)。以下介紹使用靜觀的態度經營親子關係的一些做法。 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 教育應該幫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人往往擅長做喜歡的事情,因做擅長的事情而獲得自信和成功。 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是Cats等大型音樂劇的編舞。她6歲時坐不定、成績差,媽媽以為是多動症,帶她去看醫生。醫生建議靜觀Gillian的情形,離開診室並播放音樂,發現她隨音樂翩翩起舞,如魚得水。醫生說,你的女兒沒有病,她是一名舞者。如果我們要求魚爬樹,不但埋沒魚的游泳天分,也可能窒息魚的成長。 家長要做孩子的「伯樂」,發掘孩子的天分、愛好和優點,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人生。 透過問題看到孩子需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透過問題看到孩子的需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女兒3歲時很喜歡哭,一哭就是幾分鐘,哭聲很大,令我覺得心煩,忍不住推開她,等她哭完再睬她。但我愈推開她,她愈哭得淒涼。有一次我試探性地問她:「你哭的時候,希望我做什麼?」她說:「希望你攬着我。」於是我們達成君子協定,以後她哭,我會馬上攬着她,溫柔地說:「媽媽愛你,不要哭了。」然後開始倒數:10、9、8、7…1,因為她得到了她需要的關愛,十秒之內便停止哭泣,回復平靜。 任何強烈的情緒表達,多是因為孩子的需要和擔憂未被滿足。家長需要接納孩子們的情緒,將「不要嬲」變成「我看見你嬲,我們和你的『嬲嬲』朋友談談吧!」把情緒變成我們的朋友,才能更好安撫情緒,找到問題的根源。 安撫自身焦慮 及時充電 家長焦慮是在應試教育和競爭社會壓力下自然而然的產物,可能包含多種複雜情緒——惋惜自己過往的不如意、對孩子和自己表現失望、責怪孩子不合作、對孩子前途擔憂、對更好生活嚮往等等。如果焦慮處理不當,再加上因工作或家務疲憊不堪,很容易情緒失控,傷及孩子。父母需要一個「暫停掣」,及時休息充電,然後繼續投入生活和工作。每當我覺得自己快要失控時,會向孩子們請假:「我太累了,要立即睡覺充電。」他們總能體諒:「那你休息好了再陪我們玩吧。」 家長將自己的辛苦和壓力告訴孩子,他們能學到生活來之不易,體諒和感恩家長的辛勞,甚至轉換角色成為照顧者,用「愛的服務」回報父母。 家長充盈人生是孩子榜樣 孩子不應是家長的唯一,即使全職媽媽或爸爸,也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人生追求,用充盈的人生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我曾因為常常要出差在外,沒有辦法陪孩子感到內疚。當我問女兒:「媽媽經常出差,你會不會怪我。」她說:「沒關係,視頻電話可以讓我看到很多地方,况且你又不是不回來。」沒想到她小小年紀便會開導我。我的出差變成孩子們看世界、欣賞媽媽勤勞拼搏的好機會。 曾在臉書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有個媽媽表示,如果女兒考不上某名校,「就把她掟落街,然後再自殺」。這種以「愛」為名義盲目拼命強求,將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賭在一間學校一條路的狹隘做法,只能是玉石俱焚。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吧! 但願天下的父母都好好愛自己、愛孩子,孩子們都能在愛中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詳細內容

教大GPS:為香港做好中學商業教育

香港作為一個重視創新思維的商業社會,對具備商業知識的人才求才若渴,因此商學院在大學選科中,一向十分受歡迎。然而,中學的商業教育則出現萎縮,與社會及大學的情况形成強烈對比。 中學商業教育自三三四學制後,教師人數由以往2至5人的科組,銳減至1至2人。而初中的基礎商業科,亦於2017年科技教育課程文件中被抹去,大部分商科教師現在都要兼教其他學科。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加上學科本質傾向專業學問,商科教師要在校內做到同儕學習及交流,幾近是沒有可能。在學科專業發展上未能得到支援,更遑論要教師有相關知識及時間發展一套符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 教師欠支援難訂合適教材 於本年3月,筆者曾就香港中學商業教育現况作出調查,超過八成教師希望政府、商界、公營機構及社福機構,能為教師提供學與教資源,從而達至知識增益(包括商業教育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資訊)。 針對教師的需求,筆者及香港商業教育學會都認為,需要為商科教師成立教學協作共同體,分別以專家顧問及資深教師兩個層面互相協作。 專家資深教師互補 助商業教育 說實在,現時每年一至兩次的教師分享講座,確實難以針對個別教師情况,提供有效支援。 所以持續性的支援,例如專家顧問分享學習領域的發展方向,創新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法等;再由資深教師們的協作,連結數間學校,推動教師共同協作,才是改善商業教育的可行方法。在專家顧問協助下,以聯校形式發展校本資源,例如探訪學校、同儕觀課、共同備課等。對教師而言,可省卻獨自開發課程而投放大量教學時間的問題。而參與的學校,會以講座形式,分享成功經驗。然後招募更多學校加入教學協作共同體,發展更多商業教育資源。 組教學協作共同體方為上策 在新世代中,商業教育的責任更舉足輕重,既要培育學生理財有道,亦要訓練他們的商業觸覺,以創新意念開拓個人事業。裝備商科教師刻不容緩,但縱然大學及香港商業教育學會有志於發展教學協作共同體,奈何仍需投放大量人力及資源。為此,我提建議政府可審慎考量商業教育在香港的重要性及需要,投放資源讓有志之士能為香港商業教育建立最根本的跨校協作平台,為建構長遠的教學協作共同體作好準備。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孩子不聽話! 靜觀解決問題

一名來自上海的學生分享小學生和班主任發生的衝突。90年代上海剛推行普通話教學,該學生上三年級只說上海話,遇上一名不懂上海話的班主任。雖然老師多次提醒該學生要講普通話,該學生還是繼續講上海話。老師非常憤怒,覺得學生藐視他的教導,多次點名批評該學生,師生關係緊張。 靜觀(Mindfulness)是「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Awareness)」。靜觀練習是希望老師和家長保持平靜的心境,不加判斷地覺察孩子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上述故事中的「問題」是學生不講普通話,而老師「感受」被學生歧視和挑戰,但老師沒有進一步找出學生不講普通話的原因,而是把自己的感受當成和製造了另一個新問題——孩子的態度差,令雙方關係惡化。 問題感受大不同 靜觀助看清 用靜觀不加批判地看清「問題」和「感受」,就不會將它們混淆。「問題」是不可控制的客觀事實,而「感受」是我們對事件自然升起的主觀感覺或情緒。我們不可改變「問題」,但可以調整自己的「感受」與因「感受」而做出的反應,避免添油加醋、製造新問題。有時候「感受」是多重的,例如:母親看到兒子做功課不認真,多次督促不果,除了感到失望,可能還會責怪自己無能及擔憂孩子的前途。 找出問題成因 對症下藥 上海學生的問題後來被一名訓導老師解決,該老師詢問孩子並了解到他從未學過、真的不會說普通話。最後學校為這類孩子安排普通話補課,幫助他們學會用流利的普通話和別人交流。看清問題,透過問題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才能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孩子做功課不認真,父母要靜下心來問孩子,是不是不懂做?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是不是肚子餓了?是不是課外活動太多導致沒有精力做功課?這樣我們才能更接近問題的根源和真相。 謀定而後動 避免「火」遮眼 有時大人因為「火」遮眼,可能將憤怒透過責罵或暴力發泄出來,不但不能看清問題,甚至製造傷害。有一名6歲的女孩推倒1歲的弟弟,父親覺得她故意傷害弟弟,怒火中燒,狠狠地打了她兩巴掌。從此,女孩看到父親就害怕,甚至不敢和他同桌吃飯。其實,這名父親需要先問青紅皂白,了解問題緣由,也許女孩是無心之舉,也許是嫉妒弟弟的到來奪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也許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家長再針對問題的成因對症下藥就好,並讓女孩知道她的行為會令弟弟受傷,所以不可取。「火」遮眼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先暫停,看清楚了再行動。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我們要靜觀問題,管理好感受和情緒反應,找到解決方法,而孩子也能從中學會如何靜觀地解決問題。 作者:章月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