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非」常誌】 疫情中的爆笑玩意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住的尼日利亞亦不能倖免。由2月底有第一宗外地傳入的感染個案,到3月下旬全國封關及停課,然後3月底封州,我們這一家經歷了居家隔離的七星期。在這七星期,我的⌈孖寶⌋完全沒離開過居住的屋苑,而我也只是外出五次,其中三次還是為了打針醫病。 長期留在家真的會令人很沮喪,但「孖寶」初時因不用上學而相當興奮,他們每天不用被鬧鐘叫醒,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可以悠閒地吃早餐,接着便是由早到晚的食和玩。 我們規定「孖寶」每天用手機玩遊戲的時間為兩小時,所以他們要不停發掘不同的玩意。別小看他們,他們想到可以玩的東西實在很多,有時甚至超出我的想像!他們想到的玩意兒包括:   1. 模仿大賽 「孖寶」的模仿力相當強,而模仿對象也很多,包裝哥哥/妹妹、Daddy、Mommy、工人姐姐、鄰居、Youtuber、電影中主角等等,而評分是沒有標準的,只以家中其他人的笑聲大小來分勝負。根據我的觀察,妹妹是走演技路線,而哥哥則是走攪笑路線。 其中一次模仿大賽中,大家輪流扮阿拉丁,結果Sonia 大熱勝出。 2. 鬥全屋之「最」 他們能鬥的包括全屋最高、最矮、最肥、皮膚最黑、皮膚最粗糙、居家隔離期間增磅最多、食得最多/最少、閉氣最久、食飯最快/最慢、畫畫最靚、最喜歡鬧人、說話最吵耳、鼻孔最大、眼睫毛最長、肚腩最多脂肪、做完運動後汗味最臭⋯⋯總之是想到或想不到的都可以鬥一番。經過多個星期的比試,我已贏得幾個「之最」,可惜,那些獎都是令我羞愧、感覺被玩及被踩在腳下的。既然不是光彩的獎項,我便不公開是什麼獎了。 眼睛鬥大。我已出盡全力去撐大雙眼,但仍是大比數輸給Sonia。   3. 比「舞」 ⌈孖寶⌋在尼國沒正式學舞,但有YouTube 這位⌈啞老師⌋,由芭蕾舞、街舞、hiphop 、華爾滋、牛仔舞等,都可以大跳特跳,雖然很多時都是亂跳(有片為證,哈!),但遊戲規則又怎會是選擇自己擅長或喜歡的舞去跳! 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我們要抽籤選出要跳的舞,結果,便出現了非洲雄獅單人跳華爾滋、Spencer(我囝囝)跳芭蕾舞、Sonia (我囡囡)跳街舞、我跳hiphop等超爆笑畫面。現在回想也忍不住笑,但抱歉,那些畫面全是絕密片段及相片,恕我未能公開予大家一起爆笑。   4. 玩電影配音 我們會一起挑選一部大家也看過的電影,然後各自因應畫面而創作全新劇情,再為電影現場配音。而評審標準同樣是以大家的笑聲大小分勝負。這遊戲講求參加者的理解力、創作力、幻想力及反應度,在過程中讓我意外發現「孖寶」所認識及認知的事物,遠比我想像中多,而且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有所進步,是個寓遊戲於學習的有趣遊戲。 我們住的城市雖已在逐步解封,但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復正常生活,所以我們繼續留在家避疫。而留在家又會很悶,因此仍要不斷發掘新玩意。各位又有什麼遊戲好主意?有好主意的不妨到我Facebook專頁「嫁到非洲習習誌」留言,集思廣益。謝謝。   內容提供:曦晞媽(Hey mom), 嫁到非洲習習誌 hongkonger in nigeria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親子] 盤點五月份親子節目

困在家裏太久,大人想稍稍讓小朋友放下電,小朋友又想趁母親節,準備禮物給媽媽?以下便為你盤點五月份精彩親子節目,讓大人細路都能得償所願。   整理:《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編輯:《GRWTH日報》編輯組   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  Breakfast for Mom 烹飪工作坊 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Carlton)推出母親節親子工作坊,小朋友與爸爸在大師級廚師指導下親手為媽媽製作愛心早餐,包括雜錦果乾燕麥、熱香餅、班尼迪克蛋和奶昔。工作坊參加者,更可於當日在大堂酒廊享用8折餐飲優惠。 廚師親自教授母親節菜色。(相片由餐廳提供)   日期:即日至2020年6月21日 時間:早上9時至11時(每次工作坊約1小時) 費用:$478/位 地址: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 查詢及報名:2263 2100   蘇屋邨「蘇 ‧ 媽Market」母親節市集 位於長沙灣蘇屋邨對面的「蘇‧媽Market」,五月份以「母親節」作為市集主題,有逾30個本地品牌參與,集齊大人及兒童手作飾物、扭汽球、彩繪、手工肥皂等創意產品及趣味活動,照顧一家大細所需,一同渡過一個愉快難忘的週末。 日期:2020年5月9日   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4時30分 費用:免費入場 地址:長沙灣保安道373號港青西九龍耀信發展學習中心(長沙灣港鐵站C2出口步行10分鐘) 主辦單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西九龍耀信發展學習中心(按此了解詳情)   海港城  Smile Village動物主題展覽 公雞、小狗、貓貓、綿羊、老虎全都會微笑?沒有錯,牠們都是格魯吉亞藝術家Alexander Antadze畫筆下的主角。海港城的最新展覽以「Smile Village」為主題,展出Antadze一系列會微笑的動物畫作,是藝術家首個於香港舉行的展覽。藝術家的靈感來自故鄉的動物,以獨特的筆觸及鮮艷的色彩配搭,展現出動物們的特質及形態,造型有趣可愛,受小朋友喜愛之餘,家長們更可從旁引導,藉此啟發子女的藝術創意,寓教育於玩樂。 海港城最新展覽——「Smile Village」,展出Antadze一系列會微笑的動物畫作。 日期:即日至2020年5月17日 時間:早上11時至晚上10時 費用:免費入場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二階207號舖「海港城‧美術館」   K11 Art Mall  為媽媽親手造花(線上教學) 工作坊由K11 Art Mall主辦,利用突破傳統的包裝紙 Infinite Wrap™製作母親節紙花束,以花藝將親手製作的心意傳達給媽媽。課堂提供紙花束所用的手作包,包含所需用具、材料及Infinite Wrap™。參加者另需自備剪刀及用作花瓶的重用瓶(建議使用65 ml膠瓶)。 日期:2020年5月9日   時間: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 費用:$550/位 報名:https://bit.ly/2VaFTmA(按此了解詳情)   始創中心「電擊玩樂開心賞」活動  試試身手贏獎品 今個五月份,始創中心特別舉辦「電擊玩樂開心賞」活動,邀請小朋友試試身手,利用金屬棒,穿過金屬迷宮,過程中避免碰到迷宮的牆壁,以定力及速度取勝。首8名最快時間到達的參加者更有機會贏取Apple iPad Pro 11″ Wi-Fi+Cellular (256GB)、TheraGun G3衝擊治療按摩槍、Dyson V10 Fluffy無線吸塵機等豐富獎品。 日期:即日至2020年5月31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9時 費用: 1) 消費滿$100,便可換領遊戲券乙張。 2) 於時尚服飾、美容/個人護理、珠寶、鐘錶及配飾商戶類別消費滿$100,可獲雙倍遊戲券。 3) 於5月8日至10日期間單一消費滿$100,母親與子女一起參與遊戲更可額外獲贈多1張遊戲券。 地址:旺角彌敦道750 號始創中心(按此了解詳情)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親子DIY創作 舒壓禪繞畫

小朋友長時間留在家,難免會感到苦悶,想平靜孩子躁動的心情,可以進行親子繪畫活動,和孩子們共同創作,發揮創意。 相關文章:[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禪繞畫是來自美國的藝術,是以簡單而重覆的筆觸構成圖畫。在重覆繪畫過程中,可以達到既放鬆又專注的狀態,並從中得到平靜。 只需要準備紙筆,然後收看示範短片,齊齊動筆繪畫吧! 鳴謝:Faty Zen Homy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天龍人口罩與光觸媒 [STEM Sir教路] 光觸媒能抗菌抗毒? 【GRWTH書訪】 鄧文瀚 STEM Sir 漫畫悟出學問之道 【Stem Sir】DIY夾公仔機,好玩又學到STEM!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路 – 口罩大學問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小勞作學抗疫: 口罩篇及洗手間篇(附教學影片及勞作紙)

  畫畫是在家最好的親子活動! 全民抗疫,由小勞作開始,兒童繪畫導師以小勞作,教小朋友從生活中學抗疫,今次主題分別為「口罩篇」及「洗手間篇」。家長可自行列印下圖,並根據圖片指示及教學短片,讓孩子進行創作。 提提大小朋友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衛生。   教學短片 口罩篇:https://www.facebook.com/springworkshop/videos/182431989784375/ 洗手間篇: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88836682224303   內容提供:春田畫室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詳細內容

【港媽「非」常誌】「非」一般的親子時間

  香港父母對「親子」一詞非常熟悉,很多人甚至在計劃懷孕時,已開始學習如何建立及維繫親子關係、留意日常有什麼親子活動等等。但對尼國人來說,他們甚少有「親子」這個概念,日常亦甚少陪伴仔女進行親子活動,所以當見到我和「孖寶」一起進行各種活動時,都高度讚賞我是一個超級好媽媽。但其實,比起香港眾多好媽媽,我對那些讚賞實在是受之有愧。   「天生天養」育兒觀 在我認識的鄰居或仔女同學的父母當中,只有很少數會花時間跟孩子進行各種活動,大部分尼日利亞的家長最多只是安排子女活動,且由他們自行跟其他小朋友玩。這就是他們的育兒模式,跟我們上一輩的「天生天養」及「父母擁無上權威」的概念,簡直如出一轍。 我有時候也在想,如果我用這種非洲育兒方法去照顧「孖寶」,我應會輕鬆很多,但那樣卻跟我們移居尼國的原意背道而馳。   既陪伴又輔導 現時,我仍然是全職湊仔,然後兼職工作賺錢,所以照顧仔女的日常生活仍然是我最重要的任務。 每天早上送「孖寶」上學後,我便有一點私人時間;待他們下午放學回來,我才開始一天的主要工作。現時哥哥唸四年級,而妹妹則唸三年級,自今個學年開始,我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做功課,我既不從旁督促,也不為他們檢查功課。他們要是做錯或做漏,回到學校便要自己承擔後果,那樣他們才會慢慢學懂為自己負責任。 當他們完成功課後,便是我們一天最期待的時光! 有時,我們會一起做蛋糕或曲奇餅等各種食物,有時一起看電視或看書,有時隨意在屋外玩耍或去屋苑泳池游水,又有時一起跟着YouTube去學習做各種小手工。對我們來說,那是平凡不過的生活,但過程中所建立的感情及默契,是尼國父母和孩子之間所沒有的。 整蛋糕、曲奇成了我們一家親子的日常。 同時,亦因為我經常陪伴孩子玩耍,所以我清楚知道在他們周遭有什麼人和事,當他們遇到一些品行欠佳的小朋友時,我也可以及時輔導他們,教他們分辨朋友的好壞,避免他們受那些壞孩子的影響而學壞。 想起中式食品時,大手小手又齊齊出動,來個自家製的「糖醋煎餅」。   彌補孩童時代的缺失 有時,我在屋苑的WhatsApp群組不記名去講述我在屋苑親眼所見,有關個別壞孩子的荒謬事情時,其他鄰居也很驚訝會有那些事情發生,而驚訝過後,他們也多了關注小朋友的課餘活動,當小朋友在球場玩或去游水時,也開始見到他們有家中工人在視線範圍看顧。 屋苑保安說,我是他們所見第一個會陪伴子女在球場或泳池玩耍的媽媽,以往都是其他小朋友獨自出來玩的,別說父母,連工人也沒見過。我不知道保安所說的是否事實的全部,而鄰居讓小朋友獨自出來玩,歸根究底是因爲當地人的育兒態度,還是覺得屋苑的保安嚴密所以放心?!但如果我能令個別父母改變,日後多留意及陪伴小朋友,彼此多一點親子時間,那也是一件好事。 妹妹成為我入廚的好幫手!有得食,有得玩,還可以促進親子情。   我在普通家庭長大,父母一直忙賺錢養家,可說是「手停口停」的家庭,所以父母都甚少有時間陪伴我們幾姊弟。因此我當媽媽後,就算再懶惰也盡量陪伴一對仔女進行各種活動,那樣一來可彌補我孩童時代因缺乏父母陪伴的遺憾,二來可大大拉近跟仔女間的距離,那何樂而不為呢! 內容提供:曦晞媽(Hey mom), 嫁到非洲習習誌 hongkonger in nigeria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