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宣道國際學校致力栽培未來領袖人才 三學制並行助學生追尋理想

宣道國際學校(CAIS)在2017年創辦,位於九龍荔枝角蝴蝶谷,是九龍塘宣道會開辦的國際學校之一,辦學宗旨為提供優質基督教育,致力栽培學生成為未來領袖人才。CAIS提供預備班至十二年級的中小學課程,其獨特之處是採用三種不同學制,學生有多種升學選擇,配合校園完善的設施和領袖計劃,創校數年,校譽日隆,即使近年受疫情困擾,仍吸引大量入學申請以及轉校生入讀,目前學生人數超過1600多名。      宣道國際學校創校時間雖短,已深受家長喜愛,學生人數每年節節上升,主要原因之一與學校的辦學願景息息相關。溫德培(Richard Vanderpyl)總校長指,CAIS的目標是成為一所最適合香港、世界,以至基督的學校,教育方針以學生為本,重視每位學生的獨特天賦,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和活動,讓他們發揮所長,追尋自己的理想道路。 溫總校長續指,CAIS為達成這辦學願景,相當著重學生的領導才能,從小學開始,便提供大量相關活動和實踐機會;升上高中後,「領袖課程」更是每位學生的必修課,從中學習批評思維、溝通技巧等各種軟技能之外,同時培養他們處事謙遜、勇於表達等個人特質,達至在學術成績和品德均衡發展。溫總校長冀望,CAIS的學生畢業後,不但心懷為他人服務的善意,向社會貢獻知識和才能,更重要是能為世界帶來正面的深遠影響,成為真正的領袖人才。 另一方面,宣道國際學校以基督信仰的精神,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關愛的學習環境,師長對學生愛護有嘉,關係非常融洽。溫總校長指出,培養學生的歸屬感,認同自己是CAIS的一部份,亦是學校發展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他認為,學生在感到被肯定的校園文化裡,更能全心全意投入學習之中,茁壯成長,在追求理想的成長路上,能更有自信地發揮才華和天賦。 宣道國際學校的教學設施亦十分完善,尤其音樂和體育,更是CASI的重點發展項目。溫總校長認為,這有賴校董會明白到,設備對促進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投放大量資源發展相關配套。在音樂方面,現時學校有演奏廳、管弦樂及個人私人排練室;校內不但有健身室、攀石場及七人足球場等體育設備,更在不久前,與法國甲組聯賽頂尖球隊—巴黎聖日耳門足球隊—合辦足球學院,務求提供高水準,以至國際級的訓練和發展機會。      除了推動全人發展,助學生建立良好品德,宣道國際學校亦同樣重視學術發展,課程安排別出心裁,同時採用三種不同學制,以「加拿大亞伯達課程」為主要支柱,提供完整的十二年課程,學生升上十一及十二年級後,可另選「美國大學先進課程(AP)」或「國際文憑大學預課程(IBDP)」。   溫總校長直言,這種做法所需的資金高昂,校方仍決心提供這獨特的課程,因為學制之間各有不同的教育方針和學習理念,學校希望引領學生,在畢業後取得意屬的文憑,通往世界任何地方。溫總校長進一步強調指,即使當中一些課程只有三至五名學生報讀,校方仍會開班,正是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按學術強項和個人興趣,選擇最貼切的升學路徑。   學制以外,宣道國際學校在語文課程的安排亦做到因材施教。由於CAIS的學生組成十分多元化,除了本地生,亦有很多來自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學生,故此,學校的中文必修課亦會分為「華語生」與「非華語生」兩班,提供不同程度的中文課程。另外,校方亦在高中的第二語言課程,提供法語和西班牙語科,讓學生選修。   面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問題,宣道國際學校相當與時並進,教育界普遍擔心學生會依賴AI變得怠惰而卻步,溫總校長則認為,這是學生將來要面對的工具,應及早接觸做好準備。他認為,最重要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使用AI的價值觀,教師會在課堂,指導學生投入思考,利用AI完成課業和幫助學習,這不但能將教學向著正面的方面作出改變,同時亦有助教師更暸解學生的程度和能力。   在收生方面,小一入學的面試較為簡單,主要分成三個部份。首輪會安排所有申請入學的小孩分組,並在教師安排下,進行一些小遊戲和活動,從中觀察小孩的社交互動表現;第二部份會進行簡單筆試,目的是幫助校方了解被錄取的學生的程度;最後則是校方與家長面談;對於轉校申請,CAIS的要求就會較高一點,申請插班的學生需要通過校方準備的亞伯達省課程的標準測試,當中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卷筆試,大約需時三個小時。

詳細內容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雙班主任制打造優質雙語平台 獨創「圖書教學」豐富想像力啟發學生深度思維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在2002年創校,位於九龍郝德傑道,是中小學一條龍學校,提供1至12年級的雙語教學,高中採用兩年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兩年國際文憑預科課程(IBDP),在公開試中屢獲佳績。此外,學校注重多元發展,給予學生機會在學術以外發揮所長,並建立良好品格,達致才德兼備。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採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模式,因應各級不同需要而設計課程。其中一大特色是特別重視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小學的首五年,每班都是由「雙班主任」教授所有科目,一位以英語教授英文、數學及科學,另一位則是中文兼普通話和生活教育老師。莊美珍總校長認為,這做法有助營造優質的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轉換語言,大大增加他們運用兩文三語的機會。 雙班主任制的另一個好處,是有助學生加快適應和融入小學生活。學生只需熟習兩位教師的教學方法,便能在全部學科有出色表現。莊美珍總校長續指,由於課堂外的事務也是由兩位班主任集中處理,因此師生有大量相處時間,有助建立深厚關係,以致學生遇到困難時會樂於找班主任幫忙,整個校園就像一個大家庭。 雙班主任制有別於傳統教學框架,家長或許會有顧慮,萬一子女與班主任相處不好怎樣辦?莊美珍總校長指,學校十分重視與家長溝通,若學生遇到疑難,校方會向相關教師反映,找出問題所在及討論如何調整教學方法。莊總校長強調,學生亦可藉這種情況從中學習與他人相處,學校不會徹底改變課堂模式,而是希望透過家校合作,提升學生的適應力,為踏足社會做好準備。 在培養學術以外的發展方面,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以「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為座右銘,藉著大量活動和表演機會,啓發每位學生的獨特潛能。莊總校長以全校必修的音樂課為例,目標志在陶冶性情,不追求任何獎牌;卻有效推動學生,對發展興趣的態度更加積極。每當看到學生自發追求成就、為目標努力而奮鬥,正是莊總校長作為教育工作者最感到驕傲和感動的地方。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學生樂於學習,又熱心參與課外活動,真正做到「能放能收」,這有賴學校自創的「圖書教學」。學校的中、英文科不用教科書,改為以小說、文學等中外名著的內容來教導學生名詞、動詞等不同的焦點主題,從閱讀中學習。莊美珍總校長指出,「圖書教學」令課程生動有趣,很多時課堂尚未教到,學生已把整本書看完數遍,大大提高持續學習語文的動力,教師亦會在課堂中與學生研習,例如嘗試改寫劇情,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同時啓發深度思維。   推動快樂學習的同時,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為六至八年級學生編排多元化的科目,這時期共需修讀18個學科,以順利銜接中學課程及應對IB考試。莊美珍總校長解釋,這做法有助學生提早發掘感興趣的學科,規劃發展路向,到升讀九至十年級IGCSE時便更容易適應。   此外,學校在考試方面亦有特別安排,准許學生把筆記帶入考場。莊美珍總校長續指,學生們用心準備考試筆試的過程就等於溫習課堂的重點;考試內容著重考驗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應變,需要學生在理解題目後表達個人意見,而非「死記爛背」,因此學習壓力並沒有想像中巨大。   收生方面,保良局蔡繼有學校自創校至今深受家長歡迎,去年收到超過4,000份入學申請,為了給予每位學生公平的機會,學校只會按面試表現收生,而不會收取portfolio(個人履歷)。莊美珍總校長認為,過於追求各種證書,容易令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反而校方會更重視家長與孩子的日常教育,例如會否探索周遭事物。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一共設有兩輪入學面試。首輪以小組形式進行,所有申請學生都有份參與,校方會安排小遊戲、唱歌等輕鬆活動,教師從中觀察小孩能否明白教學指令、團隊合作、參與度、禮儀以及中英文的基本水平;第二輪會與家長會面,傾談教育理念。莊美珍總校長認為,家校雙方取得共識、合作愉快,便是學生在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   相關閲讀: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香港國際學校弘立書院沉浸式雙語授課 學生精通中英文 支援學生自主學習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英華小學創立體驗式學習主題誘發學生好奇心 面試首要錄取「PHD」學生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 文化多元課程靈活 受國際認可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學制讓學生體驗真實職場

詳細內容

香港中樂團:中樂DSE

  自1949年起,香港學校音樂節(前名香港校際音樂節)開始舉辦本港中、小學學界的音樂比賽,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學界音樂比賽之一。在1960年,正式增設中樂項目,自此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樂愛好者參與。樂團邀請音樂事務處中樂組音樂主任、第一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季軍及「香港優秀青年指揮獎」得主郭健明親自執棒,指揮樂團演繹香港學校音樂節(2024)中學高級組中樂合奏的指定曲目、《青銅樂舞》、《拉薩行》組曲(選段)、《抒情變奏曲》(選段)、《冬》等樂曲,讓老師和學生有機會來一堂「精讀班」,並與各界中樂愛好者一起重溫昔日美好的回憶和樂章。 9/12/2023 (六) 晚上8:00 屯門大會堂演奏廳 指揮:郭健明 小阮:葛楊 節目:https://www.hkco.org/tc/Concerts/Chinese-Music-Dse.html Art-mate訂票早鳥優惠:https://bit.ly/3DCKpj9  

詳細內容